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和表哥在聊小孩子学习的事情,表哥说到他孩子班上一个同学在单元测试中作文得了0分。听完事情的原委,让我觉得我们的作文命题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有些文题缺少人文关怀,根本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没有以学生为本去命题。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在单元测试中做完所有的基础题后,她没有写后面的作文。改完试卷后,老师问她为什么不写作文,那个孩子伤心地说:“我没有妈妈。”而这次作文题就是《我的妈妈》,我也不清楚这个小孩的妈妈是离婚还是去世了,听完孩子的话,她的语文老师是如何对孩子说的,我也不得而知,但却让我想起五年前在乡下的一件事情。那是一节作文指导课,作文题是《妈妈的爱》,班上一个叫晶的女孩迟迟不动笔,我觉得很反常,因为晶平时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字写得很漂亮,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便问她原因,晶无奈而伤感地说,她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已经回想不起妈妈的容颜了。我的心为之一震,深感半节课的指导不知对孩子内心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她肯定很悲伤。当别人在回想妈妈的爱的时候,她却沉浸在失去母爱的痛苦中。我轻轻地对她说:“爸爸给了你这么多的爱,你就写《爸爸,我对你说》吧。”这时,晶才如释重负地写起来。
我们的作文命题有时太生硬了,考虑的多是一些普遍的情况,没有考虑个性差异。对有些特殊的情况,我们的作文在命题的时候就没有顾及到,显得很武断,缺乏命题范围的弹性,让学生无从选择,只能机械服从。像前面《我的妈妈》这个作文题,教师在命题时完全可以改成半命题作文《我的……》让学生自己选择,这样也能兼顾各种不同背景的家庭,现今的社会,离婚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很多孩子从小就缺少母爱或父爱,我们应在命题时多给孩子一些人文关怀,不要让孩子在写作时受到二次伤害。给孩子以素材选择的余地,也就不会使一些单亲孩子无话可写。
想起几年前的一次考试,那次命题作文的题目是《美丽的校园》,而我所教的那个村小破破烂烂,下雨天到处都是烂泥,教室是内外都没有粉刷的砖木房,根本没有绿化带,也没有操场,校园就比一个农家院子大一点点,教师宿舍就像牛栏一样阴暗,没有一点美丽可言。要写出美丽只能写那些假、大、空的东西,按现实写是一点也不“美”的。我不知出卷老师是不是抄袭某张试卷的作文题,还是由着性子弄个想当然的作文题出来。而没有考虑到那些偏远村小的孩子,是否有环境美丽的校园。既然没有这个素材,那为什么还要逼着人家去造出美丽来呢。我们为什么不以《我的学校》来命题呢?有些题稍微改动一下,就不会让学生绞尽脑汁而无从下笔。
真实是作文的灵魂,要使孩子有话可写,作文命题也是需要艺术的。我们在命题时不能把作文题的范围限得太死,要留有余地,兼顾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话可写,给孩子以人文关怀。让孩子在习作中唤起生活体验,唤起曾经的情感积淀,在有话可写中爱上作文,而不是生硬地抛出一个题,让学生去做无米之炊。
我希望作文题多些人文关怀,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写作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和生活的美好,也能感受到习作带来的愉悦。
(作者单位 江西省信丰县陈毅希望学校)
编辑 代跃先
有一次和表哥在聊小孩子学习的事情,表哥说到他孩子班上一个同学在单元测试中作文得了0分。听完事情的原委,让我觉得我们的作文命题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有些文题缺少人文关怀,根本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没有以学生为本去命题。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在单元测试中做完所有的基础题后,她没有写后面的作文。改完试卷后,老师问她为什么不写作文,那个孩子伤心地说:“我没有妈妈。”而这次作文题就是《我的妈妈》,我也不清楚这个小孩的妈妈是离婚还是去世了,听完孩子的话,她的语文老师是如何对孩子说的,我也不得而知,但却让我想起五年前在乡下的一件事情。那是一节作文指导课,作文题是《妈妈的爱》,班上一个叫晶的女孩迟迟不动笔,我觉得很反常,因为晶平时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字写得很漂亮,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便问她原因,晶无奈而伤感地说,她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已经回想不起妈妈的容颜了。我的心为之一震,深感半节课的指导不知对孩子内心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她肯定很悲伤。当别人在回想妈妈的爱的时候,她却沉浸在失去母爱的痛苦中。我轻轻地对她说:“爸爸给了你这么多的爱,你就写《爸爸,我对你说》吧。”这时,晶才如释重负地写起来。
我们的作文命题有时太生硬了,考虑的多是一些普遍的情况,没有考虑个性差异。对有些特殊的情况,我们的作文在命题的时候就没有顾及到,显得很武断,缺乏命题范围的弹性,让学生无从选择,只能机械服从。像前面《我的妈妈》这个作文题,教师在命题时完全可以改成半命题作文《我的……》让学生自己选择,这样也能兼顾各种不同背景的家庭,现今的社会,离婚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很多孩子从小就缺少母爱或父爱,我们应在命题时多给孩子一些人文关怀,不要让孩子在写作时受到二次伤害。给孩子以素材选择的余地,也就不会使一些单亲孩子无话可写。
想起几年前的一次考试,那次命题作文的题目是《美丽的校园》,而我所教的那个村小破破烂烂,下雨天到处都是烂泥,教室是内外都没有粉刷的砖木房,根本没有绿化带,也没有操场,校园就比一个农家院子大一点点,教师宿舍就像牛栏一样阴暗,没有一点美丽可言。要写出美丽只能写那些假、大、空的东西,按现实写是一点也不“美”的。我不知出卷老师是不是抄袭某张试卷的作文题,还是由着性子弄个想当然的作文题出来。而没有考虑到那些偏远村小的孩子,是否有环境美丽的校园。既然没有这个素材,那为什么还要逼着人家去造出美丽来呢。我们为什么不以《我的学校》来命题呢?有些题稍微改动一下,就不会让学生绞尽脑汁而无从下笔。
真实是作文的灵魂,要使孩子有话可写,作文命题也是需要艺术的。我们在命题时不能把作文题的范围限得太死,要留有余地,兼顾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话可写,给孩子以人文关怀。让孩子在习作中唤起生活体验,唤起曾经的情感积淀,在有话可写中爱上作文,而不是生硬地抛出一个题,让学生去做无米之炊。
我希望作文题多些人文关怀,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写作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和生活的美好,也能感受到习作带来的愉悦。
(作者单位 江西省信丰县陈毅希望学校)
编辑 代跃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