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摘要
第一章 毫针刺法
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爪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夹持进针法。
常用的行针手法:1、提插法;2、捻转法
常见疾病的毫针刺法:
(一)中风病
1、半身不遂:取 穴:百会、凤池、曲池、外关、合谷、环跳、足三里。
2、口角歪斜: 取 穴:颊车、地仓。
(二)头痛
1、按头痛部位分经治疗
取穴:太阳头痛(后枕痛):天柱、凤池、后溪
少阳头痛(侧头痛):率谷、悬颅、外关
阳明头痛(前额痛):上星、印堂、合谷
厥阴头痛(颠顶痛):百合、前顶、太冲
针刺时异常情况: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6、气胸
第二章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隔物灸、悬灸两大类。
(一)隔物灸:
1、隔姜灸(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4厘米,厚约0.3—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
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的穴位上或患处,再将艾柱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烧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柱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应灸壮数。)
2、隔盐灸 3、隔蒜灸
(二)悬灸:1、温和灸 2、雀啄灸 3、回旋灸 4、温盒灸 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
(一)感冒:取穴:凤池、大椎、曲池、合谷、尺泽。
(二)腰痛病:取穴:腰部压痛点、腰夹脊穴。
配穴:肝肾不足者加肾俞、志室。
艾灸的禁忌症:
1、中暑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咳血等忌用艾灸疗法。
2、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第三章 拔罐疗法
拔罐方法有火罐法,煮罐法,抽罐法等,其中火罐法最为常用。
在具体运用火罐时,还有留罐、走罐、闪罐、刺血(刺络)拔罐等方法。拔罐疗法适应症有:
1、感冒:取穴: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
2、腰痛病:取穴:取腰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
第四章 刮痧疗法
刮痧手法分类如下:1、按力量大小分类(一)轻刮法 (二)重刮法
2、按移动速度分类(一)快刮法 (二)慢刮法
3、按刮痧方向分类(一)直线刮法(二)弧线刮法
4、按刮痧板接触体表部位分类(一)磨擦法(二)梳刮法(三)点压法(四)按揉法(五)角刮法(六)边刮法
刮痧疗法适应症:感冒、项痹病、肩凝症、腰痛病、痤疮落枕、腰肌劳损
感冒刮痧头部的治疗方法:术者一手呈八字扶持患者前额,保持头部相对稳定;另一手握刮痧板,首先刮拭头顶部正中督脉行区域,从头顶部的百会穴向前额方向刮拭,每一侧刮拭10—20次为宜,然后刮拭头顶部双侧膀胱经循行区域,刮拭的力量和次数同正中部位。
第五章 穴位贴敷疗法
(一)辨证选穴用药(1)辨证取穴(2)辨病选穴、神经节段选穴(3)局部选穴(4)远端取穴
(二)贴敷方法1、贴法2、敷法
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
(一)发作日久的虚寒型咳嗽、喘证、哮病、肺胀等肺系疾病。贴敷时机以每年夏
季,贴敷方法:取俞、心俞、膈俞3对背腧穴。
(二)感冒擦太阳穴、迎香、合谷穴。 (三)口疮吴茱萸贴敷涌泉穴。
(四)面瘫病取穴侧颊车、地仓。
第六章 耳压疗法
常用耳压方法:(一)强刺激按压法 (二)弱刺激按压法
耳压疗法的适应症:(一)牙痛:取穴:口、屏尖、颌、牙、神门。
(二)胃脘痛病:取穴:胃、十二指肠、大肠、小肠、神门。
(三)不寐:取穴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
第七章 推拿疗法
一、基本技术:1、揉法2、推法3、按法4、拿法、5、点法6、拍法7、摇法8、拔伸法
推拿常见的疾病:项痹病、急性腰扭伤、腰痛病、肩凝证、膝痹病、踝扭伤
第八章 熏蒸疗法
一、基本技术:1、淋洗法 2、全身熏洗,局部熏洗,手熏洗法,足熏洗法,坐浴法 3、热罨法
常见病的熏洗疗法:湿疮、脚湿气、踝缝伤筋、跟痛症、肘部伤筋、四肢骨折后遗症、冻疮、不寐
常用的中成药:1、解表剂: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热颗粒、银翘解毒片、防风通圣丸。2、祛暑剂:藿香正气水(丸)。3、泻下剂:麻仁润肠丸4、清热剂:黄连上清丸(片)、牛黄解毒片、双黄连合剂、银黄颗粒、板蓝根颗粒、护肝片。5、温里剂: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6、止咳、平喘剂:通宣理肺丸、蛇胆川贝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7、开窍剂:清开灵颗粒。8、扶正剂: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归脾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贵肾气丸、消渴丸、生脉饮。9、安神剂:天王补心丸。10、止血剂:槐角丸。11、祛瘀剂:复方丹参片、丹参注射液。12、理气剂:逍遥丸、元胡止痛片、三九胃泰颗粒13、消导剂:保和丸。14、治风剂:华佗再造丸15、祛湿剂:五苓散、
外科用药:消炎利胆片、连翘败毒丸、排石颗粒。
妇科用药:妇科十位片、益母草颗粒、妇科千金片、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乳癖消片、更年安片。
眼耳鼻喉科用药:明目上清丸、明目地黄丸、耳聋左慈丸、鼻炎康片、黄氏响声丸。
骨伤科用药: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散、舒筋活血片。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摘要
第一章 毫针刺法
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爪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夹持进针法。
常用的行针手法:1、提插法;2、捻转法
常见疾病的毫针刺法:
(一)中风病
1、半身不遂:取 穴:百会、凤池、曲池、外关、合谷、环跳、足三里。
2、口角歪斜: 取 穴:颊车、地仓。
(二)头痛
1、按头痛部位分经治疗
取穴:太阳头痛(后枕痛):天柱、凤池、后溪
少阳头痛(侧头痛):率谷、悬颅、外关
阳明头痛(前额痛):上星、印堂、合谷
厥阴头痛(颠顶痛):百合、前顶、太冲
针刺时异常情况: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6、气胸
第二章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隔物灸、悬灸两大类。
(一)隔物灸:
1、隔姜灸(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4厘米,厚约0.3—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
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的穴位上或患处,再将艾柱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烧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柱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应灸壮数。)
2、隔盐灸 3、隔蒜灸
(二)悬灸:1、温和灸 2、雀啄灸 3、回旋灸 4、温盒灸 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
(一)感冒:取穴:凤池、大椎、曲池、合谷、尺泽。
(二)腰痛病:取穴:腰部压痛点、腰夹脊穴。
配穴:肝肾不足者加肾俞、志室。
艾灸的禁忌症:
1、中暑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咳血等忌用艾灸疗法。
2、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第三章 拔罐疗法
拔罐方法有火罐法,煮罐法,抽罐法等,其中火罐法最为常用。
在具体运用火罐时,还有留罐、走罐、闪罐、刺血(刺络)拔罐等方法。拔罐疗法适应症有:
1、感冒:取穴: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
2、腰痛病:取穴:取腰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
第四章 刮痧疗法
刮痧手法分类如下:1、按力量大小分类(一)轻刮法 (二)重刮法
2、按移动速度分类(一)快刮法 (二)慢刮法
3、按刮痧方向分类(一)直线刮法(二)弧线刮法
4、按刮痧板接触体表部位分类(一)磨擦法(二)梳刮法(三)点压法(四)按揉法(五)角刮法(六)边刮法
刮痧疗法适应症:感冒、项痹病、肩凝症、腰痛病、痤疮落枕、腰肌劳损
感冒刮痧头部的治疗方法:术者一手呈八字扶持患者前额,保持头部相对稳定;另一手握刮痧板,首先刮拭头顶部正中督脉行区域,从头顶部的百会穴向前额方向刮拭,每一侧刮拭10—20次为宜,然后刮拭头顶部双侧膀胱经循行区域,刮拭的力量和次数同正中部位。
第五章 穴位贴敷疗法
(一)辨证选穴用药(1)辨证取穴(2)辨病选穴、神经节段选穴(3)局部选穴(4)远端取穴
(二)贴敷方法1、贴法2、敷法
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
(一)发作日久的虚寒型咳嗽、喘证、哮病、肺胀等肺系疾病。贴敷时机以每年夏
季,贴敷方法:取俞、心俞、膈俞3对背腧穴。
(二)感冒擦太阳穴、迎香、合谷穴。 (三)口疮吴茱萸贴敷涌泉穴。
(四)面瘫病取穴侧颊车、地仓。
第六章 耳压疗法
常用耳压方法:(一)强刺激按压法 (二)弱刺激按压法
耳压疗法的适应症:(一)牙痛:取穴:口、屏尖、颌、牙、神门。
(二)胃脘痛病:取穴:胃、十二指肠、大肠、小肠、神门。
(三)不寐:取穴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
第七章 推拿疗法
一、基本技术:1、揉法2、推法3、按法4、拿法、5、点法6、拍法7、摇法8、拔伸法
推拿常见的疾病:项痹病、急性腰扭伤、腰痛病、肩凝证、膝痹病、踝扭伤
第八章 熏蒸疗法
一、基本技术:1、淋洗法 2、全身熏洗,局部熏洗,手熏洗法,足熏洗法,坐浴法 3、热罨法
常见病的熏洗疗法:湿疮、脚湿气、踝缝伤筋、跟痛症、肘部伤筋、四肢骨折后遗症、冻疮、不寐
常用的中成药:1、解表剂: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热颗粒、银翘解毒片、防风通圣丸。2、祛暑剂:藿香正气水(丸)。3、泻下剂:麻仁润肠丸4、清热剂:黄连上清丸(片)、牛黄解毒片、双黄连合剂、银黄颗粒、板蓝根颗粒、护肝片。5、温里剂: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6、止咳、平喘剂:通宣理肺丸、蛇胆川贝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7、开窍剂:清开灵颗粒。8、扶正剂: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归脾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贵肾气丸、消渴丸、生脉饮。9、安神剂:天王补心丸。10、止血剂:槐角丸。11、祛瘀剂:复方丹参片、丹参注射液。12、理气剂:逍遥丸、元胡止痛片、三九胃泰颗粒13、消导剂:保和丸。14、治风剂:华佗再造丸15、祛湿剂:五苓散、
外科用药:消炎利胆片、连翘败毒丸、排石颗粒。
妇科用药:妇科十位片、益母草颗粒、妇科千金片、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乳癖消片、更年安片。
眼耳鼻喉科用药:明目上清丸、明目地黄丸、耳聋左慈丸、鼻炎康片、黄氏响声丸。
骨伤科用药: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散、舒筋活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