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芦山地震中,让人倍感遗憾的是,伤亡者者中竟有身在成都、重庆等地的数人,惊慌中跳楼导致重伤甚至死亡。据媒体报道,成都有3人在强震发生时因惊吓跳楼死亡。成都大学5名学生,在地震发生时采取不当避震措施,从楼上跳下,导致受伤,其中一人重伤。重庆一男子因恐慌从三楼跳下,脑部重伤。4月21日,一次较强的余震持续了10秒左右,西南石油大学一名学生从宿舍楼跳下。 那么,如果地震预警系统真的灵光,这些被恐惧折磨的伤亡者,是否可能做出另一种选择?该不该有?有没有用?围绕地震预警,疑惑与争论从未停止。 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 一些民间预报的形式,受到了官方机构的批评。云南省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张俊伟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根据我国法律,任何个人或民间机构对外发布地震预报信息都是违法行为。他还建议网友不应采信民间机构发布的地震预测消息。 芦山地震中,已经有造谣者被处理。一名自称地震局内部人员的造谣者,被成都市公安局抓获,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该名造谣者予以行政拘留。 公众总是期待地震的发生可以预测,因此,一些民间人士受到追捧。但严谨的科学家会说,地震预报目前还是世界难题,一些国家能够做到地震预警,但预警能力也十分有限。 地震预测、预报、预警是三个不同的概念,预测是通过观测手段、观测资料分析,根据规律能提前判断某地今后某个时期可能要发生什么事情;把预测结果进行发布,就是预报。而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 几秒有何用? 基于地震预报的难度与政策风险,地震预警开始在研究与实践中得到重视。 此次雅安地震发生后7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预警信息,为成都市提供了28秒避险时间,为雅安市区提供了5秒避险时间。该预警信息实时通过微博、计算机网络、手机客户端、汶川和北川电视台和学校专用接收终端等同步发布。” 8时2分,汶川电视台提前42秒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四川芦山正发生有感地震,汶川将震感轻微,请做好避险准备。地震横波还有42秒到达。”已经安装预警接收设备的北川中学、青川乔庄中心小学等学校的地震预警信息接收服务器触发并报警。电视节目中插播的信息,就来自汶川县防震减灾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2008年汶川地震后,物理学博士王暾成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目的是“为研究、研发、试验地震预警技术”。作为中国首个民间地震预警系统,这家研究所获得了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 今年3月21日的新闻显示,研究所通过与四川各市州防震减灾局合作,并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应急办、四川省地震局等单位的支持下,建设了覆盖四川全省的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 不过,有网友疑问,现有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过窄,当地人既没有收到短信,也无法听到警报,更不可能“随时都看着微博”。 最先实践地震预警的是墨西哥,目前应用最有成效的是日本。 在破坏性的地震来袭前提前十到几十秒发布预警的意义何在?首先,地震预警可以用于高速列车的制动、海岸防波闸关闭、人员避灾、交通管制,飞机起降管理,海啸对轮船影响预警等等,大型生命线工程可以自动触发一系列安全措施。同时,还可以通过广播和电视向居民和工作人员发出预警,包括家庭、学校、集会停止和避险、工作和高危工作停止、生命线和电梯应急管理等等。有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 但在目前,我国地震预警系统本身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四川省工程地震研究院院长周荣军此前向媒体介绍,地震预警是有盲区的,台网要达到一定的密度,一定的范围覆盖幅度。预警可以,但一定是预警30至50公里以外的地方有用。地震台网的建设不足,是目前我国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基础软肋。 敏感学科 “如果民间机构都能做地震预警,官方部门干什么去了?”芦山地震后,舆论开始追问官方地震部门的乏力,有网友指责,地震局经费大多花费在行政上,而不是科学研究。 《唐山大地震》一书作者钱钢认为中国在预警信息上的公开存在重大变化。在他看来,唐山地震后的十年间,余悸未消,地震部门最怕“漏报”,政府最担心“漏警”。而1986年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虚报”和“虚警”的担心则上升到主要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中国大陆经济高速发展,地震活动却相对平静。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本地的稳定,对任何可能“影响投资环境”的负面信息都严加控制,震情信息自不例外。 官方的谨慎态度,也导致了民间观测的收紧。按照钱钢的研究,“唐山地震之后全国有群众测报点3万多个,业余测报人员20万人,其中四川省业余测报有1.4万人,堪称群测群防大省,‘文革’之后群测群防队伍被认为科学性不足,1979年开始整顿,1980年底全国测报点降到5000多个,业余测报人员降到2万,四川到了1985年,含重庆,全省不到1000人做这个工作。” 有了预警,是否就能够高枕无忧?很多专家表示,在中国建筑、基础设施抗震能力很差的现实下,与其投入大量资金研发预警系统,还不如把房子盖得更牢固。 上海防灾减灾研究所副所长罗奇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谈到预警系统的规律:越是接近震中,能提供预警的时间就越短;离震中越远,提供的预警时间越长,但意义也随之削弱。另外,地震预警因为求“快”,对地震大小、震源等信息的判断不一定完全准确。因此学界至今仍对地震预警持不同意见,支持方认为它能有效避免损失,反对方则认为它需要长期的人力物力投入,效果却有限。从长远看,加强房屋抗震设计,是更有效的抗震自救之道。 延伸阅读:地震难以预报 地震目前尚不能预报的正式说法来源于200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对此问题的一项正式对媒体的回答。他们称,无论是美国地质调查局还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或者任何其他科学家都没有预报过一次大地震。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不知道如何预报,并且也不打算知道。不过,借助科学数据,科学家可以计算出未来将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比如,科学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旧金山湾区发生一次重大地震的概率为67%,而南加利福尼亚的概率是60%。所以,美国地质调查局致力于通过提高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级来长期减弱地震的危害性,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研究短期预报上。 地震的难以预报体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几点。首先是,地球内部的情况难以知晓,因为地球难以进入。其次,人类对地质观察的知识和数据积累并不全面和系统,人类掌握的地震记录和数据并不多。第三,人类对地球构造运动的理论还不成熟,认识才刚刚开始。即便有一些经验和知识,也是此一时的知识和经验,不能用于彼时,如海城的经验无法用于唐山地震,也不可能完全应用于今天的汶川和芦山地震,但却有参考价值。所以,地质研究人员认为,从地质学的角度考虑,作为一种地质现象,地震发生前一定会有许多前兆,对地震前兆掌握得不够多、不够准,是目前我们无法预报地震的核心问题。
在四川芦山地震中,让人倍感遗憾的是,伤亡者者中竟有身在成都、重庆等地的数人,惊慌中跳楼导致重伤甚至死亡。据媒体报道,成都有3人在强震发生时因惊吓跳楼死亡。成都大学5名学生,在地震发生时采取不当避震措施,从楼上跳下,导致受伤,其中一人重伤。重庆一男子因恐慌从三楼跳下,脑部重伤。4月21日,一次较强的余震持续了10秒左右,西南石油大学一名学生从宿舍楼跳下。 那么,如果地震预警系统真的灵光,这些被恐惧折磨的伤亡者,是否可能做出另一种选择?该不该有?有没有用?围绕地震预警,疑惑与争论从未停止。 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 一些民间预报的形式,受到了官方机构的批评。云南省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张俊伟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根据我国法律,任何个人或民间机构对外发布地震预报信息都是违法行为。他还建议网友不应采信民间机构发布的地震预测消息。 芦山地震中,已经有造谣者被处理。一名自称地震局内部人员的造谣者,被成都市公安局抓获,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该名造谣者予以行政拘留。 公众总是期待地震的发生可以预测,因此,一些民间人士受到追捧。但严谨的科学家会说,地震预报目前还是世界难题,一些国家能够做到地震预警,但预警能力也十分有限。 地震预测、预报、预警是三个不同的概念,预测是通过观测手段、观测资料分析,根据规律能提前判断某地今后某个时期可能要发生什么事情;把预测结果进行发布,就是预报。而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 几秒有何用? 基于地震预报的难度与政策风险,地震预警开始在研究与实践中得到重视。 此次雅安地震发生后7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预警信息,为成都市提供了28秒避险时间,为雅安市区提供了5秒避险时间。该预警信息实时通过微博、计算机网络、手机客户端、汶川和北川电视台和学校专用接收终端等同步发布。” 8时2分,汶川电视台提前42秒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四川芦山正发生有感地震,汶川将震感轻微,请做好避险准备。地震横波还有42秒到达。”已经安装预警接收设备的北川中学、青川乔庄中心小学等学校的地震预警信息接收服务器触发并报警。电视节目中插播的信息,就来自汶川县防震减灾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2008年汶川地震后,物理学博士王暾成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目的是“为研究、研发、试验地震预警技术”。作为中国首个民间地震预警系统,这家研究所获得了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 今年3月21日的新闻显示,研究所通过与四川各市州防震减灾局合作,并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应急办、四川省地震局等单位的支持下,建设了覆盖四川全省的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 不过,有网友疑问,现有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过窄,当地人既没有收到短信,也无法听到警报,更不可能“随时都看着微博”。 最先实践地震预警的是墨西哥,目前应用最有成效的是日本。 在破坏性的地震来袭前提前十到几十秒发布预警的意义何在?首先,地震预警可以用于高速列车的制动、海岸防波闸关闭、人员避灾、交通管制,飞机起降管理,海啸对轮船影响预警等等,大型生命线工程可以自动触发一系列安全措施。同时,还可以通过广播和电视向居民和工作人员发出预警,包括家庭、学校、集会停止和避险、工作和高危工作停止、生命线和电梯应急管理等等。有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 但在目前,我国地震预警系统本身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四川省工程地震研究院院长周荣军此前向媒体介绍,地震预警是有盲区的,台网要达到一定的密度,一定的范围覆盖幅度。预警可以,但一定是预警30至50公里以外的地方有用。地震台网的建设不足,是目前我国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基础软肋。 敏感学科 “如果民间机构都能做地震预警,官方部门干什么去了?”芦山地震后,舆论开始追问官方地震部门的乏力,有网友指责,地震局经费大多花费在行政上,而不是科学研究。 《唐山大地震》一书作者钱钢认为中国在预警信息上的公开存在重大变化。在他看来,唐山地震后的十年间,余悸未消,地震部门最怕“漏报”,政府最担心“漏警”。而1986年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虚报”和“虚警”的担心则上升到主要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中国大陆经济高速发展,地震活动却相对平静。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本地的稳定,对任何可能“影响投资环境”的负面信息都严加控制,震情信息自不例外。 官方的谨慎态度,也导致了民间观测的收紧。按照钱钢的研究,“唐山地震之后全国有群众测报点3万多个,业余测报人员20万人,其中四川省业余测报有1.4万人,堪称群测群防大省,‘文革’之后群测群防队伍被认为科学性不足,1979年开始整顿,1980年底全国测报点降到5000多个,业余测报人员降到2万,四川到了1985年,含重庆,全省不到1000人做这个工作。” 有了预警,是否就能够高枕无忧?很多专家表示,在中国建筑、基础设施抗震能力很差的现实下,与其投入大量资金研发预警系统,还不如把房子盖得更牢固。 上海防灾减灾研究所副所长罗奇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谈到预警系统的规律:越是接近震中,能提供预警的时间就越短;离震中越远,提供的预警时间越长,但意义也随之削弱。另外,地震预警因为求“快”,对地震大小、震源等信息的判断不一定完全准确。因此学界至今仍对地震预警持不同意见,支持方认为它能有效避免损失,反对方则认为它需要长期的人力物力投入,效果却有限。从长远看,加强房屋抗震设计,是更有效的抗震自救之道。 延伸阅读:地震难以预报 地震目前尚不能预报的正式说法来源于200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对此问题的一项正式对媒体的回答。他们称,无论是美国地质调查局还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或者任何其他科学家都没有预报过一次大地震。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不知道如何预报,并且也不打算知道。不过,借助科学数据,科学家可以计算出未来将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比如,科学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旧金山湾区发生一次重大地震的概率为67%,而南加利福尼亚的概率是60%。所以,美国地质调查局致力于通过提高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级来长期减弱地震的危害性,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研究短期预报上。 地震的难以预报体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几点。首先是,地球内部的情况难以知晓,因为地球难以进入。其次,人类对地质观察的知识和数据积累并不全面和系统,人类掌握的地震记录和数据并不多。第三,人类对地球构造运动的理论还不成熟,认识才刚刚开始。即便有一些经验和知识,也是此一时的知识和经验,不能用于彼时,如海城的经验无法用于唐山地震,也不可能完全应用于今天的汶川和芦山地震,但却有参考价值。所以,地质研究人员认为,从地质学的角度考虑,作为一种地质现象,地震发生前一定会有许多前兆,对地震前兆掌握得不够多、不够准,是目前我们无法预报地震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