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盐有关知识及方程总结

盐的分类、定义及性质

酸式盐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NH4+)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盐。

(1)酸式盐水溶液酸碱性判断:

①水溶液呈酸性的酸式盐

a.强碱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在其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电离:NaHSO4=Na++H++SO42-,因[H+]>[OH-],溶液呈酸性;

b.强碱弱酸的酸式盐:如H2PO4--盐,HSO3—盐,其水溶液发生电离反应,同时还发生水解反应,但因“电离”趋势大于“水解”趋势,所以溶液呈酸性。

②水溶液呈碱性的酸式盐:

一般为强碱弱酸的酸式盐,如: HPO42-盐,HCO3--盐,HS--盐,因“电离”趋势小于“水解”趋势,所以溶液呈碱性。

(2)酸式盐热稳定性:

一般为正盐热稳定性大于酸式盐热稳定性。

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条件加热

CaCO3 =CaO+CO2↑,(条件高温) Ca(HCO3)2 =CaCO3+CO2↑+H2O (条件加热)

(3)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

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 NaHCO3+HCl=NaCl+CO2↑+H2O 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4)酸式盐与正盐水解程度比较:

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水解程度小于强碱弱酸的正盐水解程度。如NaHCO3和Na2CO3

NaHCO3水解只有一步:HCO3-+H2O =H2CO3+OH-,[OH-]>[H+]

显然,两种相同浓度的溶液其碱性:NaHCO3<Na2CO3

在中学阶段,所有酸式盐都定义为可溶于水,如要出沉淀,就必须超过溶解度,并非一定要不溶于水才会出沉淀

例如向碳酸钠饱和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就会析出碳酸氢钠沉淀,方程式为

Na2CO3+CO2+H2O=2NaHCO3(沉淀符号)

高中阶段课本没有说过可沉淀的酸式盐,但是习题中出现过,磷酸一氢钙,即Ca (HPO4)2是沉淀,不溶于水,所以磷的肥料不能与碱性肥料,如氨水一同使用,磷酸二氢钙只是溶解度较低,未达到不溶于水的地步,属于可溶物。

PS:付上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6g(20℃) 、11.1g(30℃),

碱式盐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NH4+)的盐。

酸跟碱反应时,弱碱中的氢氧根离子部分被中和,生成的盐为碱式盐。一元碱不能形成碱式盐,二元碱或多元碱才有可能形成碱式盐。碱式盐的组成及性质复杂多样。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碱式氯化镁Mg(OH)Cl等都属于碱式盐。

碱式盐:含有羟基或氧基的盐 。例如自然界存在的矿物孔雀石Cu (OH )2·CuCO3、羟基磷灰石Ca5(PO4)3(·OH ),它们是含羟基的碱式盐;硫酸二氧化二锑(SbO)2SO4则是含氧基的碱式盐。碱式盐中除了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以外,还含有1个或n 个羟基或氧基。碱式盐也可以被认为是碱中的氢氧根没有被酸完全中和所得的产物。羟基盐可看成金属离子与OH-及其他阴离子构成的复盐,如Mg (OH )Cl 可看成Mg2+与OH-、Cl-构成的复盐。氧基盐又称氧化盐,可看成金属离子与O2-及其他阴离子构成的复盐,如SbOCl 可看成Sb3+与O2-、Cl-构成的复盐。某些碱式盐的组成可因制备条件不同而异,如在较低温度下生成的Cu (OH)2·2CuCO3,在较高温度下则生成Cu (OH )2·CuCO3。

正盐

定义:既不含能电离的氢离子,又不含氢氧根离子的盐。

正盐是酸和碱完全中和的产物,但正盐的水溶液不一定显中性,如Na2CO3(碳酸钠)溶液显碱性,(NH4)2SO4(硫酸铵)溶液显酸性。

酸跟碱完全中和生成的盐中,不会有酸中的氢离子,也不会有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只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这样的盐为正盐。生成正盐的反应,如:

HCl+NaOH=NaCl+H2O

H2SO4+Cu(OH)2 = CuSO4+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等 没有负盐之说。

复盐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盐类组成的同晶型化合物,叫做复盐(由一种酸根两种阳离子组成的盐)。复盐又叫重盐。复盐中含有大小相近、适合相同晶格的一些离子。例如,明矾(硫酸铝钾)是KAl (SO4)2·12H2O ,莫尔盐(硫酸亚铁铵)是(NH4)2Fe (SO4)2·6H2O ,铁钾矾(硫酸铁钾)是KFe (SO4)2·12H2O 。复盐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跟组成它的简单盐电离出的离子相同。使两种简单盐的混合饱和溶液结晶,可以制得复盐。例如,使CuSO4和(NH4)2SO4的溶液混合结晶,能制得硫酸铜铵[(NH4)2SO4·CUSO4·6H2O]。

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物质及原理

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在有机化学中常用来作为检验一些有机物的试剂,反应以溶液中颜色变化来鉴定或鉴别某些有机物。

一、能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

(1)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及其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反应,使溴水褪色

CH2=CH2+Br2——→CH2Br-CH2Br

CH ≡CH+Br2——→CHBr =CHBr

或CH ≡CH+2Br2——→CHBr2-CHBr2

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或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

(2)与苯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为三溴苯酚(C6H2Br3-OH )

(3)与醛类等有醛基的物质反应,使溴水褪色

CH3CHO+Br2+H2O=CH3COOH+2HBr

(4)因萃取作用使溴水褪色,有机溶剂溶解溴呈橙色(或棕红色) 。

①密度大于1的溶剂(四氯化碳、氯仿(三氯甲烷)、溴苯、二硫化碳等);

②密度小于1的溶剂(液态的饱和烃、直馏汽油、苯及其同系物、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酯)。 ⑸与碱性溶液(如NaOH 溶液、Na2CO3溶液等) 反应,使溴水褪色。

Br2+2NaOH=NaBr+NaBrO+H2O (或3Br2+6NaOH=5NaBr+NaBrO3(溴酸钠)+3H2O)

Br2+Na2CO3=NaBr+NaBrO+CO2

⑹与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H2S 、SO2、KI 和FeSO4等) 发生反应,使溴水褪色。

Br2+H2S=2HBr+S↓(浅黄色沉淀)

Br2+SO2+2H2O=2HBr+H2SO4

3Br2+6FeSO4=2Fe2(SO4)3+2FeBr3

Br2+2KI=2KBr+I2(溶液变为棕色)

⑺其它: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石油等);天然橡胶等。

二、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

⑴与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及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苯的同系物(甲苯、乙苯、二甲苯等) 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⑵与部分醇羟基、酚羟基(如苯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⑶与醛类等有醛基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⑷与具有还原性的无机还原剂(如H2S 、SO2、FeSO4、KI 、HCI 等) 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⑸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石油等);天然橡胶等。

三、归纳“既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包括:

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包括分子结构中有C=C双键、C ≡叁键、醛基(—CHO) 的有机物;苯酚和无机还原剂。苯的同系物只能使其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机萃取剂只能使其中的溴水褪色。有此可见:烃类有机物的鉴别最常用的试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烃的衍生物的鉴别往往避免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一般是利用各官能团的特征反应。

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

1. 2Mg+ 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 耀眼白光. 生成白色固体. 放热. 产生大量白烟

2. 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

3. 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 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5.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4Fe + 3O2高温2Fe2O3

6.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7.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 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8.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高能燃料

9.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10.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甲

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11.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

体(水)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12. 2KClO3(MnO2催化剂)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13.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14. 2HgO 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15. 2H2O 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

16.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

绿加热

17. 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

气中会消失

18. 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实验室制备氢气

19. Fe+H2SO4=Fe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0. Mg+H2SO4 =Mg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1. 2Al+3H2SO4=Al2(SO4)3+3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2. 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3. 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4. 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5. 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6. 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27.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28.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9. 2C +O2(少量)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30. 2C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煤气燃烧

31. 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32. 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

33. 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

34. C + CO2 高温2CO

35.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36.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

37.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38.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39.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水垢形成. 钟乳石的形成

40. 2NaHCO3ΔNa2CO3+H2O+CO2↑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小苏打蒸馒头

41. CaCO3 高温 CaO+ CO2↑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42.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

除水垢

43.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44. 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45. 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6. 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47. Fe2O3+3CO高温 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

48. Fe3O4+4CO高温 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

49. WO3+3CO高温 W+3CO2 冶炼金属原理

50. CH3COOH+NaOH=CH3COONa+H2O

51.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52.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酒精的燃烧

53. 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镀铜

54.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Hg(NO3)2=Hg+ Cu (NO3)2

55. 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 镀银

56. 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镀铜

57.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58. 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59. 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

60. 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61. 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62. 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63. 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64. 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

65. 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66.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67. 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68.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69. Ca(OH)2+2HCl=CaCl2+2H2O

70.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 -—的原理

71.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72.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73.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74. 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75. 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76. 2NaOH+H2SO4=Na2SO4+2H2O

77.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78. Ca(OH)2+H2SO4=CaSO4(微溶)+2H2O

79.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80.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81.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82.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83.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84.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85.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86.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87.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88.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89.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90. NaOH+HNO3=NaNO3+ H2O

91.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92.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93.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94. Ca(OH)2+2HNO3=Ca(NO3)2+2H2O

95.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96.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97. 3NH3+H3PO4=(NH4)3PO4

98.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 、O2、H2中的CO2、

99.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100.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01.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102. MgCl2+2NaOH = Mg(OH)2↓+2NaCl

103.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104.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105.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106.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107.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108.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109. 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110. CuSO4〃H2O 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111. AgNO3+NaCl = AgCl↓+Na NO3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

液中的氯离子

112.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 类似反应) 应用

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113.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114.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115. CaCO3+2HCl=CaCl2+H2O+CO2 ↑

116. MgCO3+2HCl= MgCl2+H2O+ CO2 ↑

117.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118. 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盐的分类、定义及性质

酸式盐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NH4+)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盐。

(1)酸式盐水溶液酸碱性判断:

①水溶液呈酸性的酸式盐

a.强碱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在其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电离:NaHSO4=Na++H++SO42-,因[H+]>[OH-],溶液呈酸性;

b.强碱弱酸的酸式盐:如H2PO4--盐,HSO3—盐,其水溶液发生电离反应,同时还发生水解反应,但因“电离”趋势大于“水解”趋势,所以溶液呈酸性。

②水溶液呈碱性的酸式盐:

一般为强碱弱酸的酸式盐,如: HPO42-盐,HCO3--盐,HS--盐,因“电离”趋势小于“水解”趋势,所以溶液呈碱性。

(2)酸式盐热稳定性:

一般为正盐热稳定性大于酸式盐热稳定性。

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条件加热

CaCO3 =CaO+CO2↑,(条件高温) Ca(HCO3)2 =CaCO3+CO2↑+H2O (条件加热)

(3)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

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 NaHCO3+HCl=NaCl+CO2↑+H2O 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4)酸式盐与正盐水解程度比较:

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水解程度小于强碱弱酸的正盐水解程度。如NaHCO3和Na2CO3

NaHCO3水解只有一步:HCO3-+H2O =H2CO3+OH-,[OH-]>[H+]

显然,两种相同浓度的溶液其碱性:NaHCO3<Na2CO3

在中学阶段,所有酸式盐都定义为可溶于水,如要出沉淀,就必须超过溶解度,并非一定要不溶于水才会出沉淀

例如向碳酸钠饱和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就会析出碳酸氢钠沉淀,方程式为

Na2CO3+CO2+H2O=2NaHCO3(沉淀符号)

高中阶段课本没有说过可沉淀的酸式盐,但是习题中出现过,磷酸一氢钙,即Ca (HPO4)2是沉淀,不溶于水,所以磷的肥料不能与碱性肥料,如氨水一同使用,磷酸二氢钙只是溶解度较低,未达到不溶于水的地步,属于可溶物。

PS:付上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6g(20℃) 、11.1g(30℃),

碱式盐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NH4+)的盐。

酸跟碱反应时,弱碱中的氢氧根离子部分被中和,生成的盐为碱式盐。一元碱不能形成碱式盐,二元碱或多元碱才有可能形成碱式盐。碱式盐的组成及性质复杂多样。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碱式氯化镁Mg(OH)Cl等都属于碱式盐。

碱式盐:含有羟基或氧基的盐 。例如自然界存在的矿物孔雀石Cu (OH )2·CuCO3、羟基磷灰石Ca5(PO4)3(·OH ),它们是含羟基的碱式盐;硫酸二氧化二锑(SbO)2SO4则是含氧基的碱式盐。碱式盐中除了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以外,还含有1个或n 个羟基或氧基。碱式盐也可以被认为是碱中的氢氧根没有被酸完全中和所得的产物。羟基盐可看成金属离子与OH-及其他阴离子构成的复盐,如Mg (OH )Cl 可看成Mg2+与OH-、Cl-构成的复盐。氧基盐又称氧化盐,可看成金属离子与O2-及其他阴离子构成的复盐,如SbOCl 可看成Sb3+与O2-、Cl-构成的复盐。某些碱式盐的组成可因制备条件不同而异,如在较低温度下生成的Cu (OH)2·2CuCO3,在较高温度下则生成Cu (OH )2·CuCO3。

正盐

定义:既不含能电离的氢离子,又不含氢氧根离子的盐。

正盐是酸和碱完全中和的产物,但正盐的水溶液不一定显中性,如Na2CO3(碳酸钠)溶液显碱性,(NH4)2SO4(硫酸铵)溶液显酸性。

酸跟碱完全中和生成的盐中,不会有酸中的氢离子,也不会有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只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这样的盐为正盐。生成正盐的反应,如:

HCl+NaOH=NaCl+H2O

H2SO4+Cu(OH)2 = CuSO4+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等 没有负盐之说。

复盐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盐类组成的同晶型化合物,叫做复盐(由一种酸根两种阳离子组成的盐)。复盐又叫重盐。复盐中含有大小相近、适合相同晶格的一些离子。例如,明矾(硫酸铝钾)是KAl (SO4)2·12H2O ,莫尔盐(硫酸亚铁铵)是(NH4)2Fe (SO4)2·6H2O ,铁钾矾(硫酸铁钾)是KFe (SO4)2·12H2O 。复盐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跟组成它的简单盐电离出的离子相同。使两种简单盐的混合饱和溶液结晶,可以制得复盐。例如,使CuSO4和(NH4)2SO4的溶液混合结晶,能制得硫酸铜铵[(NH4)2SO4·CUSO4·6H2O]。

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物质及原理

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在有机化学中常用来作为检验一些有机物的试剂,反应以溶液中颜色变化来鉴定或鉴别某些有机物。

一、能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

(1)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及其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反应,使溴水褪色

CH2=CH2+Br2——→CH2Br-CH2Br

CH ≡CH+Br2——→CHBr =CHBr

或CH ≡CH+2Br2——→CHBr2-CHBr2

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或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

(2)与苯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为三溴苯酚(C6H2Br3-OH )

(3)与醛类等有醛基的物质反应,使溴水褪色

CH3CHO+Br2+H2O=CH3COOH+2HBr

(4)因萃取作用使溴水褪色,有机溶剂溶解溴呈橙色(或棕红色) 。

①密度大于1的溶剂(四氯化碳、氯仿(三氯甲烷)、溴苯、二硫化碳等);

②密度小于1的溶剂(液态的饱和烃、直馏汽油、苯及其同系物、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酯)。 ⑸与碱性溶液(如NaOH 溶液、Na2CO3溶液等) 反应,使溴水褪色。

Br2+2NaOH=NaBr+NaBrO+H2O (或3Br2+6NaOH=5NaBr+NaBrO3(溴酸钠)+3H2O)

Br2+Na2CO3=NaBr+NaBrO+CO2

⑹与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H2S 、SO2、KI 和FeSO4等) 发生反应,使溴水褪色。

Br2+H2S=2HBr+S↓(浅黄色沉淀)

Br2+SO2+2H2O=2HBr+H2SO4

3Br2+6FeSO4=2Fe2(SO4)3+2FeBr3

Br2+2KI=2KBr+I2(溶液变为棕色)

⑺其它: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石油等);天然橡胶等。

二、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分别为:

⑴与烯烃、炔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类及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苯的同系物(甲苯、乙苯、二甲苯等) 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⑵与部分醇羟基、酚羟基(如苯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⑶与醛类等有醛基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⑷与具有还原性的无机还原剂(如H2S 、SO2、FeSO4、KI 、HCI 等) 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⑸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石油等);天然橡胶等。

三、归纳“既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包括:

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包括分子结构中有C=C双键、C ≡叁键、醛基(—CHO) 的有机物;苯酚和无机还原剂。苯的同系物只能使其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机萃取剂只能使其中的溴水褪色。有此可见:烃类有机物的鉴别最常用的试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烃的衍生物的鉴别往往避免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一般是利用各官能团的特征反应。

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

1. 2Mg+ 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 耀眼白光. 生成白色固体. 放热. 产生大量白烟

2. 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

3. 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 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5.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4Fe + 3O2高温2Fe2O3

6.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7.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 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8.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高能燃料

9.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10.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甲

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11.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

体(水)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12. 2KClO3(MnO2催化剂)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13.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14. 2HgO 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15. 2H2O 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

16.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

绿加热

17. 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

气中会消失

18. 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实验室制备氢气

19. Fe+H2SO4=Fe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0. Mg+H2SO4 =Mg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1. 2Al+3H2SO4=Al2(SO4)3+3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2. 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3. 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4. 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5. 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6. 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27.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28.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9. 2C +O2(少量)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30. 2C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煤气燃烧

31. 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32. 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

33. 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

34. C + CO2 高温2CO

35.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36.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

37.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38.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39.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水垢形成. 钟乳石的形成

40. 2NaHCO3ΔNa2CO3+H2O+CO2↑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小苏打蒸馒头

41. CaCO3 高温 CaO+ CO2↑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42.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

除水垢

43.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44. 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45. 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6. 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47. Fe2O3+3CO高温 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

48. Fe3O4+4CO高温 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

49. WO3+3CO高温 W+3CO2 冶炼金属原理

50. CH3COOH+NaOH=CH3COONa+H2O

51.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52.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酒精的燃烧

53. 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镀铜

54.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Hg(NO3)2=Hg+ Cu (NO3)2

55. 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 镀银

56. 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镀铜

57.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58. 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59. 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

60. 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61. 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62. 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63. 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64. 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

65. 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66.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67. 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68.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69. Ca(OH)2+2HCl=CaCl2+2H2O

70.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 -—的原理

71.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72.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73.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74. 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75. 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76. 2NaOH+H2SO4=Na2SO4+2H2O

77.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78. Ca(OH)2+H2SO4=CaSO4(微溶)+2H2O

79.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80.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81.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82.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83.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84.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85.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86.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87.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88.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89.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90. NaOH+HNO3=NaNO3+ H2O

91.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92.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93.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94. Ca(OH)2+2HNO3=Ca(NO3)2+2H2O

95.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96.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97. 3NH3+H3PO4=(NH4)3PO4

98.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 、O2、H2中的CO2、

99.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100.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01.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102. MgCl2+2NaOH = Mg(OH)2↓+2NaCl

103.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104.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105.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106.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107.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108.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109. 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110. CuSO4〃H2O 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111. AgNO3+NaCl = AgCl↓+Na NO3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

液中的氯离子

112.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 类似反应) 应用

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113.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114.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115. CaCO3+2HCl=CaCl2+H2O+CO2 ↑

116. MgCO3+2HCl= MgCl2+H2O+ CO2 ↑

117.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118. 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相关文章

  • 浅谈高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
  • 浅谈高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 山东省金乡县第二中学 赵雪峰 邮编:272200 摘要: 高中化学方程式种类繁多,很多学生在记忆方程式时,往往采取孤立的片面的记忆方法,单纯的一个一个的去记,结果是当时记住了很快就又忘了,有的即使记住了但在做题 ...查看


  • 电化学基础知识分享(一):电化学的发展
  • 前言: 对于从事与电化学相关的科研人员来说,了解电化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了解它的起源和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才能对电化学的研究方向有所把握,也才能让经过时间检验的电化学"定律"为我所用,并且用的合适恰当,从而取得 ...查看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 22 3. 数值上 摩尔质量= 1mol物质的质量=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4,任何状态下都有气 体摩尔体积,要求记住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 5 6.写出物质的量和质量.气体体积.粒子数.溶液体积 ...查看


  • [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
  • <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能区分强弱电解质,并能书写电离方程式. 2.知道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过程与方法: ...查看


  • "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计算复习"- 初中化学高端备课在线研讨
  • "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计算复习"- 初中化学高端备课在线研讨 复习课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常见的课型,但对其研究较少.河北省石家庄市化学教研室选择"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计算复习"两节连排课,进行了集体备课,为大 ...查看


  •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 结构化学基础 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 经典物理学是由Newton (牛顿)的力学,Maxwell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Gibbs (吉布斯)的热力学和Boltzmann (玻耳兹曼)的统计物理学等组成,而经典物理学却无法解释黑体辐射,光 ...查看


  • 酸碱中和反应教学反思
  • 反思一:酸碱中和反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 一.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景. 提出问题:小明的妈妈不小心把面团发酸了,你能帮帮她吗?通过这 ...查看


  • 中考化学计算题总结
  •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解计算题一定用到以下三个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及"一个可能改变",即: 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 ...查看


  •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对于本课题,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教学过程.反思评价等五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 ...查看


  • 关于如何学好初中数学的几点方法总结
  •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的几点方法 一.该记的记,该背的背,不要以为理解了就行 数学不像英语.史地,要背单词.背年代.背地名,数学靠的是智慧.技巧和推理.我说你只讲对了一半.数学同样也离不开记忆.试想一下,小学的加.减.乘.除运算要不是背熟了&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