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铺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进度情况报告

三十铺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了给特殊群体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镇从实际出发,自2008年在全镇范围内启动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镇一年多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三十铺镇位于六安市东大门,是六安市工业基础较强,农业经济发达的重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返乡创业打工呈急速倒流趋势,留守儿童总数日趋减少。全镇中学2所,小学16所,在校学生数为6342人。现开办“留守儿童”之家6所,全镇留守儿童408人。 二、现状分析

(1)监护不能落实。隔代监护,一是心理代沟太深,祖孙难于沟通;二是祖辈过度溺爱,百依百顺;三是没有教育理念。亲戚监护,日子一长,孩子一有过失,只要批评责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隔阂,甚至闹矛盾。没有人监护,不仅这些孩子心理没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准主意而失误。

(2)父母亲情淡薄。父母亲情是儿童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这种东西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然而,现在的父母,由于没有

教育知识和经验,有的因为生活所迫,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甚至连电话都不与孩子联系。这样孩子就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自主,没有目的,如空中的落叶,时常无所适从。

(3)家务劳动繁重。本来让孩子们劳动可以培养劳动观念,但这些孩子做家务劳动都是在被动进行,大多感到厌倦。同时,有的孩子也的确由于学习时间紧,有的孩子很多家务劳动不会做,这样就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心理的压抑和具体的困难。

(4)老师关注太少。“留守儿童”应该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重点,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习阶段没有与老师谈过一次话。

(5)学习压力很大。本来适当的压力有利于学习,但“留守儿童”的压力来自多方面,且压力太大。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6)休息时间无聊。双休日、节假日以及课余时间,这些孩子无事可做,大部分都是看电视,玩简单游戏。部分儿童因无聊而上网或到一些公共场所做一些无益有害的活动。

(7)心理压力太大。“留守儿童”不会做饭洗衣,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独、失望、烦恼,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视,甚至为今后的生活着急等等。显然,对同样一个十二三岁的留守儿童来说,负荷肯定是超载的。

三、对策探悉

1、健全领导负责制度。镇、校分级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订计划,依方案组织实施。

2、完善考评奖惩机制。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镇中心校对各校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比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3、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所以该项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中心校牵头,积极联系镇村及相关部门人员、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来,也得到了诸多爱心人士的热情支持,踊跃担当“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共同编织美好明天的蓝图。

4、发挥学校主力作用

⑴、规范“之家”建设。加强和规范“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已配备的“留守儿童”专用设施(电视、电话及图书)和学校其它设施的作用,让“留守儿童”进的来、留的住,玩得开心,学得愉快。

⑵、成立自立组织。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枣树初中分班级成立“独立儿童小组”,学校成立“独立儿童”委员会,推选独立能力强的孩子担当成员,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保障自我锻炼。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述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自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随时求助。

⑶、建立专门档案。“留守儿童”最缺的是情感,我镇属学校无论是一个班级,还是一所学校,在教育活动中,都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班级、学校都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须救助,对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罗管小学、枣树民族小学、四十铺小学等对所有“留守儿童”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留守儿童的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⑷、定期召开会议。“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当今教育的新问题,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大,涉及问题多。六所学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形成会议制度,通过会议形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决议和制度。从而保证班级、学校在决策上的“政策”支持。

⑸、师生互结对子。要保证对这些儿童的关怀真正落实,镇属六校通过师生互结对子,实施帮扶。学生严格实行一对一帮扶;特殊儿童,教师实行一对一帮扶。确保每一位“留守儿童”有一位志愿者,每一位教师帮扶一位“留守儿童”。这种做法是既实际又能保证每位“留守儿童”得到最真切、最实在的关爱。

⑹、丰富关爱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镇属各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留守儿童之家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

※ 道德品格教育:对于进入学龄年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各校精选优良书刊,志愿者和老师指导,罗管小学、枣树小学、枣树初中的“留守儿童”分别在图书室、其它三校在“留守儿童”之家阅读,强化了“留守儿童”的感恩心、宽恕心、忠孝心品格的培养,开慧益智,既培养了道德品格,又营养身心。

※ 健康文化熏陶:各校或分班级,或依年级组组织“留守儿童”观看经典视频资料,老师结合学校和“留守儿童”身边的现状解说。学校除了设置显性的可视文化外,还精心打造了“真、善、美”的缄默文化。枣树初中、郝家岗小学宣传橱窗里展现的是师生活动的剪影,罗管小学的“小百灵”广播站送来的是润美心灵的和煦春风。

※ 体质体能锻炼: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幼儿营养过剩、生长发育失调,再加上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部分幼儿出现了令人忧虑的身体形变、生理机能减退等身体素质的下降。为了提高人口素质,使“留守儿童”在体、智、德、美都得到全面发展,课余时间罗管小学的短跑、俯卧撑比赛,枣树小学的篮球友谊赛,红旗小学的乒乓球比赛,四十铺小学、郝家岗小学的拔河、踢毽子、羽毛球比赛等组织多种形式的基本体质体能锻炼。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枣树初中定期为“留守儿童”安排体检,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其它各校也在加紧准备落实中。

※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参与的“留守儿童”的视野更加开阔,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更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更旺盛。枣树初中组织学生踏青郊游,红旗小学、四十铺小学组织学生清理附近公共场所的垃圾等。

※ 培养独立合作能力:儿童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学习获得成功,还在合作中增进了彼此的友谊。这对儿童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各校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独立和合作的机会,让“留守儿童”在过程中独立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 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全是共性问题,不同儿童往往其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从组织的角度,以集体的活动形式去解决个性问题实际上是不现实的。枣树初中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一是便于作个别心理疏导;二是便于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谋划策;三是保证了专门途经。如:设立“学生请教处”(或者“独立儿童办公室”),成立“独立儿童热线”,确定接待时间(如课外活动),委派热心且懂心理的老师负责接待。尝试进行心理疏导,取得预设效果。

※ 亲情电话拨打:各校均制定“留守儿童”拨打亲情电话秩序表,由指导老师组织,在中午或课余安排“留守儿童”与在外地的父母等亲人电话联系。电话中孩子常常热泪盈眶、泣不成声,亲情得到提炼升华。仅拨打亲情电话一项,每月时间高的逾千分钟,费用高达300余元。

四、问题积累

1、开展集中托管存在困难,场所等硬件无法满足,管理难度大。

2、社会、学校和家庭关爱网络尚待形成。

3.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和工作人员缺乏,致使各校心理健康疏导工作难以规范启动。

4、学生休息时间组织活动的政策依据和安全,成为志愿者最担心的问题。学生更多自由支配时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学校和志愿者不敢放手组织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

5、经费不足,致使很多活动开展后劲不足。

五、未来展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开启视频聊天;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多渠道筹备;

3、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请进来,走出去;

4、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

5、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今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难题,我们将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为我镇所有儿童创造一个真正意义的幸福、温馨之家 。

三十铺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 2010年11月20日

三十铺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了给特殊群体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镇从实际出发,自2008年在全镇范围内启动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镇一年多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三十铺镇位于六安市东大门,是六安市工业基础较强,农业经济发达的重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返乡创业打工呈急速倒流趋势,留守儿童总数日趋减少。全镇中学2所,小学16所,在校学生数为6342人。现开办“留守儿童”之家6所,全镇留守儿童408人。 二、现状分析

(1)监护不能落实。隔代监护,一是心理代沟太深,祖孙难于沟通;二是祖辈过度溺爱,百依百顺;三是没有教育理念。亲戚监护,日子一长,孩子一有过失,只要批评责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隔阂,甚至闹矛盾。没有人监护,不仅这些孩子心理没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准主意而失误。

(2)父母亲情淡薄。父母亲情是儿童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这种东西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然而,现在的父母,由于没有

教育知识和经验,有的因为生活所迫,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甚至连电话都不与孩子联系。这样孩子就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自主,没有目的,如空中的落叶,时常无所适从。

(3)家务劳动繁重。本来让孩子们劳动可以培养劳动观念,但这些孩子做家务劳动都是在被动进行,大多感到厌倦。同时,有的孩子也的确由于学习时间紧,有的孩子很多家务劳动不会做,这样就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心理的压抑和具体的困难。

(4)老师关注太少。“留守儿童”应该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重点,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习阶段没有与老师谈过一次话。

(5)学习压力很大。本来适当的压力有利于学习,但“留守儿童”的压力来自多方面,且压力太大。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6)休息时间无聊。双休日、节假日以及课余时间,这些孩子无事可做,大部分都是看电视,玩简单游戏。部分儿童因无聊而上网或到一些公共场所做一些无益有害的活动。

(7)心理压力太大。“留守儿童”不会做饭洗衣,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独、失望、烦恼,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视,甚至为今后的生活着急等等。显然,对同样一个十二三岁的留守儿童来说,负荷肯定是超载的。

三、对策探悉

1、健全领导负责制度。镇、校分级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订计划,依方案组织实施。

2、完善考评奖惩机制。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镇中心校对各校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比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3、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所以该项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中心校牵头,积极联系镇村及相关部门人员、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来,也得到了诸多爱心人士的热情支持,踊跃担当“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共同编织美好明天的蓝图。

4、发挥学校主力作用

⑴、规范“之家”建设。加强和规范“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已配备的“留守儿童”专用设施(电视、电话及图书)和学校其它设施的作用,让“留守儿童”进的来、留的住,玩得开心,学得愉快。

⑵、成立自立组织。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枣树初中分班级成立“独立儿童小组”,学校成立“独立儿童”委员会,推选独立能力强的孩子担当成员,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保障自我锻炼。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述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自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随时求助。

⑶、建立专门档案。“留守儿童”最缺的是情感,我镇属学校无论是一个班级,还是一所学校,在教育活动中,都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班级、学校都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须救助,对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罗管小学、枣树民族小学、四十铺小学等对所有“留守儿童”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留守儿童的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⑷、定期召开会议。“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当今教育的新问题,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大,涉及问题多。六所学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形成会议制度,通过会议形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决议和制度。从而保证班级、学校在决策上的“政策”支持。

⑸、师生互结对子。要保证对这些儿童的关怀真正落实,镇属六校通过师生互结对子,实施帮扶。学生严格实行一对一帮扶;特殊儿童,教师实行一对一帮扶。确保每一位“留守儿童”有一位志愿者,每一位教师帮扶一位“留守儿童”。这种做法是既实际又能保证每位“留守儿童”得到最真切、最实在的关爱。

⑹、丰富关爱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镇属各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留守儿童之家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

※ 道德品格教育:对于进入学龄年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各校精选优良书刊,志愿者和老师指导,罗管小学、枣树小学、枣树初中的“留守儿童”分别在图书室、其它三校在“留守儿童”之家阅读,强化了“留守儿童”的感恩心、宽恕心、忠孝心品格的培养,开慧益智,既培养了道德品格,又营养身心。

※ 健康文化熏陶:各校或分班级,或依年级组组织“留守儿童”观看经典视频资料,老师结合学校和“留守儿童”身边的现状解说。学校除了设置显性的可视文化外,还精心打造了“真、善、美”的缄默文化。枣树初中、郝家岗小学宣传橱窗里展现的是师生活动的剪影,罗管小学的“小百灵”广播站送来的是润美心灵的和煦春风。

※ 体质体能锻炼: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幼儿营养过剩、生长发育失调,再加上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部分幼儿出现了令人忧虑的身体形变、生理机能减退等身体素质的下降。为了提高人口素质,使“留守儿童”在体、智、德、美都得到全面发展,课余时间罗管小学的短跑、俯卧撑比赛,枣树小学的篮球友谊赛,红旗小学的乒乓球比赛,四十铺小学、郝家岗小学的拔河、踢毽子、羽毛球比赛等组织多种形式的基本体质体能锻炼。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枣树初中定期为“留守儿童”安排体检,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其它各校也在加紧准备落实中。

※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参与的“留守儿童”的视野更加开阔,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更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更旺盛。枣树初中组织学生踏青郊游,红旗小学、四十铺小学组织学生清理附近公共场所的垃圾等。

※ 培养独立合作能力:儿童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学习获得成功,还在合作中增进了彼此的友谊。这对儿童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各校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独立和合作的机会,让“留守儿童”在过程中独立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 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全是共性问题,不同儿童往往其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从组织的角度,以集体的活动形式去解决个性问题实际上是不现实的。枣树初中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一是便于作个别心理疏导;二是便于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谋划策;三是保证了专门途经。如:设立“学生请教处”(或者“独立儿童办公室”),成立“独立儿童热线”,确定接待时间(如课外活动),委派热心且懂心理的老师负责接待。尝试进行心理疏导,取得预设效果。

※ 亲情电话拨打:各校均制定“留守儿童”拨打亲情电话秩序表,由指导老师组织,在中午或课余安排“留守儿童”与在外地的父母等亲人电话联系。电话中孩子常常热泪盈眶、泣不成声,亲情得到提炼升华。仅拨打亲情电话一项,每月时间高的逾千分钟,费用高达300余元。

四、问题积累

1、开展集中托管存在困难,场所等硬件无法满足,管理难度大。

2、社会、学校和家庭关爱网络尚待形成。

3.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和工作人员缺乏,致使各校心理健康疏导工作难以规范启动。

4、学生休息时间组织活动的政策依据和安全,成为志愿者最担心的问题。学生更多自由支配时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学校和志愿者不敢放手组织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

5、经费不足,致使很多活动开展后劲不足。

五、未来展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开启视频聊天;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多渠道筹备;

3、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请进来,走出去;

4、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

5、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今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难题,我们将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为我镇所有儿童创造一个真正意义的幸福、温馨之家 。

三十铺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 2010年11月20日


相关文章

  • 2013年民生工程汇报材料
  • 四铺中心学校2013年实施民生工程情况汇报 一.学校简介 濉溪县四铺中心学校座落在四铺镇四铺街,西接百善,东临宿州,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有五十余年办学历史,多次被评为市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现辖完全小学9所,教学点6个,目前学前教育在园幼儿5 ...查看


  • 郭家学校留守儿童情况自查报告
  • 郭家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情况自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 ,切实抓好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我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的要求,将我校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 ...查看


  • 乌龙学校留守儿童之家自查报告
  • 乌龙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工作总结 我校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全面实施"留守学生关爱工程",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学生把学 ...查看


  • 留守儿童之家自查报告
  • 广至藏族乡人民政府 关于流动儿童之家建设的自查报告 县妇联: 2011年我乡流动儿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妇联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乡农村流动儿童之家建设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切实加强对流动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的组 ...查看


  • 2014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作总结
  • 枫林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 工 作 总 结 "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逐渐成为农村突出的社会问题.国家已将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列入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关爱体系.我校在籍小学生228人中,就 ...查看


  • 关爱留守儿童制度汇编 - 副本
  • 库伦旗教育体育局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汇编 (样本) 2016年3月 留守儿童档案和登记制度 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及 ...查看


  • 2012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之留守儿童
  • 静待祖国花朵绽放 --关于留守儿童的实践报告 目 录 一.概述···························································3 二.山东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及问题分析····· ...查看


  • 关于上半年我市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的报告
  • 关于上半年我市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的报告 市政府: 2011年,我市各级各部门以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动力,按照"四提四促"解放思想大讨论总体要求,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创新举措.强化措施,坚持抓紧.抓早.抓实.抓细 ...查看


  • 阜南二小创建"平安校园"资料目录
  • 阜南二小创建"平安校园"资料目录 一.组织领导 1.阜南二小学校工作计划 2.阜南二小学校工作行事历 3.阜南二小学校基本情况 4.阜南二小学校发展目标 5.阜南二小领导班子分工示意图 6.阜南二小"抓管理.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