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结合实例,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2.知道主要化石燃料的分布概况。

3.结合实例,理解化石燃料在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4.结合实例,说明合理开发与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5.了解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重要意义,以及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不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化石燃料在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2.合理开发与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3.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不足。

难点:

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导入:

非可再生资源(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是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用一点,少一点,目前人类正面临一些非可再生资源濒临耗竭的问题,对于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利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如何才能解决其开发与消费中所产生的多种环境问题呢?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基本概念

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矿物燃料。它们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通过本阅读材料,能够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

1.能源是近代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是一国发展的最重要战略资源之一。

2.能源工业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生保障都极为重要。保障能源供应、确保经济安全以及解决能源消费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

3.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能源问题是我国21世纪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化石燃料的分布

总特征:各种化石燃料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衡。

1.煤炭分布

通过本阅读材料,能够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

1.煤炭的分类:无烟煤、烟煤和褐煤

2. 其优劣评价指标:等级和品质

(1)等级:指含碳量、燃烧热量及挥发分含量;

(2)品质:由硫、灰分、其他有害物的含量决定。3.通常以无烟煤质量最优,褐煤最差。燃烧优质煤,单位质量提供的热量高,释放污染少。燃烧质量差的煤,释放污染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能源生产和消费是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3.8,你认为西气东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21世纪初中国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协调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我国经济发达的广大南方地区石油资源少,煤炭资源也少,但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矛盾突出。再加上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是使用高效清洁的能源,而天然气是目前最清洁的高效矿物能源之一,其开采、运输、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小,这是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两个主要原因。

(三)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1.全世界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很大。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例如,占世界人口5%的美国,能源消耗却占世界的25%:而占世界人口15%的印度,只消耗世界能源的1.5%。

2.中国能源资源丰富多样,但是由于人口众多,目前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中国人均煤炭探明储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0%。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低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还不到世界人均能耗的1/3。

3.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

由于目前全世界使用的能源大部分取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非可再生的资源能供人类开采的时间是有限的。

全球石油还能开采多少年

据石油专家们粗略估计,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800亿吨石油。目前,地球上石油储量大约还有1 370亿吨。按照现在全世界每年开采30亿吨石油计算,地球上的石油还可供人类开采45—50年。但是随着新油田的发现,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可能还会延长。

1.你认为石油资源会不会耗竭?

2.如果石油资源开采完了,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哪些影响?

3.你认为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石油资源的耗竭?

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临时应变能力等。化石燃料耗竭后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资源的耗竭问题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足够的空间。

(四)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能源消耗中,煤炭的比重仍然较为重要,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更占有主要地位,在目前一次能源中约占70%。煤炭在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五)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严重耗损。

2.在能源资源开发与使用中,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要防止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3.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因开采能源而扰动、破坏土地,造成地面塌陷时,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4.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包括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实现脱硫,推广洁净煤技术等,减少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

1.你怎样理解在生产与生活中自觉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2.为节约能源,你建议社区、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对于本组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潜能,展开讨论,并给予充分的评价。

P31案例7,让学生收集北京过去、现在、未来能源结构状况方面的资料,以及政府在调整能源结构方面采取的一些主要措施,实施的一些主要工程等,再在此基础上分析北京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和成功的经验。

板书设计 §3.2.1 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基本概念

(二)化石燃料的分布

总特征:各种化石燃料在地球上分布

很不均衡。

1.煤炭分布 2.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三)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四)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五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结合实例,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2.知道主要化石燃料的分布概况。

3.结合实例,理解化石燃料在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4.结合实例,说明合理开发与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5.了解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重要意义,以及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不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化石燃料在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2.合理开发与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3.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不足。

难点:

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导入:

非可再生资源(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是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用一点,少一点,目前人类正面临一些非可再生资源濒临耗竭的问题,对于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利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如何才能解决其开发与消费中所产生的多种环境问题呢?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基本概念

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矿物燃料。它们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通过本阅读材料,能够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

1.能源是近代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是一国发展的最重要战略资源之一。

2.能源工业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生保障都极为重要。保障能源供应、确保经济安全以及解决能源消费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

3.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能源问题是我国21世纪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化石燃料的分布

总特征:各种化石燃料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衡。

1.煤炭分布

通过本阅读材料,能够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

1.煤炭的分类:无烟煤、烟煤和褐煤

2. 其优劣评价指标:等级和品质

(1)等级:指含碳量、燃烧热量及挥发分含量;

(2)品质:由硫、灰分、其他有害物的含量决定。3.通常以无烟煤质量最优,褐煤最差。燃烧优质煤,单位质量提供的热量高,释放污染少。燃烧质量差的煤,释放污染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能源生产和消费是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3.8,你认为西气东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21世纪初中国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协调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我国经济发达的广大南方地区石油资源少,煤炭资源也少,但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矛盾突出。再加上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是使用高效清洁的能源,而天然气是目前最清洁的高效矿物能源之一,其开采、运输、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小,这是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两个主要原因。

(三)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1.全世界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很大。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例如,占世界人口5%的美国,能源消耗却占世界的25%:而占世界人口15%的印度,只消耗世界能源的1.5%。

2.中国能源资源丰富多样,但是由于人口众多,目前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中国人均煤炭探明储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0%。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低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还不到世界人均能耗的1/3。

3.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

由于目前全世界使用的能源大部分取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非可再生的资源能供人类开采的时间是有限的。

全球石油还能开采多少年

据石油专家们粗略估计,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800亿吨石油。目前,地球上石油储量大约还有1 370亿吨。按照现在全世界每年开采30亿吨石油计算,地球上的石油还可供人类开采45—50年。但是随着新油田的发现,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可能还会延长。

1.你认为石油资源会不会耗竭?

2.如果石油资源开采完了,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哪些影响?

3.你认为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石油资源的耗竭?

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临时应变能力等。化石燃料耗竭后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资源的耗竭问题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足够的空间。

(四)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能源消耗中,煤炭的比重仍然较为重要,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更占有主要地位,在目前一次能源中约占70%。煤炭在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五)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严重耗损。

2.在能源资源开发与使用中,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要防止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3.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因开采能源而扰动、破坏土地,造成地面塌陷时,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4.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包括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实现脱硫,推广洁净煤技术等,减少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

1.你怎样理解在生产与生活中自觉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2.为节约能源,你建议社区、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对于本组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潜能,展开讨论,并给予充分的评价。

P31案例7,让学生收集北京过去、现在、未来能源结构状况方面的资料,以及政府在调整能源结构方面采取的一些主要措施,实施的一些主要工程等,再在此基础上分析北京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和成功的经验。

板书设计 §3.2.1 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基本概念

(二)化石燃料的分布

总特征:各种化石燃料在地球上分布

很不均衡。

1.煤炭分布 2.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三)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四)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五


相关文章

  • 东营市黄河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 东营市黄河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摘要:东营市黄河水资源存在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加剧.渠首工程引水困难.节水措施少.开发管理研究少等问题.为此,建议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系统的黄河水资源管理利用体系,包括积极提高水资源供给.建立辖区独 ...查看


  •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摘 要:我国地域辽阔,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土地资源利用率却不是很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更加紧张,加之土地浪费现象以及土地利用集约度低等问题的出现,使得相关部门不得不加强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视程度.文 ...查看


  • 土地环境与土地问题论文
  • 土地环境与土地问题论文 [摘要]土地开发整理必须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出发,土地开发整理必须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应该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并且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 ...查看


  • 防汛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防汛信息化"成为水利工作者热议话题之一.本文介绍防汛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对策,以为信息化建设在防汛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防汛 ...查看


  • 地方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开发研究3稿02
  • 2012年5月 地方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开发研究 The Reserach on the local culture resources industry development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出来.地方文化是一个 ...查看


  • 水资源保护概论论文
  • <水资源概论>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探讨 学 院 管理学院 专 业 财务管理 年级班别 13(1) 学 号 3113005179 学生姓名 王奇泉 任课教师 张丽娟 2016 年 04月 24 日 关于 ...查看


  •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探讨 姓名:刘凯洋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号:1134101127 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类文明的发祥和发展与水密不可分.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 ...查看


  • 污水再生利用对策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广州市.邮编510550) 1.污水再生利用的意义 污水再生利用为污水回收.再生和利用的统称,包括污水净化再利用.实现水循环的全过程. 水资源本身就具有可再生的特性.而城市污水是水量稳定,供给可靠的一种潜在的水资 ...查看


  • 长沙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 长沙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长沙市虽处南方,又临湘江,却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城市.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长沙市水资源问题愈加的严重.本文通过对长沙市及各县区现状年2008年水资源供需现状的分析,指出长沙市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