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能,我们的时代病

【花儿街参考】| 出品

1

邻桌情侣的争吵还在不断升级。不可否认,这为我和闺蜜的晚餐增加了不少趣味。一代青年,恋爱和争吵的方法,似乎都是从电视剧里学来的。从“你冷酷无情无理取闹”,到“你生孩子没屁眼”,忽而琼瑶阿姨,忽而乡村爱情。那情形,是很下饭的,像我们正吃的泰国咖喱。

忽然,闺蜜叹了口气,说,“真羡慕他们,能这么激烈的争吵。我不知多久没遇到一个能让我和他产生这样激烈感情的男人了。”

一击即中。

在光怪陆离的城市中摸索,努力过一种体面的生活。深夜给自己打气,清晨上紧发条,力求智商、情商都别掉线。日子久了,俨然变成一架精密仪器,一颦一笑,都有理智操控,只为宾主尽欢。

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没空听,也不敢听。幸而有工作可以把时间填个七、八成满,再遗漏些空隙,便用音乐、电影、读书、旅行、摄影,总之一切据说是可以让生命丰盈的东西塞进来,vc药片似的,总没害处。实在懒怠,还有买买买可以解忧,爱自己嘛。新女性鸡汤和奢侈品广告都是这么教的。

吃饭时须得刷手机,看电视时其实在上网,走路时在听音乐。因为一旦停下来,就不得不面对自己如此孤独的事实。

摆在我们面前,有两种途径来克服孤独,一是结婚,一是恋爱。

结婚可以让我们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起,避免变成一个人群中的异类。做个“正常人”,和一群人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保持一致,可以让人立刻停止自我怀疑,内心充满力量。不然你看那些蹲在地下室看苍井空的穷屌丝,怎么个个都觉得自己能帮助国家收复钓鱼岛。

恋爱就更好了,那是怎么赞美都不为过的。很喜欢张爱玲的一句话,“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心里有了一个人,便可以和全世界和解。克服孤独,又对自己忠诚。

但这恋爱,必须是真的恋爱,走心又走肾的。

磕磕巴巴的处了小半年,闺蜜还是选择和那个她妈从公园找回来的相亲男分手。他俩条件是般配的,逛街、喝咖啡、看电影、过节,该做的事都按部就班的做过去。

每日里也晨昏定省,“早上好、在干嘛、吃了吗、早点睡、多喝水、哈哈哈”。但两个人好像都是单向输出,各自演各自的角色,你说我听,我说你听,得到的反馈还没有siri俏皮会发散。想出一个话题,聊不了几句就断了,还得急急再抛出另一个,两人间的尴尬空白,跟饥饿的狮子似的,总填不满。

她本是这故事的主角,却时时忍不住跳出来看自己如何与搭档唱念做打。倒像观众似的,认真分析双方条件,感情程度,剧情进展。

什么都好,就是不入戏。有时恨不得自己是drama queen的性格,大哭大笑,大作大闹,在街头上演日剧跑才好呢。然而自己还是好端端坐在那儿,有合适的微笑,用理智恋爱。

闺蜜实在忍不住,问对方觉得自己如何,答曰“喜欢的”,此后依然是不咸不淡的交往。就像一层油浮在水面,看似满满覆盖住了,却一丝一毫触及不到内里。

这样条件相当、无重大三观差距、脸也不讨厌的相亲对象,每个大龄青年大概都遇到过三个以上。看情感论坛,女生们总在问“该不该和这个相亲男分手”或“该不该和这个相亲男结婚”,内容也是自成体例,先罗列双方条件,接着是对对方言行举止的各种揣摩。总要千回百转“他是什么意思呢”,甚至“他是不是gay呢”。要她直接去问问,却是万万“不好意思的”。

拜托,你和他都这么不熟了,结什么婚?总有一种好人家的女孩,和人家睡觉都不敢,倒很敢和人家结婚。

闺蜜没敢,她和他掰了,然后又过了个糟心的春节。

2

你为什么还是单身?

情人节紧随着春节,催命似的袭过来。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当然很多段子手都有俏皮的应对。答案其实就俩方向:

A 我是个low逼。

B 我遇到的人是low逼。

我们有时候特别善于做自我检讨,觉得爱的问题就是自己是否值得被爱。于是前女友的离去大多是因为“那时我没钱”,相亲男的冷淡也总是“我长得不漂亮”的缘故。

在“知乎”上,关于这个问题的最高票答案是这样的:

除了“自己不够好”,配不上自己想要的人。另一个经典回答是“没遇到合适的人”。

歌里不是都唱了吗,“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每每听得单身狗热泪盈眶,自己一直单身,一直没感觉,就是因为那个人还没出现啊。总有一天,那个人会骑着白马出现,到时候不管他是王子还是唐僧,咱都照办不误!

商业社会价值交换理论对我们的毒害有多深,可见一斑了。一切都遵循着自由市场的交易原则,对方值不值得我看上,他又能不能看上我,反复掂量下觉得价值相当,都有交易意向,便摆明车马的爱起来了。

就像轰轰烈烈的“上海小妞江西郎”的新年事件,好像后续说是炒作?这倒无所谓,就算事儿是假的,照出来的人心是真的,满眼的“条件”“门当户对”“高攀低嫁”。爱情是什么,是这中间最值得被关注却最被忽略的东西。

人心所向,以至于世纪佳缘和淘宝越来越像,它提供越来越精密的搜索条件,让你可以像搜索一件商品那样寻找恋人。

大概三年前,我采访过市面上几家大婚恋网站的ceo,他们都和我提到自家的人脸搜索技术。不知进展如何了,如果真能实现让人们搜索自己梦中情人的脸,我想可以顺利让天朝的结婚率再下降几个百分点。

另一个可怕的倾向就是标签化,剧变的时代要求我们高效处理一切事务,爱这样需要专注和耐心的事也不例外。凤凰男、暖男、高富帅、白富美、宅女、孔雀女,大家忙不迭的给别人贴标签,也给自己贴。有了标签,更便于估值,若能做出一个计算模型,更好。

粉丝给著名情感公号ayawawa老师写来信的标准格式:

作为资深单身狗,各大婚恋网站都曾有我辛勤耕耘的痕迹,展览馆图书馆咖啡馆等等偶遇宝地也都留下我守株待兔的身影,每每却被我的搭档马师傅嗤之以鼻。

“你这是缘木求鱼!在征婚网站寻找爱情,还不如去约炮网站。”

太可怕了,我居然觉得他说得有点道理。起码在那里,没这般功利。

当然,陌生男女的天雷勾地火,往往也并非爱得轰轰烈烈,而只能证明他们有多寂寞。所以,马师傅还是个low人,再走投无路的单身狗也不要听他的建议。

3

我会不会孤独终老?

我单身久了是否会成为变态,还是因为我是变态所以才会一直单身?

身为单身青年,总忍不住如此扪心自问,对月嗟叹。如果说是马克思的市场经济理论让我们的爱情和婚姻都有了经济行为的影子,其实马克思也同时提供了解药。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这样描述爱的能力:

“你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你同人及自然的每一种关系必须是你真正个人生活的一种特定的、符合你意志的对象化表现。”

我们一次次对别人说,也对自己说,是那个人还没出现。但爱的问题,真的只是对象的问题吗?如果那个人出现,你能认出来吗?你能马上义无反顾去爱,并为此承受一切失望、痛苦的风险吗?你能用自己的爱唤起对方的爱吗?

到那时,你的堡垒和天平都能不攻自破吗?

我还记得16岁,我第一次喜欢上隔壁班男生的那种心情,雀跃、晶莹、忐忑,喜悦到云霄里,卑微到尘埃里。

千百人的升旗仪式上,我能一眼认出他的后脑勺,像一道光,照进我生命里。

刘若英有一首歌,叫《给15岁的自己》。“有一天,我将会老去。希望你会觉得满意,我没有对不起,那个15岁的自己”。

我怕孤独终老,可我更怕某天,不再敢面对那个在雪地里含着一粒薄荷糖,对着一只胖喜鹊许下心愿的16岁的自己,那个揣着全世界秘密的干干净净的自己。

贪财好色的花儿街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更有价值的阅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花儿街参考(zaraghost)、作者,侵权必究。

【花儿街参考】| 出品

1

邻桌情侣的争吵还在不断升级。不可否认,这为我和闺蜜的晚餐增加了不少趣味。一代青年,恋爱和争吵的方法,似乎都是从电视剧里学来的。从“你冷酷无情无理取闹”,到“你生孩子没屁眼”,忽而琼瑶阿姨,忽而乡村爱情。那情形,是很下饭的,像我们正吃的泰国咖喱。

忽然,闺蜜叹了口气,说,“真羡慕他们,能这么激烈的争吵。我不知多久没遇到一个能让我和他产生这样激烈感情的男人了。”

一击即中。

在光怪陆离的城市中摸索,努力过一种体面的生活。深夜给自己打气,清晨上紧发条,力求智商、情商都别掉线。日子久了,俨然变成一架精密仪器,一颦一笑,都有理智操控,只为宾主尽欢。

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没空听,也不敢听。幸而有工作可以把时间填个七、八成满,再遗漏些空隙,便用音乐、电影、读书、旅行、摄影,总之一切据说是可以让生命丰盈的东西塞进来,vc药片似的,总没害处。实在懒怠,还有买买买可以解忧,爱自己嘛。新女性鸡汤和奢侈品广告都是这么教的。

吃饭时须得刷手机,看电视时其实在上网,走路时在听音乐。因为一旦停下来,就不得不面对自己如此孤独的事实。

摆在我们面前,有两种途径来克服孤独,一是结婚,一是恋爱。

结婚可以让我们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起,避免变成一个人群中的异类。做个“正常人”,和一群人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保持一致,可以让人立刻停止自我怀疑,内心充满力量。不然你看那些蹲在地下室看苍井空的穷屌丝,怎么个个都觉得自己能帮助国家收复钓鱼岛。

恋爱就更好了,那是怎么赞美都不为过的。很喜欢张爱玲的一句话,“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心里有了一个人,便可以和全世界和解。克服孤独,又对自己忠诚。

但这恋爱,必须是真的恋爱,走心又走肾的。

磕磕巴巴的处了小半年,闺蜜还是选择和那个她妈从公园找回来的相亲男分手。他俩条件是般配的,逛街、喝咖啡、看电影、过节,该做的事都按部就班的做过去。

每日里也晨昏定省,“早上好、在干嘛、吃了吗、早点睡、多喝水、哈哈哈”。但两个人好像都是单向输出,各自演各自的角色,你说我听,我说你听,得到的反馈还没有siri俏皮会发散。想出一个话题,聊不了几句就断了,还得急急再抛出另一个,两人间的尴尬空白,跟饥饿的狮子似的,总填不满。

她本是这故事的主角,却时时忍不住跳出来看自己如何与搭档唱念做打。倒像观众似的,认真分析双方条件,感情程度,剧情进展。

什么都好,就是不入戏。有时恨不得自己是drama queen的性格,大哭大笑,大作大闹,在街头上演日剧跑才好呢。然而自己还是好端端坐在那儿,有合适的微笑,用理智恋爱。

闺蜜实在忍不住,问对方觉得自己如何,答曰“喜欢的”,此后依然是不咸不淡的交往。就像一层油浮在水面,看似满满覆盖住了,却一丝一毫触及不到内里。

这样条件相当、无重大三观差距、脸也不讨厌的相亲对象,每个大龄青年大概都遇到过三个以上。看情感论坛,女生们总在问“该不该和这个相亲男分手”或“该不该和这个相亲男结婚”,内容也是自成体例,先罗列双方条件,接着是对对方言行举止的各种揣摩。总要千回百转“他是什么意思呢”,甚至“他是不是gay呢”。要她直接去问问,却是万万“不好意思的”。

拜托,你和他都这么不熟了,结什么婚?总有一种好人家的女孩,和人家睡觉都不敢,倒很敢和人家结婚。

闺蜜没敢,她和他掰了,然后又过了个糟心的春节。

2

你为什么还是单身?

情人节紧随着春节,催命似的袭过来。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当然很多段子手都有俏皮的应对。答案其实就俩方向:

A 我是个low逼。

B 我遇到的人是low逼。

我们有时候特别善于做自我检讨,觉得爱的问题就是自己是否值得被爱。于是前女友的离去大多是因为“那时我没钱”,相亲男的冷淡也总是“我长得不漂亮”的缘故。

在“知乎”上,关于这个问题的最高票答案是这样的:

除了“自己不够好”,配不上自己想要的人。另一个经典回答是“没遇到合适的人”。

歌里不是都唱了吗,“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每每听得单身狗热泪盈眶,自己一直单身,一直没感觉,就是因为那个人还没出现啊。总有一天,那个人会骑着白马出现,到时候不管他是王子还是唐僧,咱都照办不误!

商业社会价值交换理论对我们的毒害有多深,可见一斑了。一切都遵循着自由市场的交易原则,对方值不值得我看上,他又能不能看上我,反复掂量下觉得价值相当,都有交易意向,便摆明车马的爱起来了。

就像轰轰烈烈的“上海小妞江西郎”的新年事件,好像后续说是炒作?这倒无所谓,就算事儿是假的,照出来的人心是真的,满眼的“条件”“门当户对”“高攀低嫁”。爱情是什么,是这中间最值得被关注却最被忽略的东西。

人心所向,以至于世纪佳缘和淘宝越来越像,它提供越来越精密的搜索条件,让你可以像搜索一件商品那样寻找恋人。

大概三年前,我采访过市面上几家大婚恋网站的ceo,他们都和我提到自家的人脸搜索技术。不知进展如何了,如果真能实现让人们搜索自己梦中情人的脸,我想可以顺利让天朝的结婚率再下降几个百分点。

另一个可怕的倾向就是标签化,剧变的时代要求我们高效处理一切事务,爱这样需要专注和耐心的事也不例外。凤凰男、暖男、高富帅、白富美、宅女、孔雀女,大家忙不迭的给别人贴标签,也给自己贴。有了标签,更便于估值,若能做出一个计算模型,更好。

粉丝给著名情感公号ayawawa老师写来信的标准格式:

作为资深单身狗,各大婚恋网站都曾有我辛勤耕耘的痕迹,展览馆图书馆咖啡馆等等偶遇宝地也都留下我守株待兔的身影,每每却被我的搭档马师傅嗤之以鼻。

“你这是缘木求鱼!在征婚网站寻找爱情,还不如去约炮网站。”

太可怕了,我居然觉得他说得有点道理。起码在那里,没这般功利。

当然,陌生男女的天雷勾地火,往往也并非爱得轰轰烈烈,而只能证明他们有多寂寞。所以,马师傅还是个low人,再走投无路的单身狗也不要听他的建议。

3

我会不会孤独终老?

我单身久了是否会成为变态,还是因为我是变态所以才会一直单身?

身为单身青年,总忍不住如此扪心自问,对月嗟叹。如果说是马克思的市场经济理论让我们的爱情和婚姻都有了经济行为的影子,其实马克思也同时提供了解药。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这样描述爱的能力:

“你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你同人及自然的每一种关系必须是你真正个人生活的一种特定的、符合你意志的对象化表现。”

我们一次次对别人说,也对自己说,是那个人还没出现。但爱的问题,真的只是对象的问题吗?如果那个人出现,你能认出来吗?你能马上义无反顾去爱,并为此承受一切失望、痛苦的风险吗?你能用自己的爱唤起对方的爱吗?

到那时,你的堡垒和天平都能不攻自破吗?

我还记得16岁,我第一次喜欢上隔壁班男生的那种心情,雀跃、晶莹、忐忑,喜悦到云霄里,卑微到尘埃里。

千百人的升旗仪式上,我能一眼认出他的后脑勺,像一道光,照进我生命里。

刘若英有一首歌,叫《给15岁的自己》。“有一天,我将会老去。希望你会觉得满意,我没有对不起,那个15岁的自己”。

我怕孤独终老,可我更怕某天,不再敢面对那个在雪地里含着一粒薄荷糖,对着一只胖喜鹊许下心愿的16岁的自己,那个揣着全世界秘密的干干净净的自己。

贪财好色的花儿街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更有价值的阅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花儿街参考(zaraghost)、作者,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

  •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如果你看不惯某样东西,那就改变它.如果你无法改变它,那就改变你自己的态度.--马娅·安杰卢博士 我的读书习惯是先总后分,因此目录便成为了我对本书的第一次接触.少年时代的老师总会要求预习与复习,预习是带着疑 ...查看


  • 大智若愚的得与失
  • 大智若愚的得与失 □袁红梅 古语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决策 者的素质和智慧是成败攸关的关键.纵观历 朝历代的大决策者,无不具有一个共同的特 征-无知"或"无能"--表面上的".决策者自 认无知, ...查看


  • 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
  • 范雨素的启迪: 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这句话出自一篇题为<我是范雨素>的10万+文章.作者就是范雨素,出身湖北襄阳农村的44岁大姐,只有初中文 ...查看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学习目的: 1.诵读全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体会辛词用典特色: 3.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体会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以及 ...查看


  • 论心灵教育的德育功能与意义
  • 德育园地 论心灵教育的德育功能与意义 摘 要:心灵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从不同角度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二者领域分殊,同时彼此又在属人的生 □胡群英李丽 活世界内部发生联系和作用.心灵教育的德育功能和意义在于将心灵建构视为道德教育的基础.手段和更 ...查看


  • 优秀的人都不抱怨--摘自威尔·鲍温[不抱怨的世界]
  • 优秀的人都不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影响极大的心灵励志 书.这本书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今天,你还在抱怨吗?不抱怨=改善自我&提振团队!任何人和团队要想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 ...查看


  • 天下兴衰事,江河万古流
  • 天下兴衰事,江河万古流 --韩毓海教授访谈录 官无封建 吏有封建 问:您在新著<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一书中谈到了近世中国历史关键点的问题,您认为中国历史的关键点都有哪些? 韩毓海:历史的实质就在于变化, ...查看


  • [放歌]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
  • 爱你就像爱生命 来自女报 00:00 04:47 歌曲:<爱你就像爱生命> 歌手:房东的猫 专辑:<爱你就像爱生命> 第一次听"房东的猫"的歌是<秋酿>,整首歌秋天气息浓重,但是被她们 ...查看


  • 董藩教授对他的学生的期望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于2011年4月4日发的一条微博,也是他对研究生提出的要求.董藩教授认为:&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