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一次作业
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专业
一、简述地理系统垂直范围的划分依据。
答:主要依据有三点:
1.对流层顶是大气圈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发生明显分异的界面之一,对流层顶以下的大气圈部分对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根据大气圈气体成分、温度和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自上而下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等五个次级圈层。
2.陆地表面以下5—6km处是沉积岩分布的下限。根据成因的不同,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3.在对流层顶至沉积岩石圈底部之间的范围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可根据太阳辐射的能量强弱来划分。
二、试分析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1.物质组成:第一是大气圈的对流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等组成。第二是水圈,包括分布在地表、地下及大气中的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其主体是海洋。第三是生物圈,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活动区域的总称。第四是沉积岩石圈,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主要由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组成。
2.结构特征:(1)分层性: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表现为分层性或者说是圈层性,这是由于地球本身的圈层性特点所决定的。分层性是自然地理系统最普遍的结构特征。
(2)交织性:自然地理系统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相互重迭、相互渗透,彼此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3)集中性:海陆表面特别是陆地表面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直接接触的部分,各种物质的相互作用和交换,以及能量的转换在这里最为活跃。
(4)综合性:综合性是自然地理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任何一种自然地理现象都是多种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大范围的自然地理系统其综合性更为强烈。
(5)差异性:在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区,由于种种自然要素的差别,形成不同结构的自然地理系统,从而产生了地域差异现象。可见自然地理系统结构的综合性与差异性特征的统一,也决定了自然地理现象的复杂多样性。
(6)多级性:自然地理系统作为一个多层次多等级的自然综合体即体现了其多级性特征。它的最高等级应是以大气圈对流层、水圈、沉积岩石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全球自然地理系统。
三、自然地理学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什么?
答:1.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组成各要素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变化规律。
2.研究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物质和能量联系的机制,揭示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本规律,探求调控、优化自然地理结构和功能的途径和方法。,为国土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探求自然地理系统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变规律。
4.参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御与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
四、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现在英美国家一般将地理科学划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学科,前者以地理自然系统为研究对象。其中自然地理学包括部门性分支学科和综合性分支学科。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将地理科学划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是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分支学科,是地理科学体系中其他分支学科的基础性学科。
五、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自然地理系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科学地划分不同等级的自然地理系统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任务。区域对比分析是自然工作者必须建立的思维模式。包括不同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特征比较、发生过程及趋势的时间比较、结构和质量的功能比较、人地关系相互作用形式和程度的比较、区际之间联系的比较等。
六、试述现代自然地理学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
答: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特点:1.应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对自然地理系统和各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2.以哲学语言和数学语言为主,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揭示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的内在规律来预测未来的变化,模式化研究越来越广泛。
3.现代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调查、实验和数据处理。
4.自然地理学同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逐渐增强,出现了一些交叉学科。 发展趋势:1.学科分化和综合并存,新的、高层次的综合越来越受到重视。
2.理论与应用并重,应用领域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3.由典型区研究向脆弱区和过渡区研究转移。
自然地理学第一次作业
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专业
一、简述地理系统垂直范围的划分依据。
答:主要依据有三点:
1.对流层顶是大气圈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发生明显分异的界面之一,对流层顶以下的大气圈部分对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根据大气圈气体成分、温度和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自上而下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等五个次级圈层。
2.陆地表面以下5—6km处是沉积岩分布的下限。根据成因的不同,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3.在对流层顶至沉积岩石圈底部之间的范围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可根据太阳辐射的能量强弱来划分。
二、试分析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1.物质组成:第一是大气圈的对流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等组成。第二是水圈,包括分布在地表、地下及大气中的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其主体是海洋。第三是生物圈,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活动区域的总称。第四是沉积岩石圈,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主要由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组成。
2.结构特征:(1)分层性: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表现为分层性或者说是圈层性,这是由于地球本身的圈层性特点所决定的。分层性是自然地理系统最普遍的结构特征。
(2)交织性:自然地理系统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相互重迭、相互渗透,彼此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3)集中性:海陆表面特别是陆地表面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直接接触的部分,各种物质的相互作用和交换,以及能量的转换在这里最为活跃。
(4)综合性:综合性是自然地理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任何一种自然地理现象都是多种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大范围的自然地理系统其综合性更为强烈。
(5)差异性:在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区,由于种种自然要素的差别,形成不同结构的自然地理系统,从而产生了地域差异现象。可见自然地理系统结构的综合性与差异性特征的统一,也决定了自然地理现象的复杂多样性。
(6)多级性:自然地理系统作为一个多层次多等级的自然综合体即体现了其多级性特征。它的最高等级应是以大气圈对流层、水圈、沉积岩石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全球自然地理系统。
三、自然地理学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什么?
答:1.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组成各要素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变化规律。
2.研究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物质和能量联系的机制,揭示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本规律,探求调控、优化自然地理结构和功能的途径和方法。,为国土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探求自然地理系统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变规律。
4.参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御与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
四、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现在英美国家一般将地理科学划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学科,前者以地理自然系统为研究对象。其中自然地理学包括部门性分支学科和综合性分支学科。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将地理科学划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是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分支学科,是地理科学体系中其他分支学科的基础性学科。
五、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自然地理系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科学地划分不同等级的自然地理系统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任务。区域对比分析是自然工作者必须建立的思维模式。包括不同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特征比较、发生过程及趋势的时间比较、结构和质量的功能比较、人地关系相互作用形式和程度的比较、区际之间联系的比较等。
六、试述现代自然地理学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
答: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特点:1.应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对自然地理系统和各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
2.以哲学语言和数学语言为主,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揭示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的内在规律来预测未来的变化,模式化研究越来越广泛。
3.现代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调查、实验和数据处理。
4.自然地理学同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逐渐增强,出现了一些交叉学科。 发展趋势:1.学科分化和综合并存,新的、高层次的综合越来越受到重视。
2.理论与应用并重,应用领域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3.由典型区研究向脆弱区和过渡区研究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