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试题

泰安2013年

1.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共“一大”召开

C.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D.蒋家王朝的灭亡

2.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 15.2012年以来,中国海监巡航编队在南海海域进行正常的巡航执法活动,依法维护中国海洋权益。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成为国人的梦想并为之苦苦求索。中国海军近代化开始实行于下列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场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成立后

4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探索抗争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近代三个条约的部分内容

A.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B.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工厂、设立领事馆及输入各种机器。

C.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1)阅读材料,指出三个条约的名称。(3分)概括指出三个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3分)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2分)

材料三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1分)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1分)

42.(1)A名称:《南京条约》。(1分)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B名称:《马关条约》。(1分)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C名称:《辛丑条约》。(1分)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分)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分)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分)

(3)运动名称:五四运动。(1分) 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分)

泰安2012

1.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

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

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

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

D

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

2.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D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3.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该条约是( )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

4.近代中国为培养翻译人员兴办的最早学堂是( )B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黄埔军校 D.清华学堂

5.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是( )A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林则徐

6.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知识分子创办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有( )C

①《每月评论》 ②《申报》 ③《新青年》 ④《民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7.“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出自( )B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百日维新

8.右图为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一支德国造驳壳枪,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请你判断这是朱德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使用的手枪?( )B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平型关大捷

9.(lO分)中国近现代史展现了一幅中国人民从屈辱走向

探索,从探索走向复兴的画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上签约的场景 图二 1900年炮火燃烧下的北京城

(1) 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中华民族屈辱的缩影和见证,它们反映

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图一: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图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材料二 在中西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2) 材料中提到了中国近代前期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它们分

别是指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重大事件?(4分)

学技术:洋务运动。(1分)学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学思想:新文化运动。(1分)

材料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探索的“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道路是什么?(1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1分)

泰安2011

1.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被掠夺焚烧的圆明园(右图) 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英法联军的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中?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提携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A.1840年 B.1860年 C.1901年 D.1937年

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D.实现了民族独立

6.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A.蔡元培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

7.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8.如果小王去参观中共“一大”的旧址,他应该去

A.南京 B.北京 C.广州 D.上海

泰安2010

1.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右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重庆谈判D.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2.下面是几位几司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B.南昌起义 中共一人

C.中共一大 秋收起义D.秋收起义 五四运动

4.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因素,请分别写出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直接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4分)33.(l)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个要点l分.共2分)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个要点l分,共2分)

5.请完成下面的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4分)

泰安2013年

1.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共“一大”召开

C.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D.蒋家王朝的灭亡

2.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 15.2012年以来,中国海监巡航编队在南海海域进行正常的巡航执法活动,依法维护中国海洋权益。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成为国人的梦想并为之苦苦求索。中国海军近代化开始实行于下列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场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成立后

4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探索抗争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近代三个条约的部分内容

A.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B.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工厂、设立领事馆及输入各种机器。

C.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1)阅读材料,指出三个条约的名称。(3分)概括指出三个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3分)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2分)

材料三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1分)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1分)

42.(1)A名称:《南京条约》。(1分)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B名称:《马关条约》。(1分)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C名称:《辛丑条约》。(1分)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分)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分)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分)

(3)运动名称:五四运动。(1分) 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分)

泰安2012

1.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

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

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

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

D

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

2.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D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3.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该条约是( )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

4.近代中国为培养翻译人员兴办的最早学堂是( )B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黄埔军校 D.清华学堂

5.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是( )A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林则徐

6.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知识分子创办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有( )C

①《每月评论》 ②《申报》 ③《新青年》 ④《民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7.“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出自( )B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百日维新

8.右图为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一支德国造驳壳枪,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请你判断这是朱德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使用的手枪?( )B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平型关大捷

9.(lO分)中国近现代史展现了一幅中国人民从屈辱走向

探索,从探索走向复兴的画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上签约的场景 图二 1900年炮火燃烧下的北京城

(1) 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中华民族屈辱的缩影和见证,它们反映

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图一: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图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材料二 在中西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2) 材料中提到了中国近代前期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它们分

别是指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重大事件?(4分)

学技术:洋务运动。(1分)学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学思想:新文化运动。(1分)

材料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探索的“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道路是什么?(1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1分)

泰安2011

1.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被掠夺焚烧的圆明园(右图) 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英法联军的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中?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提携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A.1840年 B.1860年 C.1901年 D.1937年

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D.实现了民族独立

6.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A.蔡元培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

7.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8.如果小王去参观中共“一大”的旧址,他应该去

A.南京 B.北京 C.广州 D.上海

泰安2010

1.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右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重庆谈判D.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

2.下面是几位几司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B.南昌起义 中共一人

C.中共一大 秋收起义D.秋收起义 五四运动

4.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因素,请分别写出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直接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4分)33.(l)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个要点l分.共2分)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个要点l分,共2分)

5.请完成下面的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4分)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类型及解析
  • 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类型及解析 <中学政史地·初中>2010年第1期 作者:张志明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区历史学科中考实施了开卷考试,并且在试卷中增设了不少开放性试题.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有哪些类型呢? 同学们应如何提高解答此类试题的 ...查看


  • 历史单项选择题使用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 历史单项选择题使用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的单项选择题在命题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分析各地试题实例,说明这些试题不能选用的原因,为广大教师在中考复习中提供一个无害的历史训练试题. 选择题是中学历史试卷 ...查看


  • 2015全国卷2历史试题评述
  •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2015年全国课标卷(Ⅱ)历史试题评析及备考反思 2015年高考已渐趋潮退声息,全国课标卷无论是卷(Ⅰ)还是卷(Ⅱ)的 历史试题,都格外引人关注,直冲舆论的风口浪尖.由于许多省份将告别"自主命题" ...查看


  • 2013年中考历史质量分析
  • 2013年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质量分析 呼伦贝尔市教育研修学院初中教研室 李春婷 2013年的中考已经结束,为了使老师们能及时了解和掌握2013年全市中考历史质量状况,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促进我市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进一 ...查看


  • 中考备考历史科发言稿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领导对我们学校的垂爱,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都说一届中考是三年准备,这里着重谈谈我们学校在总复习阶段的备考工作. 一.领导重视是我们成功的保障 上一届历史中考取得了不错成绩 ...查看


  • 中考历史复习方法略谈
  • 历史作为中考必考科目之一,内容多.范围广.跨度大,如何从6册课本中抽丝剥茧,找准命题标靶,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对中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我就几年来的中考历史复习方法略谈四点,抛砖引玉,希望对广大中学生备考历史有所启迪. 一.抓住备 ...查看


  •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解答规律探索(肖先成)
  •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解答规律探索(一) 〇肖先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历史体验以 及对历史的探究.考试大纲在"论证和探讨问题"中也 加深了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 ...查看


  • 初中历史作为中考科目
  • 初中历史作为中考科目,虽然所占分值只有50分,但就内容而言多而杂,四本中国历史.两本世界历史,还有时事热点等:就考点而言细而散,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尽管如此,在复习阶段,只要合理安排.科学调度,历史仍然是最容 ...查看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作业设计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作业设计(李小兵.2015秋)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一.选择题 [2011.遵义中考]24.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B.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 ...查看


  • 历史教研活动简报
  • 朝阳中学高中历史教研组举行高考历史命题 分析报告会 2014年4月8号下午,在朝阳中学行政楼四楼会议室举行了高中历史教研组活动,本次活动以分析近年来高考命题趋势为主题.本次活动邀请到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历史教研员陈晓琴老师参加,同时学校分管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