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09日 05 版)
率先垂范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再立新功
编者按: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首都要走在前列、率先垂范。6月6日,北京市召开市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扩大会暨首都科技界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座谈会,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主持会议。北京市委副书记、市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副市长隋振江、王宁等市领导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市政府相关部门、各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科技界专家。
隋振江传达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并就全市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北京市将组织系列学习传达和交流研讨工作,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的热潮,真正学深悟透,把握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为驱动力,以问题为导向,以增强科研人员获得感为目标,尽快形成首都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相关的意见和措施,按照市委常委会要求,抓紧部署筹备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对相关工作进行再动员和再部署、再深化。
北京市科委负责人汇报了本市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工作思路和关于引进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的实施意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7位科技界代表围绕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畅谈了各自的感想。
为促进全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本报今天特刊发与会代表的发言摘编。
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闫傲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市委常委会有关部署,北京市科委重点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相关部署,力争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细落实。
第一,加强原始创新,建设世界知名科学中心。
在脑科学、量子计算及量子通信、纳米科学等领域,集中力量实施大科学计划,建设3—5个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同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航空航天、战略先导材料等领域,积极申请组建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骨干企业的研发优势,统筹规划建设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运行新机制,大幅提升基础研究水平。
第二,推动技术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在北斗导航、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若干优势领域,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聚集世界知名企业技术创新总部,构建跨界创新合作网络。承接并转化原始创新重大科技成果,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制约,培育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推动以科技服务业、“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高端发展。同时,在食品卫生、人口健康、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探索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并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让人民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第三,促进协同创新,构筑开放共享新格局。
以优化首都科技创新布局为内核,推动首都各区精细化、差异化创新发展。同时,面向全国,积极推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实现科技资源优势向区域发展优势转变,打造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高地。面向全球,以“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为契机,吸引国际高端科技资源在京落户,形成面向全球的技术转移集聚区,构筑全球开放创新高地。
第四,深化全面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作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发挥整建制优势,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以“改革从我做起”的态度深化改革,积极对应国家各部委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改革政策,全面梳理本市已有措施,将政策落细落实,并探索先行先试。
深化重大专项组织方式改革。进一步深化统筹机制,打破条块分割,集中力量,上下联动,政府组织、科学家团队共同谋划。特别在集成电路、电动汽车等重大专项实施的不同阶段,注重发挥各方力量的作用,共同推进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创新的完整发展路径。
着力推进政府科研项目与财政经费管理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并完善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科研经费更好地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
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各种平台,引进和聚集一批顶尖人才和团队。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赋予创新人才和团队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完善激励机制,特别是在科技成果转化和股权分红激励中,允许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尽职免责。实行科研人员因公出国分类管理等制度。
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市场环境。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首发平台、“首购首用”风险补偿、鼓励消费等政策措施,以需求端拉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技术、环保、节能等标准,运用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促使企业从依靠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低性能低成本竞争,向依靠创新、实施差别化竞争转变。
(作者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中科院与北京市将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王恩哥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李克强总理强调要组建国家实验室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
北京市是科技资源密集区,具有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和条件。而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则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学重器,是实现科学前沿突破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高新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将充分发挥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与北京市密切合作,共同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北京市怀柔区集聚发展,推进怀柔科学城建设,共建北京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使之成为我国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
肩负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责任
王安顺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作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这对于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刻认识北京在我国迈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从健全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的战略高度,加大统筹力度,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局限,集中力量协同攻坚,深入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推动中央在京单位参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强融合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在科技经费管理、人员费比例调整、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权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中关村改革试验田作用,深入总结“1+6”“新四条”等先行先试经验,积极争取在中关村示范区开展新一轮改革试点。
第二,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围绕释放人才在创新活动中的巨大潜能,创新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机制,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尽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继续深入实施“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等领军人才计划,围绕重大科技创新战略绘制世界人才地图,通过国家科学中心等平台,引进一批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和团队,聚集一批掌握国际领先技术的工程师,建设人才高地。
第三,全力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准确把握科技前沿,统筹谋划,全盘布局,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创新任务,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科研基地和国家实验室。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逐步建立起面向全球的重大技术培育发现引进机制。
第四,有力支撑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围绕产业发展的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和低碳化,加强产业创新引领和高端技术突破,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建设一批高精尖产业创新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率先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新产业体系。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政策集成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推动新业态加速成长。强化科技惠民,围绕城镇化、环境治理、城市精细智能管理、公共服务等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探索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让人民群众对创新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
(作者为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为国家培养更多杰出人才
薛其坤
我是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双重身份参加了这次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深深感受到一个新的科学的春天或者科技的春天来到了。而且与1978年相比,目前我国的科技基础更好、人才优势更明显、机制体制更加完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二是这次党中央和国家绘制的发展蓝图,既科学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和国际科技发展的现状,同时又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宏伟蓝图。三是在机制体制改革方面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抓住了牛鼻子,抓住了改革创新的主要矛盾。四是,在总书记和总理提到的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7项基础科学突破中,有两项——“高温超导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我本人和带领的团队参与完成的,这是对我本人莫大的鼓舞。清华大学是国家和人民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这次的十大突破成就和13项工程技术成果中,清华大学在其中的七八项中做出了主要和重要贡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把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核心使命,为国家为人类培养出更多更杰出人才,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尽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作者为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
生态环境领域正处于新旧技术更替期
文剑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指出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技术创新要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更要鼓励民营企业的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导作用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关键作用。北京市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让我们这些以科技创新为生存之道的企业很振奋,很鼓舞。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我们像盼望自己孩子成长一样,期盼国家对于创新的重视。民营企业要活就需要创新,北京给碧水源的生根、发芽、成长提供了土壤和环境。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的一是创新的人,二是扶持创新的人。扶持创新的人需要提供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创新的人需要告诉扶持创新的人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些年来,我有两个体会:一是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怎么突出这个主体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规范化。二是近年来政府在人才、税收、科研经费等很多方面对企业进行了扶持。但从实际来说,企业最需要的是市场。有了市场,企业才会去创新,市场可以说是企业的生命。希望政府今后能在如何为企业创新创造市场上下更多的功夫。
(作者为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实现原始创新才能成为科技强国
张学敏
我们国家科技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机,正在整体上从学习、引进和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向实现原始创新并引领国际科学发展的新阶段转变。这种转变需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协调运转,是艰难的过程。但只有完成这种转变,我们国家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才能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北京市科委这些年来的重要举措走在全国前列,有国际视野,抓了三件政府科技管理部门需要抓的事情:一是把钱给到真正有创新思维的科学家手上,这句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关键是要引人才、引好才、用好才。北京市正在采取措施引进世界拔尖人才及其创新团队,是提升科研能力并具国际视野的重大举措。二是告诉科学家如何把钱花到国家需要的战略方向上。三是让这些钱花得顺畅,花得高效。因为科研经费花得不顺畅,科研过程就不顺畅,科研产出也不会顺畅。
作为肿瘤研究人员,我们认识到当前食品安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诱发肿瘤的逾千种致癌物质主要存在于食品和雾霾中,实际上我国前五位肿瘤也几乎涵盖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主要器官,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肿瘤发生谱明显不同,显示我们对致癌物的监测与控制任务已刻不容缓。通过对致癌物的有效监控改变我国肿瘤发生谱,将会有效降低我国肿瘤发生率,促进我国人民身体健康。这些都需要通过巨大的创新努力才能实现。
(作者为北京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撮合平台
毛大庆
作为首都科技服务业的一员,优客工场将进一步完善优客科技生态体系的建设,全方位提升企业服务能力,特别是服务科技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这次大会上印象最深的话是“科技创新既要顶天,又要立地”“面向经济主战场”“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我从这几个印象最深的词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是全国70%的顶尖投资机构都集中在北京,投资的前沿性的普惠科技项目林林总总。我们希望政府在关注高精尖的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能更多地关注和鼓励有条件有资源的这些服务良好的众创空间,逐渐建立市场化机制下的加速器和加速平台,真正搭载众多著名投资机构投资的前沿性的项目,集中进行投后的运行管理,加速企业成长。二是建议关注聚集北京市的优势,做精做强做专业创业服务和科技服务的生态体系,进一步细分孵化器、加速器、联合办公等科技服务平台的不同作用,分类支持、全面助力、科学引导,形成鲜明的北京特色,最好能形成一个拥有中国最好水平的中小企业服务群,成为北京市在全国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北京市的创新人才的引进一定要建立在国际视野上。任何一个有价值的城市,一定是人的价值,是人才的聚集,这需要有好的项目、好的政策,同时也需要好的创业的服务平台。四是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校和研究所里有特别多的小型科技成果项目,怎么让他们走出高校院所、走向市场甚至成长为公司,都需要有经验的人的引导,北京市应该利用好众创空间这方面的能力;最后一个是科普,应该让中学生走进众创空间,让他们了解创业是什么。
(作者为北京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优客工场董事长)
深耕科技体制改革这块试验田
王晓东
5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汇聚两院院士、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盛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在主要科技领域取得的多项重大突破且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深受鼓舞,但又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很多重大科研领域核心技术还亟待突破,科技基础仍然薄弱,原始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作为一名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将竭尽所能,引领研究所夯实科研基础,以全球视野,聚集生命科学领域英才,继续在机制、成果、人才上创造更多更好的成果,深耕这块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同时依托现有的优势科研团队,整合优势互补创新资源,探索建立多学科交叉平台及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中心,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成为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为我国建设成创新型科技强国贡献力量。今年,我们将启动生命所的“十年评估”,邀请世界顶尖的科学家来到生命科学所,对我们的机制、人才和成果进行评估,看我们离世界真正的一流水平还有多远。我们也希望,借着科技创新大会的东风,夯实十几年来的成果,在原始创新的源头上进一步扩大我们前期所取得成就。同时,我们还会探索,怎样有效地将前几年在基础研究上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市场化运作。
(作者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外籍院士)
为实现民族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同关山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将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工作要求。我有四点看法:一是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勇于投身全球科技创新大潮,并占据先机。二是科技进步是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全球科技创新战场上占据主要地位的无一不是经济强国,科技创新依赖持续的经济投入,创新又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要走入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这样一个上升通道;三是科技创新要为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对创新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科技创新必须把国家战略需求放到首位,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出贡献。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京东方适逢其时,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全球科技创新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展望未来,京东方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
(摘编)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09日 05 版)
率先垂范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再立新功
编者按: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首都要走在前列、率先垂范。6月6日,北京市召开市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扩大会暨首都科技界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座谈会,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主持会议。北京市委副书记、市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副市长隋振江、王宁等市领导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市政府相关部门、各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科技界专家。
隋振江传达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并就全市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北京市将组织系列学习传达和交流研讨工作,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的热潮,真正学深悟透,把握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为驱动力,以问题为导向,以增强科研人员获得感为目标,尽快形成首都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相关的意见和措施,按照市委常委会要求,抓紧部署筹备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对相关工作进行再动员和再部署、再深化。
北京市科委负责人汇报了本市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工作思路和关于引进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创新团队的实施意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7位科技界代表围绕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畅谈了各自的感想。
为促进全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本报今天特刊发与会代表的发言摘编。
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闫傲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市委常委会有关部署,北京市科委重点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相关部署,力争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细落实。
第一,加强原始创新,建设世界知名科学中心。
在脑科学、量子计算及量子通信、纳米科学等领域,集中力量实施大科学计划,建设3—5个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同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航空航天、战略先导材料等领域,积极申请组建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骨干企业的研发优势,统筹规划建设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运行新机制,大幅提升基础研究水平。
第二,推动技术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在北斗导航、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若干优势领域,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聚集世界知名企业技术创新总部,构建跨界创新合作网络。承接并转化原始创新重大科技成果,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制约,培育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推动以科技服务业、“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高端发展。同时,在食品卫生、人口健康、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探索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并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让人民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第三,促进协同创新,构筑开放共享新格局。
以优化首都科技创新布局为内核,推动首都各区精细化、差异化创新发展。同时,面向全国,积极推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实现科技资源优势向区域发展优势转变,打造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高地。面向全球,以“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为契机,吸引国际高端科技资源在京落户,形成面向全球的技术转移集聚区,构筑全球开放创新高地。
第四,深化全面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作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发挥整建制优势,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以“改革从我做起”的态度深化改革,积极对应国家各部委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改革政策,全面梳理本市已有措施,将政策落细落实,并探索先行先试。
深化重大专项组织方式改革。进一步深化统筹机制,打破条块分割,集中力量,上下联动,政府组织、科学家团队共同谋划。特别在集成电路、电动汽车等重大专项实施的不同阶段,注重发挥各方力量的作用,共同推进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创新的完整发展路径。
着力推进政府科研项目与财政经费管理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并完善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科研经费更好地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
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各种平台,引进和聚集一批顶尖人才和团队。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赋予创新人才和团队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完善激励机制,特别是在科技成果转化和股权分红激励中,允许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尽职免责。实行科研人员因公出国分类管理等制度。
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市场环境。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首发平台、“首购首用”风险补偿、鼓励消费等政策措施,以需求端拉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技术、环保、节能等标准,运用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促使企业从依靠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低性能低成本竞争,向依靠创新、实施差别化竞争转变。
(作者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中科院与北京市将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王恩哥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李克强总理强调要组建国家实验室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
北京市是科技资源密集区,具有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和条件。而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则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学重器,是实现科学前沿突破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高新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将充分发挥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与北京市密切合作,共同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北京市怀柔区集聚发展,推进怀柔科学城建设,共建北京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使之成为我国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
肩负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责任
王安顺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作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这对于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刻认识北京在我国迈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从健全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的战略高度,加大统筹力度,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局限,集中力量协同攻坚,深入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推动中央在京单位参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强融合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在科技经费管理、人员费比例调整、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权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中关村改革试验田作用,深入总结“1+6”“新四条”等先行先试经验,积极争取在中关村示范区开展新一轮改革试点。
第二,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围绕释放人才在创新活动中的巨大潜能,创新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机制,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尽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继续深入实施“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等领军人才计划,围绕重大科技创新战略绘制世界人才地图,通过国家科学中心等平台,引进一批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和团队,聚集一批掌握国际领先技术的工程师,建设人才高地。
第三,全力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准确把握科技前沿,统筹谋划,全盘布局,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创新任务,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科研基地和国家实验室。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逐步建立起面向全球的重大技术培育发现引进机制。
第四,有力支撑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围绕产业发展的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和低碳化,加强产业创新引领和高端技术突破,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建设一批高精尖产业创新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率先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新产业体系。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政策集成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推动新业态加速成长。强化科技惠民,围绕城镇化、环境治理、城市精细智能管理、公共服务等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探索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让人民群众对创新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
(作者为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为国家培养更多杰出人才
薛其坤
我是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双重身份参加了这次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深深感受到一个新的科学的春天或者科技的春天来到了。而且与1978年相比,目前我国的科技基础更好、人才优势更明显、机制体制更加完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二是这次党中央和国家绘制的发展蓝图,既科学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和国际科技发展的现状,同时又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宏伟蓝图。三是在机制体制改革方面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抓住了牛鼻子,抓住了改革创新的主要矛盾。四是,在总书记和总理提到的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7项基础科学突破中,有两项——“高温超导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我本人和带领的团队参与完成的,这是对我本人莫大的鼓舞。清华大学是国家和人民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这次的十大突破成就和13项工程技术成果中,清华大学在其中的七八项中做出了主要和重要贡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把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核心使命,为国家为人类培养出更多更杰出人才,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尽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作者为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
生态环境领域正处于新旧技术更替期
文剑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指出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技术创新要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更要鼓励民营企业的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导作用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关键作用。北京市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让我们这些以科技创新为生存之道的企业很振奋,很鼓舞。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我们像盼望自己孩子成长一样,期盼国家对于创新的重视。民营企业要活就需要创新,北京给碧水源的生根、发芽、成长提供了土壤和环境。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的一是创新的人,二是扶持创新的人。扶持创新的人需要提供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创新的人需要告诉扶持创新的人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些年来,我有两个体会:一是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怎么突出这个主体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规范化。二是近年来政府在人才、税收、科研经费等很多方面对企业进行了扶持。但从实际来说,企业最需要的是市场。有了市场,企业才会去创新,市场可以说是企业的生命。希望政府今后能在如何为企业创新创造市场上下更多的功夫。
(作者为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实现原始创新才能成为科技强国
张学敏
我们国家科技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机,正在整体上从学习、引进和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向实现原始创新并引领国际科学发展的新阶段转变。这种转变需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协调运转,是艰难的过程。但只有完成这种转变,我们国家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才能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北京市科委这些年来的重要举措走在全国前列,有国际视野,抓了三件政府科技管理部门需要抓的事情:一是把钱给到真正有创新思维的科学家手上,这句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关键是要引人才、引好才、用好才。北京市正在采取措施引进世界拔尖人才及其创新团队,是提升科研能力并具国际视野的重大举措。二是告诉科学家如何把钱花到国家需要的战略方向上。三是让这些钱花得顺畅,花得高效。因为科研经费花得不顺畅,科研过程就不顺畅,科研产出也不会顺畅。
作为肿瘤研究人员,我们认识到当前食品安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诱发肿瘤的逾千种致癌物质主要存在于食品和雾霾中,实际上我国前五位肿瘤也几乎涵盖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主要器官,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肿瘤发生谱明显不同,显示我们对致癌物的监测与控制任务已刻不容缓。通过对致癌物的有效监控改变我国肿瘤发生谱,将会有效降低我国肿瘤发生率,促进我国人民身体健康。这些都需要通过巨大的创新努力才能实现。
(作者为北京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撮合平台
毛大庆
作为首都科技服务业的一员,优客工场将进一步完善优客科技生态体系的建设,全方位提升企业服务能力,特别是服务科技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这次大会上印象最深的话是“科技创新既要顶天,又要立地”“面向经济主战场”“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我从这几个印象最深的词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是全国70%的顶尖投资机构都集中在北京,投资的前沿性的普惠科技项目林林总总。我们希望政府在关注高精尖的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能更多地关注和鼓励有条件有资源的这些服务良好的众创空间,逐渐建立市场化机制下的加速器和加速平台,真正搭载众多著名投资机构投资的前沿性的项目,集中进行投后的运行管理,加速企业成长。二是建议关注聚集北京市的优势,做精做强做专业创业服务和科技服务的生态体系,进一步细分孵化器、加速器、联合办公等科技服务平台的不同作用,分类支持、全面助力、科学引导,形成鲜明的北京特色,最好能形成一个拥有中国最好水平的中小企业服务群,成为北京市在全国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北京市的创新人才的引进一定要建立在国际视野上。任何一个有价值的城市,一定是人的价值,是人才的聚集,这需要有好的项目、好的政策,同时也需要好的创业的服务平台。四是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校和研究所里有特别多的小型科技成果项目,怎么让他们走出高校院所、走向市场甚至成长为公司,都需要有经验的人的引导,北京市应该利用好众创空间这方面的能力;最后一个是科普,应该让中学生走进众创空间,让他们了解创业是什么。
(作者为北京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优客工场董事长)
深耕科技体制改革这块试验田
王晓东
5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汇聚两院院士、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盛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在主要科技领域取得的多项重大突破且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深受鼓舞,但又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很多重大科研领域核心技术还亟待突破,科技基础仍然薄弱,原始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作为一名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将竭尽所能,引领研究所夯实科研基础,以全球视野,聚集生命科学领域英才,继续在机制、成果、人才上创造更多更好的成果,深耕这块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同时依托现有的优势科研团队,整合优势互补创新资源,探索建立多学科交叉平台及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中心,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成为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为我国建设成创新型科技强国贡献力量。今年,我们将启动生命所的“十年评估”,邀请世界顶尖的科学家来到生命科学所,对我们的机制、人才和成果进行评估,看我们离世界真正的一流水平还有多远。我们也希望,借着科技创新大会的东风,夯实十几年来的成果,在原始创新的源头上进一步扩大我们前期所取得成就。同时,我们还会探索,怎样有效地将前几年在基础研究上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市场化运作。
(作者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外籍院士)
为实现民族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同关山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将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工作要求。我有四点看法:一是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勇于投身全球科技创新大潮,并占据先机。二是科技进步是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全球科技创新战场上占据主要地位的无一不是经济强国,科技创新依赖持续的经济投入,创新又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要走入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这样一个上升通道;三是科技创新要为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对创新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科技创新必须把国家战略需求放到首位,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出贡献。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京东方适逢其时,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全球科技创新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展望未来,京东方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