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检测方法。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诊断检查,临床多采用肱动脉、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抽血。护士是动脉血采集的直接操作者,正确采集和处置标本在减少或消除偶然误差,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血气分析中,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是否恰当,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现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采血用物准备   治疗盘,专用采血注射器,无菌纱布,橡皮塞,放置废置针头的专用盒。   患者的准备   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问,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能积极配合,避免由于患者的恐惧、剧烈活动,从而因突然改变呼吸频率而造成动脉血液血气分析结果的改变。   采血操作人员的准备   采血前护士应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操作前要保持平静、稳定的情绪,排除内部和外部的干扰。   动脉血气采血部位的选择   一般选择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根据动脉所在的部位,搏动感强弱以及患者的情况选择其一,但穿刺区皮肤如有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不能进行穿刺取血,通常选用桡动脉和股动脉。桡动脉血管虽细,但在腕部桡侧易于触及,且部位表浅,尺动脉可以提供良好的侧支循环,穿刺后易于压迫和防止血肿形成。股动脉直径相对较粗,动脉搏动感强,虽位置较深,但直刺易刺入,且周围组织可起到固定针头的作用。   采集方法   用专用采血针头及试管直接采集,选好采血位置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和操作者的手指,消毒直径5cm以上,选择、固定血管的示指、中指、消毒面积达2个关节以上。   右手持注射器,左手触摸动脉搏动最强处,找准穿刺点,两指分开,目的是绷紧皮肤固定血管。采血量1.5~2ml,获取足够的血量后迅速拔针,盖无菌纱布,并压迫穿刺部位5~15分钟,标本在两手中滚动注射器将血混匀,贴上姓名标签,立即送检。   桡动脉穿刺时,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患者应将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穿刺点位于掌横纹上方1~2cm的动脉搏动处,用已消毒的手指触桡动脉搏动的准确位置,使动脉恰在手指的下方,在示指边的动脉搏动处进针,与皮肤成45°~60°角,针头斜面向上直接逆动脉血流方向刺入血管,缓慢进针直到看见鲜血。   股动脉穿刺时,要患者平卧,穿刺侧大腿略外展、外旋,常规消毒皮肤,用左手示指和中指摸清股动脉搏动,予以固定,以腹股沟韧带下1.5~2.0cm股动脉搏动最强处作为穿刺点,穿刺针与皮肤垂直,保持90°角,缓慢进针到看见鲜血。如未见回血,退出穿刺针至皮下(不要完全拔出),根据动脉搏动重新调整穿刺位置进针,直到看见鲜血,利用动脉压力将血自动充盈注射器。必要时也可轻拉针栓,但切勿用力过猛,以免空气进入影响检测结果。获取足够血量后迅速拔针,盖无菌纱布并压迫穿刺部位10~15分钟,排除针管内的气泡,穿刺针套上橡皮塞,以隔绝空气。   采取动脉血的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采血前了解患者诊断,如有经血传染的传染病患者,操作人员要保护好自己,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选择桡动脉应最好保证尺动脉通畅的情况下穿刺,否则选择其他动脉,股动脉穿刺因静脉的位置靠的近,外侧有股神经,斜刺易深入静脉或神经,在膀胱充盈时斜刺过深(如儿童)易损伤膀胱造成感染、出血。   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在同一部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应另选其他部位进行穿刺,从采集标本到完成测定,期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   拔针后,注射器不能回吸,只能稍外推,使血液充满针尖空隙,并排出第1滴血弃之,让空气排尽,用橡皮塞封住针头,隔绝空气。   吸痰治疗的患者,应于吸痰后20分针方可采集血气标本,这时体内血气和酸碱值达平衡状态。   加压压迫止血至少10~15分钟以上,股动脉的加压时间要顺应延长,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服用抗凝剂,及溶栓治疗的患者采血后应延长压迫时间,直到确无出血方可松手离开。   如果气泡在针管的最远端,就不要去排除它,因为用力的弹动针管,会造成红细胞的破裂,影响检验结果。   采血完毕后,把注射器来回搓滚5~10秒,或来回按顺时针的方向摇晃注射器,也可以帮助血液和抗凝剂的混合,10分钟内一定要送检,否则全血中的活性红血球代谢不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陈兰英.动脉血气采集部位的选择.现代护理报,2004,2:24.   2 程俊录,马涛洪,付保丽.采动脉血气标本的有关技术问题[J].护理研究,2004,18(6).   3 张飞彩,丁红琴,黄群华.桡动脉穿刺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5,20(30):47-48.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检测方法。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诊断检查,临床多采用肱动脉、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抽血。护士是动脉血采集的直接操作者,正确采集和处置标本在减少或消除偶然误差,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血气分析中,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是否恰当,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现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采血用物准备   治疗盘,专用采血注射器,无菌纱布,橡皮塞,放置废置针头的专用盒。   患者的准备   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问,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能积极配合,避免由于患者的恐惧、剧烈活动,从而因突然改变呼吸频率而造成动脉血液血气分析结果的改变。   采血操作人员的准备   采血前护士应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操作前要保持平静、稳定的情绪,排除内部和外部的干扰。   动脉血气采血部位的选择   一般选择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根据动脉所在的部位,搏动感强弱以及患者的情况选择其一,但穿刺区皮肤如有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不能进行穿刺取血,通常选用桡动脉和股动脉。桡动脉血管虽细,但在腕部桡侧易于触及,且部位表浅,尺动脉可以提供良好的侧支循环,穿刺后易于压迫和防止血肿形成。股动脉直径相对较粗,动脉搏动感强,虽位置较深,但直刺易刺入,且周围组织可起到固定针头的作用。   采集方法   用专用采血针头及试管直接采集,选好采血位置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和操作者的手指,消毒直径5cm以上,选择、固定血管的示指、中指、消毒面积达2个关节以上。   右手持注射器,左手触摸动脉搏动最强处,找准穿刺点,两指分开,目的是绷紧皮肤固定血管。采血量1.5~2ml,获取足够的血量后迅速拔针,盖无菌纱布,并压迫穿刺部位5~15分钟,标本在两手中滚动注射器将血混匀,贴上姓名标签,立即送检。   桡动脉穿刺时,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患者应将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穿刺点位于掌横纹上方1~2cm的动脉搏动处,用已消毒的手指触桡动脉搏动的准确位置,使动脉恰在手指的下方,在示指边的动脉搏动处进针,与皮肤成45°~60°角,针头斜面向上直接逆动脉血流方向刺入血管,缓慢进针直到看见鲜血。   股动脉穿刺时,要患者平卧,穿刺侧大腿略外展、外旋,常规消毒皮肤,用左手示指和中指摸清股动脉搏动,予以固定,以腹股沟韧带下1.5~2.0cm股动脉搏动最强处作为穿刺点,穿刺针与皮肤垂直,保持90°角,缓慢进针到看见鲜血。如未见回血,退出穿刺针至皮下(不要完全拔出),根据动脉搏动重新调整穿刺位置进针,直到看见鲜血,利用动脉压力将血自动充盈注射器。必要时也可轻拉针栓,但切勿用力过猛,以免空气进入影响检测结果。获取足够血量后迅速拔针,盖无菌纱布并压迫穿刺部位10~15分钟,排除针管内的气泡,穿刺针套上橡皮塞,以隔绝空气。   采取动脉血的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采血前了解患者诊断,如有经血传染的传染病患者,操作人员要保护好自己,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选择桡动脉应最好保证尺动脉通畅的情况下穿刺,否则选择其他动脉,股动脉穿刺因静脉的位置靠的近,外侧有股神经,斜刺易深入静脉或神经,在膀胱充盈时斜刺过深(如儿童)易损伤膀胱造成感染、出血。   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在同一部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应另选其他部位进行穿刺,从采集标本到完成测定,期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   拔针后,注射器不能回吸,只能稍外推,使血液充满针尖空隙,并排出第1滴血弃之,让空气排尽,用橡皮塞封住针头,隔绝空气。   吸痰治疗的患者,应于吸痰后20分针方可采集血气标本,这时体内血气和酸碱值达平衡状态。   加压压迫止血至少10~15分钟以上,股动脉的加压时间要顺应延长,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服用抗凝剂,及溶栓治疗的患者采血后应延长压迫时间,直到确无出血方可松手离开。   如果气泡在针管的最远端,就不要去排除它,因为用力的弹动针管,会造成红细胞的破裂,影响检验结果。   采血完毕后,把注射器来回搓滚5~10秒,或来回按顺时针的方向摇晃注射器,也可以帮助血液和抗凝剂的混合,10分钟内一定要送检,否则全血中的活性红血球代谢不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陈兰英.动脉血气采集部位的选择.现代护理报,2004,2:24.   2 程俊录,马涛洪,付保丽.采动脉血气标本的有关技术问题[J].护理研究,2004,18(6).   3 张飞彩,丁红琴,黄群华.桡动脉穿刺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5,20(30):47-48.   


相关文章

  •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再探讨
  • 摘 要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中多个环节的方法和要点,从而提高动脉血气分析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对近1年动脉穿刺采血进行回顾,从各个环节分析.研究,从而总结此项操作的规程和要点.结果:只要掌握操作步骤.程序和要领,动脉采血是安全和满足 ...查看


  • 采集动脉血气分析的方法探讨及护理
  •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180-01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6/view-34413.htm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判断急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 ...查看


  • 镜与开腹手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对比
  • 迥直丛型堂盘查2Q鲤堡!旦蔓!!鲞箜』翅堡理△塑』Q型旦丛些QE§望旦g巨壁!§望:2Q鳗:!丑:!!:№:§ ・51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对比 李玉录王贺洪陈鑫河南省沈丘县人民医院(466300)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腹 ...查看


  •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
  •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 人体的体液环境必须具有适应的酸碱度,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活动.人体动脉血pH 维 持在7.35-7.45, PaCO 摘要2摘要4.39-6.25kPa ,Pa O摘要2摘要10.64-13.3 kPa.血气 ...查看


  • 血气抽血部位
  • 一.目的:通过动脉血气分折可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 二.适应证: 1. 各种疾病.创伤.手术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者. 2. 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辅助呼吸治 ...查看


  •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陈觉)
  •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化检验用的血液标本可来自于静脉.动脉或毛细血管.静脉血是最常用的标本,静脉穿刺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毛细血管采血主要用于儿童,血气分析多使用动脉血. (一)静脉采血法 1.分类: ①全血标本.需加抗凝剂,用作血 ...查看


  • 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 1
  • 一.真空采血管采集标本事项说明 1.试管盖颜色:红帽 添加抗凝剂:无 采血量:不少于3ml 用途: 甲状腺功能三.五.七.八项.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性激素. 甲胎蛋白定量. 贫血三项. CEA. AFP. CA-125. CA-1 ...查看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试题7-12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7- 12章试题 科室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 填空题:40分(每格1分) 1 2."T形固定,防止滑脱,标识清楚."T"T"管引流时间一般1 ...查看


  • 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
  • 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 患者采血前的准备 1. 一般要求:病人在采血前24h内应避免运动和饮酒,不宜改变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静脉血标本采集最好在起床后1h内进行.采血时间以上午7-9时较为适宜.门诊病人提倡静坐15分钟后再采血. 2. 采血时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