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
整理教师:兴仁县巴铃镇庆丰小学:犹志浩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一、 使用工具
1、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2、 构造简单的机械,又叫做简单机械。
3、 在日常生活中,做不同的事情可以以用相同的工具来帮助。(例:拔出钉在木板中
的螺丝钉可以用螺丝刀,也可以用羊角锤,还可以用夹钳等工具。)
二、 杠杆的科学
1、 杠杆有三个重要的位置,用力的点叫做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克服阻力的位置)
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
2、 杠杆是不是省力,与它的三个点的位置(距离)有关系。
3、 省力杠杆: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
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常见省力杠杆:老虎钳、核桃夹、开瓶器、钉锤„„
4、 费力杠杆: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
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常见的费力杠杆:筷子、镊子、火钳、钓鱼竿
5、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当用力
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常见的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跷跷板
三、 轮轴的秘密
1、 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其主要由轮和轴组成。
2、 如果轴不变,把轮换大,会更省力。
3、 使用轮轴时,在轮上用力才省力。
4、 常见的轮轴有:水龙头、螺丝刀、扳手、方向盘、绞盘、自行车龙头等。
四、 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
1、 定滑轮
概念: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力的方向)
2、 动滑轮:
概念:可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作用:省力
3、 滑轮组
概念: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
作用: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运动方向。
4、 增加滑轮组的滑轮数量,会更加省力。
5、 滑轮组省力与否与动滑轮的数量有关。
五、 斜面的作用
1、 使用斜面时坡度越小越省力。
2、 常见的斜面:楼梯、大桥的引桥、盘山公路、刀口、螺纹、拉链。
六、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 自行车通过链条和两个齿轮的啮合,把我们蹬脚的力量传到车轮。
2、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时,转动速度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时,转动速度慢。
3、 如果大齿轮是32个齿,小齿轮是16个齿,那么大齿轮转动一圈,小齿轮转
动两圈。反之,小齿轮转动两圈则大齿轮转动一圈。
七、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一、 抵抗弯曲
1、 增加宽度和厚度都能增加抗弯曲能力。其中,厚度更能影响抗弯曲能力。
2、 厚度比宽度更能提高抗弯曲能力。
3、 为了增加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立着放。
4、 一般来说,物体的厚度越厚,其抗弯曲能力越强。
二、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 把一张纸折成“T”“U”“W”等形状,虽然减少了它的宽度,但是却增加了它的厚度,
因此它的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
2、 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瓦楞纸板。
3、 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增加材料的厚度,但是这种办法会增加材料的用量。
4、 薄型材料不改变厚度,通过改变形状也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5、 物体的抗弯曲能力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6、 改变纸的形状以后它的抗弯曲能力随之发生变化。
三、 拱形的力量
1、 拱形受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个部分受到压力时会产生外
推力,如果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2、 拱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结构,应用广泛,因为它能够产生外推力所以又叫推力结构。
3、 改变拱的形状其实是为了解决抵消拱的外推力问题。
四、 找拱形
1、 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特点,又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2、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样可以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3、 人体中的拱形:头骨、肋骨、足弓。
4、 生物体中的拱形: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五、 做框架
1、形框架结构最为牢固。
2、 框架结构的优点:能用较少的材料构建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
六、 建高塔
1、
2、 三角形是唯一不会变形的形状,所以稳定性能好。
3、 可以用扇风的方法来检验建造的“高塔”的抗风能力。
七、桥的形状和结构。 斜拉桥
形状:拱桥、平桥、拉索桥
1、桥的分类
材料:木桥、石桥、水泥桥
2、现代的许多桥梁上加了钢索,主要是为了增加桥的跨度。
八、用纸造一座桥
1、在设计制造桥时,要综合考虑: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因素。
2、浮桥是利用水的浮力来承载桥桥面的一种临时性桥梁。
3、桥的四种类型:梁桥、拱桥、拉索桥、浮桥。
第三单元 能量
一、电和磁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无意中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磁偏转现象,说明通电
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电流产生的磁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
角度越大,最大是90度。
4、实验中发现,把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5、同种条件下,线圈的圈数越多,线圈产生的磁性越强。
6、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是否有电。
二、电磁铁
1、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使铁芯磁化
而产生磁力的装置。
2、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后磁性消失。
3、电磁铁有南北极,而且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改变的方法是:改变线圈缠绕方法和
改变电流方向。
4、为了研究铁钉电磁铁又没有南北极,可以用指南针来检验。
5、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6、学生制作电磁铁的活动中用的导线一定要带绝缘皮的。
三、电磁铁的磁力
1、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的圈数有关,线圈圈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2、电磁铁的铁芯和线圈之间的距离越远,磁性越小;距离越近,磁力越大。
3、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强度有关,电流强度越强,磁力越大;电流强度越小,磁力越小。
4、在线圈中插入铁芯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5、增加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6、电磁铁的磁性与铁芯的粗细有关,铁芯越粗,磁力越大;铁芯越细,磁力越小。
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
整理教师:兴仁县巴铃镇庆丰小学:犹志浩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一、 使用工具
1、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2、 构造简单的机械,又叫做简单机械。
3、 在日常生活中,做不同的事情可以以用相同的工具来帮助。(例:拔出钉在木板中
的螺丝钉可以用螺丝刀,也可以用羊角锤,还可以用夹钳等工具。)
二、 杠杆的科学
1、 杠杆有三个重要的位置,用力的点叫做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克服阻力的位置)
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
2、 杠杆是不是省力,与它的三个点的位置(距离)有关系。
3、 省力杠杆: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
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常见省力杠杆:老虎钳、核桃夹、开瓶器、钉锤„„
4、 费力杠杆: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
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常见的费力杠杆:筷子、镊子、火钳、钓鱼竿
5、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当用力
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常见的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跷跷板
三、 轮轴的秘密
1、 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其主要由轮和轴组成。
2、 如果轴不变,把轮换大,会更省力。
3、 使用轮轴时,在轮上用力才省力。
4、 常见的轮轴有:水龙头、螺丝刀、扳手、方向盘、绞盘、自行车龙头等。
四、 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
1、 定滑轮
概念: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力的方向)
2、 动滑轮:
概念:可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作用:省力
3、 滑轮组
概念: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
作用: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运动方向。
4、 增加滑轮组的滑轮数量,会更加省力。
5、 滑轮组省力与否与动滑轮的数量有关。
五、 斜面的作用
1、 使用斜面时坡度越小越省力。
2、 常见的斜面:楼梯、大桥的引桥、盘山公路、刀口、螺纹、拉链。
六、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 自行车通过链条和两个齿轮的啮合,把我们蹬脚的力量传到车轮。
2、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时,转动速度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时,转动速度慢。
3、 如果大齿轮是32个齿,小齿轮是16个齿,那么大齿轮转动一圈,小齿轮转
动两圈。反之,小齿轮转动两圈则大齿轮转动一圈。
七、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一、 抵抗弯曲
1、 增加宽度和厚度都能增加抗弯曲能力。其中,厚度更能影响抗弯曲能力。
2、 厚度比宽度更能提高抗弯曲能力。
3、 为了增加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立着放。
4、 一般来说,物体的厚度越厚,其抗弯曲能力越强。
二、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 把一张纸折成“T”“U”“W”等形状,虽然减少了它的宽度,但是却增加了它的厚度,
因此它的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
2、 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瓦楞纸板。
3、 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增加材料的厚度,但是这种办法会增加材料的用量。
4、 薄型材料不改变厚度,通过改变形状也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5、 物体的抗弯曲能力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6、 改变纸的形状以后它的抗弯曲能力随之发生变化。
三、 拱形的力量
1、 拱形受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个部分受到压力时会产生外
推力,如果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2、 拱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结构,应用广泛,因为它能够产生外推力所以又叫推力结构。
3、 改变拱的形状其实是为了解决抵消拱的外推力问题。
四、 找拱形
1、 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特点,又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2、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样可以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3、 人体中的拱形:头骨、肋骨、足弓。
4、 生物体中的拱形: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五、 做框架
1、形框架结构最为牢固。
2、 框架结构的优点:能用较少的材料构建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
六、 建高塔
1、
2、 三角形是唯一不会变形的形状,所以稳定性能好。
3、 可以用扇风的方法来检验建造的“高塔”的抗风能力。
七、桥的形状和结构。 斜拉桥
形状:拱桥、平桥、拉索桥
1、桥的分类
材料:木桥、石桥、水泥桥
2、现代的许多桥梁上加了钢索,主要是为了增加桥的跨度。
八、用纸造一座桥
1、在设计制造桥时,要综合考虑: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因素。
2、浮桥是利用水的浮力来承载桥桥面的一种临时性桥梁。
3、桥的四种类型:梁桥、拱桥、拉索桥、浮桥。
第三单元 能量
一、电和磁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无意中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磁偏转现象,说明通电
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电流产生的磁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
角度越大,最大是90度。
4、实验中发现,把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5、同种条件下,线圈的圈数越多,线圈产生的磁性越强。
6、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是否有电。
二、电磁铁
1、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使铁芯磁化
而产生磁力的装置。
2、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后磁性消失。
3、电磁铁有南北极,而且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改变的方法是:改变线圈缠绕方法和
改变电流方向。
4、为了研究铁钉电磁铁又没有南北极,可以用指南针来检验。
5、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6、学生制作电磁铁的活动中用的导线一定要带绝缘皮的。
三、电磁铁的磁力
1、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的圈数有关,线圈圈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2、电磁铁的铁芯和线圈之间的距离越远,磁性越小;距离越近,磁力越大。
3、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强度有关,电流强度越强,磁力越大;电流强度越小,磁力越小。
4、在线圈中插入铁芯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5、增加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6、电磁铁的磁性与铁芯的粗细有关,铁芯越粗,磁力越大;铁芯越细,磁力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