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测评

阅读理解学习力测评

姓名: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日校: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峭壁上的树

①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

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② 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

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

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③ 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________它,雾________它,雨________它,风________

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在数不尽的反

击和怒号中,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④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

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⑤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

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

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

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

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

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

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⑥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

得为人们所不见。

⑦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

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

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酸枣树“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为什么“却还是努力地生长”?

3.下列词语是从第③段横线处抽出来的,请把它们填到合适的位置上。

迷 摧 缠 抽

云________它, 雾________它, 雨________它, 风________它

4.画线语句“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中,“雄

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

5.第⑤段写桃李杨柳四种树,有什么作用?

6.你从酸枣树身上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①见而奇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②。闻粲在门,倒屣③迎之。粲至,年既幼弱,

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④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

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其强记⑤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⑥,举笔便成,无所改

定。是人常以为宿构⑦;然复精意覃思⑧,亦不能加⑨也。(《三国志·王粲传》)

注:① 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② 车骑填巷,宾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③倒

屣(x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④ 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

畅。⑤ 强(qiánɡ)记:记忆力强。⑥属(zhǔ)文:写文章。⑦ 宿构:预先谋划准备。⑧ 精

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⑨ 加:超过。

1.用“/”标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停顿。

时 邕 才 学 显 著。

2.解释文段中画线字的意思。

(1)奇:________ (2)一:________ (3)识:________

3.说说文段中画线句“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的意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选文段中概括性词语回答)

5.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试题。

南极臭氧空洞的启示 ①荷兰科学家们正在利用欧洲航天局一颗卫星上的全球臭氧监测实验仪器得出的数据,

跟踪研究南极上空一个正在扩大的臭氧洞。他们获得的图像和大气资料表明,这个臭氧洞在

今年8月中旬出现并开始扩大。一个月后,臭氧洞面积大约2500万平方公里,约有2500万吨

臭氧流失,而且以上数字还在进一步扩大。

②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当时

臭氧洞的面积和深度都在迅速扩大。但是更早的资料表明,臭氧洞最初发生在1976年。它是

指臭氧总量低于200多布森单位的闭合低值区,并非是一点臭氧也没有的什么“空洞”。臭氧

量的正常值应为310至320多布森单位。

③在南极的冬季(北半球夏季),上空会出现巨大的旋风,风暴也把大量空气吸引到南

极上空。由冷空气、云层形成的静止的“孤岛”释放来自全球各地的卤素。到了春季(北半球

秋季),太阳的热量“激活”这些卤原子,使它们迅速同臭氧发生反应,破坏臭氧层,形成所

谓的“臭氧层空洞”。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是全球大气中臭氧含量正在不断减少的集中反映和

证明,引起世人极大不安和特别关注。

④科学家们指出,大气中臭氧含量每减少1%,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大约2%,还会引起其他多种疾病;而目前全球大气中的臭氧含量约已减少5%,原因何在?罪魁祸首则是人类活动排放出的大量氯和溴的化合物(卤素)的破坏作用。因此,南极上空再次出现臭氧洞实际上是一种早期示警信号,它提醒人们如果大气中的卤素和含氯氟烃污染物继续无节制地排放,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1.选文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事实?它给人类以怎样的警示?

2.第①段中使用了“大约2500平方公里”“约有2500万吨”这样的数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地球上的臭氧洞最初发生在哪一年?人类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的?

4.第②段说“它是指臭氧总量低于200多布森单位的闭合低值区,并非是一点臭氧也没有的什么„空洞‟”,其中“它”指代的是什么?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5.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减少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危害?

6.由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理解学习力测评

姓名: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日校: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峭壁上的树

①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

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② 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

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

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③ 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________它,雾________它,雨________它,风________

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在数不尽的反

击和怒号中,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④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

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⑤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

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

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

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

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

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

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⑥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

得为人们所不见。

⑦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

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

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酸枣树“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为什么“却还是努力地生长”?

3.下列词语是从第③段横线处抽出来的,请把它们填到合适的位置上。

迷 摧 缠 抽

云________它, 雾________它, 雨________它, 风________它

4.画线语句“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中,“雄

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

5.第⑤段写桃李杨柳四种树,有什么作用?

6.你从酸枣树身上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①见而奇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②。闻粲在门,倒屣③迎之。粲至,年既幼弱,

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④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

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其强记⑤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⑥,举笔便成,无所改

定。是人常以为宿构⑦;然复精意覃思⑧,亦不能加⑨也。(《三国志·王粲传》)

注:① 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② 车骑填巷,宾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③倒

屣(x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④ 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

畅。⑤ 强(qiánɡ)记:记忆力强。⑥属(zhǔ)文:写文章。⑦ 宿构:预先谋划准备。⑧ 精

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⑨ 加:超过。

1.用“/”标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停顿。

时 邕 才 学 显 著。

2.解释文段中画线字的意思。

(1)奇:________ (2)一:________ (3)识:________

3.说说文段中画线句“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的意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选文段中概括性词语回答)

5.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试题。

南极臭氧空洞的启示 ①荷兰科学家们正在利用欧洲航天局一颗卫星上的全球臭氧监测实验仪器得出的数据,

跟踪研究南极上空一个正在扩大的臭氧洞。他们获得的图像和大气资料表明,这个臭氧洞在

今年8月中旬出现并开始扩大。一个月后,臭氧洞面积大约2500万平方公里,约有2500万吨

臭氧流失,而且以上数字还在进一步扩大。

②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当时

臭氧洞的面积和深度都在迅速扩大。但是更早的资料表明,臭氧洞最初发生在1976年。它是

指臭氧总量低于200多布森单位的闭合低值区,并非是一点臭氧也没有的什么“空洞”。臭氧

量的正常值应为310至320多布森单位。

③在南极的冬季(北半球夏季),上空会出现巨大的旋风,风暴也把大量空气吸引到南

极上空。由冷空气、云层形成的静止的“孤岛”释放来自全球各地的卤素。到了春季(北半球

秋季),太阳的热量“激活”这些卤原子,使它们迅速同臭氧发生反应,破坏臭氧层,形成所

谓的“臭氧层空洞”。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是全球大气中臭氧含量正在不断减少的集中反映和

证明,引起世人极大不安和特别关注。

④科学家们指出,大气中臭氧含量每减少1%,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大约2%,还会引起其他多种疾病;而目前全球大气中的臭氧含量约已减少5%,原因何在?罪魁祸首则是人类活动排放出的大量氯和溴的化合物(卤素)的破坏作用。因此,南极上空再次出现臭氧洞实际上是一种早期示警信号,它提醒人们如果大气中的卤素和含氯氟烃污染物继续无节制地排放,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1.选文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事实?它给人类以怎样的警示?

2.第①段中使用了“大约2500平方公里”“约有2500万吨”这样的数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地球上的臭氧洞最初发生在哪一年?人类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的?

4.第②段说“它是指臭氧总量低于200多布森单位的闭合低值区,并非是一点臭氧也没有的什么„空洞‟”,其中“它”指代的是什么?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5.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减少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危害?

6.由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


相关文章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测评模块:节能已成习惯 武穴市实验中学教科室 陈水明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单元测评模块 ■目标能力 理解说明文说明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理清说明顺序:理解运用常见说明方法 ...查看


  • 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 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在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中,各校一方面加大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投入,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另一方面,不断挖掘自身在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创办各类特色学校.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查看


  • 100测评网_五单元B卷(鲁教版)小三语文下学期
  •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每题4分,12题,共计48分) 1.下面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迅速(x ùn sù) B. 议论(y ì luàn ) C. 医生(y ī shēn ɡ) 答案:B 本题考查字音. B 项正确的应该是:议论(y ì ...查看


  • 测评网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2
  • 第四单元测试题(二) 一.读下面各组词语,在正确的读音后面"√". 二.读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画"√". 1.邱少云全身武装,伏在我身后. . 伏:①趴( ) ②低下头( ) ③屈服( ) ...查看


  • 浅议让好奇心引领我们的作文前进
  • 浅议让好奇心引领我们的作文前进 浅议让好奇心引领我们的作文前进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更新:2010-7-27 栏目:语文论文 [热点导读]: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 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初中语文教学运用"情感教 育"之 ...查看


  • 初中语文远程培训心得体会2011年12月
  • 初中语文远程培训心得体会 平塘县京舟中学:苏志琼 通过本次培训,我又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基本素质,开拓了眼界,为今后的语文教学奠定了基础.下面我就本次培训内容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学习教师的教学经验 在培训过程中老 ...查看


  •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
  •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分类及意义 陆云 <九年义务教育各科教学目标管理体系设计>论文 * * * 一.初中语文目标教学的宏观结构 初中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可以用三个问题来概括: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一般可以表 述为教学内 ...查看


  • 测评网小学六年级语文金色的脚印同步练习题
  • 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脚印)同步练习题 24.金色的脚印 1.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光 冷 孤 直 热 慢 湿 2.选词填空 . 凝望 注视 盯 瞪 ①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 )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②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 )着盘旋翻 ...查看


  • 第三届高思杯六年级综合素质测评_语文试卷
  • 第三届 高思杯 六年级综合素质测评 语文部分 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学生注意]请务必将答案填在答题纸 ...一.基础知识运用(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共18分) 1. 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