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中考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

B.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赶得上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能谤讥于市朝 谤:诽谤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呜呼!其真无马邪

燕、赵、韩、魏闻之 欲有求于我也

孔子云:何陋之有。 所欲有甚于生者

3.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邹忌从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遭遇中敏锐地感觉到齐王受蒙蔽的程度比自己更深。

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后,前来进谏的人让朝庭门庭若市。

c.邹忌向他的妻、妾、客询问他与城北徐公谁更美,三人都认为他比徐公美,但措辞上有细微的差别,由此体现三人与他有亲疏远近之别。

D.邹忌将治国安邦的道理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中,有着高超的进谏艺术;同时,齐王也有勇于纳谏的胆识和气度。二人共同促成了齐国内政修明,不用兵就战胜敌国的局面。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2分)

答: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分)

答:

5.用斜线(/)给下面的语段断句(限划4处)。(2分) ’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 于是入朝见威土 .

B. 皆以美于徐公 .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才美不外见(《马说》) . C. 受上赏 .

D. 闻寡人之耳者 .乡为身死而小受(《鱼我所欲也》)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

2.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2分)

A.能谤讥于市朝 B.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C.相与步于中庭(《记承灭寺夜游》) D.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选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写“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2分)

答:

4.《邹忌讽齐土纳谏》一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它是由多个“三”组合而成的。请举一例简

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2分)

答: 三、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 ) (2 ) (3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

说齐王除蔽纳谏。

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

外“战胜于朝廷”。

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

由浅人深,说服力强。

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

纳谏的效果。

四、【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

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虽欲言(虽然) 皆朝于齐(向) ..

B.意犹不足(还) 遂致亡灭(于是) ..

C. 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 乃下令(于是) ..

D.燕、赵、韩、魏闻之(代词,代这件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 ..

2.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 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

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

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

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5.【甲】文中齐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2 分)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2 分)

五、1.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语义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今/齐地/方千里 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而安陵/以五千里之地/存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窥镜而自视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皆以美于徐公 以土砾凸者为丘 ..C.王之蔽甚矣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客之美我者 ..(3)臣之妻私臣 (4)时时而间进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5.这篇短文在写作上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请结合短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六、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期年之后 陈太丘与友期 ....

C.朝服衣冠 有时朝发白帝 D. 时时而间进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与徐公孰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 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大之狱,虽不..

能察

C. 乃下令 乃不知有汉 D.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听茶声然 ....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邹忌劝谏齐王采纳群言,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B.妻、妾、客三者在回答邹忌与徐公谁美的问题上,都是由衷赞美,语气也一致。

C.齐王纳谏,颁布政令,并取得巨大成效,这表明他是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君主。

D.邹忌劝谏齐王讲究策略,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己及君,由家到国,道理由浅入深。

4.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七、阅读选文,完成题。(17分)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选自《史记》,有删节) .

【注释】①放勋:尧的名。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③便章:治理。④百姓:百官族姓。⑤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⑥饬(chì):约束,整顿。⑦功:事情。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诃语。(2分)

(1)期年之后 (2)众功皆兴 ...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其仁如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

B.就之如日 停数日(《桃花源记》) ..

C.以亲九族 其将归见其亲也(《送东阳马生序》) ..

D.乃命羲、和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译文: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4分)

齐威王: 尧 帝:

八、文言文阅读(共12分) ⑥⑦③④⑤①②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好戈,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日:”独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

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②主:掌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B. 时时而间进 (间:偶尔) ..

C. 数烛邹已毕 (数:数量)D. 寡人闻命矣 (闻命:接受教导)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齐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纳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

B.邹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C.两个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类比,用排比手法增强语气。

D.两个文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

4.请把“文言文”【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分)

(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3分)

九、1.解释中文加点的词。(3分)

(1)今齐地方千里 (2)乃下令 (3)燕、赵、韩、魏闻之 ...

3.邹忌采用 的方法向齐王进谏,使齐王愉快地接受了意见。(2分)

一、答案:1.D(谤:公开批评别人的过错)

2.A(A项中“虽”均为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即使”;B项中“其”前者是代词,他的,后者表反问语气;C项中“之”前者是代词,后者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D项中“于”前者是介词,介进对象,后者是介词,表比较。)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B(“数月之后”应为“令初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l00分)

4.(4分)

(1)(2分)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再次问他的妾。(宾语前置翻译准确1分.全 句大意正确1分)

(2)(2分)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的原因是偏爱我。(“私”译为“偏爱”1分,全句大意正确1分)

5.(2分,每处0.5分)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二、答案:1.C 2.D

3.写燕、赵、韩、魏四国前来朝拜,从侧面衬托出齐王纳谏成果之大,引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结论。4.示例一:面对邹忌“与徐公孰美”的问题,妻妾客的“三答,语意相同,句式。语气各不相同,生动的写出了妻妾客“私我”、 “畏我”、“求我“的不同心理。示例二:把进谏的过程分为“令初下”、 “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写出齐王纳谏的不同情况和效果,表现了齐王的从谏如流。

三、答案:

1 (1) 孰:仔细(2)私:偏爱 (3)间:间或,偶然

2 (1)(邹忌)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

(2)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

3 D

四、答案:1. A 2. D

3.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4. (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让我听见的,可以得到下等奖赏。

(2)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的,让天下平安无事。

5.【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

五、答案:1.B(2分)

2.C(2分)

3.(1)长 (2)认为……美 (3)偏爱 (4)间或﹑偶然(每个词1分,满分4分)

4.(邹忌)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满分2分。每译错一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5.邹忌以自己和徐公比美这件事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共3分,意近即可)

六、答案:1. C早上、早晨(A项.:身高;修建。B项.:一周年;约定。 D项:. 偶尔、间或;/夹杂。)

2. B连词,即使(A项:.介词,跟、和;通欤,语气词。C项: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D项:.介词,比;副词,像、好像。)

3. B(B项不都是由衷赞美,语气明显不同。)

4.(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美”1分,“私”1分。)(2)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此”1分,句意准确完整1分。)

七、答案:1.(1)满一年(2)兴办2.A

3.(1)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我,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

(2)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正定四季。

4.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5.(1)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2)尧帝以德治国,管理百官,研制历法。

八、答案:1.C;2.A;3.C;

4.(1)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重点词语“面”“刺”)

(2)让我们的君王因为鸟的缘故杀人。(重点词:“使”“以”)

九、答案:1.(3分)(1) 方圆(2) 于是、就(3) 听说,听到

3.(2分)设喻说理(以切身经历设喻、讽喻)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

B.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赶得上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能谤讥于市朝 谤:诽谤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呜呼!其真无马邪

燕、赵、韩、魏闻之 欲有求于我也

孔子云:何陋之有。 所欲有甚于生者

3.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邹忌从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遭遇中敏锐地感觉到齐王受蒙蔽的程度比自己更深。

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后,前来进谏的人让朝庭门庭若市。

c.邹忌向他的妻、妾、客询问他与城北徐公谁更美,三人都认为他比徐公美,但措辞上有细微的差别,由此体现三人与他有亲疏远近之别。

D.邹忌将治国安邦的道理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中,有着高超的进谏艺术;同时,齐王也有勇于纳谏的胆识和气度。二人共同促成了齐国内政修明,不用兵就战胜敌国的局面。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2分)

答: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分)

答:

5.用斜线(/)给下面的语段断句(限划4处)。(2分) ’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 于是入朝见威土 .

B. 皆以美于徐公 .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才美不外见(《马说》) . C. 受上赏 .

D. 闻寡人之耳者 .乡为身死而小受(《鱼我所欲也》)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

2.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2分)

A.能谤讥于市朝 B.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C.相与步于中庭(《记承灭寺夜游》) D.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选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写“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2分)

答:

4.《邹忌讽齐土纳谏》一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它是由多个“三”组合而成的。请举一例简

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2分)

答: 三、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 ) (2 ) (3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

说齐王除蔽纳谏。

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

外“战胜于朝廷”。

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

由浅人深,说服力强。

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

纳谏的效果。

四、【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

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虽欲言(虽然) 皆朝于齐(向) ..

B.意犹不足(还) 遂致亡灭(于是) ..

C. 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 乃下令(于是) ..

D.燕、赵、韩、魏闻之(代词,代这件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 ..

2.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 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

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

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

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5.【甲】文中齐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2 分)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2 分)

五、1.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语义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今/齐地/方千里 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而安陵/以五千里之地/存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窥镜而自视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皆以美于徐公 以土砾凸者为丘 ..C.王之蔽甚矣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客之美我者 ..(3)臣之妻私臣 (4)时时而间进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5.这篇短文在写作上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请结合短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六、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期年之后 陈太丘与友期 ....

C.朝服衣冠 有时朝发白帝 D. 时时而间进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与徐公孰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 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大之狱,虽不..

能察

C. 乃下令 乃不知有汉 D.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听茶声然 ....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邹忌劝谏齐王采纳群言,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B.妻、妾、客三者在回答邹忌与徐公谁美的问题上,都是由衷赞美,语气也一致。

C.齐王纳谏,颁布政令,并取得巨大成效,这表明他是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君主。

D.邹忌劝谏齐王讲究策略,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己及君,由家到国,道理由浅入深。

4.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七、阅读选文,完成题。(17分)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选自《史记》,有删节) .

【注释】①放勋:尧的名。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③便章:治理。④百姓:百官族姓。⑤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⑥饬(chì):约束,整顿。⑦功:事情。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诃语。(2分)

(1)期年之后 (2)众功皆兴 ...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其仁如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

B.就之如日 停数日(《桃花源记》) ..

C.以亲九族 其将归见其亲也(《送东阳马生序》) ..

D.乃命羲、和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译文: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4分)

齐威王: 尧 帝:

八、文言文阅读(共12分) ⑥⑦③④⑤①②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好戈,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日:”独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

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②主:掌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B. 时时而间进 (间:偶尔) ..

C. 数烛邹已毕 (数:数量)D. 寡人闻命矣 (闻命:接受教导)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齐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纳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

B.邹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C.两个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类比,用排比手法增强语气。

D.两个文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

4.请把“文言文”【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分)

(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3分)

九、1.解释中文加点的词。(3分)

(1)今齐地方千里 (2)乃下令 (3)燕、赵、韩、魏闻之 ...

3.邹忌采用 的方法向齐王进谏,使齐王愉快地接受了意见。(2分)

一、答案:1.D(谤:公开批评别人的过错)

2.A(A项中“虽”均为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即使”;B项中“其”前者是代词,他的,后者表反问语气;C项中“之”前者是代词,后者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D项中“于”前者是介词,介进对象,后者是介词,表比较。)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B(“数月之后”应为“令初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l00分)

4.(4分)

(1)(2分)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再次问他的妾。(宾语前置翻译准确1分.全 句大意正确1分)

(2)(2分)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的原因是偏爱我。(“私”译为“偏爱”1分,全句大意正确1分)

5.(2分,每处0.5分)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二、答案:1.C 2.D

3.写燕、赵、韩、魏四国前来朝拜,从侧面衬托出齐王纳谏成果之大,引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结论。4.示例一:面对邹忌“与徐公孰美”的问题,妻妾客的“三答,语意相同,句式。语气各不相同,生动的写出了妻妾客“私我”、 “畏我”、“求我“的不同心理。示例二:把进谏的过程分为“令初下”、 “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写出齐王纳谏的不同情况和效果,表现了齐王的从谏如流。

三、答案:

1 (1) 孰:仔细(2)私:偏爱 (3)间:间或,偶然

2 (1)(邹忌)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

(2)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

3 D

四、答案:1. A 2. D

3.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4. (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让我听见的,可以得到下等奖赏。

(2)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的,让天下平安无事。

5.【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

五、答案:1.B(2分)

2.C(2分)

3.(1)长 (2)认为……美 (3)偏爱 (4)间或﹑偶然(每个词1分,满分4分)

4.(邹忌)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满分2分。每译错一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5.邹忌以自己和徐公比美这件事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共3分,意近即可)

六、答案:1. C早上、早晨(A项.:身高;修建。B项.:一周年;约定。 D项:. 偶尔、间或;/夹杂。)

2. B连词,即使(A项:.介词,跟、和;通欤,语气词。C项: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D项:.介词,比;副词,像、好像。)

3. B(B项不都是由衷赞美,语气明显不同。)

4.(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美”1分,“私”1分。)(2)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此”1分,句意准确完整1分。)

七、答案:1.(1)满一年(2)兴办2.A

3.(1)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我,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

(2)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正定四季。

4.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5.(1)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2)尧帝以德治国,管理百官,研制历法。

八、答案:1.C;2.A;3.C;

4.(1)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重点词语“面”“刺”)

(2)让我们的君王因为鸟的缘故杀人。(重点词:“使”“以”)

九、答案:1.(3分)(1) 方圆(2) 于是、就(3) 听说,听到

3.(2分)设喻说理(以切身经历设喻、讽喻)


相关文章

  • 名校数学中考复习教学案42课时
  • doc名校中考复习教学案第42课..中考数学1.00102011-10-18 10:47 doc名校中考复习教学案第41课..中考数学1.00002011-10-18 10:45 doc名校中考复习教学案第40课..中考数学1.000020 ...查看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 2010年各地中考作文题目集锦
  • 2010荆门中考作文题目:这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 · 更新:2010-6-22 关键词: 中考 2010荆门中考作文题目:命题作文,这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 洪镇涛:虽然限制较多,但考生应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但这样的题目由于很普通,给宿构提供了很 ...查看


  • 中学新概念介绍
  • 21. 将来时的被动语态:形态动词接被动语态(中考难度:★★★) 22.of,from,in,on 与动词的搭配(中考难度:★) 23.it 和there 的使用方法(中考难度:★) 24. 常用短语的区别辨析(中考难度:★★) 25. 英 ...查看


  • 挑战中考压轴题
  • 第一部分 函数图象中点的存在性问题 §1.1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 例1 2008 24题 例2 2008 24题 中考第24题 例4 2008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 例5 2009第24题 例6 200925题 例7 26题 §1.2 ...查看


  • 2010年邵阳中考满分作文:心中的美景_900字
  • 2010邵阳中考作文要求: 下面是两道作文题目,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有你真好 文题二:心中的_______(彩虹.梦想.烦恼--) 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②卷面征集,字迹清楚: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 ...查看


  • 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 中考作文题评析 以"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为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5分的加分.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40分) 评析: 这是一道四平八稳 ...查看


  • 2013年中考祝福短信
  • 本文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2013年中考祝福短信>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13年中考祝福短信 1.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平淡,是成功的驿站:努力,是成功的积淀:祝福,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自信的你在我的祝福下,定会在高考中摘取桂 ...查看


  • 最新中考祝福短信汇编
  • 本文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中考祝福短信汇编>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新中考祝福短信汇编 1.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平淡,是成功的驿站:努力,是成功的积淀:祝福,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自信的你在我的祝福下,定会在高考中摘取桂冠, ...查看


  • 2013最新中考祝福短信精选
  • 本文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2013最新中考祝福短信精选>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13最新中考祝福短信精选 1.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平淡,是成功的驿站:努力,是成功的积淀:祝福,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自信的你在我的祝福下,定会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