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度
教师教学评估报告书
一.指导思想
建立全面反映教师业绩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对教师教学的改进功能。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评估办法
⒈成立评估领导小组,依据《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估标准》中的内容,逐条进行教师评估,总结已有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
2.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为目的的评价制度。教师填写自评表,并附有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的评价表。
3.评价体现动态性、过程性,并有教师成长档案。 ⒋根据各方面征求的意见和建议,统一评价结果,制定进一步提高的目标和改进措施;
三.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师10人,学历均合格,其中大专学历教师8人,本科学历教师1人。中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6人,一
级教师2人,未定职称教师2人。
四.评估结果
五. 现状分析
1. 优势: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看,我校一线教师的主要优势如下: 第一、学历高、教学功底扎实。一线教师90%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业务素质。
第二、多数教师们工作热情高,个性鲜明,有一定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第三,教师队伍团结,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
2、劣势
影响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是教师教研能力相对薄弱。“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教师科研能力无法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二是优质教师的缺乏正逐渐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校长自身素质提高,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营造良好氛围,建立保障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迅速提升迫在眉睫。
六、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2、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重点是把握课程改革这一主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增强科研意识,加大教科研力度,向科研与课堂要质量、要成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与环境,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可靠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4、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良好习惯养成。
5、继续推进学校各项改革,积极创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2006-2007年度
教师教学评估报告书
一.指导思想
建立全面反映教师业绩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对教师教学的改进功能。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评估办法
⒈成立评估领导小组,依据《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估标准》中的内容,逐条进行教师评估,总结已有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
2.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为目的的评价制度。教师填写自评表,并附有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的评价表。
3.评价体现动态性、过程性,并有教师成长档案。 ⒋根据各方面征求的意见和建议,统一评价结果,制定进一步提高的目标和改进措施;
三.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师10人,学历均合格,其中大专学历教师8人,本科学历教师1人。中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6人,一
级教师2人,未定职称教师2人。
四.评估结果
五. 现状分析
1. 优势: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看,我校一线教师的主要优势如下: 第一、学历高、教学功底扎实。一线教师90%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业务素质。
第二、多数教师们工作热情高,个性鲜明,有一定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第三,教师队伍团结,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
2、劣势
影响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是教师教研能力相对薄弱。“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教师科研能力无法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二是优质教师的缺乏正逐渐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校长自身素质提高,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营造良好氛围,建立保障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迅速提升迫在眉睫。
六、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2、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重点是把握课程改革这一主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增强科研意识,加大教科研力度,向科研与课堂要质量、要成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与环境,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可靠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4、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良好习惯养成。
5、继续推进学校各项改革,积极创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