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学院[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素材

泰州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是1941年诞生于抗日烽火硝烟中的泰兴乡村师范和1952年建立的苏北泰州师范学校。2000年在泰州师范和泰兴师范的基础上组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4月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泰州学院。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000余人。设有人文学院、数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医药与化学化工学院、体育系等11个院系,共有本、专科专业40个,分布在文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学校建有3个“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1 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98人,高级职称231人(正高级4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364人(博士89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7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省“333工程”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6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人选2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人。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教师公开出版论著、教材90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CSSCI、人大复印资料收录60余篇。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有1个省级大学生艺术团和60多个校园学生社团。近三年,学生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一等奖、创业大赛一等奖、省“五星工程奖”金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50多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6%。

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深化综合改革,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成一所引领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二、典型用人单位就业情况

我校于2013年4月升格本科院校,首届本科毕业生397人于今年毕业,全部为师范生,就业主要以考编为主,考研才刚起步。专科毕业生以普通中小企业为主。

1.就创业工作领导队伍构建、制度体系

责任明确,精确落实,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工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校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把就业创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判形势,协调解决问题,切实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确保2017年就业创业工作局势稳定。同时不断优化就业创业工作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职能部门统筹、相关部门配合、院系落实”的就业工作体系。二是健全协调机制。我校进一步健全学生工作处牵头,教务、人武、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定期研究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在就业创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从毕业生专业特点出发,认真研究和制定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办法,努力营造出“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就业创业的生动局面。三是建立考评机制。我校积极构建激励有力、考评得力、科学合理的就业创业评估和考核体系,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相关职能部门、院系工作的年度考核指标,加大对院系就业创业工作问责力度,对落实不力的,要求限期整改并追究领导责任。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作为学工干部及辅导员考核晋级的重要指标,努力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富有实效的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新格局。学校每年组织就业工作专项考评,对评选出的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2.就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例如:教材、课程、教师、比赛等情况

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校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注重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二是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我校把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讲座、论坛、培训为补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多形式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师和创业咨询师培训,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毕业生特点和就业创业需求,广泛开展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成就创业梦想。我校积极与江苏歌德电商培训合作,在大三下学期开设电子商务相关创业课程,同时与泰州市人社局合作开设创业实训类课程,每年参加培训近1500多人次。

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其中“烟花烫”创意手工项目荣获省级三等奖;组织学生参加泰州市创业富民大赛,其中我校“二级厌氧复合型人工湿地畜禽养殖废水处理”项目荣获一等奖。

四、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1.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例如:基层就业宣传

面向全体,精致服务,有效拓宽就业渠道。基层就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我校要积极宣传有关优惠政策,宣传先进就业典型,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积极落实“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苏北计划”等基层项目,协助毕业生落实好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城乡社区从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等工作。

2.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例如:创业孵化基地情况、创业项目具体情况

全面统筹,精心谋划,深入推进创新创业。一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我校坚持加大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力度,努力形成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主体、以教学和实训体系为两翼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必修+选修”、“线上+线下”的教学体系,科研训练、SYB培训、电商培训的实训体系。二是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对接,帮助学生获得泰州市“创业富民30条”等优惠政策扶持,重点支持创新网络应用模式的创业。学校设立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制订我校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实施弹性学制、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具体措施,为创新创业学生清障搭台。三是加大场地建设经费投入,我校对照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加大创新创业的经费投入,推动我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场地、项目推介、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我校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与高教园区管委会合作,共建高教园区泰州学院大学生创业街,将学生引入由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构成的创业孵化链条。四是努力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加强创新创业制度化建设,完善大学生创业园项目准入、中期考核、孵化出园等制度,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有章可循。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定期举办创业者沙龙和创业观摩活动,聘请校内外专家开设创新创业讲座,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3.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规范流程,精细管理,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一是常规工作流程图管理。我校对有关毕业生就业推荐审核、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补办等工作,绘制流程图,张贴上墙,并进行专题培训,提出具体要求,以确保就业工作的严肃性。二是及时推送就业岗位。我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毕业生的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相对接,实现智能化供需匹配,为毕业生及时准确推送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就业信息网、手机APP的作用,开展订制服务,根据毕业生不同阶段需求和求职意愿,精准推送相应的就业政策、岗位信息、指导服务,实现就业服务个性化、差异化;三是做好信息维护工作。我校始终坚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确保毕业生个人信息安全。加强对招聘信息审核,严防招聘欺诈和“试用期陷阱”。加强学校就业信息网的管理,指定专人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发布供需信息,做到定期维护、适时更新、及时统计。

4.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机制

动态管理,精准帮扶,确保困难群体顺利就业。多年来,坚持推进“十百千就业服务计划”,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准确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精准帮扶。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持续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协助困难毕业生做好求职补助工作,2017届共有33名毕业生顺利领取了相关补助,做到低保家庭毕业生的求职补贴发放零差错。

5.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例如:订单班、实习实践基地

推行就业“定制”。正当很多大学生忙着四处投简历、赶面试的时候,经管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31名毕业生,整体地输送到了国内知名的物流企业全峰集团。就业“定制”正成为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新常态”,仅经管学院就已与20余家企业达成这样的校企合作协议,全校各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共享这份“福利”。

申报省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是我校促进就业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实行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企业不仅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课程及实验实训体系,而且在专业发展、职业规划、师资实践、实习等多方面提供资源。计算机学院三个专业成功申报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使这三个专业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南京达内为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州软件园培训中心有限公司两家合作企业“定制”。

6.提供就业渠道,促进学生就业

一是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我校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学生代表中小微企业一日行和中小微企业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小微企业。广泛收集中小微企业的招聘信息,协助中小微企业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切实关心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就业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跟踪服务、定期走访等方式,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二是服务泰州经济发展开拓岗位。我校结合泰州经济发展需要,围绕医药名城、港口名城、文化名城,生态名城建设,主动对接人才需求,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医药化工、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社会工作、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就业。

三是开展专场招聘活动。我校注重发挥校园人才招聘会的独特作用,通过举办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招聘活动,提高招聘活动效率。二级院系主动联系用人单位,结合毕业生专业特色,提供相应的就业见习岗位,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形成了校院两级就业市场体系。

五、毕业生升学院校类型分布

2017届是我校第一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升学仅为21人,

例如:985院校、211院校等

六、毕业生留学院校类型分布

例如:qs前100名、us前100名等

七、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1.本校就业趋势性研判

2.就业率变化趋势

3.就业质量变化趋势(月收入、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

八、人才培养改进措施

学校紧紧围绕“引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全面推进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扎实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主体、以教学和实训体系为两翼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必修+选修”、“线上+线下”的教学体系,科研训练、SYB培训、电商培训的实训体系。

2.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强与政府部门对接,推动创新创业政策落地,重点支持创新网络应用模式的创业。加强创新创业制度建设,制定了《泰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泰州学院就业与创业工作奖励条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扶持和奖励。

3.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组织教师参加创业指导、创业咨询培训,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创业指导队伍。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组织实地参观、教学观摩、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定期举办创业者沙龙和创业观摩活动。

4.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把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融入思想教育,组织创业导师讲政策、行业专家讲形势、创业典型讲经验,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做到班级有创业小组,院系有创业协会,辅导员有指导项目,学院有创业活动。积极组织创新创业比赛,以赛促训,以赛促能,通过比赛,培育了一批创新创业典型,带动了全校的创新创业热潮。

泰州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是1941年诞生于抗日烽火硝烟中的泰兴乡村师范和1952年建立的苏北泰州师范学校。2000年在泰州师范和泰兴师范的基础上组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4月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泰州学院。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000余人。设有人文学院、数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医药与化学化工学院、体育系等11个院系,共有本、专科专业40个,分布在文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学校建有3个“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1 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98人,高级职称231人(正高级4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364人(博士89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7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省“333工程”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6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人选2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人。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教师公开出版论著、教材90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CSSCI、人大复印资料收录60余篇。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有1个省级大学生艺术团和60多个校园学生社团。近三年,学生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一等奖、创业大赛一等奖、省“五星工程奖”金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50多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6%。

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深化综合改革,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成一所引领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二、典型用人单位就业情况

我校于2013年4月升格本科院校,首届本科毕业生397人于今年毕业,全部为师范生,就业主要以考编为主,考研才刚起步。专科毕业生以普通中小企业为主。

1.就创业工作领导队伍构建、制度体系

责任明确,精确落实,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工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校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把就业创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判形势,协调解决问题,切实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确保2017年就业创业工作局势稳定。同时不断优化就业创业工作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职能部门统筹、相关部门配合、院系落实”的就业工作体系。二是健全协调机制。我校进一步健全学生工作处牵头,教务、人武、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定期研究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在就业创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从毕业生专业特点出发,认真研究和制定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办法,努力营造出“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就业创业的生动局面。三是建立考评机制。我校积极构建激励有力、考评得力、科学合理的就业创业评估和考核体系,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相关职能部门、院系工作的年度考核指标,加大对院系就业创业工作问责力度,对落实不力的,要求限期整改并追究领导责任。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作为学工干部及辅导员考核晋级的重要指标,努力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富有实效的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新格局。学校每年组织就业工作专项考评,对评选出的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2.就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例如:教材、课程、教师、比赛等情况

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校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注重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二是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我校把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讲座、论坛、培训为补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多形式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师和创业咨询师培训,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毕业生特点和就业创业需求,广泛开展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成就创业梦想。我校积极与江苏歌德电商培训合作,在大三下学期开设电子商务相关创业课程,同时与泰州市人社局合作开设创业实训类课程,每年参加培训近1500多人次。

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其中“烟花烫”创意手工项目荣获省级三等奖;组织学生参加泰州市创业富民大赛,其中我校“二级厌氧复合型人工湿地畜禽养殖废水处理”项目荣获一等奖。

四、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1.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例如:基层就业宣传

面向全体,精致服务,有效拓宽就业渠道。基层就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我校要积极宣传有关优惠政策,宣传先进就业典型,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积极落实“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苏北计划”等基层项目,协助毕业生落实好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城乡社区从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等工作。

2.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例如:创业孵化基地情况、创业项目具体情况

全面统筹,精心谋划,深入推进创新创业。一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我校坚持加大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力度,努力形成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主体、以教学和实训体系为两翼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必修+选修”、“线上+线下”的教学体系,科研训练、SYB培训、电商培训的实训体系。二是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对接,帮助学生获得泰州市“创业富民30条”等优惠政策扶持,重点支持创新网络应用模式的创业。学校设立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制订我校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实施弹性学制、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等具体措施,为创新创业学生清障搭台。三是加大场地建设经费投入,我校对照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加大创新创业的经费投入,推动我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场地、项目推介、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我校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与高教园区管委会合作,共建高教园区泰州学院大学生创业街,将学生引入由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构成的创业孵化链条。四是努力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加强创新创业制度化建设,完善大学生创业园项目准入、中期考核、孵化出园等制度,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有章可循。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定期举办创业者沙龙和创业观摩活动,聘请校内外专家开设创新创业讲座,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3.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规范流程,精细管理,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一是常规工作流程图管理。我校对有关毕业生就业推荐审核、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补办等工作,绘制流程图,张贴上墙,并进行专题培训,提出具体要求,以确保就业工作的严肃性。二是及时推送就业岗位。我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毕业生的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相对接,实现智能化供需匹配,为毕业生及时准确推送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就业信息网、手机APP的作用,开展订制服务,根据毕业生不同阶段需求和求职意愿,精准推送相应的就业政策、岗位信息、指导服务,实现就业服务个性化、差异化;三是做好信息维护工作。我校始终坚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确保毕业生个人信息安全。加强对招聘信息审核,严防招聘欺诈和“试用期陷阱”。加强学校就业信息网的管理,指定专人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发布供需信息,做到定期维护、适时更新、及时统计。

4.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机制

动态管理,精准帮扶,确保困难群体顺利就业。多年来,坚持推进“十百千就业服务计划”,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准确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精准帮扶。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持续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切实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协助困难毕业生做好求职补助工作,2017届共有33名毕业生顺利领取了相关补助,做到低保家庭毕业生的求职补贴发放零差错。

5.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例如:订单班、实习实践基地

推行就业“定制”。正当很多大学生忙着四处投简历、赶面试的时候,经管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31名毕业生,整体地输送到了国内知名的物流企业全峰集团。就业“定制”正成为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新常态”,仅经管学院就已与20余家企业达成这样的校企合作协议,全校各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共享这份“福利”。

申报省高校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是我校促进就业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实行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企业不仅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课程及实验实训体系,而且在专业发展、职业规划、师资实践、实习等多方面提供资源。计算机学院三个专业成功申报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使这三个专业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南京达内为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州软件园培训中心有限公司两家合作企业“定制”。

6.提供就业渠道,促进学生就业

一是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我校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学生代表中小微企业一日行和中小微企业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小微企业。广泛收集中小微企业的招聘信息,协助中小微企业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切实关心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就业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跟踪服务、定期走访等方式,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二是服务泰州经济发展开拓岗位。我校结合泰州经济发展需要,围绕医药名城、港口名城、文化名城,生态名城建设,主动对接人才需求,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医药化工、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社会工作、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就业。

三是开展专场招聘活动。我校注重发挥校园人才招聘会的独特作用,通过举办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的招聘活动,提高招聘活动效率。二级院系主动联系用人单位,结合毕业生专业特色,提供相应的就业见习岗位,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形成了校院两级就业市场体系。

五、毕业生升学院校类型分布

2017届是我校第一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升学仅为21人,

例如:985院校、211院校等

六、毕业生留学院校类型分布

例如:qs前100名、us前100名等

七、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1.本校就业趋势性研判

2.就业率变化趋势

3.就业质量变化趋势(月收入、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

八、人才培养改进措施

学校紧紧围绕“引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全面推进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扎实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主体、以教学和实训体系为两翼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必修+选修”、“线上+线下”的教学体系,科研训练、SYB培训、电商培训的实训体系。

2.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强与政府部门对接,推动创新创业政策落地,重点支持创新网络应用模式的创业。加强创新创业制度建设,制定了《泰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泰州学院就业与创业工作奖励条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扶持和奖励。

3.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组织教师参加创业指导、创业咨询培训,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创业指导队伍。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组织实地参观、教学观摩、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定期举办创业者沙龙和创业观摩活动。

4.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把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融入思想教育,组织创业导师讲政策、行业专家讲形势、创业典型讲经验,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做到班级有创业小组,院系有创业协会,辅导员有指导项目,学院有创业活动。积极组织创新创业比赛,以赛促训,以赛促能,通过比赛,培育了一批创新创业典型,带动了全校的创新创业热潮。


相关文章

  • 2014年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 泰州市四届人大 三次会议文件(10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4年1月14日在泰州市第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市长陆志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 ...查看


  • 2015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东 北 财 经 大 学 文 件 东北财大校发[2015]50号 关于编报<东北财经大学2015届毕业生 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和辽宁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我校将开展<东北财经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 ...查看


  • 泰州市就业创业培训管理办法
  • 泰州市就业创业培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就业创业培训的管理,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充分发挥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和稳定就业的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就业创业培训主要是指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下简称人社 ...查看


  • 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毕业生 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二〇 一四年十二月 北京化工大学 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北京化工大学高度重 ...查看


  • 泰州市文明社区创建管理办法(试行)
  • 泰州市文明社区创建管理办法(试行) (2004年12月1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文明社区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文明社区创建水平,促进社区创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泰州市文明社区是以社区居委会为基本单位,社 ...查看


  • hrm专业特色项目或创新
  • 经济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1.7 专业特色或创新项目材料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个成长型专业,自2005年以来,就采取"2+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实训 ...查看


  • 学院2012年行政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
  • 学院2012年行政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 类别主要工作内容及目标任务工作完成进度主要责任单位责任人分管 领导新一轮评估工作根据省教育厅统一安排,适时启动新一轮评估,全面动员,全员参与,举全院之力,力争以优秀成绩通过新一轮评估.全年教务处及 ...查看


  • 周口师范学院2014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 目 录 1 就业基本情况 ........................................................................................................... ...查看


  • "智慧泰州"释放"人才红利"
  • 引领发展新常态,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泰州紧紧聚焦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中心任务,通过深入实施"智汇泰州.智强泰州.智安泰州"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全力打造"智慧泰州",不断释放创新驱动红利,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