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两年来总结汇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05.10.10)
本课程是在2003年底被学校确立为校级精品课建设的。本课程原为《邓小平理论概论》,2000年被学校确定为全校15门基础课立项建设,经过努力,在2002年11月学校评估中获得“优”等级。2003年在原有的建设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建设,我们制定了教改和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教学文件、教学手段、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经过两年的努力,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
一、抓课程基本建设以教学文件建设为基础
由于本课程是由《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课程,又是一门不断跟踪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课。随着课程的调整,使本课程的建设任务十分的繁重。为了把本课程建设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学校15门基础课立项建设的要求下,我们把教学文件建设作为重点,来推动其他方面的建设。
1、认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抓教研计划的制定、落实和总结。由于本学年是新开课,新教材中相当多的内容是新。怎么讲才能够讲好,有效果。我们采取相互听课和经常性的教学研讨与交流,以利于相互促进和提高。而教研计划,关系本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是否有计划地推进和提高。制定计划,最关键的是要求我们目标明确,有计划地去完成,这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落实计划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求承担本课程的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按计划去完成,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1999~2000学年以来,我们就严格按照学年有计划和总结,学期也有计划和总结。实实在在地推进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发展,推动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2、抓教材的建设和计划授课书的编写。本课程设置两年来,为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先后使用了三种教材,教育部社政司推荐的和本教育室老师参与省编的教材,同时又购买多种版本教材和参考资料(见材料一)以便学习、吸取各种教材的长处和最新的理论成果。而编写授课计划书,是带动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保证。因此,从课程设置和调整以来,我们把编写授课计划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重要环节来抓。为了集中大家的智慧和优势,我们编写授课计划书是采取分工与合作的办法,即根据每一个教师的长处和优势,撰写某一章节,然后提交教研室集体讨论定稿。这是每学期初我们要认真做的一项工作。为了有利于推动学生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我们还编写了《学习指南》一本。(见材料一)
二、抓课程基本建设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
对课程建设和改革,我们一直是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但又是以课堂教学为重点而展开的。主要是:
1、在教学内容上,强调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力求讲解两大理论的要义,突出重点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两大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把讲授章节与专题结合起来。如“三个代表”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正确认识和理解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三个代表”的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先富与共富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如何认识先富与两极分化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前苏联领导人改革风格与邓小平改革风格之比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西部大开发、福建在发展两岸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等专题。
2、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方面,我们一直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普遍采用了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双向提问、演讲、辩论等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上讲台,在参与讲课中理解和接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课堂讨论,把少数学生的参与扩大为全体学生的参与。如:舒展老师在课堂中采取的专题讲授和多种教学方法;董海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专题教学、学生的辩论赛、上讲台、故事会等多种形式(见材料
二)等。这些做法不仅坚持了科学理论的教学,在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过程中,使之理解和把握科学理论;而且增强了感染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受学生的欢迎。
为增强讲课的吸引力,我们在教学手段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学院不仅为我们购置一部分教学光盘,而且我们教师自己还自制了教学多媒体。(见材料三)与此同时,加强建设我们的辅助教学手段——重建了“金色阳光”网站及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园地”,现在基本框架已建好,准备本学期开通使用。(见材料四)
3、认真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做法。 “请进来”即把我省在一线工作又有影响的学者请进学校给学生讲课(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惯例)。两年来,我们先后聘请的有:
给2002级全体学生讲授:
1)2003年11月20日晚 地点:福大逸夫馆
题目:新世纪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请福建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开明研究员
2)2004年3月18日晚 地点:福大逸夫馆
题目:依法治国的几个基本问题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游劝荣教授
3)给2003级部分学生讲授
2005年4月22日晚 地点:新区112
题目:和谐社会与福建的发展(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请福建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4年福建十大经济人物之一王开明研究员 他们的课,紧密结合福建和全国的实际,实例生动,材料翔实效果好(见材料五)。
“走出去”即指导学生搞社会调查和调查报告的撰写,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虽然我们的实践教学没有课程表,但是我们一直是严格按照计划要求来做的。面对着每一届几千名学生,要把社会调查落到实处,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只能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即利用寒假,让学生回到家乡作调查。为确保调查及写调查报告的质量,我们采取二条措施,一是对学生提出要求。二是教师在第一学期末给学生作如何搞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的辅导,让学生有备而行。为鼓励学生做好社会调查、写好调查报告,我们每学年都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评奖,即按照以下四条标准进行评审:①是在家乡实地进行调查的,有地点、时间、调查方式和调查数据;②选题有现实意义的符合本课程要求的;③能用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大精神去分析和认识问题的;④论文语言流畅,主题突出,条理清晰,结
构合理。据此在每个自然班评出一篇优秀调查报告,据此,我们在2002级学生中共评选出86篇(88人次)、2003级评出102篇优秀调查报告,予以颁发 “荣誉证书”(见材料六)。
要求学生从事社会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有利于促进学生把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认识社会问题、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强对国家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如2002级同学的调查报告特别是优秀调查报告中,体现了三大特点:①同学们所关注的问题,涉及面十分广泛,特别是关注“三农”问题;②同学们的爱家乡、爱祖国的赤子之情跃然纸上,同学们对家乡的发展变化予以了赞美,从中讴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家乡的优势予以了挖掘,对家乡存在的问题予以了积极的思考;③体现了四个“结合”,能结合身边的事、结合两大理论、结合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积极的思考。这些说明,我们实施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是可行的,基本上实现了课程提出的要求。即促进同学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同学们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创新精神,从中提高学生对两大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见材料七)
二是组织师生共同到琅歧调研。这次活动我们从2002级优秀调查报告获得者和积极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中挑选了35名学生,有本教研室的教师和支部书记、系主任一起参加的,主题是闽台农业合作基地、琅歧鱼村的变迁及其人文景观。时间是2004年5月30日一天。这次活动同学们感到收获很大。对此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具体的情况见实践小册子与材料八)。
4、教学反馈。我们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在2002级学生(2003~2004学年)对本课程的教学与改革问卷中(发放300份,有效问卷267份),在问及:“你对这一学年《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情况”是否满意?回答满意的有153人,占57.3%;基本满意的有111人,占41.6%;不满意的只有3人,占1.1%左右。在2004~2005学年(在2003级的一个教学班发放50份,全有效)。“你对6门“两课”感到最满意的课程依次排序“,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排在第一位的36人,占61.2%,排第二位有10人,占10%;“对《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一年来的教学”,你认为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方面”,认为即时的有9人,占9%,认为比较即时的有17人,占有17.5%,认为比较丰富的有23人,占25.6%;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中,“教师是否都使用媒体课件上课”,认为是有48人,占96%;“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效果,你认为:”好的有40人,占80%;“结合教学内容,请专家作专题讲座的方式,你认为:”好的有40人 ,占80%。(见材料九)
显然,我们尽管作了努力,取得一定成绩,但离精品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随着“两课”7门课程改为4门“思政”课后,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都要随之调整。我们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在责任与挑战面前,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学生对本课程的接受度和满意度上下功夫。
三、抓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
在学校和学院的扶持下,我室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结构较为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教师梯队。
2003~04学年是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课,在暑假先后分两批共四人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教研培训;3人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新教材的培训研讨会,为新学期开课做了较充分的准备。2004年暑假又有2人参加教育部社政司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举办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研讨班。
3、积极推进教师们的学位、职称的提高。
两年来,我室青年教师参加考研(在职的)2人,其中1人考上了厦门大学世界经济在职研究生。1人获得硕士学位,1人晋升正高,并继续保持2位硕士生导师。2004年7月,我们吸收两位硕士生,使本教研室教师增加到9名,形成了一个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4、努力学习、使用、制作多媒体课件。
这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从2004~05学年开始,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努力。首先是要求青年教师认真备课,并要求他们从多媒体角度进行备课上课,中、老教师也积极学习、使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现在,我室2/3以上的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材料三)
5、老师们积极参加科学研究与讨论,科研成果成绩显著。近两年来,有14篇次参加省内外研讨会并宣读论文、(其中一人在福建省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党史研究室、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教育厅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论文在大会上发言,并获省教育厅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一等奖。两人参加福建省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党史研究室、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教育厅举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两人参加校级举办的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两人主参编福建省高校“两课”教材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修改任务。
组织专题研究——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进行研究。目前已有五人撰写了论文,等待发表(材料十)。
从2003年近3年以来,我室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成绩显著:
有专著 2 部、论文46篇、编著3部、主参编教材4部、获各类课题15项(其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是13项、参加2项,其中10项是近3年获得的)、获(省校级)奖论文6篇、教师获奖(校级)4人次(材料十一)。
四、积极推进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建设
根据教社政(2005)9号(《实施方案》)7门“两课”改为4门“思政课”(材料十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扩展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从2005级开始实施,我们必须认真全面贯彻落实。为此,我们计划用近一年的时间,一是加强全体教师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二是加强“金色阳光”网站的建设,为2005级开课做准备。
郑战平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专家组对各精品课程检评反馈意见汇总》教务处2006年1月9日
根据《关于2003年度立项建设的部分精品课程开展检评工作的通知》(见校教〔2005〕33号文)的规定,我处组织专家组对2003年度立项建设的部分精品课程进行检评工作。专家组于2005年10月8日至10月12日对15门精品课 程建设情况进行中期检评,经专家组认真审核、充分讨论、综合比较,本次检评结果为:申请中期检评的15项精品课程全部通过检评,并追加剩下的立项建设经费。现将具体的检评结果(见附件)印发给你们,希望你们认真对待、总结经验,加快推进精品课程的立项改革与建设工作,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现将检评情况通报如下:
一、 主要成绩
1、大多数课程重视教学队伍建设,结构趋于合理,人员相对稳定,有的课程例如《会计学原理》、《经济学》、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已建成一支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师梯队。
2、许多课程都十分重视教学内容改革,明确该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根
据三大类材料合一的需要修改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3、大多数课程都很注重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例如《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针对我国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教学;几乎所有课程教学都运用多媒体课件,自行制作的课件质量较高。
4、许多课程在“福州大学教育在线”上建立了网站。有的课程网站栏目多,内容丰富,实现了师生互动交流。其
中网站制作比较有特色的有:《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
5、这些课程基本上都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或自编高质量的教学参考书。有的课程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
还选用美国原版最新教材。
6、这些课程都很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如《微生物学》课程专门制作了实验教学课件;《材料科学基础》将
实验部分单独设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过制作单片机应用装置实物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较好的
教学效果。有些课程教师还积极参与学生科研实训项目的辅导工作。
二、存在问题
1、有些课程“精品”意识不强,没有按照精品课程要求建设,停留在一般教学改革水平上。如《市场营销学》、
《线性代数与几何》等。
2、有些课程建设不善于发挥师资队伍整体优势,有的成员是“挂名”的,有的课题组成员不稳定变动大,有的课
程任课教师实际上只有1~2人,没有梯队。如《工程物探》。
3、有些课程建设进展缓慢,精力投入不足,至今还没有什么标志性成果,尚不能起到“示范性课程”的作用。
4、不少课程投入不足,实验条件较差,影响实验教学效果,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也受到限制。
5、有些课程网站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的课程网站还没有挂上“福州大学教育在线”网,有的虽然上网了,可
是不少栏目还是“正在建设中”。
6、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起示范性作用的典型成果太少,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研究论文也太
少。
三、整改意见
1、要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
教师梯队,实验课程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2、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重视教
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
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3、注重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加强教
学网站建设,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必须在“福州大学教育在线”上网并免费
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
4、精品课程教材原则上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对于公共基础课鼓励自行编写高水平教学参
考书或习题集,主干专业课程要编写具有学科特色教材,尽快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教材建设。
5、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
实践教学并重。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开设综合性、创
新性实验。
6、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各学院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制定鼓
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措施。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促使
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7、各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要把握好建设时间,在2006年12月之前必须向教务处提出校级精品课程认定申请,由教
务处主持验收。
附件:专家组对各精品课程检评反馈意见汇总
对《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检评的反馈
该课程立项前的工作,已打下很好的基础。2003年度立项后,教学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教学内容能跟踪我国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开展专题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适当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
果。以社会调查作为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该课程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要尽快完成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建议该网络课程从“金色阳光”网站分离出来,挂
在福州大学“教育在线”网站上,要带动担任该课程的教师继续深入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提高学
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
精品课程建设两年来总结汇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05.10.10)
本课程是在2003年底被学校确立为校级精品课建设的。本课程原为《邓小平理论概论》,2000年被学校确定为全校15门基础课立项建设,经过努力,在2002年11月学校评估中获得“优”等级。2003年在原有的建设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建设,我们制定了教改和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教学文件、教学手段、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经过两年的努力,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
一、抓课程基本建设以教学文件建设为基础
由于本课程是由《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课程,又是一门不断跟踪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课。随着课程的调整,使本课程的建设任务十分的繁重。为了把本课程建设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学校15门基础课立项建设的要求下,我们把教学文件建设作为重点,来推动其他方面的建设。
1、认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抓教研计划的制定、落实和总结。由于本学年是新开课,新教材中相当多的内容是新。怎么讲才能够讲好,有效果。我们采取相互听课和经常性的教学研讨与交流,以利于相互促进和提高。而教研计划,关系本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是否有计划地推进和提高。制定计划,最关键的是要求我们目标明确,有计划地去完成,这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落实计划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求承担本课程的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按计划去完成,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1999~2000学年以来,我们就严格按照学年有计划和总结,学期也有计划和总结。实实在在地推进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发展,推动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2、抓教材的建设和计划授课书的编写。本课程设置两年来,为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先后使用了三种教材,教育部社政司推荐的和本教育室老师参与省编的教材,同时又购买多种版本教材和参考资料(见材料一)以便学习、吸取各种教材的长处和最新的理论成果。而编写授课计划书,是带动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保证。因此,从课程设置和调整以来,我们把编写授课计划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重要环节来抓。为了集中大家的智慧和优势,我们编写授课计划书是采取分工与合作的办法,即根据每一个教师的长处和优势,撰写某一章节,然后提交教研室集体讨论定稿。这是每学期初我们要认真做的一项工作。为了有利于推动学生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我们还编写了《学习指南》一本。(见材料一)
二、抓课程基本建设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
对课程建设和改革,我们一直是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但又是以课堂教学为重点而展开的。主要是:
1、在教学内容上,强调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力求讲解两大理论的要义,突出重点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两大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把讲授章节与专题结合起来。如“三个代表”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正确认识和理解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三个代表”的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先富与共富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如何认识先富与两极分化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前苏联领导人改革风格与邓小平改革风格之比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西部大开发、福建在发展两岸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等专题。
2、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方面,我们一直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普遍采用了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双向提问、演讲、辩论等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上讲台,在参与讲课中理解和接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课堂讨论,把少数学生的参与扩大为全体学生的参与。如:舒展老师在课堂中采取的专题讲授和多种教学方法;董海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专题教学、学生的辩论赛、上讲台、故事会等多种形式(见材料
二)等。这些做法不仅坚持了科学理论的教学,在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过程中,使之理解和把握科学理论;而且增强了感染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受学生的欢迎。
为增强讲课的吸引力,我们在教学手段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学院不仅为我们购置一部分教学光盘,而且我们教师自己还自制了教学多媒体。(见材料三)与此同时,加强建设我们的辅助教学手段——重建了“金色阳光”网站及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园地”,现在基本框架已建好,准备本学期开通使用。(见材料四)
3、认真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做法。 “请进来”即把我省在一线工作又有影响的学者请进学校给学生讲课(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惯例)。两年来,我们先后聘请的有:
给2002级全体学生讲授:
1)2003年11月20日晚 地点:福大逸夫馆
题目:新世纪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请福建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开明研究员
2)2004年3月18日晚 地点:福大逸夫馆
题目:依法治国的几个基本问题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游劝荣教授
3)给2003级部分学生讲授
2005年4月22日晚 地点:新区112
题目:和谐社会与福建的发展(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请福建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4年福建十大经济人物之一王开明研究员 他们的课,紧密结合福建和全国的实际,实例生动,材料翔实效果好(见材料五)。
“走出去”即指导学生搞社会调查和调查报告的撰写,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虽然我们的实践教学没有课程表,但是我们一直是严格按照计划要求来做的。面对着每一届几千名学生,要把社会调查落到实处,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只能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即利用寒假,让学生回到家乡作调查。为确保调查及写调查报告的质量,我们采取二条措施,一是对学生提出要求。二是教师在第一学期末给学生作如何搞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的辅导,让学生有备而行。为鼓励学生做好社会调查、写好调查报告,我们每学年都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评奖,即按照以下四条标准进行评审:①是在家乡实地进行调查的,有地点、时间、调查方式和调查数据;②选题有现实意义的符合本课程要求的;③能用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大精神去分析和认识问题的;④论文语言流畅,主题突出,条理清晰,结
构合理。据此在每个自然班评出一篇优秀调查报告,据此,我们在2002级学生中共评选出86篇(88人次)、2003级评出102篇优秀调查报告,予以颁发 “荣誉证书”(见材料六)。
要求学生从事社会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有利于促进学生把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认识社会问题、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强对国家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如2002级同学的调查报告特别是优秀调查报告中,体现了三大特点:①同学们所关注的问题,涉及面十分广泛,特别是关注“三农”问题;②同学们的爱家乡、爱祖国的赤子之情跃然纸上,同学们对家乡的发展变化予以了赞美,从中讴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家乡的优势予以了挖掘,对家乡存在的问题予以了积极的思考;③体现了四个“结合”,能结合身边的事、结合两大理论、结合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积极的思考。这些说明,我们实施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是可行的,基本上实现了课程提出的要求。即促进同学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同学们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创新精神,从中提高学生对两大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见材料七)
二是组织师生共同到琅歧调研。这次活动我们从2002级优秀调查报告获得者和积极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中挑选了35名学生,有本教研室的教师和支部书记、系主任一起参加的,主题是闽台农业合作基地、琅歧鱼村的变迁及其人文景观。时间是2004年5月30日一天。这次活动同学们感到收获很大。对此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具体的情况见实践小册子与材料八)。
4、教学反馈。我们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在2002级学生(2003~2004学年)对本课程的教学与改革问卷中(发放300份,有效问卷267份),在问及:“你对这一学年《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情况”是否满意?回答满意的有153人,占57.3%;基本满意的有111人,占41.6%;不满意的只有3人,占1.1%左右。在2004~2005学年(在2003级的一个教学班发放50份,全有效)。“你对6门“两课”感到最满意的课程依次排序“,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排在第一位的36人,占61.2%,排第二位有10人,占10%;“对《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一年来的教学”,你认为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方面”,认为即时的有9人,占9%,认为比较即时的有17人,占有17.5%,认为比较丰富的有23人,占25.6%;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中,“教师是否都使用媒体课件上课”,认为是有48人,占96%;“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效果,你认为:”好的有40人,占80%;“结合教学内容,请专家作专题讲座的方式,你认为:”好的有40人 ,占80%。(见材料九)
显然,我们尽管作了努力,取得一定成绩,但离精品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随着“两课”7门课程改为4门“思政”课后,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都要随之调整。我们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在责任与挑战面前,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学生对本课程的接受度和满意度上下功夫。
三、抓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
在学校和学院的扶持下,我室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结构较为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教师梯队。
2003~04学年是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课,在暑假先后分两批共四人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教研培训;3人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新教材的培训研讨会,为新学期开课做了较充分的准备。2004年暑假又有2人参加教育部社政司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举办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研讨班。
3、积极推进教师们的学位、职称的提高。
两年来,我室青年教师参加考研(在职的)2人,其中1人考上了厦门大学世界经济在职研究生。1人获得硕士学位,1人晋升正高,并继续保持2位硕士生导师。2004年7月,我们吸收两位硕士生,使本教研室教师增加到9名,形成了一个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4、努力学习、使用、制作多媒体课件。
这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从2004~05学年开始,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努力。首先是要求青年教师认真备课,并要求他们从多媒体角度进行备课上课,中、老教师也积极学习、使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现在,我室2/3以上的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材料三)
5、老师们积极参加科学研究与讨论,科研成果成绩显著。近两年来,有14篇次参加省内外研讨会并宣读论文、(其中一人在福建省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党史研究室、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教育厅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论文在大会上发言,并获省教育厅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一等奖。两人参加福建省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党史研究室、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教育厅举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两人参加校级举办的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两人主参编福建省高校“两课”教材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修改任务。
组织专题研究——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进行研究。目前已有五人撰写了论文,等待发表(材料十)。
从2003年近3年以来,我室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成绩显著:
有专著 2 部、论文46篇、编著3部、主参编教材4部、获各类课题15项(其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是13项、参加2项,其中10项是近3年获得的)、获(省校级)奖论文6篇、教师获奖(校级)4人次(材料十一)。
四、积极推进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建设
根据教社政(2005)9号(《实施方案》)7门“两课”改为4门“思政课”(材料十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扩展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从2005级开始实施,我们必须认真全面贯彻落实。为此,我们计划用近一年的时间,一是加强全体教师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二是加强“金色阳光”网站的建设,为2005级开课做准备。
郑战平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专家组对各精品课程检评反馈意见汇总》教务处2006年1月9日
根据《关于2003年度立项建设的部分精品课程开展检评工作的通知》(见校教〔2005〕33号文)的规定,我处组织专家组对2003年度立项建设的部分精品课程进行检评工作。专家组于2005年10月8日至10月12日对15门精品课 程建设情况进行中期检评,经专家组认真审核、充分讨论、综合比较,本次检评结果为:申请中期检评的15项精品课程全部通过检评,并追加剩下的立项建设经费。现将具体的检评结果(见附件)印发给你们,希望你们认真对待、总结经验,加快推进精品课程的立项改革与建设工作,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现将检评情况通报如下:
一、 主要成绩
1、大多数课程重视教学队伍建设,结构趋于合理,人员相对稳定,有的课程例如《会计学原理》、《经济学》、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已建成一支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师梯队。
2、许多课程都十分重视教学内容改革,明确该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根
据三大类材料合一的需要修改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3、大多数课程都很注重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例如《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针对我国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教学;几乎所有课程教学都运用多媒体课件,自行制作的课件质量较高。
4、许多课程在“福州大学教育在线”上建立了网站。有的课程网站栏目多,内容丰富,实现了师生互动交流。其
中网站制作比较有特色的有:《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
5、这些课程基本上都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或自编高质量的教学参考书。有的课程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
还选用美国原版最新教材。
6、这些课程都很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如《微生物学》课程专门制作了实验教学课件;《材料科学基础》将
实验部分单独设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过制作单片机应用装置实物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较好的
教学效果。有些课程教师还积极参与学生科研实训项目的辅导工作。
二、存在问题
1、有些课程“精品”意识不强,没有按照精品课程要求建设,停留在一般教学改革水平上。如《市场营销学》、
《线性代数与几何》等。
2、有些课程建设不善于发挥师资队伍整体优势,有的成员是“挂名”的,有的课题组成员不稳定变动大,有的课
程任课教师实际上只有1~2人,没有梯队。如《工程物探》。
3、有些课程建设进展缓慢,精力投入不足,至今还没有什么标志性成果,尚不能起到“示范性课程”的作用。
4、不少课程投入不足,实验条件较差,影响实验教学效果,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也受到限制。
5、有些课程网站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的课程网站还没有挂上“福州大学教育在线”网,有的虽然上网了,可
是不少栏目还是“正在建设中”。
6、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起示范性作用的典型成果太少,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研究论文也太
少。
三、整改意见
1、要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
教师梯队,实验课程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2、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重视教
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
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3、注重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加强教
学网站建设,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必须在“福州大学教育在线”上网并免费
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
4、精品课程教材原则上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对于公共基础课鼓励自行编写高水平教学参
考书或习题集,主干专业课程要编写具有学科特色教材,尽快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教材建设。
5、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
实践教学并重。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开设综合性、创
新性实验。
6、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各学院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制定鼓
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措施。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促使
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7、各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要把握好建设时间,在2006年12月之前必须向教务处提出校级精品课程认定申请,由教
务处主持验收。
附件:专家组对各精品课程检评反馈意见汇总
对《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检评的反馈
该课程立项前的工作,已打下很好的基础。2003年度立项后,教学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教学内容能跟踪我国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开展专题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适当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
果。以社会调查作为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该课程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要尽快完成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建议该网络课程从“金色阳光”网站分离出来,挂
在福州大学“教育在线”网站上,要带动担任该课程的教师继续深入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提高学
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