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个问题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个问题

韦伟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53)

安徽参与泛长三角产业分工与合作,极为重要的方面是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安徽能否把握新一轮产业转移黄金周期的历史机遇,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安徽的未来。本文认为,当前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是培植优势产业,重点是组团式转移及配套体系的完善,基础是软硬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而政府职能的适时转变将是把握产业转移黄金周期的强有力保障。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律性与机遇性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该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产业转移是开放经济下产业分工的结果,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一般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向次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渐次推进。目前,产业转移的浪潮已经成为不同发展水平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关系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20世纪三轮大的产业转移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第一轮是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耗能工业向日本、西德等新兴国家转移,持续了近20年时间;第二轮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全球制造业向亚洲四小地区转移,持续了15年左右的时间;第三轮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全球制造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聚集,持续了10多年时间。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是第四轮产业转移,主要是发达国家以及中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转移。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

安徽是一个后发展地区,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工业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不大,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尽快壮大安徽工业经济,扩大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目前都在积极争取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中西部各省来说,区位优势都是相对的,资源优势各有千秋,劳动力成本优势差别不大,所能施行的优惠政策也很难分出伯仲。因此,谁的动作快,谁的力度大,谁的环境好,谁的措施准,谁就拥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先机。

能否把握这一轮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决定着安徽的未来。安徽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广泛地承接了国内外尤其是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安徽作为长三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个问题员苑角最紧密的腹地和迈向中西部的桥头堡,天然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发挥好这一优势,承接到更多的产业转移,安徽完全可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反之,如果错过了这一次产业转移的机遇,安徽必将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进一步被边缘化。

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沿海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也只有5—8年左右时间。因此,要求我们突破常规思维,在思想解放上更大胆,在对产业转移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更准确,在相关对策的研究和确定上更超前、更务实,在对策措施的贯彻和执行上更高效、更坚决,积极主动地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是培植安徽优势产业

承接产业转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促进本地资源的整合重组,优化升级,最终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在全国加工制造业领域形成安徽板块和集聚态势。这决定了我们不能为了承接而承接,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要讲求质量,还要有鲜明的导向,不能什么“鸟”都要,什么“菜”都捡。承接的目的是培植我省的优势产业。

1.培植优势产业是将我省资源优势转变为动态市场竞争优势的基本路径。资源优势是我省的一笔巨大财富,如果未能和现实的生产力结合起来,它至多也仅仅是一种潜在的优势,仅仅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可能。资源优势转变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必须依托一定的产业来完成。区域优势产业的培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产业分工的必要条件,也是形成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在华东地区,我省矿产资源禀赋比较突出,名优特农产品丰富多样。近些年,我省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培育了一批资源加工龙头企业。但总体上看,我省资源加工工业多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因此,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做强我省资源加工型产业,是我们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现实选择。

2.培植优势产业是促进分工协作、优化经济结构的基本路径。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没有哪个区域可以在所有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上都具有优势,也没有哪个区域在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上都处于劣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发达地区有它的不足,欠发达地区也有它的强项,对此我们必须具备辩证思维。通过多年建设的累积,安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如电子信息、汽车、机械制造、冶金水泥等,在国内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问题是这些产业大都是有点无面,规模还不是足够的大,实力还不是足够的强,对本省经济的带动还未能足够的显现。另外,我们还有众多在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有着独特优势的产业和产品,由于缺乏相关的环节和技术的支持和配合,距离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承接产业转移有助于我们对于既有的优势产业做满做足,发挥到极致;对于目前尚未形成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可以拾遗补缺,相互配套,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各类产业都可以在与长三角产业分工的格局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和明确自己的定位。

3.培植区域优势产业,是促进区域规模经济实现,降低区域发展社会成本,提高区域发展质量的基本路径。形成产业的微观主体是企业,但并不是一个个毫不相关的企业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着一系列技术关联、经济关联的综合体。企业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其自身能力和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的促进和制约。相关企业在同一区域的聚集形成产业后,有利于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地方的产业集聚能力和配套能力,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并最终通过产业聚集的规模效应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实力,繁荣区域经济。为此,应重点发展产业集群。当某地因某种因素出现一个关键性企业,该企业因某种原因而衍生出生产相同或相关产品的企业,或因被模仿而引发新创企业的产生,或因产业联系而吸引了供货商向该地聚集,一旦同类或类似或相关的几家企业在一个地方出现,就意味着形成了某产业集群的雏形。当产业集群成长到一定程度,集群效应将得到充分释放,就能获得实质性

员愿《江淮论坛》圆园园8年第6期的竞争优势。过去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今天的竞争更多的是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竞争,承接产业转移要有利于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长期以来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认为这是重复建设,殊不知这正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重复建设。近些年来,天长的秦栏电器、无为的高沟电缆、当涂的博望磨具等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是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产业发展不是几家工厂的简单集聚,而是产业配套体系的完善,或者说是一种产业网络的形成,这是成功实现产业承接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要更多地从产业配套体系及产业所需要的重要服务功能等方面来考虑如何实现产业的整体转移。

目前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东部地区的一些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这些年来,我们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些种子企业和核心产业环节的进入,对安徽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大的带动作用。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产业整体实力仍然较弱,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在着力培育的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生物医药、化学化工等产业,更是缺乏龙头企业的强劲带动、配套企业的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的紧密对接。深层次的原因是,我省产业的配套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龙头企业的进入。转移企业由于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当地的产品或原料又常常达不到转移企业的要求,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仍需要到东部地区或国外采购,这必然增加企业负担,抵消了在皖企业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得转移来的企业难以发挥最大效应。联合国贸发大会发表的《2001年国际投资报告》提出:“国际投资不再向低成本方向转移,而是向产业群方向转移。”经济学家的解释是,产业配套集聚的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关心核心环节和龙头企业,利用它自身的带动机制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除此之外,专业市场的带动效益值得我们注意。中国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资源的整合,在发展初期往往要高度依赖于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在整合商品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我们还要通过直接投资,收购兼并等方式,与长三角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加强合作,推动产业转移的快速进行。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顺应“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应是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坚定不移的主攻方向。围绕我省“861”项目发展规划,打造千亿级产业链和百亿级企业集团的目标,要一一列出产业配套“清单”,有针对性地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强调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细分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为主攻方向,通过内联外引促进形成一批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形成关联度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集约化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促使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提升我省产业的综合实力。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是投资环境

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机制。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和降低要素成本,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个问题员怨硬环境的建设最主要的是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打通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连接。加快建设连接长三角的多条高速公路,加强皖江内河港口建设,拓展江海联运,全方位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网络对接,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完善的通道。作为长三角最重要、最便捷的能源基地,加快能源建设,千方百计降低电价,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提供廉价、安全的能源保障。

软环境的建设最主要是加大政策创新力度。要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比如,在减轻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对于企业的员工培训,可采取“政府买单、社会承办、订单培训”的办法,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对园区企业实行集中排污治污,降低企业成本等。在费用方面,对进入我省的外地项目,审批过程所发生的地方性行政收费可考虑实行适当放宽的优惠政策。此外,还可考虑设立产业转移基金,制定园区财政资金扶持办法等。

各类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工业园区在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市场综合管理、政府行政规范等方面有着非园区不可比拟的明显优势。因此,我们首先要以各类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要着力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完整配套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是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体系没有形成,政策的制定往往着眼于项目本身和局部环节,而对项目所在行业及其关联配套环节的整体性扶持体现不明显;二是针对性不够强,转移项目从政策中能够直接获益的环节较少,有些环节缺乏操作性,难于实施;三是力度不大,与其他区域相比在政策扶持上的比较优势不够明显。建议结合我省产业现状和发展实际,对我省现有扶持政策进行梳理,明确扶持重点,从财税、土地、市场、融资、人才、产权、进出口、建设规费等多个方面,以及设备更新、技术研发、技工培训、品牌培育等各个环节统筹考虑,加快制定和完善重点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保障是政府职能转变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不同的阶段可能又是不同的。目前,安徽正处在产业转移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更需要政府发挥其引领和导向作用,更需要加快政策的调整和区域品牌的培育,或者形成一些激励和导向机制,来引导更多的长三角产业和国际企业的进入。

首先,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进一步加强审批事项改革,减少政府审批项目,优化办事流程。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家有规定实行核准外,均实行备案制。对已出台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整合,使之产生叠加效应,同时加强督查,确保已出台的各项政策逐一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为外来投资者做好服务,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政策,抢占承接产业转移先机。针对新形势新要求,认真研究我省产业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和国际国内大企业的投资动向,重点是排查出我省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环节,出台针对性强、含金量高、操作性实的新政策,特别是围绕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大投资,强化政策支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我省成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政策洼地”。

再次,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产业人才。一个地方产业后备军尤其是技术骨干人才的储备是决定能否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因此需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技术培训基地。职业技术培训应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订单”的方式抓紧展开,此外还要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家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资源,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尤为重要。

第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1)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引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发展新型物流业态,立足(下转第46页)

源远《江淮论坛》圆园园8年第6期参考文献:

山西经济出版社,[1]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太原:2003:35.

邓焕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基于“三农”视角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周霆,2005:195-196.

彭克强.农村合作金融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一个增量渐进发展的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12):[3]陈池波,2007,

27-33.

杨杨.合作金融的制度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4]姜旭朝,2004,75-80.

杨崇德.中国农村合作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5]向德楷,1992:141-142.

中国经济出版社,[6]李树生.合作金融[M].北京:2004:164.

冯兴元,郭沛,李莉莉,杨菁,王虹,李晓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7]何广文,

2005:10.

华中炜等.2008年中国金融改革进展回顾与展望[J].金融市场研究,(5):[8]巴曙松,2008,1.

[9]黄燕君.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缺陷及创新[J].农村金融研究,2001,(4):20-22.

(10)[10]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40-45.

(1):[11]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1-13.

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12]李锐,2007,146-155.

许均华、钱绪红、宋先平译著.发展中经济的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3]J.D.冯匹斯克等编著.世生、

1990:296.

彭克强.农村合作金融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一个增量渐进发展的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14]陈池波,2007,

(12):27-33.郭修瑞.开放经济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博弈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5]郭田勇,2006:71.

朱建华,贾红刚.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实证检验与比较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6]张兵,2002,(2):105-109.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7]陆文聪.民营经济与农业产业化发展[M].北京:214-215.

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8]牛若峰,2000:235.

李文双.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J].深圳金融,(8)[19]冯平涛,2005,.

(1):[20]贺力平.合作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管理世界,2002,48-57.

安建平.试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异化[J].农业经济问题,(2):[21]毋俊芝,2008,18-21.

(1):[22]陈孝兵.小生产的政治经济学解读[J].经济学家,2005,97-102.

(3)[23]王自力.重建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对农村信用社改造[N].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3-1-2.

我也合作”———森的确保规则在中国公社内部合作行为的应用[J].经济学(季刊),(7):[24]刘民权“.你合作,2003,

893-922.

[25]Anderson,Kym.LobbyingIncentivesandthePattenofProtectioninRichandPoorCountries[J].Economic

(2):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995,43401-423.

[26]Garnaut,Ross,FangCai,YipingHuang.AturningPointinChina'sAgrieulturalDevelopment,Garnaut,Guo,andMa(eds.),TheThirdRevulutionintheChineseCountryside[M].Co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

(责任编辑吴晓妹)

(上接第19页)我省承东启西,连南襟北的地理区位,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建设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2)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更多的外资银行、国内股份制银行来皖兴建分支机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徽商银行做大做强。(3)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职业服务等中介组织。

最后,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安徽作为后发展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只要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有利,对外商绝不说不。让外商先赚钱,我们后赚钱;让外商赚大钱,我们赚小钱;让外商赚有形的钱,我们赚无形的钱。要让投资者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权益上有保障。要用感情和服务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凝聚“人气”,使客商在安徽能安心发展,成功兴业,形成“搞好一个,引进一批,带动一片”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个问题

韦伟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53)

安徽参与泛长三角产业分工与合作,极为重要的方面是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安徽能否把握新一轮产业转移黄金周期的历史机遇,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安徽的未来。本文认为,当前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是培植优势产业,重点是组团式转移及配套体系的完善,基础是软硬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而政府职能的适时转变将是把握产业转移黄金周期的强有力保障。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律性与机遇性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该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产业转移是开放经济下产业分工的结果,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一般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向次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渐次推进。目前,产业转移的浪潮已经成为不同发展水平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关系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20世纪三轮大的产业转移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第一轮是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耗能工业向日本、西德等新兴国家转移,持续了近20年时间;第二轮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全球制造业向亚洲四小地区转移,持续了15年左右的时间;第三轮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全球制造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聚集,持续了10多年时间。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是第四轮产业转移,主要是发达国家以及中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转移。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

安徽是一个后发展地区,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工业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不大,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尽快壮大安徽工业经济,扩大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目前都在积极争取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中西部各省来说,区位优势都是相对的,资源优势各有千秋,劳动力成本优势差别不大,所能施行的优惠政策也很难分出伯仲。因此,谁的动作快,谁的力度大,谁的环境好,谁的措施准,谁就拥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先机。

能否把握这一轮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决定着安徽的未来。安徽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广泛地承接了国内外尤其是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安徽作为长三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个问题员苑角最紧密的腹地和迈向中西部的桥头堡,天然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发挥好这一优势,承接到更多的产业转移,安徽完全可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反之,如果错过了这一次产业转移的机遇,安徽必将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进一步被边缘化。

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沿海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也只有5—8年左右时间。因此,要求我们突破常规思维,在思想解放上更大胆,在对产业转移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更准确,在相关对策的研究和确定上更超前、更务实,在对策措施的贯彻和执行上更高效、更坚决,积极主动地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是培植安徽优势产业

承接产业转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促进本地资源的整合重组,优化升级,最终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在全国加工制造业领域形成安徽板块和集聚态势。这决定了我们不能为了承接而承接,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要讲求质量,还要有鲜明的导向,不能什么“鸟”都要,什么“菜”都捡。承接的目的是培植我省的优势产业。

1.培植优势产业是将我省资源优势转变为动态市场竞争优势的基本路径。资源优势是我省的一笔巨大财富,如果未能和现实的生产力结合起来,它至多也仅仅是一种潜在的优势,仅仅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可能。资源优势转变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必须依托一定的产业来完成。区域优势产业的培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产业分工的必要条件,也是形成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在华东地区,我省矿产资源禀赋比较突出,名优特农产品丰富多样。近些年,我省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培育了一批资源加工龙头企业。但总体上看,我省资源加工工业多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因此,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做强我省资源加工型产业,是我们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现实选择。

2.培植优势产业是促进分工协作、优化经济结构的基本路径。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没有哪个区域可以在所有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上都具有优势,也没有哪个区域在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上都处于劣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发达地区有它的不足,欠发达地区也有它的强项,对此我们必须具备辩证思维。通过多年建设的累积,安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如电子信息、汽车、机械制造、冶金水泥等,在国内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问题是这些产业大都是有点无面,规模还不是足够的大,实力还不是足够的强,对本省经济的带动还未能足够的显现。另外,我们还有众多在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有着独特优势的产业和产品,由于缺乏相关的环节和技术的支持和配合,距离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承接产业转移有助于我们对于既有的优势产业做满做足,发挥到极致;对于目前尚未形成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可以拾遗补缺,相互配套,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各类产业都可以在与长三角产业分工的格局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和明确自己的定位。

3.培植区域优势产业,是促进区域规模经济实现,降低区域发展社会成本,提高区域发展质量的基本路径。形成产业的微观主体是企业,但并不是一个个毫不相关的企业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着一系列技术关联、经济关联的综合体。企业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其自身能力和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的促进和制约。相关企业在同一区域的聚集形成产业后,有利于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地方的产业集聚能力和配套能力,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并最终通过产业聚集的规模效应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实力,繁荣区域经济。为此,应重点发展产业集群。当某地因某种因素出现一个关键性企业,该企业因某种原因而衍生出生产相同或相关产品的企业,或因被模仿而引发新创企业的产生,或因产业联系而吸引了供货商向该地聚集,一旦同类或类似或相关的几家企业在一个地方出现,就意味着形成了某产业集群的雏形。当产业集群成长到一定程度,集群效应将得到充分释放,就能获得实质性

员愿《江淮论坛》圆园园8年第6期的竞争优势。过去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今天的竞争更多的是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竞争,承接产业转移要有利于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长期以来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认为这是重复建设,殊不知这正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重复建设。近些年来,天长的秦栏电器、无为的高沟电缆、当涂的博望磨具等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是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产业发展不是几家工厂的简单集聚,而是产业配套体系的完善,或者说是一种产业网络的形成,这是成功实现产业承接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要更多地从产业配套体系及产业所需要的重要服务功能等方面来考虑如何实现产业的整体转移。

目前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东部地区的一些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这些年来,我们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些种子企业和核心产业环节的进入,对安徽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大的带动作用。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产业整体实力仍然较弱,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在着力培育的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生物医药、化学化工等产业,更是缺乏龙头企业的强劲带动、配套企业的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的紧密对接。深层次的原因是,我省产业的配套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龙头企业的进入。转移企业由于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当地的产品或原料又常常达不到转移企业的要求,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仍需要到东部地区或国外采购,这必然增加企业负担,抵消了在皖企业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得转移来的企业难以发挥最大效应。联合国贸发大会发表的《2001年国际投资报告》提出:“国际投资不再向低成本方向转移,而是向产业群方向转移。”经济学家的解释是,产业配套集聚的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关心核心环节和龙头企业,利用它自身的带动机制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除此之外,专业市场的带动效益值得我们注意。中国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资源的整合,在发展初期往往要高度依赖于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在整合商品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我们还要通过直接投资,收购兼并等方式,与长三角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加强合作,推动产业转移的快速进行。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顺应“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应是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坚定不移的主攻方向。围绕我省“861”项目发展规划,打造千亿级产业链和百亿级企业集团的目标,要一一列出产业配套“清单”,有针对性地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强调走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细分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为主攻方向,通过内联外引促进形成一批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形成关联度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集约化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促使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提升我省产业的综合实力。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是投资环境

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机制。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和降低要素成本,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

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个问题员怨硬环境的建设最主要的是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打通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连接。加快建设连接长三角的多条高速公路,加强皖江内河港口建设,拓展江海联运,全方位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网络对接,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完善的通道。作为长三角最重要、最便捷的能源基地,加快能源建设,千方百计降低电价,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提供廉价、安全的能源保障。

软环境的建设最主要是加大政策创新力度。要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比如,在减轻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对于企业的员工培训,可采取“政府买单、社会承办、订单培训”的办法,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对园区企业实行集中排污治污,降低企业成本等。在费用方面,对进入我省的外地项目,审批过程所发生的地方性行政收费可考虑实行适当放宽的优惠政策。此外,还可考虑设立产业转移基金,制定园区财政资金扶持办法等。

各类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工业园区在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市场综合管理、政府行政规范等方面有着非园区不可比拟的明显优势。因此,我们首先要以各类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要着力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完整配套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是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体系没有形成,政策的制定往往着眼于项目本身和局部环节,而对项目所在行业及其关联配套环节的整体性扶持体现不明显;二是针对性不够强,转移项目从政策中能够直接获益的环节较少,有些环节缺乏操作性,难于实施;三是力度不大,与其他区域相比在政策扶持上的比较优势不够明显。建议结合我省产业现状和发展实际,对我省现有扶持政策进行梳理,明确扶持重点,从财税、土地、市场、融资、人才、产权、进出口、建设规费等多个方面,以及设备更新、技术研发、技工培训、品牌培育等各个环节统筹考虑,加快制定和完善重点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保障是政府职能转变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不同的阶段可能又是不同的。目前,安徽正处在产业转移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更需要政府发挥其引领和导向作用,更需要加快政策的调整和区域品牌的培育,或者形成一些激励和导向机制,来引导更多的长三角产业和国际企业的进入。

首先,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进一步加强审批事项改革,减少政府审批项目,优化办事流程。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家有规定实行核准外,均实行备案制。对已出台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整合,使之产生叠加效应,同时加强督查,确保已出台的各项政策逐一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为外来投资者做好服务,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政策,抢占承接产业转移先机。针对新形势新要求,认真研究我省产业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和国际国内大企业的投资动向,重点是排查出我省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环节,出台针对性强、含金量高、操作性实的新政策,特别是围绕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大投资,强化政策支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我省成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政策洼地”。

再次,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产业人才。一个地方产业后备军尤其是技术骨干人才的储备是决定能否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因此需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技术培训基地。职业技术培训应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订单”的方式抓紧展开,此外还要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家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资源,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尤为重要。

第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1)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引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发展新型物流业态,立足(下转第46页)

源远《江淮论坛》圆园园8年第6期参考文献:

山西经济出版社,[1]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太原:2003:35.

邓焕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基于“三农”视角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周霆,2005:195-196.

彭克强.农村合作金融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一个增量渐进发展的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12):[3]陈池波,2007,

27-33.

杨杨.合作金融的制度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4]姜旭朝,2004,75-80.

杨崇德.中国农村合作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5]向德楷,1992:141-142.

中国经济出版社,[6]李树生.合作金融[M].北京:2004:164.

冯兴元,郭沛,李莉莉,杨菁,王虹,李晓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7]何广文,

2005:10.

华中炜等.2008年中国金融改革进展回顾与展望[J].金融市场研究,(5):[8]巴曙松,2008,1.

[9]黄燕君.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缺陷及创新[J].农村金融研究,2001,(4):20-22.

(10)[10]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40-45.

(1):[11]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1-13.

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12]李锐,2007,146-155.

许均华、钱绪红、宋先平译著.发展中经济的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3]J.D.冯匹斯克等编著.世生、

1990:296.

彭克强.农村合作金融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一个增量渐进发展的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14]陈池波,2007,

(12):27-33.郭修瑞.开放经济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博弈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5]郭田勇,2006:71.

朱建华,贾红刚.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实证检验与比较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6]张兵,2002,(2):105-109.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7]陆文聪.民营经济与农业产业化发展[M].北京:214-215.

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8]牛若峰,2000:235.

李文双.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J].深圳金融,(8)[19]冯平涛,2005,.

(1):[20]贺力平.合作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管理世界,2002,48-57.

安建平.试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异化[J].农业经济问题,(2):[21]毋俊芝,2008,18-21.

(1):[22]陈孝兵.小生产的政治经济学解读[J].经济学家,2005,97-102.

(3)[23]王自力.重建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对农村信用社改造[N].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3-1-2.

我也合作”———森的确保规则在中国公社内部合作行为的应用[J].经济学(季刊),(7):[24]刘民权“.你合作,2003,

893-922.

[25]Anderson,Kym.LobbyingIncentivesandthePattenofProtectioninRichandPoorCountries[J].Economic

(2):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995,43401-423.

[26]Garnaut,Ross,FangCai,YipingHuang.AturningPointinChina'sAgrieulturalDevelopment,Garnaut,Guo,andMa(eds.),TheThirdRevulutionintheChineseCountryside[M].Co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

(责任编辑吴晓妹)

(上接第19页)我省承东启西,连南襟北的地理区位,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建设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2)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更多的外资银行、国内股份制银行来皖兴建分支机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徽商银行做大做强。(3)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职业服务等中介组织。

最后,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安徽作为后发展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只要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有利,对外商绝不说不。让外商先赚钱,我们后赚钱;让外商赚大钱,我们赚小钱;让外商赚有形的钱,我们赚无形的钱。要让投资者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权益上有保障。要用感情和服务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凝聚“人气”,使客商在安徽能安心发展,成功兴业,形成“搞好一个,引进一批,带动一片”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相关文章

  • 安徽乡土地理
  • 安 徽 乡 土 地 理 刘瑜 一.基本概况: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清初(康熙6年:公元1667年)建省时,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 ...查看


  • 皖江城市带
  • 皖江城市带 皖江城市带简介 在经历了多年争论.预热之后,皖江城市带日前"入围"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进入了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视野. 成员市:8个.由长江沿岸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8市组 ...查看


  • 皖江城市群产业特征研究
  • 摘要: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关键在于其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城市功能的互补和经济联系的分工与协作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对皖江城市群产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研究结果将为皖江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一轮皖江开发提 ...查看


  • 海外联谊会工作报告
  • 打造特色品牌 服务科学发展 --芜湖海外联谊会工作回眸 编者按:近年来,芜湖海联会在中共芜湖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 下,紧紧围绕"创新驱动.产业强市.统筹城乡.开放合作.和谐发展"五大战略需要,积极响应皖江城市带 ...查看


  • 开发区:关于我市开发区调研报告
  • 一.宣城市开发园区基本情况 宣城市现有省级经济开发区13个(含筹建),其中:国家核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4个,分别为宣城经济开发区.宣州经济开发区.宁国经济开发区和广德经济开发区,核准面积14.22平方公里:省政府批准筹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9个, ...查看


  • 我国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由高经济梯度国家(地区)向低经济梯度国家(地区)的转移.我认为这有失偏颇,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低经济梯度国家(地区)向高经济梯度国家(地区)的转移产业同样存在.目前比较认同的看法是.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国家(或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它既可以 ...查看


  • 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我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 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我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刘 碧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摘 100083) 要:在对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从东部发达地 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一种必然 ...查看


  • 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相关问题探讨
  •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对打造马鞍山市经济新常态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马鞍山市郑蒲港发展为例,对长江经济带战略的理论定位.对马鞍山市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对策建议作了相关理论上的探讨. 一. 对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的准确定位 1.长江经济带的 ...查看


  • 高速铁路开通对江苏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京沪高铁开通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京沪高铁是国家构建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6月份即将全线开通运营.高铁连接起京津冀.长三角和山东半岛等经济发达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5%.全线纵贯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