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福观 2010-1-1修改稿
我认为对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有七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群育、劳育和乐育。乐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幸福观、快乐观:我们中国现在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是无数革命先烈牺牲奋斗得来的。我们要有强烈的时代幸福感,要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在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永远不怕艰险,深信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毅力和决心。
我的幸福观,即对“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的回答。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回答,这里我选录我的三十个回答。正确与否?和大家共同探讨。
我从童年看到中药铺的上百个抽屉,觉得很好玩,从此养成分类归档的习惯。我把自己的三十个答案,按照认识的深度分为:直觉观、科学观、哲学观。按照幸福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分为:幸福快乐与健康的关系,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与个人成功的关系,与国家兴旺、中华腾飞的关系。
这些内容是我的晚年感悟,现在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希望一起深入思考,集思广益,可以写几篇文章或一本书,发展一门新的学科:幸福科学或幸福哲学。现在初步介绍如下,请大家修改、补充、指正。
一. 直觉观
1. 幸福与快乐差不多是同义词,但幸福更长远,快乐, 更“即时”。
2. 幸福是期望的达到。例如童年时得到父母的喜爱,吃到可口的糖果,得到好玩的玩具等都是童年时代的幸福。
3. 幸福是好奇性的满足,是兴趣与爱好的实现。科学
工作者的幸福,首先在于科学研究的过程之中。特别是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忽然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蓦然回首,伊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时候,是科学家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科学家最会享受在科研中克服困难的快乐。
4.幸福是完成一件顺心的事情。例如爱国艺术家常香玉演完一场义演,捐献一架抗美援朝的飞机时,她是很幸福的。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从事他喜欢的工作,实现他一生的理想。常香玉说:“戏比天大”。对于教师来说,“讲课比天大”。几十年来,我一共在四个领域讲过12门不同的课,从来没有迟到过。我从学生的脸上,看到他们对我的讲课是满意的,我就感到很高兴。我从小喜欢数理化,抱定科学报国的理想。这个理想终于能够逐步实现,感到非常幸福。
5.幸福是从交流中得到的启发。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常常会
得到许多启发。英国有名的“下午茶(Afternoon Tea )”是交流的好场所。长期从书本中不能找到解答的问题,与友人一席话,忽然有所醒悟,胜读十年书,这是读书人最高兴、快乐、幸福的时候。
6.晚年反思人生,忽然有所感悟,把它记录下来,与亲朋好友,共同探讨,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有意义的事。是晚年难得的乐趣。
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这些都是幸福、快乐。
8.幸福是享受父母、老师、家人、亲友、学生和社会给我的恩情。我有一本感恩卡,把我要感恩的事和人记录下来。我在十三岁时生过一次发烧28天的伤寒病,是靠母亲日夜辛勤的看护和中医的治疗救活的。我现在住着篮旗营的高楼大厦。要感恩农民工的辛勤劳动。他们拿很低的工资,干很苦很累的活,使我们能住上好房子。
翻阅这本感恩卡,我觉得社会和人们对我太好了,我太幸福了。我要努力工作,回报社会给我的恩情。
9.幸福的要素:仁智、健康、闲暇、金钱。初级幸福与金钱成比例,中级幸福与健康成比例,高级幸福与闲暇成比例,超级幸福与仁智成比例。
10.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和孩子们,一帮可以信赖的朋友,一批聪明勤奋的好学生,获得超越自己的好成就。
11.幸福是看到自己的境界在提高,提出一篇创新的论文,开始人们不理解,甚至发表不出去,到被接受,被广泛应用,是非常幸福的。
12.现在有所谓“90后”,“80后”,“70后”,“50后”,“30前”或“20前”等等。不同时代出生的人们对幸福或不幸福有不同的感受。这是所谓“代沟(Generation Gap)”。不同时代出生的人们之间要互相交流,互相了解,这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20前”“30前”的老人们,都经历过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国军节节后退,在中国的土地上,在上海的英租界或法租界里做第二等公民的屈辱。1948年在渡江解放南京的战争中,我与高小霞在美国听到解放军敢于向停留在长江上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开炮的消息时非常激动,1949新中国成立,听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宣言非常兴奋。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们深深感到我们生逢盛世的幸福。
“50后”这一代,遇到十年文革,上山下乡,感受失学的痛苦。当他(她)们听到恢复高考,重新有了学习的希望时,是非常幸福的。
这代人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非常努力勤奋,现在已是(在这个)各条战线上的主力军了。
“80后”“90后”多数是独生子女,我们本来有些担心他(她)们太娇生惯养了。但(在)2008年中国奥运火炬在国外传递时,“80后”这一代表达的爱国情怀,她们以流利的法语在巴黎街头发表演说,受到西方人氏的尊敬,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幸福快乐与健康的关系
13.幸福快乐的情绪可以促进健康
“养身在动,养心在静”。首在不发脾气,不寻烦恼,
知足常乐。“快乐”是健身的最好补药;反之,在一切不利影响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消极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
生气是最大的傻瓜:别人的行为无意或有意地让你十分生气,你如一笑置之,别人损害不了你,你也不会损害别人。假如你生气了,你就受到很大伤害,这是你自己惩罚自己。所以生气是最大的傻瓜。有人做过实验,用一根吸气管,让生气的人把气吹到一盆清水中,不久清水会出现淡黄色,有时甚至出现淡紫色。说明生气者生理起了反应,呼出的气体有毒素,这种生理反应对身体非常有害。
那么怎样保持快乐的情绪呢?我发现“苦或乐”可以相互转化。 情绪是一种“主观、相对的情感”,需要有一个参考坐标系来表达这种情感。因此可以通过坐标系原点的移动,来实现情绪的转换,把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向积极快乐方面转化。
例如我在2000年搬到篮旗营新居,不慎在家中摔了一跤,后脑碰到地板。女儿把我扶起来,当时还好,但半天后就感到头痛,头颈扭伤,心里非常烦恼,后悔自已不当心。后到医院做了CT ,脑部没有出血,神经不受损伤。于是我想这次摔跤实在是很运气的,它给我一个警告,使我下决心以后不再骑自行车,避免了以后更严重的摔跤(在70-80岁之间,我骑车摔过三次跤)。这样就感到幸福快乐了。
所以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把参考坐标系的原点移动一下,可以得到烦恼或幸福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前者是与没有摔跤的情况相比较,就感到懊恼后悔,后者和摔得更严重的情况相比较,就觉得很幸运,还从中得到教训,感到有收获,就更加高兴了。这就是所谓“人生苦乐一念间”。我把它叫做“情绪转换技术”,如果翻译成英文,可以叫作“Emotion-transform technique ”。这个“技术”给了我许多快乐,希望同志们能够采用共享。
14.晚年能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是很大的的安慰和幸福。我现在90岁了,虽然早已不在第一线工作,但各种各样要做的事情还
比较多,每天总有一大叠书报信函送到家,书桌上总有清理不完的文稿,常常为完不成任务而苦恼。但如果有一天,书桌真的清理干净了,却也未必就快乐。正如有一句西方名言说的:“A clean desk is a sign of a sick mind”。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工作了,社会不需要你了,又会产生老年人的空虚失落感。所以现在有做不完的工作,说明社会还需要我,使我能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人生很大的安慰。这样一想,我就非常高兴了。所以我们要经常从幸福快乐的方面去考虑,这就是笑口常开、健康长寿的诀窍。
15.糊涂是福
我还有这样的经验:有一次小小的助听器找不到了,
买个新的要几千块钱,心里非常不高兴,这就影响情绪,影响工作效率。过几天助听器找到了,毫无损失 ,但几天来的不高兴和工作的低效率,却是最大的损失。以后碰到这类事情,我就放开,不去想它,不放在心上。即使真的找不到,也只是有形的损失,避免了更大的无形损失。
前些年张学良先生百岁华诞,新华社记者去问他养生秘
诀,张笑答:“我只是什么都不放在心上”。这句话真是一语道破了长寿的秘诀。郑板桥写过不少“糊涂是福”、“难得糊涂”的条幅。郑板桥的“糊涂”是高级糊涂,是智慧的糊涂。他也像陶渊明一样,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在原则问题上一点不糊涂。
16.幸福不在过去,不在未来,而在“现在”,“当前的时刻就是最快乐的时候”,要学会享受“当前的”幸福。有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年到头,难得有快乐的时候。或者“杞人忧天”,一天到晚不是担心这个,就是挂念那个。以前,我的个性也是偏向于这一类人。例如1997年4月,浙江大学邀请高小霞和我去参加百年校庆,在乘车去飞机场的路上,我还在想一件没有做完的事情。小霞就责备我说,你这个人真傻,不懂得“Work while work, play while play”,在这样春光明媚的好天气,到天堂的杭州和千岛湖去,还不会享受旅游的快乐。现在回想起来,小霞已先我走了,这样与老伴在一起的、幸福快乐的旅游,永远享受不到了,那时候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真傻呀!
后来,我忽然觉悟了,发现“每一个人在他当前的时刻就是最快乐的时候”。最幸福的时刻不是企盼中的未来,也不是过去的辉煌,而是平平常常的“现在”,是有缺陷的现实。有一位美学专家说:“美就是有破缺的对称”。中国庭院建筑有对称性,但又不完全对称,而是“错落有致”。不要去追求完美的人生,那是不现实的。要满足于有缺陷的现实的人生。
譬如我生了病,住进医院,就想到健康时多么幸福。现在我没有生病,能自由自在地活动,正常吃东西,这就是最大的幸福。所以,能对现实感到满意、幸福,并享受这个快乐的人是最聪明的。我对“快乐”说了那么多话,因为我积几十年的经验,认识到“快乐的情绪”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实在太重要了。
17.助人为乐,心胸宽厚,厚积是福,仁者寿。
《红楼梦》中的凤姐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她是不懂得糊涂的人。平儿很聪明,帮凤姐办事,但她心地善良,心胸宽厚,在她手中断案时,“装糊涂”放过了很多人。这是“智慧的糊涂”。平儿在贾府的仆人中人缘非常好,厚积是福,平儿的下场应该是幸福的,可惜《红楼梦》没有交待。
三.幸福快乐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18.促进良性循环,遏止恶性循环。
要把“好运”的影响发挥到最大,把“厄运”的影响控制到最小。因为你做了一件顺心的事情,心里高兴,情绪好,工作效率就高,做下一件工作就能顺利完成,这就是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某一件事做坏了,你心里不高兴,那么做第二件事,往往又要做坏,这就是所谓“祸不单行”,就是恶性循环。
1998 年是我家最倒霉的一年。2月间小霞腮腺发生肿块,被友谊医院医生误诊为腮腺炎,直到四月中才确定为癌症,但已扩散到肝脏,耽误了2个月的宝贵时间。后来转到肿瘤医院,住院五个月,终于不治。在这一年中,我心力交瘁,既悲痛失去了最亲的老伴,又后悔为什么不早到肿瘤医院就诊,亲友和同事们都担心我也要垮下来。后来我多看《长寿》杂志和《健康文摘》,明白这种悲痛悔恨的情绪最是伤神;也想起小霞临终前的遗言,要我好好活下去,做好还想做完的一些工作,照顾好徐红,与她父女俩相依为命。这样才使我警惕“祸不单行”,把消极情绪扭转过来。1999年,在美国的女儿们再三邀我去她们那里散散心,回来后大家都说我精神好得多了。我也自信已经用前述第9点的“情绪转换技术”,遏止了恶性循环,走进了良性循环。
四.幸福快乐与个人成功和中华腾飞的关系
19.勤奋和效率是个人成功的要素之一,幸福快乐可提高效率,从而帮助你成功。
爱迪生说:“成功 = 98%的汗水+2%的灵感”,爱因斯坦说:“成功 = 努力 + 方法正确 + 少说废话”。所以勤奋或努力是成功的要素。“学海无边勤为舟”,“滴水可以穿石”。如果你梦想要做一个科学家,
那么勤奋学习就是实现你的梦想之“舟”。但舟有快如宇航飞船,慢如蜗牛。所以勤奋必须是高效率的勤奋,不要去做“磨擦生热”的“无用功”,更不要做“负功”。要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加速你的“舟 ”,第一要有决心,第二要做你喜欢做的工作,第三要有正确的方法。第四是“永远保持乐观的情绪”,因为快乐时工作效率很高,而烦恼时的工作效率是很低的。烦恼时不如放下工作,去玩乐散心,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
所以经常保持幸福快乐的情绪,可以帮助你成功。
20.个人的成功是指个人一生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作出的有益贡献,当然也包括家庭的幸福和个人的成就。如果对人类社会和国家民族做了坏事,那就是“负成功”,即成功的反面,它和“失败”不同。失败只是没有成功,是“零成功”。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富强是她的全体人民的“成功”代数和。所以保持幸福快乐的情绪,不只是个人成功的小事,而是有关祖国兴旺发达,中华腾飞的大事。
五.幸福的科学观
我做人、做事、做学问,有一个习惯,要把定性的形象思维转化为定量的逻辑思维。要把概念公式化,数学化。上面20个答案是对幸福的直觉观,是定性的形象思维。下面四个是公式化、数学化的答案,构成幸福的科学表达式。
21.设幸福为H
H = 快乐(现在的幸福)+有意义的生活(将来的幸福)
22.幸福H 是一个分数
H = 现实的生活质量 / 期望值
如果你希望幸福,只要把心中的期望值降低一些,就会增加幸福感。
23.幸福H 是一个导数,是人的生活质量曲线的斜率。
如果把一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质量L 对时间t 作图,可以得到一张人生起落的变化曲线,时间如以年为单位,是长期变化曲线,如以日或小时为单位,是短期变化曲线。个人幸福或苦恼的感受就是L-t 曲线的导数,即
H = dL/dt
美国人比中国人富裕十倍以上,他们的生活质量远高于中国人。但是根据民调结果,美国人的幸福感比中国人低。这是因为中国人看到生活质量在上升,而美国人看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就业率在下降。
24.幸福H 是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乘积
H = (环境因素)(心理因素)
环境因素 = (世界和平与经济环境)(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官员清廉等环境)(所在单位的环境 )(家庭环境)等。
心理因素 =现实的生活质量 / 期望值
25.国民幸福总值GNH
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分院院长、冻土专家程国栋提出“国民幸福总值GNH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新概念,认为至少与GDP 同样重要。
国民幸福总值GNH =一个国家的居民享受生活的程度
=个人幸福的总和
=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
+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
五.幸福的哲学观
26.英国哲学家休模曾说:“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
27.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幸福、平安与快乐是生命最根本的企求,是全世界60亿人每个个体的期望,是世界有可能和谐发展、不再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根据。
我偶尔在篮旗营门口成府路上溜达,走进一家书店看到一本Tal Ben-Shahar 著的《Happier 》,中文译本称为《幸福的方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出版),是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普适教育课程。书中第31页说:“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我才想到:“呀,人生的目的原来就是幸福”。我中学时希望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希望去留学。这些阶段性的目标,其实都是为了将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我相信作者说的:“幸福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
28.幸福不能“独善其身”,如果只有我幸福,周围的人们都不幸福,那么社会就不会安宁,就会动乱,最后我也得不到幸福。所以必须“共同幸福”。这一点是我用东方哲学的思想加上去的,不是《幸福的方法》作者的原意。本文的内容是从我本身的直觉提出的,和这本书可以互相补充印证。
29.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共同富裕”,导致“共同幸福”
邓小平有句名言:“发展(生产力)是硬道理”,因为生产发展了,可以导致“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就是“共同幸福”。“要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是一种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
30.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部分
邓小平还有一个重大发明: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有核心部分和非核
心部分之分。我体会最核心部分有三个主要内容:
(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没有绝对静止不动的事物。人类社会要发展,生产力要发展”。这一点我们学科学的人很容易接受。从宏观来看,看似静止的高楼大厦,都随着地球围绕太阳而运动。从微观上看,在绝对零度时的完美晶体的晶格质点,有零点振动能。这是被科学实验和振动光谱理论证明了的。
(2)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生产力发展是广大人民的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就是实现人生的价值。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共同富裕,从而达到共同幸福的目的。
(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等唯物辩证法”。
阶级斗争是一种手段,只有当统治者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才用阶级斗争的手段来推翻统治阶级,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中国革命胜利以后,为发展生产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以阶级斗争为纲,是错误的。
华国锋配合叶剑英领导解决了四人帮问题,有极大的功劳。但他的“两个凡是”是静止不动的观点,是非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纠正了华国锋的错误,取得了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共同幸福。
幸福观、幸福哲学应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没有读过《资本论》,没有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所以过去不敢讲马克思主义。后来学习邓小平伟人的名言:“马克思主义有核心部分和非核心部分之分”。我体会核心部分就是上述简明的马克思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这些简单易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觉得素质教育应该有七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群育、劳育和乐育。乐育就是培养学生幸福观。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政治课教师的责任,我们每个专业课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体会,随时讲一点自己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以及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和方法。这样学生会感觉到教师不是在说教,而是在讲自己的亲身体会,教学效果会很好。
我的幸福观 2010-1-1修改稿
我认为对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有七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群育、劳育和乐育。乐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幸福观、快乐观:我们中国现在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是无数革命先烈牺牲奋斗得来的。我们要有强烈的时代幸福感,要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在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永远不怕艰险,深信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毅力和决心。
我的幸福观,即对“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的回答。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回答,这里我选录我的三十个回答。正确与否?和大家共同探讨。
我从童年看到中药铺的上百个抽屉,觉得很好玩,从此养成分类归档的习惯。我把自己的三十个答案,按照认识的深度分为:直觉观、科学观、哲学观。按照幸福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分为:幸福快乐与健康的关系,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与个人成功的关系,与国家兴旺、中华腾飞的关系。
这些内容是我的晚年感悟,现在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希望一起深入思考,集思广益,可以写几篇文章或一本书,发展一门新的学科:幸福科学或幸福哲学。现在初步介绍如下,请大家修改、补充、指正。
一. 直觉观
1. 幸福与快乐差不多是同义词,但幸福更长远,快乐, 更“即时”。
2. 幸福是期望的达到。例如童年时得到父母的喜爱,吃到可口的糖果,得到好玩的玩具等都是童年时代的幸福。
3. 幸福是好奇性的满足,是兴趣与爱好的实现。科学
工作者的幸福,首先在于科学研究的过程之中。特别是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忽然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蓦然回首,伊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时候,是科学家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科学家最会享受在科研中克服困难的快乐。
4.幸福是完成一件顺心的事情。例如爱国艺术家常香玉演完一场义演,捐献一架抗美援朝的飞机时,她是很幸福的。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从事他喜欢的工作,实现他一生的理想。常香玉说:“戏比天大”。对于教师来说,“讲课比天大”。几十年来,我一共在四个领域讲过12门不同的课,从来没有迟到过。我从学生的脸上,看到他们对我的讲课是满意的,我就感到很高兴。我从小喜欢数理化,抱定科学报国的理想。这个理想终于能够逐步实现,感到非常幸福。
5.幸福是从交流中得到的启发。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常常会
得到许多启发。英国有名的“下午茶(Afternoon Tea )”是交流的好场所。长期从书本中不能找到解答的问题,与友人一席话,忽然有所醒悟,胜读十年书,这是读书人最高兴、快乐、幸福的时候。
6.晚年反思人生,忽然有所感悟,把它记录下来,与亲朋好友,共同探讨,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有意义的事。是晚年难得的乐趣。
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这些都是幸福、快乐。
8.幸福是享受父母、老师、家人、亲友、学生和社会给我的恩情。我有一本感恩卡,把我要感恩的事和人记录下来。我在十三岁时生过一次发烧28天的伤寒病,是靠母亲日夜辛勤的看护和中医的治疗救活的。我现在住着篮旗营的高楼大厦。要感恩农民工的辛勤劳动。他们拿很低的工资,干很苦很累的活,使我们能住上好房子。
翻阅这本感恩卡,我觉得社会和人们对我太好了,我太幸福了。我要努力工作,回报社会给我的恩情。
9.幸福的要素:仁智、健康、闲暇、金钱。初级幸福与金钱成比例,中级幸福与健康成比例,高级幸福与闲暇成比例,超级幸福与仁智成比例。
10.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和孩子们,一帮可以信赖的朋友,一批聪明勤奋的好学生,获得超越自己的好成就。
11.幸福是看到自己的境界在提高,提出一篇创新的论文,开始人们不理解,甚至发表不出去,到被接受,被广泛应用,是非常幸福的。
12.现在有所谓“90后”,“80后”,“70后”,“50后”,“30前”或“20前”等等。不同时代出生的人们对幸福或不幸福有不同的感受。这是所谓“代沟(Generation Gap)”。不同时代出生的人们之间要互相交流,互相了解,这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20前”“30前”的老人们,都经历过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国军节节后退,在中国的土地上,在上海的英租界或法租界里做第二等公民的屈辱。1948年在渡江解放南京的战争中,我与高小霞在美国听到解放军敢于向停留在长江上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开炮的消息时非常激动,1949新中国成立,听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宣言非常兴奋。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们深深感到我们生逢盛世的幸福。
“50后”这一代,遇到十年文革,上山下乡,感受失学的痛苦。当他(她)们听到恢复高考,重新有了学习的希望时,是非常幸福的。
这代人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非常努力勤奋,现在已是(在这个)各条战线上的主力军了。
“80后”“90后”多数是独生子女,我们本来有些担心他(她)们太娇生惯养了。但(在)2008年中国奥运火炬在国外传递时,“80后”这一代表达的爱国情怀,她们以流利的法语在巴黎街头发表演说,受到西方人氏的尊敬,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幸福快乐与健康的关系
13.幸福快乐的情绪可以促进健康
“养身在动,养心在静”。首在不发脾气,不寻烦恼,
知足常乐。“快乐”是健身的最好补药;反之,在一切不利影响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消极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
生气是最大的傻瓜:别人的行为无意或有意地让你十分生气,你如一笑置之,别人损害不了你,你也不会损害别人。假如你生气了,你就受到很大伤害,这是你自己惩罚自己。所以生气是最大的傻瓜。有人做过实验,用一根吸气管,让生气的人把气吹到一盆清水中,不久清水会出现淡黄色,有时甚至出现淡紫色。说明生气者生理起了反应,呼出的气体有毒素,这种生理反应对身体非常有害。
那么怎样保持快乐的情绪呢?我发现“苦或乐”可以相互转化。 情绪是一种“主观、相对的情感”,需要有一个参考坐标系来表达这种情感。因此可以通过坐标系原点的移动,来实现情绪的转换,把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向积极快乐方面转化。
例如我在2000年搬到篮旗营新居,不慎在家中摔了一跤,后脑碰到地板。女儿把我扶起来,当时还好,但半天后就感到头痛,头颈扭伤,心里非常烦恼,后悔自已不当心。后到医院做了CT ,脑部没有出血,神经不受损伤。于是我想这次摔跤实在是很运气的,它给我一个警告,使我下决心以后不再骑自行车,避免了以后更严重的摔跤(在70-80岁之间,我骑车摔过三次跤)。这样就感到幸福快乐了。
所以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把参考坐标系的原点移动一下,可以得到烦恼或幸福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前者是与没有摔跤的情况相比较,就感到懊恼后悔,后者和摔得更严重的情况相比较,就觉得很幸运,还从中得到教训,感到有收获,就更加高兴了。这就是所谓“人生苦乐一念间”。我把它叫做“情绪转换技术”,如果翻译成英文,可以叫作“Emotion-transform technique ”。这个“技术”给了我许多快乐,希望同志们能够采用共享。
14.晚年能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是很大的的安慰和幸福。我现在90岁了,虽然早已不在第一线工作,但各种各样要做的事情还
比较多,每天总有一大叠书报信函送到家,书桌上总有清理不完的文稿,常常为完不成任务而苦恼。但如果有一天,书桌真的清理干净了,却也未必就快乐。正如有一句西方名言说的:“A clean desk is a sign of a sick mind”。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工作了,社会不需要你了,又会产生老年人的空虚失落感。所以现在有做不完的工作,说明社会还需要我,使我能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人生很大的安慰。这样一想,我就非常高兴了。所以我们要经常从幸福快乐的方面去考虑,这就是笑口常开、健康长寿的诀窍。
15.糊涂是福
我还有这样的经验:有一次小小的助听器找不到了,
买个新的要几千块钱,心里非常不高兴,这就影响情绪,影响工作效率。过几天助听器找到了,毫无损失 ,但几天来的不高兴和工作的低效率,却是最大的损失。以后碰到这类事情,我就放开,不去想它,不放在心上。即使真的找不到,也只是有形的损失,避免了更大的无形损失。
前些年张学良先生百岁华诞,新华社记者去问他养生秘
诀,张笑答:“我只是什么都不放在心上”。这句话真是一语道破了长寿的秘诀。郑板桥写过不少“糊涂是福”、“难得糊涂”的条幅。郑板桥的“糊涂”是高级糊涂,是智慧的糊涂。他也像陶渊明一样,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在原则问题上一点不糊涂。
16.幸福不在过去,不在未来,而在“现在”,“当前的时刻就是最快乐的时候”,要学会享受“当前的”幸福。有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年到头,难得有快乐的时候。或者“杞人忧天”,一天到晚不是担心这个,就是挂念那个。以前,我的个性也是偏向于这一类人。例如1997年4月,浙江大学邀请高小霞和我去参加百年校庆,在乘车去飞机场的路上,我还在想一件没有做完的事情。小霞就责备我说,你这个人真傻,不懂得“Work while work, play while play”,在这样春光明媚的好天气,到天堂的杭州和千岛湖去,还不会享受旅游的快乐。现在回想起来,小霞已先我走了,这样与老伴在一起的、幸福快乐的旅游,永远享受不到了,那时候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真傻呀!
后来,我忽然觉悟了,发现“每一个人在他当前的时刻就是最快乐的时候”。最幸福的时刻不是企盼中的未来,也不是过去的辉煌,而是平平常常的“现在”,是有缺陷的现实。有一位美学专家说:“美就是有破缺的对称”。中国庭院建筑有对称性,但又不完全对称,而是“错落有致”。不要去追求完美的人生,那是不现实的。要满足于有缺陷的现实的人生。
譬如我生了病,住进医院,就想到健康时多么幸福。现在我没有生病,能自由自在地活动,正常吃东西,这就是最大的幸福。所以,能对现实感到满意、幸福,并享受这个快乐的人是最聪明的。我对“快乐”说了那么多话,因为我积几十年的经验,认识到“快乐的情绪”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实在太重要了。
17.助人为乐,心胸宽厚,厚积是福,仁者寿。
《红楼梦》中的凤姐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她是不懂得糊涂的人。平儿很聪明,帮凤姐办事,但她心地善良,心胸宽厚,在她手中断案时,“装糊涂”放过了很多人。这是“智慧的糊涂”。平儿在贾府的仆人中人缘非常好,厚积是福,平儿的下场应该是幸福的,可惜《红楼梦》没有交待。
三.幸福快乐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18.促进良性循环,遏止恶性循环。
要把“好运”的影响发挥到最大,把“厄运”的影响控制到最小。因为你做了一件顺心的事情,心里高兴,情绪好,工作效率就高,做下一件工作就能顺利完成,这就是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某一件事做坏了,你心里不高兴,那么做第二件事,往往又要做坏,这就是所谓“祸不单行”,就是恶性循环。
1998 年是我家最倒霉的一年。2月间小霞腮腺发生肿块,被友谊医院医生误诊为腮腺炎,直到四月中才确定为癌症,但已扩散到肝脏,耽误了2个月的宝贵时间。后来转到肿瘤医院,住院五个月,终于不治。在这一年中,我心力交瘁,既悲痛失去了最亲的老伴,又后悔为什么不早到肿瘤医院就诊,亲友和同事们都担心我也要垮下来。后来我多看《长寿》杂志和《健康文摘》,明白这种悲痛悔恨的情绪最是伤神;也想起小霞临终前的遗言,要我好好活下去,做好还想做完的一些工作,照顾好徐红,与她父女俩相依为命。这样才使我警惕“祸不单行”,把消极情绪扭转过来。1999年,在美国的女儿们再三邀我去她们那里散散心,回来后大家都说我精神好得多了。我也自信已经用前述第9点的“情绪转换技术”,遏止了恶性循环,走进了良性循环。
四.幸福快乐与个人成功和中华腾飞的关系
19.勤奋和效率是个人成功的要素之一,幸福快乐可提高效率,从而帮助你成功。
爱迪生说:“成功 = 98%的汗水+2%的灵感”,爱因斯坦说:“成功 = 努力 + 方法正确 + 少说废话”。所以勤奋或努力是成功的要素。“学海无边勤为舟”,“滴水可以穿石”。如果你梦想要做一个科学家,
那么勤奋学习就是实现你的梦想之“舟”。但舟有快如宇航飞船,慢如蜗牛。所以勤奋必须是高效率的勤奋,不要去做“磨擦生热”的“无用功”,更不要做“负功”。要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加速你的“舟 ”,第一要有决心,第二要做你喜欢做的工作,第三要有正确的方法。第四是“永远保持乐观的情绪”,因为快乐时工作效率很高,而烦恼时的工作效率是很低的。烦恼时不如放下工作,去玩乐散心,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
所以经常保持幸福快乐的情绪,可以帮助你成功。
20.个人的成功是指个人一生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作出的有益贡献,当然也包括家庭的幸福和个人的成就。如果对人类社会和国家民族做了坏事,那就是“负成功”,即成功的反面,它和“失败”不同。失败只是没有成功,是“零成功”。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富强是她的全体人民的“成功”代数和。所以保持幸福快乐的情绪,不只是个人成功的小事,而是有关祖国兴旺发达,中华腾飞的大事。
五.幸福的科学观
我做人、做事、做学问,有一个习惯,要把定性的形象思维转化为定量的逻辑思维。要把概念公式化,数学化。上面20个答案是对幸福的直觉观,是定性的形象思维。下面四个是公式化、数学化的答案,构成幸福的科学表达式。
21.设幸福为H
H = 快乐(现在的幸福)+有意义的生活(将来的幸福)
22.幸福H 是一个分数
H = 现实的生活质量 / 期望值
如果你希望幸福,只要把心中的期望值降低一些,就会增加幸福感。
23.幸福H 是一个导数,是人的生活质量曲线的斜率。
如果把一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质量L 对时间t 作图,可以得到一张人生起落的变化曲线,时间如以年为单位,是长期变化曲线,如以日或小时为单位,是短期变化曲线。个人幸福或苦恼的感受就是L-t 曲线的导数,即
H = dL/dt
美国人比中国人富裕十倍以上,他们的生活质量远高于中国人。但是根据民调结果,美国人的幸福感比中国人低。这是因为中国人看到生活质量在上升,而美国人看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就业率在下降。
24.幸福H 是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乘积
H = (环境因素)(心理因素)
环境因素 = (世界和平与经济环境)(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官员清廉等环境)(所在单位的环境 )(家庭环境)等。
心理因素 =现实的生活质量 / 期望值
25.国民幸福总值GNH
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分院院长、冻土专家程国栋提出“国民幸福总值GNH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新概念,认为至少与GDP 同样重要。
国民幸福总值GNH =一个国家的居民享受生活的程度
=个人幸福的总和
=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
+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
五.幸福的哲学观
26.英国哲学家休模曾说:“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
27.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幸福、平安与快乐是生命最根本的企求,是全世界60亿人每个个体的期望,是世界有可能和谐发展、不再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根据。
我偶尔在篮旗营门口成府路上溜达,走进一家书店看到一本Tal Ben-Shahar 著的《Happier 》,中文译本称为《幸福的方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出版),是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普适教育课程。书中第31页说:“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我才想到:“呀,人生的目的原来就是幸福”。我中学时希望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希望去留学。这些阶段性的目标,其实都是为了将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我相信作者说的:“幸福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
28.幸福不能“独善其身”,如果只有我幸福,周围的人们都不幸福,那么社会就不会安宁,就会动乱,最后我也得不到幸福。所以必须“共同幸福”。这一点是我用东方哲学的思想加上去的,不是《幸福的方法》作者的原意。本文的内容是从我本身的直觉提出的,和这本书可以互相补充印证。
29.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共同富裕”,导致“共同幸福”
邓小平有句名言:“发展(生产力)是硬道理”,因为生产发展了,可以导致“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就是“共同幸福”。“要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是一种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
30.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部分
邓小平还有一个重大发明: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有核心部分和非核
心部分之分。我体会最核心部分有三个主要内容:
(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没有绝对静止不动的事物。人类社会要发展,生产力要发展”。这一点我们学科学的人很容易接受。从宏观来看,看似静止的高楼大厦,都随着地球围绕太阳而运动。从微观上看,在绝对零度时的完美晶体的晶格质点,有零点振动能。这是被科学实验和振动光谱理论证明了的。
(2)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生产力发展是广大人民的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就是实现人生的价值。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共同富裕,从而达到共同幸福的目的。
(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等唯物辩证法”。
阶级斗争是一种手段,只有当统治者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才用阶级斗争的手段来推翻统治阶级,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中国革命胜利以后,为发展生产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以阶级斗争为纲,是错误的。
华国锋配合叶剑英领导解决了四人帮问题,有极大的功劳。但他的“两个凡是”是静止不动的观点,是非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纠正了华国锋的错误,取得了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共同幸福。
幸福观、幸福哲学应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没有读过《资本论》,没有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所以过去不敢讲马克思主义。后来学习邓小平伟人的名言:“马克思主义有核心部分和非核心部分之分”。我体会核心部分就是上述简明的马克思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这些简单易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觉得素质教育应该有七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群育、劳育和乐育。乐育就是培养学生幸福观。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政治课教师的责任,我们每个专业课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体会,随时讲一点自己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以及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和方法。这样学生会感觉到教师不是在说教,而是在讲自己的亲身体会,教学效果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