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社会风气以及价值观念
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
社会,民族资产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尤其是“中体西用”出现之初的60年代,中国刚刚打破了封闭状态。面对一个敞开的世界而惊魂未定时,就以“中体西用”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确实难能可贵。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思想,于是就有了“西学”的合法化,有了中国30年的洋务实践带来的800家工矿企业,三大海军舰队以及现代先进技术的大规模传入,甚至还有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西方先进政治文化的传入。中国的现代化从“中体西用”开始也确实带有主观的阶级局限和客观的历史局限,但这是顺应历史发展的一项明智之举,是古老的中国面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所作出的最初的唯可能的选择。洋务运动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真正开端就已经说明了它的历史价值。中国古代历史上科学技术曾经居于世界前列,但清政府的统治者长期以来昏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顽固派抱着“中国文化独尊”论不放,把向西方学习看作是可耻可恨之事,许多聪明之士把青春消磨于八股文、试帖诗等无用之事,更有甚者封建统治者把科学视为至贱之艺,因此风化不开。一般士人迷恋于科举之途,将其视为向上爬的阶梯,而对科学技术“不屑为”。洋务派的从中国被动挨打、屡遭屈辱的现实中看到了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落后。洋务运动更重要的贡献在于从此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使国人不再
一味以追求仁人先贤之道为惟一理想,不再鄙视“奇技淫巧”的技术,奠定了“科学”的根基与土壤。1861年京师设立同文馆,次年正式成立,学习外文及天文算学,培养近代专业技术人才。此后,洋务派又先后创办一批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的新式学堂,如
1866年左宗堂在闽局附设“求是堂艺局”,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天津水师学堂等。这些学校第一次将西方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带进课堂,从而培养出我国第一批造船、航海,机器制造以及近代医学等方面的人才。从七十年代开始,洋务派又先后向外国派出留学生,去吸取西方科技之营养,以期为祖国的独立与富强作出贡献。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飞机设计师冯如以及改良派代表人物严复等是留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学成归国后为祖国发挥光与热。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和引进西方科技的实践也培养出大批新型知识分子。近代科学家华蘅芳、化学家徐寿就是在办洋务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这种落伍必定导致国弱民穷,而“弱国无外交”是国人以惨痛的经历所换来的结论。所以洋务运动让国人重新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的形势下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为祖国的独立与富强作贡献!
1、近代化思想兴起
伴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和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潜意识的近代化思想也逐步兴起了。
1)由“变法自强”到“求富”思想的转变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不敌西方已成为事实。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洋务论者提出了“变法自强”的思想。这种“变法自强”的思想究其源是魏源“师夷长技”爱国思想的延续,同时也是它的扩展,更是对几千年来“无道不变”思想的反判。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自强”思想开始向“求富”思想转变。这种“振兴商务”求富的思想无疑是对几千年来“民本商末思想的否定。”在世界历史上,它同英国早期的工业革命有异曲同工之处。
2)由“工商救国”思想发展资本主义思想的转变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起步,使与之相适应的“商本”思想也于洋务运动时期逐渐形成并获得了重要的发展。洋务派的那些思想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只是当时不能付诸于实践而流于空谈。但它却在封建笼罩的气氛中给中国人民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洋务运动期间,这些思想主张的一步步形成和发展,表明要求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已初见倪端。
五、文化方面
1、教育
1)近代人才的培养
要兴办洋务,就必须有通晓洋务的人才,而传统的旧式教育内容无法满足洋务事业的需要。因而兴办新的教育事业,学习新的知识,培养新人才,就成为洋务运动的一项重要措施。
①开办新式学堂
从1862年创办北京同文馆到1894年创办烟台海军学堂,洋务派共创办24所新式学堂。这些学堂主要培养为洋务运动服务的翻译、工程、兵器、轮船驾驶、电报通讯、矿务、军医等各类人才。虽然这些学堂规模不大,学员较少,但毕竟打破了旧式教育和科举制度的一统天下,培养了一批近代化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并且在文化教育方面也起到了开通风气的作用。
②派遣留学生
为了更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洋务派还直接向西方派遣留学生。从1872年起,洋务派通过清政府先后大规模向美、英、法派遣七批留学生,总人数达201人,其中包括日后成为工程师的詹天佑和著名学者的严复。他们一方面系统地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思想。回国后,都以其自己的实际行动奉献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办学堂,派遣留学生。一方面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2、办刊译著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扩大了中西文化在思想层面上的交流融合。洋务派在大力办学兴教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开始编印报刊,成立出版机构,大量翻译西方著作。
除了大量翻译西方的著作之外,当时还出现了大量报刊上和一些有名的出版机构。我国近代出版机构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巨大的当推商务印书馆和中华局。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创设于上海,出版了大量有影响的书籍,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教科书和儿童读物是中华书局的出书重点。这两个出版社,至今仍为我国著名的出版机构。
大量西学著作的翻译出版及近代中国报刊和出版机构的出现,打破了中西文化的壁垒和传统文化的坚冰,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总之,短短35年的洋务运动,在带给人们酸涩,苦痛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中国人借此深层次地接触西方,了解西方学习西方,从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可以说“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在文化教育上的积极影响更可视为我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页。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社会风气以及价值观念
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
社会,民族资产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尤其是“中体西用”出现之初的60年代,中国刚刚打破了封闭状态。面对一个敞开的世界而惊魂未定时,就以“中体西用”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确实难能可贵。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思想,于是就有了“西学”的合法化,有了中国30年的洋务实践带来的800家工矿企业,三大海军舰队以及现代先进技术的大规模传入,甚至还有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西方先进政治文化的传入。中国的现代化从“中体西用”开始也确实带有主观的阶级局限和客观的历史局限,但这是顺应历史发展的一项明智之举,是古老的中国面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所作出的最初的唯可能的选择。洋务运动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真正开端就已经说明了它的历史价值。中国古代历史上科学技术曾经居于世界前列,但清政府的统治者长期以来昏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顽固派抱着“中国文化独尊”论不放,把向西方学习看作是可耻可恨之事,许多聪明之士把青春消磨于八股文、试帖诗等无用之事,更有甚者封建统治者把科学视为至贱之艺,因此风化不开。一般士人迷恋于科举之途,将其视为向上爬的阶梯,而对科学技术“不屑为”。洋务派的从中国被动挨打、屡遭屈辱的现实中看到了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落后。洋务运动更重要的贡献在于从此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使国人不再
一味以追求仁人先贤之道为惟一理想,不再鄙视“奇技淫巧”的技术,奠定了“科学”的根基与土壤。1861年京师设立同文馆,次年正式成立,学习外文及天文算学,培养近代专业技术人才。此后,洋务派又先后创办一批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的新式学堂,如
1866年左宗堂在闽局附设“求是堂艺局”,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天津水师学堂等。这些学校第一次将西方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带进课堂,从而培养出我国第一批造船、航海,机器制造以及近代医学等方面的人才。从七十年代开始,洋务派又先后向外国派出留学生,去吸取西方科技之营养,以期为祖国的独立与富强作出贡献。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飞机设计师冯如以及改良派代表人物严复等是留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学成归国后为祖国发挥光与热。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和引进西方科技的实践也培养出大批新型知识分子。近代科学家华蘅芳、化学家徐寿就是在办洋务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这种落伍必定导致国弱民穷,而“弱国无外交”是国人以惨痛的经历所换来的结论。所以洋务运动让国人重新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的形势下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为祖国的独立与富强作贡献!
1、近代化思想兴起
伴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和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潜意识的近代化思想也逐步兴起了。
1)由“变法自强”到“求富”思想的转变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不敌西方已成为事实。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洋务论者提出了“变法自强”的思想。这种“变法自强”的思想究其源是魏源“师夷长技”爱国思想的延续,同时也是它的扩展,更是对几千年来“无道不变”思想的反判。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自强”思想开始向“求富”思想转变。这种“振兴商务”求富的思想无疑是对几千年来“民本商末思想的否定。”在世界历史上,它同英国早期的工业革命有异曲同工之处。
2)由“工商救国”思想发展资本主义思想的转变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起步,使与之相适应的“商本”思想也于洋务运动时期逐渐形成并获得了重要的发展。洋务派的那些思想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只是当时不能付诸于实践而流于空谈。但它却在封建笼罩的气氛中给中国人民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洋务运动期间,这些思想主张的一步步形成和发展,表明要求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已初见倪端。
五、文化方面
1、教育
1)近代人才的培养
要兴办洋务,就必须有通晓洋务的人才,而传统的旧式教育内容无法满足洋务事业的需要。因而兴办新的教育事业,学习新的知识,培养新人才,就成为洋务运动的一项重要措施。
①开办新式学堂
从1862年创办北京同文馆到1894年创办烟台海军学堂,洋务派共创办24所新式学堂。这些学堂主要培养为洋务运动服务的翻译、工程、兵器、轮船驾驶、电报通讯、矿务、军医等各类人才。虽然这些学堂规模不大,学员较少,但毕竟打破了旧式教育和科举制度的一统天下,培养了一批近代化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并且在文化教育方面也起到了开通风气的作用。
②派遣留学生
为了更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洋务派还直接向西方派遣留学生。从1872年起,洋务派通过清政府先后大规模向美、英、法派遣七批留学生,总人数达201人,其中包括日后成为工程师的詹天佑和著名学者的严复。他们一方面系统地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思想。回国后,都以其自己的实际行动奉献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办学堂,派遣留学生。一方面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2、办刊译著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扩大了中西文化在思想层面上的交流融合。洋务派在大力办学兴教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开始编印报刊,成立出版机构,大量翻译西方著作。
除了大量翻译西方的著作之外,当时还出现了大量报刊上和一些有名的出版机构。我国近代出版机构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巨大的当推商务印书馆和中华局。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创设于上海,出版了大量有影响的书籍,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教科书和儿童读物是中华书局的出书重点。这两个出版社,至今仍为我国著名的出版机构。
大量西学著作的翻译出版及近代中国报刊和出版机构的出现,打破了中西文化的壁垒和传统文化的坚冰,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总之,短短35年的洋务运动,在带给人们酸涩,苦痛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中国人借此深层次地接触西方,了解西方学习西方,从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可以说“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在文化教育上的积极影响更可视为我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