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设想与建议

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设想与建议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个由来以久的“老”话题,我们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都在从不同的理解角度重视环境创设,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当然,也有不少的困惑,存在一些误区,因此,从这一点看,幼儿园环境创设又永远是个新话题。正因为如此,《纲要》在有关内容中高度强调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有关问题,其针对性非常强,对幼儿园进行有关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要求。

《纲要》强调了以终身教育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广义环境--要求及帮助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环境的含义:

(一)广义环境观认为,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新《纲要》正是将幼儿园教育置身与终身教育的大范围中,用大教育观来界定幼儿园环境的。

(二)《纲要》的表述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更广的理解),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纲要》是从幼儿园园内环境和园外与幼儿园相关环境两个方面去谈的。并突出了“创设”和“利用”。

一、自我质疑的四个问题:

1、我们为幼儿提供的环境,真的满足了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了吗?

2、我们创设的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的有效性如何?

3、我们的物质环境是否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

4、是否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发生了积极的相互作用?

二、我们幼儿园环境存在的问题:

1、环境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装饰、展示和供参观检查者的观赏与评价上。

2、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很难得到充分而有效地实现。

3、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不能有效地引发、支持幼儿的各种活动。

4、尤其是不能有效地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三、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设想与建议:

(一)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动态、开放的“活环境”。

1.全方位地考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这里的全方位应包含三层含义:

(1) 充分利用原有环境,发现和挖掘原有环境(含设施设备、材料)的特点,令其发挥有效的作用;

(2) 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

(3) 根据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各种教育活动的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因此,应扩展和延伸环境创设的区域。

★由“大墙饰”向“小墙饰”扩展。

★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楼道,将创设内容同各班级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 ★由室内向室外扩展延伸,园内的墙壁、栏杆、楼梯等都是应考虑的区域。

2.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实际上是教师教育观、儿童观的体现。教师不能把精力放在“我想怎样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应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上。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

3.不能盲目追求“精美”的、以装饰功能为主的环境创设,这样会降低环境创设的教育性,也减少了幼儿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的机会 。

(1)避免较多地从色彩、质量、结构、布局等方面考虑(成人视平线的高度;精美的“镜框式”), 应当透过表面形式去发现孩子创意的美、感受的美。

(2)不应对幼儿的“作品”(手工、操作材料等)看不上眼,更不应该采取选“优”方式展示少数幼儿作品,可与孩子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加工修饰的方法有多种:边框修饰法、背景衬托法、删减增添法、创意组合法(师生合作的各自一部分)、空间位置(门、窗、角落、栏杆等)选择法、放置方式变化法(吊、贴、摆等)等。

4.不应长期固定不变环境创设的内容,那种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孩子动手操作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我们的幼儿园在此方面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长期固定不变:墙饰内容、区角位置、摆设;投放材料数量、种类(有的区角材料放了几年)。

(2)创设手段及表现形式单调:幼儿作品排排贴(装);墙饰主要是平面的粘贴(对内容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且贴死、贴牢,根本说不上活动、可供幼儿操作的;评比栏中的乖娃娃标记表现在班班都是小红花、红苹果等,少有想过问问孩子,你想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好孩子”,且小红花、红苹果都是被老师亲自贴死的。(在此方面,现在的大一班本学期的做法可为大家借鉴)

5.不能让活动操作材料的贫乏和单调去控制、剥夺幼儿在游戏及各种活动中的探索意识和行为:

(1)不应只重视设施设备的购置,轻视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

(2)不应只重视教师的教具制作,轻视幼儿学具,操作材料的提供。

(3)操作材料数量少,种类少,让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的机会少,即使有让幼儿的选择,也是在教师根据自己需要而提出的条件的前提下的有限选择。教师应开放幼儿操作材料,支持与提高幼儿求异表现的能力。对于材料的提供可以用一种通俗的话来描述,操作材料越少,幼儿需要教师组织的机会就越多,幼儿主体地位体现的机会也就越少,一种不良循环。

(4) 应避免提供成品类的、定型类的、变化单一材料,让幼儿不能进行多种组合,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可供孩子进行多种组合的材料除了现在玩具市场上较多的建构材料外,更多的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去发现和创制新的幼儿喜欢的材料,同时,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丰富的物质资源。例如,线状(毛线、毛条、麻绳等)、片状(纸、布、树叶等)、块状等。除了单独使用外,更可以与其它材料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综上所述,如果在没有幼儿主体地位的物质环境创设中,孩子就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 又怎能谈得上尊重幼儿?因此,应该让幼儿能接触到幼儿园的每一寸空间(户外的栏杆、楼梯、走廊等;室内的窗、门、角落等)、每一件材料、每一面墙(不仅大墙,更应重视小墙饰,因为能根据目标灵活多变,利于引发幼儿参与),都应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通过与之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

(二)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引领幼儿成长的暗示环境。

1、保护环境创设的整体性

环境创设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因而必须保持其整体性。首先,内容要全面、系统。凡是孩子发展、教育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就应有相应的环境,如有发展身体的、有发展认知能力的、有发展社会性的……等等。既要注意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内容的横向联系,又要在纵向上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依次递进。其次,要体现出主次关系及层次性。如小班的“玩玩做做”活动区(或角),投放的工具和材料,就要考虑适合动作发展水平较差、一般、较好三类幼儿的不同需求。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主题和重点,周围环境中就要相应地体现出来。

2、科学划分各个活动区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仍主要以上课或集体活动为主,相对来说,孩子们缺乏自由活动的时间,就是在自由、分散活动时,也因缺乏一定的材料和场所及有效的指导,而存在着“放羊”

现象,这样既增加了老师的精神负担,又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设置活动区势在必行。所谓活动区就是利用活动室、走廊及室外场地,提供、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可设置的活动区有:社会活动区(娃娃家、医院、市场、马路等);自然科学活动区(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区;艺术活动区(音乐、美术);语言活动区(阅读、故事表演等);建构操作区(拼、插、搭、小制作等)等。我们幼儿园公共的大型活动区由于空间紧张所以请各班要充分利用、管理好各班级活动区角为各个年龄层次的幼儿提供了愉悦的活动场所。

3、班级环境创设中的注意点

在实施班级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一个“低”字。

(1)、 视角要放低。放低视角,就是要以幼儿的眼光和需要来评判环境创设。教师必须要改变观念,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班级环境的创设,把区域和墙面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教师的角色要从原来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首先教师要多关注班上的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和需求,激发他们创设墙饰的积极性,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构思和想法,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其次,要将收集布置的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可以结合主题课程单元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孩子能想到的让孩子自己想,孩子能得到的让孩子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准备就绪后让孩子自己协商如何装饰墙饰,而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随时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的确有困难并真的需要帮助时,可以问幼儿:“需要老师的帮忙吗?”在得到幼儿同意后教师再介入。在整个创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审美观或标准去衡量幼儿的作品,不应对幼儿的作品看不上眼,更不该采取选“优”方式展示少数幼儿作品或让少数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参与布置。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如:边框修饰、背景衬托、创意组合等,引导幼儿的审美观。

(2)、 成本要降低。本人认为,环境创设的成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二是时间与精力。经济方面,应注重实效,不能盲目地追求那些精美的、逼真的操作材料,要提倡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更多的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去发现和创制新的幼儿喜欢的材料,只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照样能为创设引发、支持幼儿探索的良好环境。如:木棍、石头是建构材料;麦杆、草绳是编织材料……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挖掘、利用本土资源,不能看不起乡土材料,看不起半成品的能给孩子带来无限创意的“零碎材料”。教师若是有心者,则处处都是可以供幼儿操作的材料:片状的废旧广告纸、纸板、布、塑料薄膜等;块状的泡沫、积木等;点状的珠子、扣子,乃至开心果壳,花生壳等;线状的毛线、麻绳、丝带、塑料软管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可以丰富各个区域角的活动内容。除了单独使用外,更可以与其它材料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不仅给孩子选择的自由,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而且经济,不必花很多的钱。同时与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制作教玩具相比,更加省时省力,不易被破坏和损耗,也不怕被破坏和损耗。

(3)、 视线要压低。压低视线,是指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墙饰创设不能以成人视平线的高度为准界了,而应以幼儿的视线和幼儿够得着为标准。活动室内外,凡是幼儿能接触到、够得着的每一寸空间:户外的栏杆、楼梯、走廊;室内的窗、门、角落、窗台等,都是幼儿自由创设的场地,这样,孩子才有机会真正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生动、直观、真实地拉近孩子与墙面主题的“距离”,引发和实现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的“高”与“低”是相对不同的教育观而言的,中间存在互为转换的条件和可能。要搞好班级环境创设,就必须对班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对下学期环境布置的建议与要求:

1、环境布置、区域活动要能体现《套材》的主题教学内容、“环境中要能体现无声的规则”、“材料的提供更具开放性” 请各班结合本班幼儿特点进行环境创设。

2、各班教师积极投入到环境创设的准备活动中,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和本地自然资源,让孩子们和家长朋友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来。应从

(1)教育性、童趣性;

(2)创意新颖;

(3)主题突出;

(4)幼儿参与性;

(5)利用废旧材料五个方面对活动室区角、过道等环境作出科学合理的布置。大班可较多设置一些科学发现区、益智区等活动区,小班则可侧重于生活区、操作区等;中班也可设置些语言区、美工区、角色区等等。

3、各班除了科学合理布置好本班的室内外环境外,还要以年级或班组为单位对公共区域进行环境布置。各班组长还应带领本班老师结合本班组实际,合理制定出环境布置的设想,并做好相应的书面材料,开学上交到行政办公室。(具体负责区域和任务收假后安排)。

附:

室内墙角美化的几种方法

幼儿园的活动室里都有墙角,它是室内美化不可忽视的园地。我们在工作中对室内墙角美化进行了反复的实践,根据墙角与墙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特点,可以利用旧毛线、废电线、草辫子等废旧材料,进行了多种风格、形式的布置美化,不仅可以较好地表现出层次感、立体感,增加室内美化景点,而且随着季节变化、知识更新的需要,便于增减更换内容。现向大家介绍以下几种美化方法。

一、放射线布置法 在墙角上确定一个点(也可将一个蛋糕盒盖或一个饮料瓶或一个食品盒固定在墙角上),向相邻的两墙面 上引拉放射线条。可由上向下、由下向上、由中间向上下、由上下向中间、由左右向中间放射。然后在放射线上添加树叶、小花或者小鸟、昆虫等,还可把幼儿的折纸作品布置在放射线上。

二、垂直线布置法 把一条或几条横线固定在相邻的墙面上,在横线上挂上一些下垂的毛线或皱纹纸条,塑造成垂柳或垂藤。 也可用挺拔的材料,塑造成向上的花草。再把幼儿的美工作品(如蝉、蝴蝶)展示在上面,效果更好。 三、平行线布置法 把几条横线固定在两个相邻的墙面上,或呈水平状,装饰成水纹,添加水生动物、植物。或呈倾斜状,装饰成其它景致。也可在上面展示幼儿的美术作品。

四、折线布置法 从墙角上方引下一条斜直线,下端固定在玩具柜上或拴在一条横线上。从斜直线上向左下方和右下方拉出几条折状线,线的末端固定在两个墙面上,点缀上花、叶、鸟、虫。还可布置上幼儿的作品。

五、前后分层布置法 在墙角的两面墙上拉上几条横线,在横线前固定一种近景,在横线后面和墙壁上添加中景、远景。

六、曲线布置法 拉两条横线固定在相邻的两面墙壁上,再由上到下拉一条垂直线,两端拴在上下两条横线的中间处,从垂直线上向左右松驰地引拉几条线,呈下抛物线状,线端固定在两面墙壁上。在抛物线上添加花、叶等。

以上列举的墙角布置方法还可几法并用,根据不同的需要确定不同的内容、形式,塑造出趣意浓厚的形象 。在幼儿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使静态的环境产生会说话的作用。

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设想与建议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个由来以久的“老”话题,我们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都在从不同的理解角度重视环境创设,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当然,也有不少的困惑,存在一些误区,因此,从这一点看,幼儿园环境创设又永远是个新话题。正因为如此,《纲要》在有关内容中高度强调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有关问题,其针对性非常强,对幼儿园进行有关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要求。

《纲要》强调了以终身教育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广义环境--要求及帮助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环境的含义:

(一)广义环境观认为,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新《纲要》正是将幼儿园教育置身与终身教育的大范围中,用大教育观来界定幼儿园环境的。

(二)《纲要》的表述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更广的理解),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纲要》是从幼儿园园内环境和园外与幼儿园相关环境两个方面去谈的。并突出了“创设”和“利用”。

一、自我质疑的四个问题:

1、我们为幼儿提供的环境,真的满足了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了吗?

2、我们创设的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的有效性如何?

3、我们的物质环境是否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

4、是否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发生了积极的相互作用?

二、我们幼儿园环境存在的问题:

1、环境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装饰、展示和供参观检查者的观赏与评价上。

2、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很难得到充分而有效地实现。

3、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不能有效地引发、支持幼儿的各种活动。

4、尤其是不能有效地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三、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设想与建议:

(一)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动态、开放的“活环境”。

1.全方位地考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这里的全方位应包含三层含义:

(1) 充分利用原有环境,发现和挖掘原有环境(含设施设备、材料)的特点,令其发挥有效的作用;

(2) 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

(3) 根据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各种教育活动的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因此,应扩展和延伸环境创设的区域。

★由“大墙饰”向“小墙饰”扩展。

★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楼道,将创设内容同各班级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 ★由室内向室外扩展延伸,园内的墙壁、栏杆、楼梯等都是应考虑的区域。

2.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实际上是教师教育观、儿童观的体现。教师不能把精力放在“我想怎样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应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上。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

3.不能盲目追求“精美”的、以装饰功能为主的环境创设,这样会降低环境创设的教育性,也减少了幼儿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的机会 。

(1)避免较多地从色彩、质量、结构、布局等方面考虑(成人视平线的高度;精美的“镜框式”), 应当透过表面形式去发现孩子创意的美、感受的美。

(2)不应对幼儿的“作品”(手工、操作材料等)看不上眼,更不应该采取选“优”方式展示少数幼儿作品,可与孩子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加工修饰的方法有多种:边框修饰法、背景衬托法、删减增添法、创意组合法(师生合作的各自一部分)、空间位置(门、窗、角落、栏杆等)选择法、放置方式变化法(吊、贴、摆等)等。

4.不应长期固定不变环境创设的内容,那种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孩子动手操作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我们的幼儿园在此方面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长期固定不变:墙饰内容、区角位置、摆设;投放材料数量、种类(有的区角材料放了几年)。

(2)创设手段及表现形式单调:幼儿作品排排贴(装);墙饰主要是平面的粘贴(对内容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且贴死、贴牢,根本说不上活动、可供幼儿操作的;评比栏中的乖娃娃标记表现在班班都是小红花、红苹果等,少有想过问问孩子,你想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好孩子”,且小红花、红苹果都是被老师亲自贴死的。(在此方面,现在的大一班本学期的做法可为大家借鉴)

5.不能让活动操作材料的贫乏和单调去控制、剥夺幼儿在游戏及各种活动中的探索意识和行为:

(1)不应只重视设施设备的购置,轻视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

(2)不应只重视教师的教具制作,轻视幼儿学具,操作材料的提供。

(3)操作材料数量少,种类少,让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的机会少,即使有让幼儿的选择,也是在教师根据自己需要而提出的条件的前提下的有限选择。教师应开放幼儿操作材料,支持与提高幼儿求异表现的能力。对于材料的提供可以用一种通俗的话来描述,操作材料越少,幼儿需要教师组织的机会就越多,幼儿主体地位体现的机会也就越少,一种不良循环。

(4) 应避免提供成品类的、定型类的、变化单一材料,让幼儿不能进行多种组合,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可供孩子进行多种组合的材料除了现在玩具市场上较多的建构材料外,更多的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去发现和创制新的幼儿喜欢的材料,同时,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丰富的物质资源。例如,线状(毛线、毛条、麻绳等)、片状(纸、布、树叶等)、块状等。除了单独使用外,更可以与其它材料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综上所述,如果在没有幼儿主体地位的物质环境创设中,孩子就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 又怎能谈得上尊重幼儿?因此,应该让幼儿能接触到幼儿园的每一寸空间(户外的栏杆、楼梯、走廊等;室内的窗、门、角落等)、每一件材料、每一面墙(不仅大墙,更应重视小墙饰,因为能根据目标灵活多变,利于引发幼儿参与),都应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通过与之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

(二)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引领幼儿成长的暗示环境。

1、保护环境创设的整体性

环境创设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因而必须保持其整体性。首先,内容要全面、系统。凡是孩子发展、教育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就应有相应的环境,如有发展身体的、有发展认知能力的、有发展社会性的……等等。既要注意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内容的横向联系,又要在纵向上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依次递进。其次,要体现出主次关系及层次性。如小班的“玩玩做做”活动区(或角),投放的工具和材料,就要考虑适合动作发展水平较差、一般、较好三类幼儿的不同需求。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主题和重点,周围环境中就要相应地体现出来。

2、科学划分各个活动区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仍主要以上课或集体活动为主,相对来说,孩子们缺乏自由活动的时间,就是在自由、分散活动时,也因缺乏一定的材料和场所及有效的指导,而存在着“放羊”

现象,这样既增加了老师的精神负担,又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设置活动区势在必行。所谓活动区就是利用活动室、走廊及室外场地,提供、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可设置的活动区有:社会活动区(娃娃家、医院、市场、马路等);自然科学活动区(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区;艺术活动区(音乐、美术);语言活动区(阅读、故事表演等);建构操作区(拼、插、搭、小制作等)等。我们幼儿园公共的大型活动区由于空间紧张所以请各班要充分利用、管理好各班级活动区角为各个年龄层次的幼儿提供了愉悦的活动场所。

3、班级环境创设中的注意点

在实施班级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一个“低”字。

(1)、 视角要放低。放低视角,就是要以幼儿的眼光和需要来评判环境创设。教师必须要改变观念,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班级环境的创设,把区域和墙面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教师的角色要从原来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首先教师要多关注班上的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和需求,激发他们创设墙饰的积极性,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构思和想法,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其次,要将收集布置的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可以结合主题课程单元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孩子能想到的让孩子自己想,孩子能得到的让孩子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准备就绪后让孩子自己协商如何装饰墙饰,而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观察者随时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的确有困难并真的需要帮助时,可以问幼儿:“需要老师的帮忙吗?”在得到幼儿同意后教师再介入。在整个创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审美观或标准去衡量幼儿的作品,不应对幼儿的作品看不上眼,更不该采取选“优”方式展示少数幼儿作品或让少数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参与布置。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如:边框修饰、背景衬托、创意组合等,引导幼儿的审美观。

(2)、 成本要降低。本人认为,环境创设的成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二是时间与精力。经济方面,应注重实效,不能盲目地追求那些精美的、逼真的操作材料,要提倡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更多的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去发现和创制新的幼儿喜欢的材料,只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照样能为创设引发、支持幼儿探索的良好环境。如:木棍、石头是建构材料;麦杆、草绳是编织材料……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挖掘、利用本土资源,不能看不起乡土材料,看不起半成品的能给孩子带来无限创意的“零碎材料”。教师若是有心者,则处处都是可以供幼儿操作的材料:片状的废旧广告纸、纸板、布、塑料薄膜等;块状的泡沫、积木等;点状的珠子、扣子,乃至开心果壳,花生壳等;线状的毛线、麻绳、丝带、塑料软管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可以丰富各个区域角的活动内容。除了单独使用外,更可以与其它材料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不仅给孩子选择的自由,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而且经济,不必花很多的钱。同时与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制作教玩具相比,更加省时省力,不易被破坏和损耗,也不怕被破坏和损耗。

(3)、 视线要压低。压低视线,是指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墙饰创设不能以成人视平线的高度为准界了,而应以幼儿的视线和幼儿够得着为标准。活动室内外,凡是幼儿能接触到、够得着的每一寸空间:户外的栏杆、楼梯、走廊;室内的窗、门、角落、窗台等,都是幼儿自由创设的场地,这样,孩子才有机会真正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生动、直观、真实地拉近孩子与墙面主题的“距离”,引发和实现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的“高”与“低”是相对不同的教育观而言的,中间存在互为转换的条件和可能。要搞好班级环境创设,就必须对班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对下学期环境布置的建议与要求:

1、环境布置、区域活动要能体现《套材》的主题教学内容、“环境中要能体现无声的规则”、“材料的提供更具开放性” 请各班结合本班幼儿特点进行环境创设。

2、各班教师积极投入到环境创设的准备活动中,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和本地自然资源,让孩子们和家长朋友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来。应从

(1)教育性、童趣性;

(2)创意新颖;

(3)主题突出;

(4)幼儿参与性;

(5)利用废旧材料五个方面对活动室区角、过道等环境作出科学合理的布置。大班可较多设置一些科学发现区、益智区等活动区,小班则可侧重于生活区、操作区等;中班也可设置些语言区、美工区、角色区等等。

3、各班除了科学合理布置好本班的室内外环境外,还要以年级或班组为单位对公共区域进行环境布置。各班组长还应带领本班老师结合本班组实际,合理制定出环境布置的设想,并做好相应的书面材料,开学上交到行政办公室。(具体负责区域和任务收假后安排)。

附:

室内墙角美化的几种方法

幼儿园的活动室里都有墙角,它是室内美化不可忽视的园地。我们在工作中对室内墙角美化进行了反复的实践,根据墙角与墙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特点,可以利用旧毛线、废电线、草辫子等废旧材料,进行了多种风格、形式的布置美化,不仅可以较好地表现出层次感、立体感,增加室内美化景点,而且随着季节变化、知识更新的需要,便于增减更换内容。现向大家介绍以下几种美化方法。

一、放射线布置法 在墙角上确定一个点(也可将一个蛋糕盒盖或一个饮料瓶或一个食品盒固定在墙角上),向相邻的两墙面 上引拉放射线条。可由上向下、由下向上、由中间向上下、由上下向中间、由左右向中间放射。然后在放射线上添加树叶、小花或者小鸟、昆虫等,还可把幼儿的折纸作品布置在放射线上。

二、垂直线布置法 把一条或几条横线固定在相邻的墙面上,在横线上挂上一些下垂的毛线或皱纹纸条,塑造成垂柳或垂藤。 也可用挺拔的材料,塑造成向上的花草。再把幼儿的美工作品(如蝉、蝴蝶)展示在上面,效果更好。 三、平行线布置法 把几条横线固定在两个相邻的墙面上,或呈水平状,装饰成水纹,添加水生动物、植物。或呈倾斜状,装饰成其它景致。也可在上面展示幼儿的美术作品。

四、折线布置法 从墙角上方引下一条斜直线,下端固定在玩具柜上或拴在一条横线上。从斜直线上向左下方和右下方拉出几条折状线,线的末端固定在两个墙面上,点缀上花、叶、鸟、虫。还可布置上幼儿的作品。

五、前后分层布置法 在墙角的两面墙上拉上几条横线,在横线前固定一种近景,在横线后面和墙壁上添加中景、远景。

六、曲线布置法 拉两条横线固定在相邻的两面墙壁上,再由上到下拉一条垂直线,两端拴在上下两条横线的中间处,从垂直线上向左右松驰地引拉几条线,呈下抛物线状,线端固定在两面墙壁上。在抛物线上添加花、叶等。

以上列举的墙角布置方法还可几法并用,根据不同的需要确定不同的内容、形式,塑造出趣意浓厚的形象 。在幼儿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使静态的环境产生会说话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总结
  • <幼儿园环境与创设>教学活动教学计划 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通过创设结构合理.卫生安全.美化.儿童化.教育化的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自然接触中认识各种事物,获得各种感受,理解各种现象,让幼儿生活在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里 ...查看


  • 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
  • 摘要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 ...查看


  • 幼儿园园长教研会感想
  • ****幼儿园园长教研会感想 经过这次园长研讨会后,我觉得像我们这些小型的幼儿园应该像大型的幼儿园学习,从下一个学期我们的思想指导也很重要,我园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扎扎实实地抓好本园教育教学工作,优化幼儿一日生活: ...查看


  • 幼儿园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
  • 这学期,大家推荐我为大班级的教研组长,我凭着自身的经验,尽自己的能力,努力带动大班级的全体教师开展了主题教学活动. 一.组织大班级教师,共同编幼儿体能操及录制音乐. 在学期初,我们三个大班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大班的年龄特点,共同编出了一 ...查看


  • 幼儿园环境布置图片:浅析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 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笔者曾多次带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和实习,发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特别是墙面装饰和区角布置,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由 ...查看


  • [怎样过"六一"儿童节]说课稿
  • <怎么过六一儿童节>说课稿 郭 炎 一.说教材 <怎么过六一儿童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的口语交际<怎么过六一儿童节>. 本课教学目标是: 1.能力训练目标 ...查看


  • 幼儿园观察记录:沙盘与幼儿园
  • 建筑区搭建主题的产生来源于幼儿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以及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丰富的经验,还来源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原有经验与兴趣需求,来源于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与周围人.事.物的互动. 大班第二学期的五月,我们班建筑区的幼儿园也越来越初具规模 ...查看


  • 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活动计划--小蚂蚁飞上天
  • 设计意图: <纲要>"语言"部分的指导要点中指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流.体验语言的乐趣.这正与我园"幼儿语言教育环境创设"的课题理念相符合. ...查看


  • 2016年度幼儿园特色发展总结
  • 幼儿园特色发展总结 本学期我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我园始终把"绿色.健康.快乐.安全.和谐"的思路贯穿在整体工作中,创设和谐幼儿园的育人环境,创设熏陶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