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幼儿从爱幼儿开始

  关键词 教育;幼儿;教师

  

  高尔基说:“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只有爱他,才能读懂他。正所谓:“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

  现实中。由于许多教师思想中存在着“教师是教育者,幼儿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因此使师幼关系出现了一种不平等现象。即教师成了施爱者。幼儿成了被动的施爱对象,从而失去了幼儿的主动性。这种没有爱的教育并没有达到“以爱育爱”的目的。

  孩子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爱的工作。但仅仅停留在爱上是不够的,爱要在心理上与幼儿相容。《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尊重、爱护幼儿。《纲要》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学生。爱幼儿是一位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教育素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灌注自己全部的爱,幼儿才能轻松愉快的生活。

  在我印象中有一次。一个孩子在盥洗的时候偷偷溜进美工区玩,并把美工区的颜料全倒在了地上。这时候看见这件事的小朋友都“哇”地叫起来。倒了颜料的那个小朋友也不敢做声。只是用胆怯的眼神看着我。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轻声对他说:“有没有摔疼呢?”他说:“没有!”我继续问他:“那你现在明白为什么老师不让你们洗手的时候来美工区玩了吗?”他点点头说:“知道。老师怕我们摔跤!”虽然说这是一件小事,可是如果没有对孩子的爱。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在心理上宽容孩子,就是对孩子的爱,试想教师没有这样的师德修养,训斥幼儿,批评他做事鲁莽,损坏公共财物,很可能导致孩子与老师情绪的对立。更从何去谈教育的成功呢?

  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感情问题。”宽容之中蕴涵着了解、信任、等待表明了教育者对自己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渗透了一种对事业、对孩子的诚挚的热爱。

  爱要做到心理相容。还要理解幼儿,理解也是一种师爱。教师要把幼儿看做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而不是老师施爱的被动对象。当老师把幼儿当成教育的主体用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有可爱之处,你不会不去爱他们。

  有许多幼儿都缺乏自信心,许多事都做不好。进人大班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开始加深。幼儿每周有三节数学活动。乌家旭小朋友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因此就特别害怕数学。小朋友们也因此嘲笑他,每次到提问他时,他都很紧张,偏偏轮到他时,他又算不出,急得他眼睛都红了。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每轮到他算时,我就挑一道简单的题给她,并且让他的妈妈回家后给她做点简单的题目。他很顺利地就过关了。慢慢地,他变了,自信了,声音大了,口算时,声音宏亮,回答准确,小朋友们也惊讶他的进步,都很佩服他,谁也不笑话他了。

  所以说,教师只有从心理上理解幼儿,去帮他想办法,解决问题,帮助他渡过难关,才是对他真正的爱。

  有的幼儿天生身体有缺陷,在正常的孩子面前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陈思彤小朋友是弱听。耳朵的听力神经没有发育好。因此老师和小朋友说的话。她都听不懂,不理解意思。孩子们都不爱和她玩。有几次听到班级小朋友们在偷偷的议论,猜测陈思彤是不是个小哑巴。发现这种情况后。我马上利用早晨谈话的时候和孩子们谈。问道:“你们小的时候,会说话吗?”孩子们纷纷答道:“不会说。”“对,陈思彤现在还小。她还不会说话,等她长大了,就会说话了,所以小朋友能不能笑话她,不理她?”“不能。”“对了,我们都是大哥哥、大姐姐,我们要帮助陈思彤。做个有爱心的好孩子。”从那以后,孩子们都会有意识的去照顾陈思彤,出去玩的时候主动拉着陈思彤的手,孩子们都在关注陈思彤的进步。记得有一次点名,以前点名的时候,陈思彤都不知道是在叫她,也不喊“到”,可是每次我都不厌其烦的点她的名字。然后提醒她喊“到”。可是这次点名,我没有提醒她,她自己主动站起来,大声说“到”。孩子们当时特高兴、特激动,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都对陈思彤说“你真棒”、“你长大了”。所以说,当遇到问题时,老师要适当的引导,去激发幼儿的爱心,用集体的力量去帮助有困难的孩子。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陶行知老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变成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老师。这话句,让我反思到:只有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体验他们的感觉。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才会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变成朋友。你立刻觉得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玩,谁也不觉得你是老师,这时,你才成了真正的老师。这时的教育才最有成效,这才是一名幼儿老师从教的基本功。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其责任就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孩子。同时还要教育孩子成人、成才。教师对孩子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孩子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最后我引用陈鹤琴老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我今后工作的动力――“热爱儿童,终其一生,乐业不疲”。

  

  (编辑/李舶)

  关键词 教育;幼儿;教师

  

  高尔基说:“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只有爱他,才能读懂他。正所谓:“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

  现实中。由于许多教师思想中存在着“教师是教育者,幼儿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因此使师幼关系出现了一种不平等现象。即教师成了施爱者。幼儿成了被动的施爱对象,从而失去了幼儿的主动性。这种没有爱的教育并没有达到“以爱育爱”的目的。

  孩子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爱的工作。但仅仅停留在爱上是不够的,爱要在心理上与幼儿相容。《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尊重、爱护幼儿。《纲要》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学生。爱幼儿是一位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教育素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灌注自己全部的爱,幼儿才能轻松愉快的生活。

  在我印象中有一次。一个孩子在盥洗的时候偷偷溜进美工区玩,并把美工区的颜料全倒在了地上。这时候看见这件事的小朋友都“哇”地叫起来。倒了颜料的那个小朋友也不敢做声。只是用胆怯的眼神看着我。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轻声对他说:“有没有摔疼呢?”他说:“没有!”我继续问他:“那你现在明白为什么老师不让你们洗手的时候来美工区玩了吗?”他点点头说:“知道。老师怕我们摔跤!”虽然说这是一件小事,可是如果没有对孩子的爱。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在心理上宽容孩子,就是对孩子的爱,试想教师没有这样的师德修养,训斥幼儿,批评他做事鲁莽,损坏公共财物,很可能导致孩子与老师情绪的对立。更从何去谈教育的成功呢?

  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感情问题。”宽容之中蕴涵着了解、信任、等待表明了教育者对自己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渗透了一种对事业、对孩子的诚挚的热爱。

  爱要做到心理相容。还要理解幼儿,理解也是一种师爱。教师要把幼儿看做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而不是老师施爱的被动对象。当老师把幼儿当成教育的主体用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有可爱之处,你不会不去爱他们。

  有许多幼儿都缺乏自信心,许多事都做不好。进人大班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开始加深。幼儿每周有三节数学活动。乌家旭小朋友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因此就特别害怕数学。小朋友们也因此嘲笑他,每次到提问他时,他都很紧张,偏偏轮到他时,他又算不出,急得他眼睛都红了。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每轮到他算时,我就挑一道简单的题给她,并且让他的妈妈回家后给她做点简单的题目。他很顺利地就过关了。慢慢地,他变了,自信了,声音大了,口算时,声音宏亮,回答准确,小朋友们也惊讶他的进步,都很佩服他,谁也不笑话他了。

  所以说,教师只有从心理上理解幼儿,去帮他想办法,解决问题,帮助他渡过难关,才是对他真正的爱。

  有的幼儿天生身体有缺陷,在正常的孩子面前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陈思彤小朋友是弱听。耳朵的听力神经没有发育好。因此老师和小朋友说的话。她都听不懂,不理解意思。孩子们都不爱和她玩。有几次听到班级小朋友们在偷偷的议论,猜测陈思彤是不是个小哑巴。发现这种情况后。我马上利用早晨谈话的时候和孩子们谈。问道:“你们小的时候,会说话吗?”孩子们纷纷答道:“不会说。”“对,陈思彤现在还小。她还不会说话,等她长大了,就会说话了,所以小朋友能不能笑话她,不理她?”“不能。”“对了,我们都是大哥哥、大姐姐,我们要帮助陈思彤。做个有爱心的好孩子。”从那以后,孩子们都会有意识的去照顾陈思彤,出去玩的时候主动拉着陈思彤的手,孩子们都在关注陈思彤的进步。记得有一次点名,以前点名的时候,陈思彤都不知道是在叫她,也不喊“到”,可是每次我都不厌其烦的点她的名字。然后提醒她喊“到”。可是这次点名,我没有提醒她,她自己主动站起来,大声说“到”。孩子们当时特高兴、特激动,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都对陈思彤说“你真棒”、“你长大了”。所以说,当遇到问题时,老师要适当的引导,去激发幼儿的爱心,用集体的力量去帮助有困难的孩子。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陶行知老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变成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老师。这话句,让我反思到:只有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体验他们的感觉。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才会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变成朋友。你立刻觉得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玩,谁也不觉得你是老师,这时,你才成了真正的老师。这时的教育才最有成效,这才是一名幼儿老师从教的基本功。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其责任就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孩子。同时还要教育孩子成人、成才。教师对孩子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孩子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最后我引用陈鹤琴老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我今后工作的动力――“热爱儿童,终其一生,乐业不疲”。

  

  (编辑/李舶)


相关文章

  • 教育综合知识考点复习
  • 教育综合知识考点复习纲要 (三)学前教育学模块 1.学前教育及其发展 (1)学前教育的内涵: 1.教育对象:学前教育对象是入小学前的儿童,即是对0--6岁的幼儿进行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应包括,狭义上的是幼儿园的教育, 2.实施机构:学前教育 ...查看


  • 华师在线音乐满分作业
  • 音乐 一.判断题 3岁以前,许多幼儿都喜欢归跟着成人边哼唱边做一些简单的游戏性动作,他们已经形成要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一致起来的明确愿望.答案:错误 3岁幼儿的语言发展已有了许多进步,他们已经能够完整地再现一些短小和较长歌曲中比较完整的片段, ...查看


  • 幼儿口头语言敏感期
  • 题 目: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专 业: 年级班级: 指导教师: 幼儿口头语言敏感期及其 教育对策 王丽媛 [1**********]6 教育科学系 学前教育 2009级学前教育本科2班 彭桂良 2013年 5月 31日 毕业论文( ...查看


  •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
  •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 ∙ 杨晓明 (园长) 2007-06-05 ∙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 学前教育是一级教育,是一级不可或缺的教育,是组成我国教育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省这些年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学前教育,但还是远远不足,随 ...查看


  • 幼儿园指导纲要的五大领域目标的理解(幼儿园课程的作业)
  • 对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五大领域目标的分析 一.健康领域 情感领域: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认知领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动作技能领域: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喜欢参 ...查看


  •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
  •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 第五章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 --发端于17世纪后半期的英国贫民婴幼儿保护和养育设施是近代欧洲学前教育设施的胚胎.由此开创了近代贫民慈善学前教育的传统.主要目的在于挽救贫民婴幼儿的生命,教育的成分微乎其微. --欧文创 ...查看


  •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
  • 基础知识 学前儿童发展 儿童发展概述 简述成熟势力说理论 该学说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格赛尔.该学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简述华生行为主 ...查看


  • 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摄取丰富的营养是保证身体健康发育的前提.小班是幼儿刚从家庭生活过渡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幼儿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差异,生活自理能力的包办,幼儿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强,导致许多幼儿在家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 ...查看


  • 国外的幼儿早期教育
  • 近几年,随着各种国外早教理念的引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学龄前的教育,于是,一批早教机构应运而生.这些早教机构的学费不菲,有的一年仅学费就要上万元,堪比大学的学费.那么,国外幼儿早期教育又是如 何进行的?他们更注重培养孩子的什么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