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学案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酸碱盐》的复习学案

一、知识点整理

㈠酸碱指示剂:跟 或 的溶液起作用而 的物质。

② ;③ 。(2)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把 沿着器壁慢慢注入 中,并不断 ,切不可将 倒进 里。 ㈢常见的碱

+-HCl=H+Cl

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

+H

2

SO4=2H+SO4

+ -水溶液能导电+OH

2+Ca(OH)2=Ca+2OH

(补充:盐: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和 的化合物。) ㈤中和反应: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

如: 。

【我会解释】(黑龙江鹤岗)婷婷被蚊子叮咬后,痛痒难忍(蚊虫分泌一种蚁酸)。妈妈给她买了一种“绿药膏”,其成分中有稀氨水,抹上后果然有效。请你说说其中的化学原理,并据此谈谈同类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至少答两点) 、 ㈥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溶液的酸碱性用 来检验。溶液的酸碱度用 来表示。用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上,然后再与 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值。若用此法测得土壤的pH值小于5,可以施用适量的 来改良土壤。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导学案

课前自主复习学案

一、知识回顾: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条件

1、定义: 。

2、通式:

3、特征: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时,必需有 或 或 生成。

5、本质:两种化合物(只针对酸碱盐)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使溶液中某些离子总数减少!

二、合作交流——归纳常见复分解反应并举例(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说明

1、酸 + 碱 = + (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出现) 如:

2、盐 + 酸 = + (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出现)如:

3、盐 + 碱 = + (条件:反应物两者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如:

4、盐 + 盐 = + (条件:反应物两者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如:

5、酸 + 金属氧化物= + 如:

【拓展训练】现有如下试剂可供选择:(以下各题均填序号,可多选。)

①NaCl溶液 ②澄清石灰水 ③AgNO3溶液 ④CaCl2溶液 ⑤Ba(NO3)2溶液 ⑥BaCl2溶液 ⑦NaOH 溶液 ⑧稀HCl

能与Cu(NO3)2溶液形成沉淀的试剂有

能与CuSO4溶液形成沉淀的试剂有

【考考你】请补充完整符合生成物条件的常见实例反应方程式:

(1)生成水:①NaOH + HCl ─ ;

② Al2O3 + H2SO4 ─

(2)生成气体:Na2CO3 + HCl ─。

(3)生成沉淀:① NaOH + CuSO4 ─ 。 ② Na2CO3 + Ca(OH)2 ─

课中探究学案

复习目标: 1、巩固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发生的条件。2、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常见类型。3、利用复分解反应解决实际问题,如离子共存、物质检验、除杂和推断等题型。

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

合作研讨复分解应用题型

题型一:判断反应能否进行

例题1、下列各组物质之间,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说明理由。

1)、氯化钠与硝酸银

2)、氢氧化钠和氯化铁

3)、氢氧化钠和稀硝酸

4)、稀硫酸和碳酸钾

方法小结: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先 ,后判断生成物中是否有 ; 、 。

《同步练习》

1)、氯化钠与硝酸钾

2)、氢氧化铜和碳酸钠

题型二:离子共存

例题2、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Cl、HCl、MgSO4、Cu(NO3)2 B.AgNO3、NaCl、Mg(NO3)2 、NaOH

C. Ca(OH)2、NaNO3、Na2CO3、NH4Cl D.HCl、K2SO4、NaOH 、NaNO3

例题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Ba2+ 、Cu2+ 、OH- B. Na+ 、 Cl- 、 SO42-

C. Na+ 、 H+、 CO32- D. Fe3+、 Cl- 、 NO3-

方法指导:在做此类题时,紧紧抓住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的不共存,不满足的可以共存。(即:生成物中三无)

(基础夯实)造成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减少的离子对

Ca2+ Cu2+

SO42-Ba2+ 32- FeOH- Cl-Ag Mg2+ Zn2+

3+Zn2+Al

CO32- + OH- NH4 HCO3-

[快速熟记]要求小组间相互提问、默写,务必记住!

1.常见的八十沉淀:

Mg(OH)2、Al(OH)3 、Zn OH)2、Cu(OH)2 (蓝色) 、Fe(OH)3(红褐色)

CaCO3 、BaCO3 、ZnCO3;

BaSO4、AgCl ;(不溶于稀硝酸)

(沉淀颜色速记:红褐铁、蓝絮铜,其它沉淀白色呈)

2.生成气体的离子对:

H+ 和 CO32- ;H+ 和 HCO3- ;NH4+与 OH-

3.生成水的离子对: H+ 和 OH-

《同步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SO4、KOH、 NaCl B. Ba(OH)2、K2SO4、 HCl

C.NaCl、 BaCO3、 KNO3 D. HCl、 Na2SO4、 KCl

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a+ 、Cl- 、OH -B. K+ 、Ca2+、CO32-

C.H+ 、Cl- 、CO32- D.Na+ 、Fe3+、OH-

3、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 )

A. Ag+ 、Na+ 、Cl- 、NO3- B. Na+ 、Cu2+ 、 OH- 、SO42-

C. K+ 、Na+ 、CO32- 、Cl- D. Ba2+ 、Mg2+ 、Cl- 、NO3-

4、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 )

A. Al3+ 、Na+ 、Cl- 、NO3- B. Na+ 、H+ 、 CO32- 、SO42-

C. K+ 、Na+ 、CO32- 、Cl- D. Mg2+ 、Cu2+、Cl- 、NO3- 题型三:物质除杂

例1 选用何种试剂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NO3)2杂质

除杂质遵循的原则; (不增、不减、易分)

[方法归纳]利用化学方法除杂时,要注意三个方面:1. 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物反应;2. 不引入新的杂质;3. 最好将杂质转化为提纯物。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所加试剂的量是适量还是过量方法。方法有:化气法、置换法、沉淀法等。 《同步练习》

1、(2013•聊城)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

A. N2中的(O2):红热的木炭 B. Na2CO3溶液中的(NaCl):加入稀盐酸

C. 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 Ca(OH)2溶液中的(NaOH):加入过量CuCl2溶液,过滤

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题型四:物质鉴别

例题1、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依次鉴别出来的是( )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 NaNO3溶液 D.稀盐酸

例题2、现有①NaCl、②Mg(NO3)2、③NaOH、④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

A.④②③①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归纳小结:物质鉴别题要考虑特殊离子的鉴别,若不用其他试剂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先考虑溶液的颜色把其中一种鉴别出来,然后

《同步练习》

A.HCl CuCl2 NaNO3 Na2SO4 B.BaCl2 Na2CO3 HCl (NH4)2CO3 C.FeCl3 NaCl NaOH HCl D.Na2CO3 Na2SO4 H2SO4 HCl 题型五:物质推断

例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aCO3、Na2SO4 、 KNO3、 CuSO4 、B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2)加过量硝酸,沉淀不溶解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 例题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FeCl3、CuSO4、Na2SO4、MgCl2 、NaCl、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下列实验:

(1)a.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推断:不可能存在 ; b.在上述溶液中,加NaOH溶液,看不到变化,推断:不可能存在 ; c.另取少量固体加盐酸,看不到任何变化,推断:不可能存在 ;

从以上实验得出该固体粉末可能含有 。

(2)粉末只有一种物质组成,要进一步证实是何物,需再取少量粉末,加试剂 进行判断。

《方法指导》解决推断题,首先要寻找题目的突破口。常用的突破口有物质本身特殊的颜色,反应时的特殊现象,特殊的条件等。

《同步练习》

某溶液里可能含有NO3-、Cl-、CO32-、SO42-四种阴离子之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这种溶液分别盛放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向第一根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2)向第二根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硝酸时,溶液中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加入稀硝酸使溶液显酸性时,再加入Ba(NO3)2溶液不产生沉淀。据实验推断:溶液中肯定不含有__ _ 离子,一定含有 离子,可

能含有 离子。

当堂检测

1、(2013.娄底市)小红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HCl、NaOH、NaCl B.KNO3、NaCl、FeCl3

C.NaOH、Na2CO3、NaCl D.CuSO4、H2SO4、NaCl

2、(2013.达州市)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的是( )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稀盐酸 D、NaNO3溶液

3、

4.)

2+2+- +-2-A. Ba 、Cu 、OHB. Na、Cl 、SO4

++2- 2+ --C. Na、H、CO3D. Ba、Cl、 NO3

5、某实验室用剩的废水为无色澄清溶液,检查所用药品可能含有Na2CO3 、CuSO4、

CaCl2、Na2SO4、 NaCl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溶液少许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该废液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 可能含有 ;

(2) 写出相应的反应的方程式:

课后拓展学案

1、【苏州】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Cl-、Na+、H+ B.K+、SO42-、Cu2+、N03-

C.Cl-、K+、SO42-、Na+ D. Ca2+、Cl-、CO32-、Na+

2、【南通】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HCI、Na2S04、KCI B.K2S04、HCl、Ba(OH)2

C.NaCl、BaCO3、KNO3 D.CuS04、KOH、NaCl

3、【眉山课改】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

4、【青岛】向盛有1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体现溶液的pH变化情况的是

pH pH pH pH

7 7 7

稀盐酸的体积0 0 稀盐酸的体积0 稀盐酸的体积0 稀盐酸的体积

A B C D

5、下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⑴写出途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 ,碱 。

⑵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反方程式:

② ④ ⑶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

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任写两点) 。

6、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3、Na2CO3、Na2SO4、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取试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定没有 。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

(3)取步骤(2)实验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该同学得出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

(4)对于是否含有NaCl,你认为应对步骤(2)作如何改进 ; (若步骤(3)填“是”,此空不作答)

7、【衢州】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

一。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

请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

G物质的化学式

8、【无锡】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mL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技术员给小红的提示: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CO3===BaCO3↓+2NaCl

3 ②水的密度为1g/cm

③相对分子质量 BaCl2:208 Na2CO3:106

BaCO3:197 NaCl:58.5

⑴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g。 ⑵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⑶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酸碱盐》的复习学案

一、知识点整理

㈠酸碱指示剂:跟 或 的溶液起作用而 的物质。

② ;③ 。(2)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把 沿着器壁慢慢注入 中,并不断 ,切不可将 倒进 里。 ㈢常见的碱

+-HCl=H+Cl

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

+H

2

SO4=2H+SO4

+ -水溶液能导电+OH

2+Ca(OH)2=Ca+2OH

(补充:盐: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和 的化合物。) ㈤中和反应: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

如: 。

【我会解释】(黑龙江鹤岗)婷婷被蚊子叮咬后,痛痒难忍(蚊虫分泌一种蚁酸)。妈妈给她买了一种“绿药膏”,其成分中有稀氨水,抹上后果然有效。请你说说其中的化学原理,并据此谈谈同类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至少答两点) 、 ㈥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溶液的酸碱性用 来检验。溶液的酸碱度用 来表示。用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上,然后再与 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值。若用此法测得土壤的pH值小于5,可以施用适量的 来改良土壤。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导学案

课前自主复习学案

一、知识回顾: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条件

1、定义: 。

2、通式:

3、特征: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时,必需有 或 或 生成。

5、本质:两种化合物(只针对酸碱盐)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使溶液中某些离子总数减少!

二、合作交流——归纳常见复分解反应并举例(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说明

1、酸 + 碱 = + (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出现) 如:

2、盐 + 酸 = + (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出现)如:

3、盐 + 碱 = + (条件:反应物两者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如:

4、盐 + 盐 = + (条件:反应物两者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如:

5、酸 + 金属氧化物= + 如:

【拓展训练】现有如下试剂可供选择:(以下各题均填序号,可多选。)

①NaCl溶液 ②澄清石灰水 ③AgNO3溶液 ④CaCl2溶液 ⑤Ba(NO3)2溶液 ⑥BaCl2溶液 ⑦NaOH 溶液 ⑧稀HCl

能与Cu(NO3)2溶液形成沉淀的试剂有

能与CuSO4溶液形成沉淀的试剂有

【考考你】请补充完整符合生成物条件的常见实例反应方程式:

(1)生成水:①NaOH + HCl ─ ;

② Al2O3 + H2SO4 ─

(2)生成气体:Na2CO3 + HCl ─。

(3)生成沉淀:① NaOH + CuSO4 ─ 。 ② Na2CO3 + Ca(OH)2 ─

课中探究学案

复习目标: 1、巩固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发生的条件。2、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常见类型。3、利用复分解反应解决实际问题,如离子共存、物质检验、除杂和推断等题型。

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

合作研讨复分解应用题型

题型一:判断反应能否进行

例题1、下列各组物质之间,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说明理由。

1)、氯化钠与硝酸银

2)、氢氧化钠和氯化铁

3)、氢氧化钠和稀硝酸

4)、稀硫酸和碳酸钾

方法小结: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先 ,后判断生成物中是否有 ; 、 。

《同步练习》

1)、氯化钠与硝酸钾

2)、氢氧化铜和碳酸钠

题型二:离子共存

例题2、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Cl、HCl、MgSO4、Cu(NO3)2 B.AgNO3、NaCl、Mg(NO3)2 、NaOH

C. Ca(OH)2、NaNO3、Na2CO3、NH4Cl D.HCl、K2SO4、NaOH 、NaNO3

例题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Ba2+ 、Cu2+ 、OH- B. Na+ 、 Cl- 、 SO42-

C. Na+ 、 H+、 CO32- D. Fe3+、 Cl- 、 NO3-

方法指导:在做此类题时,紧紧抓住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的不共存,不满足的可以共存。(即:生成物中三无)

(基础夯实)造成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减少的离子对

Ca2+ Cu2+

SO42-Ba2+ 32- FeOH- Cl-Ag Mg2+ Zn2+

3+Zn2+Al

CO32- + OH- NH4 HCO3-

[快速熟记]要求小组间相互提问、默写,务必记住!

1.常见的八十沉淀:

Mg(OH)2、Al(OH)3 、Zn OH)2、Cu(OH)2 (蓝色) 、Fe(OH)3(红褐色)

CaCO3 、BaCO3 、ZnCO3;

BaSO4、AgCl ;(不溶于稀硝酸)

(沉淀颜色速记:红褐铁、蓝絮铜,其它沉淀白色呈)

2.生成气体的离子对:

H+ 和 CO32- ;H+ 和 HCO3- ;NH4+与 OH-

3.生成水的离子对: H+ 和 OH-

《同步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SO4、KOH、 NaCl B. Ba(OH)2、K2SO4、 HCl

C.NaCl、 BaCO3、 KNO3 D. HCl、 Na2SO4、 KCl

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a+ 、Cl- 、OH -B. K+ 、Ca2+、CO32-

C.H+ 、Cl- 、CO32- D.Na+ 、Fe3+、OH-

3、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 )

A. Ag+ 、Na+ 、Cl- 、NO3- B. Na+ 、Cu2+ 、 OH- 、SO42-

C. K+ 、Na+ 、CO32- 、Cl- D. Ba2+ 、Mg2+ 、Cl- 、NO3-

4、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 )

A. Al3+ 、Na+ 、Cl- 、NO3- B. Na+ 、H+ 、 CO32- 、SO42-

C. K+ 、Na+ 、CO32- 、Cl- D. Mg2+ 、Cu2+、Cl- 、NO3- 题型三:物质除杂

例1 选用何种试剂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NO3)2杂质

除杂质遵循的原则; (不增、不减、易分)

[方法归纳]利用化学方法除杂时,要注意三个方面:1. 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物反应;2. 不引入新的杂质;3. 最好将杂质转化为提纯物。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所加试剂的量是适量还是过量方法。方法有:化气法、置换法、沉淀法等。 《同步练习》

1、(2013•聊城)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

A. N2中的(O2):红热的木炭 B. Na2CO3溶液中的(NaCl):加入稀盐酸

C. 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 Ca(OH)2溶液中的(NaOH):加入过量CuCl2溶液,过滤

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题型四:物质鉴别

例题1、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依次鉴别出来的是( )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 NaNO3溶液 D.稀盐酸

例题2、现有①NaCl、②Mg(NO3)2、③NaOH、④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

A.④②③①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归纳小结:物质鉴别题要考虑特殊离子的鉴别,若不用其他试剂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先考虑溶液的颜色把其中一种鉴别出来,然后

《同步练习》

A.HCl CuCl2 NaNO3 Na2SO4 B.BaCl2 Na2CO3 HCl (NH4)2CO3 C.FeCl3 NaCl NaOH HCl D.Na2CO3 Na2SO4 H2SO4 HCl 题型五:物质推断

例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aCO3、Na2SO4 、 KNO3、 CuSO4 、B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2)加过量硝酸,沉淀不溶解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 例题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FeCl3、CuSO4、Na2SO4、MgCl2 、NaCl、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下列实验:

(1)a.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推断:不可能存在 ; b.在上述溶液中,加NaOH溶液,看不到变化,推断:不可能存在 ; c.另取少量固体加盐酸,看不到任何变化,推断:不可能存在 ;

从以上实验得出该固体粉末可能含有 。

(2)粉末只有一种物质组成,要进一步证实是何物,需再取少量粉末,加试剂 进行判断。

《方法指导》解决推断题,首先要寻找题目的突破口。常用的突破口有物质本身特殊的颜色,反应时的特殊现象,特殊的条件等。

《同步练习》

某溶液里可能含有NO3-、Cl-、CO32-、SO42-四种阴离子之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这种溶液分别盛放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向第一根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2)向第二根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硝酸时,溶液中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加入稀硝酸使溶液显酸性时,再加入Ba(NO3)2溶液不产生沉淀。据实验推断:溶液中肯定不含有__ _ 离子,一定含有 离子,可

能含有 离子。

当堂检测

1、(2013.娄底市)小红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HCl、NaOH、NaCl B.KNO3、NaCl、FeCl3

C.NaOH、Na2CO3、NaCl D.CuSO4、H2SO4、NaCl

2、(2013.达州市)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的是( )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稀盐酸 D、NaNO3溶液

3、

4.)

2+2+- +-2-A. Ba 、Cu 、OHB. Na、Cl 、SO4

++2- 2+ --C. Na、H、CO3D. Ba、Cl、 NO3

5、某实验室用剩的废水为无色澄清溶液,检查所用药品可能含有Na2CO3 、CuSO4、

CaCl2、Na2SO4、 NaCl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溶液少许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该废液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 可能含有 ;

(2) 写出相应的反应的方程式:

课后拓展学案

1、【苏州】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Cl-、Na+、H+ B.K+、SO42-、Cu2+、N03-

C.Cl-、K+、SO42-、Na+ D. Ca2+、Cl-、CO32-、Na+

2、【南通】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HCI、Na2S04、KCI B.K2S04、HCl、Ba(OH)2

C.NaCl、BaCO3、KNO3 D.CuS04、KOH、NaCl

3、【眉山课改】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

4、【青岛】向盛有1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体现溶液的pH变化情况的是

pH pH pH pH

7 7 7

稀盐酸的体积0 0 稀盐酸的体积0 稀盐酸的体积0 稀盐酸的体积

A B C D

5、下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⑴写出途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 ,碱 。

⑵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反方程式:

② ④ ⑶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

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任写两点) 。

6、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3、Na2CO3、Na2SO4、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取试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定没有 。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

(3)取步骤(2)实验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该同学得出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

(4)对于是否含有NaCl,你认为应对步骤(2)作如何改进 ; (若步骤(3)填“是”,此空不作答)

7、【衢州】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

一。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

请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

G物质的化学式

8、【无锡】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mL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技术员给小红的提示: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CO3===BaCO3↓+2NaCl

3 ②水的密度为1g/cm

③相对分子质量 BaCl2:208 Na2CO3:106

BaCO3:197 NaCl:58.5

⑴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g。 ⑵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⑶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相关文章

  •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两课时) 单元分析 本课题围绕中和反应展开,分两部分探究.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引入中和反应,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而后又通过讨论的方式了解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查看


  •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
  •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授课时间:2013年3月28日 地点:九2教室 授课者:冯肇江 [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本课是学习常见酸和碱之后进一步学习的.主要是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的应用.酸碱度的测定 两部分.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的应 ...查看


  •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酸和碱教案
  •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案 一.课题分析 本课题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展开,分两部分进行了介绍.第一部分是从实验入手来说明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并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教材通过分析方式说明了中和反应在日 ...查看


  •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进行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的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 教材 ...查看


  •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主要知识点
  •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2015.4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如:食醋,二氧化碳水溶液 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为碱性溶液.如: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1.酸 ...查看


  •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Analytical Chemistry 适用专业:农科类本科生 课程学时:32学时 课程学分:2.0 课程代码:GB1430035 先修课程:普通化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分析化学是高等院校农科类本科 ...查看


  • 化学酸碱理论的历史和发展
  • 化学酸碱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应用 作者:李禄平 学院:材料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号:1120910328 电话:[1**********]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摘要:酸碱是化学这门学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 ...查看


  • 酸碱盐总结
  • 酸碱盐总结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 ...查看


  • 酸碱中和反应教学反思
  • 反思一:酸碱中和反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 一.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景. 提出问题:小明的妈妈不小心把面团发酸了,你能帮帮她吗?通过这 ...查看


  • 第五章_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
  • 第五章 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 酸碱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从广义的角度讲,多数的有机化学反应都可以被看作是酸碱反应.因此,酸碱的概念在有机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学习有机化学的时候,学习与了解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是十分必要的. 5.1 Brönst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