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西南宁三中高三历史收网题41题

高三历史收网题41题部分

1.阅读下列材料:

国内外学人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说法甚多。较为恰当的表述是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情感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政治观念、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这一表述,不事先对民族主义作价值判断,而只是对民族主义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作客观的叙述,留下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评价的宽广余地。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如何产生的,是“洋货”还是“土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既是我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在近代的转型,又是西方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引进,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就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上的“华夷之辩”观念。促使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原因,是西方的入侵引起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认识到中国只是世界各国中的一国。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如何产生”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示例:

观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传统民族主义转型和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引进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论证:在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里,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清末民初,这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平等的斗争相交织,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主要力量以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为主。

第二,五四时期,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反封建的同时,人们开始在思想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认识到中国文化的落后是近代以来中国多次政治变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于是,从文化上入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相结合,呈现出多元的倾向。以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代表。

第三,九一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高涨阶段。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

结论:总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不断裂变,外来民主思想和观念不断冲击下形成的以发展民主政治和谋求民族独立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国家观念,适应了近代化的要求。

2.材料:反映二战后世界的部分关键词(如右图)

从图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

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2分)(要求:主题立

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示例:

主题:二战后高科技迅猛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航天飞机、互联网。

简要阐释:二战后,计算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航天飞机代表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广泛深入的发展,使二战后的世界呈现出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居住。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东侧为尊,正室居住,西侧为卑,偏房居住,而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房略小。

材料二:图l为北京四合院平面结构图,四合院始于1 2世纪,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图2为201 2年开盘的深圳某楼盘户型结构图。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住宅结构变化的角度,对古今中国人住宅观进行比较。(12分)

答案:提取信息准确:古今户型及住宅观念变化符合史实(古代四合院强调主次尊卑,大小有别,容纳家族,内敛性强,人口众多,占地面积较大;今天户型强调实用性,方便性,平等性,开放性,节约空间及用地)。(古今各4分)

概括综合:住宅结构变化体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级观念、封闭观念、宗法观念、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4分)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图是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

的比较。

提取图表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

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12分)

[命题立意]本题以1 950~1 984年中国、苏联的粮食产量及国家政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所

学知识分析图表的能力。

[试题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分析图中曲线的明显变化的时间印证相关的史实加以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提取信息:示例:

1 950年中国颁布《土地改革法》,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1953年到1958年间,实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以互助合作社取代农民个体生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稳步上升。1 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大集体所有制,军事化管理,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下降。1978年改革开放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从50年代到70年代,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集体农庄制,但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保护自留地等政策,使苏联粮食产量与中国相当,70年代末开始,勃列日涅夫政府强调发展重工业,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远远低于中国;80年代中期后,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与美国军备竞赛升级为“星球大战计划”,使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延展:示例:国家的农业政策直接影响到粮食产量,应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的农业政策,鼓励农业创新,进行合理的农业改革,提高粮食产量。(12分)

3.下面曲线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

多种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比较表中的两条曲线,提取两项有关中

华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示例一 信息:政治上,“共和”使用的

次数在1918年是最高值,然后逐渐减少;

1918年底共和使用次数处于最低,“民主”

的使用次数逐渐上升的趋势,从1922年以后直线上升。说明: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倒行逆施造成了人们对民主的向往。民国初,由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共和政治受挫。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共和观念传入中国后,当时的人们认为“共和”必须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宪政约束。

示例二 信息:思想上,从1915年到1918年“共和”比“民主”的使用次数多;而在1919年以后“民主”比“共和”的使用次输增多。说明:由于政治上民主共和受挫,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造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便往,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既强调它的人民性、群众性。“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这样讲资产阶级民权政治与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图是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人口迁移的去向概括人口流动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12分)

[试题解析]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作答,影响可从促进民族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等角度作答,要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归纳概括完整且符合史实。(6分)示例

由欧洲迁往北美。为逃避政治迫害;工业化引起人口过剩(如17世纪初,荚国宗教专制,致使成千上万的清教徒逃亡海外,其中大部分移民北美。大批欧洲移民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涌入美国。)

由非洲迁往美洲。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西欧殖民者贩卖黑人到美洲。

由亚洲迁往美洲。为了开拓海外殖民地,列强掠卖人口。(如1860以后掠卖华工)

中国人闯关东。因生活所迫自发移民。

美国人西进。政府优惠政策促进人口流动。(如美国实行的

《宅地法》,吸引了大批人口由东部流向西部)(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6分)

(2)分析全面(6分)示例

影响:增强民族认同感,形成新的民族,如美利坚民族。加快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开拓进程。 促进经济发展。(如19,世纪的欧亚移民,不仅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同时也带去了必要的技术和经验,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另外,美国的西进运动,使美国的西部得到了开发,同样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民族国家的诞生。(如美国的建立、以色列国的建立。)

(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6分)

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漫画能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

根据漫画1、漫画2提取有关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试题解析:抓住漫画1与漫画2的图片文字与时代背景方面作答。

[参考答案]描述及说明:(8分)

图1的信息:20世纪初,各国从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中获得很多好处,而英国则不能从别国获得对等利益,英国了丧失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

说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英国忽视技术创新,加上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美国、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崛起,导致英国丧失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

图二信息: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随之国际社会力图推动新的国际货币取代美元。

说明: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自身经济实力相对削弱,加上日本、欧盟的崛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进一步冲击着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概括综合:(4分)

逻辑分:(2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拓展分:(2分)能在两个图片之间建立关联并描述其特征,或指出两个时期经济格局变化的原因、影响、特点等异同点的均可赋分。

例如:两幅漫画都体现了由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世界大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等。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何做“世界史”

由于对“世界史”的理解不同,人们做“世界史”的路径也不同。西方史学传统中一直有“世界史”,而写史的方法基本上采取叠加的手段,具体可以归纳为几种:

1.地域的叠加,即把一个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分开写作,然后拼在一起,形成“世界”历史。

2.事件的叠加,把世界上发生的事一件件写出来,放在一起,就组合成一个“世界”史。

3.时间的叠加,按时间顺序编排内容,也就是编年史手段。

4.主题的叠加,这种叠加方式可说是一种创新。20世纪以来,人们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历史

关注的对象,而有些作品就把涉及不同国家的相同主题写成一个个专题,然后合成“世界史”。

5.现象的叠加,把世界上各种历史现象加在一起而写成“世界”历史。

以上所有叠加其实都是用纵向的视野观察历史,这是一种层叠的结构,表达的是纵向的因果关系。但新的“世界史”即“全球史”却对历史进行横向的观察,表达横向的因果关系,强调横向的关系与互动,所以它在对历史进行诠释时往往以横向素材为依据,这是新“世界史”最大的特点。 ——摘自钱乘旦《“世界史”的理论、方法和内容》

请根据材料中提供的编写世界史的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份1990—2000年世界史目录。

6.答案示例 1990—2000年世界史

一、世界政治

1、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结束 和平与动荡并存 多极化趋势加强 美中俄欧日力量中心

2、美国干涉主义政策

3、中国的和平发展

4、俄罗斯走出低谷

二、世界经济

1、区域集团化-- 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3、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经济持续增长

4、中国--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申请加入世贸组织

三、世界文化

1、科技--互联网的发展 2、思想 3、教育 4、文学艺术

评分说明:(1)一级子目3分(至少3个),二级子目6分(至少6个),三级子目3分(至少三个)。层次不清,最多6分。有两个层次最多8分。(2)按地域或时间事件叠加,子目层次清晰,同等给分。(3)含有其他子目如“宗教”“生态环境”“第三世界”、“知识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等,同等给分。

高三历史收网题41题部分

1.阅读下列材料:

国内外学人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说法甚多。较为恰当的表述是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情感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政治观念、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这一表述,不事先对民族主义作价值判断,而只是对民族主义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作客观的叙述,留下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评价的宽广余地。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如何产生的,是“洋货”还是“土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既是我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在近代的转型,又是西方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引进,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就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上的“华夷之辩”观念。促使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原因,是西方的入侵引起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认识到中国只是世界各国中的一国。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如何产生”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示例:

观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传统民族主义转型和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引进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论证:在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里,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清末民初,这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平等的斗争相交织,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主要力量以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为主。

第二,五四时期,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反封建的同时,人们开始在思想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认识到中国文化的落后是近代以来中国多次政治变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于是,从文化上入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相结合,呈现出多元的倾向。以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代表。

第三,九一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高涨阶段。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

结论:总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不断裂变,外来民主思想和观念不断冲击下形成的以发展民主政治和谋求民族独立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国家观念,适应了近代化的要求。

2.材料:反映二战后世界的部分关键词(如右图)

从图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

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2分)(要求:主题立

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示例:

主题:二战后高科技迅猛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航天飞机、互联网。

简要阐释:二战后,计算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航天飞机代表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广泛深入的发展,使二战后的世界呈现出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居住。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东侧为尊,正室居住,西侧为卑,偏房居住,而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房略小。

材料二:图l为北京四合院平面结构图,四合院始于1 2世纪,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图2为201 2年开盘的深圳某楼盘户型结构图。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住宅结构变化的角度,对古今中国人住宅观进行比较。(12分)

答案:提取信息准确:古今户型及住宅观念变化符合史实(古代四合院强调主次尊卑,大小有别,容纳家族,内敛性强,人口众多,占地面积较大;今天户型强调实用性,方便性,平等性,开放性,节约空间及用地)。(古今各4分)

概括综合:住宅结构变化体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级观念、封闭观念、宗法观念、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4分)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图是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

的比较。

提取图表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

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12分)

[命题立意]本题以1 950~1 984年中国、苏联的粮食产量及国家政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所

学知识分析图表的能力。

[试题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分析图中曲线的明显变化的时间印证相关的史实加以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提取信息:示例:

1 950年中国颁布《土地改革法》,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1953年到1958年间,实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以互助合作社取代农民个体生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稳步上升。1 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大集体所有制,军事化管理,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下降。1978年改革开放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从50年代到70年代,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集体农庄制,但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保护自留地等政策,使苏联粮食产量与中国相当,70年代末开始,勃列日涅夫政府强调发展重工业,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远远低于中国;80年代中期后,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与美国军备竞赛升级为“星球大战计划”,使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延展:示例:国家的农业政策直接影响到粮食产量,应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的农业政策,鼓励农业创新,进行合理的农业改革,提高粮食产量。(12分)

3.下面曲线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

多种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比较表中的两条曲线,提取两项有关中

华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示例一 信息:政治上,“共和”使用的

次数在1918年是最高值,然后逐渐减少;

1918年底共和使用次数处于最低,“民主”

的使用次数逐渐上升的趋势,从1922年以后直线上升。说明: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倒行逆施造成了人们对民主的向往。民国初,由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共和政治受挫。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共和观念传入中国后,当时的人们认为“共和”必须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宪政约束。

示例二 信息:思想上,从1915年到1918年“共和”比“民主”的使用次数多;而在1919年以后“民主”比“共和”的使用次输增多。说明:由于政治上民主共和受挫,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造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便往,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既强调它的人民性、群众性。“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这样讲资产阶级民权政治与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图是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人口迁移的去向概括人口流动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12分)

[试题解析]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作答,影响可从促进民族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等角度作答,要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归纳概括完整且符合史实。(6分)示例

由欧洲迁往北美。为逃避政治迫害;工业化引起人口过剩(如17世纪初,荚国宗教专制,致使成千上万的清教徒逃亡海外,其中大部分移民北美。大批欧洲移民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涌入美国。)

由非洲迁往美洲。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西欧殖民者贩卖黑人到美洲。

由亚洲迁往美洲。为了开拓海外殖民地,列强掠卖人口。(如1860以后掠卖华工)

中国人闯关东。因生活所迫自发移民。

美国人西进。政府优惠政策促进人口流动。(如美国实行的

《宅地法》,吸引了大批人口由东部流向西部)(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6分)

(2)分析全面(6分)示例

影响:增强民族认同感,形成新的民族,如美利坚民族。加快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开拓进程。 促进经济发展。(如19,世纪的欧亚移民,不仅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同时也带去了必要的技术和经验,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另外,美国的西进运动,使美国的西部得到了开发,同样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民族国家的诞生。(如美国的建立、以色列国的建立。)

(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6分)

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漫画能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

根据漫画1、漫画2提取有关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试题解析:抓住漫画1与漫画2的图片文字与时代背景方面作答。

[参考答案]描述及说明:(8分)

图1的信息:20世纪初,各国从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中获得很多好处,而英国则不能从别国获得对等利益,英国了丧失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

说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英国忽视技术创新,加上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美国、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崛起,导致英国丧失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

图二信息: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随之国际社会力图推动新的国际货币取代美元。

说明: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自身经济实力相对削弱,加上日本、欧盟的崛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进一步冲击着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概括综合:(4分)

逻辑分:(2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拓展分:(2分)能在两个图片之间建立关联并描述其特征,或指出两个时期经济格局变化的原因、影响、特点等异同点的均可赋分。

例如:两幅漫画都体现了由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世界大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等。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何做“世界史”

由于对“世界史”的理解不同,人们做“世界史”的路径也不同。西方史学传统中一直有“世界史”,而写史的方法基本上采取叠加的手段,具体可以归纳为几种:

1.地域的叠加,即把一个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分开写作,然后拼在一起,形成“世界”历史。

2.事件的叠加,把世界上发生的事一件件写出来,放在一起,就组合成一个“世界”史。

3.时间的叠加,按时间顺序编排内容,也就是编年史手段。

4.主题的叠加,这种叠加方式可说是一种创新。20世纪以来,人们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历史

关注的对象,而有些作品就把涉及不同国家的相同主题写成一个个专题,然后合成“世界史”。

5.现象的叠加,把世界上各种历史现象加在一起而写成“世界”历史。

以上所有叠加其实都是用纵向的视野观察历史,这是一种层叠的结构,表达的是纵向的因果关系。但新的“世界史”即“全球史”却对历史进行横向的观察,表达横向的因果关系,强调横向的关系与互动,所以它在对历史进行诠释时往往以横向素材为依据,这是新“世界史”最大的特点。 ——摘自钱乘旦《“世界史”的理论、方法和内容》

请根据材料中提供的编写世界史的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份1990—2000年世界史目录。

6.答案示例 1990—2000年世界史

一、世界政治

1、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结束 和平与动荡并存 多极化趋势加强 美中俄欧日力量中心

2、美国干涉主义政策

3、中国的和平发展

4、俄罗斯走出低谷

二、世界经济

1、区域集团化-- 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3、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经济持续增长

4、中国--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申请加入世贸组织

三、世界文化

1、科技--互联网的发展 2、思想 3、教育 4、文学艺术

评分说明:(1)一级子目3分(至少3个),二级子目6分(至少6个),三级子目3分(至少三个)。层次不清,最多6分。有两个层次最多8分。(2)按地域或时间事件叠加,子目层次清晰,同等给分。(3)含有其他子目如“宗教”“生态环境”“第三世界”、“知识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等,同等给分。


相关文章

  • 深山绝命毒师!制毒窝点藏10吨毒品
  • 深山绝命毒师!广西制毒窝点藏10吨毒品 1月2日凌晨,南宁市公安局成功捣毁2个生产制毒窝点,当场查获毒品.半成品10吨多,数量之大在国内也属罕见,总价值3千多万元! 2016年10月下旬,南宁警方研判出一伙外省人员进入南宁筹建制毒厂的线索. ...查看


  • 2016年广西各市高考成绩
  • 2016年广西各市高考成绩 2016年桂林高考再创佳绩 一本上线人数3885人 比去年多93人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晚报记者支荣) 今年我市高考总体情况怎么样? 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市招生考试院获悉,2016年桂林高考再创佳绩,文理科总分成绩 ...查看


  • 广西出台小升初就近入学方案 政策解析
  • 主要政策解析 试行学区化办学,有3种形式 ●地段划片:学校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生源情况统筹划分,服务地段内生源过多的初中,超量的生源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分配到生源较少的初中就读: ●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 ●多校划片:学校,先 ...查看


  • 报考指南|三所"小211"医科大学,既招一本,又招二本!!!
  • 近日,有家长在零点高三"四川高考家长交流群"上说自己的孩子想学医,但不知有哪些收分不高但比较好的医科大学.另外,前几日,小编发过文章"如何在川内一本院校享有二本院校的福"后,有家长给零点高三留言,说想 ...查看


  • 广西律师及相关法律服务公司名录697家
  • 网址 http://www.chinaiic.cn 广西律师及相关法律服务公司名录2016最新697家 <广西律师及相关法律服务公司名录2016最新版>全面汇总了截止到2016年广西697家律师及相关法律服务公司信息,覆盖率达9 ...查看


  • 广西环保监测站名录205家
  • 网址 http://www.chinaiic.cn 广西环保监测站名录2016最新205家 <广西环保监测站名录2016最新版>全面汇总了截止到2016年广西205家环保监测站信息,覆盖率达99%以上.名录信息通过呼叫中心等多渠 ...查看


  • 2015广西公务员考试南宁放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岗位招录条件
  • 广西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广西公务员考试南宁放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岗位招录条件 4月25日,一年一度的广西公务员考试将正式开考. 今年,针对艰苦边远地区"招人难"问题,自治区下发通知,明确要求降低艰苦 ...查看


  • 2014年广西高校"美丽广西
  • 2014年广西高校"美丽广西 梦想起航"区情知识竞赛试题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规划年限为?(A) A.2011―2015年 B.2012―2016年 C.2010―2014年 2.中国 ...查看


  • 南宁市柑橘类种植农场名录194家
  • 网址 http://www.chinaiic.cn 南宁市柑橘类种植农场名录194家 <南宁市柑橘类种植农场名录2016最新版>全面汇总了截止到2016年南宁市194家柑橘类种植农场企业信息,覆盖率达100%.名录信息通过呼叫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