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我的文言文教学
作者:吴飞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年第12期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深奥枯燥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 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但文言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篇目约占四分之一,而且中考时不仅要考课内文言,还要考课外文言,学生不能掌握好课内知识,从而举一反三去读懂课外文言是不行的。现本人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文言文的课堂教学的心得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美妙境界,深深感受到祖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以初中八年级文言文《桃花源记》为例,在大致了解全文后,本人通过创设问题引导想象来让学生感受文章内涵。结合文中的描述,通过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文中的桃花源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想像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紧接着提问若然你置身于和平恬静、融洽安宁的桃花源中会怎样做?提出会选择留下来还是回到充满功利性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并且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这个角度出发来阐明作者陶渊明的思想——人们追求与向往的理想社会,正是对当时现实的鲜明对比,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用这样的情景创设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一步一步诱导学生进入到作者的字里行间,真正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自主阅读,弄懂语句
文言文的学习尤其需要学生的自主阅读,本人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首先是字字落实,弄懂语句,读准句读,读出语感。这个步骤完成后,再给时间学生自由阅读或默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初步去把握全文大意。读法有多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童趣》的“项为之强”一句中的“强”不读“qiáng”也不读“qiǎng”,而应读“jiāng”。再如《桃花源记》“便要还家”一句中的“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面教者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我的文言文教学
作者:吴飞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年第12期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深奥枯燥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 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但文言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篇目约占四分之一,而且中考时不仅要考课内文言,还要考课外文言,学生不能掌握好课内知识,从而举一反三去读懂课外文言是不行的。现本人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文言文的课堂教学的心得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美妙境界,深深感受到祖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以初中八年级文言文《桃花源记》为例,在大致了解全文后,本人通过创设问题引导想象来让学生感受文章内涵。结合文中的描述,通过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文中的桃花源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想像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紧接着提问若然你置身于和平恬静、融洽安宁的桃花源中会怎样做?提出会选择留下来还是回到充满功利性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并且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这个角度出发来阐明作者陶渊明的思想——人们追求与向往的理想社会,正是对当时现实的鲜明对比,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用这样的情景创设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一步一步诱导学生进入到作者的字里行间,真正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自主阅读,弄懂语句
文言文的学习尤其需要学生的自主阅读,本人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首先是字字落实,弄懂语句,读准句读,读出语感。这个步骤完成后,再给时间学生自由阅读或默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初步去把握全文大意。读法有多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童趣》的“项为之强”一句中的“强”不读“qiáng”也不读“qiǎng”,而应读“jiāng”。再如《桃花源记》“便要还家”一句中的“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面教者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