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A. 缓和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B. 国家对经济加强了干预

C. 遏制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D. 保留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答案:B

2. 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 对压缩产量的农民,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其损失

B. 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给失业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C. 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让人们把藏起来的钱存到银行,使银行信用得到恢复

D.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答案:C

3. 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 恢复银行信用

C. 规范企业行为

答案:D

4. 罗斯福新政中有不少有利于工人的措施,如工人有权同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确立了工人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水平。因此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向富人敲竹杠”,还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搞社会主义。上述看法的主要错误在于

A. 没有用阶级分析法看问题

B. 单单用阶级分析法看问题

C. 只看到内容,没有看到形式

D. 用现象掩盖了事物本质

答案:D

5.1933年罗斯福入主白宫,实行“新政”,使美国避免了极右势力上台,其最主要原 因是

A. 美国有着较为强大的克服危机的经济实力

B. 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

C. “新政”缓解了社会矛盾

D. 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相对较弱

答案:A

6. 美国罗斯福新政,“新”主要体现在

①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②重视稳定社会秩序和缓和社会矛盾 ③政府全力推行国有化政策 ④发端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A. ①

C. ①④

答案:C

7.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 凡尔赛体系

C. 法西斯体制

答案:B B. 罗斯福新政 D. “斯大林模式” B. ②③ D. ③④ B. 调整农业经济 D. 举办公共工程

8.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其中“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 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B. 实行经济的全面振兴

C. 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D. 在美国避免法西斯化

答案:C

9. 对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B. 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 结果使美国消除了经济危机

D.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答案:C

10. 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A. 新政不可能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B. 新政没能解决生产社会化问题

C. 新政没能解决销售问题

D. 新政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大体上具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峻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的贫民;三是革新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端。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毅然不顾强大的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行大规模的赤字开支。

材料二:(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是总有利、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付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将你所学到的新政措施,就其主要倾向,按以上三个方面归类,并说明罗斯福政府财政赤字庞大的原因。

(2)参照下列答法,对材料二中的关键词语作出简释。(不得摘抄原文)

“不应消灭”意指:保护资本主义私有经济。

“经济的营运”意指:

“改进和补充”意指:

(3)罗斯福新政实施时,曾有美国人说这是法西斯主义,也有人说这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请结合新政措施方面对上述观点加以评述。

答案:(1)恢复经济类: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农业;救济工作类:成立专门机构,进行众多的公共工程建设,“以工代赈”;革除弊病类: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制定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防止盲目竞争。由于救济工作始终贯穿新政措施的各个方面,所以财政赤字庞大。

(2)“经济的营运”意指: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改进和补充”意指国家行政力量强制干预经济。

(3)上述两个观点是错误的。罗斯福新政不是法西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了对金融、工业、农业乃至社会生活的干预与控制,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并未改变。这些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罗斯福新政也不是社会主义。新政措施中虽有减少失业的工人人数、规定工人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等内容,但这只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而是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A. 缓和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B. 国家对经济加强了干预

C. 遏制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D. 保留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答案:B

2. 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 对压缩产量的农民,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其损失

B. 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给失业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C. 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让人们把藏起来的钱存到银行,使银行信用得到恢复

D.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答案:C

3. 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 恢复银行信用

C. 规范企业行为

答案:D

4. 罗斯福新政中有不少有利于工人的措施,如工人有权同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确立了工人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水平。因此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向富人敲竹杠”,还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搞社会主义。上述看法的主要错误在于

A. 没有用阶级分析法看问题

B. 单单用阶级分析法看问题

C. 只看到内容,没有看到形式

D. 用现象掩盖了事物本质

答案:D

5.1933年罗斯福入主白宫,实行“新政”,使美国避免了极右势力上台,其最主要原 因是

A. 美国有着较为强大的克服危机的经济实力

B. 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

C. “新政”缓解了社会矛盾

D. 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相对较弱

答案:A

6. 美国罗斯福新政,“新”主要体现在

①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②重视稳定社会秩序和缓和社会矛盾 ③政府全力推行国有化政策 ④发端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A. ①

C. ①④

答案:C

7.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 凡尔赛体系

C. 法西斯体制

答案:B B. 罗斯福新政 D. “斯大林模式” B. ②③ D. ③④ B. 调整农业经济 D. 举办公共工程

8.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其中“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 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B. 实行经济的全面振兴

C. 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D. 在美国避免法西斯化

答案:C

9. 对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B. 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 结果使美国消除了经济危机

D.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答案:C

10. 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A. 新政不可能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B. 新政没能解决生产社会化问题

C. 新政没能解决销售问题

D. 新政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大体上具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峻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的贫民;三是革新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端。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毅然不顾强大的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行大规模的赤字开支。

材料二:(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是总有利、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付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将你所学到的新政措施,就其主要倾向,按以上三个方面归类,并说明罗斯福政府财政赤字庞大的原因。

(2)参照下列答法,对材料二中的关键词语作出简释。(不得摘抄原文)

“不应消灭”意指:保护资本主义私有经济。

“经济的营运”意指:

“改进和补充”意指:

(3)罗斯福新政实施时,曾有美国人说这是法西斯主义,也有人说这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请结合新政措施方面对上述观点加以评述。

答案:(1)恢复经济类: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农业;救济工作类:成立专门机构,进行众多的公共工程建设,“以工代赈”;革除弊病类: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制定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防止盲目竞争。由于救济工作始终贯穿新政措施的各个方面,所以财政赤字庞大。

(2)“经济的营运”意指: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改进和补充”意指国家行政力量强制干预经济。

(3)上述两个观点是错误的。罗斯福新政不是法西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了对金融、工业、农业乃至社会生活的干预与控制,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并未改变。这些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罗斯福新政也不是社会主义。新政措施中虽有减少失业的工人人数、规定工人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等内容,但这只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而是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相关文章

  • 罗斯福新政 1
  • 罗斯福新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罗斯福新政>,预设教学时间1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角度进行本次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二第六单元第十八课. ...查看


  • 罗斯福新政
  •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 年 月 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二 罗斯福新政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2013年晋级为省一级达标高中.2014 ...查看


  • 自由放任的美国 1
  • 课堂教学学案 高一历史 课 题:"自由放任"的美国 课 型: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备课时间:2013年3月29日 主备人:付红霞 主 审人:尚利娟 班 级: 姓名: 授课时间: 阅读提示:1929年10月爆发的大危机 ...查看


  • 2015--2016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随堂练习第四课
  •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28.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改变"表现为 A .建立法西斯专政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 .实行冷战政策 D ...查看


  • 经济大危机(教案)
  • 第4课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标 1.掌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史实:认识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利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 ...查看


  • 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 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张如意 一.概述: 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中的第四课,在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大危机,并引发了社会的剧烈动荡.为摆脱危机,美国实行以国家调节为主要内容 ...查看


  • 自由放任的美国学案1
  • 二 罗斯福新政 一.学习内容分析 1. 专题内容分析: 本专题主要叙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前三课内容在于通过美国的个案分析,来解读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第四节课结合对西欧和日本各国战后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查看


  • 九年级下册历史选择题专题练习(九下)
  • 九年级下册历史选择题专题练习 1."安东诺夫拿着手枪站在(临时政府)部长面前说:'我以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了.'"这一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查看


  • 经济大危机_经济大危机的教学设计
  • 第4课<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赵丽华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叙述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本课在教材的编写中大量使用图片,增强了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