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佛教发展史简介

东南亚佛教

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日下缅甸或泰国中部之佛统。古代东南亚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兴废交替,以南传上座部势力较大。

此后二百年,缅甸、泰国、高棉(柬埔寨)、寮国(老挝)均弘扬以锡兰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 唯有越南自古受中国文化薰陶,受传大乘佛教。

至于马来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则始终婆罗门教、大乘、小乘佛教并行,迄十三世纪,阿拉伯回教文化传入后,传统宗教亦随之覆灭。

东南亚佛教概述

东南亚佛教以南传上座部为主的佛教。

主要传播于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 以及越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

据有关史料记述,公历纪元前后,上座部佛教已在东南亚流行。

扶南(柬埔寨的古称)。

2~6世纪, 东南亚佛教已很隆盛。比佛教传入更早的婆罗门教,经与佛教文字并存和融和的阶段之后, 虽为佛教所取代,但对佛教的影响仍然存在。

十世纪以后,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国家封建领主的推崇和提倡, 佛教被尊为国教, 在大众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东南亚佛教实况

老挝

1世纪大乘佛教和婆罗门流行南部地区。

14世纪中柬埔寨上座部佛教, 被尊为国教,并确立了达磨育特和摩诃尼迦耶两派僧王制度。(一个僧侣互派学习的制度)

16~17世纪,曾一度成为东南亚的佛教中心。19世纪沦为法国殖民地后, 佛教受到严重的打击。随着 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佛教又出现复兴的气象。

柬埔寨

早期的宗教信仰, 有原始的拜物教和精灵崇拜, 和公历纪元前后, 深受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影响。

5~6世纪时, 大小乘佛教开始传人。由于同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往来频繁,大乘佛教得到较大的发展。 9世纪后,已成为东南亚的佛教中心。

12世纪由于受到外族的影响,大乘佛教和印度教趋于衰微。

14世纪中后,泰国的上座部佛教传人柬埔寨,逐渐推行两派僧王制度,并定为国教

20世纪初,法国殖民主义,民族解放斗争,许多佛寺受到破坏,但佛教仍有一定的发展。很多僧侣参加反殖民主义的斗争,创办了学校、大学和佛教研究所。

泰国

古称暹罗。早在公元前, 已有小乘佛教的传人。以后, 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才由印度传人南暹罗及其沿海邻国。 11世纪, 缅甸的阿努罗陀王朝崛起, 其势力扩展到暹罗北部和中部的许多地区, 阿努罗陀王笃信小乘佛教,并大力支持其发展传播。因此, 小乘佛教又一度在暹罗特别是北部地区流行。

13世纪中叶,泰族在速可台建立了独立的部族国家, 势力逐步向南扩张, 将南暹罗地区纳入其统治范围,并接受流行于这个地区的大乘佛教。同时, 带有婆罗门教色彩的大乘佛教宗教仪式, 也逐步为泰国小乘佛教信徒所接受。

此后,佛教在封建君主的护持下,逐渐形成僧王制度,佛教几成全民信仰,渗透到日常生活习俗之中。 速可台王朝第四位君主黎汰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曾一度出家为僧,开创了泰国国王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出家为僧的先例。(他于1361年迎请锡兰高僧,用上座部佛教统一了本国的宗教。)

现泰国佛教主要是这两派“正法派”“大众派”。现泰国有90%都是上座部佛教徒。

泰国:佛教传入泰国,最早可上溯自阿育王时代,彼时所传为上座部佛教。

缅甸

佛教传人较早。1961年,宣布佛教为国教,继又取消国教的地位,执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目前缅甸佛教徒约占总人口的80%以上。

缅甸:佛教传入缅甸约在西元五世纪以后。

印度尼西亚

在公历纪元前后,印度尼西亚是海上交通的要冲,居民都为印度人,主要信仰婆罗门教。

5世纪初, 当地盛行婆罗门教,但亦有少量的佛教。

十五世纪荷兰人入侵后,佛教备受摧残,仅靠华侨所建寺院维系生机。二次大战后,佛教复苏,一九七一年,信徒已在一千万人以上,寺院三百余所。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约西元二世纪时,佛教传入马来西亚,至十五世纪,始终与婆罗门教并盛。

麻六甲王朝自十五世纪起,提倡回教信仰,佛教日衰。

新加坡

新加坡,为一九五九年独立之华人国家,人口二百余万。

颇有中国大陆丛林之风。

菲律宾

菲律宾是远东唯一之天主教国家。

西元八世纪至十三世纪,佛教曾随着印尼室利佛逝帝国之势力传入此地,从今菲人土语中尚保存若干梵语成份。

越南

佛教传入越南,至迟在西元二世纪。

十世纪后半至十四世纪末为发展期,其中十一至十三世纪初之二百年为鼎盛时代。

佛教在越南始终有赖于王室之保护与提倡,又虽受中国影响,然义学并未能生根,故越南佛教之特色仅限于盛行我国南方之禅宗支系,教义理论上并无宏大之发挥与表现。

十五世纪以后,明朝文化移植,儒学、文学并盛,道教、喇嘛教兼行,佛教独衰,此后,佛教混合了儒道思想。一九七五年,美军撤退,越南亦随之沦亡。

东南亚佛教

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日下缅甸或泰国中部之佛统。古代东南亚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兴废交替,以南传上座部势力较大。

此后二百年,缅甸、泰国、高棉(柬埔寨)、寮国(老挝)均弘扬以锡兰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 唯有越南自古受中国文化薰陶,受传大乘佛教。

至于马来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则始终婆罗门教、大乘、小乘佛教并行,迄十三世纪,阿拉伯回教文化传入后,传统宗教亦随之覆灭。

东南亚佛教概述

东南亚佛教以南传上座部为主的佛教。

主要传播于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 以及越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

据有关史料记述,公历纪元前后,上座部佛教已在东南亚流行。

扶南(柬埔寨的古称)。

2~6世纪, 东南亚佛教已很隆盛。比佛教传入更早的婆罗门教,经与佛教文字并存和融和的阶段之后, 虽为佛教所取代,但对佛教的影响仍然存在。

十世纪以后,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国家封建领主的推崇和提倡, 佛教被尊为国教, 在大众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东南亚佛教实况

老挝

1世纪大乘佛教和婆罗门流行南部地区。

14世纪中柬埔寨上座部佛教, 被尊为国教,并确立了达磨育特和摩诃尼迦耶两派僧王制度。(一个僧侣互派学习的制度)

16~17世纪,曾一度成为东南亚的佛教中心。19世纪沦为法国殖民地后, 佛教受到严重的打击。随着 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佛教又出现复兴的气象。

柬埔寨

早期的宗教信仰, 有原始的拜物教和精灵崇拜, 和公历纪元前后, 深受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影响。

5~6世纪时, 大小乘佛教开始传人。由于同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往来频繁,大乘佛教得到较大的发展。 9世纪后,已成为东南亚的佛教中心。

12世纪由于受到外族的影响,大乘佛教和印度教趋于衰微。

14世纪中后,泰国的上座部佛教传人柬埔寨,逐渐推行两派僧王制度,并定为国教

20世纪初,法国殖民主义,民族解放斗争,许多佛寺受到破坏,但佛教仍有一定的发展。很多僧侣参加反殖民主义的斗争,创办了学校、大学和佛教研究所。

泰国

古称暹罗。早在公元前, 已有小乘佛教的传人。以后, 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才由印度传人南暹罗及其沿海邻国。 11世纪, 缅甸的阿努罗陀王朝崛起, 其势力扩展到暹罗北部和中部的许多地区, 阿努罗陀王笃信小乘佛教,并大力支持其发展传播。因此, 小乘佛教又一度在暹罗特别是北部地区流行。

13世纪中叶,泰族在速可台建立了独立的部族国家, 势力逐步向南扩张, 将南暹罗地区纳入其统治范围,并接受流行于这个地区的大乘佛教。同时, 带有婆罗门教色彩的大乘佛教宗教仪式, 也逐步为泰国小乘佛教信徒所接受。

此后,佛教在封建君主的护持下,逐渐形成僧王制度,佛教几成全民信仰,渗透到日常生活习俗之中。 速可台王朝第四位君主黎汰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曾一度出家为僧,开创了泰国国王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出家为僧的先例。(他于1361年迎请锡兰高僧,用上座部佛教统一了本国的宗教。)

现泰国佛教主要是这两派“正法派”“大众派”。现泰国有90%都是上座部佛教徒。

泰国:佛教传入泰国,最早可上溯自阿育王时代,彼时所传为上座部佛教。

缅甸

佛教传人较早。1961年,宣布佛教为国教,继又取消国教的地位,执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目前缅甸佛教徒约占总人口的80%以上。

缅甸:佛教传入缅甸约在西元五世纪以后。

印度尼西亚

在公历纪元前后,印度尼西亚是海上交通的要冲,居民都为印度人,主要信仰婆罗门教。

5世纪初, 当地盛行婆罗门教,但亦有少量的佛教。

十五世纪荷兰人入侵后,佛教备受摧残,仅靠华侨所建寺院维系生机。二次大战后,佛教复苏,一九七一年,信徒已在一千万人以上,寺院三百余所。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约西元二世纪时,佛教传入马来西亚,至十五世纪,始终与婆罗门教并盛。

麻六甲王朝自十五世纪起,提倡回教信仰,佛教日衰。

新加坡

新加坡,为一九五九年独立之华人国家,人口二百余万。

颇有中国大陆丛林之风。

菲律宾

菲律宾是远东唯一之天主教国家。

西元八世纪至十三世纪,佛教曾随着印尼室利佛逝帝国之势力传入此地,从今菲人土语中尚保存若干梵语成份。

越南

佛教传入越南,至迟在西元二世纪。

十世纪后半至十四世纪末为发展期,其中十一至十三世纪初之二百年为鼎盛时代。

佛教在越南始终有赖于王室之保护与提倡,又虽受中国影响,然义学并未能生根,故越南佛教之特色仅限于盛行我国南方之禅宗支系,教义理论上并无宏大之发挥与表现。

十五世纪以后,明朝文化移植,儒学、文学并盛,道教、喇嘛教兼行,佛教独衰,此后,佛教混合了儒道思想。一九七五年,美军撤退,越南亦随之沦亡。


相关文章

  • 斯里兰卡简介
  •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全称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旧称锡兰,是个热带岛国.1972年5月22日,锡兰更改国名为斯里兰卡共和国,并加入英联邦. "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中意为"乐土"或"光明富 ...查看


  • 浅谈佛教文化对泰国节日的影响
  • [摘 要]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联系日益密集,泰国作为亚洲"六小龙"之一,政治经济与我国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从节日的角度介绍佛教文化对于泰国 ...查看


  • 中国-泰国旅游业发展的亮点.问题及对策
  • 中国-泰国旅游业发展的亮点.问题及对策 一,泰国简介. 泰国全称泰王国,位于东南亚.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接缅甸和安达曼海.原名暹罗,194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q ...查看


  • 佛教何以在印度消失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2卷第1期 出版日期:2006年1月15日 佛教何以在印度消失 陆梅 (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摘要印度佛教曾对印度的生活和文化有过深远而正面的影响,但印度佛教却逐渐衰落和最终消失.究其根 源是 ...查看


  • 浅析东南亚旅游在成都市场的发展前景
  •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毕业论文 浅析东南亚旅游在成都市场的发展前景 学生姓名 陈 琴 院系名称 管 理 系 专业名称 旅游管理(导游方向) 班 级 2007级旅游管理2班 学 号 [1**********]2 指导教师 刘 蜀 凤(讲 师) ...查看


  • 中国自然奇观简介与欣赏
  • 中国自然奇观简介 与欣赏 姓名: 学号: 班级: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查看


  • 中国各民族简介及民族服装
  • 中国各民族简介及民族服装 汉族104 248万人,占中国人口的92%.是中国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遍布全中国.汉族是我国古代华夏族同其他一些民族同化.融合形成的.汉代开始称汉族.汉语属汉藏语系.汉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中国,有将近 ...查看


  • 2012泰国旅游攻略
  • 2012泰国旅游攻略 泰国旅游简介 泰国(Thailand)古名暹逻,泰语意为"自由之国".位于东南亚心脏地带,介于印度与中国的中途站.泰国西边是缅甸,北边是老挝,柬甫寨在泰国东边而马来西亚在其南部. 泰国是东南亚国家是 ...查看


  • 各国钱币收藏各国简介世界国家简介
  • 洪都拉斯 在洪都拉斯西北部的一些村镇,男人可以将自己的老婆"休掉",并拉到集市上拍卖,或者拿去跟别人的妻子交换.被买来的老婆可以再度拿去拍卖.这个有些吓人的民俗同样也是玛雅遗风.           ...查看


热门内容