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流程
由安博测试空间技术中http://www.btestingsky.com/提供
心
通读项目需求设计文档
1. 测试准备阶段
2. 仔细阅读《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 根据测试手册,做前期的测试准备;
明确测试任务范围
⑴功能测试;⑵界面测试;⑶接口测试;⑷容错测试;⑸负载测试; ⑹安全测试;⑺性能测试;⑻稳定性测试;⑼配置测试;⑽安装测试; ⑾恢复测试;⑿文档测试;⒀可用性测试
学习理解被测试软件
由开发人员组织讲解所要执行测试的软件或者产品,测试人员必须认真理解拿到手中待测试的软件或者产品
制定测试计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软件测试必须以一个好的测试计划作为基础。作为测试的起始步骤和重要环节。测试计划应包括:产品基本情况调研、测试策略、测试大纲(功能模块的测试、详细测试、高级测试)、测试内容(界面测试、测试需求说明)、测试人力资源配置、测试计划的变更、测试硬件环境、测试软件环境、测试工具、测试进度计划表、问题跟踪报告、测试通过准则、测试计划的评审意见等。另外还包括测试计划的目的、测试对象信息、测试计划使用的范围及测试参考文档。 1. 项目简介;
对产品(项目)的一个了解和概述,主要对产品(项目)功能的简述。 2. 测试背景;
产品在那种情况下开始研发,执行测试,交待为何而测试产品的背景。 3.
4. 测试类型(方法);(黑盒测试)
⑴功能测试;⑵界面测试;⑶接口测试;⑷容错测试;⑸负载测试; ⑹安全测试;⑺性能测试;⑻稳定性测试;⑼配置测试;⑽安装测试; ⑾恢复测试;⑿文档测试;⒀可用性测试; 5. 测试资源;
⑴人力资源⑵系统资源 软件测试的角色职责划分
6. 测试策略\测试需求\测试任务\测试点;
针对测试需求定义测试类型、测试方法以及需求的测试工具等。 ①对于每种测试,都应提供测试说明,并解释其实施的原因。
②制定测试策略时所考虑的主要事项有:将要使用的技术以及判断测试何时完成的标准。 ③下面列出了在进行每项测试时需考虑的事项,除此之外,测试还只应在安全的环境中使用已知的、有控制的数据库来执行。
④不实施某种测试,则应该用一句话加以说明,并陈述这样的理由。例如,“将不实施该测试。该测试本项目不适用”。
7.
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的主要来源为:1)需求说明书及相关文档2)相关的设计说明(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3)与开发组交流对需求理解的记录(可以是开发人员的一个解释)4)已经基本成型的UI(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用例)
从所得到的资料中,分解出若干小的“功能点”,理解“功能点”,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模板(Excel):
确认软件测试软硬件环境
搭建测试环境
记录下配置环境,常用软件均要安装(如:office,360等)
执行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与优先级的控制
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如根据结构图)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实践表明,一些模块虽然能够单独地工作,但并不能保证连接起来也能正常的工作。程序在某些局部反映不出来的问题,在全局上很可能暴露出来,影响功能的实现。 集成测试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1、在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的时候,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 2、各个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达到预期要求的父功能;
3、一个模块的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4、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
5、单个模块的误差积累起来,是否会放大,从而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因此,单元测试后,有必要进行集成测试,发现并排除在模块连接中可能发生的上述问题,最终构成要求的软件子系统或系统。对子系统,集成测试也叫部件测试。
任何合理地组织集成测试,即选择什么方式把模块组装起来形成一个可运行的系统,直接影响到模块测试用例的形式、所用测试工具的类型、模块编号和测试的次序、生成测试用例和调试的费用。通常,有两种不同的组装方式:一次性组装方式和增值式组装方式。
提交缺陷报告
Bug单附表环境 测试退出准则
1. 系统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 2. 按照测试计划完成了系统测试 3. 测试用例执行覆盖率达到100% 4. 测试需求覆盖率达到100%
5. Block,Crash,Major级缺陷修复率达到100% 6. Minor,Trivial级缺陷修复率达到80%
7. Text,Suggestion, Feature级缺陷修复率达到75% 8. 程序能够处理要求的负载
9. 系统在要求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上工作正常。
编制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是把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文档,并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为纠正软件的存在的质量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为软件验收和交付打下基础。测试报告基于测试中的数据采集以及对最终的测试结果分析。包括:测试执行情况(测试组织、测试时间、测试版本)、覆盖分析(需求覆盖、测试覆盖)、缺陷的统计图表(测试管理工具自动生成各种图表)与分析(缺陷汇总、缺陷分析、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测试结论及建议、测试环境与配置、测试工具、测试报告的评审意见等。另外还包括测试报告的目的、测试对象信息、测试报告使用的范围及测试参考文档。
测试评审
出示一份《测试评审报告》 编写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的编写,是直接指导用户进行使用软件产品的向导,因此《用户手册》的编写必须规范,简洁,易懂。使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和使用我们的产品。
软件测试流程
由安博测试空间技术中http://www.btestingsky.com/提供
心
通读项目需求设计文档
1. 测试准备阶段
2. 仔细阅读《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 根据测试手册,做前期的测试准备;
明确测试任务范围
⑴功能测试;⑵界面测试;⑶接口测试;⑷容错测试;⑸负载测试; ⑹安全测试;⑺性能测试;⑻稳定性测试;⑼配置测试;⑽安装测试; ⑾恢复测试;⑿文档测试;⒀可用性测试
学习理解被测试软件
由开发人员组织讲解所要执行测试的软件或者产品,测试人员必须认真理解拿到手中待测试的软件或者产品
制定测试计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软件测试必须以一个好的测试计划作为基础。作为测试的起始步骤和重要环节。测试计划应包括:产品基本情况调研、测试策略、测试大纲(功能模块的测试、详细测试、高级测试)、测试内容(界面测试、测试需求说明)、测试人力资源配置、测试计划的变更、测试硬件环境、测试软件环境、测试工具、测试进度计划表、问题跟踪报告、测试通过准则、测试计划的评审意见等。另外还包括测试计划的目的、测试对象信息、测试计划使用的范围及测试参考文档。 1. 项目简介;
对产品(项目)的一个了解和概述,主要对产品(项目)功能的简述。 2. 测试背景;
产品在那种情况下开始研发,执行测试,交待为何而测试产品的背景。 3.
4. 测试类型(方法);(黑盒测试)
⑴功能测试;⑵界面测试;⑶接口测试;⑷容错测试;⑸负载测试; ⑹安全测试;⑺性能测试;⑻稳定性测试;⑼配置测试;⑽安装测试; ⑾恢复测试;⑿文档测试;⒀可用性测试; 5. 测试资源;
⑴人力资源⑵系统资源 软件测试的角色职责划分
6. 测试策略\测试需求\测试任务\测试点;
针对测试需求定义测试类型、测试方法以及需求的测试工具等。 ①对于每种测试,都应提供测试说明,并解释其实施的原因。
②制定测试策略时所考虑的主要事项有:将要使用的技术以及判断测试何时完成的标准。 ③下面列出了在进行每项测试时需考虑的事项,除此之外,测试还只应在安全的环境中使用已知的、有控制的数据库来执行。
④不实施某种测试,则应该用一句话加以说明,并陈述这样的理由。例如,“将不实施该测试。该测试本项目不适用”。
7.
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的主要来源为:1)需求说明书及相关文档2)相关的设计说明(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3)与开发组交流对需求理解的记录(可以是开发人员的一个解释)4)已经基本成型的UI(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用例)
从所得到的资料中,分解出若干小的“功能点”,理解“功能点”,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模板(Excel):
确认软件测试软硬件环境
搭建测试环境
记录下配置环境,常用软件均要安装(如:office,360等)
执行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与优先级的控制
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如根据结构图)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实践表明,一些模块虽然能够单独地工作,但并不能保证连接起来也能正常的工作。程序在某些局部反映不出来的问题,在全局上很可能暴露出来,影响功能的实现。 集成测试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1、在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的时候,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 2、各个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达到预期要求的父功能;
3、一个模块的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4、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
5、单个模块的误差积累起来,是否会放大,从而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因此,单元测试后,有必要进行集成测试,发现并排除在模块连接中可能发生的上述问题,最终构成要求的软件子系统或系统。对子系统,集成测试也叫部件测试。
任何合理地组织集成测试,即选择什么方式把模块组装起来形成一个可运行的系统,直接影响到模块测试用例的形式、所用测试工具的类型、模块编号和测试的次序、生成测试用例和调试的费用。通常,有两种不同的组装方式:一次性组装方式和增值式组装方式。
提交缺陷报告
Bug单附表环境 测试退出准则
1. 系统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 2. 按照测试计划完成了系统测试 3. 测试用例执行覆盖率达到100% 4. 测试需求覆盖率达到100%
5. Block,Crash,Major级缺陷修复率达到100% 6. Minor,Trivial级缺陷修复率达到80%
7. Text,Suggestion, Feature级缺陷修复率达到75% 8. 程序能够处理要求的负载
9. 系统在要求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上工作正常。
编制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是把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文档,并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为纠正软件的存在的质量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为软件验收和交付打下基础。测试报告基于测试中的数据采集以及对最终的测试结果分析。包括:测试执行情况(测试组织、测试时间、测试版本)、覆盖分析(需求覆盖、测试覆盖)、缺陷的统计图表(测试管理工具自动生成各种图表)与分析(缺陷汇总、缺陷分析、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测试结论及建议、测试环境与配置、测试工具、测试报告的评审意见等。另外还包括测试报告的目的、测试对象信息、测试报告使用的范围及测试参考文档。
测试评审
出示一份《测试评审报告》 编写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的编写,是直接指导用户进行使用软件产品的向导,因此《用户手册》的编写必须规范,简洁,易懂。使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解和使用我们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