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经济学论文写作规范
根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范式,一篇标准的创新性经济学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导言。导言是一篇论文的浓缩,它的写作往往放在最后,是作者陈述自己观点的喉舌,读者可以根据导言来大致了解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事实上,一篇论文能否发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言的质量,审稿人则往往通过导言来了解论文的质量和作者的功底。Laffont 教授曾经说过:“我每个月要审几百篇论文,对于大部分论文,阅读都不会超过4页就把它丢到垃圾堆里。我很难想象一个作者如果连导言都写不好,他能写出什么好论文。”著名的经济学家Tirole 告诉我们,他写论文的导言一般都要花费一个多星期时间仔细推敲。 一般来说,论文的导言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问题的提出。作者应该在论文的开头开门见山地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陈述他所发现或提出的问题,并进一步阐明该问题对于经济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如果这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那么作者应该进一步阐述他重新提出该问题的原因所在:是前人没有很好地解决,还是作者发现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2)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Basic Idea)。这是一篇论文的核心。经济学论文非常重视(新闻传播论文----论文发表向导网江编辑加扣二三三五一六二五九七)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否具有原创性。这一部分,作者应当充分而又简明的阐述自己对于解决所提出问题的新的思路或新的方法,以及作者所使用的分析框架或模型。如果作者所使用的基本框架是该领域的一个新框架,则作者应当阐明使用该框架的理由和它的基本假设。无论是思想上的创新还是方法或模型上的创新,作者都应该恰如其分的表述这种创新对于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的意义,以及它的限制性。
(3)参考文献的回顾性评论。任何一篇论文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前人贡献的基础上,作者应当对这一领域的前人所作的贡献作一个回顾性的评论。这不仅是对前人贡献的尊重,同时也是通过比较阐述本论文创新之处的一种方法。这种评论绝对不是将参考文献简单的罗列,而是一种批判性的回顾。对于作者所提出的问题,前人有没有做过像负案的或相近的研究,他们的成果和主要结论是什么,他们的工作存在的局限性,以及相比之下作者所作的创新。
(4)论文的结构安排。在导演的最后部分,必须简要地介绍一下论文的结构安排,包括除导言之外的各章节及其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的介绍大多可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
第二部分,基本框架或基本模型。论文的第二部分一般是阐述论文所使用的基本框架或基本模型。基本框架或基本模型是用来论证作者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因
而模型的选择和分析的技巧直接决定了作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论证的可信性,以及所得到的基本结论的普遍性。一个好的模型不仅可以使作者清晰而透彻地阐明和论证自己的基本观点,并得到非常优美的结论,而且它本身也往往会成为一个广为借鉴的分析工具。
一般地,在主流经济学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一些较为成熟的、被普遍接受的模型,它们是前人贡献的结晶。当学者进入这一领域的研究时,必须首先熟练掌握这些模型的基本方法,包括基本架设、基本技巧和基本结论。
一旦作者选定了一个合适的基本模型,那么应当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对于基本模型进行必要的描述,对它的基本架设进行必要的交代。如果为了揭示的需要不得不施加限制性的假设,则必须交待施加该假设的理由(合理性),他对模型应用的限制性以及对结论的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结论。主要结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当作者选定了一个模型解释一个经济学理论问题或现象时,通过计算和证明所得到的基本结论就是作者的论点(基本观点)是否能获得支持并被学术界接受的直接依据。一般地,作者应当将它所得到的重要结论以命题或定理的形式陈述出来,并用适当的结构或顺序加以排列。这不仅是为了读者阅读论文的方便,而且也是对作者归纳能力的一种锻炼。
每一个定理或命题都必须加以证明,这是任何一门科学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科学的结论可以信赖(新闻传播论文----论文发表向导网江编辑加扣二三三五一六二五九七)的根本。证明的过程就是作者运用演绎或归纳的方法从假设或前提中得到基本结论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证明至少保证了建立在模型假设之上的结论是逻辑上可信的。为了论文结构的简洁美观,当定理或命题的证明较为冗长时,学者们一般将其放在附录中。
第四部分,模型的扩展。在许多经济学论文中,作者一般先用一个较为简单的模型进行论证,已得到简洁优美的结论。然后再将基本模型扩展到更为一般的理论框架中。这种扩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基本模型的扩展,如将离散的模型扩展为连续的模型,将静态的模型扩展为动态的模型。第二,基本假设的修正,如将某些限制性较强的基本架设放松,使得基本结论的适用范围更广。
第五部分,时政分析。对于宏观和金融领域的学术论文,大多要求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或支持作者所得到的结论。在实证分析中,数据的选取和计量模型的选择是两个最重要的方面。
实证分析对于经济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从根本上说,任何一种经济学理论,无论从理论上的价值观判断是多么完美,如果无法在现实应用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它的生命力也不会长久。
第六部分,结论。任何一篇完整的论文都必须有一个结论。经济学论文的结论通常包
括以下两个部分:
(1)用凝练的语言将论文所得到的基本结论及其意义作一个归纳总结,这种总结应当尽可能简短,以节省篇幅并且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2)对于本论文所未能解决的问题以及模型和结论的局限性作简短的说明。提出这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后继的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是任何一个学科的繁荣所必需的,也许作者本身就是从其他学术论文的开放性问题得到启示的。而指出模型和结论的局限性不仅是学者的一种科学态度,而且有助于其他的研究者对该模型加以改进,从而获得一种更好地分析工具。
第七部分,附录。较为冗长的定理的证明和实证分析的具体过程放在附录中。
第八部分,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研究和写作的依据。任何一项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贡献的基础上,正确的引述参考文献不仅是为了尊重前人的贡献,同时也是为后来者提供研究的参考,因而参考文献实际上起着一种学术研究的承前启后作用。参考文献的引述必须恰当,既要避免遗漏重要的文献,从而给后人的研究带来不便,又要避免过多罗列并不直接相关的文献。一般地,参考文献中所列的论文或著作应当是作者在论文中提及过的文献。 注意事项
经济学论文的写作规范是许多经济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最有利于表达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并使其形成一个学术体系的方法,并且在演化过程中逐渐为学术共同体(新闻传播论文----论文发表向导网江编辑加扣二三三五一六二五九七)所接受。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作者往往缺乏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并且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了解较少,写出来的论文往往很不规范。由于受到非主流思潮的影响,写出来的论文更是有散文化的倾向,随心所欲。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严谨和规范是科学论文的基本要求。所以介绍经济学论文的写作规范并非多此一举,而是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性——经济学论文写作规范
根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范式,一篇标准的创新性经济学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导言。导言是一篇论文的浓缩,它的写作往往放在最后,是作者陈述自己观点的喉舌,读者可以根据导言来大致了解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事实上,一篇论文能否发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言的质量,审稿人则往往通过导言来了解论文的质量和作者的功底。Laffont 教授曾经说过:“我每个月要审几百篇论文,对于大部分论文,阅读都不会超过4页就把它丢到垃圾堆里。我很难想象一个作者如果连导言都写不好,他能写出什么好论文。”著名的经济学家Tirole 告诉我们,他写论文的导言一般都要花费一个多星期时间仔细推敲。 一般来说,论文的导言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问题的提出。作者应该在论文的开头开门见山地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陈述他所发现或提出的问题,并进一步阐明该问题对于经济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如果这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那么作者应该进一步阐述他重新提出该问题的原因所在:是前人没有很好地解决,还是作者发现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2)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Basic Idea)。这是一篇论文的核心。经济学论文非常重视(新闻传播论文----论文发表向导网江编辑加扣二三三五一六二五九七)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否具有原创性。这一部分,作者应当充分而又简明的阐述自己对于解决所提出问题的新的思路或新的方法,以及作者所使用的分析框架或模型。如果作者所使用的基本框架是该领域的一个新框架,则作者应当阐明使用该框架的理由和它的基本假设。无论是思想上的创新还是方法或模型上的创新,作者都应该恰如其分的表述这种创新对于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的意义,以及它的限制性。
(3)参考文献的回顾性评论。任何一篇论文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前人贡献的基础上,作者应当对这一领域的前人所作的贡献作一个回顾性的评论。这不仅是对前人贡献的尊重,同时也是通过比较阐述本论文创新之处的一种方法。这种评论绝对不是将参考文献简单的罗列,而是一种批判性的回顾。对于作者所提出的问题,前人有没有做过像负案的或相近的研究,他们的成果和主要结论是什么,他们的工作存在的局限性,以及相比之下作者所作的创新。
(4)论文的结构安排。在导演的最后部分,必须简要地介绍一下论文的结构安排,包括除导言之外的各章节及其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的介绍大多可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
第二部分,基本框架或基本模型。论文的第二部分一般是阐述论文所使用的基本框架或基本模型。基本框架或基本模型是用来论证作者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因
而模型的选择和分析的技巧直接决定了作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论证的可信性,以及所得到的基本结论的普遍性。一个好的模型不仅可以使作者清晰而透彻地阐明和论证自己的基本观点,并得到非常优美的结论,而且它本身也往往会成为一个广为借鉴的分析工具。
一般地,在主流经济学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一些较为成熟的、被普遍接受的模型,它们是前人贡献的结晶。当学者进入这一领域的研究时,必须首先熟练掌握这些模型的基本方法,包括基本架设、基本技巧和基本结论。
一旦作者选定了一个合适的基本模型,那么应当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对于基本模型进行必要的描述,对它的基本架设进行必要的交代。如果为了揭示的需要不得不施加限制性的假设,则必须交待施加该假设的理由(合理性),他对模型应用的限制性以及对结论的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结论。主要结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当作者选定了一个模型解释一个经济学理论问题或现象时,通过计算和证明所得到的基本结论就是作者的论点(基本观点)是否能获得支持并被学术界接受的直接依据。一般地,作者应当将它所得到的重要结论以命题或定理的形式陈述出来,并用适当的结构或顺序加以排列。这不仅是为了读者阅读论文的方便,而且也是对作者归纳能力的一种锻炼。
每一个定理或命题都必须加以证明,这是任何一门科学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科学的结论可以信赖(新闻传播论文----论文发表向导网江编辑加扣二三三五一六二五九七)的根本。证明的过程就是作者运用演绎或归纳的方法从假设或前提中得到基本结论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证明至少保证了建立在模型假设之上的结论是逻辑上可信的。为了论文结构的简洁美观,当定理或命题的证明较为冗长时,学者们一般将其放在附录中。
第四部分,模型的扩展。在许多经济学论文中,作者一般先用一个较为简单的模型进行论证,已得到简洁优美的结论。然后再将基本模型扩展到更为一般的理论框架中。这种扩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基本模型的扩展,如将离散的模型扩展为连续的模型,将静态的模型扩展为动态的模型。第二,基本假设的修正,如将某些限制性较强的基本架设放松,使得基本结论的适用范围更广。
第五部分,时政分析。对于宏观和金融领域的学术论文,大多要求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或支持作者所得到的结论。在实证分析中,数据的选取和计量模型的选择是两个最重要的方面。
实证分析对于经济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从根本上说,任何一种经济学理论,无论从理论上的价值观判断是多么完美,如果无法在现实应用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它的生命力也不会长久。
第六部分,结论。任何一篇完整的论文都必须有一个结论。经济学论文的结论通常包
括以下两个部分:
(1)用凝练的语言将论文所得到的基本结论及其意义作一个归纳总结,这种总结应当尽可能简短,以节省篇幅并且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2)对于本论文所未能解决的问题以及模型和结论的局限性作简短的说明。提出这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后继的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是任何一个学科的繁荣所必需的,也许作者本身就是从其他学术论文的开放性问题得到启示的。而指出模型和结论的局限性不仅是学者的一种科学态度,而且有助于其他的研究者对该模型加以改进,从而获得一种更好地分析工具。
第七部分,附录。较为冗长的定理的证明和实证分析的具体过程放在附录中。
第八部分,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研究和写作的依据。任何一项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贡献的基础上,正确的引述参考文献不仅是为了尊重前人的贡献,同时也是为后来者提供研究的参考,因而参考文献实际上起着一种学术研究的承前启后作用。参考文献的引述必须恰当,既要避免遗漏重要的文献,从而给后人的研究带来不便,又要避免过多罗列并不直接相关的文献。一般地,参考文献中所列的论文或著作应当是作者在论文中提及过的文献。 注意事项
经济学论文的写作规范是许多经济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最有利于表达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并使其形成一个学术体系的方法,并且在演化过程中逐渐为学术共同体(新闻传播论文----论文发表向导网江编辑加扣二三三五一六二五九七)所接受。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作者往往缺乏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并且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了解较少,写出来的论文往往很不规范。由于受到非主流思潮的影响,写出来的论文更是有散文化的倾向,随心所欲。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严谨和规范是科学论文的基本要求。所以介绍经济学论文的写作规范并非多此一举,而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