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测试题
一、释词。
1.方七百里( )2.高万仞( )3.年且九十( )4.惩山北....
之塞( )( )5.出入之迂也( )6.聚室而谋( )7.毕力平....
险( )8.指通豫南( )9.杂然相许( )( )10.献疑..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 )( )12.如.太行、王屋何.
( )13.且焉置土石( )( )( )14.投诸渤海之....
尾( )15.荷担者三夫( )16.箕畚( )17.始龀.( )( )18.寒暑易.节.( ) ( )19.始一反.焉
( )20.( )( )21.固不可彻..
( )22.虽我之死( )23.穷匮( )24.何苦而不平( )25.亡....
以应( )26.操蛇之神( )27.惧其不已( )28.负二山...
( )29.一厝朔东( )30.无陇断焉( )( ) ...
二、翻译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6.河曲智叟亡以应。
三、问答。
1.本文选自《,体裁是
2.侧面说明愚公移山精神感人的句子是
3.文中哪两句夸张的话可以看出愚公移山的工程量是巨大的
4.写愚公其妻献疑的目的是什么?
5.“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了什么?
6.概括说明移山所面临的困难和决心、信念。
7.写愚公年龄之大的作用是什么?
)11.
8.京城氏之子帮助愚公移山有什么含义?
9.第3段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比的观点,智叟从静
止的观点出发,认为 ,而愚公从
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 ,说明了智叟不
,愚公不 。
10.愚公移山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11.帝感其诚,“诚”指的是帝感其诚意思相近,即 。
12.从这篇文章看,愚公的“愚”其实就是 智叟的“智”就是 。
13.用四个字表述愚公移山验证的真理
14.学了愚公移山你有什么启示?
15.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2)告之于帝。( )(3)帝感其诚。( )
(4)甚矣,汝之不惠。( )(5)陈胜者,阳城人也。( )
《愚公移山》测试题
一、释词。
1.方七百里( )2.高万仞( )3.年且九十( )4.惩山北....
之塞( )( )5.出入之迂也( )6.聚室而谋( )7.毕力平....
险( )8.指通豫南( )9.杂然相许( )( )10.献疑..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 )( )12.如.太行、王屋何.
( )13.且焉置土石( )( )( )14.投诸渤海之....
尾( )15.荷担者三夫( )16.箕畚( )17.始龀.( )( )18.寒暑易.节.( ) ( )19.始一反.焉
( )20.( )( )21.固不可彻..
( )22.虽我之死( )23.穷匮( )24.何苦而不平( )25.亡....
以应( )26.操蛇之神( )27.惧其不已( )28.负二山...
( )29.一厝朔东( )30.无陇断焉( )( ) ...
二、翻译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6.河曲智叟亡以应。
三、问答。
1.本文选自《,体裁是
2.侧面说明愚公移山精神感人的句子是
3.文中哪两句夸张的话可以看出愚公移山的工程量是巨大的
4.写愚公其妻献疑的目的是什么?
5.“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了什么?
6.概括说明移山所面临的困难和决心、信念。
7.写愚公年龄之大的作用是什么?
)11.
8.京城氏之子帮助愚公移山有什么含义?
9.第3段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比的观点,智叟从静
止的观点出发,认为 ,而愚公从
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 ,说明了智叟不
,愚公不 。
10.愚公移山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11.帝感其诚,“诚”指的是帝感其诚意思相近,即 。
12.从这篇文章看,愚公的“愚”其实就是 智叟的“智”就是 。
13.用四个字表述愚公移山验证的真理
14.学了愚公移山你有什么启示?
15.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2)告之于帝。( )(3)帝感其诚。( )
(4)甚矣,汝之不惠。( )(5)陈胜者,阳城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