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广州"的咏叹

2008年11月16日

  ↑绿茵白菜饺

  ↑田园茄子

    ↑像生刺猬

广州的奇妙菜式(征文选登)

□朱君

罗坤从艺60多年,制作了上千款点心。这是泮溪酒家系列名点———“象形点心宴”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首创,曾在社会上轰动非常

《羊城沧桑》版刊登的《羊城呼唤食在广州》一文中,提及早年一段赞叹粤菜品种多样兼美味的顺口溜:“食得系福,着得系禄……”可见粤菜不仅为广州人带来口福,且早已被视为传统和风雅,是粤文化的重要内容。

昔日,羊城本土文学艺术中,骚人墨客都曾以诗词、对联和曲艺等多种形式,对粤菜和“食在广州”这一风雅题材作过大量咏吟,此处录下其中些许雪泥鸿爪———

记得上世纪60年代曾有一首广州话“过年为食歌”,是我从父亲的一个在永汉路“北京楼”(即莲香楼)当厨师的同学处听来的,那是一首流行粤曲《渔舟唱晚》的填词,生动形象,“食”味十足:

3  i  7  6.5/ 65  35  6 — / 2  i  7 6.5 /  3 5 6  5 — /

豉 汁 炆 骨, 生菜 鱼片 汤,    走 快 两 步,  齐齐享 叹。

5  2  3  i  / 6.5 32 5 — /112   32   3 — / 535   i3  5—/

脆 皮 大 肠    酿 糯 米,   和味嘅生菜 胆,     翠绿嘅西洋菜,

5 5 6  i  2  / 556 i   2i  / 5— — — / 6 6 5  35   6 /  112   32  1 /

豉油淋 切 鸡,  牛肉剁马蹄    上 齐;       清蒸条 大魭 鱼,  落埋的酸荞 头,

6i65   35  i3 5  / 552 35 67 6 / i.2    3i   665  / 6— — —/

整番碟莲藕炆牛腩,  岁岁 有 今 朝,食过  知道 回味无  穷。

6i65 6i65 43 2 / 36  5  36  5 /……

快的 快的 坐埋来,慢慢叹 食咗佢 ……

当时市场物资匮乏,歌中提到的八菜一汤年夜菜式,以猪牛肉、鱼、鸡和蔬菜唱主角(未提及虾、蟹、鲍、参、翅),当今实属极普通之家常菜,但当年却要待年夜饭全家团聚方有机会上齐,让市民慢慢叹(广州话:品尝),“岁岁有今朝”更是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上世纪80年代初,一次电视台春晚,我还见过羊城名艺人张悦楷(或卢海潮)登台演唱这首“为食歌”,粤语原汁原味,乐器伴奏,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清末民初,“食在广州”开始风靡,有一揆指点江山,文采横溢,劝人登楼品酒,及时享受的绝妙长联: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光阴冉冉,岁月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深潭欲海,即便智赛曹操,力雄项羽,赤壁乌江空嗟叹,请君稍坐片刻,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留些奔波待来日;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青山绕绕,绿水滢滢,保不住红颜白发,带不去美女黄金,纵然富羡石崇,贵如杨素,绿珠红拂皆成梦,为我留下几文,沽半壶,猜三道四,遇饮酒时须饮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代也有几首羊城竹枝词,留下过对“食在广州”盛景的咏叹:

艳帜高张东复西,

陈塘宴罢续长堤,

花筵捐重曾无吝,

茶楼处处管弦声。

(陈塘,即今沙面北面清平市场、市中医院一带)

宝汉名寮小北张,

宾朋从此乐壶殇,

肥鱼大酒朝朝醉,

谁奠芳魂廿四娘。

(昔日广州小北门外下塘有宝汉茶寮,木棚竹栏,野外小酌,农庄特色)

烟波如画舫如仙,

莺燕亭台酒色天,

虫二谁题石上字,

珠江风月本无边。

(昔日长堤江边对开有海珠石,有“虫二”石刻题字,即“風月”两字去边)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 羊城晚报 ”)

2008年11月16日

  ↑绿茵白菜饺

  ↑田园茄子

    ↑像生刺猬

广州的奇妙菜式(征文选登)

□朱君

罗坤从艺60多年,制作了上千款点心。这是泮溪酒家系列名点———“象形点心宴”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首创,曾在社会上轰动非常

《羊城沧桑》版刊登的《羊城呼唤食在广州》一文中,提及早年一段赞叹粤菜品种多样兼美味的顺口溜:“食得系福,着得系禄……”可见粤菜不仅为广州人带来口福,且早已被视为传统和风雅,是粤文化的重要内容。

昔日,羊城本土文学艺术中,骚人墨客都曾以诗词、对联和曲艺等多种形式,对粤菜和“食在广州”这一风雅题材作过大量咏吟,此处录下其中些许雪泥鸿爪———

记得上世纪60年代曾有一首广州话“过年为食歌”,是我从父亲的一个在永汉路“北京楼”(即莲香楼)当厨师的同学处听来的,那是一首流行粤曲《渔舟唱晚》的填词,生动形象,“食”味十足:

3  i  7  6.5/ 65  35  6 — / 2  i  7 6.5 /  3 5 6  5 — /

豉 汁 炆 骨, 生菜 鱼片 汤,    走 快 两 步,  齐齐享 叹。

5  2  3  i  / 6.5 32 5 — /112   32   3 — / 535   i3  5—/

脆 皮 大 肠    酿 糯 米,   和味嘅生菜 胆,     翠绿嘅西洋菜,

5 5 6  i  2  / 556 i   2i  / 5— — — / 6 6 5  35   6 /  112   32  1 /

豉油淋 切 鸡,  牛肉剁马蹄    上 齐;       清蒸条 大魭 鱼,  落埋的酸荞 头,

6i65   35  i3 5  / 552 35 67 6 / i.2    3i   665  / 6— — —/

整番碟莲藕炆牛腩,  岁岁 有 今 朝,食过  知道 回味无  穷。

6i65 6i65 43 2 / 36  5  36  5 /……

快的 快的 坐埋来,慢慢叹 食咗佢 ……

当时市场物资匮乏,歌中提到的八菜一汤年夜菜式,以猪牛肉、鱼、鸡和蔬菜唱主角(未提及虾、蟹、鲍、参、翅),当今实属极普通之家常菜,但当年却要待年夜饭全家团聚方有机会上齐,让市民慢慢叹(广州话:品尝),“岁岁有今朝”更是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上世纪80年代初,一次电视台春晚,我还见过羊城名艺人张悦楷(或卢海潮)登台演唱这首“为食歌”,粤语原汁原味,乐器伴奏,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清末民初,“食在广州”开始风靡,有一揆指点江山,文采横溢,劝人登楼品酒,及时享受的绝妙长联: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光阴冉冉,岁月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深潭欲海,即便智赛曹操,力雄项羽,赤壁乌江空嗟叹,请君稍坐片刻,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留些奔波待来日;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青山绕绕,绿水滢滢,保不住红颜白发,带不去美女黄金,纵然富羡石崇,贵如杨素,绿珠红拂皆成梦,为我留下几文,沽半壶,猜三道四,遇饮酒时须饮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代也有几首羊城竹枝词,留下过对“食在广州”盛景的咏叹:

艳帜高张东复西,

陈塘宴罢续长堤,

花筵捐重曾无吝,

茶楼处处管弦声。

(陈塘,即今沙面北面清平市场、市中医院一带)

宝汉名寮小北张,

宾朋从此乐壶殇,

肥鱼大酒朝朝醉,

谁奠芳魂廿四娘。

(昔日广州小北门外下塘有宝汉茶寮,木棚竹栏,野外小酌,农庄特色)

烟波如画舫如仙,

莺燕亭台酒色天,

虫二谁题石上字,

珠江风月本无边。

(昔日长堤江边对开有海珠石,有“虫二”石刻题字,即“風月”两字去边)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 羊城晚报 ”)


相关文章

  • 世界上最亲的那个人
  • 世界上最亲的那个人 --赏析陈奕纯<看着你一天天苍老>的构思艺术 杨慧 无知者无畏.因而,受<散文选刊>蒋建伟主编之命,为陈奕纯的<看着你一天天苍老>写一篇读后感时,我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但主编说,只给你 ...查看


  •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女高音咏叹调探析
  • 摘 要: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 在世界上可谓是人人皆知,其知名度可见一斑.他三十五年的生命可谓短暂,但留给人类的音乐遗产却极其宝贵而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歌剧创作就有<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通过女高音咏叹调来 ...查看


  • 管窥莫扎特歌剧音乐创作特征_以_费加罗婚礼_三首咏叹调为例
  • 管窥莫扎特歌剧音乐创作特征 --以<费加罗婚礼>三首咏叹调为例 崔 志 (吉林省长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130031) 摘要:咏叹调是歌剧艺术中最具有艺术魅力的声乐表现形式之一.<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咏叹调堪称经典,本人 ...查看


  • 作文:西洋棋的咏叹调
  • 唱一首咏叹调, 就和六便士之歌一样 黑夜的浪尖温柔地亲吻着树叶, 松鸦在夜神的羽翼下长眠 而我的手被夜莺抓住 它张口说,用婉转的语调说: "他们将我埋入墓地 割开了我的嗓子 想要听听我的歌声" 唱一首咏叹调 白皇后与黑皇 ...查看


  • 金钟声韵绕花城
  • 11月的广州属于音乐.11月9日――16日,进入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复赛的28名大提琴选手.90名声乐选手和40名古筝选手进行表演奖的激烈角逐,30多场比赛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和红线女艺术中心等3个赛场同时进行.使整个花城都沉浸在金钟的声声宏韵 ...查看


  •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咏叹调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
  • 江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咏叹调的创作特征及 演唱风格研究 姓名:陈玉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音乐学 指导教师:刘明健 20080601 http://www.dragon163.co ...查看


  • 蜀道难课后习题附加思考
  • 一.全诗三次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有何不同? 1,第一次咏叹,如横空出世,亮出主旨,有先声夺人的气势,引出后面奇文:第二次咏叹,承上启下,从听觉的角度,将"悲鸟""子规"的 ...查看


  • 从_费加罗的婚礼_管窥莫扎特喜歌剧的创作特征
  • 2005年第5期第7卷(总第33期)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5,2005 GeneralNo.33,Vol.7 从<费加罗的婚礼>管窥莫扎特喜歌剧的创作特征 张 ...查看


  • "红楼梦十二支曲"浅解
  • "红楼梦十二支曲"浅解 常怀石 <红楼梦>第五回写到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曲"时,借警幻仙姑之口说到:"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调.此或咏叹一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