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2期双月刊
总第143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JOU RNAL O F ZHON GNAN UN I V ER S IT Y O F ECONOM I CS AND LAW №. 2. 2004B i m onth ly Serial №. 143
关于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管理的思考
童丽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 湖北武汉430060)
摘要:, , 税收征管是关键。随着电。特别是近年来在日本、美国、韩, 通, , 必然有利于我国税收征管与国际社会接轨并保证税收公平、高效征管。
关键词:税收征管; 信息化管理; 征管效率; 税务代理
中图分类号:F 810. 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5230(2004) 0220088203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税制改革的需要, 我国进行了税收征管改革, 取消了原有的专管员制度, 实行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集中征收, 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新模式。虽然该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实际上远未达到征管改革所要求的目标。在主要依靠纳税人自行填写申报表进行纳税申报的条件下, 若征税机关无法获取足够的信息, 必然会导致税源不清, 对一些不申报的“地下经济活动”和零散税源的管理鞭长莫及, 以致于漏管严重。由此导致稽查选案的盲目性太高,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加上计算机使用效率低, 我国的税收征管成本大幅度上升。在这种情形之下, 推进我国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尤为必要。
一、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将大大提高征管效率
税收征管效率是指税收征管绩效与征管投入之间的数值比较关系, 是税收征管质量与数量的综合反映。一般而言, 可用两个指标来评价征管效率的高低, 即征收成本与漏税率。征收成本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由税务机关征税花费的行政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构成的征税成本, 二是由纳税人为完成纳税义务所发生的费用构成的纳税成本。漏税率则是指由于税务机关放弃对一部分纳税人的管理或纳税人偷逃税款导致税收收入的损失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漏税率
收稿日期:2003209228
作者简介:童丽珍(1956—) , 女, 天津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
也可以看作是税收征管的一种机会成本。对某一税收制度而言, 当征收成本与机会成本(漏税率) 之和为最小时, 征管效率才达到最大。例如, 意大利的增值税征收成本只有0. 5%, 但漏税率为30%, 而葡萄牙的增值税征收成本虽然占1%, 但漏税率却只有10%, 那么葡萄牙的征管效率就应高于意大利。
推进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手段, 可以使征管机构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投入达到监管绝大多数纳税人的目的, 而将剩余精力更多地投入到重点稽查中去, 一方面保证管理成本不致太高, 另一方面通过对违反税收征管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维护税法的尊严, 降低偷税漏税所造成的损失。同时, 信息化管理也有助于其推行“减员增效”的方针政策, 精简机构, 缩小开支, 提高行政效率, 使征税成本最小化。
对纳税人而言, 高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其与纳税有关的经济活动处于监管机构的全面监控体系之中, 有利于其自觉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易于形成自觉纳税的意识, 配合征税机关的周到服务, 可达到降低纳税成本的目的。这样, , 防止因征税不公引起抵触情绪而导致征管困难, 成本增加。
二、, 、纳税成本, 有效防止偷税、漏税现象, 通过让渡部分收益来有效降低征税, 还可以达到增强全社会成员守法纳税意识的目的, 是税务征管中。目前, 许多国家都实行了税务代理制, 最典型的要数日本政府。日本现有税务代理人员达5万余人, 85%以上的企业都是通过税务代理来办理纳税事务的。为了规范税务代理业务, 日本政府还颁布了《税理士法》, 对税理士的资格认定和监督作了明确的规定。美国的税务代理则通常由综合性的会计公司来承担, 它们向客户提供包括财务、会计、税务、经营、管理在内的多项服务。韩国和法国也大体采用了与日本相似的税务代理制度。总的来讲, 各国的税务代理制都有效地利用了社会力量来协助政府进行税收征管, 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成为税收征管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 发展税务代理市场是必然的趋势, 它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上的高素质人员来为政府效力, 弥补政府部门人才流失所带来的不便。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 则有助于税务机关与税务代理机构之间征管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便于税收的及时足额收缴。而税务代理机构得到了政府机关的支持, 则更有利于促进其市场的发展。
三、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 有利于我国税收征管在加入W TO 后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入世”后, 大量外资将在更加广泛的领域进入中国, 国内企业也将更多地走出国门, 由此必会带来大量复杂的国际税收问题, 需要有高素质的税务人员来管理和解决。尤其在具有较高管理水平、高新技术和知识含量大、跨国交易业务复杂的跨国公司领域, 更要有一大批符合“国际性标准的复合型人才”来管理。但目前我国税务人员队伍中具有相应知识水准的人为数不多, 另外, 我国税收执法统一性和规范性不高, 一些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在长期执法过程中形成的“强权力、淡服务”意识和不按法规办事, 甚至收“人情税”和“过头税”等一系列问题必将会与W TO 规则及国际惯例产生强烈冲突。
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 需要吸纳大量既懂外语、计算机, 又懂税收、会计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入征管领域, 这必然会改善我国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适应国际化的要求。而信息化管理
对人员素质要求高, 征纳税工作透明度强, 也会促进税务部门与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法规办事, 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 避免不公正的现象发生。
四、税收征管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1. 规范基础建设。加强税收基础信息的收集、调查、整理及录入、归档工作, 建立纳税人电子化管理档案。完善纳税人税务登记资料管理系统, 发票购领、使用、查询系统, 电子申报纳税、欠税催缴系统和税源监控分析系统, 为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进行申报质量的分析与监控、稽查的选案以及税源的跟踪管理提供完整、准确的依据。
2. 推进税收征管专业化。在我国传统征管方式下, 实行的是全职能的征管机构, 它以行政区划为管理范围, 内部机构设置突出一个“全”字, 内部控制上职能重复、交叉, 各部门之间因没有独立性而不能有效协调与配合, 政策执行上摩擦与争执经常发生, 对外抢税源、拉商户, 极易造成人为“避税港”, 导致税收流失, 成本增加。税收征管要进行信息化管理, 一系列问题, 实行税收征管的专业化, , , 促进总体征管质量与效率的提高。笔者认为, 置征收局、管理局和稽查局, , , 为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奠定组织基础。
3. , 应该以努力建设一支由税务人员、, 按照从严治队之要求, 从思想意识、业务水平和工作作风三个方面严把质量关。首先, 培养税务人员“服务至上”的价值观念, 增强其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 提高服务能力。其次, 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倡导求真务实的精神, 在征纳税问题上不可有半点马虎。最后, 加大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吸纳社会各界有学识、有技能的人才入伍, 使纳税人员队伍全面适应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确保过硬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钱国玉. 论税收征管专业化与信息化改革[J ]. 税务研究, 2002, (1) .
[2]戴海先. 关于W TO 与中国税收管理问题的几点研究[J ]. 涉外税务, 2002, (3) .
[3]胡荣桂. 浅论税收征管效率[J ]. 税务研究, 2000, (5) .
(责任编辑:靳香玲)
Key words :Indirect F inance ; D irect F inance ; Cap italM arket ; M onetary M arket
Con struct the F i nanc i a l Supportable Syste m for Econom ic D evelop m en t i n W uhan
・60・ZHU X in -rong (X inhua S chool of B ank ing and Insu rance , Z hong nan U n iversity of E cono m ics and L aw , W uhan 430060, Ch ina )
Abstract :T he econom ic developm en t of m odern society depends h igh ly on a financial sup 2po rtab le system , w h ich has an overall functi on and h igh efficiency . It is , therefo re , the key to con structing the financial suppo rtab le system to en su re the variety of financial in stitu tes , the diversificati on of financial bu sinesses , the m odern izati on of m anagem en t , as w ell as the open ing up financial m arkets . In o rder to ach ieve th is goal , w e shou ld advance the con struc 2ti on of the financial suppo rtab le system step by step , and i m p lem en t coo rdinated develop 2m en t strategy , w h ich includes such th ree facto rs as financing w ith h igh efficiency , op ti m iza 2ti on of allocati on and financial stab ility , op ti m ize the allocati on of resou rces , strengthen regu lati on and p reven t and defu se financial s so as to p bank ing services fo r econom ic and social developm en t .
Key words :F inancial M arket ; F inancial ; In su rance Indu stry ; T ru st
The Em ir l istics of I nvest m en t Funds Hold i ngs 112・68・e - CA IM ing -chao SH I Dong -hu i
chool M e m en t , S hang ha i J iao T ong U n iversity , S hang ha i 200052, Ch ina ;
2. S hang ha i S tock E x chang e , S hang ha i 200120, Ch ina )
Abstract :T h is p aper u ses Investm en t funds’po rtfo li o in 2002A nnual R epo rts to em p irical study characteristics of investm en t funds ho lding . W e find that the level of investm en t funds ow nersh i p is sign ifican tly related to earn ings per share , standard deviati on , stock p rice , m arket value , tu rnover and listing ages . T hese resu lts show that stock characteristics have i m po rtan t effect on investm en t funds’investm en t decisi on s . Fu rther analyses show that in 2vestm en t funds p ay atten ti on to listed com pan ies’p erfo r m ance , stock vo latility and liqu idity risk , and i m p lem en t value strategies at end of 2002. T he o ther resu lts also show that invest 2m en t funds have good ab ility to iden tity and find stock value , and to adju st po rtfo li o . Key words :Investm en t Funds ; P ruden t Investm en t ; Secu rity M arket
Bu ild i ng F ir m Core Com petitiveness Ba sed on Custom er Va lue
TON G Yu GAN B i -qun (B usiness S chool , W uhan U n iversity , W uhan 430072, Ch ina ) ・109・
Abstract :W h ile bu ilding co re com petence , a fir m shou ld realize the value that cu stom er fo 2cu sed on , system atic analyse cu stom er value w ill help the fir m find the base po in t bu ilding co re com petitiveness . M eanw h ile co re com petence is the p latfo r m to realize the cu stom er’svalue , so the fir m shou ld b reak aw ay from traditi onal strategic th ink ing , on the basis of cu s 2tom er value , keep m eeting the needs of cu stom ers as the cen tral task , strengthen cu stom er value innovati on , and fir m co re com p etitiveness w ill increase m arkedly .
Key words :Cu stom er V alue ; Co re Com petitiveness ; Innovati on
2004年第2期双月刊
总第143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JOU RNAL O F ZHON GNAN UN I V ER S IT Y O F ECONOM I CS AND LAW №. 2. 2004B i m onth ly Serial №. 143
关于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管理的思考
童丽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 湖北武汉430060)
摘要:, , 税收征管是关键。随着电。特别是近年来在日本、美国、韩, 通, , 必然有利于我国税收征管与国际社会接轨并保证税收公平、高效征管。
关键词:税收征管; 信息化管理; 征管效率; 税务代理
中图分类号:F 810. 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5230(2004) 0220088203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税制改革的需要, 我国进行了税收征管改革, 取消了原有的专管员制度, 实行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集中征收, 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新模式。虽然该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实际上远未达到征管改革所要求的目标。在主要依靠纳税人自行填写申报表进行纳税申报的条件下, 若征税机关无法获取足够的信息, 必然会导致税源不清, 对一些不申报的“地下经济活动”和零散税源的管理鞭长莫及, 以致于漏管严重。由此导致稽查选案的盲目性太高,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加上计算机使用效率低, 我国的税收征管成本大幅度上升。在这种情形之下, 推进我国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尤为必要。
一、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将大大提高征管效率
税收征管效率是指税收征管绩效与征管投入之间的数值比较关系, 是税收征管质量与数量的综合反映。一般而言, 可用两个指标来评价征管效率的高低, 即征收成本与漏税率。征收成本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由税务机关征税花费的行政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构成的征税成本, 二是由纳税人为完成纳税义务所发生的费用构成的纳税成本。漏税率则是指由于税务机关放弃对一部分纳税人的管理或纳税人偷逃税款导致税收收入的损失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漏税率
收稿日期:2003209228
作者简介:童丽珍(1956—) , 女, 天津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
也可以看作是税收征管的一种机会成本。对某一税收制度而言, 当征收成本与机会成本(漏税率) 之和为最小时, 征管效率才达到最大。例如, 意大利的增值税征收成本只有0. 5%, 但漏税率为30%, 而葡萄牙的增值税征收成本虽然占1%, 但漏税率却只有10%, 那么葡萄牙的征管效率就应高于意大利。
推进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手段, 可以使征管机构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投入达到监管绝大多数纳税人的目的, 而将剩余精力更多地投入到重点稽查中去, 一方面保证管理成本不致太高, 另一方面通过对违反税收征管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维护税法的尊严, 降低偷税漏税所造成的损失。同时, 信息化管理也有助于其推行“减员增效”的方针政策, 精简机构, 缩小开支, 提高行政效率, 使征税成本最小化。
对纳税人而言, 高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其与纳税有关的经济活动处于监管机构的全面监控体系之中, 有利于其自觉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易于形成自觉纳税的意识, 配合征税机关的周到服务, 可达到降低纳税成本的目的。这样, , 防止因征税不公引起抵触情绪而导致征管困难, 成本增加。
二、, 、纳税成本, 有效防止偷税、漏税现象, 通过让渡部分收益来有效降低征税, 还可以达到增强全社会成员守法纳税意识的目的, 是税务征管中。目前, 许多国家都实行了税务代理制, 最典型的要数日本政府。日本现有税务代理人员达5万余人, 85%以上的企业都是通过税务代理来办理纳税事务的。为了规范税务代理业务, 日本政府还颁布了《税理士法》, 对税理士的资格认定和监督作了明确的规定。美国的税务代理则通常由综合性的会计公司来承担, 它们向客户提供包括财务、会计、税务、经营、管理在内的多项服务。韩国和法国也大体采用了与日本相似的税务代理制度。总的来讲, 各国的税务代理制都有效地利用了社会力量来协助政府进行税收征管, 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成为税收征管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 发展税务代理市场是必然的趋势, 它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上的高素质人员来为政府效力, 弥补政府部门人才流失所带来的不便。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 则有助于税务机关与税务代理机构之间征管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便于税收的及时足额收缴。而税务代理机构得到了政府机关的支持, 则更有利于促进其市场的发展。
三、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 有利于我国税收征管在加入W TO 后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入世”后, 大量外资将在更加广泛的领域进入中国, 国内企业也将更多地走出国门, 由此必会带来大量复杂的国际税收问题, 需要有高素质的税务人员来管理和解决。尤其在具有较高管理水平、高新技术和知识含量大、跨国交易业务复杂的跨国公司领域, 更要有一大批符合“国际性标准的复合型人才”来管理。但目前我国税务人员队伍中具有相应知识水准的人为数不多, 另外, 我国税收执法统一性和规范性不高, 一些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在长期执法过程中形成的“强权力、淡服务”意识和不按法规办事, 甚至收“人情税”和“过头税”等一系列问题必将会与W TO 规则及国际惯例产生强烈冲突。
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 需要吸纳大量既懂外语、计算机, 又懂税收、会计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入征管领域, 这必然会改善我国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适应国际化的要求。而信息化管理
对人员素质要求高, 征纳税工作透明度强, 也会促进税务部门与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法规办事, 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 避免不公正的现象发生。
四、税收征管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1. 规范基础建设。加强税收基础信息的收集、调查、整理及录入、归档工作, 建立纳税人电子化管理档案。完善纳税人税务登记资料管理系统, 发票购领、使用、查询系统, 电子申报纳税、欠税催缴系统和税源监控分析系统, 为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进行申报质量的分析与监控、稽查的选案以及税源的跟踪管理提供完整、准确的依据。
2. 推进税收征管专业化。在我国传统征管方式下, 实行的是全职能的征管机构, 它以行政区划为管理范围, 内部机构设置突出一个“全”字, 内部控制上职能重复、交叉, 各部门之间因没有独立性而不能有效协调与配合, 政策执行上摩擦与争执经常发生, 对外抢税源、拉商户, 极易造成人为“避税港”, 导致税收流失, 成本增加。税收征管要进行信息化管理, 一系列问题, 实行税收征管的专业化, , , 促进总体征管质量与效率的提高。笔者认为, 置征收局、管理局和稽查局, , , 为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管理奠定组织基础。
3. , 应该以努力建设一支由税务人员、, 按照从严治队之要求, 从思想意识、业务水平和工作作风三个方面严把质量关。首先, 培养税务人员“服务至上”的价值观念, 增强其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 提高服务能力。其次, 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倡导求真务实的精神, 在征纳税问题上不可有半点马虎。最后, 加大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吸纳社会各界有学识、有技能的人才入伍, 使纳税人员队伍全面适应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确保过硬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钱国玉. 论税收征管专业化与信息化改革[J ]. 税务研究, 2002, (1) .
[2]戴海先. 关于W TO 与中国税收管理问题的几点研究[J ]. 涉外税务, 2002, (3) .
[3]胡荣桂. 浅论税收征管效率[J ]. 税务研究, 2000, (5) .
(责任编辑:靳香玲)
Key words :Indirect F inance ; D irect F inance ; Cap italM arket ; M onetary M arket
Con struct the F i nanc i a l Supportable Syste m for Econom ic D evelop m en t i n W uhan
・60・ZHU X in -rong (X inhua S chool of B ank ing and Insu rance , Z hong nan U n iversity of E cono m ics and L aw , W uhan 430060, Ch ina )
Abstract :T he econom ic developm en t of m odern society depends h igh ly on a financial sup 2po rtab le system , w h ich has an overall functi on and h igh efficiency . It is , therefo re , the key to con structing the financial suppo rtab le system to en su re the variety of financial in stitu tes , the diversificati on of financial bu sinesses , the m odern izati on of m anagem en t , as w ell as the open ing up financial m arkets . In o rder to ach ieve th is goal , w e shou ld advance the con struc 2ti on of the financial suppo rtab le system step by step , and i m p lem en t coo rdinated develop 2m en t strategy , w h ich includes such th ree facto rs as financing w ith h igh efficiency , op ti m iza 2ti on of allocati on and financial stab ility , op ti m ize the allocati on of resou rces , strengthen regu lati on and p reven t and defu se financial s so as to p bank ing services fo r econom ic and social developm en t .
Key words :F inancial M arket ; F inancial ; In su rance Indu stry ; T ru st
The Em ir l istics of I nvest m en t Funds Hold i ngs 112・68・e - CA IM ing -chao SH I Dong -hu i
chool M e m en t , S hang ha i J iao T ong U n iversity , S hang ha i 200052, Ch ina ;
2. S hang ha i S tock E x chang e , S hang ha i 200120, Ch ina )
Abstract :T h is p aper u ses Investm en t funds’po rtfo li o in 2002A nnual R epo rts to em p irical study characteristics of investm en t funds ho lding . W e find that the level of investm en t funds ow nersh i p is sign ifican tly related to earn ings per share , standard deviati on , stock p rice , m arket value , tu rnover and listing ages . T hese resu lts show that stock characteristics have i m po rtan t effect on investm en t funds’investm en t decisi on s . Fu rther analyses show that in 2vestm en t funds p ay atten ti on to listed com pan ies’p erfo r m ance , stock vo latility and liqu idity risk , and i m p lem en t value strategies at end of 2002. T he o ther resu lts also show that invest 2m en t funds have good ab ility to iden tity and find stock value , and to adju st po rtfo li o . Key words :Investm en t Funds ; P ruden t Investm en t ; Secu rity M arket
Bu ild i ng F ir m Core Com petitiveness Ba sed on Custom er Va lue
TON G Yu GAN B i -qun (B usiness S chool , W uhan U n iversity , W uhan 430072, Ch ina ) ・109・
Abstract :W h ile bu ilding co re com petence , a fir m shou ld realize the value that cu stom er fo 2cu sed on , system atic analyse cu stom er value w ill help the fir m find the base po in t bu ilding co re com petitiveness . M eanw h ile co re com petence is the p latfo r m to realize the cu stom er’svalue , so the fir m shou ld b reak aw ay from traditi onal strategic th ink ing , on the basis of cu s 2tom er value , keep m eeting the needs of cu stom ers as the cen tral task , strengthen cu stom er value innovati on , and fir m co re com p etitiveness w ill increase m arkedly .
Key words :Cu stom er V alue ; Co re Com petitiveness ; Innovati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