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例梅花鹿附红细胞体与溶血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作者:杨军
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3年第06期
摘要:通过建平县某梅花鹿场发生附红细胞体病与溶血性大肠肝病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详细介绍了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制定了预防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梅花鹿;附红细胞体;溶血性大肠菌杆病;实验室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54-01
近年来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普遍,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易继发其他疫病的流行和传播,应该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现将建平县某鹿场发生的附红细胞体和溶血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0年6月建平县某梅花鹿饲养场存栏48只,其中成年鹿28只,未成年幼鹿20头。先后有15只发病,第1只没发现症状突然死亡。前后10 d共死亡9只(3只成年,6只幼鹿)。经过及时确诊,改进治疗方法有效的控制了疫情,后期没有再出现死亡。
2 临床症状
病鹿体温升高至41~42 °C,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水增加,呼吸困难,口流白沫,腹痛明显。开始排稀软至水样粪便,有腥臭味,粪中带黏液,成棕红色,尿黄或血尿。鼻镜干燥,呼吸心跳加快,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极度消瘦。有的仔鹿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表现惊恐,有的头颈歪斜,原地转圈;有的前肢交叉站立,共济失调,起卧困难,死前痉挛抽搐。病程2~6 d。
3 病理变化
病死鹿瘦弱,血液稀薄,不易凝固,浆膜黄染,病程稍长者皮下组织出血,有胶冻样水肿。腹腔积液混浊有絮状物,呈暗黄色,有臭味。瘤胃黏膜脱落,第四胃黏膜有点状或带状出血。小肠广泛性出血内容物为暗红色。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索状,切面多汁。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表面有坏死灶。胆囊萎缩,胆汁浓稠。脾脏肿大,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肾脏表现不一,有的颜色苍白伴有出血,有的淤血肿大。心包积液,心冠脂肪和心外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肺脏有点状出血。仔鹿脑组织充血出血,并且水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例梅花鹿附红细胞体与溶血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作者:杨军
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3年第06期
摘要:通过建平县某梅花鹿场发生附红细胞体病与溶血性大肠肝病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详细介绍了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制定了预防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梅花鹿;附红细胞体;溶血性大肠菌杆病;实验室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54-01
近年来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普遍,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易继发其他疫病的流行和传播,应该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现将建平县某鹿场发生的附红细胞体和溶血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0年6月建平县某梅花鹿饲养场存栏48只,其中成年鹿28只,未成年幼鹿20头。先后有15只发病,第1只没发现症状突然死亡。前后10 d共死亡9只(3只成年,6只幼鹿)。经过及时确诊,改进治疗方法有效的控制了疫情,后期没有再出现死亡。
2 临床症状
病鹿体温升高至41~42 °C,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水增加,呼吸困难,口流白沫,腹痛明显。开始排稀软至水样粪便,有腥臭味,粪中带黏液,成棕红色,尿黄或血尿。鼻镜干燥,呼吸心跳加快,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极度消瘦。有的仔鹿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表现惊恐,有的头颈歪斜,原地转圈;有的前肢交叉站立,共济失调,起卧困难,死前痉挛抽搐。病程2~6 d。
3 病理变化
病死鹿瘦弱,血液稀薄,不易凝固,浆膜黄染,病程稍长者皮下组织出血,有胶冻样水肿。腹腔积液混浊有絮状物,呈暗黄色,有臭味。瘤胃黏膜脱落,第四胃黏膜有点状或带状出血。小肠广泛性出血内容物为暗红色。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索状,切面多汁。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表面有坏死灶。胆囊萎缩,胆汁浓稠。脾脏肿大,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肾脏表现不一,有的颜色苍白伴有出血,有的淤血肿大。心包积液,心冠脂肪和心外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肺脏有点状出血。仔鹿脑组织充血出血,并且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