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思想内容: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品词品句:
1、 颔联:平与阔相呼应,写出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
得格外宽阔的特点,一个正字,兼有顺和之意,悬衬托出风的顺和。
2、 赏析:诗句的妙外在于以小景衬大景,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
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
3、 尾联,历来被人称道。
4、 描绘: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出
春意。
5、 赏析: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
着一种自然理趣——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新旧更替是自然规律,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赤壁:
思想内容:这首诗属于咏史诗,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的郁闷,似乎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品词品句:
1、 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之
情。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诗表达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
上的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作为,反映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两句并从正面写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中,以小见大,别出心裁,深刻警策(形象而深刻)。
3、 诗中的东风,指的是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在诗中喻指机遇
三、浣溪沙
思想内容: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品词品句:
1、 上阕写景描绘: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涛涛松林
间蜿蜒着一条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日暮时分,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色啊。
2、 下阕赏析:诗人虽被贬谪黄州,政治失意,却仍旷达乐观,不服老,不叹老,展现了热
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这样的哲理:人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叹息,只要旷达乐观,自强不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勇敢地面对生活,就能永葆青春活力。
3、 唱黄鸡,本意是黄鸡报晓,诗中指时光流逝。
十五夜望月
思想内容:这首诗意境优美,渲染了中秋望月特定的环境气氛,表达了诗人思乡怀人的情感。 品词品句:
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落用得好,它新颖贴切,不同凡响,化抽象为有形,给人以动态的形象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水调歌头
思想内容:通过中秋醉酒赏月,以奇特的想象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寄托的美好祝愿(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情
致。)上阕问月,下阕怀人。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品词品句:
1、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
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
非人力所能左右,以理遣情,表现作者领悟人生哲理的豁达襟怀。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原指嫦娥,美女,诗中指月亮,诗句充分表露出作者在
释怀后流露的豪爽旷达之情,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福。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思想内容:诗歌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珍爱之情。 品词品句:
1、 用如酥为喻,写出了春雨的纤细滋润,让人感到春雨的可贵。
2、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画面描绘: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
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草色,当你高兴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3、 三四句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珍爱之
情。
4、 诗句所蕴含的道理:距离产生美。
艺术手法: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西江月
思想内容:词人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乡土气息,表达出词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事丰收在望的喜悦。
品词品句:
1、 词的上片写了夏夜特有的声音:蝉鸣、鹊啼,蛙叫,人声,写这些声音一方面渲染了欢
乐的气氛,又衬托了夏夜的幽静。
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
象深刻,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3、 描绘下片所展示的画面: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
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啊。
4、 忽见二字很传神,它把夜行人争寻不着而突然见到的惊喜神态全部表现出来,陆游的山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的也是这种意境。
5、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映的表现手法。明月、清风、稻香、星雨、茅
店,溪桥、惊鹊,鸣蝉,青蛙,原都是无情物,但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描写,却烘托出作者的欢快情绪。
6、 秋词
思想内容:这首诗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赞秋颂秋,抒写了奋发进取的豪情。
品词品句:
1、 诗的一二句形成了鲜明对比,古代文人笔下的秋季,往往是草木凋零、肃杀冷清,萧条,
令人伤感凄凉的。而诗人却认为秋日比春天更为美好,表露出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2、 三四两句描绘了晴空中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以鹤自比,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排“字描绘出鹤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向上的形象,体现了词人旷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迢迢牵牛星
思想内容:
这首诗借天上神话,表达人间悲情,写尽了天下多少痴情男女的离情与相思。
品词品句:诗中的运用又叠字,使诗读来琅琅上口,情调缠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品词品句: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贬官,降职或远调。
2、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杨花落尽,子规哀啼,这两种景物既点明了季节,又采用了寓情于景手法,抒发了离别的忧伤之情。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是,运用拟人手法,将月亮人格化了,让月亮化作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带去对朋友的同情和思念,意境浪漫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七下
题破山寺后禅院
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中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也流露出颇为深厚的禅隐倾向。
品词品句; :
1、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句中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
疏、幽深清静的环境,而且不露声色地道出了自己的审美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那种对曲折美,摇曳美的审美追求。
画面描绘: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通向幽深之处,远处花木扶疏,又浓又深,一座禅房在花木丛中若隐若现。
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句中悦空二词都是使动用法,运用拟人的修辞。
3、 写出了极静极美的景色中,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和人们内心宁静平和,展现出大自
然万物和谐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心无杂念、淡泊名利的情趣。
4、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此磬音,以动衬静,以磬音响轻轻回荡,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
气氛。
二、登岳阳楼
思想内容:
全诗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的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难酬的伤心。(忧国忧民)
品词品句:
1、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画面描绘:从楼上望去,洞庭湖好像把东南的吴楚两地从中分开;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
2、 赏析:坼浮生动有力地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和浩瀚壮阔的景象,诗句虚实结合,运
用想像和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无垠,衬托出诗人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
3、 后四句抒情,诗人因多年漂泊、年老多病,孤苦无依,国家战乱未平,百姓饱受战乱之
苦不禁潸然泪下,展现了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感,可见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蝉
思想内容: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寄予了这样的情感:
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品词品句:
1、 诗人笔下的蝉具有品格高洁,不攀附权贵的特点。
2、 “居高”的高的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品质之
高。
3、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蕴含一个真理:品格高洁
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4、 观刈麦
思想内容: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现了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 品词品句:
1、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通过入微的描写揭示了农民的辛苦。
2、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此句写出了农民的矛盾心理,揭示了农民为了收割麦子而
甘愿吃苦耐劳的美德以及令人同情的艰难处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思想内容:本词追忆了作者当年在起义军中的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
品词品句:
1、 词中虚实结合,写了梦前,梦境,梦醒,以梦境表达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以现实
表现壮志难酬的悲愤。
2、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
活氛围,对仗工整,描写出战争爆发前的情状。
3、 沙场秋点兵:一个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悲壮肃杀的气氛。
4、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 诗解码器从视觉和听觉写出了战争场面的壮观而激烈。
6、 画面描绘:将军点兵出征,率领铁骑,如同骑着的卢马一样,飞驰敌阵,弓弦雷鸣,万
箭齐发,使敌人心惊,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而逃。
7、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作战的目的,也是作者的理想,“了却”二字写
得很好,现实无奈,终于在梦中了却了驱金复国这一宿愿,语中充满意气昂扬的欣慰之情。
8、 可怜白发生: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使至塞上
思想内容:记叙了这次出使的经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表现了当时西域领土的广大,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品词品句:
1、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出使路线,沿途风光,最新消息。
2、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借情抒情,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
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古诗中蓬草多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归雁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画面描绘:大漠广阔无垠,一缕青烟直上云天,黄河如带,呼啸着奔腾而去,映衬着西天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雄奇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赏析:直,字表现孤烟之高,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表现落日之低,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两个词语表现了大漠的平旷无垠。整个诗句对仗工整,大孤直长圆等词精练生动,描绘出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气象雄浑。诗句无一个颜色的词语,景物的组合却色彩鲜明,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黄鹤楼
思想内容:
全诗不仅有诗人对世事渺茫的愁绪,更有思乡之情。
品词品句:
1、 空余 突出黄鹤楼的清寥、孤寂之感,空悠悠突出白云的清浮飘荡,两外空字表面写物
写景,实则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的感叹。
2、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句中的历历 萋萋描绘出了山川树木清晰分明,草
木茂盛浓绿的景致,这是登楼无望的实景。
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的苍茫,烟波的迷蒙,与怅然的乡愁交织,同
景生情融情于景。
归园田居
思想内容:
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厌弃官场,喜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品词品句:
1、 带月荷锄归:诗句描写了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草
木遮掩的山路上,这是一幅多美的月夜归耕图。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把劳动生活写得美好而有诗意,语言平淡而又意境醇美,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2、 但使愿无违,愿指的是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春望
这首诗抒发了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1、 诗中的国破烽火等词,表明此诗与安史之乱有关。
2、 首联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垣断壁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描绘出了草
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饱停驶了诗人的忧国痛苦之情。
3、 颔联: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
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这两种解释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个是触景生情,一个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4、 一个溅字,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在国破家亡、兵荒马乱的情况下,面对繁花,不禁潸然泪
下的情态,充分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之情。
5、 颈联:是千古名句,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
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得。
6、 尾联: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为焦虑忧愁不停地摸着叹息,老人昔日
长长的头发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了
7、 搔 这一细节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泊秦淮
这篇七绝,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愤。
1、 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见义,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
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寂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2、 画面描绘: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着寒冷的河水,水边不沙滩,迷蒙中透着悲
凉。
3、 三四议论,看似批评歌女,实则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不相干
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字意味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以辛辣的嘲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歌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 祖国而献身的强烈爱国之情。
1、 前两句集中于思,表现诗人的爱国思想,后两句集中于梦,幻化了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从侧面反映出国家民族支离破碎的社会现实。
2、 后两句以梦境抒发爱国之情怀。通过风吹雨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自然而又巧妙。风
吹雨既是现实生活,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命运,诗句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和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留给人更多的联想,想像空间。
过零丁洋
诗歌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1、 颔联:运用比喻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诗人以风飘絮来比喻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山河破碎),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淫荡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浮沉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2、 颈联:巧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写了诗人忧
虑不安的心情。
3、 尾联:诗句以议论表达了丰富的内涵:人总有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要能光耀史册,
为民族,为人民,为祖国,为正义,为真理而献身,死得其所,重于泰山,诗句气势磅礴,情调高亢,表明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及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表现出诗人的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送杜少府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旷达的胸襟,洋溢着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1、 首联中望字用得好,它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而且
暗寓了惜别之情,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川。
2、 颈联:语言形象而凝练,一洗以往送别诗中悲苦缠绵的感伤情调,既表现了诗人乐观旷
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也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3、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不要,无须,诗句表达了诗人豪迈旷达
爽朗乐观的思想感情。
己亥杂诗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壮志未酬而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和至死不渝的执着奉献精神。
1、 抒情叙事相结合。离别愁绪和回归喜悦相融,既有浩荡离愁,白日西斜,又有吟鞭东
指,广阔天涯,两种情景互为映衬,自然引出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心志。
2、 前两句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写出了自己的断肠之念,
两句诗写出了离别的忧伤和回归的喜悦两种心境。
3、 后两句:作者以落花自喻,落花有情,寄托了诗人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
力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后人常用此句赞美执着的奉献精神。落红护花是崇高精神的象征。
望岳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毛病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蕴藏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气魄。
1、 颔联:钟字运用拟人将大自然写得有情,表现泰山神奇秀丽至极,一个割字,写出了高
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巍峨高大的形象。
2、 尾联: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出自
孟子。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钱塘湖春行
全诗以春为着眼点,以行为线索,描写了西湖早春的美景,抒发诗人的喜悦之情,最后两句的最爱,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1、 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
2、 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色,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
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极有分寸地展现出初春景致,争暖树啄春泥既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又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了活力,画面生动有趣,表达了钱塘湖的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3、 颈联:从款物的凉粉早春景象。乱花浅草写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
渐欲,渐渐就要,渐写出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才能,刚刚能够,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渐欲才能两个字眼 ,富于动态,表现出乱花和浅草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4、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
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经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5、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所展现的画面,诗人一路走来,看到路旁野花似开未
开,但看势头不久就会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已是绿草如茵,但草地还不够深,骑马走过,马蹄刚刚被它埋没起来,西湖之春,到处是生机勃勃。
登飞来峰
诗歌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1、 诗的一二句,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飞来峰的山势雄伟,应天塔的直耸云霄,其
中写实的诗句是飞来峰上千寻塔,联想的诗句是闻说鸡鸣见日升。
2、 后两解码器作者的把抽象的整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借景抒怀,阐述了只有站得高,看
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浮云一词的寓意是阻碍变法的保守势力,比喻谗佞小人或消极事物,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最高层,隐含的意思是自己身居相位,位高权重,比喻自己站在时代前沿,高瞻远瞩等。
雁门太守行
全诗用奇丽的色彩点染战斗的环境气氛,表现了危城守将誓死报国的决心,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前一句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以黑云压城极力渲染
了兵临城下的紧急形势,用城欲摧极言大军压境的紧张气氛,后一句用比喻写出我军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不可侵犯的气氛。
2、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
地气氛,写两军激战的惨烈,这两句的燕脂夜紫还暗指战场血迹,战斗异常残酷,战死斱鲜血把泥土染成紫色,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3、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写守将曾受皇帝厚遇,临危时誓死相报,英勇赴战
的决心。
4、 诗中用黑,金,燕脂,紫,红,秋色等浓重的色彩,创造出一种庄严,悲壮的战争气氛
和惨烈的战争场面,使人触目惊心,也烘托了将士们浴血奋战的英勇形象,体现了李贺诗歌的特点。
别云间
这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破国亡身的悲痛和誓死不屈的抗清决心,表现了诗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热忱。
1、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国破家亡的悲痛。
2、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已知说明对牺牲早有准备,表现诗人不怕牺牲,大义凛然而难
又表现诗人情感上的矛盾,以及对故乡,亲人的难以割舍。
3、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诗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表达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
事业必胜的信心,感情高亢。
八下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本诗以谢朓自比,叹息其在世不称意,抒发了一种对于解除社会束缚的渴望和对于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憧憬,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痛苦悲愤之情。
1、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意思是说,背弃我而离开的,
是昨天的岁月,它已经不可挽回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扰乱我心绪的,是现在的时光,它引起我的烦恼和忧愁,弃字,刻画出了过去岁月对诗人的冷酷无情,留字,又显示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流连不舍的矛盾心情,李白曾经身怀报国宏图大志,但是,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
2、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诗句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
向往和追求。
3、 抽刀断水水更流同,举杯销愁愁更愁,诗句用抽刀断水水更流的生活现象,比喻内心的
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销愁愁更愁,道出了诗人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4、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悖理,不满现实的激愤无需
之情,显得有些消沉。
5、 诗中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本诗中被完
美地统一起来。
渔家傲
表现了诗人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爱国情怀和思乡的苦闷。
1、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
托物寄兴。
2、 上阕以雁去间接点明季节,以异字统领,描写了衡阳雁去,四面边声,长烟落日孤城闭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画面描绘:今晚时分,四面传来边疆特有
的声响,与军中的号角声交织在一起。在层峦叠嶂之中,只见烽烟直上云天,夕阳残照,衬出一座早早闭门的孤城。
4、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方面表现戍边将士归心似箭,另一方面表现将士
们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的慨叹。
5、 羌管悠悠霜满地,霜满地,表明时间节令,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而且这边地的
夜景表现出守边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苦和寒夜戍守的艰辛,表达出凄清悲凉之感。
6、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下片直抒胸臆和借景抒
情相结合,表达出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真实感人。
7、 燕然未勒,化用汉代大将窦宪大破匈奴,刻石记功的贼,慨叹功业未立。
天净沙,秋思
描画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浪迹天涯的游子深切思念故乡的情怀,这首元曲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历代传诵。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组自然景物意象之中,一共列出九种
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都是色彩灰暗气氛苍凉的,它们对游子的悲苦心境起到了烘托作用。而小桥流水人家,印画出宁静幽美,安逸舒适的村落人家风光,它们从反而衬出游子思乡的愁绪。这句话渲染了悲凉气氛,烘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以乐景写哀情。
2、 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响呼应的是
昏鸦,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人。
3、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萧瑟苍凉的深秋夕照图景象。
4、 这首小令寄情于景,动静相衬,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表达出浓重的凄苦愁楚思乡
之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是古代赠酬诗一篇优秀之作,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恰当用典,含义丰富,耐人寻味,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1、 首联,写出诗人因被贬谪,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朝廷弃用的遭遇。
2、 颔联,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情感,闻笛赋,指晋代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贼,
表达了对亲朋凋零的伤感,烂柯人,指晋代人王质,诗人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叹。
3、 颈联,诗解码器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包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又以沉舟病树作
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暗示了社会的发展,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襟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社会总是向前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必定美好。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4、 画面描绘:大江之上,沉船旁边有千帆飞驶而过,大自然中,病树前头有万木争春,欣
欣向荣,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无题
表达了恋人间的离别伤感。
1、 首句,前一个难字是指困难,后一个难字指痛苦难堪,两个难连用,表达出相见无期的
离别之痛分外深沉和缠绵。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
以丝谐思,形象生动贴切感 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公至死不渝的爱情。本义,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歌颂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奉献精神。
夜雨寄北
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或友人的思念深情。
1、 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圆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诗中的前一巴山夜雨是
写现实 之景,后一个是写想像之景 ,一个凄清愁苦,一个温暖亲切,首尾响应人,构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2、 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僠异军突起绵绵深重。
秋字既点明了季节,又烘托出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情。
3、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以未来想象 中的好了,不仅仅是暂且宽慰自
己,也是安慰妻子。剪烛西窗,已作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成语,活在后人的语言中。 论诗
此诗表达了诗人的创作见解,诗歌创作要有时候精神与人个独创,反对泥古不化。
1、 李杜指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这里指在诗歌或文
学创作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后两句,解释,指出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
而已。
3、 理解:
4、 两句议论表明了诗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创新精神和个性特色,要符合时代潮流,它已超
出单纯论诗的范畴,具有了普遍的意义,揭示出历史不断向前发民,必然一代胜过一代的道理。
关睢
本诗写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由一见钟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结合,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乐。
1、 君子指品行有修养的人,窈窕淑女指美丽善良纯洁的女子,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诗歌所表现的是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运用的艺术手法是比兴,兴,寄托深远,能道
理言之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另外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又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起到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蒹葭
这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诗歌叙写了一位热恋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的人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著,抒发了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本诗描写了凄清而的荒凉的秋景,这些景物描写的诗歌中起到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的作用,在艺术手法上,蒹葭和关睢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相见欢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之后写的,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1、 上阕写景,画面描绘,词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步登上西楼,每一步都带着亡国的悲
痛,仰视天空,缺月如钩,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生寂寞之情。
2、 如钩不仅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
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
3、 独,无言二词写出诗人的孤独寂寞,斯人独憔悴的形象,锁字表明 被锁者也有人,表
达了词人的悲愁无尽。
4、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丝与思谐音,诗句以丝缕喻愁思,化无形有有形,生动地写
出词人心听愁思的纷繁难解,剪不断,理还乱,现在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人内心 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情难以处理解决
5、 蛔虫是般滋味在心头,别是土豆字极佳,写出词人心中不同于一般人的滋味,——昔日
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却成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念是苦涩是悔恨还是痛苦,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这真是远方的哀伤更用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九下古诗赏析
1、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思想内容】这首诗写诗人自己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充分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品词品句】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 ”就是思想远离官场的黑暗、尘世的喧嚣浮华而获得精神上的宁静与自由。“心远”二字是全诗思想内容的关键,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心灵世俗才感受到的。此句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心灵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于僻静宁静之地。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真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见”生动描绘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中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具体描写南山景象。山间的云气到傍晚的时候显得很美,这时飞鸟也结伴归巢了。诗人从自然景色中领路到无限的乐趣。而飞鸟归巢自然会勾起诗人辞官归隐的联想。
4、“真意”就是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得人生与自然之理(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2、行路难 ◇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思想内容】诗抒写了世路艰险、功业难成的苦闷心情,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坚持理想的品格。
【品词品句】
1、前四句:“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不是写实,是想象的情景,实际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功业难就。此处“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具有比兴意味。
3、“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以自比,表达诗人希望像
古人一样,有朝一日能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暗用典故,相信自己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表现强烈的自信心。后人用此句表达美好祝愿:终有一天会成功到达理想的彼岸。诗句尽扫前面的苦闷、抑郁,把情感推向高潮,突出表现了诗人倔强的个性,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气概和乐观情怀。
三、《游山西村》(陆游)
【思想内容】本诗通过对山西村秀丽的自然风景和淳朴的民风民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留恋。
【品词品句】1、全诗无一“游”字,却处处扣住“游”来写,写了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所感(乡村的秀丽风光、村民的热情好客、民风的淳朴热情)。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对仗工整,描绘出山水曲折、树茂花艳的山村秀丽风光,表达了诗人赏景的颀悦;同时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现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困境中仍蕴含着希望。后常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也往往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绝路逢生的情景。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思想内容】诗写的是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所破的不幸遭遇,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舍己为人的高深精神。
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出“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品词品句】
1、“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老”字是作者身心疲惫、心力憔悴的写照。(“老”的原因主要是作者历经颠沛流离之苦,身心疲惫。)
2、“布衾多年冷似铁”:“铁”字形象写布衾又硬又冷,突出天寒;又破又旧又脏,突出了诗人的贫穷困苦。
3、“长夜沾湿何由彻”:“长夜”一语双关,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指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推己及人,由自己的痛苦想到天下百姓的困苦,提出了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表现子诗人忧国忧民的宽阔胸襟和善良愿望,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读者的心灵。(用理想战胜现实,用意志占用叹息。表达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
五、《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品词品句】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绘画面: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亲,包容一切。
赏析: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诗人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宏伟的景象,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宏大抱负和昂扬奋发的精神。诗句品的“若”用得好,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诗人描写的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的是静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整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六、《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思想内容】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写感想和愿望,作者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决心和爱国思想,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并委婉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品词品句】
1、 全词的词眼是“狂”字,它体现在出猎的壮观豪迈,渴望报国的雄心壮志。
2、 描绘“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的画面: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
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从平野山岗上席卷而过。
3、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处用典,塑造了一个力挽雕弓射杀天狼的英
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
4、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再展宏图,立功报国。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5、 “鬓微霜,又何妨”:诗句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
但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七、《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思想内容】这首散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品词品句】
1、“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写出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生动地表现波
涛汹涌澎湃的情态。两个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生动的比喻,突出了山河的雄伟壮丽,为全曲奠定了悲壮沉郁、气势雄浑豪放的感情基调。
画面描绘:群山绵延起伏,正如聚会在一起一样;黄河波涛滚滚,像在咆哮怒吼。在通往潼关的路上,内有华山,外有黄河,地势十分险要。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概括全篇主旨,不仅是对全诗的总结,更是对整个封建时代的历史的总结,它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王朝的兴亡更替,给百姓带来的都是苦难的历史的主题,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无比强烈的愤慨。
次北固山下
思想内容: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品词品句:
1、 颔联:平与阔相呼应,写出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
得格外宽阔的特点,一个正字,兼有顺和之意,悬衬托出风的顺和。
2、 赏析:诗句的妙外在于以小景衬大景,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
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
3、 尾联,历来被人称道。
4、 描绘: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出
春意。
5、 赏析: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
着一种自然理趣——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新旧更替是自然规律,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赤壁:
思想内容:这首诗属于咏史诗,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的郁闷,似乎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品词品句:
1、 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之
情。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诗表达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
上的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作为,反映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两句并从正面写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中,以小见大,别出心裁,深刻警策(形象而深刻)。
3、 诗中的东风,指的是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在诗中喻指机遇
三、浣溪沙
思想内容: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品词品句:
1、 上阕写景描绘: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涛涛松林
间蜿蜒着一条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日暮时分,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色啊。
2、 下阕赏析:诗人虽被贬谪黄州,政治失意,却仍旷达乐观,不服老,不叹老,展现了热
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这样的哲理:人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叹息,只要旷达乐观,自强不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勇敢地面对生活,就能永葆青春活力。
3、 唱黄鸡,本意是黄鸡报晓,诗中指时光流逝。
十五夜望月
思想内容:这首诗意境优美,渲染了中秋望月特定的环境气氛,表达了诗人思乡怀人的情感。 品词品句:
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落用得好,它新颖贴切,不同凡响,化抽象为有形,给人以动态的形象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水调歌头
思想内容:通过中秋醉酒赏月,以奇特的想象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寄托的美好祝愿(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情
致。)上阕问月,下阕怀人。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品词品句:
1、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
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
非人力所能左右,以理遣情,表现作者领悟人生哲理的豁达襟怀。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原指嫦娥,美女,诗中指月亮,诗句充分表露出作者在
释怀后流露的豪爽旷达之情,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福。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思想内容:诗歌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珍爱之情。 品词品句:
1、 用如酥为喻,写出了春雨的纤细滋润,让人感到春雨的可贵。
2、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画面描绘: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
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草色,当你高兴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3、 三四句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珍爱之
情。
4、 诗句所蕴含的道理:距离产生美。
艺术手法: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西江月
思想内容:词人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乡土气息,表达出词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事丰收在望的喜悦。
品词品句:
1、 词的上片写了夏夜特有的声音:蝉鸣、鹊啼,蛙叫,人声,写这些声音一方面渲染了欢
乐的气氛,又衬托了夏夜的幽静。
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
象深刻,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3、 描绘下片所展示的画面: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
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啊。
4、 忽见二字很传神,它把夜行人争寻不着而突然见到的惊喜神态全部表现出来,陆游的山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的也是这种意境。
5、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映的表现手法。明月、清风、稻香、星雨、茅
店,溪桥、惊鹊,鸣蝉,青蛙,原都是无情物,但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描写,却烘托出作者的欢快情绪。
6、 秋词
思想内容:这首诗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赞秋颂秋,抒写了奋发进取的豪情。
品词品句:
1、 诗的一二句形成了鲜明对比,古代文人笔下的秋季,往往是草木凋零、肃杀冷清,萧条,
令人伤感凄凉的。而诗人却认为秋日比春天更为美好,表露出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2、 三四两句描绘了晴空中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以鹤自比,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排“字描绘出鹤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向上的形象,体现了词人旷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迢迢牵牛星
思想内容:
这首诗借天上神话,表达人间悲情,写尽了天下多少痴情男女的离情与相思。
品词品句:诗中的运用又叠字,使诗读来琅琅上口,情调缠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品词品句: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贬官,降职或远调。
2、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杨花落尽,子规哀啼,这两种景物既点明了季节,又采用了寓情于景手法,抒发了离别的忧伤之情。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是,运用拟人手法,将月亮人格化了,让月亮化作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带去对朋友的同情和思念,意境浪漫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七下
题破山寺后禅院
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中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也流露出颇为深厚的禅隐倾向。
品词品句; :
1、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句中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
疏、幽深清静的环境,而且不露声色地道出了自己的审美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那种对曲折美,摇曳美的审美追求。
画面描绘: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通向幽深之处,远处花木扶疏,又浓又深,一座禅房在花木丛中若隐若现。
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句中悦空二词都是使动用法,运用拟人的修辞。
3、 写出了极静极美的景色中,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和人们内心宁静平和,展现出大自
然万物和谐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心无杂念、淡泊名利的情趣。
4、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此磬音,以动衬静,以磬音响轻轻回荡,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
气氛。
二、登岳阳楼
思想内容:
全诗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的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难酬的伤心。(忧国忧民)
品词品句:
1、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画面描绘:从楼上望去,洞庭湖好像把东南的吴楚两地从中分开;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
2、 赏析:坼浮生动有力地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和浩瀚壮阔的景象,诗句虚实结合,运
用想像和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无垠,衬托出诗人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
3、 后四句抒情,诗人因多年漂泊、年老多病,孤苦无依,国家战乱未平,百姓饱受战乱之
苦不禁潸然泪下,展现了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感,可见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蝉
思想内容: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寄予了这样的情感:
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品词品句:
1、 诗人笔下的蝉具有品格高洁,不攀附权贵的特点。
2、 “居高”的高的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品质之
高。
3、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蕴含一个真理:品格高洁
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4、 观刈麦
思想内容: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现了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 品词品句:
1、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通过入微的描写揭示了农民的辛苦。
2、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此句写出了农民的矛盾心理,揭示了农民为了收割麦子而
甘愿吃苦耐劳的美德以及令人同情的艰难处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思想内容:本词追忆了作者当年在起义军中的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
品词品句:
1、 词中虚实结合,写了梦前,梦境,梦醒,以梦境表达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以现实
表现壮志难酬的悲愤。
2、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
活氛围,对仗工整,描写出战争爆发前的情状。
3、 沙场秋点兵:一个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悲壮肃杀的气氛。
4、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 诗解码器从视觉和听觉写出了战争场面的壮观而激烈。
6、 画面描绘:将军点兵出征,率领铁骑,如同骑着的卢马一样,飞驰敌阵,弓弦雷鸣,万
箭齐发,使敌人心惊,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而逃。
7、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作战的目的,也是作者的理想,“了却”二字写
得很好,现实无奈,终于在梦中了却了驱金复国这一宿愿,语中充满意气昂扬的欣慰之情。
8、 可怜白发生: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使至塞上
思想内容:记叙了这次出使的经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表现了当时西域领土的广大,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品词品句:
1、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出使路线,沿途风光,最新消息。
2、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借情抒情,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
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古诗中蓬草多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归雁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画面描绘:大漠广阔无垠,一缕青烟直上云天,黄河如带,呼啸着奔腾而去,映衬着西天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雄奇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赏析:直,字表现孤烟之高,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表现落日之低,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两个词语表现了大漠的平旷无垠。整个诗句对仗工整,大孤直长圆等词精练生动,描绘出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气象雄浑。诗句无一个颜色的词语,景物的组合却色彩鲜明,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黄鹤楼
思想内容:
全诗不仅有诗人对世事渺茫的愁绪,更有思乡之情。
品词品句:
1、 空余 突出黄鹤楼的清寥、孤寂之感,空悠悠突出白云的清浮飘荡,两外空字表面写物
写景,实则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的感叹。
2、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句中的历历 萋萋描绘出了山川树木清晰分明,草
木茂盛浓绿的景致,这是登楼无望的实景。
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的苍茫,烟波的迷蒙,与怅然的乡愁交织,同
景生情融情于景。
归园田居
思想内容:
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厌弃官场,喜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品词品句:
1、 带月荷锄归:诗句描写了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草
木遮掩的山路上,这是一幅多美的月夜归耕图。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把劳动生活写得美好而有诗意,语言平淡而又意境醇美,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2、 但使愿无违,愿指的是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春望
这首诗抒发了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1、 诗中的国破烽火等词,表明此诗与安史之乱有关。
2、 首联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垣断壁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描绘出了草
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饱停驶了诗人的忧国痛苦之情。
3、 颔联: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
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这两种解释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个是触景生情,一个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4、 一个溅字,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在国破家亡、兵荒马乱的情况下,面对繁花,不禁潸然泪
下的情态,充分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之情。
5、 颈联:是千古名句,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
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得。
6、 尾联: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为焦虑忧愁不停地摸着叹息,老人昔日
长长的头发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了
7、 搔 这一细节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泊秦淮
这篇七绝,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愤。
1、 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见义,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
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寂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2、 画面描绘: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着寒冷的河水,水边不沙滩,迷蒙中透着悲
凉。
3、 三四议论,看似批评歌女,实则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不相干
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字意味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以辛辣的嘲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歌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 祖国而献身的强烈爱国之情。
1、 前两句集中于思,表现诗人的爱国思想,后两句集中于梦,幻化了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从侧面反映出国家民族支离破碎的社会现实。
2、 后两句以梦境抒发爱国之情怀。通过风吹雨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自然而又巧妙。风
吹雨既是现实生活,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命运,诗句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和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留给人更多的联想,想像空间。
过零丁洋
诗歌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1、 颔联:运用比喻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诗人以风飘絮来比喻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山河破碎),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淫荡漂泊无依,时起时沉浮沉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2、 颈联:巧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写了诗人忧
虑不安的心情。
3、 尾联:诗句以议论表达了丰富的内涵:人总有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要能光耀史册,
为民族,为人民,为祖国,为正义,为真理而献身,死得其所,重于泰山,诗句气势磅礴,情调高亢,表明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必死决心,及对自己为国尽忠为民效命必将留名青史的自信,表现出诗人的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送杜少府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旷达的胸襟,洋溢着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1、 首联中望字用得好,它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而且
暗寓了惜别之情,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川。
2、 颈联:语言形象而凝练,一洗以往送别诗中悲苦缠绵的感伤情调,既表现了诗人乐观旷
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也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3、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不要,无须,诗句表达了诗人豪迈旷达
爽朗乐观的思想感情。
己亥杂诗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壮志未酬而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和至死不渝的执着奉献精神。
1、 抒情叙事相结合。离别愁绪和回归喜悦相融,既有浩荡离愁,白日西斜,又有吟鞭东
指,广阔天涯,两种情景互为映衬,自然引出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心志。
2、 前两句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写出了自己的断肠之念,
两句诗写出了离别的忧伤和回归的喜悦两种心境。
3、 后两句:作者以落花自喻,落花有情,寄托了诗人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
力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后人常用此句赞美执着的奉献精神。落红护花是崇高精神的象征。
望岳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毛病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蕴藏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气魄。
1、 颔联:钟字运用拟人将大自然写得有情,表现泰山神奇秀丽至极,一个割字,写出了高
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巍峨高大的形象。
2、 尾联: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出自
孟子。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钱塘湖春行
全诗以春为着眼点,以行为线索,描写了西湖早春的美景,抒发诗人的喜悦之情,最后两句的最爱,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1、 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
2、 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色,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
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极有分寸地展现出初春景致,争暖树啄春泥既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又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了活力,画面生动有趣,表达了钱塘湖的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3、 颈联:从款物的凉粉早春景象。乱花浅草写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
渐欲,渐渐就要,渐写出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才能,刚刚能够,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渐欲才能两个字眼 ,富于动态,表现出乱花和浅草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4、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
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经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5、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所展现的画面,诗人一路走来,看到路旁野花似开未
开,但看势头不久就会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已是绿草如茵,但草地还不够深,骑马走过,马蹄刚刚被它埋没起来,西湖之春,到处是生机勃勃。
登飞来峰
诗歌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1、 诗的一二句,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飞来峰的山势雄伟,应天塔的直耸云霄,其
中写实的诗句是飞来峰上千寻塔,联想的诗句是闻说鸡鸣见日升。
2、 后两解码器作者的把抽象的整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借景抒怀,阐述了只有站得高,看
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浮云一词的寓意是阻碍变法的保守势力,比喻谗佞小人或消极事物,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最高层,隐含的意思是自己身居相位,位高权重,比喻自己站在时代前沿,高瞻远瞩等。
雁门太守行
全诗用奇丽的色彩点染战斗的环境气氛,表现了危城守将誓死报国的决心,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前一句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以黑云压城极力渲染
了兵临城下的紧急形势,用城欲摧极言大军压境的紧张气氛,后一句用比喻写出我军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不可侵犯的气氛。
2、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
地气氛,写两军激战的惨烈,这两句的燕脂夜紫还暗指战场血迹,战斗异常残酷,战死斱鲜血把泥土染成紫色,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3、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写守将曾受皇帝厚遇,临危时誓死相报,英勇赴战
的决心。
4、 诗中用黑,金,燕脂,紫,红,秋色等浓重的色彩,创造出一种庄严,悲壮的战争气氛
和惨烈的战争场面,使人触目惊心,也烘托了将士们浴血奋战的英勇形象,体现了李贺诗歌的特点。
别云间
这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破国亡身的悲痛和誓死不屈的抗清决心,表现了诗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热忱。
1、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国破家亡的悲痛。
2、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已知说明对牺牲早有准备,表现诗人不怕牺牲,大义凛然而难
又表现诗人情感上的矛盾,以及对故乡,亲人的难以割舍。
3、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诗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表达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
事业必胜的信心,感情高亢。
八下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本诗以谢朓自比,叹息其在世不称意,抒发了一种对于解除社会束缚的渴望和对于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憧憬,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痛苦悲愤之情。
1、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意思是说,背弃我而离开的,
是昨天的岁月,它已经不可挽回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扰乱我心绪的,是现在的时光,它引起我的烦恼和忧愁,弃字,刻画出了过去岁月对诗人的冷酷无情,留字,又显示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流连不舍的矛盾心情,李白曾经身怀报国宏图大志,但是,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
2、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诗句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
向往和追求。
3、 抽刀断水水更流同,举杯销愁愁更愁,诗句用抽刀断水水更流的生活现象,比喻内心的
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销愁愁更愁,道出了诗人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4、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悖理,不满现实的激愤无需
之情,显得有些消沉。
5、 诗中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本诗中被完
美地统一起来。
渔家傲
表现了诗人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爱国情怀和思乡的苦闷。
1、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
托物寄兴。
2、 上阕以雁去间接点明季节,以异字统领,描写了衡阳雁去,四面边声,长烟落日孤城闭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画面描绘:今晚时分,四面传来边疆特有
的声响,与军中的号角声交织在一起。在层峦叠嶂之中,只见烽烟直上云天,夕阳残照,衬出一座早早闭门的孤城。
4、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方面表现戍边将士归心似箭,另一方面表现将士
们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的慨叹。
5、 羌管悠悠霜满地,霜满地,表明时间节令,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而且这边地的
夜景表现出守边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苦和寒夜戍守的艰辛,表达出凄清悲凉之感。
6、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下片直抒胸臆和借景抒
情相结合,表达出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真实感人。
7、 燕然未勒,化用汉代大将窦宪大破匈奴,刻石记功的贼,慨叹功业未立。
天净沙,秋思
描画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浪迹天涯的游子深切思念故乡的情怀,这首元曲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历代传诵。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组自然景物意象之中,一共列出九种
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都是色彩灰暗气氛苍凉的,它们对游子的悲苦心境起到了烘托作用。而小桥流水人家,印画出宁静幽美,安逸舒适的村落人家风光,它们从反而衬出游子思乡的愁绪。这句话渲染了悲凉气氛,烘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以乐景写哀情。
2、 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响呼应的是
昏鸦,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人。
3、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萧瑟苍凉的深秋夕照图景象。
4、 这首小令寄情于景,动静相衬,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表达出浓重的凄苦愁楚思乡
之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是古代赠酬诗一篇优秀之作,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恰当用典,含义丰富,耐人寻味,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1、 首联,写出诗人因被贬谪,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朝廷弃用的遭遇。
2、 颔联,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情感,闻笛赋,指晋代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贼,
表达了对亲朋凋零的伤感,烂柯人,指晋代人王质,诗人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叹。
3、 颈联,诗解码器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包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又以沉舟病树作
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暗示了社会的发展,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襟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社会总是向前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必定美好。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4、 画面描绘:大江之上,沉船旁边有千帆飞驶而过,大自然中,病树前头有万木争春,欣
欣向荣,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无题
表达了恋人间的离别伤感。
1、 首句,前一个难字是指困难,后一个难字指痛苦难堪,两个难连用,表达出相见无期的
离别之痛分外深沉和缠绵。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
以丝谐思,形象生动贴切感 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公至死不渝的爱情。本义,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歌颂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奉献精神。
夜雨寄北
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或友人的思念深情。
1、 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圆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诗中的前一巴山夜雨是
写现实 之景,后一个是写想像之景 ,一个凄清愁苦,一个温暖亲切,首尾响应人,构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2、 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僠异军突起绵绵深重。
秋字既点明了季节,又烘托出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情。
3、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以未来想象 中的好了,不仅仅是暂且宽慰自
己,也是安慰妻子。剪烛西窗,已作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成语,活在后人的语言中。 论诗
此诗表达了诗人的创作见解,诗歌创作要有时候精神与人个独创,反对泥古不化。
1、 李杜指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这里指在诗歌或文
学创作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后两句,解释,指出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
而已。
3、 理解:
4、 两句议论表明了诗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创新精神和个性特色,要符合时代潮流,它已超
出单纯论诗的范畴,具有了普遍的意义,揭示出历史不断向前发民,必然一代胜过一代的道理。
关睢
本诗写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由一见钟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结合,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乐。
1、 君子指品行有修养的人,窈窕淑女指美丽善良纯洁的女子,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诗歌所表现的是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运用的艺术手法是比兴,兴,寄托深远,能道
理言之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另外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又叠句一咏三叹的形式,起到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蒹葭
这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诗歌叙写了一位热恋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的人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著,抒发了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本诗描写了凄清而的荒凉的秋景,这些景物描写的诗歌中起到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的作用,在艺术手法上,蒹葭和关睢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相见欢
这首词是李煜降宋之后写的,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1、 上阕写景,画面描绘,词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步登上西楼,每一步都带着亡国的悲
痛,仰视天空,缺月如钩,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生寂寞之情。
2、 如钩不仅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
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
3、 独,无言二词写出诗人的孤独寂寞,斯人独憔悴的形象,锁字表明 被锁者也有人,表
达了词人的悲愁无尽。
4、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丝与思谐音,诗句以丝缕喻愁思,化无形有有形,生动地写
出词人心听愁思的纷繁难解,剪不断,理还乱,现在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人内心 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情难以处理解决
5、 蛔虫是般滋味在心头,别是土豆字极佳,写出词人心中不同于一般人的滋味,——昔日
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却成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念是苦涩是悔恨还是痛苦,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这真是远方的哀伤更用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九下古诗赏析
1、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思想内容】这首诗写诗人自己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充分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品词品句】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 ”就是思想远离官场的黑暗、尘世的喧嚣浮华而获得精神上的宁静与自由。“心远”二字是全诗思想内容的关键,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心灵世俗才感受到的。此句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心灵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于僻静宁静之地。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真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见”生动描绘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中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具体描写南山景象。山间的云气到傍晚的时候显得很美,这时飞鸟也结伴归巢了。诗人从自然景色中领路到无限的乐趣。而飞鸟归巢自然会勾起诗人辞官归隐的联想。
4、“真意”就是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得人生与自然之理(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2、行路难 ◇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思想内容】诗抒写了世路艰险、功业难成的苦闷心情,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坚持理想的品格。
【品词品句】
1、前四句:“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不是写实,是想象的情景,实际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功业难就。此处“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具有比兴意味。
3、“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以自比,表达诗人希望像
古人一样,有朝一日能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暗用典故,相信自己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表现强烈的自信心。后人用此句表达美好祝愿:终有一天会成功到达理想的彼岸。诗句尽扫前面的苦闷、抑郁,把情感推向高潮,突出表现了诗人倔强的个性,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气概和乐观情怀。
三、《游山西村》(陆游)
【思想内容】本诗通过对山西村秀丽的自然风景和淳朴的民风民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留恋。
【品词品句】1、全诗无一“游”字,却处处扣住“游”来写,写了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所感(乡村的秀丽风光、村民的热情好客、民风的淳朴热情)。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对仗工整,描绘出山水曲折、树茂花艳的山村秀丽风光,表达了诗人赏景的颀悦;同时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现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困境中仍蕴含着希望。后常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也往往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绝路逢生的情景。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思想内容】诗写的是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所破的不幸遭遇,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舍己为人的高深精神。
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出“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品词品句】
1、“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老”字是作者身心疲惫、心力憔悴的写照。(“老”的原因主要是作者历经颠沛流离之苦,身心疲惫。)
2、“布衾多年冷似铁”:“铁”字形象写布衾又硬又冷,突出天寒;又破又旧又脏,突出了诗人的贫穷困苦。
3、“长夜沾湿何由彻”:“长夜”一语双关,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指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推己及人,由自己的痛苦想到天下百姓的困苦,提出了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表现子诗人忧国忧民的宽阔胸襟和善良愿望,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读者的心灵。(用理想战胜现实,用意志占用叹息。表达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
五、《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品词品句】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绘画面: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亲,包容一切。
赏析: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诗人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宏伟的景象,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宏大抱负和昂扬奋发的精神。诗句品的“若”用得好,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诗人描写的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的是静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整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六、《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思想内容】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写感想和愿望,作者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决心和爱国思想,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并委婉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品词品句】
1、 全词的词眼是“狂”字,它体现在出猎的壮观豪迈,渴望报国的雄心壮志。
2、 描绘“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的画面: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
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从平野山岗上席卷而过。
3、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处用典,塑造了一个力挽雕弓射杀天狼的英
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
4、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再展宏图,立功报国。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5、 “鬓微霜,又何妨”:诗句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
但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七、《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思想内容】这首散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品词品句】
1、“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写出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生动地表现波
涛汹涌澎湃的情态。两个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生动的比喻,突出了山河的雄伟壮丽,为全曲奠定了悲壮沉郁、气势雄浑豪放的感情基调。
画面描绘:群山绵延起伏,正如聚会在一起一样;黄河波涛滚滚,像在咆哮怒吼。在通往潼关的路上,内有华山,外有黄河,地势十分险要。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概括全篇主旨,不仅是对全诗的总结,更是对整个封建时代的历史的总结,它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王朝的兴亡更替,给百姓带来的都是苦难的历史的主题,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无比强烈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