麦子出嫁的季节

  这个季节,我不止一次走进了金色的海洋――麦子的海洋。于是,我就固执地给麦子赋予了人的生命。觉得她配得上拥有,绝对配得上。   这是个麦子出嫁的季节。   站在麦田边,黄色的海洋一望无际,流金的麦浪一波接着一波,从这头滑向无垠的那头,此起彼伏。除了天空,这里的一切似乎都被染成了金色,就连呼吸的空气都是金色的,我自然也被染成了金色。我想这金色一定是麦子的嫁衣,在我眼里,没有什么嫁衣比这更华美艳丽了;那饱满的、沉甸甸的麦穗,是麦子的嫁妆,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给予,在我眼里,这嫁妆是如此地盛大和震撼,足以让人们内心最敏感的东西,触动神经,让心灵悸动一次,让眼睛湿润一次。   麦子要出嫁了,在这个季节。   这是麦子生命的辉煌和闪耀。   情不自禁中,总会想起麦子的生命历程。   冬麦,是伴着秋霜播种的,经过寒露的浸泡,在万物萧疏的季节里,独自将生命的绿色抹在了空旷寂寥的田野。一场雪后,麦田里,葱葱的绿色中就有了团团的白色,那是白绿相糅的最美景色,就像冬日里的诗行,一行一行在冬季进行着生命的跋涉,在雪野下演绎着绿色的神话,成为生命的另类,成就最美的诗作。当厚厚的雪,完全覆盖了麦田,麦子就如婴儿般熟睡在了母亲的怀中,熟睡在农民长长的牵挂和守望里,安详、宁静,甚至肃穆。立春的节气一过,麦子就苏醒了,在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时节,返青的麦苗最先将生命的信息传递出来。一阵春雨,一场春风,麦田里便荡漾起浓浓的绿意。   春麦,是在冰雪消融之后,土地墒情最好的时候,被农民种在了山上、坡上、低洼处,甚至沟沟壑壑。农民热爱土地胜过热爱自己,在农民的眼睛里面,容得最多的东西是什么?是土地。只要有土地在,农民就想有自己的播种,有了自己的播种,心里才会觉得踏实,眼里就有了希望,日子就觉得充实。所以农民眼里的土地是宝贝,是希望,是生命,是日子,一寸一丈浪费不得。那山坡、沟壑里虽然没有水源,农民就将虔诚的希望寄托于上天,因为懂得感恩上天,上天也是公平的,从不辜负乡亲们那份沉甸甸的期盼,几乎年年垂青于农民的辛苦劳作,总将天河的甘露,恰到好处地赠予农民和其热爱的土地。于是,麦子的绿芽使劲地顶破地面,渐渐地,那片田地、山坡、沟壑一层一层地露出绿色,那绿色越来越亮,越来越浓!呼啦啦,扑面而来的生命力之坚强、之猛烈、之壮观、之强劲,足以让自然和人类都震惊。   麦子就这么幸福满足地成长着。然后麦秆拔节了,麦头抽穗了,麦穗金黄了,一波一波、一浪一浪翻卷着生命的希望,与春风私语,与夏风共舞,与秋阳凝目,与农人对话,与蓝天和白云招手,与月亮和星星对盏。   质朴的农民听麦子的拔节声,胜过听天籁之音,噼啪、噼啪,�O�@、�O�@,沙啦、沙啦……麦子在拔节声中欢乐着,成长着。麦子的语言农民听得懂,听得满脸的褶皱里,都溢满了笑意和满足,这也许就是自然与人类的一种和谐与默契。我也曾在绿浪波漾的5月伫立麦田,让自己屏息凝神,紧闭双眸,舒展双臂,双脚扎根,将自己幻化成为天地间的一株麦子,一任田野的长风绿波,紊乱我的思绪,让我沉醉其中,静静聆听麦子的青春心语,感受生命成长的希望,让自己的心境回到从前,和麦子一样收获和感受青春的律动。在麦田里,比起平时在钢筋混凝土禁锢下所见的四角方天,视线可以那样地肆无忌惮、毫无遮拦地随意浏览,从眼前,一直踮起脚尖望到目光所及的尽头,那里一定是一条绿色的地平线,在蓝天、白云、山野的衬托下,好美,好阔,好长。这时,就会产生很多想法――真想做只小鸟,在麦田的上空翻飞;真想做只蝴蝶,在绿色间起舞;真想做株麦田边上的绿树,见证麦子生命的成熟;真想做棵田垄上的小花、野草,做一回麦子出嫁时的伴娘。   庄稼人告诉过我,麦子也开花呢。而我这个所谓的城里人,几度寻回,几度失望;一起同行看麦子的朋友笑我傻,都说,从来没见过麦子开花,而我却坚信。于是,有麦子的季节,就寻着机会去看麦子,也算是我这个城里人,对麦子的一种特别的钟爱。看得多了,就更坚信麦子也会开花。   一次去看麦子,刚好是麦子抽穗时节,那个地方的农民告诉我们:麦子扬花了。随后还强调:麦子正在扬花。我欣喜又固执地告诉一起看麦子的朋友:我就坚信麦子会开花的嘛。那个时节,麦田里荡漾着清新绵长的香味,在太阳的熏蒸下,馥郁的芳香,会让人隐隐产生一种饥饿感,直让人呼吸不及,这一定便是麦花的清香了。然而,麦子扬花时节,谁也无法寻到一丝麦子的花痕。哦,麦子就这么朴实,朴实得连自己开花时的美丽都隐藏了、忽略了。当人们把欣赏的目光投向绚烂铺张的油菜花,高昂妩媚的向日葵花,甚至田边极力摇曳的各种野花的时候,麦花则低调地充盈着、蜕变着、充实着、饱满着、沉淀着果实和成熟,一步步地迈向生命的收获。这是一种怎样的不张不扬、稳重成熟的品格。   麦子的品格真的值得人类敬佩和敬畏。   那天,我被感动了,心微微地一动一动的,钝化了很久的感觉,一点一点敏锐起来。原来平实的生命中,同样能彰显收获的伟大。生活何不如此,人生何不如此。   城市里的生活,对耕种的农民来说可能有些陌生。然而,每次来到耕种者的家园,我为什么没有丝毫的陌生?相反,是那样地亲切、温暖和充实呢?我知道,因为我的根在这里,本在这里,乳汁和面包都在这里,生命赖以生存的养分在这里。理解到这里,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感恩农村的黑土地,感恩农民的辛勤劳作,感恩可以在麦田呼吸麦子的芬芳,感恩五谷杂粮一直滋养我的身体,感恩还能感受和沐浴乡野的韵律、原野里的清醇。   北方的六七月,当小麦慢慢由青涩变得成熟,麦田便由绿色的海洋变成了金黄色的海洋。麦穗就像美丽少妇的发辫,优雅而美妙地随风摇摆,阳光在麦穗上闪耀着光芒,流金溢彩,麦子慢慢地走进了待嫁的季节,翻滚出令人陶醉的麦浪。麦浪如海,无声地涌来,立于麦田边,自己仿佛被麦穗一次次地拍打,被麦芒一次次地撩拨和抚摸,接着就会被淹没在一片金黄之中,和麦子一起熠熠发光。   金黄,是麦子唯一的风情和炫耀。   麦子黄了,黄得壮美,黄得苍茫。那黄色就如泼洒一般,一直漫延到天边。那铺天盖地的金黄,是画家丹青时无法调和的色彩,是诗人感慨中不能咏叹的光芒,是摄影师镜头里无法捕捉到的魂魄,是作家笔下描绘不尽的景致。   麦子黄了,走到田边,会闻到一阵阵麦子成熟的味道,这是馒头的香味、拉条子的香味、揪片子的香味、臊子面的香味、包子饺子的香味、面包烤饼的香味……随风摇曳出的扑鼻的芳香,让人兴奋,让人心动,让人流泪。这时或许能明白,生活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回归自然,身临自然,享受这里的阳光、空气和麦香,多么不愿意走出去。   是啊,自然的赐予,总是让人类如此地依恋;想想,人类给予自然的呢?   麦子黄了,收割机一响,麦子就要经历一场大婚前的蜕变,麦粒,如倾泻的河水,在收割机快乐的婚礼进行曲中,在阳光里,躺着,滚着,微笑着,跳跃着,翻转着,隆重地被严实包裹、装入口袋。于是,齐刷刷的麦茬,代表着脚下黑土地的情怀,齐刷刷与麦子挥泪告别,几个季节相依相存的血肉牵挂,被染成了满地的金黄,包括农民注目相送的目光也被染成了金黄。麦子是一种懂得感恩的庄稼,成熟期就是自己的出嫁期,可以在任何一个需要的地方,完成自己的最终使命,把自己出嫁给未知的远方,圆人们一个遥远的期盼。   这情景多像自己二十出头出嫁时的情景――那也是一个金秋季节,想想我是与那个秋季的麦子同时出嫁的,不同的是麦子的嫁衣是金黄的,一成不变的金黄,亘古不变的金黄。而我是一身的火红,尽管觉得自己有种被点燃的感觉,但还是要严格传承中华传统的规矩,因为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和美好。现在的新娘都随了西方的习俗,出嫁时一身的洁白。过去谁要在大婚时穿一身白,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大事呢!咱们中国人和西方人,自古对白色赋予的含义不同,可是现代的年轻人就不信祖宗传承的那一套,而相信和崇尚西方的习惯。人类比麦子善变,指不定以后还会变个什么颜色,这也说不定呢!那天身边的人,红红火火地簇拥着火红的我。想想自己多像火红色袋子里的麦子,被新郎那么用力一抱一扛,嫁出了自己。悄悄地撩起红丝巾,抬头看一眼刚刚迈出的大门,门口没有父亲的身影。我知道,父亲一定在院子中央站着发呆。大门口,有母亲在,在我的目光落在母亲脸上的一瞬间,秋风刚好吹起了母亲额前的一缕花白头发。看不清母亲的眼睛,只看到母亲的双手紧紧地护着自己的孙子鑫儿,就像当年无数次地护着我那样。我们家没有哭嫁的习俗,因为母亲不许。可是那时,我还是悄悄地在红丝巾下泪流满面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小麦出嫁的季节,每每看到摄人心魄的金黄,总要想起自己出嫁的情景,可能自己和麦子都做过同一季的新娘。今年,在麦子金黄的时候,我穿着白衣红裤,围着红丝巾,在阳光斑斓的麦田里,感受麦子生命的沸腾和光芒,俯身摘一棵麦穗,剥开是饱满的颗粒,咀嚼品味,麦香四溢。举起镜头,拍下了一张张麦子的影子,广角、特写、远景、近景……只想纪念麦子出嫁时的热烈与隆重!   今秋,又一个麦子出嫁的季节……

  这个季节,我不止一次走进了金色的海洋――麦子的海洋。于是,我就固执地给麦子赋予了人的生命。觉得她配得上拥有,绝对配得上。   这是个麦子出嫁的季节。   站在麦田边,黄色的海洋一望无际,流金的麦浪一波接着一波,从这头滑向无垠的那头,此起彼伏。除了天空,这里的一切似乎都被染成了金色,就连呼吸的空气都是金色的,我自然也被染成了金色。我想这金色一定是麦子的嫁衣,在我眼里,没有什么嫁衣比这更华美艳丽了;那饱满的、沉甸甸的麦穗,是麦子的嫁妆,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给予,在我眼里,这嫁妆是如此地盛大和震撼,足以让人们内心最敏感的东西,触动神经,让心灵悸动一次,让眼睛湿润一次。   麦子要出嫁了,在这个季节。   这是麦子生命的辉煌和闪耀。   情不自禁中,总会想起麦子的生命历程。   冬麦,是伴着秋霜播种的,经过寒露的浸泡,在万物萧疏的季节里,独自将生命的绿色抹在了空旷寂寥的田野。一场雪后,麦田里,葱葱的绿色中就有了团团的白色,那是白绿相糅的最美景色,就像冬日里的诗行,一行一行在冬季进行着生命的跋涉,在雪野下演绎着绿色的神话,成为生命的另类,成就最美的诗作。当厚厚的雪,完全覆盖了麦田,麦子就如婴儿般熟睡在了母亲的怀中,熟睡在农民长长的牵挂和守望里,安详、宁静,甚至肃穆。立春的节气一过,麦子就苏醒了,在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时节,返青的麦苗最先将生命的信息传递出来。一阵春雨,一场春风,麦田里便荡漾起浓浓的绿意。   春麦,是在冰雪消融之后,土地墒情最好的时候,被农民种在了山上、坡上、低洼处,甚至沟沟壑壑。农民热爱土地胜过热爱自己,在农民的眼睛里面,容得最多的东西是什么?是土地。只要有土地在,农民就想有自己的播种,有了自己的播种,心里才会觉得踏实,眼里就有了希望,日子就觉得充实。所以农民眼里的土地是宝贝,是希望,是生命,是日子,一寸一丈浪费不得。那山坡、沟壑里虽然没有水源,农民就将虔诚的希望寄托于上天,因为懂得感恩上天,上天也是公平的,从不辜负乡亲们那份沉甸甸的期盼,几乎年年垂青于农民的辛苦劳作,总将天河的甘露,恰到好处地赠予农民和其热爱的土地。于是,麦子的绿芽使劲地顶破地面,渐渐地,那片田地、山坡、沟壑一层一层地露出绿色,那绿色越来越亮,越来越浓!呼啦啦,扑面而来的生命力之坚强、之猛烈、之壮观、之强劲,足以让自然和人类都震惊。   麦子就这么幸福满足地成长着。然后麦秆拔节了,麦头抽穗了,麦穗金黄了,一波一波、一浪一浪翻卷着生命的希望,与春风私语,与夏风共舞,与秋阳凝目,与农人对话,与蓝天和白云招手,与月亮和星星对盏。   质朴的农民听麦子的拔节声,胜过听天籁之音,噼啪、噼啪,�O�@、�O�@,沙啦、沙啦……麦子在拔节声中欢乐着,成长着。麦子的语言农民听得懂,听得满脸的褶皱里,都溢满了笑意和满足,这也许就是自然与人类的一种和谐与默契。我也曾在绿浪波漾的5月伫立麦田,让自己屏息凝神,紧闭双眸,舒展双臂,双脚扎根,将自己幻化成为天地间的一株麦子,一任田野的长风绿波,紊乱我的思绪,让我沉醉其中,静静聆听麦子的青春心语,感受生命成长的希望,让自己的心境回到从前,和麦子一样收获和感受青春的律动。在麦田里,比起平时在钢筋混凝土禁锢下所见的四角方天,视线可以那样地肆无忌惮、毫无遮拦地随意浏览,从眼前,一直踮起脚尖望到目光所及的尽头,那里一定是一条绿色的地平线,在蓝天、白云、山野的衬托下,好美,好阔,好长。这时,就会产生很多想法――真想做只小鸟,在麦田的上空翻飞;真想做只蝴蝶,在绿色间起舞;真想做株麦田边上的绿树,见证麦子生命的成熟;真想做棵田垄上的小花、野草,做一回麦子出嫁时的伴娘。   庄稼人告诉过我,麦子也开花呢。而我这个所谓的城里人,几度寻回,几度失望;一起同行看麦子的朋友笑我傻,都说,从来没见过麦子开花,而我却坚信。于是,有麦子的季节,就寻着机会去看麦子,也算是我这个城里人,对麦子的一种特别的钟爱。看得多了,就更坚信麦子也会开花。   一次去看麦子,刚好是麦子抽穗时节,那个地方的农民告诉我们:麦子扬花了。随后还强调:麦子正在扬花。我欣喜又固执地告诉一起看麦子的朋友:我就坚信麦子会开花的嘛。那个时节,麦田里荡漾着清新绵长的香味,在太阳的熏蒸下,馥郁的芳香,会让人隐隐产生一种饥饿感,直让人呼吸不及,这一定便是麦花的清香了。然而,麦子扬花时节,谁也无法寻到一丝麦子的花痕。哦,麦子就这么朴实,朴实得连自己开花时的美丽都隐藏了、忽略了。当人们把欣赏的目光投向绚烂铺张的油菜花,高昂妩媚的向日葵花,甚至田边极力摇曳的各种野花的时候,麦花则低调地充盈着、蜕变着、充实着、饱满着、沉淀着果实和成熟,一步步地迈向生命的收获。这是一种怎样的不张不扬、稳重成熟的品格。   麦子的品格真的值得人类敬佩和敬畏。   那天,我被感动了,心微微地一动一动的,钝化了很久的感觉,一点一点敏锐起来。原来平实的生命中,同样能彰显收获的伟大。生活何不如此,人生何不如此。   城市里的生活,对耕种的农民来说可能有些陌生。然而,每次来到耕种者的家园,我为什么没有丝毫的陌生?相反,是那样地亲切、温暖和充实呢?我知道,因为我的根在这里,本在这里,乳汁和面包都在这里,生命赖以生存的养分在这里。理解到这里,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感恩农村的黑土地,感恩农民的辛勤劳作,感恩可以在麦田呼吸麦子的芬芳,感恩五谷杂粮一直滋养我的身体,感恩还能感受和沐浴乡野的韵律、原野里的清醇。   北方的六七月,当小麦慢慢由青涩变得成熟,麦田便由绿色的海洋变成了金黄色的海洋。麦穗就像美丽少妇的发辫,优雅而美妙地随风摇摆,阳光在麦穗上闪耀着光芒,流金溢彩,麦子慢慢地走进了待嫁的季节,翻滚出令人陶醉的麦浪。麦浪如海,无声地涌来,立于麦田边,自己仿佛被麦穗一次次地拍打,被麦芒一次次地撩拨和抚摸,接着就会被淹没在一片金黄之中,和麦子一起熠熠发光。   金黄,是麦子唯一的风情和炫耀。   麦子黄了,黄得壮美,黄得苍茫。那黄色就如泼洒一般,一直漫延到天边。那铺天盖地的金黄,是画家丹青时无法调和的色彩,是诗人感慨中不能咏叹的光芒,是摄影师镜头里无法捕捉到的魂魄,是作家笔下描绘不尽的景致。   麦子黄了,走到田边,会闻到一阵阵麦子成熟的味道,这是馒头的香味、拉条子的香味、揪片子的香味、臊子面的香味、包子饺子的香味、面包烤饼的香味……随风摇曳出的扑鼻的芳香,让人兴奋,让人心动,让人流泪。这时或许能明白,生活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回归自然,身临自然,享受这里的阳光、空气和麦香,多么不愿意走出去。   是啊,自然的赐予,总是让人类如此地依恋;想想,人类给予自然的呢?   麦子黄了,收割机一响,麦子就要经历一场大婚前的蜕变,麦粒,如倾泻的河水,在收割机快乐的婚礼进行曲中,在阳光里,躺着,滚着,微笑着,跳跃着,翻转着,隆重地被严实包裹、装入口袋。于是,齐刷刷的麦茬,代表着脚下黑土地的情怀,齐刷刷与麦子挥泪告别,几个季节相依相存的血肉牵挂,被染成了满地的金黄,包括农民注目相送的目光也被染成了金黄。麦子是一种懂得感恩的庄稼,成熟期就是自己的出嫁期,可以在任何一个需要的地方,完成自己的最终使命,把自己出嫁给未知的远方,圆人们一个遥远的期盼。   这情景多像自己二十出头出嫁时的情景――那也是一个金秋季节,想想我是与那个秋季的麦子同时出嫁的,不同的是麦子的嫁衣是金黄的,一成不变的金黄,亘古不变的金黄。而我是一身的火红,尽管觉得自己有种被点燃的感觉,但还是要严格传承中华传统的规矩,因为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和美好。现在的新娘都随了西方的习俗,出嫁时一身的洁白。过去谁要在大婚时穿一身白,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大事呢!咱们中国人和西方人,自古对白色赋予的含义不同,可是现代的年轻人就不信祖宗传承的那一套,而相信和崇尚西方的习惯。人类比麦子善变,指不定以后还会变个什么颜色,这也说不定呢!那天身边的人,红红火火地簇拥着火红的我。想想自己多像火红色袋子里的麦子,被新郎那么用力一抱一扛,嫁出了自己。悄悄地撩起红丝巾,抬头看一眼刚刚迈出的大门,门口没有父亲的身影。我知道,父亲一定在院子中央站着发呆。大门口,有母亲在,在我的目光落在母亲脸上的一瞬间,秋风刚好吹起了母亲额前的一缕花白头发。看不清母亲的眼睛,只看到母亲的双手紧紧地护着自己的孙子鑫儿,就像当年无数次地护着我那样。我们家没有哭嫁的习俗,因为母亲不许。可是那时,我还是悄悄地在红丝巾下泪流满面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小麦出嫁的季节,每每看到摄人心魄的金黄,总要想起自己出嫁的情景,可能自己和麦子都做过同一季的新娘。今年,在麦子金黄的时候,我穿着白衣红裤,围着红丝巾,在阳光斑斓的麦田里,感受麦子生命的沸腾和光芒,俯身摘一棵麦穗,剥开是饱满的颗粒,咀嚼品味,麦香四溢。举起镜头,拍下了一张张麦子的影子,广角、特写、远景、近景……只想纪念麦子出嫁时的热烈与隆重!   今秋,又一个麦子出嫁的季节……


相关文章

  • 与父亲有关的几个事物
  • [导读]:看着麦子逐渐佝偻的身影,父亲知道,这是在和时光赛跑,是在和鸟雀昆虫赛跑,它们偷吃的不是麦穗,而是父亲深望的眼神和期盼的心愿.家里有个等待麦穗出嫁后的聘礼,给儿子上学用. 铁锄与父亲 季节还未开口,父亲就首先抡起铁锄,将季节翻动. ...查看


  • 又到麦黄飘香时
  • 又到麦黄飘香时 仲夏,烈日当头,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着笨重的身躯,并随风飘逸出诱人的清香,顺手掐了几颗,拨开麦穗,金灿灿特饱满的麦子格外的喜人,又是一年丰收时. 放眼麦田,在满怀喜悦享受丰收的同时,勾起我对父亲 ...查看


  • 我听见麦子在呼唤
  •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两首诗 ...查看


  • 麦天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麦天 雷抒雁 一过清明,绿油油的麦苗就像睡醒吃饱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窜.只几番风摇雨洗,麦子便扬花了,又几日暴晒,先前绿毡一般的田地,就显出些杏黄色了. 从麦子泛出杏黄色开始,农家的节日也就开始了.临近端午节, ...查看


  • 基督徒生命成长的障碍
  • 经文:诗56:3-4,太6:34,彼前5:7 一个基督徒在他接受耶稣做他个人救主的时候,就在那一瞬间他就领受了从神而来的生命,我们常称它为"属灵的生命".这个生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读经.祷告才能够成长,也需要在生活中 ...查看


  • 今非昔比之麦收
  • 说起麦收季节变化,真是今非昔比!但每一阶段的记忆都是无比的深刻,有童趣.有心悸.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麦收季节我都是跟在大人后面拾麦子,那时候是生产队集体收割,大人们在前面用镰刀割,一堆堆放好,再由其他人用草绳把麦子捆起来,装到牛车上,运到生 ...查看


  • 麦收季节[散文欣赏]
  • 故乡的七月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时节,每到这盛夏伏天,艳阳一个劲地毒晒,让人感到空气仿佛都是滚烫的,就是在阴凉处避暑纳凉,身上也一股热气直冒,把个身子热得汗浸浸的. 夏日的故乡山梁坡峁上一垅垅梯田层层泛绿,门前屋后成片成片的麦子长势喜人.每到七 ...查看


  • 高中散文阅读
  • 散文阅读训练 编制:杨星 审核:李锋 审批:魏传刚 一.阅读技巧 1.树立主题意识 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其它的诸如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等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拿起一篇散文开始阅读前就树立主题意识,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主要写法 ...查看


  • 二年级趣味数学
  • 为巴依砍果树 巴依(地主)有一个果园,共有49棵果树,每行7棵,共7行,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如下图:(符号*表示一棵树) 一天,巴依嫌果树长得太密,影响生长,想砍掉一些.于是他叫来了长工,对长工说:"只留5行,每行4棵,把其余的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