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病合并的脑动脉瘤分为主干脑动脉瘤和外周脑动脉瘤。主干脑动脉瘤发自脑动脉主要的分支上,以椎基底动脉瘤最常见。外周脑动脉瘤发自外周脑动脉,以基底节,临近烟雾血管处最常见。脑膜中动脉瘤属于烟雾病时合并的比较少见的外周动脉瘤。
Takahashi于1979年最早报道了一例此类的脑膜中动脉瘤。患者为10岁女孩,该动脉瘤未破裂,位于脑膜中动脉发出大脑前动脉分支的分叉处。
Borota于1996年报道了一例,41岁男性患者,SAH和硬脑膜下血肿起病,动脉瘤位于脑膜中动脉后支。
Koebbe等于2004年报道了一例31岁女性烟雾病人,脑内出血起病,CT提示左侧顶枕部脑内血肿,破入侧脑室。
脑动脉造影发现在左侧MMA和枕动脉的交通支上发现3mm动脉瘤。
MMA超选造影显示动脉瘤:
枕动脉超选造影显示动脉瘤:
通过微弹簧圈栓塞载瘤动脉后,仍可见自颈外动脉小分支供血,小的分支无法介入超选。
2月后复查动脉瘤完全血栓形成。
Park等于2000年报道了一例。患者43岁,女性,突发头痛伴意识丧失,右侧偏瘫。头部CT提示SAH和左侧颞叶脑内血肿。
DSA示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右侧MCA由右侧后交通动脉供血。左侧MCA由左侧MMA,眼动脉脑膜支,后循环和颌内动脉脑膜支供血。上颌内动脉及其分支包括MMA供血,在左侧MMA入颅处发现不规则动脉瘤。动脉瘤附近有多量缠绕的血管,使瘤颈部不能很好地显示。
7d后CT复查显示SAH消散,但左侧颞叶脑内血肿有所扩大,提示有再出血。
DSA造影提示脑动脉瘤有所扩大。
作者试图通过开颅手术的方法夹闭瘤颈。但在手术分离过程中发现颞叶地面多量脆弱的血管网,无法有效地分离瘤颈,从而放弃进一步手术。从而改用介入的方法,在动脉瘤颈部近端闭塞脑膜中动脉。
烟雾病合并的脑膜中动脉多是经颈外动脉系统向颅内供血增加后引起的血流相关性动脉瘤,既可能是真性动脉瘤,也可能是假性动脉瘤。一旦发生了动脉瘤,就可能引起脑出血的风险,原则上需要积极治疗。治疗的方式上需要考虑脑膜中动脉对颅内的代偿供血。介入治疗仍不失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方法。
烟雾病合并的脑动脉瘤分为主干脑动脉瘤和外周脑动脉瘤。主干脑动脉瘤发自脑动脉主要的分支上,以椎基底动脉瘤最常见。外周脑动脉瘤发自外周脑动脉,以基底节,临近烟雾血管处最常见。脑膜中动脉瘤属于烟雾病时合并的比较少见的外周动脉瘤。
Takahashi于1979年最早报道了一例此类的脑膜中动脉瘤。患者为10岁女孩,该动脉瘤未破裂,位于脑膜中动脉发出大脑前动脉分支的分叉处。
Borota于1996年报道了一例,41岁男性患者,SAH和硬脑膜下血肿起病,动脉瘤位于脑膜中动脉后支。
Koebbe等于2004年报道了一例31岁女性烟雾病人,脑内出血起病,CT提示左侧顶枕部脑内血肿,破入侧脑室。
脑动脉造影发现在左侧MMA和枕动脉的交通支上发现3mm动脉瘤。
MMA超选造影显示动脉瘤:
枕动脉超选造影显示动脉瘤:
通过微弹簧圈栓塞载瘤动脉后,仍可见自颈外动脉小分支供血,小的分支无法介入超选。
2月后复查动脉瘤完全血栓形成。
Park等于2000年报道了一例。患者43岁,女性,突发头痛伴意识丧失,右侧偏瘫。头部CT提示SAH和左侧颞叶脑内血肿。
DSA示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右侧MCA由右侧后交通动脉供血。左侧MCA由左侧MMA,眼动脉脑膜支,后循环和颌内动脉脑膜支供血。上颌内动脉及其分支包括MMA供血,在左侧MMA入颅处发现不规则动脉瘤。动脉瘤附近有多量缠绕的血管,使瘤颈部不能很好地显示。
7d后CT复查显示SAH消散,但左侧颞叶脑内血肿有所扩大,提示有再出血。
DSA造影提示脑动脉瘤有所扩大。
作者试图通过开颅手术的方法夹闭瘤颈。但在手术分离过程中发现颞叶地面多量脆弱的血管网,无法有效地分离瘤颈,从而放弃进一步手术。从而改用介入的方法,在动脉瘤颈部近端闭塞脑膜中动脉。
烟雾病合并的脑膜中动脉多是经颈外动脉系统向颅内供血增加后引起的血流相关性动脉瘤,既可能是真性动脉瘤,也可能是假性动脉瘤。一旦发生了动脉瘤,就可能引起脑出血的风险,原则上需要积极治疗。治疗的方式上需要考虑脑膜中动脉对颅内的代偿供血。介入治疗仍不失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