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与对策

  [文章编号]1009-3729(2011)05-0066-03��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4/view-15787.htm  [摘 要]做好群众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及时化解群众之间的利益矛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当前形势下,群众的根本利益、利益取向、利益分配发生了变化,而群众工作者社会身份复杂、价值观念多元、利益取向错位、个人素质发展滞后, 不利于做好群众工作。群众工作者只有坚持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这一根本、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才能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关键词]群众工作;群众利益;执政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依据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根本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础性工作。群众工作与社会管理相一致,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群众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及时化解干群之间、群众之间的利益矛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1],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深入分析、全面把握当前群众利益的新特点,适应群众工作的新变化,对于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      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的群众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1.从群众利益来看�   (1)群众的根本利益由“以政治利益为主”转向“以经济利益为主,以政治、文化等利益为辅的多元化”。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服从于政治利益,或者说,经济利益是在政治利益之下的一种统一分配。群众的政治利益是首要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惟一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在内的其他利益都由政治利益所决定和主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群众的根本利益转向以经济利益为主,政治、文化等利益多元发展,在很多情况下经济利益已经高于政治利益。�   (2)群众的利益取向由“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为主”转向“以追求和满足个人利益为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讲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但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更强调前者服从于后者。当前,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居于突出位置。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相矛盾时,一些群众首先追求的不再是集体利益,而是个人利益。�   (3)群众利益的分配由“以对党和政府无条件服从为主”转向“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为主”。改革开放以前,群众的利益往往由党和政府支配。当前,随着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人们不再满足于把分配自身利益的权力交给党和政府,而是更加注重追求自身利益,更倾向于通过法律途径获得个人利益。�   另外,群众利益的维护方法由“和风细雨”转变为“暴风骤雨”。一些群众为了得到应有的正当利益、争取更多的利益,甚至获得一些正当利益之外的利益,虽然一般会采用“和风细雨”式的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正当渠道,但有时也会采取“暴风骤雨”的方法做出一些非法之事。�      2.从群众工作者来看�   (1)社会身份复杂,价值观念多元。群众工作者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们与社会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上有多少利益群体,群众工作者的身份就有多少。他们在从事群众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打上自己身份的烙印。由于大气候和小环境等各不相同,他们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念势必体现在他们的具体工作之中。�   (2)利益取向错位。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和政府所代表的是人民大众的整体利益,群众工作就是要切实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但是,群众的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二者之间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一些群众工作者对上级负责大于对群众负责,在利益取向上出现了错位。�   (3)个人素质发展滞后。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有的群众工作者自身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透、把握不准,不熟悉群众语言,不会做群众工作,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作风粗暴,引起群众的抵触和反感。�    二、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对策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一方面要坚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这一根本,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者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1.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1)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要求放在重要位置。“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种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2](P279)�对人民群众来讲,物质利益总是第一位的。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3]因此,我们要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等权益。�   (2)正确处理人民群众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一方面,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2](P279-280)�。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原则。�   (3)坚持依法行政,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性也在不断增强。这与我们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要求是一致的。胡锦涛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结合起来,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坚持依法办事、按照政策办事,既依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又依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4](P715)�我们一方面要教育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引导和支持群众通过正确的方式和途径依法表达诉求;另一方面应对群众合法合理的利益予以维护,对于无理取闹者依法予以惩处。�   2.要提高群众工作者的素质�   (1)建立群众工作者交流与回避制。从宏观方面来讲,应实行群众工作者地域上的交流制,使他们从地方利益中超脱出来,使其能够客观公正地从事群众工作;从微观方面来讲,在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纠纷的事件时,使那些与之有利益关系的群众工作者回避。�   (2)加强教育,提高本领。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群众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群众工作者切实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在工作中做到客观、公正。二是加强国情教育,把握新形势下利益格局的新变化。利益格局的变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要求群众工作者加强学习,充分认识群众各方面新的利益诉求,研究新动向,处理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当前,要“积极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收入分配、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库区移民、企业改制、安全生产、环境污染和社会治安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4](P689)�。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识透、把握准。三是转变作风,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群众工作者要善于运用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要讲究方式方法,善于摆事实、讲道理,努力做到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使群众能听得明白、听得进去,真正产生实际效果。”[4](P317)�把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党和政府。�   (3)加强惩处,纯洁队伍。加强党内、群众、法律、舆论等方面的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关口前移,坚持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方针。对于群众工作者队伍中的那些已经蜕化变质的人员,应严格按照党纪国法将他们及时清除出去。�   [参 考 文 献]   [1] 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1-02-20(1).�   [2]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11-05-18�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8YBB211) �    [作者简介]许青云(1954―),男,河南省上蔡县人,平顶山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文章编号]1009-3729(2011)05-0066-03��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4/view-15787.htm  [摘 要]做好群众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及时化解群众之间的利益矛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当前形势下,群众的根本利益、利益取向、利益分配发生了变化,而群众工作者社会身份复杂、价值观念多元、利益取向错位、个人素质发展滞后, 不利于做好群众工作。群众工作者只有坚持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这一根本、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才能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关键词]群众工作;群众利益;执政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依据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根本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础性工作。群众工作与社会管理相一致,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群众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及时化解干群之间、群众之间的利益矛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1],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深入分析、全面把握当前群众利益的新特点,适应群众工作的新变化,对于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      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的群众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1.从群众利益来看�   (1)群众的根本利益由“以政治利益为主”转向“以经济利益为主,以政治、文化等利益为辅的多元化”。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服从于政治利益,或者说,经济利益是在政治利益之下的一种统一分配。群众的政治利益是首要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惟一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在内的其他利益都由政治利益所决定和主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群众的根本利益转向以经济利益为主,政治、文化等利益多元发展,在很多情况下经济利益已经高于政治利益。�   (2)群众的利益取向由“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为主”转向“以追求和满足个人利益为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讲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但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更强调前者服从于后者。当前,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居于突出位置。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相矛盾时,一些群众首先追求的不再是集体利益,而是个人利益。�   (3)群众利益的分配由“以对党和政府无条件服从为主”转向“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为主”。改革开放以前,群众的利益往往由党和政府支配。当前,随着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人们不再满足于把分配自身利益的权力交给党和政府,而是更加注重追求自身利益,更倾向于通过法律途径获得个人利益。�   另外,群众利益的维护方法由“和风细雨”转变为“暴风骤雨”。一些群众为了得到应有的正当利益、争取更多的利益,甚至获得一些正当利益之外的利益,虽然一般会采用“和风细雨”式的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正当渠道,但有时也会采取“暴风骤雨”的方法做出一些非法之事。�      2.从群众工作者来看�   (1)社会身份复杂,价值观念多元。群众工作者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们与社会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上有多少利益群体,群众工作者的身份就有多少。他们在从事群众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打上自己身份的烙印。由于大气候和小环境等各不相同,他们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念势必体现在他们的具体工作之中。�   (2)利益取向错位。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和政府所代表的是人民大众的整体利益,群众工作就是要切实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但是,群众的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二者之间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一些群众工作者对上级负责大于对群众负责,在利益取向上出现了错位。�   (3)个人素质发展滞后。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有的群众工作者自身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透、把握不准,不熟悉群众语言,不会做群众工作,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作风粗暴,引起群众的抵触和反感。�    二、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对策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一方面要坚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这一根本,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者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1.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1)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要求放在重要位置。“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种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2](P279)�对人民群众来讲,物质利益总是第一位的。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3]因此,我们要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等权益。�   (2)正确处理人民群众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一方面,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2](P279-280)�。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原则。�   (3)坚持依法行政,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性也在不断增强。这与我们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要求是一致的。胡锦涛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结合起来,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坚持依法办事、按照政策办事,既依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又依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4](P715)�我们一方面要教育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引导和支持群众通过正确的方式和途径依法表达诉求;另一方面应对群众合法合理的利益予以维护,对于无理取闹者依法予以惩处。�   2.要提高群众工作者的素质�   (1)建立群众工作者交流与回避制。从宏观方面来讲,应实行群众工作者地域上的交流制,使他们从地方利益中超脱出来,使其能够客观公正地从事群众工作;从微观方面来讲,在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纠纷的事件时,使那些与之有利益关系的群众工作者回避。�   (2)加强教育,提高本领。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群众工作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群众工作者切实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在工作中做到客观、公正。二是加强国情教育,把握新形势下利益格局的新变化。利益格局的变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要求群众工作者加强学习,充分认识群众各方面新的利益诉求,研究新动向,处理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当前,要“积极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收入分配、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库区移民、企业改制、安全生产、环境污染和社会治安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4](P689)�。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识透、把握准。三是转变作风,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群众工作者要善于运用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要讲究方式方法,善于摆事实、讲道理,努力做到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使群众能听得明白、听得进去,真正产生实际效果。”[4](P317)�把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党和政府。�   (3)加强惩处,纯洁队伍。加强党内、群众、法律、舆论等方面的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关口前移,坚持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方针。对于群众工作者队伍中的那些已经蜕化变质的人员,应严格按照党纪国法将他们及时清除出去。�   [参 考 文 献]   [1] 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1-02-20(1).�   [2]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11-05-18�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8YBB211) �    [作者简介]许青云(1954―),男,河南省上蔡县人,平顶山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相关文章

  • 当前社会矛盾的新动向新特点及防范化解对策研究
  • 当前社会矛盾的新动向新特点及 防范化解对策研究 前言:随着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体现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政法机关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要奠定坚实的基石.做好社会矛盾纠纷的调查研究工作,是 ...查看


  • 对新形势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如何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思路对策
  • 对新形势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如何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思路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产业,交通环境也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新形势,公安交警部门原来的管理理念.工作机制和管 ...查看


  • 2013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 - 枣庄学院
  • 2013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 研究项目课题指南 说 明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研究阐释,加强全面 ...查看


  • 关于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 关于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农村的思想工作的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物质和精神建设,而且关系着整个 ...查看


  • 基层反贪线索匮乏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基层反贪线索匮乏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在党中央"有案必查,有腐必反","老虎"."苍蝇"一起打,既突出查办大案要案,又注意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这一反腐倡廉方针的指导下,基层 ...查看


  • 新形势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 新形势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贯穿于青年学生党员培养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的难题.本文以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为例,认真总结归纳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 ...查看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王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客观环境.出现许多新的特点.高校师生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面对新形势.改进和 ...查看


  • 重大矛盾纠纷的现状特点及对策
  • 新时期沿河自治县重大矛盾纠纷的现状特点及对策 沿河县司法局 张宏进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北部,乌江下游.全县辖22个乡镇,总人口5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2.5万人,占总人口的91%,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县.全县共有 ...查看


  • 新形势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 [摘 要]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贯穿于青年学生党员培养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的难题.本文以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为例,认真总结归纳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