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教案

五 年 级 上 册

科 学 教 案

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

内容标准

探究根、茎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根的形态。

2. 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 了解根的作用。 能力培养

1. 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要点。

2. 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 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设计意图

第1课《根里的“抽水机”》 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一开始先引导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根的形态,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植物根的作用,最终发现根是植物的“抽水机”,它把植物所需的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的。主要包括观察、描述植物的根的特征;知道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测量根系的长度,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运用简单的模型、观察根尖形态,从而了解根的作用。

在 “根里的‘抽水机’”一课中,并不是具体研究某种植物的根系,而是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学 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 教材的驱动页中,先创设了学生可能见过但不一定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情景,引出问题“根这么重要吗?”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想了解根有什么特点,它在泥 土里是怎样分布的。在观察、比较和测量了根系以后,学生很自然地又会想到,根这样分布有什么作用呢?因此,教材又安排学生开展一个模拟活动,让学生了解根 深扎土壤是为了能固定植株。根还有其它作用吗?教材又安排了一个观察“毛绒绒的根尖”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与分析中得出,根还有吸收并运输水分 和矿物质的作用。

教学流程

提问——观察——交流——观察、比较——交流——实验、模拟研究——交流——观察、描述——交流。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完整植物的图片、不同根系的图片、根尖放大图片、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系图及视频、废报纸、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

问题 为什么要用泥巴保护根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目的 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

二、活动一:观察植物的根

导入 要了解根的作用,我们先来观察根的外形。

出示带根的草、白菜和葱的图片。 观察 各小组观察根的形态并记录其特征。 交流 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媒体 先阅读课本资料,然后看一段“植物的根系及其分布特点” 视频。 归纳 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延伸 出示一些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这些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理由是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导入 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讨论 大树不容易被吹走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 出示一些树根1 树根2 图片,了解树根分布的情况。 思考 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四、活动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导入 能设计研究植物是如何扎根土壤的方案吗?

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交流 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 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 交流 各组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五、活动四:毛茸茸的根尖

导入 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观察 各组选择一种植物的根尖图片,观察并画出简图。 问题 你能用语言描述根尖的特点吗?

猜一猜,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六、拓展:不同环境里植物根

导入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问题 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 讨论 根据图片进行分析,为什么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会有这些生长特点呢? 归纳 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七、小结反思:

第二课:茎里的“运输网”

内容标准

探究根、茎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茎的形态。

2. 了解茎的一般结构。 3. 探究茎的作用。 能力培养

1. 通过观察茎的形态,进一步学习观察的方法。

2. 通过探究茎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尝试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

2. 能尝试用间接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设计意图

《茎里的“运输网” 》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通过让学生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以及观察茎的形态特征,从而认识到茎就是植物的“运输网”。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茎的形态与作用的。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茎的各种形态,分析和推理出茎的作用。

在《茎里的“运输网” 》 一课中,教材仍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观察被染色花的茎,观察各种各样的茎,并在这个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让他们能保持对植物的 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还能尝试推理,用间接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本 课先在教材的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人物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景发现折断的茎的断口处有水滴出来,引出“茎是不是输送根吸收来的水分呢?”。再通过白花染色实 验,让学生剪切染色花的茎进行观察、分析探究茎的输导作用。那茎究竟还有哪些作用呢?教材中又安排了“探究茎的其它作用”的活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植 物的茎来认识植物茎的各种形态,再根据观察的结果,比较、推理出茎有支持的作用。

教学流程

观察——提问——实验——观察、分析——交流——观察、比较——分析、推理——交流——调查。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茎的形态和一般结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变色花及其制作视频、不同形态的茎的图片、有断枝的图片、有关记录树干枝条的观察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插图。 问题 波波发现了什么?

彬彬认为茎里流出来的汁液是根吸收来的水分,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二、活动一: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 导入 出示课前老师做的“变色花”。

猜想 花的红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观察 切开茎部,观察横截面。思考并记录。

引导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能重点会放在花是否变色的现象上。教学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引导他们发现茎能运输水分这一功能。 交流 各组汇报自己的看法。

媒体 播放“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视频。 归纳 茎能运输水分。

引申 你会做一枝两色花吗?回家试做一朵两色花。

三、活动二:探究茎的其他作用

导入 出示一些不同形态茎一 二 三 四 的图片。 讨论 植物的茎除了能运输水分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观察 大风吹植物不倒的图片。 归纳 茎还有支持作用。

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树怕剥皮”呢? 阅读 出示有关茎运输养分的资料。

讨论 如果有的树皮被环割了一圈,割得不太深,树皮会怎么样呢?割得不宽,又会怎么样呢?割得太宽,树皮又会怎么样呢? 归纳 植物的茎还有运输养分的作用。

引申 莲藕的茎是哪个部分?长在地下的茎有什么作用呢?

四、拓展:树干和枝条记录的秘密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

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

问题 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

五、小结反思:

第三课:叶里的“加工厂”

内容标准

1. 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 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3. 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 理解没有太阳、没有植物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能力培养

1. 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 通过探究叶的作用,尝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初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 认识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

第3课《叶里的“加工厂”》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本课通过对叶子接受光的诀窍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认识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 《叶里的“加工厂”》一课中,教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在他们的细致观察中,分析了解叶片的排列规律;然后在 认识“叶片排列规律的意义”上,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解释,从而探究叶片为什么要吸收阳光,以及阳光对植物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本 课的任务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人物提出了一个问题“茂密的森林里,阳光能照到每一片叶子吗?”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直接观察或拍摄叶片排列的照片回 校,寻找植物叶片排列的规律,从而找出“叶片这种排列规律的意义”。据此,学生很自然地又会想到“植物为什么要吸收阳光呢?”从而引出了“绿叶的作用”这 个活动。学生在课外的学习中可能对光合作用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学生不一定了解和说得清楚。所以,教材通过虚拟的叶片内部“加 工厂”的工作图片,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和推测出植物叶片利用阳光、二氧化碳、水分制造氧气、营养物质的过程。

教学流程

提问——观察、描述——分析、推理——交流——观察——分析、判断——交流。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叶和探究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森林的照片、叶片不同排列的照片、光合作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 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

问题 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

二、活动:观察叶片的排列情况

导入 出示课前拍摄的叶片排列照片。

问题 这些叶片在排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交流 说说寻找到的叶片排列特点。 讨论 叶片互相不遮蔽的意义。

三、拓展:绿叶的作用

导入 植物没有叶片会怎么样呢?长期没有阳光照射,植物会怎么样? 媒体 播放“光合作用的过程” 视频。

讨论 光合作用的水分、二氧化碳从何而来?

阳光有什么作用?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营养物质会输送到哪里?

交流 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放出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思考 有了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气会不会越来越多?

四、小结反思:

第四课:花里的“育婴房”

内容标准

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花的结构。 2. 探究花的作用。

3. 了解花的其他特征。 能力培养

1. 通过观察植物的花,继续学习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2. 通过对花的结构的认识,尝试对观察和实验现象作出分析与解释。

3. 通过观察更多植物的花,学习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鼓励学生动手探究,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 2. 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细心与耐心。 3. 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设计意图

第4课《花里的“育婴房”》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4课。 本课设计了“解剖花”和“寻找花里的‘育婴房’”等活动,驱动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花的构造;通过寻找花朵里的“育婴房”,进一步探究花在植物繁殖所 起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学会系统的记录方法,鼓励学生建立花朵的档案库,以便学生在课余时进行观察记录,积累更多的植物信息。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和探究花的作用。主要包括解剖、观察一朵常见的花,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再根据雌蕊、雄蕊的特点,推测出雌、雄蕊对植物繁殖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 《花里的“育婴房”》一课中,教材主要通过解剖花、寻找花里的“育婴房”,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观察和实验的现象作出分析和解 释,探究出花的作用。同时,在这一个过程中,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和和谐,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细心和耐心。

教 材先在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人物提出了一个问题“花朵里面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寻找植物孕育新生命的奥秘。所以,教材安排了第一个活动解 剖花。让学生通过正确的解剖方法,观察、比较,发现花的结构,并引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定义。在对花的构造有一个基本了解后,教材又提供了另一个专题活动 寻找花里的“育婴房”,引导学生细致地进行观察雌蕊、雄蕊的外表和子房,并让学生根据实验和观察的结果,推理出雌蕊、雄蕊的功能。

教学流程

观察——提问——实验——观察、比较、推理——交流——制作。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花的结构,探究花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花的图片、视频、桃花模型、“花的构造”视频、鲜花、镊子、“花的档案”样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一些花的图片一 二 三 四 。说说花的名称。

问题 这些美丽的花藏有什么秘密呢?不同植物种类的花,结构是否相同呢?

二、活动一:解剖花

导入 要更完整地认识植物的花,我们可以用解剖的方法去观察花的内部。怎样解剖一朵花呢?

演示 出示一朵桃花模型。介绍解剖桃花的方法,提示要点,出示记录表格。

在解剖前,教师应示范怎样使用镊子,怎样解剖白菜花(可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实验 按要求解剖白菜花和其他2~3种花,把花朵由外向内一层层解剖,相同的部分放在一起,然后观察各部分的形态和数量,做好记录。 交流 对花的解剖结果进行归纳,了解花的结构。 媒体 播放“花的结构”的 视频。

思考 认识什么是完全花,什么是不完全花。

找出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的区别。

拓展 分辨常见的花,哪些是完全花,哪些是不完全花。

三、活动二:寻找花里的“育婴房” 导入 出示几种不同的花的实物。

问题 这些花的雄蕊在哪里?雌蕊呢?(让学生指出来)

交流 在解剖花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雄蕊和雌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媒体 出示有关雄蕊、雌蕊的图片。

实验 剥开雄蕊的花药,剖开雌蕊的子房,了解这些结构的作用。 媒体 播放“开花的过程” 视频。

归纳 雌蕊里的子房就是植物的育婴房。植物的种子就是在这里发育成长的。

四、拓展:给花建档案

导入 教师出示课前做好的几种“花的档案”。 问题 你喜欢哪份“花的档案”呢?为什么? 交流 “花的档案”一般应有哪些内容?

制作 每组设计一份“花的档案卡”,并制作出来。

展示 出示做好的“花的档案卡”,生生与师生之间相互点评。

五、小结反思:

第五课:果实里的新生命

内容标准

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果实的结构。

2. 探究果实的作用。

能力培养

1. 通过了解果实的结构,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 2. 通过探究果实的作用,尝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与多姿多彩,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 2. 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共同进步。

设计意图

第5课《果实里的新生命》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五课。学生可以探究发现果实里蕴藏着新生命—种子。同时,通过寻找校园植物果实的活动,比较不同植物的果实,丰富学生对果实的认识,了解植物的果实是千姿百态的,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果实的形成与它的构造。主要包括观察、分析不同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得出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成的,然后通过解剖果实,分析、归纳出果实的基本构造。

在 《果实里的新生命》一课中,教材是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通过解剖不同的果实,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根据 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在这些过程中,希望学生能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与多姿多彩,激发他们探究兴趣和欲望;同时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在本课的驱动页中,卡通人物都对丝瓜架下的小丝瓜产生了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其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植物开花后结果并不陌生。因此,教材中的活动1“观察结果的过程”,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他们对果实形成过程作出猜想,再通过图片、视频和实地观察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当学生了解了果实的形成后,他们可能会想到,果实的外形、气味、颜色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叫果实呢?活动2“果实里藏着什么?”,就是提供条件,指导学生去解剖常见的果实,并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分析、对比,然后发现果实的构造基本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在了解常见果实的构造后,教材又安排了第3个活动“寻找植物的果实”。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果实,然后通过对找到的果实进行对比观察后,发现果实的共同构造。

教学流程

观察——提问——观察——实验——交流——运用——调查。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果实的结构,探究果实的作用,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和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一些常见植物开花结果的图片、“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视频、苹果等一些有代表性的果实、小刀、“寻找果实”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

青葱的丝瓜架下,孩子们对着一个个刚结出来的小丝瓜感到很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

问题 植物的果实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活动一:观察结果的过程

导入 出示一些植物由开花到结果的图片(图片已排好序)。

问题 能说说这些植物的花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猜测 猜测雌蕊、子房的作用。

交流 说出植物的花在结果过程中的变化。

归纳 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

三、活动二:果实里藏着什么?

导入 出示桃、姜、萝卜的实物。

它们都是植物的果实吗?外形相似吗?内部构造一样吗?

指导 介绍解剖桃的方法(横切、纵切)。

在演示解剖方法时,要强调用刀安全。

实验 学生按要求解剖桃、姜、萝卜,并观察内部构造。

交流 汇报实验观察的结果。

桃、姜、萝卜哪个是植物的果实,哪个不是?说说你的依据。

归纳 果实是由种皮和种子构成的。

资料 有关香蕉和无籽西瓜的资料。

思考 荸荠、萝卜、甘薯是植物的果实吗?

四、活动三:寻找植物的果实

导入 在哪里可以找到植物的果实?

活动 到社区或郊外寻找植物的果实。

指导 当校园中植物果实较多时,本活动可在校园内进行。

如果校园中植物果实较少时,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郊外进行。

计划 分组制定一个简单的“寻找果实”计划。

提示学生计划应包括准备什么(如观察记录表、笔、工具);人员分工;注意事项(如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纪律要求)。

活动前要提醒学生不能随意品尝果实,以免中毒。

调查 寻找植物的果实,并做好观察记录。

要让学生做好观察、解剖记录,达到认识更多果实的目的。

交流 在观察后,可让学生描述一种最喜欢的果实,强调作出全面的描述。

各组汇报计划,教师点评。

五、小结反思:

第六课:酸奶的秘密

内容标准

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细菌的形态。

2. 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

3. 认识细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 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能力培养

1. 通过对细菌形态的观察,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描述。

2. 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学习。

2. 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设计意图

第6课 《酸奶的秘密》是《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先学生较为熟悉的酸奶入手,在亲自动手制作酸奶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找到牛奶变成酸奶的关键 所在——添加新鲜酸奶,接着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理解是细菌(乳酸菌)在起作用,由现象探究本质。最后系统地了解细菌 和病毒的主要特点及形态。

本课从学生熟悉的酸奶入手,让学生自已用身边的材料亲历酸奶的制作过程。找到牛奶变在酸奶的关键所在。接着课文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地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学习科学对比的方法,并以此验证猜想,理解是细菌在起作用,由现象探本质。

教学流程

问题——实验——交流——对比实验——交流——结论。

重点难点

根据现象推理判断,设计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理解酸奶的秘密是细菌(乳酸菌)的作用。

教学准备

1、鲜奶,酸奶,清洁的容器、温度计、时钟、保温瓶、糖、锅及汤匙、冷藏设施。

2、细菌、病毒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讲述故事情景(一天,波波和琪琪来到妍妍家坐客。)

妍妍从冰箱里取出了酸奶来招待同学。她告诉同学,这些酸奶是她自己制作的。

问题 大家是否知道,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二、活动一:动手制酸奶

导入 出示酸奶的制作材料。

问题 酸奶是怎样做的呢?

演示 向学生演示酸奶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 媒体 出示课本图。

观察 注意观察鲜奶与酸奶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方面的不同。

讨论 酸奶是用鲜奶制成的。鲜奶是如何变成酸奶的呢?在制作过程中,你认为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

猜测 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

小结 酸奶中有一种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微生物会使鲜奶变成酸奶。

交流 各小组互相品尝课后自制的酸奶,说说与买来的酸奶相比有什么不同? 讨论 是哪些条件影响了酸奶的味道呢?(鲜牛奶温度,加入酸奶的量,保温时间,其他添加物等。)

设计 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表,课后研究每个条件对酸奶味道的影响。

交流 针对课后对比实验结果,交流心得。

目的 通过初步实验了解牛奶变成酸奶的过程,探究酸奶的成因。再次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认识到酸奶制作过程(乳酸菌繁殖)需要适宜的条件。

三、拓展:细菌的模样

媒体 出示细菌示意图。

指导 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里、水中、空气中、家里、食物中。

介绍 简要介绍细菌的特点。

(如分布广泛,体积微小,身体结构简单,但繁殖很快。对人类来说有些细菌是有益的,有些细菌是有害的。)

目的 了解细菌的特点。

四、活动二:观察细菌的外形

媒体 出示乳酸菌等多幅典型细菌 一 二 三 的图片。

指导 小小的细菌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到了电子显微镜下,它们的样子就能清晰地看到了。

观察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用自已的语言描述每种细菌的形态。

讨论 从形态上看,可以把这些细菌进行分类吗?

交流 小组汇报自已如何分类,说明分类的理由。

归纳 按基本形态分,细菌大致分为杆菌、螺旋菌和球菌3种。

媒体 播放“细菌和病毒” 视频。

讨论 细菌的样子与动植物有什么不同?

五、小结反思:

第七课:发面的学问

内容标准

1. 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2. 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2. 调查生活中的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生长环境。

能力培养

1. 通过发面团实验,培养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

2. 通过发面团实验,学习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

3. 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真菌的活动,学习科学调查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建立大胆设想、大胆推理的信心。

2. 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

设计意图

第7课 《发面的学问》是《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这一单元的第二课。以生活中发面团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引出“小小的面团为什么会发得那么大?”的问题。课文设计了“面 团发酵条件”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了酵母菌。“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发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我们 常说的发酵现象。”接着,课文通过调查和阅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其生长环境;通过资料收集和网上讨论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细 菌、真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丰富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体会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教学流程

问题——假设——猜想——对比实验——分析——结论。

重点难点

通过发面团实验,学习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

教学准备

1、面粉,酵母菌,碗,筷子,尺子等发面团材料及工具;

2、酵母菌、霉菌、真菌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 你见过发酵后的面团吗?(引导学生描述事实)

什么使面团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二、活动一:发面团

导入 出示发面团的制作材料。

问题 怎样发面团呢?

演示 向学生演示发面团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 观察 观察面团发酵前后在颜色、大小、气味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讨论 制作过程中,你认为使面团发大的最关键一个步骤是什么?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

小结 原来是酵母菌的使面团发了起来。

三、拓展:认识酵母菌

媒体 出示酵母菌实物(酵母粉)。

指导 这是发面时添加在面粉里的酵母菌,仔细观察,并描述。

观察 分小组观察酵母菌的外形特征(形状、大小、颜色、气味)。

汇报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引导 引导学生留意发酵后的面团有酵母菌的气味。

讲述 酵母菌是怎样使面团发起来的呢?出示酵母菌放大图。它是真菌的一种,和细菌一样,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发酵现象。 问题 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到哪里去了?请根据发面团实验及酵母菌的作用进行分析。

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将结果填写在课本中。

交流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交流。

目的 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发面现象的产生原因。

四、霉菌生长的环境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这些橘子和柿子发霉了。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种现象。说说看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发霉?这些 “霉”是什么样子的?

讲述 出示一组霉菌的放大图片,简要介绍霉菌的特点。

问题 通常在什么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

讨论 分小组设计调查报告,设计实验。课后展开调查。

交流 各小组展示调查报告。

小结 在高温、潮湿、阴暗的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

问题 关于真菌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媒体 播放“真菌” 视频。

上网 登陆“小学科学网”或其他可信度较高的网站,搜集有关资料,并整理信息。

交流 把自已整理好的图文资料传送到“小学科学网”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五、小结反思:

第八课:电路的研究

内容标准

1.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3、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认识简单电路。

2. 知道开关的作用。

3.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4.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能力培养

1. 经历用电线、电池、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的闭合回路的活动过程,学会画电路的连接装置图。

2. 学会用简单电路图做实验记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3.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记录、整理、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2. 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设计意图

第8课 《电路的研究》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先从学生生活的常见现象、已有的经验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 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和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奇 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共安排了四课。在本课里,先从“奇妙的电”入手,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电的理性认识。而第二课《有趣的磁现象》及第 三课《指南针》则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磁的理性认识。教材力图通过这种编排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前后相关联的系统知识。

在 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观察“小铁环闯关”游戏机时提出了“为什么小铁环一碰到铁丝,灯就亮了呢?”和“小铁环能顺利通过铁丝吗?”这样两个问题, 让学生开展有关“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一个闭合的简单电路”及“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 趣。所以教材安排了活动一“怎样让灯泡起来?”、活动二“开关加在哪里?”、活动三“判断容易导电的物体”及拓展“制作数学游戏机”。最后形成了有关电的 知识。

教学流程

问题——猜测——尝试——归纳。

重点难点

经历观察、记录、整理、分析、比较等的研究,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和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准备

小开关,电池盒, 大号电池, 小灯泡,灯座,导线,PP胶片,不干胶,铜销钉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图片。

问题 如果小金属环碰到金属丝,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目的 创设情景,引入活动主题。

二、活动一:让灯亮起来

导入 出示实物:1节电池连电池盒、2个灯泡连灯座、4段导线。

问题 如果用1节电池让1个灯泡亮起来,可以怎样用导线连接?怎样画图表示?

如果用1节电池让2个灯泡亮起来,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实验 各小组按步骤互相配合设计并制作电路,探究出现现象的原因。 观察 不同的连接方法,出现了哪些不同的现象?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进行记录。

引导 电路图的绘制要点。

区别使用2个灯泡的串联、并联电路。

三、活动二:开关加在哪里?

导入 出示2个灯泡的并联电路、2个开关装置、多条导线。

问题 在2个灯泡的并联电路中,加几个开关才能分别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思考 开关加在哪里更好?

实验 小组内学生互相合作进行探究,并记录连接的方法。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经过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

引导 如何使一个灯泡断路而另一个灯泡保持通路?多用几条导线试一试。

如果先画个电路图会更显而易见。

你还见过哪些种类的开关?

四、活动三:判断容易导电的材料

导入 出示一个带开关的简单电路,以及一些身边的小物品(如橡皮擦、铅笔杆等)。

问题 把这些物品连接到电路里,灯泡会继续发光吗?

思考 怎样利用这个简单电路判断身边的小物品容不容易导电?

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

实验 小组活动。设计实验,并按照设计的实验过程进行探究,并记录对各种物品的检测结果。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经过讨论后归纳总结。

五、制作数学游戏机

准备 准备制作数学游戏机所需的材料和用具。

媒体 出示课本图。

问题 数学游戏机里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思考 数学游戏机背面应该怎样连接线路,才能让它能正常使用?

设计 根据电路原理和公式的连接需要,设计连接方式。

制作 小组合作,根据设计进行制作,并尝试进行游戏。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交流连接方法。

延伸 你还希望模仿这部数学游戏机,设计、制作什么游戏机呢?

六、小结反思:

第九课:有趣的磁现象

内容标准

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

2. 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3. 知道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能力培养

1.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设计实验,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2. 在交流中培养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设计意图

第9课 《有趣的磁现象》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先从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擦窗器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 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磁铁有磁性、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的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磁铁隔着不同材料的物体吸铁时,磁性的大小也不同。

在 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观察擦窗器时提出的“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磁铁能吸起什么?”、“磁铁中哪个 部分磁性最强?”、“两块磁铁的研究”、“隔物吸铁的探究”、“哪里应用了磁”等知识的学习,最后形成了有关磁的系统理论知识。

教学流程

问题——猜测——尝试——归纳。

重点难点

根据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磁铁磁性强弱”、“磁铁的两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条形磁铁,回型针,线,U形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 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

引导 里面是不是有磁铁?

目的 创设情景,引入活动主题。

二、活动一:磁铁能吸起什么?

导入 我们都知道磁铁有磁性。磁铁能吸起什么物体呢?

问题 研究一下能被磁铁吸起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交流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交流结论。

目的 通过实验操作,知道磁铁有磁性,能吸铁。

三、活动二:磁铁中哪个部分磁性最强?

导入 出示条形磁铁、一盘回形针。

问题 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磁铁哪个部分的磁性最强?

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法。

交流 交流实验方法,思考其他小组的方法的优缺点。

实验 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注意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汇报 实验后总结得出结论,分组汇报。

目的 通过实验,知道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

四、活动三、两块磁铁的探究

导入 我们知道,磁铁有两个磁极。这两个磁极叫什么?(南极和北极) 问题 当两条磁铁的两个磁极相互靠近,会出现什么现象?

讨论 分组讨论。有多少种磁极靠近的方式?在实验记录中进行记录。 实验 根据各种磁铁组合进行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讨论 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规律。

引导 通过实验和讨论,找到磁铁靠近时出现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磁铁同性极互相排斥、异性极互相吸引。

五、拓展:擦窗器的结构

导入 擦窗器是根据磁铁的哪些特性来制作的?

讨论 磁铁应该怎样摆放?

画图 根据自己的分析,画出擦窗器的结构简图

思考 磁铁隔着物体也能起作用吗?

六、活动四:隔物吸铁的探究

导入 磁铁隔着物体也能起作用吗?

准备磁铁、回形针、不同材料做的薄板等实验材料。

问题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隔着什么物体吸铁,记录实验结果。 交流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进行交流。

延伸 磁铁隔着不同材料板吸铁时,磁力的大小有区别吗?

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实验 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

交流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行交流。

七、拓展:研究磁力的大小

问题 磁铁在隔着某些材料吸引铁质物体时,磁力的大小会不会改变。 讨论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相互补充

实验 学生分组按设计好的方案实施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交流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八、活动五、哪里应用了磁?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磁?

调查 观察日常生活用品,记录应用磁的物品名称及其部位。

交流 汇报调查结果,了解磁的广泛用途。

九、拓展:磁铁游戏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 你能仿照波波的设计,也设计一个利用磁铁的游戏用具吗?

你的磁铁游戏是怎样玩的呢?你用了哪些材料、怎样制作?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些材料制作呢?

设计 学生分组设计并讨论设计的合理性。

交流 学生汇报设计方案,其他组的学生可以置疑,以便设计组改良自己的设计。 制作 学生分组按改良后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教师及其他组同学可以共同参与评价。

十、小结反思:

第十课:指南针

内容标准

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

2. 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作简易指南针。

3. 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能力培养

1. 通过研究磁化现象,培养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实验的能力。

2.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运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述和概括的能力。 3. 通过制作指南针的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能与同伴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2. 能倾听他人意见,积极表达个人见解。

3. 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意图

第10课 《指南针》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本课先从学生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 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做小磁铁的活动,以及探究怎样使小磁铁的磁性更强,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设法使磁铁能沿着水平方向自由转动,从而制成简易指南针;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基本方位。

在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郊游时提出的“为什么指南针能告诉我们方向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小磁船的探究”知识的学习,形成了有关磁能指示方向的知识。最后动手制造简易指南针,并利用自己的小制造尝试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基本方位。

教学流程

问题——猜测——尝试——归纳。

重点难点

能准确使用磁性、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示南北方向等词汇来表述;培养解决怎样使磁铁沿着水平方向转动的问题的能力;通过制作指南针的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

塑料水槽、缝衣针、厚纸片、大头针、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讲述彬彬他们郊游的故事。

问题 为什么指南针能告诉我们方向呢?

目的 引入活动主题。

二、活动一:小磁船的探究

准备 大小不同的几块条形磁铁、发泡塑料块、水槽、指南针、铁条等。 导入 出示课本图。

按课本中的方法做成多艘“磁船”。将“磁船”放入水槽中的水面上。 问题 拨动各艘“磁船”,待其静止下来后,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思考 如果用普通的铁条代替磁铁重复做此实验,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吗?

用指南针与“磁船”相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实验 学生分组按步骤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交流 各组汇报和交流实验结论。

目的 知道指南针利用了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特性。

三,活动二:制作指南针

导入 出示制作指南针的材料和工具。

问题 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和工具制作指南针?

引导 引导学生合理地设计制作的方法。

制作 按照确定的制作方法,各小组分别制作指南针。

运用 利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找出学校大门所在的大致方向。

四、小结反思:

第十一课:神奇的电磁铁

内容标准

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电能产生磁。

2. 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

3.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4. 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5. 学会制作电磁铁。

6. 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

能力培养

1. 通过制作电磁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2. 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的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活动中培养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2.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

3.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设计意图

第11课 《神奇的电磁铁》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先从生活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制作——应用”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 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学会制作电磁铁;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

在 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观察“电磁起重机”工作时所提出的问题“这台起重机是磁铁做的吗?”、“它除了能吸铁,还能吸其他的什么材料吗?”等问题, 让学生开展有关“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吸铁?”、“电磁铁与磁铁”、“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等活动,最后形成系统知识。

教学流程

问题——猜测——制作——应用。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准备

铁钉、电线、大头针、电池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电磁起重机图片。

问题 看了这张图片后,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

目的 导入后续活动主题。

二、活动一: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吸铁?

导入 电磁起重机的吸盘里到底有什么?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材料 干电池、导线、铁钉、大头钉等。

媒体 播放“电磁起重机” 视频,出示电磁起重机的内部装置图片。 问题 电磁起重机的内部有哪些装置?

制作 学生分组制作电磁起重机,并尝试用它吸起铁制的大头针。

交流 各组讨论、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并记录电磁起重机能吸铁的原因。 引导 老师要指导学生缠绕导线的方法。

目的 知道电磁起重机通电后可产生磁性,所以可以吸铁。

三、活动二:电磁铁与磁铁

导入 出示磁铁和电磁铁。电磁铁与磁铁一样,都能吸引铁。

问题 电磁铁是否也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

设计 设计一个实验,研究电磁铁是否也有磁极。

媒体 出示课本图。

交流 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并将发现填写在课本的实验记录表里。 小结 像磁铁一样,电磁铁也具有磁极。

如果把导线连接电池正负极的两端互换,电磁铁的极性也会改变。磁铁的磁极不能改变。

四、活动三: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

导入 铁能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有多大?

活动 出示电磁铁、一盒回形针。观察电磁铁能吸起多少回形针。

问题 如果要增加电磁铁的磁性,你有什么办法?

设计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

实验 尝试增加线圈匝数来增强磁性。

尝试增强电流的方法增强磁性。

尝试同时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来增强磁性。

小结 电磁铁的磁性可以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来增强。

五、小结反思:

第十二课:能量及其形式

目标内容

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2. 知道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能力培养

1. 通过实验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制作的能力。

2. 通过各种思考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等例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意图

第12课“能量及其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能量”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先从物体工作需要能量入手,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理解物体运动需要能量,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归纳出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并让学生思考能量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本课内容是认识能量和能量的形式。主要包括观察能量驱动物体的现象,整理信息,归纳得知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并且通过实验体验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思考能量与生活的联系。

在 “能量及其形式”一课中,教材从观察身边运动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工作的原因,继而对能量进行研究,并且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推理活动,让学生在获得 知识的同时锻炼科学逻辑推理思维的能力。在该课的唯一一个实验活动中,训练学生在制作和分析的基础上为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任何 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的科学认识;接着,在“有哪些形式的能量”的讨论中,教材及从正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的方法了解“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 也从反方向激发学生思考、想象“假如缺少了某种能量,世界将会怎样?”。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学生对“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概念的形成和再认识。

接下来的第二节课“能量的转换”,学生应该能够借助对于“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概念的理解,顺利地探究“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各 种各样的能量”这一单元共安排了两课。“能量及其形式”是第一课,在这一课中,教材从学生熟悉的车的运动和风车的转动来体现“物体工作需要能量”,首先通 过讨论让学生体验和分析各种物体的运动需要能量,继而利用实验让学生深入体会能量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教材还呈现电、磁、热、光、潮汐等能量形式,拓宽 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思考“假如缺少了某种能量,世界会怎样?”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训练其科学逻辑推理思维的能力。

在 教材的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主题人物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使水车转动的?”这一类问题往往存在于众多类似的生活场景中,物体的工作与运动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常 常会看到的现象,很容易就会引起孩子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必然地,孩子们会思考“其它工作与运动的物体又是用什么驱动的呢?”“使它们动起来的原因一样 吗?”所以教材安排了第一个活动通过实验用不同的办法使小车动起来。让学生在开放的思考空间中,利用气球、橡皮筋、纸板等结构性的材料,反复尝试,同时进 行观察和比较,发现小车动起来都需要能量,不同形式的能量都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据此,又自然地引出一个新问题“能量到底有多少不同的表现形式呢?”就此 教材安排了关于能量的不同形式的讨论,进一步促使“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教材除了按这种人们惯常的思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 概念以外,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能量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流程

观察——提问——观察——实验记录——交流——思考。

重点难点

经历观察、实验记录、整理信息、逆向思考等的研究,建立“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概念。

教学准备

气球、橡皮筋、木板小车等实验材料、视频影片等,有关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各种机械的图片。

问题 你知道这些机械的名称吗?是什么使它们动起来的吗?

引导 这些机械物体都必须给它们施加力量才能运动起来,而这些力量就是能量。

目的 通过直观的观察,引发学生对熟悉现象的思考,从而引入课题。

二、活动:让小车动起来

导入 (展示实验用的小木车)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可以给这个小车一点能量让小车动起来吗?

可以用什么办法呢?

讨论 学生观察实验材料,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实验设计。

引导 我们要注意每一种让小车动起来的办法有什么不一样。

实验 各小组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制作活动,观察并记录。

交流 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目的 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活动,学生在观察中风、磁、电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三、讨论

媒体 出示课本图

引导 在下面的这些现象中,存在着哪些形式的能量?

讨论 各小组进行讨论。

交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引申 除了这些能量之外,还有其他的能量形式吗?能量普遍存在,假如缺少了某种能量,世界会怎样呢?

目的 进一步促使“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能量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小结反思:

第十三课:能量的转换

标准内容

1. 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 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 知道水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

能力培养

1. 通过资料收集活动,培养学生查阅书刊、网络、及其他信息源的能力。 2. 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

1. 培养学生乐于学以致用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设计意图

本课中,安排了“让小水轮转起来”、“发电的实验”等两个活动。电能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能量形式,而水电是我国积极发展的能源,所以教材选择水电站的工作原理作为本课的驱动。

水能变为电能的过程是较复杂的,但可以通过对过程的分解来设计活动。水能转化为机械能可以用小水轮来模拟,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可以用玩具上的小马达来模拟,把这两个实验活动设计成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去亲自体验能量的转化。

然后通过抽水蓄能电站能量转化(电能——水能——电能)的介绍,和一个有趣的能量转换事例,认识人类对能量的创造性利用,充分理解能量转化的同时,也进行了科学兴趣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教学流程

观察——提问——交流——活动体验——交流运用——拓展。

重点难点

经历“让小水轮转起来”、“发电的实验”等两个活动观察、讨论、归纳、判断等研究,认识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教学准备

关于课文配图以及有关发电站的视频影片、模型、图片等,并准备好两个活动的材料以及活动记录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引导页的图片。

问题 他们在参观什么地方?为什么水冲下来就会产生电?

引导 出示水电站的课本图,观察水电站的内部构造。

目的 产生研究能量转换的兴趣,尝试制造水电站的小模型进行研究。

二、活动一:让小水轮转起来

导入 出示已经制作好的小水轮装置,你能用什么方法使小水轮转起来? 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讨论。

引导 我们可以借助水流的冲击力使小水车转动起来。

目的 让学生知道,水流的能量可以使带有叶片的小水轮转动起来。活动中的小水轮相当于水电站中的涡轮机的叶片。水流冲击叶片,轮子就转动起来了。就是说,水流的能量变成了小水轮转动的能量了。

问题 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

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讨论。

引导 可以从水量、水位落差、水的冲击点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 实验 各小组领取材料进行实践,观察并能用简笔画记录做法。

交流 各小组进行汇报与展示对比做法。

延伸 在上面的活动中,说明了水流冲击的能量转变为小水轮转动的能量,那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力发电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目的 考 虑到学生组装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此之前由老师预先组装好装置。然后直观地展示各种能让小水轮转动的方法,从而引导出水流的力量可以使小水轮转动的话题, 通过教师的反面演示吸引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再让学生操作研究讨论,通过各小组对“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的实践研究,体会到加大水流的高度,加快 水流的速度、加大水流的流量、水倒在叶片的边缘等都可以使小水轮转动得更快,由水流得能量转化为小水轮转动的能量可以得到更大限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 动手动脑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对比实验得能力。

三、活动二:发电的实验

导入 水流的能量是怎样转换成电能的呢?观看视频,了解发电机组的结构,重点突出“发电机转子”这一部分,这就是发电机的心脏。

示范 教师根据配图所示的装置和步骤示范操作过程,吸引学生兴趣。 问题 发电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怎样可以使小电珠更亮?

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 引导 可以从转轴的转动速度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 各小组领取材料进行实践,观察并能用简笔画记录做法。

交流 各小组汇报与展示对比做法。

归纳 这个活动说明,发电机轴的转动是可以使发电机产生电,并且轴转动的速度越快,发电机产生的电就越多,小电珠就会越亮。

延伸 结合两个活动,尝试描述水电站将水流具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目的 通过各小组对“发电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践研究,体会到发电机轴的转动是可以使发电机产生电,并且轴转动的速度越大,发电机产生的电就越多。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对比实验得能力。

四、讨论:

媒体 课本图

引导 看看图中从光能开始,最终转换成声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能量形式的转换?

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交流 各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归纳 波波的设想能实现吗?

五、小结反思:

第十四课:大地的变迁

标准内容

1. 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 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 了解化石的作用。

能力培养

1. 通过对自然现象提出问题的训练,培养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2. 通过对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高山上的原因分析,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懂得收集证据,并能根据事实证据作出判断和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知道自然界有很多的奥秘。

2. 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设计意图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总领全单元,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地表不是一成不变的。借助主题人物提出的问题驱动学生分析成因,收集证据,根据事实做出推理判断,从而学会猜想与假设这一科学研究步骤,同时提高对问题给出合理解释的能力。

借助一些现象及实物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根据现象提出猜想、假设,然后收集证据、查找资料,综合分析做出判断,合理解释现象。学生还从中学会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在比较各类证据及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并正确解释为什么高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从而知道海洋与陆地的变化。

教学流程

提问——猜测——收集资料——分析——判断并做出解释。

重点难点

通过一系列研究活动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猜测、分析、判断,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更进一步认识到地表在不断变化的事实。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懂得收集证据,并能根据事实证据作出判断和推理。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化石标本、泥、沙、小石子、筷子、烧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小伙伴们结伴去郊游,他们在哪里发现了什么?请大家认真观察。 问题 出示贝壳是镶嵌在岩石里的照片。

海里的贝壳怎么会出现在山上呢?原本就在那里的,还是后来才出现的?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有的学生也在爬山的时候发现过类似的贝壳,让其回忆贝壳是松散的还是镶嵌在岩石中的,由此可以排除后来出现的情况,得出猜测高山原本是海。

二、活动:探究海洋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高山上的原因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化石标本。

请大家认真观察。从图片或化石上,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问题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山上为什么会有海底的物质?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会年年长高呢?

媒体 播放“介绍地壳变化的现象”的视频。

目的 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思考可能的形成过程,探究相关的现象,讨论分析得出猜测。

三、阅读资料:漂移的大陆

四、小结反思:

第十五课:大地的震动

标准内容

了解地震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

2. 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

能力培养

1. 通过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2. 通过设计避险方案,培养学生思考、统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遇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

2. 培养不畏惧自然灾害的精神。

设计意图

地震大多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地震危害以及逃生的学习,更进一步加深本单元变化的地表的认识还学会自救的方法。

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设计避险方案,培养学生思考、统筹的能力;培养遇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及对自然灾害不畏惧的精神。

通过对地震现象的认识及剖析,学会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制定相应的求生方案。

教学流程

收集资料——观察——综合——分析——判断——设计。

重点难点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思考、统筹的能力。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小木条、小信封、校园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大量地震后的图片。

问题 地震后是怎么样?有哪些危害?

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地震的现象及危害,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相关的应急措施。

二、活动一:地震有什么危害?

导入 你有没有留意到最近有关地震的新闻报道?

收集 收集地震资料,了解地震带来的影响。

问题 地震带来了什么灾害?你认为地震对灾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地震引发房屋倒塌。地震致使公路和铁路扭曲,变形。被震裂的大地。地震引发的海啸)

媒体 播放“介绍地震和海啸的现象”的视频。

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了解灾情,并表达感受。

导入 给出多幅情景图(居室、商场、野外、马路等)。

问题 假设地震在这里发生,你会怎么样做,为什么?

地震引起的海啸、山崩现象是怎样的?

目的 创设情景,了解学生前一部分的知识掌握情况,适时做出评价。

三、活动二:设计紧急避险方案

导入 人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地震造成的伤亡?当在学校上课时发生了地震,怎么办?

问题 有哪些求生用品?求生通道在哪里?逃生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 布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工合作,调查了解学校及学校周边地形、环境、人员等在地震发生时影响撤离的各个条件因素,然后让学生画出有关地形的平面图,再设计逃生的路线和方案。

演习 防震演习(实地演练,适时指导)。

目的 提出问题,加深学生的日常防灾意识。课后结合校园实际,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四、小结反思:

第十六课:火山的喷发

标准内容

了解地震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火山喷发的一些现象。

2. 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能力培养

1. 通过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自然界的现象具有的两面性。

2. 培养遇事沉着冷静细心观察,合理应变的能力。

设计意图

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火山形成过程的探究以及对火山带来的利弊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及地壳的变动对地表的影响。

了解火山现象及其利弊,体会自然现象的两面性,培养遇事沉着冷静,细心观察,合理应变的能力。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通过对火山现象的认识及剖析,学会分辨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流程

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结论。

重点难点

思考、分析、判断、结论

通过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体会自然界的现象具有的两面性。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和合理应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漏斗、碳酸氢钠(6大汤匙)、食用红色素(2茶匙)、醋(半杯)、塑料品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火山喷发前、中、后的大量图片。

问题 火山喷发是怎么样?给人类造成了什么影响?

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火山的现象及危害。

二、活动:火山喷发的过程

导入 你有没有留意到最近有关火山的新闻报道?

收集

问题

影响?

媒体

目的 收集火山喷发的资料,了解火山喷发带来的影响。 火山喷发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过程?你认为火山喷发对周围有什么播放“介绍火山的形成和喷发过程”的视频。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了解实情,并表达感受。

三、阅读资料:火山的利与弊

四、小结反思:

第十七课:地表物质的迁移

标准内容

做模拟岩石风化的实验。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岩石风化的作用。

2. 知道流水具有搬运的作用。

能力培养

1. 通过模拟岩石风化的实验,培养观察和分析。

2. 通过观察岩石风化的现象,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细心观察、敢于质疑的精神。

2. 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设计意图

本 单元前半部分描述的是让地表瞬间发生改变的自然力量,后半部分则是认识其他自然力量对地壳的缓慢作用。如果说火山、地震等是大自然对地形地貌的大刀阔斧, 那么本课所述说的力量则是精雕细琢。大自然的力量是难以想像的,大自然的力量是伟大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在奇特的地形面前不禁让人肃然起 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通 过对野外奇特岩石的观察,了解风化对岩石的影响,并在生活中收集岩石风化的证据;通过探究水流对土墩的影响,了解水流的搬运作用。在这个学习过

程中,让学 生了解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更进一步认识到地表在不断变化的事实。培养细心观察、敢于质疑的精神,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探究岩石碎裂的原因,碎裂的岩石被流水搬运到不同河段的变化,模拟石笋的形成,逐步认识地表物质的迁移。

教学流程

观察——思考——分析——推理——判断——结论。

重点难点

通过模拟岩石风化的实验,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岩石风化的作用,培养观察、分析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牛奶盒、泥沙和小石子、有棱有角的砖块、玻璃瓶、页岩、酒精灯、木槽(或木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展示奇特地貌的图片(如澳大利亚西部海登城附近的波浪岩、台湾基隆野柳风景区的女王头覃岩等)。

问题 看看这些岩石像什么?

你还在那里看见有奇形怪状的岩石?

这些岩石为什么会这样?

目的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是谁造成这样奇特的景观。

二、活动一:探究岩石碎裂的原因

导入 是什么原因让坚硬的岩石碎裂,逐渐分解呢?

实验 温 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模拟温度对岩石碎裂影响的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安全、快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材料上要选取较薄的页岩,在酒精灯上加热 至红,然后突然投入冷水中。但同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岩石在酒精灯上不能加热得过久,以免炸裂!岩石在投进烧杯的冷水里时注意不能碰到烧杯壁,投放时应尽量轻 一些。

问题 岩石为什么会裂开?

推测 在自然界中会存在温度变化的现象吗?

请学生尝试讲述岩石裂开的过程。

目的 通过实验现象进行推测,探究岩石裂开的原因。

三、活动二:观察岩石风化的现象

导入 在高山上,在一块很大,很光滑的崖壁上,竟然长着一棵千年古树。

思考 石头上怎么会长树呢?还那么粗壮?

猜测 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与常识,尝试解释石头长树木的自然现象。

观察 观察课文图片。

问题 是什么因素导致岩石碎裂?

引导 物理风化作用(气温的变化、渗入岩缝的水在冬天结冰时体积增大使岩石胀裂)、生物风化作用(植物的根系在岩石的裂缝中生长使岩石破裂),以及化学风化等。

媒体 播放“介绍岩石的风化现象及其原因”的视频。

目的 通过观察推测,了解岩石风化的原因。

四、活动三:泥沙怎样“搬家”?

观察 泥石流的图片。

问题 泥石流是由什么组成的?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 模拟“流水有搬运作用”的实验。

要求 用 一个倾斜的木槽(木槽最好长一些),在一端堆放小石快、砂和泥土混合物,缓慢地用流水冲刷(最好利用一个废旧的塑料饮料瓶,在瓶盖扎出数个小孔,让水从小 孔中成细线缓慢流出,这样才能得到明显的效果),使混合物在水的冲刷下分散停留在木槽的各个位置上,形成“山峰”、“山坡”、“山脚”的模拟状态。

观察 木板上的泥沙在不同位置上留有的物质有何特点。

在自然界中,那些风化后的岩石、泥沙经历了流水的冲刷、搬运,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媒体 播放“介绍河流对卵石的冲刷作用”的视频。

目的 通过观察推测,了解流水的搬运作用。

五、拓展:石笋的形成

观察 天然石笋的图片。

问题 石笋是由什么组成的?石笋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 模拟“石笋形成”的实验。

要求 烧杯中的小石子的作用是拉住绳子。一只烧杯里盛清水,另一只烧杯里盛明矾溶液,由于两端的渗透压不同,棉线将在不同浓度的液体之间吸传液体。纱线中间打小结的目的,是让明矾溶液积聚在此处滴下,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实验现象纱线的小结和桌面上会形成仿似钟乳石或石笋的固体。

观察 在棉线上留有的物质有何特点。

尝试利用模拟实验得到的启示,解释石笋是如何形成的?

目的 通过观察推测,了解石笋的形成。

六、小结反思:

五 年 级 上 册

科 学 教 案

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

内容标准

探究根、茎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根的形态。

2. 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 了解根的作用。 能力培养

1. 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要点。

2. 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 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设计意图

第1课《根里的“抽水机”》 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一开始先引导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根的形态,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植物根的作用,最终发现根是植物的“抽水机”,它把植物所需的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的。主要包括观察、描述植物的根的特征;知道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测量根系的长度,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运用简单的模型、观察根尖形态,从而了解根的作用。

在 “根里的‘抽水机’”一课中,并不是具体研究某种植物的根系,而是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学 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 教材的驱动页中,先创设了学生可能见过但不一定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情景,引出问题“根这么重要吗?”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想了解根有什么特点,它在泥 土里是怎样分布的。在观察、比较和测量了根系以后,学生很自然地又会想到,根这样分布有什么作用呢?因此,教材又安排学生开展一个模拟活动,让学生了解根 深扎土壤是为了能固定植株。根还有其它作用吗?教材又安排了一个观察“毛绒绒的根尖”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与分析中得出,根还有吸收并运输水分 和矿物质的作用。

教学流程

提问——观察——交流——观察、比较——交流——实验、模拟研究——交流——观察、描述——交流。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完整植物的图片、不同根系的图片、根尖放大图片、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系图及视频、废报纸、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

问题 为什么要用泥巴保护根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目的 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

二、活动一:观察植物的根

导入 要了解根的作用,我们先来观察根的外形。

出示带根的草、白菜和葱的图片。 观察 各小组观察根的形态并记录其特征。 交流 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媒体 先阅读课本资料,然后看一段“植物的根系及其分布特点” 视频。 归纳 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延伸 出示一些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这些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理由是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导入 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讨论 大树不容易被吹走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 出示一些树根1 树根2 图片,了解树根分布的情况。 思考 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四、活动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导入 能设计研究植物是如何扎根土壤的方案吗?

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交流 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 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 交流 各组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五、活动四:毛茸茸的根尖

导入 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观察 各组选择一种植物的根尖图片,观察并画出简图。 问题 你能用语言描述根尖的特点吗?

猜一猜,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六、拓展:不同环境里植物根

导入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问题 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 讨论 根据图片进行分析,为什么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会有这些生长特点呢? 归纳 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七、小结反思:

第二课:茎里的“运输网”

内容标准

探究根、茎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茎的形态。

2. 了解茎的一般结构。 3. 探究茎的作用。 能力培养

1. 通过观察茎的形态,进一步学习观察的方法。

2. 通过探究茎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尝试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

2. 能尝试用间接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设计意图

《茎里的“运输网” 》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通过让学生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以及观察茎的形态特征,从而认识到茎就是植物的“运输网”。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茎的形态与作用的。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茎的各种形态,分析和推理出茎的作用。

在《茎里的“运输网” 》 一课中,教材仍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观察被染色花的茎,观察各种各样的茎,并在这个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让他们能保持对植物的 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还能尝试推理,用间接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本 课先在教材的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人物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景发现折断的茎的断口处有水滴出来,引出“茎是不是输送根吸收来的水分呢?”。再通过白花染色实 验,让学生剪切染色花的茎进行观察、分析探究茎的输导作用。那茎究竟还有哪些作用呢?教材中又安排了“探究茎的其它作用”的活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植 物的茎来认识植物茎的各种形态,再根据观察的结果,比较、推理出茎有支持的作用。

教学流程

观察——提问——实验——观察、分析——交流——观察、比较——分析、推理——交流——调查。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茎的形态和一般结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变色花及其制作视频、不同形态的茎的图片、有断枝的图片、有关记录树干枝条的观察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插图。 问题 波波发现了什么?

彬彬认为茎里流出来的汁液是根吸收来的水分,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二、活动一: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 导入 出示课前老师做的“变色花”。

猜想 花的红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观察 切开茎部,观察横截面。思考并记录。

引导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能重点会放在花是否变色的现象上。教学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引导他们发现茎能运输水分这一功能。 交流 各组汇报自己的看法。

媒体 播放“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视频。 归纳 茎能运输水分。

引申 你会做一枝两色花吗?回家试做一朵两色花。

三、活动二:探究茎的其他作用

导入 出示一些不同形态茎一 二 三 四 的图片。 讨论 植物的茎除了能运输水分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观察 大风吹植物不倒的图片。 归纳 茎还有支持作用。

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树怕剥皮”呢? 阅读 出示有关茎运输养分的资料。

讨论 如果有的树皮被环割了一圈,割得不太深,树皮会怎么样呢?割得不宽,又会怎么样呢?割得太宽,树皮又会怎么样呢? 归纳 植物的茎还有运输养分的作用。

引申 莲藕的茎是哪个部分?长在地下的茎有什么作用呢?

四、拓展:树干和枝条记录的秘密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

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

问题 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

五、小结反思:

第三课:叶里的“加工厂”

内容标准

1. 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 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3. 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 理解没有太阳、没有植物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能力培养

1. 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 通过探究叶的作用,尝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初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 认识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

第3课《叶里的“加工厂”》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本课通过对叶子接受光的诀窍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认识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 《叶里的“加工厂”》一课中,教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在他们的细致观察中,分析了解叶片的排列规律;然后在 认识“叶片排列规律的意义”上,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解释,从而探究叶片为什么要吸收阳光,以及阳光对植物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本 课的任务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人物提出了一个问题“茂密的森林里,阳光能照到每一片叶子吗?”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直接观察或拍摄叶片排列的照片回 校,寻找植物叶片排列的规律,从而找出“叶片这种排列规律的意义”。据此,学生很自然地又会想到“植物为什么要吸收阳光呢?”从而引出了“绿叶的作用”这 个活动。学生在课外的学习中可能对光合作用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学生不一定了解和说得清楚。所以,教材通过虚拟的叶片内部“加 工厂”的工作图片,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和推测出植物叶片利用阳光、二氧化碳、水分制造氧气、营养物质的过程。

教学流程

提问——观察、描述——分析、推理——交流——观察——分析、判断——交流。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叶和探究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森林的照片、叶片不同排列的照片、光合作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 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

问题 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

二、活动:观察叶片的排列情况

导入 出示课前拍摄的叶片排列照片。

问题 这些叶片在排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交流 说说寻找到的叶片排列特点。 讨论 叶片互相不遮蔽的意义。

三、拓展:绿叶的作用

导入 植物没有叶片会怎么样呢?长期没有阳光照射,植物会怎么样? 媒体 播放“光合作用的过程” 视频。

讨论 光合作用的水分、二氧化碳从何而来?

阳光有什么作用?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营养物质会输送到哪里?

交流 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放出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思考 有了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气会不会越来越多?

四、小结反思:

第四课:花里的“育婴房”

内容标准

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花的结构。 2. 探究花的作用。

3. 了解花的其他特征。 能力培养

1. 通过观察植物的花,继续学习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2. 通过对花的结构的认识,尝试对观察和实验现象作出分析与解释。

3. 通过观察更多植物的花,学习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鼓励学生动手探究,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 2. 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细心与耐心。 3. 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设计意图

第4课《花里的“育婴房”》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4课。 本课设计了“解剖花”和“寻找花里的‘育婴房’”等活动,驱动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花的构造;通过寻找花朵里的“育婴房”,进一步探究花在植物繁殖所 起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学会系统的记录方法,鼓励学生建立花朵的档案库,以便学生在课余时进行观察记录,积累更多的植物信息。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和探究花的作用。主要包括解剖、观察一朵常见的花,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再根据雌蕊、雄蕊的特点,推测出雌、雄蕊对植物繁殖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 《花里的“育婴房”》一课中,教材主要通过解剖花、寻找花里的“育婴房”,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观察和实验的现象作出分析和解 释,探究出花的作用。同时,在这一个过程中,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和和谐,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细心和耐心。

教 材先在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人物提出了一个问题“花朵里面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寻找植物孕育新生命的奥秘。所以,教材安排了第一个活动解 剖花。让学生通过正确的解剖方法,观察、比较,发现花的结构,并引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定义。在对花的构造有一个基本了解后,教材又提供了另一个专题活动 寻找花里的“育婴房”,引导学生细致地进行观察雌蕊、雄蕊的外表和子房,并让学生根据实验和观察的结果,推理出雌蕊、雄蕊的功能。

教学流程

观察——提问——实验——观察、比较、推理——交流——制作。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花的结构,探究花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花的图片、视频、桃花模型、“花的构造”视频、鲜花、镊子、“花的档案”样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一些花的图片一 二 三 四 。说说花的名称。

问题 这些美丽的花藏有什么秘密呢?不同植物种类的花,结构是否相同呢?

二、活动一:解剖花

导入 要更完整地认识植物的花,我们可以用解剖的方法去观察花的内部。怎样解剖一朵花呢?

演示 出示一朵桃花模型。介绍解剖桃花的方法,提示要点,出示记录表格。

在解剖前,教师应示范怎样使用镊子,怎样解剖白菜花(可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实验 按要求解剖白菜花和其他2~3种花,把花朵由外向内一层层解剖,相同的部分放在一起,然后观察各部分的形态和数量,做好记录。 交流 对花的解剖结果进行归纳,了解花的结构。 媒体 播放“花的结构”的 视频。

思考 认识什么是完全花,什么是不完全花。

找出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的区别。

拓展 分辨常见的花,哪些是完全花,哪些是不完全花。

三、活动二:寻找花里的“育婴房” 导入 出示几种不同的花的实物。

问题 这些花的雄蕊在哪里?雌蕊呢?(让学生指出来)

交流 在解剖花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雄蕊和雌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媒体 出示有关雄蕊、雌蕊的图片。

实验 剥开雄蕊的花药,剖开雌蕊的子房,了解这些结构的作用。 媒体 播放“开花的过程” 视频。

归纳 雌蕊里的子房就是植物的育婴房。植物的种子就是在这里发育成长的。

四、拓展:给花建档案

导入 教师出示课前做好的几种“花的档案”。 问题 你喜欢哪份“花的档案”呢?为什么? 交流 “花的档案”一般应有哪些内容?

制作 每组设计一份“花的档案卡”,并制作出来。

展示 出示做好的“花的档案卡”,生生与师生之间相互点评。

五、小结反思:

第五课:果实里的新生命

内容标准

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果实的结构。

2. 探究果实的作用。

能力培养

1. 通过了解果实的结构,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 2. 通过探究果实的作用,尝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与多姿多彩,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 2. 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共同进步。

设计意图

第5课《果实里的新生命》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五课。学生可以探究发现果实里蕴藏着新生命—种子。同时,通过寻找校园植物果实的活动,比较不同植物的果实,丰富学生对果实的认识,了解植物的果实是千姿百态的,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果实的形成与它的构造。主要包括观察、分析不同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得出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成的,然后通过解剖果实,分析、归纳出果实的基本构造。

在 《果实里的新生命》一课中,教材是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通过解剖不同的果实,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根据 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在这些过程中,希望学生能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与多姿多彩,激发他们探究兴趣和欲望;同时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在本课的驱动页中,卡通人物都对丝瓜架下的小丝瓜产生了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其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植物开花后结果并不陌生。因此,教材中的活动1“观察结果的过程”,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他们对果实形成过程作出猜想,再通过图片、视频和实地观察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当学生了解了果实的形成后,他们可能会想到,果实的外形、气味、颜色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叫果实呢?活动2“果实里藏着什么?”,就是提供条件,指导学生去解剖常见的果实,并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分析、对比,然后发现果实的构造基本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在了解常见果实的构造后,教材又安排了第3个活动“寻找植物的果实”。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果实,然后通过对找到的果实进行对比观察后,发现果实的共同构造。

教学流程

观察——提问——观察——实验——交流——运用——调查。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果实的结构,探究果实的作用,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和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一些常见植物开花结果的图片、“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视频、苹果等一些有代表性的果实、小刀、“寻找果实”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

青葱的丝瓜架下,孩子们对着一个个刚结出来的小丝瓜感到很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

问题 植物的果实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活动一:观察结果的过程

导入 出示一些植物由开花到结果的图片(图片已排好序)。

问题 能说说这些植物的花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猜测 猜测雌蕊、子房的作用。

交流 说出植物的花在结果过程中的变化。

归纳 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

三、活动二:果实里藏着什么?

导入 出示桃、姜、萝卜的实物。

它们都是植物的果实吗?外形相似吗?内部构造一样吗?

指导 介绍解剖桃的方法(横切、纵切)。

在演示解剖方法时,要强调用刀安全。

实验 学生按要求解剖桃、姜、萝卜,并观察内部构造。

交流 汇报实验观察的结果。

桃、姜、萝卜哪个是植物的果实,哪个不是?说说你的依据。

归纳 果实是由种皮和种子构成的。

资料 有关香蕉和无籽西瓜的资料。

思考 荸荠、萝卜、甘薯是植物的果实吗?

四、活动三:寻找植物的果实

导入 在哪里可以找到植物的果实?

活动 到社区或郊外寻找植物的果实。

指导 当校园中植物果实较多时,本活动可在校园内进行。

如果校园中植物果实较少时,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郊外进行。

计划 分组制定一个简单的“寻找果实”计划。

提示学生计划应包括准备什么(如观察记录表、笔、工具);人员分工;注意事项(如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纪律要求)。

活动前要提醒学生不能随意品尝果实,以免中毒。

调查 寻找植物的果实,并做好观察记录。

要让学生做好观察、解剖记录,达到认识更多果实的目的。

交流 在观察后,可让学生描述一种最喜欢的果实,强调作出全面的描述。

各组汇报计划,教师点评。

五、小结反思:

第六课:酸奶的秘密

内容标准

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细菌的形态。

2. 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

3. 认识细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 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能力培养

1. 通过对细菌形态的观察,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描述。

2. 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学习。

2. 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设计意图

第6课 《酸奶的秘密》是《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先学生较为熟悉的酸奶入手,在亲自动手制作酸奶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找到牛奶变成酸奶的关键 所在——添加新鲜酸奶,接着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理解是细菌(乳酸菌)在起作用,由现象探究本质。最后系统地了解细菌 和病毒的主要特点及形态。

本课从学生熟悉的酸奶入手,让学生自已用身边的材料亲历酸奶的制作过程。找到牛奶变在酸奶的关键所在。接着课文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地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学习科学对比的方法,并以此验证猜想,理解是细菌在起作用,由现象探本质。

教学流程

问题——实验——交流——对比实验——交流——结论。

重点难点

根据现象推理判断,设计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理解酸奶的秘密是细菌(乳酸菌)的作用。

教学准备

1、鲜奶,酸奶,清洁的容器、温度计、时钟、保温瓶、糖、锅及汤匙、冷藏设施。

2、细菌、病毒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讲述故事情景(一天,波波和琪琪来到妍妍家坐客。)

妍妍从冰箱里取出了酸奶来招待同学。她告诉同学,这些酸奶是她自己制作的。

问题 大家是否知道,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二、活动一:动手制酸奶

导入 出示酸奶的制作材料。

问题 酸奶是怎样做的呢?

演示 向学生演示酸奶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 媒体 出示课本图。

观察 注意观察鲜奶与酸奶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方面的不同。

讨论 酸奶是用鲜奶制成的。鲜奶是如何变成酸奶的呢?在制作过程中,你认为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

猜测 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

小结 酸奶中有一种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微生物会使鲜奶变成酸奶。

交流 各小组互相品尝课后自制的酸奶,说说与买来的酸奶相比有什么不同? 讨论 是哪些条件影响了酸奶的味道呢?(鲜牛奶温度,加入酸奶的量,保温时间,其他添加物等。)

设计 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表,课后研究每个条件对酸奶味道的影响。

交流 针对课后对比实验结果,交流心得。

目的 通过初步实验了解牛奶变成酸奶的过程,探究酸奶的成因。再次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认识到酸奶制作过程(乳酸菌繁殖)需要适宜的条件。

三、拓展:细菌的模样

媒体 出示细菌示意图。

指导 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里、水中、空气中、家里、食物中。

介绍 简要介绍细菌的特点。

(如分布广泛,体积微小,身体结构简单,但繁殖很快。对人类来说有些细菌是有益的,有些细菌是有害的。)

目的 了解细菌的特点。

四、活动二:观察细菌的外形

媒体 出示乳酸菌等多幅典型细菌 一 二 三 的图片。

指导 小小的细菌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到了电子显微镜下,它们的样子就能清晰地看到了。

观察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用自已的语言描述每种细菌的形态。

讨论 从形态上看,可以把这些细菌进行分类吗?

交流 小组汇报自已如何分类,说明分类的理由。

归纳 按基本形态分,细菌大致分为杆菌、螺旋菌和球菌3种。

媒体 播放“细菌和病毒” 视频。

讨论 细菌的样子与动植物有什么不同?

五、小结反思:

第七课:发面的学问

内容标准

1. 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2. 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2. 调查生活中的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生长环境。

能力培养

1. 通过发面团实验,培养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

2. 通过发面团实验,学习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

3. 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真菌的活动,学习科学调查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建立大胆设想、大胆推理的信心。

2. 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

设计意图

第7课 《发面的学问》是《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这一单元的第二课。以生活中发面团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引出“小小的面团为什么会发得那么大?”的问题。课文设计了“面 团发酵条件”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了酵母菌。“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发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我们 常说的发酵现象。”接着,课文通过调查和阅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其生长环境;通过资料收集和网上讨论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细 菌、真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丰富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体会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教学流程

问题——假设——猜想——对比实验——分析——结论。

重点难点

通过发面团实验,学习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

教学准备

1、面粉,酵母菌,碗,筷子,尺子等发面团材料及工具;

2、酵母菌、霉菌、真菌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 你见过发酵后的面团吗?(引导学生描述事实)

什么使面团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二、活动一:发面团

导入 出示发面团的制作材料。

问题 怎样发面团呢?

演示 向学生演示发面团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 观察 观察面团发酵前后在颜色、大小、气味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讨论 制作过程中,你认为使面团发大的最关键一个步骤是什么?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

小结 原来是酵母菌的使面团发了起来。

三、拓展:认识酵母菌

媒体 出示酵母菌实物(酵母粉)。

指导 这是发面时添加在面粉里的酵母菌,仔细观察,并描述。

观察 分小组观察酵母菌的外形特征(形状、大小、颜色、气味)。

汇报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引导 引导学生留意发酵后的面团有酵母菌的气味。

讲述 酵母菌是怎样使面团发起来的呢?出示酵母菌放大图。它是真菌的一种,和细菌一样,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发酵现象。 问题 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到哪里去了?请根据发面团实验及酵母菌的作用进行分析。

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将结果填写在课本中。

交流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交流。

目的 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发面现象的产生原因。

四、霉菌生长的环境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这些橘子和柿子发霉了。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种现象。说说看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发霉?这些 “霉”是什么样子的?

讲述 出示一组霉菌的放大图片,简要介绍霉菌的特点。

问题 通常在什么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

讨论 分小组设计调查报告,设计实验。课后展开调查。

交流 各小组展示调查报告。

小结 在高温、潮湿、阴暗的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

问题 关于真菌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媒体 播放“真菌” 视频。

上网 登陆“小学科学网”或其他可信度较高的网站,搜集有关资料,并整理信息。

交流 把自已整理好的图文资料传送到“小学科学网”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五、小结反思:

第八课:电路的研究

内容标准

1.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3、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认识简单电路。

2. 知道开关的作用。

3.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4.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能力培养

1. 经历用电线、电池、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的闭合回路的活动过程,学会画电路的连接装置图。

2. 学会用简单电路图做实验记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3.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记录、整理、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2. 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设计意图

第8课 《电路的研究》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先从学生生活的常见现象、已有的经验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 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和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奇 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共安排了四课。在本课里,先从“奇妙的电”入手,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电的理性认识。而第二课《有趣的磁现象》及第 三课《指南针》则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磁的理性认识。教材力图通过这种编排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前后相关联的系统知识。

在 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观察“小铁环闯关”游戏机时提出了“为什么小铁环一碰到铁丝,灯就亮了呢?”和“小铁环能顺利通过铁丝吗?”这样两个问题, 让学生开展有关“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一个闭合的简单电路”及“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 趣。所以教材安排了活动一“怎样让灯泡起来?”、活动二“开关加在哪里?”、活动三“判断容易导电的物体”及拓展“制作数学游戏机”。最后形成了有关电的 知识。

教学流程

问题——猜测——尝试——归纳。

重点难点

经历观察、记录、整理、分析、比较等的研究,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和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准备

小开关,电池盒, 大号电池, 小灯泡,灯座,导线,PP胶片,不干胶,铜销钉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图片。

问题 如果小金属环碰到金属丝,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目的 创设情景,引入活动主题。

二、活动一:让灯亮起来

导入 出示实物:1节电池连电池盒、2个灯泡连灯座、4段导线。

问题 如果用1节电池让1个灯泡亮起来,可以怎样用导线连接?怎样画图表示?

如果用1节电池让2个灯泡亮起来,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实验 各小组按步骤互相配合设计并制作电路,探究出现现象的原因。 观察 不同的连接方法,出现了哪些不同的现象?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进行记录。

引导 电路图的绘制要点。

区别使用2个灯泡的串联、并联电路。

三、活动二:开关加在哪里?

导入 出示2个灯泡的并联电路、2个开关装置、多条导线。

问题 在2个灯泡的并联电路中,加几个开关才能分别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思考 开关加在哪里更好?

实验 小组内学生互相合作进行探究,并记录连接的方法。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经过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

引导 如何使一个灯泡断路而另一个灯泡保持通路?多用几条导线试一试。

如果先画个电路图会更显而易见。

你还见过哪些种类的开关?

四、活动三:判断容易导电的材料

导入 出示一个带开关的简单电路,以及一些身边的小物品(如橡皮擦、铅笔杆等)。

问题 把这些物品连接到电路里,灯泡会继续发光吗?

思考 怎样利用这个简单电路判断身边的小物品容不容易导电?

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

实验 小组活动。设计实验,并按照设计的实验过程进行探究,并记录对各种物品的检测结果。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经过讨论后归纳总结。

五、制作数学游戏机

准备 准备制作数学游戏机所需的材料和用具。

媒体 出示课本图。

问题 数学游戏机里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思考 数学游戏机背面应该怎样连接线路,才能让它能正常使用?

设计 根据电路原理和公式的连接需要,设计连接方式。

制作 小组合作,根据设计进行制作,并尝试进行游戏。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交流连接方法。

延伸 你还希望模仿这部数学游戏机,设计、制作什么游戏机呢?

六、小结反思:

第九课:有趣的磁现象

内容标准

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

2. 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3. 知道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能力培养

1.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设计实验,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2. 在交流中培养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设计意图

第9课 《有趣的磁现象》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先从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擦窗器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 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磁铁有磁性、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的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磁铁隔着不同材料的物体吸铁时,磁性的大小也不同。

在 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观察擦窗器时提出的“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磁铁能吸起什么?”、“磁铁中哪个 部分磁性最强?”、“两块磁铁的研究”、“隔物吸铁的探究”、“哪里应用了磁”等知识的学习,最后形成了有关磁的系统理论知识。

教学流程

问题——猜测——尝试——归纳。

重点难点

根据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磁铁磁性强弱”、“磁铁的两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条形磁铁,回型针,线,U形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 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

引导 里面是不是有磁铁?

目的 创设情景,引入活动主题。

二、活动一:磁铁能吸起什么?

导入 我们都知道磁铁有磁性。磁铁能吸起什么物体呢?

问题 研究一下能被磁铁吸起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交流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交流结论。

目的 通过实验操作,知道磁铁有磁性,能吸铁。

三、活动二:磁铁中哪个部分磁性最强?

导入 出示条形磁铁、一盘回形针。

问题 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磁铁哪个部分的磁性最强?

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法。

交流 交流实验方法,思考其他小组的方法的优缺点。

实验 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注意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汇报 实验后总结得出结论,分组汇报。

目的 通过实验,知道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

四、活动三、两块磁铁的探究

导入 我们知道,磁铁有两个磁极。这两个磁极叫什么?(南极和北极) 问题 当两条磁铁的两个磁极相互靠近,会出现什么现象?

讨论 分组讨论。有多少种磁极靠近的方式?在实验记录中进行记录。 实验 根据各种磁铁组合进行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讨论 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规律。

引导 通过实验和讨论,找到磁铁靠近时出现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磁铁同性极互相排斥、异性极互相吸引。

五、拓展:擦窗器的结构

导入 擦窗器是根据磁铁的哪些特性来制作的?

讨论 磁铁应该怎样摆放?

画图 根据自己的分析,画出擦窗器的结构简图

思考 磁铁隔着物体也能起作用吗?

六、活动四:隔物吸铁的探究

导入 磁铁隔着物体也能起作用吗?

准备磁铁、回形针、不同材料做的薄板等实验材料。

问题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隔着什么物体吸铁,记录实验结果。 交流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进行交流。

延伸 磁铁隔着不同材料板吸铁时,磁力的大小有区别吗?

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实验 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

交流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行交流。

七、拓展:研究磁力的大小

问题 磁铁在隔着某些材料吸引铁质物体时,磁力的大小会不会改变。 讨论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相互补充

实验 学生分组按设计好的方案实施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交流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八、活动五、哪里应用了磁?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磁?

调查 观察日常生活用品,记录应用磁的物品名称及其部位。

交流 汇报调查结果,了解磁的广泛用途。

九、拓展:磁铁游戏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问题 你能仿照波波的设计,也设计一个利用磁铁的游戏用具吗?

你的磁铁游戏是怎样玩的呢?你用了哪些材料、怎样制作?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些材料制作呢?

设计 学生分组设计并讨论设计的合理性。

交流 学生汇报设计方案,其他组的学生可以置疑,以便设计组改良自己的设计。 制作 学生分组按改良后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教师及其他组同学可以共同参与评价。

十、小结反思:

第十课:指南针

内容标准

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

2. 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作简易指南针。

3. 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能力培养

1. 通过研究磁化现象,培养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实验的能力。

2.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运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述和概括的能力。 3. 通过制作指南针的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能与同伴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2. 能倾听他人意见,积极表达个人见解。

3. 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意图

第10课 《指南针》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本课先从学生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 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做小磁铁的活动,以及探究怎样使小磁铁的磁性更强,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设法使磁铁能沿着水平方向自由转动,从而制成简易指南针;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基本方位。

在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郊游时提出的“为什么指南针能告诉我们方向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小磁船的探究”知识的学习,形成了有关磁能指示方向的知识。最后动手制造简易指南针,并利用自己的小制造尝试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基本方位。

教学流程

问题——猜测——尝试——归纳。

重点难点

能准确使用磁性、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示南北方向等词汇来表述;培养解决怎样使磁铁沿着水平方向转动的问题的能力;通过制作指南针的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

塑料水槽、缝衣针、厚纸片、大头针、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讲述彬彬他们郊游的故事。

问题 为什么指南针能告诉我们方向呢?

目的 引入活动主题。

二、活动一:小磁船的探究

准备 大小不同的几块条形磁铁、发泡塑料块、水槽、指南针、铁条等。 导入 出示课本图。

按课本中的方法做成多艘“磁船”。将“磁船”放入水槽中的水面上。 问题 拨动各艘“磁船”,待其静止下来后,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思考 如果用普通的铁条代替磁铁重复做此实验,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吗?

用指南针与“磁船”相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实验 学生分组按步骤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交流 各组汇报和交流实验结论。

目的 知道指南针利用了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特性。

三,活动二:制作指南针

导入 出示制作指南针的材料和工具。

问题 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和工具制作指南针?

引导 引导学生合理地设计制作的方法。

制作 按照确定的制作方法,各小组分别制作指南针。

运用 利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找出学校大门所在的大致方向。

四、小结反思:

第十一课:神奇的电磁铁

内容标准

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电能产生磁。

2. 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

3.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4. 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5. 学会制作电磁铁。

6. 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

能力培养

1. 通过制作电磁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2. 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的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活动中培养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

2.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

3.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设计意图

第11课 《神奇的电磁铁》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先从生活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制作——应用”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 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学会制作电磁铁;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

在 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观察“电磁起重机”工作时所提出的问题“这台起重机是磁铁做的吗?”、“它除了能吸铁,还能吸其他的什么材料吗?”等问题, 让学生开展有关“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吸铁?”、“电磁铁与磁铁”、“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等活动,最后形成系统知识。

教学流程

问题——猜测——制作——应用。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准备

铁钉、电线、大头针、电池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驱动页电磁起重机图片。

问题 看了这张图片后,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

目的 导入后续活动主题。

二、活动一: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吸铁?

导入 电磁起重机的吸盘里到底有什么?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材料 干电池、导线、铁钉、大头钉等。

媒体 播放“电磁起重机” 视频,出示电磁起重机的内部装置图片。 问题 电磁起重机的内部有哪些装置?

制作 学生分组制作电磁起重机,并尝试用它吸起铁制的大头针。

交流 各组讨论、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并记录电磁起重机能吸铁的原因。 引导 老师要指导学生缠绕导线的方法。

目的 知道电磁起重机通电后可产生磁性,所以可以吸铁。

三、活动二:电磁铁与磁铁

导入 出示磁铁和电磁铁。电磁铁与磁铁一样,都能吸引铁。

问题 电磁铁是否也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

设计 设计一个实验,研究电磁铁是否也有磁极。

媒体 出示课本图。

交流 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并将发现填写在课本的实验记录表里。 小结 像磁铁一样,电磁铁也具有磁极。

如果把导线连接电池正负极的两端互换,电磁铁的极性也会改变。磁铁的磁极不能改变。

四、活动三: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

导入 铁能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有多大?

活动 出示电磁铁、一盒回形针。观察电磁铁能吸起多少回形针。

问题 如果要增加电磁铁的磁性,你有什么办法?

设计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

实验 尝试增加线圈匝数来增强磁性。

尝试增强电流的方法增强磁性。

尝试同时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来增强磁性。

小结 电磁铁的磁性可以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来增强。

五、小结反思:

第十二课:能量及其形式

目标内容

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2. 知道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能力培养

1. 通过实验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制作的能力。

2. 通过各种思考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等例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意图

第12课“能量及其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能量”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先从物体工作需要能量入手,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理解物体运动需要能量,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归纳出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并让学生思考能量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本课内容是认识能量和能量的形式。主要包括观察能量驱动物体的现象,整理信息,归纳得知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并且通过实验体验能量具有不同的形式,思考能量与生活的联系。

在 “能量及其形式”一课中,教材从观察身边运动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工作的原因,继而对能量进行研究,并且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推理活动,让学生在获得 知识的同时锻炼科学逻辑推理思维的能力。在该课的唯一一个实验活动中,训练学生在制作和分析的基础上为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任何 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的科学认识;接着,在“有哪些形式的能量”的讨论中,教材及从正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的方法了解“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 也从反方向激发学生思考、想象“假如缺少了某种能量,世界将会怎样?”。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学生对“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概念的形成和再认识。

接下来的第二节课“能量的转换”,学生应该能够借助对于“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概念的理解,顺利地探究“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各 种各样的能量”这一单元共安排了两课。“能量及其形式”是第一课,在这一课中,教材从学生熟悉的车的运动和风车的转动来体现“物体工作需要能量”,首先通 过讨论让学生体验和分析各种物体的运动需要能量,继而利用实验让学生深入体会能量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教材还呈现电、磁、热、光、潮汐等能量形式,拓宽 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思考“假如缺少了某种能量,世界会怎样?”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训练其科学逻辑推理思维的能力。

在 教材的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主题人物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使水车转动的?”这一类问题往往存在于众多类似的生活场景中,物体的工作与运动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常 常会看到的现象,很容易就会引起孩子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必然地,孩子们会思考“其它工作与运动的物体又是用什么驱动的呢?”“使它们动起来的原因一样 吗?”所以教材安排了第一个活动通过实验用不同的办法使小车动起来。让学生在开放的思考空间中,利用气球、橡皮筋、纸板等结构性的材料,反复尝试,同时进 行观察和比较,发现小车动起来都需要能量,不同形式的能量都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据此,又自然地引出一个新问题“能量到底有多少不同的表现形式呢?”就此 教材安排了关于能量的不同形式的讨论,进一步促使“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教材除了按这种人们惯常的思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 概念以外,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能量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流程

观察——提问——观察——实验记录——交流——思考。

重点难点

经历观察、实验记录、整理信息、逆向思考等的研究,建立“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概念。

教学准备

气球、橡皮筋、木板小车等实验材料、视频影片等,有关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各种机械的图片。

问题 你知道这些机械的名称吗?是什么使它们动起来的吗?

引导 这些机械物体都必须给它们施加力量才能运动起来,而这些力量就是能量。

目的 通过直观的观察,引发学生对熟悉现象的思考,从而引入课题。

二、活动:让小车动起来

导入 (展示实验用的小木车)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可以给这个小车一点能量让小车动起来吗?

可以用什么办法呢?

讨论 学生观察实验材料,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实验设计。

引导 我们要注意每一种让小车动起来的办法有什么不一样。

实验 各小组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制作活动,观察并记录。

交流 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目的 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活动,学生在观察中风、磁、电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三、讨论

媒体 出示课本图

引导 在下面的这些现象中,存在着哪些形式的能量?

讨论 各小组进行讨论。

交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引申 除了这些能量之外,还有其他的能量形式吗?能量普遍存在,假如缺少了某种能量,世界会怎样呢?

目的 进一步促使“能量”和“能量的表现形式”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能量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小结反思:

第十三课:能量的转换

标准内容

1. 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 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 知道水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

能力培养

1. 通过资料收集活动,培养学生查阅书刊、网络、及其他信息源的能力。 2. 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

1. 培养学生乐于学以致用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设计意图

本课中,安排了“让小水轮转起来”、“发电的实验”等两个活动。电能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能量形式,而水电是我国积极发展的能源,所以教材选择水电站的工作原理作为本课的驱动。

水能变为电能的过程是较复杂的,但可以通过对过程的分解来设计活动。水能转化为机械能可以用小水轮来模拟,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可以用玩具上的小马达来模拟,把这两个实验活动设计成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去亲自体验能量的转化。

然后通过抽水蓄能电站能量转化(电能——水能——电能)的介绍,和一个有趣的能量转换事例,认识人类对能量的创造性利用,充分理解能量转化的同时,也进行了科学兴趣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教学流程

观察——提问——交流——活动体验——交流运用——拓展。

重点难点

经历“让小水轮转起来”、“发电的实验”等两个活动观察、讨论、归纳、判断等研究,认识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教学准备

关于课文配图以及有关发电站的视频影片、模型、图片等,并准备好两个活动的材料以及活动记录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引导页的图片。

问题 他们在参观什么地方?为什么水冲下来就会产生电?

引导 出示水电站的课本图,观察水电站的内部构造。

目的 产生研究能量转换的兴趣,尝试制造水电站的小模型进行研究。

二、活动一:让小水轮转起来

导入 出示已经制作好的小水轮装置,你能用什么方法使小水轮转起来? 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讨论。

引导 我们可以借助水流的冲击力使小水车转动起来。

目的 让学生知道,水流的能量可以使带有叶片的小水轮转动起来。活动中的小水轮相当于水电站中的涡轮机的叶片。水流冲击叶片,轮子就转动起来了。就是说,水流的能量变成了小水轮转动的能量了。

问题 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

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讨论。

引导 可以从水量、水位落差、水的冲击点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 实验 各小组领取材料进行实践,观察并能用简笔画记录做法。

交流 各小组进行汇报与展示对比做法。

延伸 在上面的活动中,说明了水流冲击的能量转变为小水轮转动的能量,那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力发电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目的 考 虑到学生组装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此之前由老师预先组装好装置。然后直观地展示各种能让小水轮转动的方法,从而引导出水流的力量可以使小水轮转动的话题, 通过教师的反面演示吸引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再让学生操作研究讨论,通过各小组对“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的实践研究,体会到加大水流的高度,加快 水流的速度、加大水流的流量、水倒在叶片的边缘等都可以使小水轮转动得更快,由水流得能量转化为小水轮转动的能量可以得到更大限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 动手动脑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对比实验得能力。

三、活动二:发电的实验

导入 水流的能量是怎样转换成电能的呢?观看视频,了解发电机组的结构,重点突出“发电机转子”这一部分,这就是发电机的心脏。

示范 教师根据配图所示的装置和步骤示范操作过程,吸引学生兴趣。 问题 发电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怎样可以使小电珠更亮?

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 引导 可以从转轴的转动速度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 各小组领取材料进行实践,观察并能用简笔画记录做法。

交流 各小组汇报与展示对比做法。

归纳 这个活动说明,发电机轴的转动是可以使发电机产生电,并且轴转动的速度越快,发电机产生的电就越多,小电珠就会越亮。

延伸 结合两个活动,尝试描述水电站将水流具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目的 通过各小组对“发电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践研究,体会到发电机轴的转动是可以使发电机产生电,并且轴转动的速度越大,发电机产生的电就越多。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对比实验得能力。

四、讨论:

媒体 课本图

引导 看看图中从光能开始,最终转换成声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能量形式的转换?

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交流 各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归纳 波波的设想能实现吗?

五、小结反思:

第十四课:大地的变迁

标准内容

1. 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 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 了解化石的作用。

能力培养

1. 通过对自然现象提出问题的训练,培养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2. 通过对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高山上的原因分析,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懂得收集证据,并能根据事实证据作出判断和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知道自然界有很多的奥秘。

2. 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设计意图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总领全单元,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地表不是一成不变的。借助主题人物提出的问题驱动学生分析成因,收集证据,根据事实做出推理判断,从而学会猜想与假设这一科学研究步骤,同时提高对问题给出合理解释的能力。

借助一些现象及实物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根据现象提出猜想、假设,然后收集证据、查找资料,综合分析做出判断,合理解释现象。学生还从中学会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在比较各类证据及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并正确解释为什么高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从而知道海洋与陆地的变化。

教学流程

提问——猜测——收集资料——分析——判断并做出解释。

重点难点

通过一系列研究活动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猜测、分析、判断,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更进一步认识到地表在不断变化的事实。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懂得收集证据,并能根据事实证据作出判断和推理。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化石标本、泥、沙、小石子、筷子、烧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小伙伴们结伴去郊游,他们在哪里发现了什么?请大家认真观察。 问题 出示贝壳是镶嵌在岩石里的照片。

海里的贝壳怎么会出现在山上呢?原本就在那里的,还是后来才出现的?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有的学生也在爬山的时候发现过类似的贝壳,让其回忆贝壳是松散的还是镶嵌在岩石中的,由此可以排除后来出现的情况,得出猜测高山原本是海。

二、活动:探究海洋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高山上的原因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化石标本。

请大家认真观察。从图片或化石上,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问题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山上为什么会有海底的物质?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会年年长高呢?

媒体 播放“介绍地壳变化的现象”的视频。

目的 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思考可能的形成过程,探究相关的现象,讨论分析得出猜测。

三、阅读资料:漂移的大陆

四、小结反思:

第十五课:大地的震动

标准内容

了解地震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

2. 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

能力培养

1. 通过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2. 通过设计避险方案,培养学生思考、统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遇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

2. 培养不畏惧自然灾害的精神。

设计意图

地震大多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地震危害以及逃生的学习,更进一步加深本单元变化的地表的认识还学会自救的方法。

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设计避险方案,培养学生思考、统筹的能力;培养遇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及对自然灾害不畏惧的精神。

通过对地震现象的认识及剖析,学会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制定相应的求生方案。

教学流程

收集资料——观察——综合——分析——判断——设计。

重点难点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思考、统筹的能力。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小木条、小信封、校园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大量地震后的图片。

问题 地震后是怎么样?有哪些危害?

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地震的现象及危害,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相关的应急措施。

二、活动一:地震有什么危害?

导入 你有没有留意到最近有关地震的新闻报道?

收集 收集地震资料,了解地震带来的影响。

问题 地震带来了什么灾害?你认为地震对灾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地震引发房屋倒塌。地震致使公路和铁路扭曲,变形。被震裂的大地。地震引发的海啸)

媒体 播放“介绍地震和海啸的现象”的视频。

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了解灾情,并表达感受。

导入 给出多幅情景图(居室、商场、野外、马路等)。

问题 假设地震在这里发生,你会怎么样做,为什么?

地震引起的海啸、山崩现象是怎样的?

目的 创设情景,了解学生前一部分的知识掌握情况,适时做出评价。

三、活动二:设计紧急避险方案

导入 人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地震造成的伤亡?当在学校上课时发生了地震,怎么办?

问题 有哪些求生用品?求生通道在哪里?逃生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 布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工合作,调查了解学校及学校周边地形、环境、人员等在地震发生时影响撤离的各个条件因素,然后让学生画出有关地形的平面图,再设计逃生的路线和方案。

演习 防震演习(实地演练,适时指导)。

目的 提出问题,加深学生的日常防灾意识。课后结合校园实际,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四、小结反思:

第十六课:火山的喷发

标准内容

了解地震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了解火山喷发的一些现象。

2. 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能力培养

1. 通过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自然界的现象具有的两面性。

2. 培养遇事沉着冷静细心观察,合理应变的能力。

设计意图

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火山形成过程的探究以及对火山带来的利弊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及地壳的变动对地表的影响。

了解火山现象及其利弊,体会自然现象的两面性,培养遇事沉着冷静,细心观察,合理应变的能力。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通过对火山现象的认识及剖析,学会分辨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流程

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结论。

重点难点

思考、分析、判断、结论

通过探究火山的喷发过程,体会自然界的现象具有的两面性。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和合理应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漏斗、碳酸氢钠(6大汤匙)、食用红色素(2茶匙)、醋(半杯)、塑料品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火山喷发前、中、后的大量图片。

问题 火山喷发是怎么样?给人类造成了什么影响?

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火山的现象及危害。

二、活动:火山喷发的过程

导入 你有没有留意到最近有关火山的新闻报道?

收集

问题

影响?

媒体

目的 收集火山喷发的资料,了解火山喷发带来的影响。 火山喷发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过程?你认为火山喷发对周围有什么播放“介绍火山的形成和喷发过程”的视频。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了解实情,并表达感受。

三、阅读资料:火山的利与弊

四、小结反思:

第十七课:地表物质的迁移

标准内容

做模拟岩石风化的实验。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岩石风化的作用。

2. 知道流水具有搬运的作用。

能力培养

1. 通过模拟岩石风化的实验,培养观察和分析。

2. 通过观察岩石风化的现象,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细心观察、敢于质疑的精神。

2. 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设计意图

本 单元前半部分描述的是让地表瞬间发生改变的自然力量,后半部分则是认识其他自然力量对地壳的缓慢作用。如果说火山、地震等是大自然对地形地貌的大刀阔斧, 那么本课所述说的力量则是精雕细琢。大自然的力量是难以想像的,大自然的力量是伟大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在奇特的地形面前不禁让人肃然起 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通 过对野外奇特岩石的观察,了解风化对岩石的影响,并在生活中收集岩石风化的证据;通过探究水流对土墩的影响,了解水流的搬运作用。在这个学习过

程中,让学 生了解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更进一步认识到地表在不断变化的事实。培养细心观察、敢于质疑的精神,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探究岩石碎裂的原因,碎裂的岩石被流水搬运到不同河段的变化,模拟石笋的形成,逐步认识地表物质的迁移。

教学流程

观察——思考——分析——推理——判断——结论。

重点难点

通过模拟岩石风化的实验,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岩石风化的作用,培养观察、分析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牛奶盒、泥沙和小石子、有棱有角的砖块、玻璃瓶、页岩、酒精灯、木槽(或木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 展示奇特地貌的图片(如澳大利亚西部海登城附近的波浪岩、台湾基隆野柳风景区的女王头覃岩等)。

问题 看看这些岩石像什么?

你还在那里看见有奇形怪状的岩石?

这些岩石为什么会这样?

目的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是谁造成这样奇特的景观。

二、活动一:探究岩石碎裂的原因

导入 是什么原因让坚硬的岩石碎裂,逐渐分解呢?

实验 温 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模拟温度对岩石碎裂影响的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安全、快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材料上要选取较薄的页岩,在酒精灯上加热 至红,然后突然投入冷水中。但同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岩石在酒精灯上不能加热得过久,以免炸裂!岩石在投进烧杯的冷水里时注意不能碰到烧杯壁,投放时应尽量轻 一些。

问题 岩石为什么会裂开?

推测 在自然界中会存在温度变化的现象吗?

请学生尝试讲述岩石裂开的过程。

目的 通过实验现象进行推测,探究岩石裂开的原因。

三、活动二:观察岩石风化的现象

导入 在高山上,在一块很大,很光滑的崖壁上,竟然长着一棵千年古树。

思考 石头上怎么会长树呢?还那么粗壮?

猜测 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与常识,尝试解释石头长树木的自然现象。

观察 观察课文图片。

问题 是什么因素导致岩石碎裂?

引导 物理风化作用(气温的变化、渗入岩缝的水在冬天结冰时体积增大使岩石胀裂)、生物风化作用(植物的根系在岩石的裂缝中生长使岩石破裂),以及化学风化等。

媒体 播放“介绍岩石的风化现象及其原因”的视频。

目的 通过观察推测,了解岩石风化的原因。

四、活动三:泥沙怎样“搬家”?

观察 泥石流的图片。

问题 泥石流是由什么组成的?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 模拟“流水有搬运作用”的实验。

要求 用 一个倾斜的木槽(木槽最好长一些),在一端堆放小石快、砂和泥土混合物,缓慢地用流水冲刷(最好利用一个废旧的塑料饮料瓶,在瓶盖扎出数个小孔,让水从小 孔中成细线缓慢流出,这样才能得到明显的效果),使混合物在水的冲刷下分散停留在木槽的各个位置上,形成“山峰”、“山坡”、“山脚”的模拟状态。

观察 木板上的泥沙在不同位置上留有的物质有何特点。

在自然界中,那些风化后的岩石、泥沙经历了流水的冲刷、搬运,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媒体 播放“介绍河流对卵石的冲刷作用”的视频。

目的 通过观察推测,了解流水的搬运作用。

五、拓展:石笋的形成

观察 天然石笋的图片。

问题 石笋是由什么组成的?石笋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 模拟“石笋形成”的实验。

要求 烧杯中的小石子的作用是拉住绳子。一只烧杯里盛清水,另一只烧杯里盛明矾溶液,由于两端的渗透压不同,棉线将在不同浓度的液体之间吸传液体。纱线中间打小结的目的,是让明矾溶液积聚在此处滴下,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实验现象纱线的小结和桌面上会形成仿似钟乳石或石笋的固体。

观察 在棉线上留有的物质有何特点。

尝试利用模拟实验得到的启示,解释石笋是如何形成的?

目的 通过观察推测,了解石笋的形成。

六、小结反思:


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提供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备课资料,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试题等,内容丰富,可供老师们备课参考. 小学数学一上备课室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案全- 08-11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 ...查看


  • 中小学英语文章和书籍 3
  •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8 句型转换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period3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 ...查看


  • 小学二年级语文月亮湾教案-小学二年级教案-课件之家
  • 小学二年级语文月亮湾教案-小学二年级教案-课件之家 首页 课件 论文 试卷 教案 范文 作文 试题 动画 地图 首页 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化学教案 物理教案 生物教案 历史教案 政治教案 地理教案 信息技术 其他科教案 音乐教案 ...查看


  • 三年级上册湘教版美术教案
  • <老师您好>教案 -- 湘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课 课时一: 教学目标: 以教师节为契机,深化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同时,学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师为对象,通过记忆画的形式完成"老师您好"的命题画. 学会找到熟悉人物的 ...查看


  • 小学自然教案
  • 首页 本查询 收藏本站 联系本站 网站地图 关于本站 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论文查询 >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_在线论文查询 小学自然教案 昆虫王国探秘 火山 认识岩石 瓦特和蒸汽机 月球 地球的自转 小学科学三年 ...查看


  •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 人教版小学语文备课资料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教学设计16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 ...查看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查看


  •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 语文 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一 年级 班 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一 年级 班 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 科目 语文 一 年级 班 执教人: 一年级上册 ...查看


  • 四年级体育上册教案
  • 四年级上册体育课教学总计划 一.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所教的教学班级是四年级一个教学班,本班学生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 2.技能情况 四年级学生喜欢跑.跳.投.跳绳.踢毽子.游戏等活动,但有些学生因身体原因如:肥胖等 ...查看


  •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
  • 与"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相关的推广 一年级语文学习,题不会做?学而思网校来帮你! 思维培养,第一讲免费,与100万学生一起学习!提供海量习题集,复习直播课,立即免费注册! http://www.xueersi.com 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