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对我国金融监管机制的反思
作者:雍腾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21期
【摘要】适当的金融监管机制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高金融监管效率,有效配置监管资源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金融行业迅速发展,混业经营的趋势日渐明显,我国金融业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已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化的大背景下,寻求金融监管机制更加合理有效的构建途径,维护金融市场的繁荣稳定,是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机制的现状、不足以及完善建议等几方面给出意见。
【关键词】金融监管 分业经营 协同合作
一、我国金融监管机制的发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几乎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我国实行严格的统一经济监管,即由中国人民银行,也是当时全国唯一的银行来进行单一的经济监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出现,中国人民银行转变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国家机关的身份来对专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管理监督,我国的金融监管实行中央银行统一综合监管体制。
此后的90年代里,随着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陆续成立。为了更好的进行金融监管,三机构于2004年9月18日召开了金融监管第一次联席会议,通过了《三大金融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建立“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及时协调三方监管活动中的不同意见。此后,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提出的严峻挑战,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召开部际联席会议,确定了我国目前“一行三会”共同对我国金融证券行业进行监管协调的机制。
二、我国当前金融监管机制的不足与缺陷
(一)缺乏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我国关于金融监管协调的法律规范散见于《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以及《保险法》等部门法里,缺少一部关于金融监管协调的专门法律,且这些法律的规定多是原则性的规定,缺乏细致规定,难以为金融监管协调活动提供具体操作的法律依据。同时,分业经营的监管机制导致不同领域法律文件的制定主体不同,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这就为法律的适用增加了难度,造成法律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对我国金融监管机制的反思
作者:雍腾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21期
【摘要】适当的金融监管机制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高金融监管效率,有效配置监管资源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金融行业迅速发展,混业经营的趋势日渐明显,我国金融业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已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化的大背景下,寻求金融监管机制更加合理有效的构建途径,维护金融市场的繁荣稳定,是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机制的现状、不足以及完善建议等几方面给出意见。
【关键词】金融监管 分业经营 协同合作
一、我国金融监管机制的发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几乎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我国实行严格的统一经济监管,即由中国人民银行,也是当时全国唯一的银行来进行单一的经济监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出现,中国人民银行转变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国家机关的身份来对专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管理监督,我国的金融监管实行中央银行统一综合监管体制。
此后的90年代里,随着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陆续成立。为了更好的进行金融监管,三机构于2004年9月18日召开了金融监管第一次联席会议,通过了《三大金融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建立“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及时协调三方监管活动中的不同意见。此后,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提出的严峻挑战,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召开部际联席会议,确定了我国目前“一行三会”共同对我国金融证券行业进行监管协调的机制。
二、我国当前金融监管机制的不足与缺陷
(一)缺乏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我国关于金融监管协调的法律规范散见于《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以及《保险法》等部门法里,缺少一部关于金融监管协调的专门法律,且这些法律的规定多是原则性的规定,缺乏细致规定,难以为金融监管协调活动提供具体操作的法律依据。同时,分业经营的监管机制导致不同领域法律文件的制定主体不同,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这就为法律的适用增加了难度,造成法律处于不稳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