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主要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滕州市委 滕州市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
滕州市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辖17个镇、4个街道,1246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68万人,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滕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三国”是滕国、薛国、小邾国;“五邑”是指“灵丘、昌虑、欢城、戚城、湖陵”五座城邑),境内有距今7300年的北辛文化遗址,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滕州名士辈出,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勇于自荐的毛遂、招贤纳士的孟尝君、人类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滕州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淮海经济区和鲁南经济带中心位置,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纵贯南北。特别是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后,滕州到北京、上海的时间只需两个多小时,使滕州进一步融入了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滕州资源丰富、风景优美。境内探明矿产资源3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近60亿吨,是全国重点煤炭开发基地。电力资源丰富,年发电量达到60亿千瓦时。西濒烟波浩渺的微
山湖,水资源总量7亿立方米,是北方有名的富水区。旅游资源丰富,微山湖湿地公园是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今年以来,滕州在枣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非常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实现726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8.8:52.2:39;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8.6亿元,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7亿元,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060元、9400元,分别增长13.8%、16%。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预计全年新增年主营业务收入过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总数达到618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实现1430亿元、160亿元,分别增长23.6%、22%。机械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能源、食品医药、轻纺六大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太阳能、汽车配套三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滕州被评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成为国家规划的七大煤化工基地核心区,成为全省最大的玻璃深加工基地。滕州经济开发区在全省14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综合评价中名列第16位。
二是服务业繁荣发展。预计全年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6亿元,增长17%;开工建设过5000万元服务业重点项目87个,完成投资140.8亿元,
3个项目列入全省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滕州被列入全省50个服务业重点城区、10个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4A级景区发展到2家,A级景区总量达到14家,滕州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文化旅游百强县(市)”、“山东县域旅游十强县(市)”。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各类专业市场发展到40处,年交易额过10亿元的达到8处;大型超市发展到28家,各类物流企业发展到35家,滕州商贸物流园区列入全省100个服务业重点园区。加快发展金融业。济宁银行入驻滕州设立支行;农村信用联社改制为滕州农商银行;建行村镇银行开业运营。预计全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40亿元、贷款余额378亿元,滕州被省政府确定为“县域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县(市)”。
三是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蔬菜播种面积达到95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796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8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20家,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达到137个。不断深化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累计利用土地产权抵押贷款5170万元,流转土地15.5万亩,试点合作社发展到178家。滕州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列入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四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引进各类项目330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322.5亿元,增长21.7%。全力加快过亿元重点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20个,完成投资286亿元,增长18.6%;3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13个项目列入枣庄市城市转型重点项目。新能凤凰能源、辰龙中
盛化工、盛隆焦化技改、亿诺工程轮胎、金晶超厚超白玻璃、青啤异地扩建等45个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
五是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今年以来开工城建项目159个,完成投资106.9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8.1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50.2%,滕州被列入全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10个县级大城市;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项目31个,完成拆迁11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12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6亿元。
六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新拆除、关停工艺落后、污染重、能耗高的企业6家,近年来累计淘汰落后产能557万吨;预计全年万元GDP能耗降低3.9%,COD、二氧化硫削减率分别为3.5%、3%。大力加强污染治理,全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3%。
七是民生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一是加强社会保障。在全省县级率先推行了城乡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全覆盖,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全国第一批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今年实施的600套经济适用房已完成主体工程,60套廉租房和1448套公租房开工建设,提前4个月完成保障性住房全部开工建设的目标。二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造城区中小学10处,农村中小学23处;中心人民医院内科大楼完成主体工程,新中医院开工建设,3处镇卫生院病房楼建成投入使用;国防科技教育基地、鲁班纪念馆建成使用。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平安滕州”
建设,全市保持了较好的安全稳定形势,连续三年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市)。
八是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广泛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党性教育活动,广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增强。镇街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有序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近年来滕州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工作中也存在不少的差距、问题和挑战。一是人均占有依然偏低。虽然滕州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县级前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工业内部结构不够优化,重化工业所占比例依然偏大,达70%以上;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所占比重偏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节能减排任务重,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够,目前全市没有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不高,外经外贸与先进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第三产业中的传统服务业偏高,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三是工业经济实力还不够强。企业群丘无峰问题还比较突出,缺乏实力强、规模大的大企业、大集团,目前我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仅有5家,仅有盛隆煤焦化和辰龙集团2家企业销售收入过20亿元。四是城
市建设的品位和档次还不够高。城市基础设施不够配套,停车场、集贸市场和群众休闲健身场所等公用设施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城市管理仍不够精细。五是社会保障水平不够高。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就业再就业压力还比较大,影响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六是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部分干部群众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不够强,缺乏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较差,办事效率不高,“中梗阻”问题较为突出。七是周边城市竞相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从全省来看,去年有27个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其中龙口市排第11位,居山东省首位,与我们相邻的邹城市排第25位,滕州排第32位。2010年,龙口市GDP、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680.1亿元、36.7亿元,滕州分别达到633.9亿元、30.1亿元,龙口比我市分别多46.2亿元、6.6亿元;邹城市尽管GDP比我市低,但是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7亿元,比滕州高6000万元。今年1-10月份,龙口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7亿元,增长35.6%,我市为34亿元,增长30%,总量高出我市3亿元,增幅高出我市5.6个百分点。1-11月份,邹城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15亿元,增长18%;滕州的地方财政收入为36.41亿元,比邹城市高出5.26亿元,预计全年可以实现赶超邹城的目标。但是,也要看到,近年来,邹城依托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新上了华鲁生物医药、泰玻电子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今年实施的过亿元项目达到137个,目前正在重点打造8个产值过百亿元企业,发展后劲很足,如
果滕州的发展步伐稍有放慢,就会被邹城重新赶超。这些都表明,我市在区域竞争中将面临巨大压力,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稍有松懈非但不能进位,反而有退步、掉队的危险。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千方百计保持滕州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滕州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认真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滕州的实际,确定了下一步工作的总体思路: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中心,突出“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两大主题,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业、现代农业”四个亮点,强化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平安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五项保障,努力把滕州打造成为枣庄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鲁南专业市场群建设的引领者、淮海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的领头雁、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跻身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滕州。
明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820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5:51:40.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5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4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2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470元,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00元,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人口自然增
长率控制在6‰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9%,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5%、2%,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围绕这一思路和目标,我们将牢固树立“咬定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懈怠、科学发展不折腾”的理念,不管东西南北风,坚定不移抓发展,主要在以下十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一)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下功夫、求突破。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做到重心向工业倾斜、力量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聚,强力推动工业经济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同步增长。2012年,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4%、15%、15%。一是坚持集约集聚,培植壮大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搞好技术改造、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等措施,促进机械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能源、食品医药、轻纺六大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二是坚持龙头带动,加快膨胀骨干企业。通过招商引资、上市融资、增资扩股、联合兼并、技术创新等多种形式,推动企业实现裂变式、突变式发展,全力打造工业企业的“百亿航母”、“十亿板块”、“亿元群体”。力争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8家。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强化政策扶持、服务引导,力促悟通香料、拓博塑料、愚公机械、风轮轮胎、威达重工等重点上市资源早日上市融资。三是坚持培育扶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培植壮大电子信息、
太阳能、汽车配套、门业等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带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劳动就业的重要力量。四是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总投资20亿元的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促进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规模扩张、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积极开展“名企名牌”创建活动,鼓励引导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力争2012年新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和“山东省著名商标”3-5个。
(二)在推进城市现代化上下功夫、求突破。围绕建设现代化县级大城市的目标,以更宽的眼界、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立足高点定位,促进城乡规划更加科学。全面做好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规划、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尽快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二是立足完善功能,促进城市建设更具品位。力争2012年实施城建项目207个,总投资49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120亿元;新增绿化面积300万平方米,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三是立足城乡统筹,促进镇村建设更有特色。力争2012年完成小城镇开发建设面积120万平方米;年内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34个。四是立足精细管理,促进城乡环境更加整洁。
(三)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下功夫、求突破。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2012年计划实施过亿
元重点项目196个,总投资1192.6亿元,确保完成年度投资320亿元以上。一是扩大招商引进项目。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市外资金360亿元,增长10%;其中实际利用境外资金4800万美元,增长10%;其中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家、国内500强企业5家。二是建好载体承接项目。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成集群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争取滕州经济开发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三是积极向上争跑项目。力争2012年有3个以上项目列入省重点。四是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坚持“一切为了大项目,为了大项目的一切”的理念,确保各类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
(四)在推进服务业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力争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1%。一是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争取年内微山湖湿地公园创建成为5A级旅游景区,4A级景区达到2家,争创“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二是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力争2012年,全市各类专业市场发展到44处,年交易额过100亿元的市场发展到2个,过10亿元的发展到10个。三是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培育发展节会会展、电子商务、信息咨询、广告策划、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五)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努力建设一流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发展壮大粮油、蔬菜、畜牧、林果、花卉、渔业等优势特色产
业,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7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95万亩,其中马铃薯面积65万亩;新建改建现代化养殖小区100处,总数达到890处。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确保年内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3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130家,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10个以上。全面推进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力争年内新增土地合作社60家,新增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3000万元,规模经营土地面积突破10万亩;同时,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要求,把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三位一体”同步推进,力求在推动土地生产要素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产业发展向优势区域集中等方面,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模式和制度体系。三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扩大改善灌溉面积6万亩;力争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2%;深入开展“建文明乡村、创美丽家园”活动,力争年内新发展生态文明乡村100个。四是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突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实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年内完成7个特色专业镇、100个特色专业村建设。
(六)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上下功夫、求突破。一是狠抓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力争全年新增清洁生产企业10家。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加快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好滨湖、西岗、级索、鲍沟等4处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
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抓好43家重点水污染企业的限期治理,强化重点耗能、排污企业的监测监管,加快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三是抓好生态建设。加快推进5处沿河人工湿地、5处城区周边湿地森林公园建设;积极推进绿化造林,年内完成成片造林3.6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3%,加快建设“森林滕州”。
(七)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二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推进新博物馆、市民文化中心建设,全力抓好五项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协调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葫芦套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坞五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配合做好《墨攻天下》等影视剧的拍摄工作。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营性事业单位和文化投融资渠道改革,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八)在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是围绕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确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完善社会养老制度,提高五保供养水平,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广大老年人安享晚年。二是围绕解决“学有所教”的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点抓好20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10处幼儿园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不
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围绕解决“病有所医”的问题,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完成市中心人民医院内科大楼建设,尽快启动市民健康中心建设,完成新中医院门诊医技楼和病房楼主体工程,实施4处镇街卫生院新建改建工程。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41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四是围绕解决“住有所居”的问题,建好群众满意的住房。力争全年新建经济适用房3.25万平方米、廉租房5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0户。五是围绕解决“劳有所得”的问题,努力增加干部群众收入。确保全年实现就业培训5万人以上、劳务输转5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6万人,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0家。六是围绕解决“弱有所护”的问题,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大力发展福利慈善事业,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七是围绕解决“居有所安”的问题,深入推进“平安滕州”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九)在推进经济环境建设上下功夫、求突破。坚持把发展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来抓,努力营造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牢固树立“亲商、扶商、富商、安商”的理念,整治和解决“中梗阻”问题,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十)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求突破。树立正确
的用人导向,做到“四个倾斜、三个不吃亏”,即向基层单位倾斜、向工作一线倾斜、向难度大任务重的部门倾斜、向干出一流业绩的干部倾斜,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实事的人吃亏,不让奉献大的同志吃亏。加强干部学习培训,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领导水平。切实加强团结,进一步在全市营造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干好、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滕州的发展离不开枣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滕州是枣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滕州发展得好、发展得快,才能支撑枣庄更好更快发展;枣庄发展好了,就会带动滕州的发展。恳请市委、市政府把滕州纳入全市工作大局,在发展定位、要素配置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保障和促进滕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全市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此,提几点建议:
(一)建议在项目用地上给予倾斜。近年来,滕州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每年刚性用地指标在4000亩以上。2011年,上级分配给滕州用地指标仅为耕地800亩、未利用土地100亩,远远不能满足滕州项目落地和经济发展需要。建议市政府加大土地指标协调争取力度,给予滕州更多的用地指标倾斜。
(二)建议在环境容量指标上给予倾斜。按照枣庄城市转型发展战略部署要求,滕州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规划建设了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随着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环境容量问题已成为制约园区和滕州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建议市政府在分
配环境容量指标上对滕州给予更大倾斜,同时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建议在全市总体环境容量指标上给予调剂,满足滕州重大项目环境容量指标需要。
(三)建议在工业用水上给予倾斜。山东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是我市主要工业用水单位,目前主要使用岩马水库地表水和羊庄水源地地下水。因羊庄水源地主要保证新城区和滕州城区生活用水,下一步在兖矿国泰化工、兖矿鲁化使用地下水全部置换的情况下,这个园区需岩马水库地表水9.17万方/日,而目前只有3.4万方/日的供水量,远远不能满足园区用水需求。建议市政府根据岩马水库能够向工业项目提供的供水量(8.6万方/日),争取再增加5.2万方/日的供水量,以满足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建设发展需要。
(四)建议在金融支持上给予倾斜。一是继续在中小企业贷款额度上给予倾斜;二是在引进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上给予倾斜;三是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试点方面给予倾斜。
滕州市主要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滕州市委 滕州市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
滕州市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辖17个镇、4个街道,1246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68万人,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滕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三国”是滕国、薛国、小邾国;“五邑”是指“灵丘、昌虑、欢城、戚城、湖陵”五座城邑),境内有距今7300年的北辛文化遗址,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滕州名士辈出,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勇于自荐的毛遂、招贤纳士的孟尝君、人类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滕州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淮海经济区和鲁南经济带中心位置,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纵贯南北。特别是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后,滕州到北京、上海的时间只需两个多小时,使滕州进一步融入了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滕州资源丰富、风景优美。境内探明矿产资源3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近60亿吨,是全国重点煤炭开发基地。电力资源丰富,年发电量达到60亿千瓦时。西濒烟波浩渺的微
山湖,水资源总量7亿立方米,是北方有名的富水区。旅游资源丰富,微山湖湿地公园是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今年以来,滕州在枣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非常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实现726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8.8:52.2:39;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8.6亿元,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7亿元,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060元、9400元,分别增长13.8%、16%。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预计全年新增年主营业务收入过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总数达到618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实现1430亿元、160亿元,分别增长23.6%、22%。机械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能源、食品医药、轻纺六大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太阳能、汽车配套三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滕州被评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成为国家规划的七大煤化工基地核心区,成为全省最大的玻璃深加工基地。滕州经济开发区在全省14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综合评价中名列第16位。
二是服务业繁荣发展。预计全年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6亿元,增长17%;开工建设过5000万元服务业重点项目87个,完成投资140.8亿元,
3个项目列入全省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滕州被列入全省50个服务业重点城区、10个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4A级景区发展到2家,A级景区总量达到14家,滕州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文化旅游百强县(市)”、“山东县域旅游十强县(市)”。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各类专业市场发展到40处,年交易额过10亿元的达到8处;大型超市发展到28家,各类物流企业发展到35家,滕州商贸物流园区列入全省100个服务业重点园区。加快发展金融业。济宁银行入驻滕州设立支行;农村信用联社改制为滕州农商银行;建行村镇银行开业运营。预计全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40亿元、贷款余额378亿元,滕州被省政府确定为“县域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县(市)”。
三是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蔬菜播种面积达到95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796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8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20家,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达到137个。不断深化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累计利用土地产权抵押贷款5170万元,流转土地15.5万亩,试点合作社发展到178家。滕州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列入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四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引进各类项目330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322.5亿元,增长21.7%。全力加快过亿元重点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20个,完成投资286亿元,增长18.6%;3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13个项目列入枣庄市城市转型重点项目。新能凤凰能源、辰龙中
盛化工、盛隆焦化技改、亿诺工程轮胎、金晶超厚超白玻璃、青啤异地扩建等45个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
五是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今年以来开工城建项目159个,完成投资106.9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8.1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50.2%,滕州被列入全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10个县级大城市;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项目31个,完成拆迁11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12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6亿元。
六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新拆除、关停工艺落后、污染重、能耗高的企业6家,近年来累计淘汰落后产能557万吨;预计全年万元GDP能耗降低3.9%,COD、二氧化硫削减率分别为3.5%、3%。大力加强污染治理,全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3%。
七是民生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一是加强社会保障。在全省县级率先推行了城乡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全覆盖,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全国第一批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今年实施的600套经济适用房已完成主体工程,60套廉租房和1448套公租房开工建设,提前4个月完成保障性住房全部开工建设的目标。二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造城区中小学10处,农村中小学23处;中心人民医院内科大楼完成主体工程,新中医院开工建设,3处镇卫生院病房楼建成投入使用;国防科技教育基地、鲁班纪念馆建成使用。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平安滕州”
建设,全市保持了较好的安全稳定形势,连续三年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市)。
八是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广泛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党性教育活动,广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增强。镇街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有序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近年来滕州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工作中也存在不少的差距、问题和挑战。一是人均占有依然偏低。虽然滕州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县级前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工业内部结构不够优化,重化工业所占比例依然偏大,达70%以上;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所占比重偏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节能减排任务重,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够,目前全市没有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不高,外经外贸与先进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第三产业中的传统服务业偏高,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三是工业经济实力还不够强。企业群丘无峰问题还比较突出,缺乏实力强、规模大的大企业、大集团,目前我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仅有5家,仅有盛隆煤焦化和辰龙集团2家企业销售收入过20亿元。四是城
市建设的品位和档次还不够高。城市基础设施不够配套,停车场、集贸市场和群众休闲健身场所等公用设施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城市管理仍不够精细。五是社会保障水平不够高。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就业再就业压力还比较大,影响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六是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部分干部群众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不够强,缺乏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较差,办事效率不高,“中梗阻”问题较为突出。七是周边城市竞相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从全省来看,去年有27个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其中龙口市排第11位,居山东省首位,与我们相邻的邹城市排第25位,滕州排第32位。2010年,龙口市GDP、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680.1亿元、36.7亿元,滕州分别达到633.9亿元、30.1亿元,龙口比我市分别多46.2亿元、6.6亿元;邹城市尽管GDP比我市低,但是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7亿元,比滕州高6000万元。今年1-10月份,龙口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7亿元,增长35.6%,我市为34亿元,增长30%,总量高出我市3亿元,增幅高出我市5.6个百分点。1-11月份,邹城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15亿元,增长18%;滕州的地方财政收入为36.41亿元,比邹城市高出5.26亿元,预计全年可以实现赶超邹城的目标。但是,也要看到,近年来,邹城依托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新上了华鲁生物医药、泰玻电子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今年实施的过亿元项目达到137个,目前正在重点打造8个产值过百亿元企业,发展后劲很足,如
果滕州的发展步伐稍有放慢,就会被邹城重新赶超。这些都表明,我市在区域竞争中将面临巨大压力,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稍有松懈非但不能进位,反而有退步、掉队的危险。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千方百计保持滕州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滕州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认真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滕州的实际,确定了下一步工作的总体思路: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中心,突出“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两大主题,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业、现代农业”四个亮点,强化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平安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五项保障,努力把滕州打造成为枣庄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鲁南专业市场群建设的引领者、淮海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的领头雁、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跻身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滕州。
明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820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5:51:40.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5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4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2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470元,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00元,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人口自然增
长率控制在6‰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9%,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5%、2%,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围绕这一思路和目标,我们将牢固树立“咬定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懈怠、科学发展不折腾”的理念,不管东西南北风,坚定不移抓发展,主要在以下十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一)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下功夫、求突破。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做到重心向工业倾斜、力量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聚,强力推动工业经济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同步增长。2012年,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4%、15%、15%。一是坚持集约集聚,培植壮大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搞好技术改造、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等措施,促进机械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能源、食品医药、轻纺六大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二是坚持龙头带动,加快膨胀骨干企业。通过招商引资、上市融资、增资扩股、联合兼并、技术创新等多种形式,推动企业实现裂变式、突变式发展,全力打造工业企业的“百亿航母”、“十亿板块”、“亿元群体”。力争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8家。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强化政策扶持、服务引导,力促悟通香料、拓博塑料、愚公机械、风轮轮胎、威达重工等重点上市资源早日上市融资。三是坚持培育扶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培植壮大电子信息、
太阳能、汽车配套、门业等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带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劳动就业的重要力量。四是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总投资20亿元的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促进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规模扩张、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积极开展“名企名牌”创建活动,鼓励引导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力争2012年新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和“山东省著名商标”3-5个。
(二)在推进城市现代化上下功夫、求突破。围绕建设现代化县级大城市的目标,以更宽的眼界、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立足高点定位,促进城乡规划更加科学。全面做好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规划、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尽快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二是立足完善功能,促进城市建设更具品位。力争2012年实施城建项目207个,总投资49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120亿元;新增绿化面积300万平方米,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三是立足城乡统筹,促进镇村建设更有特色。力争2012年完成小城镇开发建设面积120万平方米;年内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34个。四是立足精细管理,促进城乡环境更加整洁。
(三)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下功夫、求突破。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2012年计划实施过亿
元重点项目196个,总投资1192.6亿元,确保完成年度投资320亿元以上。一是扩大招商引进项目。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市外资金360亿元,增长10%;其中实际利用境外资金4800万美元,增长10%;其中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家、国内500强企业5家。二是建好载体承接项目。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成集群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争取滕州经济开发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三是积极向上争跑项目。力争2012年有3个以上项目列入省重点。四是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坚持“一切为了大项目,为了大项目的一切”的理念,确保各类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
(四)在推进服务业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力争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1%。一是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争取年内微山湖湿地公园创建成为5A级旅游景区,4A级景区达到2家,争创“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二是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力争2012年,全市各类专业市场发展到44处,年交易额过100亿元的市场发展到2个,过10亿元的发展到10个。三是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培育发展节会会展、电子商务、信息咨询、广告策划、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五)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努力建设一流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发展壮大粮油、蔬菜、畜牧、林果、花卉、渔业等优势特色产
业,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7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95万亩,其中马铃薯面积65万亩;新建改建现代化养殖小区100处,总数达到890处。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确保年内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3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130家,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10个以上。全面推进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力争年内新增土地合作社60家,新增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3000万元,规模经营土地面积突破10万亩;同时,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要求,把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三位一体”同步推进,力求在推动土地生产要素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产业发展向优势区域集中等方面,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模式和制度体系。三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扩大改善灌溉面积6万亩;力争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2%;深入开展“建文明乡村、创美丽家园”活动,力争年内新发展生态文明乡村100个。四是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突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实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年内完成7个特色专业镇、100个特色专业村建设。
(六)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上下功夫、求突破。一是狠抓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力争全年新增清洁生产企业10家。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加快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好滨湖、西岗、级索、鲍沟等4处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
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抓好43家重点水污染企业的限期治理,强化重点耗能、排污企业的监测监管,加快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三是抓好生态建设。加快推进5处沿河人工湿地、5处城区周边湿地森林公园建设;积极推进绿化造林,年内完成成片造林3.6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3%,加快建设“森林滕州”。
(七)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二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推进新博物馆、市民文化中心建设,全力抓好五项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协调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葫芦套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坞五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配合做好《墨攻天下》等影视剧的拍摄工作。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营性事业单位和文化投融资渠道改革,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八)在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是围绕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确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完善社会养老制度,提高五保供养水平,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广大老年人安享晚年。二是围绕解决“学有所教”的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点抓好20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10处幼儿园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不
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围绕解决“病有所医”的问题,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完成市中心人民医院内科大楼建设,尽快启动市民健康中心建设,完成新中医院门诊医技楼和病房楼主体工程,实施4处镇街卫生院新建改建工程。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41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四是围绕解决“住有所居”的问题,建好群众满意的住房。力争全年新建经济适用房3.25万平方米、廉租房5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0户。五是围绕解决“劳有所得”的问题,努力增加干部群众收入。确保全年实现就业培训5万人以上、劳务输转5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6万人,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0家。六是围绕解决“弱有所护”的问题,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大力发展福利慈善事业,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七是围绕解决“居有所安”的问题,深入推进“平安滕州”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九)在推进经济环境建设上下功夫、求突破。坚持把发展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来抓,努力营造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牢固树立“亲商、扶商、富商、安商”的理念,整治和解决“中梗阻”问题,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十)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求突破。树立正确
的用人导向,做到“四个倾斜、三个不吃亏”,即向基层单位倾斜、向工作一线倾斜、向难度大任务重的部门倾斜、向干出一流业绩的干部倾斜,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实事的人吃亏,不让奉献大的同志吃亏。加强干部学习培训,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领导水平。切实加强团结,进一步在全市营造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干好、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滕州的发展离不开枣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滕州是枣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滕州发展得好、发展得快,才能支撑枣庄更好更快发展;枣庄发展好了,就会带动滕州的发展。恳请市委、市政府把滕州纳入全市工作大局,在发展定位、要素配置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保障和促进滕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全市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此,提几点建议:
(一)建议在项目用地上给予倾斜。近年来,滕州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每年刚性用地指标在4000亩以上。2011年,上级分配给滕州用地指标仅为耕地800亩、未利用土地100亩,远远不能满足滕州项目落地和经济发展需要。建议市政府加大土地指标协调争取力度,给予滕州更多的用地指标倾斜。
(二)建议在环境容量指标上给予倾斜。按照枣庄城市转型发展战略部署要求,滕州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规划建设了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随着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环境容量问题已成为制约园区和滕州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建议市政府在分
配环境容量指标上对滕州给予更大倾斜,同时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建议在全市总体环境容量指标上给予调剂,满足滕州重大项目环境容量指标需要。
(三)建议在工业用水上给予倾斜。山东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是我市主要工业用水单位,目前主要使用岩马水库地表水和羊庄水源地地下水。因羊庄水源地主要保证新城区和滕州城区生活用水,下一步在兖矿国泰化工、兖矿鲁化使用地下水全部置换的情况下,这个园区需岩马水库地表水9.17万方/日,而目前只有3.4万方/日的供水量,远远不能满足园区用水需求。建议市政府根据岩马水库能够向工业项目提供的供水量(8.6万方/日),争取再增加5.2万方/日的供水量,以满足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建设发展需要。
(四)建议在金融支持上给予倾斜。一是继续在中小企业贷款额度上给予倾斜;二是在引进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上给予倾斜;三是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试点方面给予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