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矿业固体废物包括 和 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物。
2、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与其他环境问题一样,经历了从简单处理到全面管理的发展过程。在初期,世界各国都把注意力放在末端治理上,提出了 、 和 的“三化”原则。
3、固体废物生物处理分 、 、 等多种生物处理方法。
4、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有 、 、 、 、 、 及最终处置等。
5、以固体废物为对象的热化学处理系统通常应该包括: 部分、 部分、 部分、 部分以及 部分。
6、危险废物是指具有 、 、 、 、 和 的等危险特性的一类废物。
7、固体废物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非均质体系,对于大批量产生的固体废物,将废物分为可燃与不可燃,有利于处理处置方法的选择和 的提高。不可燃物质可以直接 处置,可燃物质可以采取 处理,或再将其中的可堆腐物质进行 处理。
8、固体废物的运输方式主要有 、 、 等。其中,历史最长、应用最广泛的运输方式是 。
9、陆地处置包括 、 、 、尾矿坝、废矿坑处置等方法。
10、产生者除了要按规定对固体废物进行收集和包装外,还要根据废物的种类进行标记。我国目前关于危险废物的标记主要参考 对危险品的标记方法。
11、固体废物处理工程经济评价中主要的评价指标有 、 、 和 。
12、固化处理方法可按原理分为 、 、 和 。
13、在经历了许多事故与教训之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固体废物实行首端控制的重要性,于是出现全过程管理的新概念。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的解决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问题的基本对策即所谓的“3C原则”是指: 、 、 。
二、多项选择
1、固体废物固化是用( )方法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包封在惰性固体基材中使其稳定化的一种过程。
A 物理方法 B 化学方法 C 生物方法 D 铸造方法
2、有机物的厌氧分解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A 液化阶段;B 产酸阶段;C 产甲烷阶段;D 脱水阶段;E 氧化还原阶段
3、固体废物的特点包括( )
A 产生量大 B种类繁多 C 性质复杂 D来源分布广泛
4、管道输送的特点是( )
A 废物流与外界完全隔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属于无污染型输送方式。同时,受外界的影响也较小,可以实现全天候运行;
B 输送管道专用,容易实现自动化,有利于提高废物运输的效率;
C 由于是连续输送,有利于大容量、长距离的输送;
D 设备投资较大;
E 灵活性小,一旦建成,不易改变其路线和长度;
5、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时,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
A 工业废物与城市垃圾分开;
B 危险废物与一般废物分开;
C 可回收利用物质与不可回收利用物质分开;
D 含水率高的和含水率低的废物分开;
E 可燃性物质与不可燃性物质分开;
6、固体废物的收集方式主要有( )形式。另外,根据收集的时间,又可以分为( ) 。 A混合收集 B 定期收集 C分类收集 D 随时收集
7、固体废物通过哪些处理过程可以实现减量化。( )
A 压实 B 分选 C 焚烧 D 固化 E 破碎
8、卫生土地填埋是指把被处置的固体废物如( )等进行土地填埋,这样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安全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
A 城市生活垃圾 B 建筑垃圾 C 炉渣 D 医院垃圾
9、衡量厌氧微生物营养水平的基本指标中,最佳碳氮比范围是( )。
A 10~15 B 15~20 C 25~30 D 30~35 E 35~40
10、在固体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中,收集和运输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 )
A 10-20% B 70-80% C 90-95% D 小于5%
三、判断题
1、将废物分为可燃与不可燃,有利于处理处置方法的选择和处理效率的提高。不可燃物质可以直接填埋处置,可燃物质可以采取焚烧处理,或再将其中的可堆腐物质进行堆肥处理。
2、在堆肥化过程中,中温增长阶段,嗜热性微生物最为活跃,主要利用物料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大量繁殖,并释放出热量,使温度不断上升。
3、在固体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中,收集和运输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70-80%。
4、废水和废气都具有流动性,其收集和运输相对固体废物比较简单。
5、世界各国对于无论是工业固体废物还是生活垃圾的管理大都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所以,大量产生固体废物的企业均设有处理设施、堆放场或处置场,收集与运输的工作也都由产生废物的单位自行负责。
6、分类收集是指根据废物的种类和组成分别进行收集的方式。分类收集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提高废物中有用物质的纯度,有利于废物的综合利用;同时成本低。
7、对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实行分类,可以大大减少需要特殊处理的危险废物量,从而降低废物管理的成本,能减少和避免由于废物中混入有害物质而在处置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
8、当筛分粒度较小且水分较高时,宜采用方形筛孔,以避免方形孔的四角附近发生颗粒粘接从而堵塞筛孔。
9、磁选是固体废物预处理的一种方法,在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利用的工艺中,往往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于分离金属和非金属。
10、垃圾的热值与含水率及有机物含量、成分等关系密切,通常有机物含量越高,热值越高,含水率越高,则热值越低。
四、名词解释
1、危险废物
2、磁选
五、简答
1、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六、论述题
1、论述石油化学工业固固体废物的特点,并举出几种典型的固体废物及其资源化利用途径或处理办法。
2、某黄磷厂生产一吨黄磷需要磷矿石9.5吨、焦炭1.5吨、硅石1.6吨,除得到0.35吨的副产品磷铁外,还产生2.8吨气体和0.13吨粉尘,其余均以废渣形式排出。求黄磷的产渣率。(采用物料衡算法)
3、稳定化/固化所涉及的主要物理化学过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课程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矿山开采、矿石冶炼
2、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3、好氧、厌氧、兼氧
4、浓缩、消化、脱水、干燥、焚烧、固化
5、处理、能量回收、物质回收、尾气净化、废水废渣处理
6、毒性、易燃性、易爆性、反应性、腐蚀性、感染性
7、处理效率、填埋、焚烧、堆肥
8、车辆运输、船舶运输、管道输送、车辆运输
9、土地耕作处置、土地填埋处置、深井灌注
10、铁道部11、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税率、投资净效益率
12、包胶固化、自胶结固化、玻璃固化、水玻璃固化
13、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trol)
二、多项选择
1、AB;2、ABC;3、ABCD;4、ABCDE;5、ABCE;6、AC、BD;7、ACE;8、ABC;9、C;10、B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名词解释
1、危险废物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性、易爆性、反应性、腐蚀性和感染性的等危险特性的一类废物。
2、磁选是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组成的磁性差别,在不均匀磁场中进行分选的一种分选方法。
五、简答
1、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六、论述题
1、答:
(1)有机物含量高
原油处理过程中的损失率为0.25%.除通过水、气流损失外.其余大部分将含在固体废物中.如石油炼制工业,油品酸、碱精制产生的废碱液,油的含量高达5~10%,环烷酸含量达10%~15%,酚含量高达10%~20%.石油化工、化纤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中绝大多数为有机废液。此外.槽
底泥、池底泥油含量都高于60%。
(2)危险废物种类多
石油化学工业产生的固体应物大多属于危险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很大。如石油炼制产生的酸、碱废液.不但含有油、环烷酸、酚、沥青质等有机物,还含有毒性、腐蚀性较大的游离酸、碱和硫化物。其pH值低时可达l~2.高时可达12,硫化物含量5~10g/L,COD在30~70 g/L。有机废液中60%以上的有机废液具有危险性.油含量高的罐底泥、池底泥具有易燃易爆性.也属危险性物质.
(3)资源化途径多
可按废物的来源、种类和性质,对其进行资源化的利用。
①废酸液 废酸液的利用途径很多.如硫酸烷基化废液可经热解法分解为二氧化硫后再制取硫酸,精制润滑袖的废酸可用来生产沥青;用甲苯装置生产的酚渣再次减压蒸馏回收混合甲酚等。 ②废碱液 液态烃废碱液可代替烧碱来蒸煮麦草,生产漂白纸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皂化液可用来制作氯化钙、氯化钠。还可利用炼油废碱液替代粗酚、硫化钠、碳酸钠等化工产品在企业内自用。
③污泥 含油量较高的罐底泥、池底泥等可燃性物质可用做燃料.如污水处理厂的油泥、浮渣脱水后可作为制砖的燃料.1 t泥饼的热值相当于3t标准煤.
④废催化剂 废催化剂中通常含有贵重的稀有金属铂、铼、银等,可通过适当的物理、化学、熔炼等加工方式,从中回收稀有金属。
⑤页岩渣 油页岩渣的主耍成分为 SIO2:58.9%, AI2O3 :26.8%. 等化合物,可用来生产水泥等建材.页岩灰则是具有良好活性的火山灰石混合材料,本泥厂将页岩灰用做活性掺和料,掺入量一般在 20%~30%,最高可达 50%,既可生产425#和325#水泥,还可制成优质高强度流态混凝上,满足海洋工程、水力工程和一些抗冻工程的要求。
2、解:已知投入物料量 产品量 流失量
磷矿石:9.5吨 黄磷:1.000吨 气体:2.8吨
焦炭:1.5吨 磷铁:0.35吨
硅石:1.6吨 粉尘:0.13吨
根据物料衡算公式:
G流失=G投入G产品
=(9.5+1.5+1.6)-1.000
=11.6(吨)
又知:G流失=G气+G铁+G尘+G渣
G渣=G流失G气G铁G尘
=11.6-2.8-0.35-0.13
=8.32(吨)
黄磷的产渣率为8.32(吨/吨)。
3、答:
稳定化/固化所涉及的基本的物理化学过程对于稳定化和固化效果的保证与控制是十分关键的。预期对于某种新出现的废物,需要发现新的稳定剂或对原有的稳定剂加以改造。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运用基本的稳定机理来衡量新的方案或材料。目前较为成熟的稳定化/固化技术所利用的的主要过程包括:
(1)包容过程:包容一般指物理包容,根据稳定化/固化的基材将有害物质的颗粒包封以隔离水分,从而防止可溶性有害物质的浸出。包容是固化所依据的主要机理;
(2)吸附过程:吸附过程指各种气体、蒸汽或可溶性物质被浓集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过程。有害组分由于分子引力(范德华力)或剩余的价键力固定于具有大表面积的多孔性吸附剂表面。前者称为物理吸附,以活性炭吸附为代表;后者称为化学吸附,可能是由于生成难溶性化合物或同晶作用等化学反应,水泥固化过程即存在此类反应;
(3)化学反应过程:被处理的物质通过与添加剂或水分发生沉淀、离子交换、分解、络合等反应,生成无毒性的、或不溶性的产物而被固定。其中生成无毒化合物的过程在危险废物处理上被称为解毒。由于相当一部分有毒物质在改变价态以后可以大大减小毒性、可燃性等危险特性,所以氧化还原反应在解毒和其他稳定化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4)其他过程:还有许多物理化学过程被逐渐广泛用于固体废物的稳定化处理的目的。例如气提、膜过程、超临界流体过程等。但是这些过程的应用,大部分被用于特殊的场合,或尚在试验和探索阶段。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矿业固体废物包括 和 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物。
2、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与其他环境问题一样,经历了从简单处理到全面管理的发展过程。在初期,世界各国都把注意力放在末端治理上,提出了 、 和 的“三化”原则。
3、固体废物生物处理分 、 、 等多种生物处理方法。
4、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有 、 、 、 、 、 及最终处置等。
5、以固体废物为对象的热化学处理系统通常应该包括: 部分、 部分、 部分、 部分以及 部分。
6、危险废物是指具有 、 、 、 、 和 的等危险特性的一类废物。
7、固体废物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非均质体系,对于大批量产生的固体废物,将废物分为可燃与不可燃,有利于处理处置方法的选择和 的提高。不可燃物质可以直接 处置,可燃物质可以采取 处理,或再将其中的可堆腐物质进行 处理。
8、固体废物的运输方式主要有 、 、 等。其中,历史最长、应用最广泛的运输方式是 。
9、陆地处置包括 、 、 、尾矿坝、废矿坑处置等方法。
10、产生者除了要按规定对固体废物进行收集和包装外,还要根据废物的种类进行标记。我国目前关于危险废物的标记主要参考 对危险品的标记方法。
11、固体废物处理工程经济评价中主要的评价指标有 、 、 和 。
12、固化处理方法可按原理分为 、 、 和 。
13、在经历了许多事故与教训之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固体废物实行首端控制的重要性,于是出现全过程管理的新概念。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的解决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问题的基本对策即所谓的“3C原则”是指: 、 、 。
二、多项选择
1、固体废物固化是用( )方法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包封在惰性固体基材中使其稳定化的一种过程。
A 物理方法 B 化学方法 C 生物方法 D 铸造方法
2、有机物的厌氧分解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A 液化阶段;B 产酸阶段;C 产甲烷阶段;D 脱水阶段;E 氧化还原阶段
3、固体废物的特点包括( )
A 产生量大 B种类繁多 C 性质复杂 D来源分布广泛
4、管道输送的特点是( )
A 废物流与外界完全隔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属于无污染型输送方式。同时,受外界的影响也较小,可以实现全天候运行;
B 输送管道专用,容易实现自动化,有利于提高废物运输的效率;
C 由于是连续输送,有利于大容量、长距离的输送;
D 设备投资较大;
E 灵活性小,一旦建成,不易改变其路线和长度;
5、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时,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
A 工业废物与城市垃圾分开;
B 危险废物与一般废物分开;
C 可回收利用物质与不可回收利用物质分开;
D 含水率高的和含水率低的废物分开;
E 可燃性物质与不可燃性物质分开;
6、固体废物的收集方式主要有( )形式。另外,根据收集的时间,又可以分为( ) 。 A混合收集 B 定期收集 C分类收集 D 随时收集
7、固体废物通过哪些处理过程可以实现减量化。( )
A 压实 B 分选 C 焚烧 D 固化 E 破碎
8、卫生土地填埋是指把被处置的固体废物如( )等进行土地填埋,这样对公众健康和环境的安全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
A 城市生活垃圾 B 建筑垃圾 C 炉渣 D 医院垃圾
9、衡量厌氧微生物营养水平的基本指标中,最佳碳氮比范围是( )。
A 10~15 B 15~20 C 25~30 D 30~35 E 35~40
10、在固体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中,收集和运输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 )
A 10-20% B 70-80% C 90-95% D 小于5%
三、判断题
1、将废物分为可燃与不可燃,有利于处理处置方法的选择和处理效率的提高。不可燃物质可以直接填埋处置,可燃物质可以采取焚烧处理,或再将其中的可堆腐物质进行堆肥处理。
2、在堆肥化过程中,中温增长阶段,嗜热性微生物最为活跃,主要利用物料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大量繁殖,并释放出热量,使温度不断上升。
3、在固体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中,收集和运输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70-80%。
4、废水和废气都具有流动性,其收集和运输相对固体废物比较简单。
5、世界各国对于无论是工业固体废物还是生活垃圾的管理大都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所以,大量产生固体废物的企业均设有处理设施、堆放场或处置场,收集与运输的工作也都由产生废物的单位自行负责。
6、分类收集是指根据废物的种类和组成分别进行收集的方式。分类收集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提高废物中有用物质的纯度,有利于废物的综合利用;同时成本低。
7、对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实行分类,可以大大减少需要特殊处理的危险废物量,从而降低废物管理的成本,能减少和避免由于废物中混入有害物质而在处置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
8、当筛分粒度较小且水分较高时,宜采用方形筛孔,以避免方形孔的四角附近发生颗粒粘接从而堵塞筛孔。
9、磁选是固体废物预处理的一种方法,在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利用的工艺中,往往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于分离金属和非金属。
10、垃圾的热值与含水率及有机物含量、成分等关系密切,通常有机物含量越高,热值越高,含水率越高,则热值越低。
四、名词解释
1、危险废物
2、磁选
五、简答
1、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六、论述题
1、论述石油化学工业固固体废物的特点,并举出几种典型的固体废物及其资源化利用途径或处理办法。
2、某黄磷厂生产一吨黄磷需要磷矿石9.5吨、焦炭1.5吨、硅石1.6吨,除得到0.35吨的副产品磷铁外,还产生2.8吨气体和0.13吨粉尘,其余均以废渣形式排出。求黄磷的产渣率。(采用物料衡算法)
3、稳定化/固化所涉及的主要物理化学过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课程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矿山开采、矿石冶炼
2、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3、好氧、厌氧、兼氧
4、浓缩、消化、脱水、干燥、焚烧、固化
5、处理、能量回收、物质回收、尾气净化、废水废渣处理
6、毒性、易燃性、易爆性、反应性、腐蚀性、感染性
7、处理效率、填埋、焚烧、堆肥
8、车辆运输、船舶运输、管道输送、车辆运输
9、土地耕作处置、土地填埋处置、深井灌注
10、铁道部11、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税率、投资净效益率
12、包胶固化、自胶结固化、玻璃固化、水玻璃固化
13、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trol)
二、多项选择
1、AB;2、ABC;3、ABCD;4、ABCDE;5、ABCE;6、AC、BD;7、ACE;8、ABC;9、C;10、B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名词解释
1、危险废物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性、易爆性、反应性、腐蚀性和感染性的等危险特性的一类废物。
2、磁选是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组成的磁性差别,在不均匀磁场中进行分选的一种分选方法。
五、简答
1、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六、论述题
1、答:
(1)有机物含量高
原油处理过程中的损失率为0.25%.除通过水、气流损失外.其余大部分将含在固体废物中.如石油炼制工业,油品酸、碱精制产生的废碱液,油的含量高达5~10%,环烷酸含量达10%~15%,酚含量高达10%~20%.石油化工、化纤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中绝大多数为有机废液。此外.槽
底泥、池底泥油含量都高于60%。
(2)危险废物种类多
石油化学工业产生的固体应物大多属于危险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很大。如石油炼制产生的酸、碱废液.不但含有油、环烷酸、酚、沥青质等有机物,还含有毒性、腐蚀性较大的游离酸、碱和硫化物。其pH值低时可达l~2.高时可达12,硫化物含量5~10g/L,COD在30~70 g/L。有机废液中60%以上的有机废液具有危险性.油含量高的罐底泥、池底泥具有易燃易爆性.也属危险性物质.
(3)资源化途径多
可按废物的来源、种类和性质,对其进行资源化的利用。
①废酸液 废酸液的利用途径很多.如硫酸烷基化废液可经热解法分解为二氧化硫后再制取硫酸,精制润滑袖的废酸可用来生产沥青;用甲苯装置生产的酚渣再次减压蒸馏回收混合甲酚等。 ②废碱液 液态烃废碱液可代替烧碱来蒸煮麦草,生产漂白纸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皂化液可用来制作氯化钙、氯化钠。还可利用炼油废碱液替代粗酚、硫化钠、碳酸钠等化工产品在企业内自用。
③污泥 含油量较高的罐底泥、池底泥等可燃性物质可用做燃料.如污水处理厂的油泥、浮渣脱水后可作为制砖的燃料.1 t泥饼的热值相当于3t标准煤.
④废催化剂 废催化剂中通常含有贵重的稀有金属铂、铼、银等,可通过适当的物理、化学、熔炼等加工方式,从中回收稀有金属。
⑤页岩渣 油页岩渣的主耍成分为 SIO2:58.9%, AI2O3 :26.8%. 等化合物,可用来生产水泥等建材.页岩灰则是具有良好活性的火山灰石混合材料,本泥厂将页岩灰用做活性掺和料,掺入量一般在 20%~30%,最高可达 50%,既可生产425#和325#水泥,还可制成优质高强度流态混凝上,满足海洋工程、水力工程和一些抗冻工程的要求。
2、解:已知投入物料量 产品量 流失量
磷矿石:9.5吨 黄磷:1.000吨 气体:2.8吨
焦炭:1.5吨 磷铁:0.35吨
硅石:1.6吨 粉尘:0.13吨
根据物料衡算公式:
G流失=G投入G产品
=(9.5+1.5+1.6)-1.000
=11.6(吨)
又知:G流失=G气+G铁+G尘+G渣
G渣=G流失G气G铁G尘
=11.6-2.8-0.35-0.13
=8.32(吨)
黄磷的产渣率为8.32(吨/吨)。
3、答:
稳定化/固化所涉及的基本的物理化学过程对于稳定化和固化效果的保证与控制是十分关键的。预期对于某种新出现的废物,需要发现新的稳定剂或对原有的稳定剂加以改造。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运用基本的稳定机理来衡量新的方案或材料。目前较为成熟的稳定化/固化技术所利用的的主要过程包括:
(1)包容过程:包容一般指物理包容,根据稳定化/固化的基材将有害物质的颗粒包封以隔离水分,从而防止可溶性有害物质的浸出。包容是固化所依据的主要机理;
(2)吸附过程:吸附过程指各种气体、蒸汽或可溶性物质被浓集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过程。有害组分由于分子引力(范德华力)或剩余的价键力固定于具有大表面积的多孔性吸附剂表面。前者称为物理吸附,以活性炭吸附为代表;后者称为化学吸附,可能是由于生成难溶性化合物或同晶作用等化学反应,水泥固化过程即存在此类反应;
(3)化学反应过程:被处理的物质通过与添加剂或水分发生沉淀、离子交换、分解、络合等反应,生成无毒性的、或不溶性的产物而被固定。其中生成无毒化合物的过程在危险废物处理上被称为解毒。由于相当一部分有毒物质在改变价态以后可以大大减小毒性、可燃性等危险特性,所以氧化还原反应在解毒和其他稳定化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4)其他过程:还有许多物理化学过程被逐渐广泛用于固体废物的稳定化处理的目的。例如气提、膜过程、超临界流体过程等。但是这些过程的应用,大部分被用于特殊的场合,或尚在试验和探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