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艺术是什么
艺术价值VS 商业价值
郭敬明
2010年年收入2500万,位列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第二。
贾平凹
长篇小说《秦腔》勇夺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奖金5万。
思考:艺术是什么?
它和大众娱乐的区别何在?
艺术创作与艺术生产的区别:艺术创作——创造性的精神产品
•
• (遵循美的规律) 艺术生产——批量的物质性生产
• (遵循价值规律)
什么是艺术:
艺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艺术,即真正的艺术,凝结艺术家的炽热情感和对世界的深刻认知,以美的方式,以无功利的特征,揭示人生真谛,指向终极关怀。
广义的艺术,即大众艺术、通俗艺术、文化产业艺术,以提供娱乐、通俗易懂、迎合市场、迎合大众口味为目的,通过刺激受众的感官,以功利性的方式,满足人的较低层次的精神需求。
第二讲 艺术是什么
关于艺术的种种说法:
• 艺术是一种实践—精神的文化形态
• 艺术是一种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 艺术是一种集中的审美形态
艺术是一种实践——精神的文化形态
•
•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全部活动方式和创造成果的总称。 艺术首先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马克思认为,理论、宗教、艺术、实践—精神是四种并列的思维方式,从四个不同
的角度掌握世界。
• 理论诉诸于概念;宗教诉诸于信仰;
艺术诉诸于情感;实践—精神诉诸于意志。
艺术是艺术活动的核心与中介
• 艺术活动的四要素:
艺术品、艺术家、宇宙、观赏者。
——美国文艺批评家 艾布拉姆斯
艺术是一种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艺术远离经济基础,所以也远离上层建筑。
各种意识形态都是一定政治集团利益的反映,具有虚假性,因为在意识形态中,这
种利益的真实性质是隐蔽着的。
——德国社会学家 马克斯·韦伯 •
• 把作为巫术的艺术和作为娱乐的艺术排除于作为表现与想象的真正艺术之外。
——英国哲学家 科林伍德
• 巫术艺术:指那些追求实用目的,激发受众情感并使之保持下去,以便在日后的实
际活动中再释放出来的艺术。
• 文学艺术与哲学、宗教一样,是高高地漂浮在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空间之上的东西,
是人类精神上空漂浮着的云,它和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关系,像是天上
的云霞虹霓与大地的关系一样。
——鲁枢元《大地与云霓》
艺术是一种集中的审美形态
•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各种意识形态都是一定政治集团利益的反映,具有虚假性,因为在意识形态中,这 艺术远离经济基础,所以也远离上层建筑。
种利益的真实性质是隐蔽着的。
——德国社会学家 马克斯·韦伯
•
•
•
•
• 意识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审美 审美活动:人类的审美活动包括主体(审美者)和客体(美的对象)两个方面,审美者对美的对象的审视、观照、感悟构成人的审美活动。 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 现实美带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纯粹性; 现实美带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恒性。
艺术的真实性
• 艺术的真实性:指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基于社会生活实践在心理上对艺术世界与社
会生活的一致性的认同,它是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
• 再现型艺术:现象真实(细节真实)+ 本质真实(物理真实+ 事理真实+情理真实。
• 强调从客观存在(自然、社会)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表现型艺术:情理真实
强调从主观存在(感受、想象、理想)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举例分析艺术的真实性:小说
格里高利在历经艰难坎坷、颠沛流离,丧失了理想、信仰和心爱的妻子之后,在极度的沮丧、恐惧和绝望中,他仰头看太阳,发现太阳是黑色的。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卡夫卡:《变形记》
举例分析艺术的真实性:绘画
第三讲 人为何需要艺术
艺术是快乐的源泉
• 欲求的主体就好比是躺在伊克西翁的风火轮上,好比永远以妲娜伊德的穿底桶在吸
水,好比是水深齐肩而永远喝不到一滴的坦达努斯。
——叔本华
• 任何人的生活,如果是整个地、一般地去看,并且只注重一些最重要的轮廓,那当
然总是一个悲剧——哪些从未实现的愿望,虚掷了的挣扎,为命运毫不容情地践踏
的希望,整个一辈子那些倒霉的错误,加上日益增加的痛苦和最终的死亡,就经常
演出了悲剧。
——叔本华
• 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
——萨特
• 他人即是地狱,人与人彼此孤立。
——萨特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
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 · 蒋捷《虞美人 · 听雨》
• 索格居克效应
1927年,格式塔心理学派
•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197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
•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患病”条件
1.人质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挟持过程中,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
小惠。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与其他观点
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4.人质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 人类疏导精神压抑的途径:
1、做梦;
2、艺术;
3、犯罪;
4、精神病。
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本我、自我、超我
兽性、人性、神性
• 神经病者只知道如何藉否认冲突来将冲突从意识中压抑下去以帮助自己。神经病者
要消受痛苦,艺术家则将之吐出来……艺术家无论如何都能从不满意的境遇中将狂想
藉一种特殊材料表达出来,以找一个快乐的出路。
——德国心理分析家 瑞克尔
• 可以断言,一个乐天派从来不会幻想,只有不如意者才会幻想。幻想的原动力是不
能满足的愿望。
——奥地利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
艺术:生命的火光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生活的重压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生活的无聊
艺术是终极关怀的通路
• 终极目标:
•
•
•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那里去? 终极,就是指人所能抵达的超越现实世界的理想世界,即必然王国之外的自由王国。 终极关怀
• 终极的最基本涵义是自由。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对人类终极目标展开向往、叩问、追
寻,其目的在于点燃理想世界的希望与灯塔,照亮喧嚣的尘世,使人类不只是纯粹
的生物,还是具有灵性的存在,从而超越肉身和物质世界有限的空间与时间,进而
通达永恒。
终极关怀的方式有两种:宗教、哲学。
艺术,以审美方式的思想特质,借助哲学,将终极关怀化为形象直观的审美方式体
现出来,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超越自身进行直观的对象。 • •
诗的最高境界是哲学。——黑格尔
艺术的起源
•
•
•
•
•
• 劳动说 游戏说 巫术说 表现说 战争 恋爱
第四讲 艺术作品的构成
文本与载体
• 艺术作品由文本和载体构成。
• 文本:艺术作品,是艺术主体影响、作用于受体的直接媒介,由语言、结构、意象、
主题等构成。
• 载体:艺术家传达审美意象的物质手段或媒介系统。
• 思考
举例说明,各种艺术门类的载体分别是什么?
艺术语言
• 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而是指艺术载体用以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它具备三个特征:直觉性、情感性、模糊性。
艺术语言的直觉性
• 艺术语言,通常不诉诸于判断、演绎、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而直接诉诸于模糊
• 的意识和潜意识,瞬间秒杀心灵,引起震撼。 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
——袁枚《随园诗话》
艺术语言的情感性
• 艺术语言,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这种情感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从而
进行自我观照,并释放自身的情感,进而获得审美快感。
艺术语言的内涵具有模糊、不确定的特点,这是艺术语言的蕴藉和想象空间之所在。
(回忆《父与女》) 艺术语言的模糊性 •
第五讲 艺术作品的分类
艺术作品的分类
• 视觉艺术:绘画、舞蹈、雕塑、建筑
• 听觉艺术:音乐
• 语言艺术:文学
• 综合艺术:戏剧、电影
视觉艺术
• 视觉艺术:
• 以可视的色彩、线条、形体为载体传达审美意象,是一种以肯定视觉享受为基础的
• 直觉性艺术。 造型艺术家的任务就是:通过眼睛的直觉进入欣赏者的心灵。
以绘画为例
• 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
• 西方: 中国: 模仿—形似(主客二分)—神似(内心)
贯注—神似(主客一体)
• 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易经》的宇
宙观: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一切物体可以说是一种“气积”
(庄子:天,积气也)。这生生不息的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中国画的
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
——宗白华
中西方文化核心特征之对比 中国 西方
直觉得到的概念,具体的 假设得到的概念,抽象的 审美的、合一的 认识的、区分的、对立的 重自然,反人为 重人为、征服自然
墨守陈规,静,封闭,保守,向内 求新求变、动、扩张、开放、向外 家庭制(独裁) 城邦制(民主)
集体的 个人的
平和、温厚
尚武、张扬
第七讲 艺术作品的分类
听觉艺术
• 听觉艺术:
• 以肯定性的听觉感受为基础的直觉性艺术,分为音乐、音响两大类。
•
•
•
•
•
•
•
•
•
•
• 思考:中西方音乐给人的感受有怎样的不同? 西方音乐 魔法、巫师、占星师、黑洞 金戈铁马的英雄、美艳夺魄的女子 超越、对立:惊心动魄、美轮美奂、疯狂、炽热、唯我独尊、原始欲望 被征服、崇拜着迷、沉醉 中国音乐 自然、万物一体、无胜无负、无欲无争、无恨无爱 雾气岚霭、潺潺流水 虚灵、空荡、冲淡、主客不分、不知今夕何夕,不知自己是谁。 思考:中西方音乐如此不同的社会历史原因有哪些?
语言艺术
• 语言艺术:
• 语言艺术是最富有思想性的艺术。听觉艺术长于抒发感情,语言艺术长于表达复杂准确的思想感情。
综合艺术
•
• 语言艺术: 以多种物质手段为载体的艺术,把文学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在一起,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戏剧和电影。
第八讲 艺术创作
叔本华论艺术家
与常人、天才、疯子
• 常人——普通青年
• 天才——文艺青年
• 疯子——二逼青年
常人 VS 天才
•
•
• 常人囿于求生的压迫,不得不整日在因果律的锁链中讨生活,因而认识总是听从理性的指挥,显得相当精明; 天才由于纯粹的审观能力占上风,往往流连于对超越根据律范围的理念的直观,因而认识总是摆脱理性的奴役,现出种种笨拙。 天才不精明,精明人不是天才。
天才 VS 疯子
• 疯子能正确地认识个别眼前事物,也能认识某些过去的个别事物,可是错认了其间的联系和关系。
天才的基本特征是超越根据律去观审理念,天才与疯子都以打乱充足理由、置事物间的联系于不顾为根本特点,因此,都常常表现为错误和胡言乱语。
理性 VS 感性
• 科学主义 VS 人文主义
•
•
•
•
•
•
• 思维 VS 意识 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推理 直觉、想象、意象 思维 (科学主义)VS 意识(人文主义) 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推理 直觉、灵感、潜意识 寓言:物质先生 & 精神小姐
艺术思维
• 艺术思维以事物本质的理念、思想为逻辑起点,以意象为中介,以完整的艺术作品
为逻辑终点,遵循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出“第二自然”。
艺术思维的逻辑形式
•
•
•
•
•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题材(物象)——意象——艺象(作品) 艺术思维的逻辑方法主要是想象和联想。 想象,创作主体在暂时超越了物理时空的心理时空里展开构思,打破了感觉与外部既有秩序的机械对应关系,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联想,创作主体在类似和相关的条件刺激下,对客观事物之间某种关系在想象中联
结。
艺术思维的非逻辑形式
• 指某种特定的情境和时刻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未经推理和判断,突然心领神会、
明彻顿悟的情状。这一思维在人类掌握世界的活动中,起着逻辑思维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直觉
指以艺术的方式掌握世界时,主客体融而为一,超越了意识和实在之间的障碍,洞悉到宇宙、人生的真谛,从而取得精神上自由的顿悟能力,从有限的实体进入到无限的精神境界。
灵感
艺术家在创作中,有些问题久思不解,突然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发或主体内部潜意识的推动,产生闪电般的意象顿悟。
瞬间凝聚性;直观悟见性;潜在目的性。
潜意识
原始、自私、冲动、盲目的黑暗王国。 • • • • • • •
第九讲 艺术思潮的发展脉络
•
•
•
•
• 美学的转向:精神——肉体 黑格尔——康德——尼采 精英退场,全民登台 《大话西游》 关于国足的各种段子
西方艺术思潮脉络
• 3-13世纪——中世纪宗教艺术、浪漫主义
•
•
• 14-16世纪——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17世纪——古典主义唯理论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
• 19世纪中-19世纪末——现实主义
• 19世纪末-20世纪中——现代主义
• 20世纪中——后现代主义
古典主义
• 源于17世纪的法国,有时也被成为新古典主义,其哲学基础是近代哲学家笛卡尔。• (我思故故我在)。 高乃伊、拉辛、莫里哀
• 戏剧的三一律:
一件事、一个地方、一天内
•
•
•
•
• 古典主义的主要特征: 1、拥护王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2、崇尚理性;(坚强意志克制情感) 3、重视表现技巧尤其是语言技巧; (准确、明晰、合乎逻辑)
• 4、奉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
浪漫主义
•
•
•
•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流星于欧洲,是法国革命、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产物。 消极浪漫主义反映了贵族阶级对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敌视态度; 积极浪漫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倾向,以及渴望斗争、崇尚自由的理想。 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 1、理想主义精神;
• 2、抒情主义精神;
• 3、艺术手法多采用大胆奇特的想象与夸张。
现实主义
•
•
•
•
• 现实主义的三个基本特征: 1、追求细节真实,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描写和表现生活; 2、追求典型化,对生活现象进行广泛的艺术概括,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追求思想倾向的隐蔽性。 19世纪中-末,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司汤达
自然主义
• 19世纪下半叶,法国。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又轻视现实主义的典型概括,
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对生活现象作直观、单纯的描绘和记录的创作手法。(1)强调琐碎的细节描写;(2)强调以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等自然科学的精神关注人和描写人;(3)反对典型化,排斥主观态度,保持中立,不带任何政治和道德倾向。
• 左拉、福楼拜、龚古尔兄弟
现代主义
• 19世纪末,在欧洲兴起一系列的文艺流派,如: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
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
• 现代派艺术:不再美丽的艺术
现代主义的社会、哲学背景
• 社会背景:两次世界大战,暴露出人性的丑陋,摧毁了人们原本的世界观,人们不
再相信国家政府的承诺,不再相信所谓的道德的高尚和美好。
•
•
•
• 哲学背景:存在主义、悲观主义、虚无主义 人生是痛苦的,世界是荒谬的。 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加缪,萨特。 从艺术的观点看,难道现代派艺术不是魔鬼的作品吗?难道舞台上各种精神错乱和
歪扭鄙丑的动作都是艺术的吗?多种艺术趣味的否定,所有那些过去被看作是丑的和令人厌恶的东西……那些垃圾癖和裸露癖——难道都是艺术的吗?
• ——G·沃兰德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1、主观表现的内向性、抽象性;表现比客观存在更真实的主观意志、心理直觉、意识与潜意识领域的真实——最高的真实。
2、艺术想象的随意性与直觉性;
3、艺术形式的反传统与奇异化;取消情节、结构意识流、不用标点、不用大写字母、生造词语、用文字组成图像。
后现代主义
• 现实主义是外科专家——医治创伤
•
•
• 现代主义是心理医生——剖析精神 后现代主义是无奈的疯子——放弃治疗,以自我麻痹的方式获得快乐。 生命的本质乃是存在本身。(萨特)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 1、反传统、反权威、反中心;
• 2、认为世界是碎片,而非整体理性的;
• 3、意义丧失、追问丧失、自我的失落。
• 4、以嘻嘻哈哈、玩世不恭的姿态解构世界,。
后现代主义的诞生背景
•
•
•
• 1、民主时代的到来; 2、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 3、商品化社会、文化工业的兴起; 4、通俗文化、市民文化的胜利。
第十讲 艺术消费
艺术风格
• 指艺术家在作品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风貌格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
• “风格即人”——布封《论风格》
风格受时代、民族、地域、流派的影响
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消费
艺术欣赏
• 艺术欣赏是艺术接受活动中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 • 对艺术作品的观照有四种结果:没懂;误解;别解(带其他目的);主客体融合无
间,沉浸在艺术世界中,心灵处于自由和谐的兴奋状态,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即审美享受。只有第四种才是真正的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的效果取决于
审美主体:个人阅历、人生体验、文化层次、艺术修养、先在的心理结构; • •
•
•
•
•
• 欣赏者的类型 思考型、娱乐型;主动型、被动型;目的型、随意型;混合型。 艺术欣赏的过程 受众在先在结构或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对文本的召唤结构进行具体化的接受,被欣赏客体吸引、感染、共鸣,并丰富、补充、扩大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举一反三。 艺术欣赏的差异性表现为阶级差异、民族差异、时代差异、个人差异等;艺术欣赏
的共同性表现为意义理解的稳定性、情感体验与评价的一致性等。
审美距离
• 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汪国真
•
• 忧心忡忡的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的特征。——马克思 审美距离说:在审美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客观现象能
够作为纯粹的审美对象出现,而不是与现实中的自我利益发生关系,因而能充分展开审美体验。——布洛
• 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之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
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
——布洛
第一讲 艺术是什么
艺术价值VS 商业价值
郭敬明
2010年年收入2500万,位列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第二。
贾平凹
长篇小说《秦腔》勇夺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奖金5万。
思考:艺术是什么?
它和大众娱乐的区别何在?
艺术创作与艺术生产的区别:艺术创作——创造性的精神产品
•
• (遵循美的规律) 艺术生产——批量的物质性生产
• (遵循价值规律)
什么是艺术:
艺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艺术,即真正的艺术,凝结艺术家的炽热情感和对世界的深刻认知,以美的方式,以无功利的特征,揭示人生真谛,指向终极关怀。
广义的艺术,即大众艺术、通俗艺术、文化产业艺术,以提供娱乐、通俗易懂、迎合市场、迎合大众口味为目的,通过刺激受众的感官,以功利性的方式,满足人的较低层次的精神需求。
第二讲 艺术是什么
关于艺术的种种说法:
• 艺术是一种实践—精神的文化形态
• 艺术是一种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 艺术是一种集中的审美形态
艺术是一种实践——精神的文化形态
•
•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全部活动方式和创造成果的总称。 艺术首先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马克思认为,理论、宗教、艺术、实践—精神是四种并列的思维方式,从四个不同
的角度掌握世界。
• 理论诉诸于概念;宗教诉诸于信仰;
艺术诉诸于情感;实践—精神诉诸于意志。
艺术是艺术活动的核心与中介
• 艺术活动的四要素:
艺术品、艺术家、宇宙、观赏者。
——美国文艺批评家 艾布拉姆斯
艺术是一种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艺术远离经济基础,所以也远离上层建筑。
各种意识形态都是一定政治集团利益的反映,具有虚假性,因为在意识形态中,这
种利益的真实性质是隐蔽着的。
——德国社会学家 马克斯·韦伯 •
• 把作为巫术的艺术和作为娱乐的艺术排除于作为表现与想象的真正艺术之外。
——英国哲学家 科林伍德
• 巫术艺术:指那些追求实用目的,激发受众情感并使之保持下去,以便在日后的实
际活动中再释放出来的艺术。
• 文学艺术与哲学、宗教一样,是高高地漂浮在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空间之上的东西,
是人类精神上空漂浮着的云,它和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关系,像是天上
的云霞虹霓与大地的关系一样。
——鲁枢元《大地与云霓》
艺术是一种集中的审美形态
•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各种意识形态都是一定政治集团利益的反映,具有虚假性,因为在意识形态中,这 艺术远离经济基础,所以也远离上层建筑。
种利益的真实性质是隐蔽着的。
——德国社会学家 马克斯·韦伯
•
•
•
•
• 意识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审美 审美活动:人类的审美活动包括主体(审美者)和客体(美的对象)两个方面,审美者对美的对象的审视、观照、感悟构成人的审美活动。 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 现实美带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纯粹性; 现实美带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恒性。
艺术的真实性
• 艺术的真实性:指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基于社会生活实践在心理上对艺术世界与社
会生活的一致性的认同,它是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
• 再现型艺术:现象真实(细节真实)+ 本质真实(物理真实+ 事理真实+情理真实。
• 强调从客观存在(自然、社会)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表现型艺术:情理真实
强调从主观存在(感受、想象、理想)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
举例分析艺术的真实性:小说
格里高利在历经艰难坎坷、颠沛流离,丧失了理想、信仰和心爱的妻子之后,在极度的沮丧、恐惧和绝望中,他仰头看太阳,发现太阳是黑色的。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卡夫卡:《变形记》
举例分析艺术的真实性:绘画
第三讲 人为何需要艺术
艺术是快乐的源泉
• 欲求的主体就好比是躺在伊克西翁的风火轮上,好比永远以妲娜伊德的穿底桶在吸
水,好比是水深齐肩而永远喝不到一滴的坦达努斯。
——叔本华
• 任何人的生活,如果是整个地、一般地去看,并且只注重一些最重要的轮廓,那当
然总是一个悲剧——哪些从未实现的愿望,虚掷了的挣扎,为命运毫不容情地践踏
的希望,整个一辈子那些倒霉的错误,加上日益增加的痛苦和最终的死亡,就经常
演出了悲剧。
——叔本华
• 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
——萨特
• 他人即是地狱,人与人彼此孤立。
——萨特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
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宋 · 蒋捷《虞美人 · 听雨》
• 索格居克效应
1927年,格式塔心理学派
•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197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
•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患病”条件
1.人质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挟持过程中,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
小惠。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与其他观点
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4.人质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 人类疏导精神压抑的途径:
1、做梦;
2、艺术;
3、犯罪;
4、精神病。
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本我、自我、超我
兽性、人性、神性
• 神经病者只知道如何藉否认冲突来将冲突从意识中压抑下去以帮助自己。神经病者
要消受痛苦,艺术家则将之吐出来……艺术家无论如何都能从不满意的境遇中将狂想
藉一种特殊材料表达出来,以找一个快乐的出路。
——德国心理分析家 瑞克尔
• 可以断言,一个乐天派从来不会幻想,只有不如意者才会幻想。幻想的原动力是不
能满足的愿望。
——奥地利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
艺术:生命的火光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生活的重压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生活的无聊
艺术是终极关怀的通路
• 终极目标:
•
•
•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那里去? 终极,就是指人所能抵达的超越现实世界的理想世界,即必然王国之外的自由王国。 终极关怀
• 终极的最基本涵义是自由。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对人类终极目标展开向往、叩问、追
寻,其目的在于点燃理想世界的希望与灯塔,照亮喧嚣的尘世,使人类不只是纯粹
的生物,还是具有灵性的存在,从而超越肉身和物质世界有限的空间与时间,进而
通达永恒。
终极关怀的方式有两种:宗教、哲学。
艺术,以审美方式的思想特质,借助哲学,将终极关怀化为形象直观的审美方式体
现出来,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超越自身进行直观的对象。 • •
诗的最高境界是哲学。——黑格尔
艺术的起源
•
•
•
•
•
• 劳动说 游戏说 巫术说 表现说 战争 恋爱
第四讲 艺术作品的构成
文本与载体
• 艺术作品由文本和载体构成。
• 文本:艺术作品,是艺术主体影响、作用于受体的直接媒介,由语言、结构、意象、
主题等构成。
• 载体:艺术家传达审美意象的物质手段或媒介系统。
• 思考
举例说明,各种艺术门类的载体分别是什么?
艺术语言
• 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而是指艺术载体用以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它具备三个特征:直觉性、情感性、模糊性。
艺术语言的直觉性
• 艺术语言,通常不诉诸于判断、演绎、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而直接诉诸于模糊
• 的意识和潜意识,瞬间秒杀心灵,引起震撼。 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
——袁枚《随园诗话》
艺术语言的情感性
• 艺术语言,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这种情感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从而
进行自我观照,并释放自身的情感,进而获得审美快感。
艺术语言的内涵具有模糊、不确定的特点,这是艺术语言的蕴藉和想象空间之所在。
(回忆《父与女》) 艺术语言的模糊性 •
第五讲 艺术作品的分类
艺术作品的分类
• 视觉艺术:绘画、舞蹈、雕塑、建筑
• 听觉艺术:音乐
• 语言艺术:文学
• 综合艺术:戏剧、电影
视觉艺术
• 视觉艺术:
• 以可视的色彩、线条、形体为载体传达审美意象,是一种以肯定视觉享受为基础的
• 直觉性艺术。 造型艺术家的任务就是:通过眼睛的直觉进入欣赏者的心灵。
以绘画为例
• 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
• 西方: 中国: 模仿—形似(主客二分)—神似(内心)
贯注—神似(主客一体)
• 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易经》的宇
宙观: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一切物体可以说是一种“气积”
(庄子:天,积气也)。这生生不息的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中国画的
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
——宗白华
中西方文化核心特征之对比 中国 西方
直觉得到的概念,具体的 假设得到的概念,抽象的 审美的、合一的 认识的、区分的、对立的 重自然,反人为 重人为、征服自然
墨守陈规,静,封闭,保守,向内 求新求变、动、扩张、开放、向外 家庭制(独裁) 城邦制(民主)
集体的 个人的
平和、温厚
尚武、张扬
第七讲 艺术作品的分类
听觉艺术
• 听觉艺术:
• 以肯定性的听觉感受为基础的直觉性艺术,分为音乐、音响两大类。
•
•
•
•
•
•
•
•
•
•
• 思考:中西方音乐给人的感受有怎样的不同? 西方音乐 魔法、巫师、占星师、黑洞 金戈铁马的英雄、美艳夺魄的女子 超越、对立:惊心动魄、美轮美奂、疯狂、炽热、唯我独尊、原始欲望 被征服、崇拜着迷、沉醉 中国音乐 自然、万物一体、无胜无负、无欲无争、无恨无爱 雾气岚霭、潺潺流水 虚灵、空荡、冲淡、主客不分、不知今夕何夕,不知自己是谁。 思考:中西方音乐如此不同的社会历史原因有哪些?
语言艺术
• 语言艺术:
• 语言艺术是最富有思想性的艺术。听觉艺术长于抒发感情,语言艺术长于表达复杂准确的思想感情。
综合艺术
•
• 语言艺术: 以多种物质手段为载体的艺术,把文学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在一起,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戏剧和电影。
第八讲 艺术创作
叔本华论艺术家
与常人、天才、疯子
• 常人——普通青年
• 天才——文艺青年
• 疯子——二逼青年
常人 VS 天才
•
•
• 常人囿于求生的压迫,不得不整日在因果律的锁链中讨生活,因而认识总是听从理性的指挥,显得相当精明; 天才由于纯粹的审观能力占上风,往往流连于对超越根据律范围的理念的直观,因而认识总是摆脱理性的奴役,现出种种笨拙。 天才不精明,精明人不是天才。
天才 VS 疯子
• 疯子能正确地认识个别眼前事物,也能认识某些过去的个别事物,可是错认了其间的联系和关系。
天才的基本特征是超越根据律去观审理念,天才与疯子都以打乱充足理由、置事物间的联系于不顾为根本特点,因此,都常常表现为错误和胡言乱语。
理性 VS 感性
• 科学主义 VS 人文主义
•
•
•
•
•
•
• 思维 VS 意识 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推理 直觉、想象、意象 思维 (科学主义)VS 意识(人文主义) 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推理 直觉、灵感、潜意识 寓言:物质先生 & 精神小姐
艺术思维
• 艺术思维以事物本质的理念、思想为逻辑起点,以意象为中介,以完整的艺术作品
为逻辑终点,遵循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出“第二自然”。
艺术思维的逻辑形式
•
•
•
•
•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题材(物象)——意象——艺象(作品) 艺术思维的逻辑方法主要是想象和联想。 想象,创作主体在暂时超越了物理时空的心理时空里展开构思,打破了感觉与外部既有秩序的机械对应关系,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联想,创作主体在类似和相关的条件刺激下,对客观事物之间某种关系在想象中联
结。
艺术思维的非逻辑形式
• 指某种特定的情境和时刻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未经推理和判断,突然心领神会、
明彻顿悟的情状。这一思维在人类掌握世界的活动中,起着逻辑思维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直觉
指以艺术的方式掌握世界时,主客体融而为一,超越了意识和实在之间的障碍,洞悉到宇宙、人生的真谛,从而取得精神上自由的顿悟能力,从有限的实体进入到无限的精神境界。
灵感
艺术家在创作中,有些问题久思不解,突然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发或主体内部潜意识的推动,产生闪电般的意象顿悟。
瞬间凝聚性;直观悟见性;潜在目的性。
潜意识
原始、自私、冲动、盲目的黑暗王国。 • • • • • • •
第九讲 艺术思潮的发展脉络
•
•
•
•
• 美学的转向:精神——肉体 黑格尔——康德——尼采 精英退场,全民登台 《大话西游》 关于国足的各种段子
西方艺术思潮脉络
• 3-13世纪——中世纪宗教艺术、浪漫主义
•
•
• 14-16世纪——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17世纪——古典主义唯理论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
• 19世纪中-19世纪末——现实主义
• 19世纪末-20世纪中——现代主义
• 20世纪中——后现代主义
古典主义
• 源于17世纪的法国,有时也被成为新古典主义,其哲学基础是近代哲学家笛卡尔。• (我思故故我在)。 高乃伊、拉辛、莫里哀
• 戏剧的三一律:
一件事、一个地方、一天内
•
•
•
•
• 古典主义的主要特征: 1、拥护王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2、崇尚理性;(坚强意志克制情感) 3、重视表现技巧尤其是语言技巧; (准确、明晰、合乎逻辑)
• 4、奉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
浪漫主义
•
•
•
•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流星于欧洲,是法国革命、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产物。 消极浪漫主义反映了贵族阶级对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敌视态度; 积极浪漫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倾向,以及渴望斗争、崇尚自由的理想。 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 1、理想主义精神;
• 2、抒情主义精神;
• 3、艺术手法多采用大胆奇特的想象与夸张。
现实主义
•
•
•
•
• 现实主义的三个基本特征: 1、追求细节真实,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描写和表现生活; 2、追求典型化,对生活现象进行广泛的艺术概括,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追求思想倾向的隐蔽性。 19世纪中-末,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司汤达
自然主义
• 19世纪下半叶,法国。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又轻视现实主义的典型概括,
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对生活现象作直观、单纯的描绘和记录的创作手法。(1)强调琐碎的细节描写;(2)强调以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等自然科学的精神关注人和描写人;(3)反对典型化,排斥主观态度,保持中立,不带任何政治和道德倾向。
• 左拉、福楼拜、龚古尔兄弟
现代主义
• 19世纪末,在欧洲兴起一系列的文艺流派,如: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
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
• 现代派艺术:不再美丽的艺术
现代主义的社会、哲学背景
• 社会背景:两次世界大战,暴露出人性的丑陋,摧毁了人们原本的世界观,人们不
再相信国家政府的承诺,不再相信所谓的道德的高尚和美好。
•
•
•
• 哲学背景:存在主义、悲观主义、虚无主义 人生是痛苦的,世界是荒谬的。 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加缪,萨特。 从艺术的观点看,难道现代派艺术不是魔鬼的作品吗?难道舞台上各种精神错乱和
歪扭鄙丑的动作都是艺术的吗?多种艺术趣味的否定,所有那些过去被看作是丑的和令人厌恶的东西……那些垃圾癖和裸露癖——难道都是艺术的吗?
• ——G·沃兰德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1、主观表现的内向性、抽象性;表现比客观存在更真实的主观意志、心理直觉、意识与潜意识领域的真实——最高的真实。
2、艺术想象的随意性与直觉性;
3、艺术形式的反传统与奇异化;取消情节、结构意识流、不用标点、不用大写字母、生造词语、用文字组成图像。
后现代主义
• 现实主义是外科专家——医治创伤
•
•
• 现代主义是心理医生——剖析精神 后现代主义是无奈的疯子——放弃治疗,以自我麻痹的方式获得快乐。 生命的本质乃是存在本身。(萨特)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 1、反传统、反权威、反中心;
• 2、认为世界是碎片,而非整体理性的;
• 3、意义丧失、追问丧失、自我的失落。
• 4、以嘻嘻哈哈、玩世不恭的姿态解构世界,。
后现代主义的诞生背景
•
•
•
• 1、民主时代的到来; 2、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 3、商品化社会、文化工业的兴起; 4、通俗文化、市民文化的胜利。
第十讲 艺术消费
艺术风格
• 指艺术家在作品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风貌格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
• “风格即人”——布封《论风格》
风格受时代、民族、地域、流派的影响
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消费
艺术欣赏
• 艺术欣赏是艺术接受活动中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 • 对艺术作品的观照有四种结果:没懂;误解;别解(带其他目的);主客体融合无
间,沉浸在艺术世界中,心灵处于自由和谐的兴奋状态,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即审美享受。只有第四种才是真正的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的效果取决于
审美主体:个人阅历、人生体验、文化层次、艺术修养、先在的心理结构; • •
•
•
•
•
• 欣赏者的类型 思考型、娱乐型;主动型、被动型;目的型、随意型;混合型。 艺术欣赏的过程 受众在先在结构或期待视野的基础上,对文本的召唤结构进行具体化的接受,被欣赏客体吸引、感染、共鸣,并丰富、补充、扩大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举一反三。 艺术欣赏的差异性表现为阶级差异、民族差异、时代差异、个人差异等;艺术欣赏
的共同性表现为意义理解的稳定性、情感体验与评价的一致性等。
审美距离
• 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汪国真
•
• 忧心忡忡的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的特征。——马克思 审美距离说:在审美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客观现象能
够作为纯粹的审美对象出现,而不是与现实中的自我利益发生关系,因而能充分展开审美体验。——布洛
• 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之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
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
——布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