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行政绩效
提高行政绩效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标。因此行政绩效也是人们的研究重点,但是虽然很多著作讲的都是同一个内容,但不同的书,侧重点也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答案也不一样。既有相同,又有区别。我主要对四本书中讲述的行政绩效进行了阅读,现在一一写出我的读书结果。通过这几本书的阅读, 我感到行政组织应加强对自身的绩效管理,不断完善行政组织,建立健全规范的行政制度,提高行政人员素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行政绩效,增强政府权威。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杨寅主编的《公共行政学》中关于行政绩效的论述。 该章对行政绩效的讲解主要是通过分析行政效率和绩效管理实现的,在行政效率该节中,分析了影响效率的因素并提出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在绩效管理该节中,主要描述了绩效管理的程序、原则和绩效评估的方法。它将行政效率看作行政绩效,并给予了定义:指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从事管理活动中所获得的行政效果与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信息的比率。同时也对政府绩效作了定义:指政府在实施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的工作效果。而绩效管理是指在政府试图实现其某种目标的过程中,按照科学的程序,依据可量化的指标对政府工作绩效进行准确评估,以改善和提高政府工作绩效的一套体系和管理方法。
首先分析了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包括行政自身因素和组织外因素。
1. 行政自身因素:
⑴ 行政组织。行政组织过于简单或复杂都不利于行政组织效率的提高。 ⑵ 人事管理。人事制度不完善也将阻碍行政效率的提高。
⑶ 管理方法与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才能提高行政效率。
⑷ 人员素质不高。如果管理活动的根本——人的素质得不到保障,那么管理活动不可能实现高效化。
2. 行政组织外因素:
⑴ 社会因素。任何行政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必然会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⑵ 自然因素。自然环境是进行行政活动的物质条件,每一具体的行政活动都是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
如何提高行政效率:
1. 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
2. 健全规范制度
3. 注重领导方式
4. 提高人员素质
5. 改善工作环境与条件
6. 加强监督
绩效管理的作用:
1. 准确评估政府绩效
2. 推动建立绩效、责任、透明政府
3. 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
绩效评估的原则:
1. 科学公正 2. 公开透明 3. 系统全面 4. 可操作性
绩效评估的程序:
1. 明确组织使命
2. 提出工作计划
3. 进行持续性的绩效管理
4. 实施绩效评估
5. 学习和改进
实施绩效评估的方法:
1. 实绩记录法。以记录被评估者的实际工作情况为评估手段。
2. 目标评估法。通过评估测量组织绩效目标的完成程度,明晰组织工作实
践与目标的差距,向组织及其成员反馈工作信息。
3. 因素评估法。要求对政府的工作主客观条件进行全面的评估。
4. 比较评估法。将某个行政组织的绩效与其他的绩效进行比较。
5. 关键事件评估法。通过抓住政府工作中的关键事件来了解绩效的目的,
常作为其他方法的辅助。
6. 自由评估法。
7. 行为锚定评价表。
8. 360度评价法。
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绍春主编的《新编行政管理学》的十六章中也介绍了行政绩效。
该章分别从行政绩效概述,我国行政绩效的提高和行政绩效与行政方法三个方面对行政绩效进行了讲解。行政绩效是衡量行政管理水平和效果的重要标志,是行政管理中各种要素和手段的综合反应,同时也是对行政活动的整体要求。
在第一节中,该书对行政效率和行政绩效作了对比。行政效率是指行政管理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而行政绩效是测评行政主体和行政人员在制定和完成正确的行政任务和目标方面,所获得的效率与效益的综合比率。
研究行政绩效的意义:
⑴ 有利于正确地确定行政目标
⑵ 有利于确定行政管理的效益取向
⑶ 有利于深化行政改革
⑷ 有利于节约支出、奖优惩劣,发展行政科学
⑸ 有利于改善政民关系
在第二节中主要是对我国行政绩效的提高做了分析论述。
制约行政绩效的因素:
⑴ 体制与制度
⑵ 利益因素
⑶ 观念与素质
⑷ 物质条件
⑸ 外部环境
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
⑴ 更新观念
⑵ 改革体制
⑶ 完善组织结构
⑷ 优化制度
⑸ 加强法制
⑹ 提高人员素质
⑺ 改善行政条件
在第三节中,对行政方法进行了定义: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了实现行政目标,有效开展行政工作而采取的手段、程序和技术技巧的总称,包括行政基本手段、行政程序和行政技术方法。
在分析行政方法对行政绩效的影响时,也就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的:
1. 行政基本手段的影响:包括行政指令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想政
治工作手段的影响
2. 行政程序的影响:合理、全面、简洁的程序能保证和提高行政工作的合
法性和科学性,有利于行政人员熟悉程序规定,按程序办事,提高行政效率。
3. 行政技术方法对绩效的影响:总体来说,行政技术方法对于提高行政绩
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本节中,也对绩效管理做了定义:就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以效益和效率相统一为原则,以效益最大化为中心,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管理模式。
在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由应松年和马庆钰主编的《公告行政学》中也读行政绩效管理作了论述。
该书分别从公共行政绩效管理概论、行政绩效评估和标准语方法和提高公共行政绩效的有效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讲解。
在第一节中,将公共行政绩效定义为:政府机关和所属公共部门的工作或公共管理和服务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内容包括经济、效率和效益。又对绩效管理作了解释,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组织围绕提高绩效这一目标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和实施 一系列管理措施、机制和技术。
绩效管理的意义:
1. 有利于正确地选择公共行政目标
2. 体现了“以结果为本”的公共管理新理念
3. 有助于树立“顾客至上”的现代管理意识
4. 有助于建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关系
5. 有利于深化行政改革
在第二节中主要讲述了绩效评估的一些方法:
1. 目标评估法
2. 因素评估法
3. 统计计分评估法
4. 比较评估法
5. 工作标准评估法
6. 关键事件评估法
7.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8. 多源评估又称360度反馈评估法
行政绩效评估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实用、简捷、公正、客观、规范、公开。只有坚持了这些基本原则要求,才能使评估结果更有效。
行政绩效评估的功能:
1. 计划辅助功能
2. 监控支持功能
3. 促进功能
4. 激励功能
5. 资源优化功能,有助于政府科学设定目标并根据效果来配置资源
6. 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政治合法性,改善政府形象并最终形成政府与公民、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第三节中对制约公共行政绩效的目的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体制与制度因素、利益因素、观念与素质因素、物质条件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并对如何提高我国公共行政绩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更新观念
2.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3. 优化组织结构
4. 完善制度
5. 加强法制
6. 提高人员素质
7.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曹现强和王佃利主编的《行政管理学》十二章中对行政绩效做了讲解。
在该章中首先对行政绩效概论作了分析,然后又对绩效计划、绩效控制和绩效评估的功能和要求作了论述,而绩效计划和绩效控制正是其他几本书中没有的。
在第一节的行政绩效概论中,首先分析行政绩效和行政效率的区别与联系:一方面,二者都讲求行政组织和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定性的和定量的行政效果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因素之间的比率关系,力求以最小的行政消耗所获得最大的行政效果。另一方面,行政绩效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效率。行政效率强调的比率关系主要针对具体的行政行为,而行政绩效涉及的主体行为既有集团的行政行为,又要抽象的行政行为,它更注重外部的行政与社会,行政与公民的关系。它也对绩效管理作了解释:是指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通过持续开发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组织和个人做出目标达成的行为。
绩效管理的作用:
1. 有助于政府责任的落实
2. 能够衡量厉害关系人期望的满意程度
3. 它体现了对结果导向的强调
4. 体现了对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双重要求
5. 是政府改革的主要工具
6. 是衡量和评估的主要工具
7. 是对政府部门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主要工具
在第二节中,对绩效计划作了分析。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活动所有子系统的
共同出发点,它关系到结果(做什么),也关系到手段(怎么做)。绩效计划的作用:是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中心环节;强化了政府部门责任,促进公共职能的履行;是一种很重要的前馈控制手段;是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
制定绩效目标是政府部门绩效计划的核心工作。政府部门绩效目标是政府部门以公共职责为基础,旨在实现组织愿景,而期望取得的阶段性绩效成果,包括经济、效率、效益、质量、回应性等。目标来源:法定职责;惯性手段;政策问题;服务对象;领导意志。衡量目标的标准: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时效性。
第三节中,主要讲了绩效控制。绩效控制是指绩效管理人员对绩效实施过程是否符合绩效目标进行测定并采取措施确保绩效目标实现过程。从广义上讲,它应该包括组织纠正绩效偏差和修改标准两方面内容。
绩效控制的目的:一是限制绩效偏差的效果,二是适应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两目标要充分发挥绩效控制的两大功能:一是绩效管理通过纠偏,是绩效计划执行中的偏差得以防止或缩小,从而确保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通过绩效计划的调试功能确保行政组织在整个绩效实施过程中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绩效控制是一个持续交流的过程,而绩效沟通和绩效激励是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两个环节。绩效沟通的意义:及时调整工作计划,保证工作过程的动态性和有效性;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需要。
沟通方式包括正式和非正式。正式:书面报告,会议沟通,谈话沟通。非正式:走动式管理,开放式办公,工作间隙沟通,非正式会议,网络沟通。
绩效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或方式并参考绩效评估的结果,促使、期望和指导行政部门及其成员履行法定职能,实现既定目标并提高绩效的过程。方法包括:授权和参与激励;内在使命激励;绩效预算激励;工资报酬激励;职务升降及任免激励。
在第四节中,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是指政府部门自身或其他组织按照一定的评估原则和绩效指标,对政府部门人员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履行行政职能的效果灯情况所做出的全面,系统的考核与评价。它是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
绩效评估的功能:评价公共政策效率;提供决策信息依据;支撑监督控制机制;促进激励和学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意义:促进效能型政府的建设;推动透明型政府的建设;强化责任型政府的建设;契合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它的原则包括: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科学规范,改进发展。
读书笔记
——行政绩效
提高行政绩效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标。因此行政绩效也是人们的研究重点,但是虽然很多著作讲的都是同一个内容,但不同的书,侧重点也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答案也不一样。既有相同,又有区别。我主要对四本书中讲述的行政绩效进行了阅读,现在一一写出我的读书结果。通过这几本书的阅读, 我感到行政组织应加强对自身的绩效管理,不断完善行政组织,建立健全规范的行政制度,提高行政人员素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行政绩效,增强政府权威。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杨寅主编的《公共行政学》中关于行政绩效的论述。 该章对行政绩效的讲解主要是通过分析行政效率和绩效管理实现的,在行政效率该节中,分析了影响效率的因素并提出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在绩效管理该节中,主要描述了绩效管理的程序、原则和绩效评估的方法。它将行政效率看作行政绩效,并给予了定义:指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从事管理活动中所获得的行政效果与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信息的比率。同时也对政府绩效作了定义:指政府在实施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的工作效果。而绩效管理是指在政府试图实现其某种目标的过程中,按照科学的程序,依据可量化的指标对政府工作绩效进行准确评估,以改善和提高政府工作绩效的一套体系和管理方法。
首先分析了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包括行政自身因素和组织外因素。
1. 行政自身因素:
⑴ 行政组织。行政组织过于简单或复杂都不利于行政组织效率的提高。 ⑵ 人事管理。人事制度不完善也将阻碍行政效率的提高。
⑶ 管理方法与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才能提高行政效率。
⑷ 人员素质不高。如果管理活动的根本——人的素质得不到保障,那么管理活动不可能实现高效化。
2. 行政组织外因素:
⑴ 社会因素。任何行政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必然会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⑵ 自然因素。自然环境是进行行政活动的物质条件,每一具体的行政活动都是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
如何提高行政效率:
1. 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
2. 健全规范制度
3. 注重领导方式
4. 提高人员素质
5. 改善工作环境与条件
6. 加强监督
绩效管理的作用:
1. 准确评估政府绩效
2. 推动建立绩效、责任、透明政府
3. 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
绩效评估的原则:
1. 科学公正 2. 公开透明 3. 系统全面 4. 可操作性
绩效评估的程序:
1. 明确组织使命
2. 提出工作计划
3. 进行持续性的绩效管理
4. 实施绩效评估
5. 学习和改进
实施绩效评估的方法:
1. 实绩记录法。以记录被评估者的实际工作情况为评估手段。
2. 目标评估法。通过评估测量组织绩效目标的完成程度,明晰组织工作实
践与目标的差距,向组织及其成员反馈工作信息。
3. 因素评估法。要求对政府的工作主客观条件进行全面的评估。
4. 比较评估法。将某个行政组织的绩效与其他的绩效进行比较。
5. 关键事件评估法。通过抓住政府工作中的关键事件来了解绩效的目的,
常作为其他方法的辅助。
6. 自由评估法。
7. 行为锚定评价表。
8. 360度评价法。
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绍春主编的《新编行政管理学》的十六章中也介绍了行政绩效。
该章分别从行政绩效概述,我国行政绩效的提高和行政绩效与行政方法三个方面对行政绩效进行了讲解。行政绩效是衡量行政管理水平和效果的重要标志,是行政管理中各种要素和手段的综合反应,同时也是对行政活动的整体要求。
在第一节中,该书对行政效率和行政绩效作了对比。行政效率是指行政管理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而行政绩效是测评行政主体和行政人员在制定和完成正确的行政任务和目标方面,所获得的效率与效益的综合比率。
研究行政绩效的意义:
⑴ 有利于正确地确定行政目标
⑵ 有利于确定行政管理的效益取向
⑶ 有利于深化行政改革
⑷ 有利于节约支出、奖优惩劣,发展行政科学
⑸ 有利于改善政民关系
在第二节中主要是对我国行政绩效的提高做了分析论述。
制约行政绩效的因素:
⑴ 体制与制度
⑵ 利益因素
⑶ 观念与素质
⑷ 物质条件
⑸ 外部环境
提高行政绩效的途径:
⑴ 更新观念
⑵ 改革体制
⑶ 完善组织结构
⑷ 优化制度
⑸ 加强法制
⑹ 提高人员素质
⑺ 改善行政条件
在第三节中,对行政方法进行了定义: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了实现行政目标,有效开展行政工作而采取的手段、程序和技术技巧的总称,包括行政基本手段、行政程序和行政技术方法。
在分析行政方法对行政绩效的影响时,也就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的:
1. 行政基本手段的影响:包括行政指令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想政
治工作手段的影响
2. 行政程序的影响:合理、全面、简洁的程序能保证和提高行政工作的合
法性和科学性,有利于行政人员熟悉程序规定,按程序办事,提高行政效率。
3. 行政技术方法对绩效的影响:总体来说,行政技术方法对于提高行政绩
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本节中,也对绩效管理做了定义:就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以效益和效率相统一为原则,以效益最大化为中心,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管理模式。
在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由应松年和马庆钰主编的《公告行政学》中也读行政绩效管理作了论述。
该书分别从公共行政绩效管理概论、行政绩效评估和标准语方法和提高公共行政绩效的有效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讲解。
在第一节中,将公共行政绩效定义为:政府机关和所属公共部门的工作或公共管理和服务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内容包括经济、效率和效益。又对绩效管理作了解释,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组织围绕提高绩效这一目标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和实施 一系列管理措施、机制和技术。
绩效管理的意义:
1. 有利于正确地选择公共行政目标
2. 体现了“以结果为本”的公共管理新理念
3. 有助于树立“顾客至上”的现代管理意识
4. 有助于建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关系
5. 有利于深化行政改革
在第二节中主要讲述了绩效评估的一些方法:
1. 目标评估法
2. 因素评估法
3. 统计计分评估法
4. 比较评估法
5. 工作标准评估法
6. 关键事件评估法
7.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8. 多源评估又称360度反馈评估法
行政绩效评估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实用、简捷、公正、客观、规范、公开。只有坚持了这些基本原则要求,才能使评估结果更有效。
行政绩效评估的功能:
1. 计划辅助功能
2. 监控支持功能
3. 促进功能
4. 激励功能
5. 资源优化功能,有助于政府科学设定目标并根据效果来配置资源
6. 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政治合法性,改善政府形象并最终形成政府与公民、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第三节中对制约公共行政绩效的目的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体制与制度因素、利益因素、观念与素质因素、物质条件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并对如何提高我国公共行政绩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更新观念
2.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3. 优化组织结构
4. 完善制度
5. 加强法制
6. 提高人员素质
7.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曹现强和王佃利主编的《行政管理学》十二章中对行政绩效做了讲解。
在该章中首先对行政绩效概论作了分析,然后又对绩效计划、绩效控制和绩效评估的功能和要求作了论述,而绩效计划和绩效控制正是其他几本书中没有的。
在第一节的行政绩效概论中,首先分析行政绩效和行政效率的区别与联系:一方面,二者都讲求行政组织和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定性的和定量的行政效果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因素之间的比率关系,力求以最小的行政消耗所获得最大的行政效果。另一方面,行政绩效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效率。行政效率强调的比率关系主要针对具体的行政行为,而行政绩效涉及的主体行为既有集团的行政行为,又要抽象的行政行为,它更注重外部的行政与社会,行政与公民的关系。它也对绩效管理作了解释:是指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通过持续开发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组织和个人做出目标达成的行为。
绩效管理的作用:
1. 有助于政府责任的落实
2. 能够衡量厉害关系人期望的满意程度
3. 它体现了对结果导向的强调
4. 体现了对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双重要求
5. 是政府改革的主要工具
6. 是衡量和评估的主要工具
7. 是对政府部门进行有效资源配置的主要工具
在第二节中,对绩效计划作了分析。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活动所有子系统的
共同出发点,它关系到结果(做什么),也关系到手段(怎么做)。绩效计划的作用:是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中心环节;强化了政府部门责任,促进公共职能的履行;是一种很重要的前馈控制手段;是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
制定绩效目标是政府部门绩效计划的核心工作。政府部门绩效目标是政府部门以公共职责为基础,旨在实现组织愿景,而期望取得的阶段性绩效成果,包括经济、效率、效益、质量、回应性等。目标来源:法定职责;惯性手段;政策问题;服务对象;领导意志。衡量目标的标准: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时效性。
第三节中,主要讲了绩效控制。绩效控制是指绩效管理人员对绩效实施过程是否符合绩效目标进行测定并采取措施确保绩效目标实现过程。从广义上讲,它应该包括组织纠正绩效偏差和修改标准两方面内容。
绩效控制的目的:一是限制绩效偏差的效果,二是适应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两目标要充分发挥绩效控制的两大功能:一是绩效管理通过纠偏,是绩效计划执行中的偏差得以防止或缩小,从而确保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通过绩效计划的调试功能确保行政组织在整个绩效实施过程中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绩效控制是一个持续交流的过程,而绩效沟通和绩效激励是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两个环节。绩效沟通的意义:及时调整工作计划,保证工作过程的动态性和有效性;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需要。
沟通方式包括正式和非正式。正式:书面报告,会议沟通,谈话沟通。非正式:走动式管理,开放式办公,工作间隙沟通,非正式会议,网络沟通。
绩效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或方式并参考绩效评估的结果,促使、期望和指导行政部门及其成员履行法定职能,实现既定目标并提高绩效的过程。方法包括:授权和参与激励;内在使命激励;绩效预算激励;工资报酬激励;职务升降及任免激励。
在第四节中,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是指政府部门自身或其他组织按照一定的评估原则和绩效指标,对政府部门人员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履行行政职能的效果灯情况所做出的全面,系统的考核与评价。它是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
绩效评估的功能:评价公共政策效率;提供决策信息依据;支撑监督控制机制;促进激励和学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意义:促进效能型政府的建设;推动透明型政府的建设;强化责任型政府的建设;契合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它的原则包括: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科学规范,改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