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教育 1

安全用电教育

(主讲:付兆明)

主要内容:

一、基本常识

二、场内用电安全

三、人身安全及救护

教学目的

1、掌握用电安全技术。

2、了解施工场地的电气设施,了解触电事故的发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

3、掌握施工现场需注意事项。

安全用电

随着电能应用的不断拓展,以电能为介质的各种电气设备广泛进入企业、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与此同时,使用电气所带来的不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为了实现电气安全,对电网本身的安全进行保护的同时,更要重视用电的安全问题。因此,学习安全用电基本知识,掌握常规触电防护技术,这是保证用电安全的有效途径。

电气危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系统自身的危害,如短路、过电压、绝缘老化等;另一方面是对用电设备、环境和人员的危害,如触电、电气火灾、电压异常升高造成用电设备损坏等,其中尤以触电和电气火灾危害最为严重。触电它可直接导致人员伤残、死亡。另外,静电产生的危害也不能忽视,它是电气火灾的原因之一,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也很大。

一、 基本常识

(1)施工现场的电工、电焊工属于特殊作业工种,必须经有关部门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持操作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从事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的安装、维修和拆除。

(2)不准在宿舍工棚、仓库、办公室内用电饭煲、电水壶、电炉、电热杯等烧小灶,如需使用应由管理部门指定地点,严禁使用电炉 。

(3)不准在宿舍内乱拉乱接电源,非专职电工不准乱接或更换熔丝,不准以其他

属丝代替熔丝(保险丝)。

(4)严禁在电线上晾衣服或其他东西。

(5)不准在高压线下方搭设临建、堆放材料和进行施工作业;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6m以上的水平距离,达不到上述距离时,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6)搬扛较长的金属物体,如钢筋、钢管等材料时,不要碰触到电线。

(7)在临近输电线路的建筑物上作业时,不能随便往下扔金属类杂物;更不能触摸、拉动电线或电线接触钢丝和电杆的拉线。

(8)移动金属梯子和操作平台时,要观察高处输电线路与移动物体的距离,确认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再进行作业。

(9)在地面或楼面上运送材料时,不要踏在电线上;停放手推车、堆放钢模板、跳板、钢筋时不要压在电线上。

(10)在移动有电源线的机械设备,如电焊机、水泵、小型木工机械等,必须先切断电源,不能带电搬动。

(11)当发现电线坠地或设备漏电时,切不可随意跑动或触摸金属物体,并保持10m以上距离。

二、场内用电安全

本粱场主要安全用电场所划分为生产区与生活区。

2.1生产区主要是一些电气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2.2生活区主要是电气的使用安全。

(1) 变配电室的安全管理制度

变配电室必须做到“四防和一通”的要求,即防火、防雨雪、防潮汛、防小动物和保持通风良好;室内必须有合格的绝缘棒、绝缘毡、绝缘靴子和手套,还应备有匹配的电器灭火消防器材、应急照明灯等安全用具;变配电室应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的规定,当发现有哪些异常情况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停止运行的要求等等详细规定。

电线的相色

1.正确识别电线的相色

电源线路可分工作相线(火线)、工作零线和专用保护零线,一般情况下,工作相线(火

线)带电危险,工作零线和专用保护零线不带电(但在不正常情况下,工作零线也可以

带电)。

2.相色规定

一般相线(火线)分为A、B、C三相,分别为黄色、绿色、红色;工作零线为黑色;专用保护零线为黄绿双色线。

(2)宿舍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目前,建筑施工队伍中,使用了大量民工。这些工人整天吃住在工地,晚上有时还要加班。他们往往乱接电源线,在宿舍里有时烧吃的,煮开水,私自使用电热器,夏天把小电扇接到蚊帐里。这些乱接电源的现象很易引发事故。所以必须对宿舍用电的安全管理作一些具体规定。

三、人身安全

1.触电危害

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 电流对人体

造成的伤害。 它有两种类型, 即电击和电伤。

(1) 电伤-非致命的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 化学效应、 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 电伤会在人体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 常见的有灼伤、 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

(2)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 破坏人体内部组织, 影响呼吸系统、 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甚至危及生命。在触电事故中, 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

(3) 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指人体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时,触及带电体不受电击或电伤。人体触电的本质是电流通过人体产生了有害效应,然而触电的形式通常都是人体的两部分同时触及了带电体,而且这两个带电体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因此在电击防护措施中,要将流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无危险范围内,也即将人体能触及的电压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国家标准制定了安全电压系列,称为安全电压等级或额定值,这些额定值指的是交流有效值,分别为:42V、36V、24V、12V、6V等几种。

2. 常见的触电原因

人体触电主要原因有两种: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以及跨步电压。直接接触又可分

为单极接触和双极接触。

(1) 单极触电

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 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 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 称为单极触电, 如图1.1所示。图1.1-1(a)为电源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时,单相的触电电流途径。图1.1-1(b)为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情况。一般情况下,接地电网里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电网里的危险性大。

(2) 双极触电

双极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同一电源的两相带电体, 以及在高压系统中, 人体距离高压带电体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 造成电弧放电时, 电流从一相导体流入另一相导体的触电方式, 如图1.1-2所示。 两相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 因此不论电网的中性点接地与否, 其触电的危险性都最大。

(3) 跨步电压触电

当带电体接地时有电流向大地流散, 在以接地点为圆心, 半径20 m的圆面积内形成分布电位。 人站在接地点周围, 两脚之间(以0.8 m计算)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Uk, 如图1.1-3所示, 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跨步电压触电。高压故障接地处,或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离接地点越近、两脚距离越大,跨步电压值就越大。一般10米以外就没有危险。

3. 防止触电

产生触电事故有以下原因:

(1) 缺乏用电常识, 触及带电的导线。

(2) 没有遵守操作规程, 人体直接与带电体部分接触。

(3) 由于用电设备管理不当, 使绝缘损坏, 发生漏电, 人体碰触漏电设备外壳。

(4) 高压线路落地, 造成跨步电压引起对人体的伤害。

(5) 检修中, 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 接线错误, 造成触电事故。

(1) 安全制度

(1) 在电气设备的设计、 制造、 安装、 运行、 使用和维护以及专用保护装置的配置等环中, 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法规。

(2) 加强安全教育, 普及安全用电知识。

(3)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如安全操作规程、 电气安装规程、 运行管理规程、 维护检修制度等, 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2) 安全措施

(1) 停电工作中的安全措施。

在线路上作业或检修设备时, 应在停电后进行, 并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 ① 切断电源。

② 验电。

③ 装设临时地线。

此外, 对电气设备还应采取下列一些安全措施: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要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

安装自动断电装置。

尽可能采用安全电压。

④ 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⑤ 采用电气安全用具。

⑥ 设立保护装置。

⑦ 保证人或物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⑧ 定期检查用电设备。

1.4 触电急救与电气消防

1. 解脱电源

人在触电后可能由于失去知觉或超过人的摆脱电流而不能自己脱离电源,此时抢救人员不要惊慌, 要在保护自己不被触电的情况下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 如果接触电器触电,应立即断开近处的电源,可就近拔掉插头,断开开关或打开保险盒。

(2) 如果碰到破损的电线而触电, 附近又找不到开关, 可用干燥的木棒、 竹竿、 手杖等绝缘工具把电线挑开, 挑开的电线要放置好, 不要使人再触到。

(3) 如一时不能实行上述方法, 触电者又趴在电器上, 可隔着干燥的衣物将触电者拉开。

(4)在脱离电源过程中, 如触电者在高处, 要防止脱离电源后跌伤而造成二次

受伤。

(5) 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抢救者要防止自身触电。

2. 脱离电源后的判断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迅速判断其症状,根据其受电流伤害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急救方法。

(1) 判断触电者有无知觉。

(2) 判断呼吸是否停止。

(3) 判断脉搏是否搏动。

(4) 判断瞳孔是否放大。

3. 触电的急救方法

(1)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人的生命的维持, 主要靠心脏跳动而产生血循环, 通过呼吸而形成氧气与废气的交换。 如果触电人伤害较严重, 失去知觉, 停止呼吸, 但心脏微有跳动, 就应采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 具体做法是:

口诀:张口捏鼻手抬颌,深吸缓吹口对紧;

张口困难吹鼻孔,5秒一次坚持吹。

① 迅速解开触电人的衣服、 裤带, 松开上身的衣服、 护胸罩和围巾等, 使其胸部能自由扩张, 不妨碍呼吸。

② 使触电人仰卧, 不垫枕头, 头先侧向一边清除其口腔内的血块、 假牙及其他异物等。

③ 救护人员位于触电人头部的左边或右边, 用一只手捏紧其鼻孔, 不使漏气, 另一只手将其下巴拉向前下方, 使其嘴巴张开, 嘴上可盖上一层纱布, 准备接受吹气。

④ 救护人员做深呼吸后, 紧贴触电人的嘴巴, 向他大口吹气。 同时观察触电人胸部隆起的程度, 一般应以胸部略有起伏为宜。

⑤ 救护人员吹气至需换气时, 应立即离开触电人的嘴巴, 并放松触电人的鼻子, 让其自由排气。 这时应注意观察触电人胸部的复原情况, 倾听口鼻处有无呼吸声, 从而检查呼吸是否阻塞, 如图1.4-1所示。

(2) 人工胸外挤压心脏法。 若触电人伤害得相当严重, 心脏和呼吸都已停止, 人完全失去知觉, 则需同时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挤压两种方法。 如果现场

仅有一个人抢救, 可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 先胸外挤压心脏4~6次, 然后口对口呼吸2~3次, 再挤压心脏, 反复循环进行操作。 人工胸外挤压心脏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解开触电人的衣裤, 清除口腔内异物, 使其胸部能自由扩张。

② 使触电人仰卧, 姿势与口对口吹气法相同, 但背部着地处的地面必须牢固。 ③ 救护人员位于触电人一边, 最好是跨跪在触电人的腰部, 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心窝稍高一点的地方(掌根放在胸骨的下三分之一部位), 中指指尖对准锁骨间凹陷处边缘, 如图1.4-2(a)、 (b)所示, 另一只手压在那只手上, 呈两手交叠状(对儿童可用一只手)。

④ 救护人员找到触电人的正确压点, 自上而下, 垂直均衡地用力挤压, 如图

1.4-2(c)、(d)所示, 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 注意用力适当。

⑤ 挤压后, 掌根迅速放松(但手掌不要离开胸部), 使触电人胸部自动复原, 心脏扩张, 血液又回到心脏。

口诀:掌根下压不冲击,突然放松手不离;

手腕略弯压一寸,一秒一次较适宜。

4、电气消防

(1)发现电子装置、电气设备、电缆等冒烟起火,要尽快切断电源。

(2)使用砂土、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等不导电灭火介质,忌用泡沫和水进行灭火。

(3)灭火时不可将身体或灭火工具触及导线和电气设备。

安全用电教育

(主讲:付兆明)

主要内容:

一、基本常识

二、场内用电安全

三、人身安全及救护

教学目的

1、掌握用电安全技术。

2、了解施工场地的电气设施,了解触电事故的发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

3、掌握施工现场需注意事项。

安全用电

随着电能应用的不断拓展,以电能为介质的各种电气设备广泛进入企业、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与此同时,使用电气所带来的不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为了实现电气安全,对电网本身的安全进行保护的同时,更要重视用电的安全问题。因此,学习安全用电基本知识,掌握常规触电防护技术,这是保证用电安全的有效途径。

电气危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系统自身的危害,如短路、过电压、绝缘老化等;另一方面是对用电设备、环境和人员的危害,如触电、电气火灾、电压异常升高造成用电设备损坏等,其中尤以触电和电气火灾危害最为严重。触电它可直接导致人员伤残、死亡。另外,静电产生的危害也不能忽视,它是电气火灾的原因之一,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也很大。

一、 基本常识

(1)施工现场的电工、电焊工属于特殊作业工种,必须经有关部门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持操作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从事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的安装、维修和拆除。

(2)不准在宿舍工棚、仓库、办公室内用电饭煲、电水壶、电炉、电热杯等烧小灶,如需使用应由管理部门指定地点,严禁使用电炉 。

(3)不准在宿舍内乱拉乱接电源,非专职电工不准乱接或更换熔丝,不准以其他

属丝代替熔丝(保险丝)。

(4)严禁在电线上晾衣服或其他东西。

(5)不准在高压线下方搭设临建、堆放材料和进行施工作业;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6m以上的水平距离,达不到上述距离时,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6)搬扛较长的金属物体,如钢筋、钢管等材料时,不要碰触到电线。

(7)在临近输电线路的建筑物上作业时,不能随便往下扔金属类杂物;更不能触摸、拉动电线或电线接触钢丝和电杆的拉线。

(8)移动金属梯子和操作平台时,要观察高处输电线路与移动物体的距离,确认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再进行作业。

(9)在地面或楼面上运送材料时,不要踏在电线上;停放手推车、堆放钢模板、跳板、钢筋时不要压在电线上。

(10)在移动有电源线的机械设备,如电焊机、水泵、小型木工机械等,必须先切断电源,不能带电搬动。

(11)当发现电线坠地或设备漏电时,切不可随意跑动或触摸金属物体,并保持10m以上距离。

二、场内用电安全

本粱场主要安全用电场所划分为生产区与生活区。

2.1生产区主要是一些电气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2.2生活区主要是电气的使用安全。

(1) 变配电室的安全管理制度

变配电室必须做到“四防和一通”的要求,即防火、防雨雪、防潮汛、防小动物和保持通风良好;室内必须有合格的绝缘棒、绝缘毡、绝缘靴子和手套,还应备有匹配的电器灭火消防器材、应急照明灯等安全用具;变配电室应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的规定,当发现有哪些异常情况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停止运行的要求等等详细规定。

电线的相色

1.正确识别电线的相色

电源线路可分工作相线(火线)、工作零线和专用保护零线,一般情况下,工作相线(火

线)带电危险,工作零线和专用保护零线不带电(但在不正常情况下,工作零线也可以

带电)。

2.相色规定

一般相线(火线)分为A、B、C三相,分别为黄色、绿色、红色;工作零线为黑色;专用保护零线为黄绿双色线。

(2)宿舍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目前,建筑施工队伍中,使用了大量民工。这些工人整天吃住在工地,晚上有时还要加班。他们往往乱接电源线,在宿舍里有时烧吃的,煮开水,私自使用电热器,夏天把小电扇接到蚊帐里。这些乱接电源的现象很易引发事故。所以必须对宿舍用电的安全管理作一些具体规定。

三、人身安全

1.触电危害

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 电流对人体

造成的伤害。 它有两种类型, 即电击和电伤。

(1) 电伤-非致命的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 化学效应、 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 电伤会在人体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 常见的有灼伤、 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

(2)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 破坏人体内部组织, 影响呼吸系统、 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甚至危及生命。在触电事故中, 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

(3) 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指人体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时,触及带电体不受电击或电伤。人体触电的本质是电流通过人体产生了有害效应,然而触电的形式通常都是人体的两部分同时触及了带电体,而且这两个带电体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因此在电击防护措施中,要将流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无危险范围内,也即将人体能触及的电压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国家标准制定了安全电压系列,称为安全电压等级或额定值,这些额定值指的是交流有效值,分别为:42V、36V、24V、12V、6V等几种。

2. 常见的触电原因

人体触电主要原因有两种: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以及跨步电压。直接接触又可分

为单极接触和双极接触。

(1) 单极触电

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 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 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 称为单极触电, 如图1.1所示。图1.1-1(a)为电源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时,单相的触电电流途径。图1.1-1(b)为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情况。一般情况下,接地电网里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电网里的危险性大。

(2) 双极触电

双极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同一电源的两相带电体, 以及在高压系统中, 人体距离高压带电体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 造成电弧放电时, 电流从一相导体流入另一相导体的触电方式, 如图1.1-2所示。 两相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 因此不论电网的中性点接地与否, 其触电的危险性都最大。

(3) 跨步电压触电

当带电体接地时有电流向大地流散, 在以接地点为圆心, 半径20 m的圆面积内形成分布电位。 人站在接地点周围, 两脚之间(以0.8 m计算)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Uk, 如图1.1-3所示, 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跨步电压触电。高压故障接地处,或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离接地点越近、两脚距离越大,跨步电压值就越大。一般10米以外就没有危险。

3. 防止触电

产生触电事故有以下原因:

(1) 缺乏用电常识, 触及带电的导线。

(2) 没有遵守操作规程, 人体直接与带电体部分接触。

(3) 由于用电设备管理不当, 使绝缘损坏, 发生漏电, 人体碰触漏电设备外壳。

(4) 高压线路落地, 造成跨步电压引起对人体的伤害。

(5) 检修中, 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 接线错误, 造成触电事故。

(1) 安全制度

(1) 在电气设备的设计、 制造、 安装、 运行、 使用和维护以及专用保护装置的配置等环中, 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法规。

(2) 加强安全教育, 普及安全用电知识。

(3)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如安全操作规程、 电气安装规程、 运行管理规程、 维护检修制度等, 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2) 安全措施

(1) 停电工作中的安全措施。

在线路上作业或检修设备时, 应在停电后进行, 并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 ① 切断电源。

② 验电。

③ 装设临时地线。

此外, 对电气设备还应采取下列一些安全措施: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要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

安装自动断电装置。

尽可能采用安全电压。

④ 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⑤ 采用电气安全用具。

⑥ 设立保护装置。

⑦ 保证人或物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⑧ 定期检查用电设备。

1.4 触电急救与电气消防

1. 解脱电源

人在触电后可能由于失去知觉或超过人的摆脱电流而不能自己脱离电源,此时抢救人员不要惊慌, 要在保护自己不被触电的情况下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 如果接触电器触电,应立即断开近处的电源,可就近拔掉插头,断开开关或打开保险盒。

(2) 如果碰到破损的电线而触电, 附近又找不到开关, 可用干燥的木棒、 竹竿、 手杖等绝缘工具把电线挑开, 挑开的电线要放置好, 不要使人再触到。

(3) 如一时不能实行上述方法, 触电者又趴在电器上, 可隔着干燥的衣物将触电者拉开。

(4)在脱离电源过程中, 如触电者在高处, 要防止脱离电源后跌伤而造成二次

受伤。

(5) 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抢救者要防止自身触电。

2. 脱离电源后的判断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迅速判断其症状,根据其受电流伤害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急救方法。

(1) 判断触电者有无知觉。

(2) 判断呼吸是否停止。

(3) 判断脉搏是否搏动。

(4) 判断瞳孔是否放大。

3. 触电的急救方法

(1)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人的生命的维持, 主要靠心脏跳动而产生血循环, 通过呼吸而形成氧气与废气的交换。 如果触电人伤害较严重, 失去知觉, 停止呼吸, 但心脏微有跳动, 就应采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 具体做法是:

口诀:张口捏鼻手抬颌,深吸缓吹口对紧;

张口困难吹鼻孔,5秒一次坚持吹。

① 迅速解开触电人的衣服、 裤带, 松开上身的衣服、 护胸罩和围巾等, 使其胸部能自由扩张, 不妨碍呼吸。

② 使触电人仰卧, 不垫枕头, 头先侧向一边清除其口腔内的血块、 假牙及其他异物等。

③ 救护人员位于触电人头部的左边或右边, 用一只手捏紧其鼻孔, 不使漏气, 另一只手将其下巴拉向前下方, 使其嘴巴张开, 嘴上可盖上一层纱布, 准备接受吹气。

④ 救护人员做深呼吸后, 紧贴触电人的嘴巴, 向他大口吹气。 同时观察触电人胸部隆起的程度, 一般应以胸部略有起伏为宜。

⑤ 救护人员吹气至需换气时, 应立即离开触电人的嘴巴, 并放松触电人的鼻子, 让其自由排气。 这时应注意观察触电人胸部的复原情况, 倾听口鼻处有无呼吸声, 从而检查呼吸是否阻塞, 如图1.4-1所示。

(2) 人工胸外挤压心脏法。 若触电人伤害得相当严重, 心脏和呼吸都已停止, 人完全失去知觉, 则需同时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挤压两种方法。 如果现场

仅有一个人抢救, 可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 先胸外挤压心脏4~6次, 然后口对口呼吸2~3次, 再挤压心脏, 反复循环进行操作。 人工胸外挤压心脏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解开触电人的衣裤, 清除口腔内异物, 使其胸部能自由扩张。

② 使触电人仰卧, 姿势与口对口吹气法相同, 但背部着地处的地面必须牢固。 ③ 救护人员位于触电人一边, 最好是跨跪在触电人的腰部, 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心窝稍高一点的地方(掌根放在胸骨的下三分之一部位), 中指指尖对准锁骨间凹陷处边缘, 如图1.4-2(a)、 (b)所示, 另一只手压在那只手上, 呈两手交叠状(对儿童可用一只手)。

④ 救护人员找到触电人的正确压点, 自上而下, 垂直均衡地用力挤压, 如图

1.4-2(c)、(d)所示, 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 注意用力适当。

⑤ 挤压后, 掌根迅速放松(但手掌不要离开胸部), 使触电人胸部自动复原, 心脏扩张, 血液又回到心脏。

口诀:掌根下压不冲击,突然放松手不离;

手腕略弯压一寸,一秒一次较适宜。

4、电气消防

(1)发现电子装置、电气设备、电缆等冒烟起火,要尽快切断电源。

(2)使用砂土、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等不导电灭火介质,忌用泡沫和水进行灭火。

(3)灭火时不可将身体或灭火工具触及导线和电气设备。


相关文章

  • 宾馆用水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 琼台宾馆安全用水用电隐患排查制度 为贯彻集团公司有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宾馆安全用水用电工作责任制,及时消除宾馆各辖区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确保顾客及员工命财产安全,特制定宾馆安全工用水用电隐患排查制度. ...查看


  • 解决农村用电安全管理中部分问题的方法
  • 解决农村用电安全管理中部分问题的方法 [摘要]:阜阳农电公司管理着阜阳市颍东.颍州.颍泉三个区农村用电工作,近年来,管理体制不合理和农民安全用电意识不到位以及缺乏相关用电知识,农电伤亡事故时有发生.随着用电的普及和农电体制改革的深入,有关农 ...查看


  • 安全用电教育
  • "安全用电教育"主题班会小结 学习时间:2013年10月27日 学习地点 :2011级牧医2班教室 学习人员:2011级牧医2班全体学生 学习主题:安全用电教育 2013年10月,根据学校<关于开展"安全 ...查看


  •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安全用电综合防护措施
  •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安全用电综合防护措施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对于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这些问题就临时安全用电的综合防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对提高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水平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关键词 ...查看


  • 安全教育培训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 安全教育培训 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问答 安全警示语和安全生产标语 临时用电安全教育 预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安全教育 建筑安全教育培训(PPT) 建筑施工与监理_建筑安全基本知识 企业体系认证教育培训计划 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 ...查看


  • 安全教育教案"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防盗等教育"
  • 安全教育教案(三) 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防盗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资料准备:<安全教育读本> 教学过程: 一. 用电安全 1. 学生说说 ...查看


  • 学校安全教育之十二用电安全教案
  • 中学生用电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让学生知道用电常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中学生知道用电常识和用电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中学生养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查看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问题浅谈
  • [摘 要]电是建筑施工现场不可缺少的能源.本文就建筑施工现场用电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就相关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 电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的,但其对人们构成威胁也不容忽视.触电可能造成 ...查看


  • 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
  • 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 (1)持证上岗制度 1每年须进行一次身体检查,没有色盲.听觉障碍.心脏病.美尼尔症.癫痫.眩晕.突发性昏厥.断指等妨碍作业的疾病和缺陷. 2首次取得证书的人员实习操作不得少于3个月.否则,不得独立上岗作业. 3每年应当参 ...查看


  • 学校安全教育之十二用电安全教案 1
  • 第十二周 课题十二:中学生用电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让学生知道用电常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中学生知道用电常识和用电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中学生养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