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价值 人生的意义
【摘要】: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是苏联作家中令人瞩目的一个。在其长篇小说《癌病房》中,描写了一群癌症患者的不幸遭遇,审视现实,反思历史,剖析社会机体上的”毒瘤”,控诉了斯大林时期肃反运动和个人崇拜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这是一部呼唤人道主义的作品,表现了作家对不合理制度的不满。文章主要从作家的个人流放经历,东正教的影响和俄罗斯民族的人道主义传统三个着眼点入手,解析出作品中内含的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索尔仁尼琴;《癌病房》;人道主义
中一、个人遭遇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索尔仁尼琴无疑是个重量级作家,翻开俄罗斯文学历史画卷,他是俄罗斯唯一健在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一生经历丰富,命运曲折多舛,因而创作比较复杂,在国内受到争议,被视为持不同政见的作家。但在国外,他的声誉长盛不衰,1970年,瑞典皇家学院授予索尔仁尼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因由是”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索尔仁尼琴的创作,无论从取材、手法、风格,大多都与苏联文学主流相悖,这不能不说是他不寻常的人生遭际所致。
《癌病房》是1968年在法国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癌病房里的几个病人和医护人员,他们分属不同的等级、不同的民族,有相异的性格、生活背景也各不相同。癌症楼里有曾经飞扬跋扈、现在却像泄气的皮球的当权者,有命运多蹇却求索不止的工程师,有贫困潦倒、无依无靠的普通工农,也有认真负责、充满爱心的医生和护士。对癌病即将引起的死亡,他们态度不一,作者通过他们对人生、对政治等的看法,把自己感受到的人间的黑暗面一一展示,其中的人物无一不经历过生存的重重磨难,是对人生苦痛的写照。
科斯托格洛托夫是饱经坎坷而痴心不改的俄罗斯当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他在部队里呆了七年,因为谈政治被扣上”进行反苏宣传”的罪名,继而被捕入狱,刑满后被永久流放。这正是根据作家自己的经历来写的,科斯托格洛托夫的身上有作家自己的影子。在卫国战争期间,索尔仁尼琴应征入伍,1947年他在前线被捕,原因是他在与朋友的通信中批评了斯大林,为此被判8年徒刑。1954年,索尔仁尼琴还在劳动营的时候,曾患过胃癌,他被送往塔什干一家医院采用放射疗法治疗。这段住院经历正好成了《癌病房》的素材。
科斯托格洛托夫病体虚弱,为了活命又不能躲开爱克斯光的照射和激素疗法。他知识渊博,经常大发议论,对人生,对生命,对社会,对政治,他希望有一个道德健全的社会。他刻苦好学,在劳动营里,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汲取知识,并与一个讲师学习拉丁文,对生活的希望仍在他身上燃起进取的热情。人性本善,不人道的社会扼杀了善,在充满了恶的社会里能表现出善的人就值得称赞,那些有明确思想、始终乐观的人就显得难能可贵。离开癌病楼的那天,周
生命的价值 人生的意义
【摘要】: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是苏联作家中令人瞩目的一个。在其长篇小说《癌病房》中,描写了一群癌症患者的不幸遭遇,审视现实,反思历史,剖析社会机体上的”毒瘤”,控诉了斯大林时期肃反运动和个人崇拜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这是一部呼唤人道主义的作品,表现了作家对不合理制度的不满。文章主要从作家的个人流放经历,东正教的影响和俄罗斯民族的人道主义传统三个着眼点入手,解析出作品中内含的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索尔仁尼琴;《癌病房》;人道主义
中一、个人遭遇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索尔仁尼琴无疑是个重量级作家,翻开俄罗斯文学历史画卷,他是俄罗斯唯一健在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一生经历丰富,命运曲折多舛,因而创作比较复杂,在国内受到争议,被视为持不同政见的作家。但在国外,他的声誉长盛不衰,1970年,瑞典皇家学院授予索尔仁尼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因由是”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索尔仁尼琴的创作,无论从取材、手法、风格,大多都与苏联文学主流相悖,这不能不说是他不寻常的人生遭际所致。
《癌病房》是1968年在法国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癌病房里的几个病人和医护人员,他们分属不同的等级、不同的民族,有相异的性格、生活背景也各不相同。癌症楼里有曾经飞扬跋扈、现在却像泄气的皮球的当权者,有命运多蹇却求索不止的工程师,有贫困潦倒、无依无靠的普通工农,也有认真负责、充满爱心的医生和护士。对癌病即将引起的死亡,他们态度不一,作者通过他们对人生、对政治等的看法,把自己感受到的人间的黑暗面一一展示,其中的人物无一不经历过生存的重重磨难,是对人生苦痛的写照。
科斯托格洛托夫是饱经坎坷而痴心不改的俄罗斯当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他在部队里呆了七年,因为谈政治被扣上”进行反苏宣传”的罪名,继而被捕入狱,刑满后被永久流放。这正是根据作家自己的经历来写的,科斯托格洛托夫的身上有作家自己的影子。在卫国战争期间,索尔仁尼琴应征入伍,1947年他在前线被捕,原因是他在与朋友的通信中批评了斯大林,为此被判8年徒刑。1954年,索尔仁尼琴还在劳动营的时候,曾患过胃癌,他被送往塔什干一家医院采用放射疗法治疗。这段住院经历正好成了《癌病房》的素材。
科斯托格洛托夫病体虚弱,为了活命又不能躲开爱克斯光的照射和激素疗法。他知识渊博,经常大发议论,对人生,对生命,对社会,对政治,他希望有一个道德健全的社会。他刻苦好学,在劳动营里,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汲取知识,并与一个讲师学习拉丁文,对生活的希望仍在他身上燃起进取的热情。人性本善,不人道的社会扼杀了善,在充满了恶的社会里能表现出善的人就值得称赞,那些有明确思想、始终乐观的人就显得难能可贵。离开癌病楼的那天,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