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理解15个词语,认识多音字。
3、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4、感受儿童团员们从小有志气,有毅力,不怕因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4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破题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3、梳理文章结构,分段。
一、揭题质疑:
1、谈谈对红军的认识,领会红军品质。
2、揭示课题,读题,解题。
3、据题质疑:(主要问题有)
⑴ 谁在什么时候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⑵ 他们为什么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⑶ 他们在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 ⑷ 他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结果怎样?
二、初读感知:
1、尽情地读,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 要求:(1)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情,思考以上几个问题。
(3)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读书结果: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提出不懂的词语适当解决。
(2)回答以上四个问题所在的段落,理清课文脉络,分段。
(3)交流分段结果。
(4)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并再次质疑,根据情况解答。
三、学习第一段:
1、自学课文,回答:他们为什么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2、交流。
3、概括段意。
4、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尝试自己解决另两个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儿童团员们从小有志气,有毅力,不怕因困难的
精神。
2、正确归纳各段段意
一、复习检查。
二、自主探究,学习第二、三段。
1、①师引读:儿童团员们始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虽然4月的川北,春意盎然---
②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春意盎然”、“心急如焚”,体会环境烘托的作用。 领会对比写法。
③感情朗读本节。
2、出示问题:他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
3、小组合作,初步研读课文4-6节后交流:
累--壮胆睡大庙
饿--吃供品馒头
怕--紧挨靠着坐
4、最使你感动的哪一点?再次研读课文4-6节
5、再次交流,说明理由,感情朗读:(1)夜宿神庙:着重体会环境的烘托作用。
①说神庙可怕,理解“愈发”、“耸立”、“龇牙咧嘴”、“凶神恶煞”。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神庙可怕。
③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质疑。
④感情朗读。
(2)朝食供品:体会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
用换词法领会“嚼”字的妙用。
分角色朗读。
6、他们的困难就这些吗?还会有哪些?他们又是怎样克服的? ①读第7节第1句后,回答。
②根据自己喜欢,选择其中一点,或此外的困难,展开想象写话。 ③交流。
7、学到这里,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这些儿童团员们说?
8、理解妇女部长何连芝说的话的意思。
(1)谈谈为什么说他们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2)课题“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有没有更深的意义吗?
9、朗读课文,概括第二、三段的段意。
三、拓展作业。
再现儿童团员们与红军战士重逢的情况。
1、自由组合,讨论儿童团员是怎样与红军重逢的,重逢时大家的表现,以及问长问短说些什么等。
2、编写剧本。
3、确定演员,编导短剧。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2、指导写简单的读后感。
一、复习
二、学习单元提示,概括主要内容。
1、自学提示,回答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及步骤。
2、回答本课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借助课后第三题,自己尝试概括主要内容。
4、交流。
5、师小结。
三、诵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四、展示同学们的表演。
五、拓展课外阅读。
板书:
累--壮胆睡大庙
饿--吃供品馒头
怕--紧挨靠着坐
教后心得: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旗帜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研读4-6小节时,就让学生充分地读,你觉得怎样读好,就
怎么读,但要讲出理由。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2、飞夺泸定桥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23个词浯的意思,能用“关键”、“索性”、“奋不顾身”造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6自然段。
4.感受红军战士在飞夺泸定桥时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 3教时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用“索性”、“奋不顾身”造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掌握本课10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3、梳理文章结构,分段。
—、审题。
“飞”、“夺”各是什么意思? (“飞”表示飞快,神速;“夺”是攻占、攻打。)
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怎样“飞夺”,“飞夺”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读准多音字。
城背(biè) 背着(biē) 千钧一发(fà)
向泸定桥方向奔去(bèn) 奔赴(bēn)
②易读错的字。
水流湍急(tu6n) 击溃(kul) 泥泞(ninq)
③易写错的字。
湍 妄 溃 泸
④理解词义。
水流湍急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心惊胆寒浩浩荡荡击溃狡猾关键诡计
三、指导分段,归纳段意。
1.按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怎样“飞夺”,“飞夺”的结果怎样的程序给课文分段,用“//”线在原文中标上。
2.讨论分段结果。
3.总结分段方法。
4.归纳段意。
四、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册1、2、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二段,正确归纳段意。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非常害怕( )
水流得很急( )
比喻万分危急( )
奋勇直前,不顾生命危险( )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思考,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
(①红军为了北上抗日;②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高山峻岭;⑧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理解:“水流湍急、高山峻岭、只有”等词语,从这些词语你可体会到什么?
“水流湍急、高山峻岭”两个词语描写环境险恶,更加衬托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的英勇无畏。只有一座”说明红军为了北上抗日,险桥必夺。)
2.有表情地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夺取泸定桥的战斗,红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是什么?
(抢在两旅援兵前到达泸定桥,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建——抢时间)
2.为什么说抢时间是个关键?
(① 国民党早就派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我军北上。
②又调了两旅援兵,想把我军消灭在桥头上。
③28日早上红四团接受了任务,要在29日早晨夺取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路程还有120公里,时间紧,路程远,而且敌人的两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因此,赢得时间这是个关键。) 结合理解“诡计”何意?敌人的诡计是什么?如果敌人的援兵赶到了,敌我双方的兵力将会怎样? 让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计算红军该用怎样的速度,才能按时到达。
3.红军是怎样抢时间的?在抢时间时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翻山越岭击溃阻击的敌人(敌造的困难)
黑夜冒雨前进饥饿疲劳(自身的困难)
点火跟敌人赛跑
仍旧摸黑冒雨前进雨大,全身淋透(自然的困难)
①师读红军碰到的困难,生读剩下的内容。
②落实“索性”词义和敌我对话教学,朗读对话时,读出敌人的心虚广晾慌,我军对敌人的嘲讽的语气。
③从敌我双方的对比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①红军行军速度之快,突出了个“飞”字。②红军战士不怕饿、累、苦,勇敢机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④小结,这段写“飞夺”,主要体现于“抢时间”,通过红军战士“抢时间”的行为描写,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勇敢机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⑤指导有表情朗读4—5节。
4.齐读第二段。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3题的①、②两小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6自然段。
3.感受红军战士在飞夺泸定桥时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
一、学习第三段。
1.默读思考,红军要按时夺下泸定桥有哪些困难?课文具体写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有什么作用?
(困难:
①桥上只有13根铁链,人走在上面就像荡秋千一样。 ②桥下水色、水形、水声真叫人心惊胆寒。 ③敌人凭着天险,更加疯狂。)
(作用:更加突出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2.朗读这一段,速度稍慢,要读出环境的危险。
3.完成练习册第5题。
4.指导背诵;理顺序,看板书背诵。
桥上:桥身、桥栏、桥面、摇晃
桥下:水色、水形、水声
敌人:很疯狂
4.这样的险桥红军是怎样夺下的? (奋不顾身)奋不顾身何意? ①指生读,划出红军奋不顾身夺桥的句子。
②哪些动词更能说明红军奋不顾身夺下泸定桥?为什么?
(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冲去)。这些动词说明战士作好战斗的充分准备,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奋勇杀敌。)
(听到……穿过·冲进……展开……搏斗)这些动词说明红军战士面对大火包围,面对疯狂的敌人,敢于冲进去与敌人展开搏斗,
更加说明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 ③重点指导两句的表情朗读。
④指导看图体会。
5.有表情齐读第三大段。
二、学习,第四段。
1.夺桥的结果怎样?
2.齐读第四段。
三、总结全文。
四、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册,第3大题的第⑧小题
附板书:
敌两个团 点火行军
停下宿营 敌两个旅
├───────┬─┬────────────────┤
│ 拿背带冒 │奋│ 桥上:13根铁链
│ 听穿冲展开 │不│ 水色红褐色
│ 搏斗 │顾│ 桥下:水形3楼高
│ │身│ 水声震耳欲聋
│ │ │ 敌人疯狂
├───────┴─┴────────────────┤
│ 抢时间
└──────────────────────────┘
一翻山越岭 击溃敌人
关键 险
红 黑夜冒雨前进 疲劳饥饿 桥 │ │ │ │ │ │
四 点火赛跑 雨水淋透 必
团 仍旧摸黑 冒雨向前进 夺
教后心得:探究性阅读既然是探究性的,就是未知的、有一定难度的,它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都是一种挑战。第二课时,学生们就围绕“这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役”展开探索,这个问题涵盖了课文的最大内容,有相当难度,足以让学生花一番精力研究、探索;又因为它必须根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答案多维,能训练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确定了阅读探究的专题,学生就有的放矢地进入深读境界。探究性阅读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有没有研究过程以及过程的真实性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学生的阅读能力、认识水平和语文素质的提高与形成就是在学生对课文中相关言语信息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发展生成的,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充实的情感体验、健全的人格也是在此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历练而成的。
3、了不起的女孩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感受李欢战胜疾病和学习上困难的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李欢“了不起”的表现,感受李欢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借助课题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文章中含义较深的句子,如“这是一件意蕴深刻的作品”,“带去一颗中国孩子真诚的心”,“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等。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掌握本课6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3、梳理文章结构,分段。
教学过程
一、观察插图,揭示课题,审题质疑。
1、观察插图,图中的小女孩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她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对此,你有些什么想法?
2、揭示课题,读题。说说“了不起”的意思。
3、根据课题和插图,你还想了解什么?(女孩姓名?患什么病?她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表现)
二、初读课文,领会大意。
1、读通课文(5分钟)。读前教学英语单词“LOVE”/
2、了不起的小女孩指谁?介绍了哪些事?从文章中的长句子中划出一个短句来概括“了不起”的表现。(身患绝症但学习成绩优秀)。
3、课堂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了不起的女孩”指(西安一所小学的三好生李欢),之所以说她“了不起”是因为她(身患绝症而学习成绩优秀),她被邀请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的国际慈善活动,并向活动组织者赠送(自己的简直
作品),受到(表彰及赞扬)。
4、利用此课题理解部分词语。
绝症、给孩子一个世界
三、指导分段
1、按通常顺序,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先介绍李欢身患绝症而学习优秀因而受大邀请,再写她剪纸当礼物送给老亨利,然后写老亨利收到礼物,表彰李欢。)
2、课文的协作顺序是什么?
3、李欢的表现及受到邀请的原因在文章中称为插叙。理清插叙部分的内容单独并为一段,分段也就清楚了。试着分段。
4、全班交流
学生分段中,8、9两个小节的处理上个难点。第8小节讲受到邀请,仍属于插叙内容,第9小节讲临行前动手剪纸送给活动发起者,内容与1、2及10小节紧密相关,因此并入第三段。但第9小节,李欢还没有出国,仍可看作插叙内容。所以有两种分段方法。
四、检查字词学习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李欢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
2、正确归纳各段段意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段(3—8节)
1、复习导入。李欢之所以受到国际慈善机构邀请,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的活动,原因是什么?(身患绝症而学习成绩优秀)
2、默读第二段,划出概括李欢学习成绩优秀和取得优秀成绩原因的句子。(每年都是三好学生。每门功课成绩不低于95分。这是她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得来的。)
3、理解句子,训练说话。“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指什么?说话时联系着一段的一个事实,用上“难以想象”和“拼搏”等词语。 自学准备→小小组互议→课堂交流
4、第4小节说父母对李欢很“残酷”。是“残酷”吗?为什么?“残酷”上的引号是什么意思?(父母用语言和行动告诉李欢,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引号表示否定。)
5、怎么理解“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这句话?父母的教育和李欢的顽强拼搏有什么联系?
6、朗读第二段
7、归纳段意
第二段说了哪几个重点(父母教育→努力拼搏→受到邀请)综合要点,口头归纳段意。
二、学习第一、二两段
1、李欢送给活动发起人的是怎样一件剪纸作品?(读第2小节有关句子)
2、理解
(1)“意蕴”是什么意思?作品的内容有什么象征意义?(地球:象征全世界;小花:象征美好事物;橄榄枝:象征和平;心:象征中国孩子真诚的爱心。)
(2)这幅作品深刻的意蕴是什么?(中国孩子热爱世界和平。)
3、老亨利见到这件作品为什么惊呆了?请联系第二、三段内容表述。(要点:①老亨利为作品的深刻意蕴大动了,他看到了中国孩子热爱和平的心。②想不到精致的剪纸作品出自一位几乎瘫痪的儿童之手。)
4、朗读老亨利的话。(读出激动、赞美的语气。)
5、老亨利为什么命令在儿童村悬挂中国国旗?请用因果句式表述。(要点:①李欢身患绝症而成绩优秀。②李欢有一颗热爱世界和平的心。③李欢是新中国少年儿童的代表。)
三、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2、指导写简单的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 、指导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1、复习。前面学的两篇课文,我们是怎样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再课题前后添加时、地、人,起因,经过,结果。)
2、这个添加内容的思路适合于记事类文章。这是一篇介绍人物的文章,写的事比较多,怎样借助课题添加内容?可以依据课题中心词,联系课文内容提几个问题。围绕中心词“了不起”试提问——综合归纳板书:谁了不起?怎样了不起?在什么活动中谁因为什么表彰了她了不起?怎么表彰她了不起?
3、逐项回答提出的问题。
4、综合语言完整归纳主要内容。(李欢身患绝症,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和学习上的困难,成绩优秀。1992年5月应邀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国际慈善活动。临行前,她用无力的小手剪了一幅象征中国儿童热爱世界和平的剪纸送给活动组织者。组织着命令在儿童村升起中国国旗表彰李欢。)
二、总结,写简短的读后感
1、说说你从李欢身上学到了什么?
2、小结,指导写读后感。
李欢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归根结底是她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写读后感就要紧扣这一点,简要引用课文一二个事实,展开议论,赞美、颂扬新中国少年儿童的风貌。也可以联系自己或周围同学的实际,寻找差距。
3、课堂写作→交流、评价
教后心得:倡导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
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 军礼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了解新词语的意思。
3、感受两代军人忠于职守,不搞特殊,维护纪律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行军礼时司令员的内心活动,体会年轻士兵的心情变化。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借助课文的旁批,理解1~10节内容,体会战士忠于职守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审题,自学。
1、板书题目,读题。联系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2、导入自学要求:读课文,注意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人物间构成了怎样的联系;理清楚课文记叙了什么事。
3、学生自学。读通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思考预习问题。
二、交流检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2、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人物间构成了怎样的联系? 指名说,教师随即板书。
三、阅读理解。
1、根据课文右边提示,自学1~10小节,划出反映姑娘傲气的词、句及哨兵忠于职守的表现。有疑难的地方,同桌讨论。
2、交流。
①哨兵上怎样劝阻姑娘骑车进大门的?学生说,教师板书: 请下车,请……执行 严肃 拉住……抢前……锁住……拔出
②哨兵为什么不让司令员的女儿骑车进大门?
③朗读哨兵劝阻的语言。
3、那司令员的女儿呢?除了旁若无人以外,课文哪些词语句子也写出了她的傲气?该怎么读呢?学生练读。
4、分角色朗读1~10小节。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11~12节内容,体会司令员不搞特殊,严以律己,模范遵守纪律的品质。
2、给课文分段,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朗读1~10小节。
二、阅读理解
1、默读11~12小节。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描写司令员外貌及神情、动作的句子并想一想这样描写的意义。
2、交流理解。
①探究外貌描写。
1请一位学生读写司令员外貌的句子。理解:“魁梧的身材”与“背„„有点驼”“脚步分外沉重”的描写有矛盾。想一想,“脚步沉重”是因为什么?
2 联系课文,请用“为„„而分外沉重”说一句话。
②探究神情、动作描写。
1“目光深沉”是什么意思?然而“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的行动明确的传达出司令员的感情。请述说这军礼中包含了哪些感情。
2联系刚才归纳的要点,具体说说司令员久久注视战士→缓缓举手行军礼的过程中的内心语言,用上“请接受一个老兵的敬礼”这句话
③战士为什么热血沸腾,强忍泪花。
④看到这些,姑娘“羞愧地低下了头,她好像明白了什么。”请说说姑娘明白了什么。
⑤朗读11—12小节
三、总结、综合练习。
1、表述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①回顾。说说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添加内容的思路。 ②读课后习题2,明确本次归纳要求:用一二句话。
③自己是试着归纳。
④交流、评价。
学生先说自己的归纳思路,再说主要内容归纳。
四、作业。
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1~2题。
1、摘录课文描写人物神情的词语(词组)。
2、以“请接受一贯老军人的敬礼”为题,写一段司令员的心理活动。(150字左右)
3、以“劝阻”为题,用上四种对话形式,写一段描写人物语言和行为的话。(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姑娘 旁若无人(傲气) → 明白→不搞特殊 ↓
{请下车 拉住 坚持原则 哨兵请……执行 抢前锁住拔出 } 忠于职守 司令员 脚步分外沉重 庄重地行军礼 维护纪律
□ 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习作训练)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审题,能根据题目要求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2、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感受事情表达的意义或教训。 教学重点:指导审清题意,再比较中选择有积极意义的材料;把经过写具体。
教学难点:体会材料所表达的积极意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审题,明确习作要求,交流并确定材料。
2、学习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作文题目: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二、读“习作要求”。
试说写好本次作文有那几点具体要求。(①审清题意。②选好事件。③经过写具体。)
三、自学习作提示
1、如何审清题意,划出交代方法和要求的一句话。
2、仔细琢磨题目每个词的意思,解说对题目选材范围和要求的理解。
四、课堂交流。
1、讨论上述问题,综合归纳板书:
亲身经历一件事
时间、地点、不限
内容:好事 愧疚的事 新鲜事 乐事有意义的事
重点理解
(1)“亲身经历”是什么意思?(必须是自己参与的真事,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胡编乱造。)
(2)亲身经历的事很多。哪些事有必要写下来?(明确“有意义”,必须给人以启示,或赞扬好品质、好思想,或总结经验教训,
或批评不良行为。)
五、交流材料,开拓选材思路
1、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事(简要说清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为什么选这件事写?(说清楚这件事的意义。)
展开说,适时评价:材料是否“亲身经历”;事情的积极意义是否明确。
2、小结。联系习作材料,强调:①善于选取亲身经历的小事写。小事涉及的人物少,场面小,时间短,情节简单,容易写好。②再经历过的众多小事中进行比较,选择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有感触的写。事情的发生有远有近,以选最近发生的写为宜,近期的事记忆较新。
六、指导写作。
1、复习。写事的文章我们已写过不少。复述记叙的基本要求。(①六要素完整;②经过部分分几步写;③写好重点一步。)
2、学习“参考片断”,自学后讨论:
①片断写什么内容?(“我”偷改考卷被发现后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
②划出反映“我”内心活动的句子。说出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板书:被发现→老师批评→同学们议论
乱极了 像锤子答 悔恨 )
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我”的感情。) ④小结方法:在叙事中要写好语言、行为,写好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习作。
2、交流评议并做修改补充。
教学过程
一、学生作文。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并了解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
二、选取典型问题的作文1—2篇,让学生自述、师生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评改重点:最能表达习作意图的这部分内容有没有写具体?该怎么改?
三、选择较好的作文1—2篇朗读交流。
四、对照习作要求和评改意见,修改作文。
练习1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借助课题概括主要内容。
2、复习本单元词语。能读拼音写汉字,解释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意思;能在语言环境中给多音字丁音,给多义字定义。
3、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表达具体、形象;能在一段话中恰当使用关联词;能修改病句。
教学重点:借助课题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改写句子时运用比喻要恰当;改病句练习的第2小题。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1 ~ 4题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题审题。说说题目有哪几个要求。
2、拼读并填入汉字。教师巡视随机点拨。
3、读词语,读准拼音。
4、同桌互查,解释填入的字的意思。
5、交流讨论。指名读词语,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及说整个词语的意思。
二、指导练习第2题。
1、审题。说说题目的意思及要求。
2、复习,提示方法。一个字有几个读音,称为多音字,我们根据什么来确定这个字的读音?
3、审读习题,了解句子内容,思考带点字的意思,在课本上选择。
4、小黑板揭示答案。
5、说说不同读音的带点字的不同意思;上述不同读音的字还可以组成哪几个相同读音的词?
6、朗读习题句子,读准多音字。
三、指导练习第3题。
1、审题。说说这一题练习什么。
2、怎样确定多义字的意思?怎样检查你的选择是否正确?
3、审视习题,自己完成。检查订正。
四、指导练习第4题。
1、审题。说说这一题练习什么?有什么要求。
2、读例句,比较体会,明确改写要求。
3、自学思考,同桌议论,课堂交流,评价引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完成5~7题。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5题。
1、审题。明确本题要求 根据分句间的关系,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默读习题。数一数几句话,划出概括这段话意思的句子。
3、自己独立完成。交流揭示答案,并说说为什么这样选择。
二、指导练习第6题。
1、审题。说出改病句的要求。
2、用符号在课本句子上修改,教师巡视检查。
3、反馈交流。逐句指出语病在什么地方,该怎样改。指名说。
三、指导练习第7题。
1、默读短文,理解内容。
①说说第二次接骨是怎么回事?
②为什么在场的人都竟带了?
③你觉得盖叫天是怎样一个人?说出评价依据。
自学准备小组议论课堂交流
2、如何借助课题概括短文主要内容,请叙说添加内容的思路。
3、综合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4、反馈、交流修改。
四、课外作业。(有兴趣和能力的做一做)
根据提示,扩写一段话,把划~~~~的部分写具体。
(合理想象硬生生将骨头磕折会产生怎样的剧痛,他的神情如何,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他们可能产生怎样的想法。)
1、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理解15个词语,认识多音字。
3、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4、感受儿童团员们从小有志气,有毅力,不怕因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4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破题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3、梳理文章结构,分段。
一、揭题质疑:
1、谈谈对红军的认识,领会红军品质。
2、揭示课题,读题,解题。
3、据题质疑:(主要问题有)
⑴ 谁在什么时候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⑵ 他们为什么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⑶ 他们在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 ⑷ 他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结果怎样?
二、初读感知:
1、尽情地读,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 要求:(1)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情,思考以上几个问题。
(3)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读书结果: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提出不懂的词语适当解决。
(2)回答以上四个问题所在的段落,理清课文脉络,分段。
(3)交流分段结果。
(4)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并再次质疑,根据情况解答。
三、学习第一段:
1、自学课文,回答:他们为什么要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2、交流。
3、概括段意。
4、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尝试自己解决另两个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儿童团员们从小有志气,有毅力,不怕因困难的
精神。
2、正确归纳各段段意
一、复习检查。
二、自主探究,学习第二、三段。
1、①师引读:儿童团员们始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虽然4月的川北,春意盎然---
②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春意盎然”、“心急如焚”,体会环境烘托的作用。 领会对比写法。
③感情朗读本节。
2、出示问题:他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
3、小组合作,初步研读课文4-6节后交流:
累--壮胆睡大庙
饿--吃供品馒头
怕--紧挨靠着坐
4、最使你感动的哪一点?再次研读课文4-6节
5、再次交流,说明理由,感情朗读:(1)夜宿神庙:着重体会环境的烘托作用。
①说神庙可怕,理解“愈发”、“耸立”、“龇牙咧嘴”、“凶神恶煞”。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神庙可怕。
③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质疑。
④感情朗读。
(2)朝食供品:体会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
用换词法领会“嚼”字的妙用。
分角色朗读。
6、他们的困难就这些吗?还会有哪些?他们又是怎样克服的? ①读第7节第1句后,回答。
②根据自己喜欢,选择其中一点,或此外的困难,展开想象写话。 ③交流。
7、学到这里,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这些儿童团员们说?
8、理解妇女部长何连芝说的话的意思。
(1)谈谈为什么说他们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2)课题“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有没有更深的意义吗?
9、朗读课文,概括第二、三段的段意。
三、拓展作业。
再现儿童团员们与红军战士重逢的情况。
1、自由组合,讨论儿童团员是怎样与红军重逢的,重逢时大家的表现,以及问长问短说些什么等。
2、编写剧本。
3、确定演员,编导短剧。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2、指导写简单的读后感。
一、复习
二、学习单元提示,概括主要内容。
1、自学提示,回答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及步骤。
2、回答本课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借助课后第三题,自己尝试概括主要内容。
4、交流。
5、师小结。
三、诵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四、展示同学们的表演。
五、拓展课外阅读。
板书:
累--壮胆睡大庙
饿--吃供品馒头
怕--紧挨靠着坐
教后心得: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旗帜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在研读4-6小节时,就让学生充分地读,你觉得怎样读好,就
怎么读,但要讲出理由。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2、飞夺泸定桥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23个词浯的意思,能用“关键”、“索性”、“奋不顾身”造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6自然段。
4.感受红军战士在飞夺泸定桥时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 3教时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用“索性”、“奋不顾身”造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掌握本课10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3、梳理文章结构,分段。
—、审题。
“飞”、“夺”各是什么意思? (“飞”表示飞快,神速;“夺”是攻占、攻打。)
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怎样“飞夺”,“飞夺”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读准多音字。
城背(biè) 背着(biē) 千钧一发(fà)
向泸定桥方向奔去(bèn) 奔赴(bēn)
②易读错的字。
水流湍急(tu6n) 击溃(kul) 泥泞(ninq)
③易写错的字。
湍 妄 溃 泸
④理解词义。
水流湍急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心惊胆寒浩浩荡荡击溃狡猾关键诡计
三、指导分段,归纳段意。
1.按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怎样“飞夺”,“飞夺”的结果怎样的程序给课文分段,用“//”线在原文中标上。
2.讨论分段结果。
3.总结分段方法。
4.归纳段意。
四、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册1、2、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二段,正确归纳段意。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非常害怕( )
水流得很急( )
比喻万分危急( )
奋勇直前,不顾生命危险( )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思考,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
(①红军为了北上抗日;②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高山峻岭;⑧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理解:“水流湍急、高山峻岭、只有”等词语,从这些词语你可体会到什么?
“水流湍急、高山峻岭”两个词语描写环境险恶,更加衬托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的英勇无畏。只有一座”说明红军为了北上抗日,险桥必夺。)
2.有表情地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夺取泸定桥的战斗,红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是什么?
(抢在两旅援兵前到达泸定桥,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建——抢时间)
2.为什么说抢时间是个关键?
(① 国民党早就派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我军北上。
②又调了两旅援兵,想把我军消灭在桥头上。
③28日早上红四团接受了任务,要在29日早晨夺取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路程还有120公里,时间紧,路程远,而且敌人的两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因此,赢得时间这是个关键。) 结合理解“诡计”何意?敌人的诡计是什么?如果敌人的援兵赶到了,敌我双方的兵力将会怎样? 让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计算红军该用怎样的速度,才能按时到达。
3.红军是怎样抢时间的?在抢时间时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翻山越岭击溃阻击的敌人(敌造的困难)
黑夜冒雨前进饥饿疲劳(自身的困难)
点火跟敌人赛跑
仍旧摸黑冒雨前进雨大,全身淋透(自然的困难)
①师读红军碰到的困难,生读剩下的内容。
②落实“索性”词义和敌我对话教学,朗读对话时,读出敌人的心虚广晾慌,我军对敌人的嘲讽的语气。
③从敌我双方的对比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①红军行军速度之快,突出了个“飞”字。②红军战士不怕饿、累、苦,勇敢机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④小结,这段写“飞夺”,主要体现于“抢时间”,通过红军战士“抢时间”的行为描写,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勇敢机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⑤指导有表情朗读4—5节。
4.齐读第二段。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3题的①、②两小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6自然段。
3.感受红军战士在飞夺泸定桥时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
一、学习第三段。
1.默读思考,红军要按时夺下泸定桥有哪些困难?课文具体写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有什么作用?
(困难:
①桥上只有13根铁链,人走在上面就像荡秋千一样。 ②桥下水色、水形、水声真叫人心惊胆寒。 ③敌人凭着天险,更加疯狂。)
(作用:更加突出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2.朗读这一段,速度稍慢,要读出环境的危险。
3.完成练习册第5题。
4.指导背诵;理顺序,看板书背诵。
桥上:桥身、桥栏、桥面、摇晃
桥下:水色、水形、水声
敌人:很疯狂
4.这样的险桥红军是怎样夺下的? (奋不顾身)奋不顾身何意? ①指生读,划出红军奋不顾身夺桥的句子。
②哪些动词更能说明红军奋不顾身夺下泸定桥?为什么?
(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冲去)。这些动词说明战士作好战斗的充分准备,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奋勇杀敌。)
(听到……穿过·冲进……展开……搏斗)这些动词说明红军战士面对大火包围,面对疯狂的敌人,敢于冲进去与敌人展开搏斗,
更加说明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 ③重点指导两句的表情朗读。
④指导看图体会。
5.有表情齐读第三大段。
二、学习,第四段。
1.夺桥的结果怎样?
2.齐读第四段。
三、总结全文。
四、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册,第3大题的第⑧小题
附板书:
敌两个团 点火行军
停下宿营 敌两个旅
├───────┬─┬────────────────┤
│ 拿背带冒 │奋│ 桥上:13根铁链
│ 听穿冲展开 │不│ 水色红褐色
│ 搏斗 │顾│ 桥下:水形3楼高
│ │身│ 水声震耳欲聋
│ │ │ 敌人疯狂
├───────┴─┴────────────────┤
│ 抢时间
└──────────────────────────┘
一翻山越岭 击溃敌人
关键 险
红 黑夜冒雨前进 疲劳饥饿 桥 │ │ │ │ │ │
四 点火赛跑 雨水淋透 必
团 仍旧摸黑 冒雨向前进 夺
教后心得:探究性阅读既然是探究性的,就是未知的、有一定难度的,它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都是一种挑战。第二课时,学生们就围绕“这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役”展开探索,这个问题涵盖了课文的最大内容,有相当难度,足以让学生花一番精力研究、探索;又因为它必须根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答案多维,能训练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确定了阅读探究的专题,学生就有的放矢地进入深读境界。探究性阅读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有没有研究过程以及过程的真实性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学生的阅读能力、认识水平和语文素质的提高与形成就是在学生对课文中相关言语信息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发展生成的,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充实的情感体验、健全的人格也是在此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历练而成的。
3、了不起的女孩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感受李欢战胜疾病和学习上困难的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李欢“了不起”的表现,感受李欢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借助课题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文章中含义较深的句子,如“这是一件意蕴深刻的作品”,“带去一颗中国孩子真诚的心”,“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等。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掌握本课6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3、梳理文章结构,分段。
教学过程
一、观察插图,揭示课题,审题质疑。
1、观察插图,图中的小女孩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她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对此,你有些什么想法?
2、揭示课题,读题。说说“了不起”的意思。
3、根据课题和插图,你还想了解什么?(女孩姓名?患什么病?她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表现)
二、初读课文,领会大意。
1、读通课文(5分钟)。读前教学英语单词“LOVE”/
2、了不起的小女孩指谁?介绍了哪些事?从文章中的长句子中划出一个短句来概括“了不起”的表现。(身患绝症但学习成绩优秀)。
3、课堂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了不起的女孩”指(西安一所小学的三好生李欢),之所以说她“了不起”是因为她(身患绝症而学习成绩优秀),她被邀请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的国际慈善活动,并向活动组织者赠送(自己的简直
作品),受到(表彰及赞扬)。
4、利用此课题理解部分词语。
绝症、给孩子一个世界
三、指导分段
1、按通常顺序,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先介绍李欢身患绝症而学习优秀因而受大邀请,再写她剪纸当礼物送给老亨利,然后写老亨利收到礼物,表彰李欢。)
2、课文的协作顺序是什么?
3、李欢的表现及受到邀请的原因在文章中称为插叙。理清插叙部分的内容单独并为一段,分段也就清楚了。试着分段。
4、全班交流
学生分段中,8、9两个小节的处理上个难点。第8小节讲受到邀请,仍属于插叙内容,第9小节讲临行前动手剪纸送给活动发起者,内容与1、2及10小节紧密相关,因此并入第三段。但第9小节,李欢还没有出国,仍可看作插叙内容。所以有两种分段方法。
四、检查字词学习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李欢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
2、正确归纳各段段意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段(3—8节)
1、复习导入。李欢之所以受到国际慈善机构邀请,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的活动,原因是什么?(身患绝症而学习成绩优秀)
2、默读第二段,划出概括李欢学习成绩优秀和取得优秀成绩原因的句子。(每年都是三好学生。每门功课成绩不低于95分。这是她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得来的。)
3、理解句子,训练说话。“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指什么?说话时联系着一段的一个事实,用上“难以想象”和“拼搏”等词语。 自学准备→小小组互议→课堂交流
4、第4小节说父母对李欢很“残酷”。是“残酷”吗?为什么?“残酷”上的引号是什么意思?(父母用语言和行动告诉李欢,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引号表示否定。)
5、怎么理解“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这句话?父母的教育和李欢的顽强拼搏有什么联系?
6、朗读第二段
7、归纳段意
第二段说了哪几个重点(父母教育→努力拼搏→受到邀请)综合要点,口头归纳段意。
二、学习第一、二两段
1、李欢送给活动发起人的是怎样一件剪纸作品?(读第2小节有关句子)
2、理解
(1)“意蕴”是什么意思?作品的内容有什么象征意义?(地球:象征全世界;小花:象征美好事物;橄榄枝:象征和平;心:象征中国孩子真诚的爱心。)
(2)这幅作品深刻的意蕴是什么?(中国孩子热爱世界和平。)
3、老亨利见到这件作品为什么惊呆了?请联系第二、三段内容表述。(要点:①老亨利为作品的深刻意蕴大动了,他看到了中国孩子热爱和平的心。②想不到精致的剪纸作品出自一位几乎瘫痪的儿童之手。)
4、朗读老亨利的话。(读出激动、赞美的语气。)
5、老亨利为什么命令在儿童村悬挂中国国旗?请用因果句式表述。(要点:①李欢身患绝症而成绩优秀。②李欢有一颗热爱世界和平的心。③李欢是新中国少年儿童的代表。)
三、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2、指导写简单的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 、指导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1、复习。前面学的两篇课文,我们是怎样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再课题前后添加时、地、人,起因,经过,结果。)
2、这个添加内容的思路适合于记事类文章。这是一篇介绍人物的文章,写的事比较多,怎样借助课题添加内容?可以依据课题中心词,联系课文内容提几个问题。围绕中心词“了不起”试提问——综合归纳板书:谁了不起?怎样了不起?在什么活动中谁因为什么表彰了她了不起?怎么表彰她了不起?
3、逐项回答提出的问题。
4、综合语言完整归纳主要内容。(李欢身患绝症,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和学习上的困难,成绩优秀。1992年5月应邀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国际慈善活动。临行前,她用无力的小手剪了一幅象征中国儿童热爱世界和平的剪纸送给活动组织者。组织着命令在儿童村升起中国国旗表彰李欢。)
二、总结,写简短的读后感
1、说说你从李欢身上学到了什么?
2、小结,指导写读后感。
李欢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归根结底是她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写读后感就要紧扣这一点,简要引用课文一二个事实,展开议论,赞美、颂扬新中国少年儿童的风貌。也可以联系自己或周围同学的实际,寻找差距。
3、课堂写作→交流、评价
教后心得:倡导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
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 军礼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了解新词语的意思。
3、感受两代军人忠于职守,不搞特殊,维护纪律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行军礼时司令员的内心活动,体会年轻士兵的心情变化。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借助课文的旁批,理解1~10节内容,体会战士忠于职守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审题,自学。
1、板书题目,读题。联系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2、导入自学要求:读课文,注意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人物间构成了怎样的联系;理清楚课文记叙了什么事。
3、学生自学。读通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思考预习问题。
二、交流检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2、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人物间构成了怎样的联系? 指名说,教师随即板书。
三、阅读理解。
1、根据课文右边提示,自学1~10小节,划出反映姑娘傲气的词、句及哨兵忠于职守的表现。有疑难的地方,同桌讨论。
2、交流。
①哨兵上怎样劝阻姑娘骑车进大门的?学生说,教师板书: 请下车,请……执行 严肃 拉住……抢前……锁住……拔出
②哨兵为什么不让司令员的女儿骑车进大门?
③朗读哨兵劝阻的语言。
3、那司令员的女儿呢?除了旁若无人以外,课文哪些词语句子也写出了她的傲气?该怎么读呢?学生练读。
4、分角色朗读1~10小节。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11~12节内容,体会司令员不搞特殊,严以律己,模范遵守纪律的品质。
2、给课文分段,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朗读1~10小节。
二、阅读理解
1、默读11~12小节。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描写司令员外貌及神情、动作的句子并想一想这样描写的意义。
2、交流理解。
①探究外貌描写。
1请一位学生读写司令员外貌的句子。理解:“魁梧的身材”与“背„„有点驼”“脚步分外沉重”的描写有矛盾。想一想,“脚步沉重”是因为什么?
2 联系课文,请用“为„„而分外沉重”说一句话。
②探究神情、动作描写。
1“目光深沉”是什么意思?然而“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的行动明确的传达出司令员的感情。请述说这军礼中包含了哪些感情。
2联系刚才归纳的要点,具体说说司令员久久注视战士→缓缓举手行军礼的过程中的内心语言,用上“请接受一个老兵的敬礼”这句话
③战士为什么热血沸腾,强忍泪花。
④看到这些,姑娘“羞愧地低下了头,她好像明白了什么。”请说说姑娘明白了什么。
⑤朗读11—12小节
三、总结、综合练习。
1、表述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①回顾。说说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添加内容的思路。 ②读课后习题2,明确本次归纳要求:用一二句话。
③自己是试着归纳。
④交流、评价。
学生先说自己的归纳思路,再说主要内容归纳。
四、作业。
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1~2题。
1、摘录课文描写人物神情的词语(词组)。
2、以“请接受一贯老军人的敬礼”为题,写一段司令员的心理活动。(150字左右)
3、以“劝阻”为题,用上四种对话形式,写一段描写人物语言和行为的话。(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姑娘 旁若无人(傲气) → 明白→不搞特殊 ↓
{请下车 拉住 坚持原则 哨兵请……执行 抢前锁住拔出 } 忠于职守 司令员 脚步分外沉重 庄重地行军礼 维护纪律
□ 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习作训练)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审题,能根据题目要求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2、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感受事情表达的意义或教训。 教学重点:指导审清题意,再比较中选择有积极意义的材料;把经过写具体。
教学难点:体会材料所表达的积极意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审题,明确习作要求,交流并确定材料。
2、学习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作文题目: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二、读“习作要求”。
试说写好本次作文有那几点具体要求。(①审清题意。②选好事件。③经过写具体。)
三、自学习作提示
1、如何审清题意,划出交代方法和要求的一句话。
2、仔细琢磨题目每个词的意思,解说对题目选材范围和要求的理解。
四、课堂交流。
1、讨论上述问题,综合归纳板书:
亲身经历一件事
时间、地点、不限
内容:好事 愧疚的事 新鲜事 乐事有意义的事
重点理解
(1)“亲身经历”是什么意思?(必须是自己参与的真事,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胡编乱造。)
(2)亲身经历的事很多。哪些事有必要写下来?(明确“有意义”,必须给人以启示,或赞扬好品质、好思想,或总结经验教训,
或批评不良行为。)
五、交流材料,开拓选材思路
1、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事(简要说清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为什么选这件事写?(说清楚这件事的意义。)
展开说,适时评价:材料是否“亲身经历”;事情的积极意义是否明确。
2、小结。联系习作材料,强调:①善于选取亲身经历的小事写。小事涉及的人物少,场面小,时间短,情节简单,容易写好。②再经历过的众多小事中进行比较,选择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有感触的写。事情的发生有远有近,以选最近发生的写为宜,近期的事记忆较新。
六、指导写作。
1、复习。写事的文章我们已写过不少。复述记叙的基本要求。(①六要素完整;②经过部分分几步写;③写好重点一步。)
2、学习“参考片断”,自学后讨论:
①片断写什么内容?(“我”偷改考卷被发现后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
②划出反映“我”内心活动的句子。说出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板书:被发现→老师批评→同学们议论
乱极了 像锤子答 悔恨 )
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我”的感情。) ④小结方法:在叙事中要写好语言、行为,写好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习作。
2、交流评议并做修改补充。
教学过程
一、学生作文。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并了解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
二、选取典型问题的作文1—2篇,让学生自述、师生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评改重点:最能表达习作意图的这部分内容有没有写具体?该怎么改?
三、选择较好的作文1—2篇朗读交流。
四、对照习作要求和评改意见,修改作文。
练习1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借助课题概括主要内容。
2、复习本单元词语。能读拼音写汉字,解释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意思;能在语言环境中给多音字丁音,给多义字定义。
3、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表达具体、形象;能在一段话中恰当使用关联词;能修改病句。
教学重点:借助课题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改写句子时运用比喻要恰当;改病句练习的第2小题。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1 ~ 4题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题审题。说说题目有哪几个要求。
2、拼读并填入汉字。教师巡视随机点拨。
3、读词语,读准拼音。
4、同桌互查,解释填入的字的意思。
5、交流讨论。指名读词语,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及说整个词语的意思。
二、指导练习第2题。
1、审题。说说题目的意思及要求。
2、复习,提示方法。一个字有几个读音,称为多音字,我们根据什么来确定这个字的读音?
3、审读习题,了解句子内容,思考带点字的意思,在课本上选择。
4、小黑板揭示答案。
5、说说不同读音的带点字的不同意思;上述不同读音的字还可以组成哪几个相同读音的词?
6、朗读习题句子,读准多音字。
三、指导练习第3题。
1、审题。说说这一题练习什么。
2、怎样确定多义字的意思?怎样检查你的选择是否正确?
3、审视习题,自己完成。检查订正。
四、指导练习第4题。
1、审题。说说这一题练习什么?有什么要求。
2、读例句,比较体会,明确改写要求。
3、自学思考,同桌议论,课堂交流,评价引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完成5~7题。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5题。
1、审题。明确本题要求 根据分句间的关系,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默读习题。数一数几句话,划出概括这段话意思的句子。
3、自己独立完成。交流揭示答案,并说说为什么这样选择。
二、指导练习第6题。
1、审题。说出改病句的要求。
2、用符号在课本句子上修改,教师巡视检查。
3、反馈交流。逐句指出语病在什么地方,该怎样改。指名说。
三、指导练习第7题。
1、默读短文,理解内容。
①说说第二次接骨是怎么回事?
②为什么在场的人都竟带了?
③你觉得盖叫天是怎样一个人?说出评价依据。
自学准备小组议论课堂交流
2、如何借助课题概括短文主要内容,请叙说添加内容的思路。
3、综合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4、反馈、交流修改。
四、课外作业。(有兴趣和能力的做一做)
根据提示,扩写一段话,把划~~~~的部分写具体。
(合理想象硬生生将骨头磕折会产生怎样的剧痛,他的神情如何,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他们可能产生怎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