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期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明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会议明确,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纵观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文,“稳”字贯穿公报始末。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新常态下经济政策框架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会议强调,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在这一经济工作重大决策下,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延续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组合。
自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连续第7年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中。尽管同样定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每年的表述和内涵存在一定差异,比如,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宏观调控时指出,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部署中,提出“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的具体要求;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时表示,要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同时强调“寓改革于调控之中”;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稳健货币政策的部署则突出“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等。
可以说,每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表述和内涵上的细微不同,体现出中央对来年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重点工作部署的差异。那么,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明年继续实施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又被赋予哪些新的内涵?
首先,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强调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的部署,引发市场各方热议。有观点认为,本次货币政策在稳健后加了“中性”一词,释放出新的信号。“稳健中性”的部署,的确是首次出现在近些年中央经济工作的部署中。不过,此前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金融稳定报告中,都曾有“从量价两个方面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稳健和中性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等相关表述。因此,强调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并非“流动性拐点”的出现,其实质是要求货币政策进一步把握好“度”。
“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同样是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中。随着外汇占款出现趋势性变化,外汇占款不再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且这一趋势成为新常态。这需要人民银行在基础货币投放与引导市场预期管理上有新的创新与应对。过去一段时间,人民银行通过常态化的“逆回购+MLF”操作,再加上其他流动性调控工具的灵活使用,向市场投放不同期限的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此强调,要“调节好货币闸门”,其目标是“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这或将是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强调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当前,市场更多关注的是流动性的松紧,但与之相关的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则是货币政策的传导。如果传导渠道不畅,传导机制不完善,货币政策的意图则无法传递到市场主体行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成为人民银行近年力推的重要工作之一,更曾数次出现在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本次“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的要求,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中出现,可见中央对此工作的高度重视。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其目标是要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些重点任务的完成,都要求有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要求货币政策的意图能够有效传导。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一方面,要推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提高央行的市场利率调控能力,有效发挥政策利率信号,有效引导资金流向,坚决纠正“脱实向虚”;另一方面,要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国企改革,硬化市场主体约束等。
再次,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强调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近期,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向,已然成为舆论的风口。各种分析与预测比比皆是,其中不乏一些过度悲观的声音。其实,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短期波动,主要受美元加息预期以及国际上一些意外因素叠加的影响,是短期贬值压力的集中释放。业内专家表示,本次会议公报对于汇率的表述,是将“市场化”和“防风险”相结合的表述。该观点认为,按照前期政策逻辑,明年汇率相关工作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同时,将进一步向着优化汇率机制、稳定市场预期的方向稳步推进。
最后,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强调防控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从最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看,风险防范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比如2015年部署的几大重点任务之一,就包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14年强调“要高度关注风险发生发展趋势”;2013年部署“着力防控债务风险,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2012年指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进一步突出了风险防控的权重。会议明确要求,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对房地产市场工作的部署中,更是指出,“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毫无疑问,防控金融风险,抑制资产泡沫,都对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的来看,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随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的初步确立,已经连续执行了多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内涵也在逐步发展变化中。这无疑需要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不断创新和完善调控方式和思路,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作者:赵洋
各方期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明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会议明确,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纵观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文,“稳”字贯穿公报始末。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新常态下经济政策框架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会议强调,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在这一经济工作重大决策下,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延续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组合。
自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连续第7年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中。尽管同样定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每年的表述和内涵存在一定差异,比如,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宏观调控时指出,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部署中,提出“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的具体要求;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时表示,要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同时强调“寓改革于调控之中”;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稳健货币政策的部署则突出“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等。
可以说,每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表述和内涵上的细微不同,体现出中央对来年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重点工作部署的差异。那么,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明年继续实施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又被赋予哪些新的内涵?
首先,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强调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的部署,引发市场各方热议。有观点认为,本次货币政策在稳健后加了“中性”一词,释放出新的信号。“稳健中性”的部署,的确是首次出现在近些年中央经济工作的部署中。不过,此前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金融稳定报告中,都曾有“从量价两个方面保持货币金融环境的稳健和中性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等相关表述。因此,强调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并非“流动性拐点”的出现,其实质是要求货币政策进一步把握好“度”。
“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同样是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中。随着外汇占款出现趋势性变化,外汇占款不再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且这一趋势成为新常态。这需要人民银行在基础货币投放与引导市场预期管理上有新的创新与应对。过去一段时间,人民银行通过常态化的“逆回购+MLF”操作,再加上其他流动性调控工具的灵活使用,向市场投放不同期限的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此强调,要“调节好货币闸门”,其目标是“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这或将是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强调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当前,市场更多关注的是流动性的松紧,但与之相关的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则是货币政策的传导。如果传导渠道不畅,传导机制不完善,货币政策的意图则无法传递到市场主体行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成为人民银行近年力推的重要工作之一,更曾数次出现在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本次“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的要求,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中出现,可见中央对此工作的高度重视。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其目标是要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些重点任务的完成,都要求有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要求货币政策的意图能够有效传导。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一方面,要推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提高央行的市场利率调控能力,有效发挥政策利率信号,有效引导资金流向,坚决纠正“脱实向虚”;另一方面,要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国企改革,硬化市场主体约束等。
再次,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强调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近期,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向,已然成为舆论的风口。各种分析与预测比比皆是,其中不乏一些过度悲观的声音。其实,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短期波动,主要受美元加息预期以及国际上一些意外因素叠加的影响,是短期贬值压力的集中释放。业内专家表示,本次会议公报对于汇率的表述,是将“市场化”和“防风险”相结合的表述。该观点认为,按照前期政策逻辑,明年汇率相关工作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同时,将进一步向着优化汇率机制、稳定市场预期的方向稳步推进。
最后,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强调防控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从最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看,风险防范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比如2015年部署的几大重点任务之一,就包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14年强调“要高度关注风险发生发展趋势”;2013年部署“着力防控债务风险,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2012年指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进一步突出了风险防控的权重。会议明确要求,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对房地产市场工作的部署中,更是指出,“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毫无疑问,防控金融风险,抑制资产泡沫,都对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的来看,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随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的初步确立,已经连续执行了多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内涵也在逐步发展变化中。这无疑需要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不断创新和完善调控方式和思路,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作者: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