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分析与对策
作者:刘舒敏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9期
[摘要]恋爱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笔者对湖南省株洲市1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总结出当前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分析了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大学生恋爱加强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刘舒敏(1977- ),男,湖南株洲人,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工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湖南 株洲41200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174-0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校学生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人生观、恋爱观较以前有很大的变化,大学生恋爱在高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当前大学生恋爱现象应认真分析,并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恋爱观、道德观,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笔者对湖南省株洲市1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得出大学生恋爱主要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谈恋爱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3.4%,表示自己目前不打算谈的有
32.6%,另外14%的同学则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认为在大学不应该谈恋爱的只有6.5%。从调查的情况看,大学生谈恋爱具有普遍现象。大学生恋爱的平均百分比:大一为8%,大
三、大四达到了94%。这说明恋爱的愿望不仅会随年级升高而加大,而且还会在同学之间相互影响,呈现出普遍性的特点。
2.自主性。大学生由于脱离了家庭生活,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在高校里,大学生平等权利和平等价值观念强烈,通过调查:有76.8%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自主的能力,不希望老师和家长干预他们的个人问题,17.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只有5.9%的学生认为大部分的事最好是征得老师和家长的同意。
3.浪漫性。由于大学生的爱情是在特殊文化环境中萌生的,而作为爱情之果的婚姻家庭需要在学业完成之后才能实现。因此,有91.3%的大学生表示在恋爱中要追求轰轰烈烈的感觉,而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长远发展和最终结果,以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恋爱的浓
重的浪漫色彩,遮蔽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使恋爱缺少必要的现实基础,恋爱关系容易破裂。
4.公开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大都向往自由自主的生活,于是许多热恋中的大学生一扫传统的以含蓄、内在、深沉为美的形式,在众目睽睽之下,旁若无人地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调查,愿意对周围的人公开恋情的恋爱大学生比例为87.6%,愿意在校园里各种环境下有亲昵行为的:教室23.7%、图书馆37.5%、食堂68.6%、校园绿地86.2%。
5.轻率性。大学生恋爱的轻率性,一方面表现为在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择偶标准情况下仓促应对。有21.8%的学生只是在好奇心、神秘感、性冲动等心理驱使下与异性出现恋情。有43.6%的学生恋爱是为了满足情感的空虚。由于恋爱开始就缺乏慎重的考虑,这种爱情往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常出现恋爱挫折,造成不必要的苦恼和焦虑。由于恋爱的轻率性,使得大学生恋爱基础十分脆弱,从而出现了高失败率。根据笔者的调查,有过失恋经历的学生占到了63.4%。
6.脆弱性。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控制能力。脆弱性在失恋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在调查中发现的63.4%有过失恋经历的学生中,有75%的学生面对失恋挫折经过一段时间后心理能逐步恢复正常,有25%左右的学生陷于失恋的焦虑、悲伤、痛苦、绝望的情绪中难以自拔,有的甚至滋生“寻机报复”和自杀的念头。
二、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分析
1.生理和心理因素。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其生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因而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满足性冲动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在性意识发展到热恋阶段,性欲需求日益强烈,此时的大学生正由青春期的“异性疏远”走向青年期的“异性接近”。出于性冲动的驱使,青年开始脱离群体化的两性活动而单独约会。因而在异性吸引、彼此产生好感的基础上,恋爱也就慢慢的出现在大学生中了。
2.家庭因素。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现在多数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分宠爱,使他们产生了极其强烈的依赖心理,进入大学后从依赖父母转向对新的关爱的渴求。此时若有异性朋友的友爱与关注,极易发展为爱情。第二,中学时期,大多数家长不了解子女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致使他们的好奇心不断累积,到了大学,远离了家庭束缚,最终触发了体验恋爱的动机。
3.学校因素。目前高校对学生的恋爱问题所持的态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对,这种模糊性的政策使学校管理部门认识不统一,导致学生对待恋爱越来越开放。各高校的青春性教育也没有真正落实,笔者所调查的几所高校,类似的课程教学,基本是形同虚设。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的恋爱观、道德观的教育方面也处在一个薄弱的环节。
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分析与对策
作者:刘舒敏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9期
[摘要]恋爱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笔者对湖南省株洲市1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总结出当前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分析了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大学生恋爱加强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刘舒敏(1977- ),男,湖南株洲人,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工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湖南 株洲41200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174-0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校学生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人生观、恋爱观较以前有很大的变化,大学生恋爱在高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当前大学生恋爱现象应认真分析,并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恋爱观、道德观,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笔者对湖南省株洲市1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得出大学生恋爱主要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谈恋爱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3.4%,表示自己目前不打算谈的有
32.6%,另外14%的同学则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认为在大学不应该谈恋爱的只有6.5%。从调查的情况看,大学生谈恋爱具有普遍现象。大学生恋爱的平均百分比:大一为8%,大
三、大四达到了94%。这说明恋爱的愿望不仅会随年级升高而加大,而且还会在同学之间相互影响,呈现出普遍性的特点。
2.自主性。大学生由于脱离了家庭生活,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在高校里,大学生平等权利和平等价值观念强烈,通过调查:有76.8%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自主的能力,不希望老师和家长干预他们的个人问题,17.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只有5.9%的学生认为大部分的事最好是征得老师和家长的同意。
3.浪漫性。由于大学生的爱情是在特殊文化环境中萌生的,而作为爱情之果的婚姻家庭需要在学业完成之后才能实现。因此,有91.3%的大学生表示在恋爱中要追求轰轰烈烈的感觉,而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长远发展和最终结果,以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恋爱的浓
重的浪漫色彩,遮蔽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使恋爱缺少必要的现实基础,恋爱关系容易破裂。
4.公开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大都向往自由自主的生活,于是许多热恋中的大学生一扫传统的以含蓄、内在、深沉为美的形式,在众目睽睽之下,旁若无人地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调查,愿意对周围的人公开恋情的恋爱大学生比例为87.6%,愿意在校园里各种环境下有亲昵行为的:教室23.7%、图书馆37.5%、食堂68.6%、校园绿地86.2%。
5.轻率性。大学生恋爱的轻率性,一方面表现为在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择偶标准情况下仓促应对。有21.8%的学生只是在好奇心、神秘感、性冲动等心理驱使下与异性出现恋情。有43.6%的学生恋爱是为了满足情感的空虚。由于恋爱开始就缺乏慎重的考虑,这种爱情往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常出现恋爱挫折,造成不必要的苦恼和焦虑。由于恋爱的轻率性,使得大学生恋爱基础十分脆弱,从而出现了高失败率。根据笔者的调查,有过失恋经历的学生占到了63.4%。
6.脆弱性。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控制能力。脆弱性在失恋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在调查中发现的63.4%有过失恋经历的学生中,有75%的学生面对失恋挫折经过一段时间后心理能逐步恢复正常,有25%左右的学生陷于失恋的焦虑、悲伤、痛苦、绝望的情绪中难以自拔,有的甚至滋生“寻机报复”和自杀的念头。
二、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分析
1.生理和心理因素。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其生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因而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满足性冲动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在性意识发展到热恋阶段,性欲需求日益强烈,此时的大学生正由青春期的“异性疏远”走向青年期的“异性接近”。出于性冲动的驱使,青年开始脱离群体化的两性活动而单独约会。因而在异性吸引、彼此产生好感的基础上,恋爱也就慢慢的出现在大学生中了。
2.家庭因素。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现在多数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分宠爱,使他们产生了极其强烈的依赖心理,进入大学后从依赖父母转向对新的关爱的渴求。此时若有异性朋友的友爱与关注,极易发展为爱情。第二,中学时期,大多数家长不了解子女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致使他们的好奇心不断累积,到了大学,远离了家庭束缚,最终触发了体验恋爱的动机。
3.学校因素。目前高校对学生的恋爱问题所持的态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对,这种模糊性的政策使学校管理部门认识不统一,导致学生对待恋爱越来越开放。各高校的青春性教育也没有真正落实,笔者所调查的几所高校,类似的课程教学,基本是形同虚设。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的恋爱观、道德观的教育方面也处在一个薄弱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