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的

会计与税务处理

牵峰辉

【提要】近几年,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无疑对

中小企业以及处于成长期的非上市公司的快速发

该标的物的账面价值及售价:出售时,该设备原值19000万元,累计折旧25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账面价值16500万元;根据从合同(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设备出售合同)约定,依据双方共同委托的中介机构评估结果确定出售价格为1亿元;

合同利率:7.56%(年利率),折算季利率为1.89%;手续费:合同约定A公司需向B公司支付360万元手续费。

资产使用年限:预计使用8年,出售时已使用1年,残值率5%;折旧方法为平均年限法;

到期处理:租赁期满A公司向B公司支付100元取得所有权;

2.从合同:租赁物件买卖合同,根据评估结果,A公司以1亿元向B公司出售轧机设备。

展形成制约;此时,集融资、融物于一身的融资租赁业务作为企业筹资的一种有效手段,被越来越多地重视和使用,也被一些企业视为一种正常的融资方式而广泛运用;同时,在其他筹资渠道及方式受限的情况下,其在快速融资方面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鉴于目前融资租赁业务频繁出现于银、企之间的交易舞台上,倍受双方关注;而在众多租赁交易中又以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时的技术处理最为复杂。因此,本文以案例对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业务时承租人的会计与税务

处理进行探讨,并根括对企业会计准则及税法的

理解发表个人见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案例

二、A公司(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A公司(承租人)为了在确保正常生产经营的同时达到融资目的,拟与B金融租赁公司办理售后租回业务,此业务

的主要内容如下:

在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时,A公司(承租人)作为卖主而言,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报酬和风险并未发生实质性转移,并且租金与资产售价也往往以一揽子方式签订合同,属于一项交易。同时,售价与租金存在着同向变动的内在关系,因此,出售资产的损益一般不应立即确认为当期损益,而应将其作为融资费用递延并按资产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l号一租赁》,承租人对售后租回

1.主合同:A公司与B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标的:A公司目前使用的一套轧钢设备;起租日:2008年1月1日;

租赁期:2008年1月1日一2011年1月1日,共36个月;租金支付:按季支付

表1

租期租金支付日期

租金1,932,000.00

其中:本金

16,666,667。00

16,666,667.00

16,666,667.00

16,666,667.00

16,666,667.00

16.666,665.00

利息

l,932,000.001,932,000.001,592。500.001,575,000.001.288,000.001,288,000.00955,500.00945,000.00644,000.006,:14.000.00318.500.00315.000.00

13,429,500.00

交易中产生的出售资产损益应通过。递延收益一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科目进行核算,分摊时,按资产折旧进度减少未实现的售后租回损益,同时相应增加或减少折旧费用。

依实例,A公司出售设备时,应做以下会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16500万元累计折旧

2500万元

2008—4一l2008—7-12008一lO—I2009一l—l2009-4一l2009—7一l2009一lO—l20lO一1一l2010—4一I20lO一7一l20lO—lO—J

20ll—l—l

23

8。598。667。001,592,500.00

18,24l。667.001,288,000.0017,954,667.00955.500.0017,611,667.00644,000.0017.310.667.00318.500.0016,981,665.00

11

56

8910

】】

贷:固定资产19000万元同时,在收到出售价款时:借:银行存款

递延收益一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10000万元6500万元

12

合计3,429,500.00100.000.000.00

ll芬分财争2008|事

11期

贷:固定资产清理

16500万元(三)计算各期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根据实际利率1.918784%,我们可以计算取得各期分摊的融资费用及摊余成本情况,计算过程如表3。

表3

租金支付n期

200S一1—1

2008—4一l

l,932,00000

依据租赁合同约定及融资租赁业务确认标准第一条“在租赁期届满时,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判断,能够认定此项业务属于融资租赁业务。因此,我们需做如下工作:

(一)确定融资租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入应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人资产的入账价值。

1.A公司售后租回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售价1亿元。2.根据合同约定的每期支付租金以及到期支付购买价款情况,我们可以计算取得:最低租赁付款额为113,429,500+100=113429600元;按合同约定的季利率1.89%对每笔租赁付款额折现后,现值为100184320.82元。计算过程如表2。

表2租金支付Et期

2008—4一l2008—7—12008一lO一12009一l—l2009—4一l2009—7—12009一10-12010_l—l201口_4一l2010—7—120lO一10-l2011-1-120ll—l—l

租金确认的融资费用应付奉盒减少额应付本盒余额

1000咖啪000

1918783.771918530179

1598474.421

13.216.23

99986783.77833066469583312621.3766669543

43

2008—一一l

2008-10一I

18.598,667.001-592.500.0018,241,667.001,288,0000017.954.66700955.500.0017,611.667.00644,000.0017.310,667.00

318,500.00

16。6印.136.B2

—5.9744216,643,077.94

8.755.6216,675,590.62

2009—1—11598589.0571279244.3791”9076.3779努107.8509959177.0777

2009—4—1

2009—7—1

66660787.81

49985】9718

2009一lO—l20lO—l—I

-3.簖.85

16.652'489.92

4..a48.2016.671.098.63

一I.】8604

49988805.D3

33336315

11

20l啡1

20IO一7—1

2010一10—I

6撕51.舳3B

639568.3714

319686.0366

33331966.92

16660868.29

租金

1,932,000.00i8,598,667.001,592,500.0018.24l,667.001,288,000.0017,954,667.00955。500.0017.611.667.00644,000.0017,310,667.00

318.500.0016,981,665.00

100.00

折现率

1/1.01891/I.038157211/1.057778381/1.077770391/1.0981403111.118895l1/1.14004221/1.1615891/1.1835431/1.2059121/1.22870371/1.25192631/1.2519263

现值

1896162.5317915077.62

16662054.32

100.00

000

20ll—l一1

16,981。66500319710.674116,66I,954.32

20ll一1-1台计

l∞.00

113A29,600.00

100.∞

13,429,600.00

100,000,000.00

1505513.8516925374.061172892.026lD46783.12838126.8715161702.63544128.9414354834.35259216.2813564428,67

79.88

100184320.82

(四)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进行会计处理2008年4月1日支付第一期租金时借:长期应付款贷:银行存款同时,分摊融资费用:借:财务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918783.77元

1918783.77元1932000元1932000元

以后支付的十一期租金和分摊的融资费用会计处理同

上;

合计13,429,500.00

租赁期届满时,A公司支付100元取得资产所有权借:长期应付款贷:银行存款

100元

100元

103600000元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确定租入固定资产应按l亿元加上手续费360万元入账;

借:固定资产一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一应付融资租赁款银行存款

(二)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在分摊未确认的融资费用时,承租人应采用实际利率法。同时,租赁准则规定,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为人账价值的,应重新计算分摊率。该分摊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折现率。因此,各期支付的租金及到期支付的购买价款金额折现时,其现值等于资产公允价值l亿元的折现率,就是本例中所需的分摊率。我们可以用EXCEL函数计算取得Iltlt=1.918784%。

元;

103600000元1342961)0元113429600元3600000元

同时,借:固定资产一自有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一融资租入固定资产103600000元

另外,会计准则规定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以租赁期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寿命作为折IEt期I.'-]。依据本例,A公司应以剩余的使用年限7年作为折let年限计提折旧并按折IEl进度对计人“递延收益”的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进行分摊,调整折旧费用。

A公司每年应计提折旧额:103600000x(1.5%)/7=1406

万元;

每年应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65000000/7=928.57万

租赁期开始Et后,计提2008年的折旧费用及分摊未实

冶金财争2008年第”期II

现的售后租回损益时:

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

递延收益一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2334.57万元1406.00万元928.57万元

2008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500—928.57)x25%=

1392.86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一递延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392.86万元1392.86万元

以后各年度提取折旧及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的会计处理同上。

三、A公司处理此业务时,对涉及税务问题的考虑1.该业务涉及的增值税问题

按照国税函发(1995)288号第十一条规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所列货物;(二)企业按固定资产管理,并确已使用过的货物;(三)销售价格不超过其原值的货物。暂免征收增值税”。而本例中A公司出售的轧钢设备已使用一年,属于旧固定资产,并且出售价款低于原值,因此笔者认为此项业务可以免征增值税。

2.该业务涉及的企业所得税问题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512号)中有关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及处置的规定,笔者认为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业务的,承租人在处理所得税问题时,应将该业务分解为出售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两项业务分别考虑。

首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在出售、转让固定资产时,处置收入扣除计税成本和相关税费后所产生的所得,应并人应纳税所得征收企业所得税;所产生的损失,可冲减应纳税所得”。因此,依据税法规定,在本例中A公司出售轧钢设备损失6500万元可在税前扣除;但会计准则规定,售后租回业务中出售资产损益应计人“递延收益”科目并按折旧进度进行分摊。很明显,此处体现出了会计准则与税法存在的差异,税法允许6500万元损失在出售年度一次扣除,而会计准则分7年平均计入成本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A公司应在2008年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392.86万元。

2009年随着递延收益当年分摊减少928.57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也相应转回,年末余额为1160.72万元。

2009年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2857x25%=23214万元。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一递延所得税费用

232.14万元232.14万元

2010年一2014年递延收益逐年递减,同时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也逐年转回,会计处理与上述相同,2014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0。

其次,《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即以最低租赁付款额为基础确认资产入账价值;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为基础确定入账价值,此处又可能出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之处。

依本案例,我们进行计算分析可以看出: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是11702.96万元(11342.96+360);而会计准则确认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10360万元,同时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与人账价值的差额1342.96万元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借方,在3年的租赁期内按实际利率分摊计入各期损益。因此,我们不难得出,在初始计量时,税法与会计准则确认的有关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总额相等,都是11702.96万元,可以认为不存在差异,不必进行纳税调整。

再次,《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规定为“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对于本案例中的轧钢设备,在出售前已使用1年,因此按税法规定其折旧年限应为9年(10-1);而A公司依据会计准则要求确定的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售后租回后其折旧年限应为7年(8—1o同时,我们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准则要求将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之差1342.96万元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3年租赁期内按实际利率进行分摊。这样,税法与会计准则在资产使用及摊销年限上的差异直接造成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的差异,应进行纳税调整。

A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如果忽略固定资产净残值对计算折旧额的影响时,我们可以计算取得各年度该轧钢设备税法允许的和会计准则要求的折旧额以及期末资产账面价值,同时能够得出该设备各年度应确认的所得税

暂时性差异额。计算过程见表4。

E1冶全财争2008年-I11期

表4

税法

时间

会计・含未确认融资费)・

双方差异

当期确认暂时性差异额暂时性差异余额

计税基础

10402.639102.307801.976501.645201.323900.992600.661300.33

0.00

原值

2008薤2009焦2010薤2011焦2012正2013正2014燕2015拒2016正

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

累计折旧

1300.332600.663900.995201。326501.647801.979102.30lO牝12.6311702.96

原值

11702.96

累计折旧

2183.444111.105782.967262968742.9610222.9611702.96

账面价值

9519.527591.865920.oo4440.002960.001480.oo

0.000.oo0.00

-883.11—15lO.44—1881.97

-220.78一156.83-92.88√蟮。92√“.92

—44.92

-220.78-377.6l—470.49—515.41—560.33

1702.96

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

—2061.64

一2241.32—Z420.99—2600.66—1300.33

0.00

一印5.25

—650.16-325.08

O.00

—饵.92325.08325.080.00

合计

’会计确认的资产原值中包含最低租赁付款额与固定资产人账价值的差额1342.96万元;累计折旧中包含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其中:2008年为703.4-4万元;2009年为1151.1万元;2010年为134.2.96万元。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A公司应在2008年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20.78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一递延所得税费用

220.78万元

220.78万元

产的出售和租回实质上属于同一笔融资业务。而且,会计准则规定将出售资产的损益分期摊销,作为折旧费用或租金的诃整,而不确认为出售当期的损益,未对利润产生任何影响,能够起到正确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避免企业利用售后租回业务操纵利润的积极作用。

鉴于上述观点,笔者对税法涉及此类业务的处理规定进行如下探讨:

1.对于资产出售损益,会计准则并未要求计人当期损益,因而对应纳税所得额未造成任何影响。因此,建议税法对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出售损益在出售当期不予确认,而对其按照会计准则分期摊销的调整金额准予税前扣除或增加应税所得。

2.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时,就业务本身而言其属于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融资方式,实质上与抵押银行借款等负债筹资相同都是融资业务。会计准则规定对实际属于租金

2009年一2014年,根据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额,逐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同上述一致;截至2014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

650.16万元。

由于税法规定的资产折旧年限长于会计准则,2015年末,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资产已提足折旧,当年未发生折旧费用;而税法规定的资产仍需计提折旧1300.33万元。因此,原已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予以转回,2015年需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25.08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一递延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25.08万元325.08万元

利息的金额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并按实际利率摊入“财务费用”,充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因此,建议税法承认会计准则的核算方法,将其作为财务费用并准予税前扣除;而不应将其并入租人资产价值,作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组成部分而分期计提折旧。

如果税法对售后租回融资租赁业务按上述规则进行处理,不仅简化了会计人员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繁琐的核算问题,而且会使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得到进一步的趋同,提高所得税纳税调整和申报的及时性、准确性。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计财处会计科科长)

2016年末,税法规定的资产使用年限也已到期,当期计提的折旧1300.33万元也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需进行纳税调整。2016年需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25.08万元,会计处理同上。截止2016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已全部转回,余额为O。

四、针对税法与会计准则存在上述差异进行改进的探讨

由于在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售价和租金是密切关联的,是以一揽子方式谈判确定的,而且是~并计算的,因此资

(作者

冶金财争2008*第11期lI

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李峰辉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计财处会计科冶金财会

METALLURGICAL FINANCIAL ACCOUNTING2008(1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郑秀英. 韩明君 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账务处理例解[期刊论文]-现代商贸工业2008,20(3)2. 韩明君. 赵兴艳 承租人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7(16)3. 刘世荣 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9)4. 邢敏. 闫存岩 售后租回融资租赁的会计核算分析[期刊论文]-经济师2007(12)

5. 韩黎明 对融资租赁[待确认融资费用]账务处理的一点看法[期刊论文]-中国农业会计2006(9)6. 黄路全 谈融资租赁下未确定融资损益分摊的速算法[期刊论文]-财会月刊(A会计)2004(6)7. 曹昭 试析实际利率法下未确认融资费用计算存在的问题[期刊论文]-财会月刊(理论版)2007(8)8. 陈婉怡 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商业经济2011(14)

9. 郑洁. ZHENG Jie 售后租回交易中递延收益的分摊方式质疑[期刊论文]-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6)10. 辛爱云 对售后租回交易中递延收益分摊方式的异议[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6(30)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ejck200811002.aspx

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的

会计与税务处理

牵峰辉

【提要】近几年,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无疑对

中小企业以及处于成长期的非上市公司的快速发

该标的物的账面价值及售价:出售时,该设备原值19000万元,累计折旧25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账面价值16500万元;根据从合同(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设备出售合同)约定,依据双方共同委托的中介机构评估结果确定出售价格为1亿元;

合同利率:7.56%(年利率),折算季利率为1.89%;手续费:合同约定A公司需向B公司支付360万元手续费。

资产使用年限:预计使用8年,出售时已使用1年,残值率5%;折旧方法为平均年限法;

到期处理:租赁期满A公司向B公司支付100元取得所有权;

2.从合同:租赁物件买卖合同,根据评估结果,A公司以1亿元向B公司出售轧机设备。

展形成制约;此时,集融资、融物于一身的融资租赁业务作为企业筹资的一种有效手段,被越来越多地重视和使用,也被一些企业视为一种正常的融资方式而广泛运用;同时,在其他筹资渠道及方式受限的情况下,其在快速融资方面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鉴于目前融资租赁业务频繁出现于银、企之间的交易舞台上,倍受双方关注;而在众多租赁交易中又以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时的技术处理最为复杂。因此,本文以案例对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业务时承租人的会计与税务

处理进行探讨,并根括对企业会计准则及税法的

理解发表个人见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案例

二、A公司(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A公司(承租人)为了在确保正常生产经营的同时达到融资目的,拟与B金融租赁公司办理售后租回业务,此业务

的主要内容如下:

在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时,A公司(承租人)作为卖主而言,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报酬和风险并未发生实质性转移,并且租金与资产售价也往往以一揽子方式签订合同,属于一项交易。同时,售价与租金存在着同向变动的内在关系,因此,出售资产的损益一般不应立即确认为当期损益,而应将其作为融资费用递延并按资产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l号一租赁》,承租人对售后租回

1.主合同:A公司与B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标的:A公司目前使用的一套轧钢设备;起租日:2008年1月1日;

租赁期:2008年1月1日一2011年1月1日,共36个月;租金支付:按季支付

表1

租期租金支付日期

租金1,932,000.00

其中:本金

16,666,667。00

16,666,667.00

16,666,667.00

16,666,667.00

16,666,667.00

16.666,665.00

利息

l,932,000.001,932,000.001,592。500.001,575,000.001.288,000.001,288,000.00955,500.00945,000.00644,000.006,:14.000.00318.500.00315.000.00

13,429,500.00

交易中产生的出售资产损益应通过。递延收益一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科目进行核算,分摊时,按资产折旧进度减少未实现的售后租回损益,同时相应增加或减少折旧费用。

依实例,A公司出售设备时,应做以下会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16500万元累计折旧

2500万元

2008—4一l2008—7-12008一lO—I2009一l—l2009-4一l2009—7一l2009一lO—l20lO一1一l2010—4一I20lO一7一l20lO—lO—J

20ll—l—l

23

8。598。667。001,592,500.00

18,24l。667.001,288,000.0017,954,667.00955.500.0017,611,667.00644,000.0017.310.667.00318.500.0016,981,665.00

11

56

8910

】】

贷:固定资产19000万元同时,在收到出售价款时:借:银行存款

递延收益一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10000万元6500万元

12

合计3,429,500.00100.000.000.00

ll芬分财争2008|事

11期

贷:固定资产清理

16500万元(三)计算各期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根据实际利率1.918784%,我们可以计算取得各期分摊的融资费用及摊余成本情况,计算过程如表3。

表3

租金支付n期

200S一1—1

2008—4一l

l,932,00000

依据租赁合同约定及融资租赁业务确认标准第一条“在租赁期届满时,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判断,能够认定此项业务属于融资租赁业务。因此,我们需做如下工作:

(一)确定融资租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入应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人资产的入账价值。

1.A公司售后租回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售价1亿元。2.根据合同约定的每期支付租金以及到期支付购买价款情况,我们可以计算取得:最低租赁付款额为113,429,500+100=113429600元;按合同约定的季利率1.89%对每笔租赁付款额折现后,现值为100184320.82元。计算过程如表2。

表2租金支付Et期

2008—4一l2008—7—12008一lO一12009一l—l2009—4一l2009—7—12009一10-12010_l—l201口_4一l2010—7—120lO一10-l2011-1-120ll—l—l

租金确认的融资费用应付奉盒减少额应付本盒余额

1000咖啪000

1918783.771918530179

1598474.421

13.216.23

99986783.77833066469583312621.3766669543

43

2008—一一l

2008-10一I

18.598,667.001-592.500.0018,241,667.001,288,0000017.954.66700955.500.0017,611.667.00644,000.0017.310,667.00

318,500.00

16。6印.136.B2

—5.9744216,643,077.94

8.755.6216,675,590.62

2009—1—11598589.0571279244.3791”9076.3779努107.8509959177.0777

2009—4—1

2009—7—1

66660787.81

49985】9718

2009一lO—l20lO—l—I

-3.簖.85

16.652'489.92

4..a48.2016.671.098.63

一I.】8604

49988805.D3

33336315

11

20l啡1

20IO一7—1

2010一10—I

6撕51.舳3B

639568.3714

319686.0366

33331966.92

16660868.29

租金

1,932,000.00i8,598,667.001,592,500.0018.24l,667.001,288,000.0017,954,667.00955。500.0017.611.667.00644,000.0017,310,667.00

318.500.0016,981,665.00

100.00

折现率

1/1.01891/I.038157211/1.057778381/1.077770391/1.0981403111.118895l1/1.14004221/1.1615891/1.1835431/1.2059121/1.22870371/1.25192631/1.2519263

现值

1896162.5317915077.62

16662054.32

100.00

000

20ll—l一1

16,981。66500319710.674116,66I,954.32

20ll一1-1台计

l∞.00

113A29,600.00

100.∞

13,429,600.00

100,000,000.00

1505513.8516925374.061172892.026lD46783.12838126.8715161702.63544128.9414354834.35259216.2813564428,67

79.88

100184320.82

(四)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进行会计处理2008年4月1日支付第一期租金时借:长期应付款贷:银行存款同时,分摊融资费用:借:财务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918783.77元

1918783.77元1932000元1932000元

以后支付的十一期租金和分摊的融资费用会计处理同

上;

合计13,429,500.00

租赁期届满时,A公司支付100元取得资产所有权借:长期应付款贷:银行存款

100元

100元

103600000元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确定租入固定资产应按l亿元加上手续费360万元入账;

借:固定资产一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一应付融资租赁款银行存款

(二)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在分摊未确认的融资费用时,承租人应采用实际利率法。同时,租赁准则规定,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为人账价值的,应重新计算分摊率。该分摊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折现率。因此,各期支付的租金及到期支付的购买价款金额折现时,其现值等于资产公允价值l亿元的折现率,就是本例中所需的分摊率。我们可以用EXCEL函数计算取得Iltlt=1.918784%。

元;

103600000元1342961)0元113429600元3600000元

同时,借:固定资产一自有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一融资租入固定资产103600000元

另外,会计准则规定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承租人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以租赁期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寿命作为折IEt期I.'-]。依据本例,A公司应以剩余的使用年限7年作为折let年限计提折旧并按折IEl进度对计人“递延收益”的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进行分摊,调整折旧费用。

A公司每年应计提折旧额:103600000x(1.5%)/7=1406

万元;

每年应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65000000/7=928.57万

租赁期开始Et后,计提2008年的折旧费用及分摊未实

冶金财争2008年第”期II

现的售后租回损益时:

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

递延收益一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2334.57万元1406.00万元928.57万元

2008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500—928.57)x25%=

1392.86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一递延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392.86万元1392.86万元

以后各年度提取折旧及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的会计处理同上。

三、A公司处理此业务时,对涉及税务问题的考虑1.该业务涉及的增值税问题

按照国税函发(1995)288号第十一条规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所列货物;(二)企业按固定资产管理,并确已使用过的货物;(三)销售价格不超过其原值的货物。暂免征收增值税”。而本例中A公司出售的轧钢设备已使用一年,属于旧固定资产,并且出售价款低于原值,因此笔者认为此项业务可以免征增值税。

2.该业务涉及的企业所得税问题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512号)中有关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及处置的规定,笔者认为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业务的,承租人在处理所得税问题时,应将该业务分解为出售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两项业务分别考虑。

首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在出售、转让固定资产时,处置收入扣除计税成本和相关税费后所产生的所得,应并人应纳税所得征收企业所得税;所产生的损失,可冲减应纳税所得”。因此,依据税法规定,在本例中A公司出售轧钢设备损失6500万元可在税前扣除;但会计准则规定,售后租回业务中出售资产损益应计人“递延收益”科目并按折旧进度进行分摊。很明显,此处体现出了会计准则与税法存在的差异,税法允许6500万元损失在出售年度一次扣除,而会计准则分7年平均计入成本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A公司应在2008年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392.86万元。

2009年随着递延收益当年分摊减少928.57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也相应转回,年末余额为1160.72万元。

2009年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2857x25%=23214万元。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一递延所得税费用

232.14万元232.14万元

2010年一2014年递延收益逐年递减,同时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也逐年转回,会计处理与上述相同,2014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0。

其次,《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即以最低租赁付款额为基础确认资产入账价值;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为基础确定入账价值,此处又可能出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之处。

依本案例,我们进行计算分析可以看出: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是11702.96万元(11342.96+360);而会计准则确认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10360万元,同时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与人账价值的差额1342.96万元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借方,在3年的租赁期内按实际利率分摊计入各期损益。因此,我们不难得出,在初始计量时,税法与会计准则确认的有关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总额相等,都是11702.96万元,可以认为不存在差异,不必进行纳税调整。

再次,《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规定为“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对于本案例中的轧钢设备,在出售前已使用1年,因此按税法规定其折旧年限应为9年(10-1);而A公司依据会计准则要求确定的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售后租回后其折旧年限应为7年(8—1o同时,我们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准则要求将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之差1342.96万元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3年租赁期内按实际利率进行分摊。这样,税法与会计准则在资产使用及摊销年限上的差异直接造成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的差异,应进行纳税调整。

A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如果忽略固定资产净残值对计算折旧额的影响时,我们可以计算取得各年度该轧钢设备税法允许的和会计准则要求的折旧额以及期末资产账面价值,同时能够得出该设备各年度应确认的所得税

暂时性差异额。计算过程见表4。

E1冶全财争2008年-I11期

表4

税法

时间

会计・含未确认融资费)・

双方差异

当期确认暂时性差异额暂时性差异余额

计税基础

10402.639102.307801.976501.645201.323900.992600.661300.33

0.00

原值

2008薤2009焦2010薤2011焦2012正2013正2014燕2015拒2016正

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

累计折旧

1300.332600.663900.995201。326501.647801.979102.30lO牝12.6311702.96

原值

11702.96

累计折旧

2183.444111.105782.967262968742.9610222.9611702.96

账面价值

9519.527591.865920.oo4440.002960.001480.oo

0.000.oo0.00

-883.11—15lO.44—1881.97

-220.78一156.83-92.88√蟮。92√“.92

—44.92

-220.78-377.6l—470.49—515.41—560.33

1702.96

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11702.96

—2061.64

一2241.32—Z420.99—2600.66—1300.33

0.00

一印5.25

—650.16-325.08

O.00

—饵.92325.08325.080.00

合计

’会计确认的资产原值中包含最低租赁付款额与固定资产人账价值的差额1342.96万元;累计折旧中包含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其中:2008年为703.4-4万元;2009年为1151.1万元;2010年为134.2.96万元。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A公司应在2008年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20.78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一递延所得税费用

220.78万元

220.78万元

产的出售和租回实质上属于同一笔融资业务。而且,会计准则规定将出售资产的损益分期摊销,作为折旧费用或租金的诃整,而不确认为出售当期的损益,未对利润产生任何影响,能够起到正确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避免企业利用售后租回业务操纵利润的积极作用。

鉴于上述观点,笔者对税法涉及此类业务的处理规定进行如下探讨:

1.对于资产出售损益,会计准则并未要求计人当期损益,因而对应纳税所得额未造成任何影响。因此,建议税法对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出售损益在出售当期不予确认,而对其按照会计准则分期摊销的调整金额准予税前扣除或增加应税所得。

2.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时,就业务本身而言其属于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融资方式,实质上与抵押银行借款等负债筹资相同都是融资业务。会计准则规定对实际属于租金

2009年一2014年,根据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额,逐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同上述一致;截至2014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

650.16万元。

由于税法规定的资产折旧年限长于会计准则,2015年末,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资产已提足折旧,当年未发生折旧费用;而税法规定的资产仍需计提折旧1300.33万元。因此,原已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予以转回,2015年需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25.08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一递延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25.08万元325.08万元

利息的金额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并按实际利率摊入“财务费用”,充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因此,建议税法承认会计准则的核算方法,将其作为财务费用并准予税前扣除;而不应将其并入租人资产价值,作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组成部分而分期计提折旧。

如果税法对售后租回融资租赁业务按上述规则进行处理,不仅简化了会计人员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繁琐的核算问题,而且会使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得到进一步的趋同,提高所得税纳税调整和申报的及时性、准确性。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计财处会计科科长)

2016年末,税法规定的资产使用年限也已到期,当期计提的折旧1300.33万元也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需进行纳税调整。2016年需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25.08万元,会计处理同上。截止2016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已全部转回,余额为O。

四、针对税法与会计准则存在上述差异进行改进的探讨

由于在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售价和租金是密切关联的,是以一揽子方式谈判确定的,而且是~并计算的,因此资

(作者

冶金财争2008*第11期lI

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李峰辉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计财处会计科冶金财会

METALLURGICAL FINANCIAL ACCOUNTING2008(1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郑秀英. 韩明君 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账务处理例解[期刊论文]-现代商贸工业2008,20(3)2. 韩明君. 赵兴艳 承租人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7(16)3. 刘世荣 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9)4. 邢敏. 闫存岩 售后租回融资租赁的会计核算分析[期刊论文]-经济师2007(12)

5. 韩黎明 对融资租赁[待确认融资费用]账务处理的一点看法[期刊论文]-中国农业会计2006(9)6. 黄路全 谈融资租赁下未确定融资损益分摊的速算法[期刊论文]-财会月刊(A会计)2004(6)7. 曹昭 试析实际利率法下未确认融资费用计算存在的问题[期刊论文]-财会月刊(理论版)2007(8)8. 陈婉怡 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商业经济2011(14)

9. 郑洁. ZHENG Jie 售后租回交易中递延收益的分摊方式质疑[期刊论文]-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6)10. 辛爱云 对售后租回交易中递延收益分摊方式的异议[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6(30)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ejck200811002.aspx


相关文章

  • 论新会计准则下经营租赁激励措施的会计及税务处理
  • [摘要]在新会计准则下,为减少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相关企业应对经营租赁激励措施进行有效的会计及税务处理.本文对后付租金.免租期.售后租回交易.出租人为承租人承担某些费用等四种较常见的经营租赁激励措施的会计及税务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探讨. [关 ...查看


  • 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的税务会计处理 资产售后回租如何记账
  • 融资租赁政策环境改善 租赁合同司法解释获通过 发布时间:2013-12-20  浏览次数:109 临近年末,融资租赁业在法律制度和税收制度上迎来了突破.在近日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13年中国融资租赁 ...查看


  • [转载]各种融资方式的税务处理问题三
  • 售后回购业务的税务处理 售后回购:销售方在销售商品的同时,与购货方签订合同,同意日后再将其购回的一种交易方式. 1.会计 销售方根据合同条款判断企业是否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以便是否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2.税法 (1 ...查看


  •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_中华会计网校
  •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 目前,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内涵的认识在国内外学术界还存在诸多争议与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是认为实质重于形式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对" ...查看


  • 四种财务费用的财税处理差异及分析
  • 2016-02-18CTN第一税务 来源:财会信报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本文主要就因非借款业务发生的四种财务费用的财税处 ...查看


  • 四种财务费用的财税处理差异及分析 1
  • 作者:肖太寿 财会信报 2016年05期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本文主要就因非借款业务发生的四种财务费用的财税处理差异及申 ...查看


  • 营改增疑难问题解答(三)
  • 营改增疑难问题解答(三) 高金平 / 2016-06-02 283 1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房地产企业开发"烂尾楼"对试点前计算营业税尚 ...查看


  • [会计实务操作模拟实训]4销售业务
  • 销售业务 一.相关法律.法规 (一)会计的收入准则 1.销售商品收入的会计处理 1)一般销售商品收入的处理(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应收票据 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 ...查看


  • 特别纳税调整
  • 特别纳税调整 发布日期:2009年02月09日 来源 : 字体:[大][中][小] 是针对"一般纳税调整"而言的,是税务机关出于实施反避税目的而对纳税人特定纳税事项所作 的税收调整,包括针对纳税人转让定价.资本弱化.受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