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与欢喜佛

密宗

密宗,又叫真言宗,金刚乘,密教,秘密教,是中国佛教宗教派之一,在中国主要流传于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区,密教成为独立的思想体系和派别,一般认为在7世纪中叶《大日经》和《金刚顶经》成立后,最初流传于西南印度,德干高原,后来再向南印度和东北印度传播,公元8世纪由印度传入西藏。

密宗是大乘教,印度教和印度地方民间信仰的混合产物,在教理上以大乘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为其理论前提,在实践上则以高度组合化了的咒术,礼仪,本尊信仰崇拜等为特征,它简化了大乘教的繁琐理论,宣传手结印契(称“手密”即各种特定的手势),口诵真言(称“语密”,即念咒语),心观佛尊(称“意密”),就能使心意口“三业”清静,只要与佛的身口意相应,即身成佛。

另外,在其修法之际,建筑坛场(曼陀罗),配置诸佛菩萨。密宗仪轨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入教或传法仪式)等都有严格规定,传教秘密。

11世纪密教出现时轮教,他们宣扬现实存在像时间的车轮一样,悠忽即逝。“般若与方便二而不二”,只有信仰宇宙的绝对者本初佛才能从迷妄的世间中解脱出来,并宣扬佛教的理想国香巴拉的思想

欢喜佛

也称''双修”,在密宗佛殿内壁画上常常看见有明王与明妃做立姿裸身想抱状,这是密宗的本位佛,欢喜佛是藏传佛教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爱神”和“欲天”。密宗还用来象征佛法的兴盛,世代相传,其来历和寓意大概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是调和恶行,据《大圣欢喜供养法》说,为了调和一千五百个做恶事的,即便要以一千五百个做善事的来配成“兄弟夫妇”,这一千五百个调和者也是“观音的化身”,以交合的方式来调和恶行,彼此尽得欢喜,只做善事。

二,“欢喜佛”的“欢喜”二字并非指男女淫乐,二十指佛以大无畏大愤怒的气概,雄猛的力量和催破的手段修行,战胜“魔障”而从内心得到真正的极度喜悦。

三,“欢喜佛”象征男女双修,这种说法来源于古印度原始宗教中的性力崇拜,认为男代表法,女代表智慧。男女紧拥,相合为一,喻法与智慧双成。利用“空乐双运”,产生悟空性,认为阴阳的结合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本。

欢喜佛的产生有着哲学,宗教,历史,民俗和讽世意义的,但在汉传佛教中则崇尚正统,净化,因此,欢喜佛只在藏传佛教的密宗中出现,在汉传佛教的寺庙里不会见到。

,敬请关注公众账号“越野豪客”,转发请注明出处!

密宗

密宗,又叫真言宗,金刚乘,密教,秘密教,是中国佛教宗教派之一,在中国主要流传于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区,密教成为独立的思想体系和派别,一般认为在7世纪中叶《大日经》和《金刚顶经》成立后,最初流传于西南印度,德干高原,后来再向南印度和东北印度传播,公元8世纪由印度传入西藏。

密宗是大乘教,印度教和印度地方民间信仰的混合产物,在教理上以大乘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为其理论前提,在实践上则以高度组合化了的咒术,礼仪,本尊信仰崇拜等为特征,它简化了大乘教的繁琐理论,宣传手结印契(称“手密”即各种特定的手势),口诵真言(称“语密”,即念咒语),心观佛尊(称“意密”),就能使心意口“三业”清静,只要与佛的身口意相应,即身成佛。

另外,在其修法之际,建筑坛场(曼陀罗),配置诸佛菩萨。密宗仪轨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入教或传法仪式)等都有严格规定,传教秘密。

11世纪密教出现时轮教,他们宣扬现实存在像时间的车轮一样,悠忽即逝。“般若与方便二而不二”,只有信仰宇宙的绝对者本初佛才能从迷妄的世间中解脱出来,并宣扬佛教的理想国香巴拉的思想

欢喜佛

也称''双修”,在密宗佛殿内壁画上常常看见有明王与明妃做立姿裸身想抱状,这是密宗的本位佛,欢喜佛是藏传佛教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爱神”和“欲天”。密宗还用来象征佛法的兴盛,世代相传,其来历和寓意大概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是调和恶行,据《大圣欢喜供养法》说,为了调和一千五百个做恶事的,即便要以一千五百个做善事的来配成“兄弟夫妇”,这一千五百个调和者也是“观音的化身”,以交合的方式来调和恶行,彼此尽得欢喜,只做善事。

二,“欢喜佛”的“欢喜”二字并非指男女淫乐,二十指佛以大无畏大愤怒的气概,雄猛的力量和催破的手段修行,战胜“魔障”而从内心得到真正的极度喜悦。

三,“欢喜佛”象征男女双修,这种说法来源于古印度原始宗教中的性力崇拜,认为男代表法,女代表智慧。男女紧拥,相合为一,喻法与智慧双成。利用“空乐双运”,产生悟空性,认为阴阳的结合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本。

欢喜佛的产生有着哲学,宗教,历史,民俗和讽世意义的,但在汉传佛教中则崇尚正统,净化,因此,欢喜佛只在藏传佛教的密宗中出现,在汉传佛教的寺庙里不会见到。

,敬请关注公众账号“越野豪客”,转发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十九课
  • 第十九节课 思考题 83.佛法在你心目中到底占有何等地位?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什么样的人会被魔有机可乘?什么样的人则不会?你属于哪一种? 84.什么叫五种他圆满?请大致作个解释.为什么叫"他"圆满?对照自己,你是否具足? ...查看


  • 什么是密宗
  • 什么是密宗? 思考题 1.现在社会上,人们对密宗有哪些误解?请举例说明.对此你该如何驳斥? 2.在澄清人们对密宗的邪见时,为何不引用密续中的金刚语,而通篇引用汉地佛经中的教言?依此可以了知,度化众生时需要什么样的善巧方便? 3.通过学习这节 ...查看


  • 密宗十四条根本戒
  • 密宗十四条根本戒 在忏悔佛制罪中,忏悔别解脱堕罪和忏悔破菩萨戒堕罪已经讲完了,今天讲忏悔失毁密宗誓言罪. 辛三.忏悔失毁密宗誓言罪: 十四根本八粗支,发露忏破誓言罪. 密宗有十四条根本戒和八条支分戒,作为密宗行者,如果曾经违犯过这些学处,应 ...查看


  • 普乐寺导游词
  • 普乐寺导游词 各位朋友: 你们好!今天咱们参观普乐寺.普乐寺俗称园亭子,是乾隆皇帝继普宁寺,安远庙之后,敕建的又一座皇家寺庙.它座东面西,中轴线正对着避暑山庄,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普乐寺的建筑,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 ...查看


  • 入行论021
  • 第二十一节课 意幻供养前两天已经全部讲完了,中间开"金刚萨埵法会"时停了几天课.这期间,我要求大家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不管你是否参加了法会,最好能把心咒念完,如果念满四十万遍,我们相续中的罪业就会得以清净,这一点佛陀 ...查看


  • 普贤行愿品 1
  • 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的异译很多.西晋·聂道真译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就大体概括了它的内容,似乎是它的异译:不过因为翻译的不甚善巧,译文只有简略的长行,与本经的文字外形不一致.本经的文字有长行.偈颂两部份.长 ...查看


  • 显宗的皈依和密宗的皈依的标准及差异
  • 今天来说下皈依, 皈依是个大内容.他贯穿了佛法的全部.阿底峡尊者在藏地被尊称皈依仁波切.也可以说他整个一生都在开示皈依的重要性. 皈依并不是代表简单的学佛入门,而是贯穿了 整个佛法 皈依并不是代表简单的学佛入门,而是贯穿了 整个佛法.你在不 ...查看


  • 藏传佛教密宗文化
  • 藏传佛教密宗文化 课上老师关于藏传佛教的讲解,引发了我极大地兴趣.藏传佛教的神秘,让我最终选择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它.然而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远远超乎我的想象,在翻阅了多本资料后我发现,我既不可能多么深入地去研究探讨,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阐述分析. ...查看


  • 宗教存在问题和弊端--固步自封,唯我独尊
  • (2008-11-02 15:31:06) 转载▼ 标签: 唯我独尊 山头林立 贡高我曼 持法自傲 杂谈 分类: <畅谈天地人> (节选自<天地人"新说">第八章"宗教"第四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